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新课程高三总复习的教学策略
要】 本文通 过对新课 程的课标 、 考 大纲和先行课 改 高
实验 区的 高考说 明的研读 , 照先行课 改实验 区高考总复 习的 参
一
些成功方法和 策略, 分析新 旧高考 的异 同, 运用最优化教 学
原理 , 出了新课程背景下 高 总复 习教学的 目 、 、 提 三 标 要求 计划
的思考, 重点论述 了知识整合 、 能力提 高、 试题编制、 方法指导、 差异发展等方面的策略 。
的情景。因此 , 师要引导学生关注 、 教 熟悉教材和新大纲 的这 些 变化 , 正确把 握复 习的方 向和 深难 度 , 强复 习的 目的性 增 和针对性 。 此外, 教师还要研究新课程先行实验区 0 、 8 的高考化 70 年 学试题 , 也是化学总复 习的风 向标 , 论是考查方 式还是考 这 无
修 实施 , 以 即将 颁 布 的我 省 考 试 说 明将 会 根 据 考试 大 纲对 不 所
【 关键词】 新课程 ; 考 ; 习; 高 复 策略
我省高 中新课 程马上进 入第三年 了,新课程背景下 的高 考方 案给新课程 的复 习工作带来 哪些变化? 高考 有什么 目 新 标 和要求 ? 教材 、 课标 、 考纲在 复 习过程 中 占有什 么地 位 ? 高
学探 究能力 和 科学素 养 的考查 ;有些 试题 关注 化学 科学 与
SS T E的联 系 , 选材 大量来 自于 实际应用 情景 , 医药、 材料 、 能 源、 生活与 日用品、 化工、 环境与环保、 现代技术等领域 , 充分体 现化学学科 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从新课程改革平稳、 温和推进 的特 点可推知新高考应 该稳 中有变 与难度平稳 。 基本的思路应该必考 内容基本涵盖考纲考 点的要求;选考 内容 也是考 查考纲考点 的主干知识和重 点知 识。由于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是 多种教材并行 使用 , 多个模块并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2讲专题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聊城高三第一次)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33.6 L(常温常压)氯气与2.7 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 AB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烷含有共价键数目为8N AC .由N A 个CO 和N A 个N 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10N A 个电子D. 1 L 1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含有4N A 个离子解析:选A 。
A 项中氯气过量,铝全部被氧化,转移电子数为0.3N A ,该项正确;每个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碳氢键和1个碳碳键,共7个共价键,标准状况下的22.4 L 乙烷为1 mol ,共含共价键数目为7N A ,B 项错误;每个CO 分子和每个N 2分子均含有14个电子,故由N A 个CO 和N A 个N 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含有28N A 个电子,C 项错误;1 L 1 mol·L -1的Na 2SO 4溶液中含有3N A 个离子,D 项错误。
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 AB .1 mol Al 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C .常温常压下,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D .1 L 1 mol·L -1FeCl 3溶液中Fe 3+的数目小于N A解析:选B 。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都是1 mol ,A 项正确;1 mol Al 3+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10N A ,B 项错误;1 mol 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 ,与所处的温度、压强等条件无关,C 项正确;因FeCl 3溶液中Fe 3+的水解,故1 L 1 mol·L -1FeCl 3溶液中Fe 3+的数目小于N A ,D 项正确。
3.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14。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4讲专题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湖北黄石高三调研)下列各装置中,在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的是()解析:选B。
装置A和C中无外接电源,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原电池装置,电池的总反应式为X(Zn、Fe)+2H+===X2++H2↑,铜均作正极,电极上均放出H2;装置B 是电解池装置,铜作阳极,失去电子逐渐溶解,无气体生成;装置D也是电解池,铜作阴极,溶液中H+得到电子在阴极析出H2,起始时电解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2Ag+2H+2Ag ++H↑。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碱工业中,X电极上反应式是4OH--4e-===2H2O+O2↑B.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变C.在铁片上镀铜时,Y是纯铜D.电解水制氢气时,Z可以是稀硫酸溶液解析:选D。
A项中X电极为阳极,氯碱工业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l--2e-===Cl↑;电解精炼铜时,Z溶液中Cu2+浓度减小,B不正确;铁片上镀铜时,Y应2是铁片,C错误。
3.科学家P.Tatapudi等人首先使用在空气中电解水(酸性条件下)的方法,在阴极制得臭氧,阳极制得过氧化氢。
电解总方程式为3H2O+3O23H2O2+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产物在应用中都只能作为氧化剂B.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不变C.阳极的反应:3H2O-6e-===O3+6H+D.每生成1 mol O3转移电子数为3 mol解析:选D。
A项错误,电解产物H2O2在分解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项错误,电解后产生的H2O2显酸性,pH降低。
C项错误,水中的氧原子化合价升高应变成-1价,生成H2O2,阳极反应为2H2O-2e-===H2O2+2H+。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就是金属失去电子被还原的过程B.将水库中的水闸(钢板)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连接到一块废铁上可防止水闸被腐蚀C.合金的熔点都高于它的成分金属,合金的耐腐蚀性也都比其成分金属强D.铜板上的铁铆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直接发生反应:Fe-3e-===Fe3+,继而形成铁锈解析:选B。
2023年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高三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12月29日,市教研室在丰县华山中学举行了“徐州市高二化学研讨会”,教研员和全市高二化学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华山中学高二年级彭凯老师和李志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
他们以高效的课堂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精辟的教学语言,通过实验设计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节课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
课后丰县中学的李美丽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教研员蒋良老师给我们指出了目前构建高效课堂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特别是发在每位老师手中学生上课后的导学案,让我对课堂的高效和实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感到收获颇大。
下面是我对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二)1.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仪器:①②③④试管夹⑤镊子⑥小刀⑦玻璃片⑧砂纸等;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的H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3)实验内容:(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①②③④⑤⑥(用A-F表示)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4)实验结论:(5)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钠与水反应实验装置,并验证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反应产物。
Ⅰ.当进行适当操作时还需要的仪器有。
Ⅱ.如何进行操作?。
Ⅲ.实验现象是。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铜、锌与浓盐酸反应,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如下:(一)实验用品:纯锌片、铜片、37%的浓盐酸、蒸馏水、氯化铜溶液(二)实验记录:(三)背景资料(四)请你参与以下探究(1)实验A反应速度明显比B小,原因是(2)根据“铜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之后,与稀盐酸不反应,而在实验C中加热时又产生气体”的事实,作出如下推断:①有同学认为“实验C中加热时产生的气体是溶解在溶液中的H2”,你认为是否有道理,理由是②某同学作了如下猜想:是否成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3)某同学对实验D中的白色沉淀进行分析:“不可能是CuCl2,因为CuCl2能溶于水且溶液显蓝色;也不可能是ZnCl2,因为稀释后溶液更稀,不会析出ZnCl2晶体。
若利用资料卡片资料①②大胆猜想,白色沉淀可能是CuCl。
请你帮他设计验证方案(若有多处方案,只设计两个)。
[CuCl4]3-等离子与CuCl(s)、Cl-三者之间所形成的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结果。
请写出这一平衡关系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1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3讲专题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比弱电解质的水溶液强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解析:选A。
强电解质溶于水后,全部电离,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溶于水后,只部分电离,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A正确。
溶液的导电性由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所决定,若强电解质溶液是稀溶液,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B不正确。
强电解质部分是离子化合物,部分是共价化合物,而弱电解质绝大部分是共价化合物,C不正确。
强电解质有的难溶于水,如BaSO4、CaCO3;弱电解质有的是易溶于水,如H2SO3,D不正确。
2.(2011年沈阳四校高三阶段测试)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KBrO3>KClO3>Cl2>Br2B.①中KCl是氧化产物,KBr发生还原反应C.③中1 mol氧化剂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D.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解析:选A。
分析题给反应,氧化性①中:Cl2>Br2、②中:KClO3>Cl2、③中:KBrO3>KClO3,A对;①中KCl是还原产物,KBr发生氧化反应,B错;③中氧化剂是KBrO3,其转化为Br2,故1 mol KBrO3参加反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C错;反应②中氧化剂是KClO3,Cl的化合价降低5价,还原剂是HCl,Cl的化合价升高1价,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D错。
3.以Pt为电极,电解含有0.10 mol M+和0.10 mol N3+(M+、N3+均为金属阳离子)的溶液,阴极析出金属单质或气体的总物质的量(y)与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x)的关系如图。
高三化学学科的知识巩固与复习方法
高三化学学科的知识巩固与复习方法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
在高三阶段,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对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复习化学知识,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高三化学学科知识巩固与复习的有效方法。
一、系统性复习高三学生要想巩固化学知识,首先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可以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章节内容进行复习计划的制定。
将知识点整理成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同时,要注重重难点的复习,加强对基础概念和重要原理的理解。
二、做题巩固做题是巩固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三学生可以利用课本或专门的复习资料进行练习,同时注重选择各种类型的题目,以全面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
可以分阶段进行,先从基础题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解题步骤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实践应用除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复习,高三学生还应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实地考察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综合应用题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备考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充足的复习时间和休息时间。
可以制定每日学习计划,将时间分配到不同的科目和知识点上。
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如对于口述题可以进行口头复述练习,对于理论题可以进行笔记整理等。
五、多方资源利用在巩固和复习化学知识时,可以利用多种资源进行辅助。
除了正式的教材和学校提供的复习资料,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参加化学竞赛、访问学术网站等方式获得更广泛的化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参加补习班、组织学习小组等,与他人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六、重点记忆在复习过程中,化学学科的重点知识点要特别注意记忆和掌握。
可以通过整理重点知识的思维导图、做题笔记等方式帮助记忆。
高三化学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二第1讲
③在非金属单质中只有共价键,如Cl2、O2、金
刚石等。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④构成稀有气体的单质分子,是单原子分子, 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⑤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 中存在离子键。 ⑥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 含离子键,如AlCl3为共价化合物。 ⑦离子化合物熔融时可以导电,共价化合物熔 融时不导电。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
⑥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
Be、Al。
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Si。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2)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3.化学键 (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 比较 离子键 阴、阳离 子间的静 电作用 阴、阳离 子间的相 互作用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 对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 共用电子 对偏向一 对不偏向 方 任何一方
栏目 导引
概念
特点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比 较
离子键 ①活泼非金属和 活泼金属元素的 原子通过得失电 子形成阴、阳离 子 ②带正电荷的原 子团(如NH)与带 负电荷的阴离子 之间发生强烈的 相互作用
栏目 导引
第一部分· 专题二
基础理论
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递变规律 1.递变规律 同周期 (从左至右) 原 核电荷数 逐渐增大 子 电子层数 相同 结 构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 同主族 (从上至下) 逐渐增大
逐渐减多
逐渐增大
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高三学生化学实验的能力
性 ?可 以启发学生 自己试试 ,让学 生在探索 中掌握气密性 检查的新方法 。学 生通过 动手实验 ,亲身体 验洗气 瓶 的实验工作原理 ,同时也在实验 探索 中培 养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 2 .提出研究课题——洗 气瓶有哪些 用途? 学生分组讨 论后派代表发 言交流 : [ 稿 日期 ]2 0 收 0 2年 4月 【 作者简介 ]庄小荣 ,厦 门六 中,中学 高级教 师。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厦 门教 育学 院学报
J un l fXime d c t n lC l g o r a a n E u ai a ol e o o e
Vo _ l4 No 2 .
J n2 0 u .0 2
力 ,提 高学 生的学 习质 量。化学是- f 以实验为基 础的学科 ,丰 富的化学实验 内容为开展研 究性学 习提 供 了 - q 广 阔的平 台。而在高三 化学 实验的教学 中引进研 究性学习 ,必将在更 高层次上提 高学生 对化学实验学 习的质
量 。下面谈 几点具体做 法。
一
新课教 学— — 以” 原 电池的构成 条件和化学原 理” 的学 习为例
等 。有些反应 开始时需加热 ,但反应发生后 就 可 以移 去热源 ,如硫粉 与铁 粉的反 应 ( 一些放热 反应 ) 。
课题 4:加热 实验 中的安全问题—— 防玻璃仪器 的破裂 、防液体剧烈 沸腾或 溅 出、防后序装 置 中液体 的
倒吸等 。 课 题 5:中学 实验 中有 哪几种冷却 与冷凝装置 ( 方式 ) 。
具 体的操作 方法 ,如用油浴法 加热 乙醇 和浓硫 酸的混合 物制 乙烯 ,应 怎样 加热才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研讨课化学实验学情分析方案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研讨课化学实验学情分析方案一、教学目的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实验题每年必考。
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保持着“稳中求进”状态。
"稳"表现在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视从教材中挖掘素材,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且难度稳定;“进”的表现之一是越来越重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化学实验恰好可将化学各模块之间进行融合来体现这一理念。
结合近几年高考题,在形式上既有简单的基本操作选择题,基于信息的填空题,配有实验装置图的综合题等;在内容上大多为无机实验题,有机实验题比例也有所上升。
设置问题主要为填写化学方程式,仪器装置的作用,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等;在原理上均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二、教学内容(一)教学主题《化学实验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教学对象高三理科学生(三)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能识别化学品标志。
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
(5)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6)根据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能做到: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正确选用实验装置;③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④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⑤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7)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常见物质制备题的一般思维流程;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提取信息、综合分析物质制备过程。
(五)教学方法预习,课堂交流、合作探究、归纳整理三、学情分析方法和工具(一)学情分析方法观察法;探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测量评价法(二)学情分析工具通过提前下发学案。
引导学生预习,再上交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复习的盲点和易错点,针对上述情况结合高考题进行PPT的制作,通过图片、表格等列举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并且落实本专题的相关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化学实验题型多样,选取高考题或改编题作为例题,采用考点知识化,知识问题化,先练后讲,本着让学生在高考中“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拿到分"的原则进行讲解。
高三化学复习的心得
高三化学复习的心得作者:王琴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27期摘要: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多思善想。
下面,笔者将从研究考纲和考题,看准方向;摆正复习资料和教材的关系;多思善想,提高能力等角度,浅谈高三化学复习的心得。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心得;考纲考题;复习资料;多思善想一、研究考纲和考题,看准方向1.考纲具有引领作用,研究考纲,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習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同往年比有无增减的范围,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3.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
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课程标准、化学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
二、摆正复习资料和教材的关系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
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
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再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研究性学习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尝试
研究性学习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尝试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学校熊云贵当今时代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我们时代教育的核心,而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路引起教学双方的广泛关注。
在“新授课”、“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有较多论述。
本文谈谈我们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点滴做法。
高三学生经历两年多的高中学习,面对高考的挑战,他们已经具备开展初级研究的能力和独自探究的愿望。
在化学复习课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可以让学生从全部地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转变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习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转变到同时重视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从仅仅追求学习的“知识目标”,转变到重视含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在内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1.化学复习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模式传统的复习课堂教学是一种知识的再现-理解-巩固-评价模式,“研究性学习”在复习中的运用则侧重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大纲的体系、课本的脉络和高考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换成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们进行化学复习课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是:确定研究专题-探索研究-结果展示及评价。
下面以“在化学实验复习....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例进行介绍。
1.1确定研究专题在复习化学实验时根据教材、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及化学实验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实际情况,师生共同确定以下研究专题:(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①药品的取用②实验仪器的洗涤、组装、气密性检查③加热、冷却、焰色反应④搅拌、振荡⑤溶解、过滤、沉淀的洗涤⑥蒸发与结晶、蒸馏⑦气体的收集⑧萃取、分液(2)气体实验:①气密性检查②发生装置③安全装置④净化装置⑤反应装置⑥收集装置⑦尾气处理装置(3)常用化学试剂的存储(4)物质的检验(5)物质的分离与提纯(6)物质的制备(7)定量实验(8)实验安全和意外事故的处理(9)化学实验方案设计1.2探索探究确立研究专题后,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记、背”。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复习化学知识,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准备好应对高考。
教学内容:本次复习课的内容为化学专题复习,包括化学元素、化学键、化学反应等知识点。
教学重点: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
教学方法:讲解结合示例演练,让学生参与讨论与互动,巩固知识点。
教学过程:
1. 复习化学元素:通过表格或周期表展示不同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让学生对元素的性
质有更直观的认识。
2. 讲解化学键:介绍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
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演示化学反应:通过实验或图示展示不同化学反应的类型,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和产物。
4.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编写和平衡:让学生参与练习编写不同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并通过练
习来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复习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梳理,
同时指导学生未来复习的重点和方向。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来评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教学
效果的依据。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本次复习课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化学知识的教学内容
和方法,为学生的高考复习提供有力支持。
2024届高三化学三轮复习++实验大题专项训练卷
实验制备大题1. 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塑料和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用途。
通过浓硝酸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其反应原理简示(未配平)、有关数据、装置示意图(夹持装置已省略)如下:OH浓HNO3O浓HNO370~90℃COOHCOOH+NO2↑+H2O名称相对分子质量熔点/℃沸点/℃密度/(g•mL-1)溶解性环己醇100 25.2 161 0.96 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己二酸146 151 265 1.36 溶于水,热水中溶解度更大,易溶于乙醇步骤一:在三颈烧瓶中加入25 mL水、10 mL浓硝酸,慢慢开启磁力搅拌装置,将溶液混合,并用水浴加热至80 ℃回流。
步骤二:从恒压滴液漏斗中小心逐滴滴加环己醇4.2 mL,水浴温度维持在85~90 ℃,必要时可往水浴中添加冷水。
步骤三:环己醇滴加完毕后,继续反应30分钟。
将三颈烧瓶脱离水浴稍冷,观察到反应液浑浊并出现白色沉淀,再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20分钟,抽滤,用冷水洗涤烧瓶和滤饼,后将粗品置于85 ℃烘箱鼓风干燥,称重得产品4.2 g。
回答下列问题:(1)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 反应开始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三”中,再将烧瓶置于冰水浴20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5) 本实验中己二酸的产率约为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6) 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己二酸,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2.(15分)苯乙酮用于制香皂和香烟,也用作纤维素酯和树脂等的溶剂和塑料。
工业生产中的增塑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苯与乙酸酐经下述反应制备: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名称熔点/°C 沸点/°C 密度/g·mL-1溶解度乙酸酐-73 140 1.082 与水反应(生成乙酸)苯 5.5 80.5 0.879 不溶于水苯乙酮20.5 202 1.028 微溶于水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向图所示的仪器A中迅速加入13g粉状无水AlCl3和16mL(14g,0.18mol)无水苯。
新课标形势下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新课标形势下的高三化学复习策略随着全国新课改的实施,河南省于2008年秋季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精神、内容与体系、课堂教学的组织与方法以及评价标准等与老课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高中化学教师特别是高三化学复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高三化学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构建高效复习课堂,使学生在复习中“知识、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了每位高三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在新课标形势下如何实现有效转变呢?下面我想就新课标形势下的高三化学复习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与看法。
一、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新课程编排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明确考试内容新课标下的高中化学教材编排特点有:1.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新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对学生将来发展有用的化学研究中的新成果、新进展,同时把与大学知识有联系的下放了一部分。
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上,师生的关系着力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尊重、教学相长的关系;突出的时代特征还体现在对我们“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上。
因此新课程中要求同学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到化学学习中。
多实验、多思考、多探究、多开展研究性学习应该是高中化学学习的最鲜明的时代特征。
2.具有明确的考察方向性。
新教材共8个模块:《化学1》和《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
河南高考理科必考必修《化学1》和《化学2》和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大致占85分左右,而《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再任选作一题大致占15分左右。
前两个必修模块的特点是十分重视运用化学基本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后面模块主要是渗透化学思想的教育,同时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且有利于高考选拔。
3.具有灵活的教法。
新课程给了学生、教师更多的自主空间复习方式多样化、习题类型多样化、获取资源的方式多样化等,都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化学综合科专题复习
外对市爱戴阳光实验学校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综合科化学专题复习县第一中〔643200〕曾蠡的关键在于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转变为“授之以鱼〞的教学。
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励;另一方面,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甜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改变中国学生在各科“奥林匹克竞赛〞上次次荣登榜首而“诺贝尔奖却无人问津的僵局,我们必须大搞,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意识,必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当前,环境问题是一大热门话题。
随着工业革命到来,工业快速开展,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各国人民,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
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答复下列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能力、推断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用的方法来研究、解决一切酸雨问题。
养成实事、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4〕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
二.研究方法文献法〔图书馆〕、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三.研究过程〔1〕准备。
有讨论,确子课题:①酸雨具体含义,②酸雨的形成原理,③酸雨的危害,④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⑤根据①?④的知识来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2〕学生按子课题①?④分组行动。
〔3〕集中交流与讨论。
〔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知识。
〔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最后有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并有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
新课程标准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课题研究
新课程标准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课题研究新课程标准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课题研究新课程标准高三化学复习策略的课题研究一、课题论证1、课题提出的背景(1)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是依据现行课程所存在的问题确定的,并吸收了国外课程改革的优点,要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较大的变革。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有深层次的课程理念和课程制度的创新。
更重要的是要有课程实施的行为方式的创新,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课程标准、教材、课程目标、评价体系、教学策略和高考考纲、高考试题是高中教师尤其是高三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高考知识内容是课本内容的具体体现,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既是教材编写、高考化学复习的依据,更是高考命题的依据。
认真研究“课瓦的作用。
2、课题研究的现状宁夏新课程实施已近五年了,许多教师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
为了高考,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老师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很被动。
有许多老师在高一、高二都进行了大量的新课程的研究。
而07届和08届两届新课程标准实施下的高考,我们的高三复习还是围绕有人称的厚本“毛选”而展开,遨游在题海中。
09届是课程标准实施下的第三届,也是我校整合后的第二届,还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实践来指导我们的高三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走进高三化学专题复习
现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把传统式“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授之以鱼”的教学模式。
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另一方面,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甜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为了改变中国学生在中学各科“世界奥林匹克竞赛”上次次荣登榜首而“诺贝尔奖却无人问津的僵局,我们必须大搞教育改革,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当前,环境问题是世界一大热门话题。
随着工业革命到来,世界工业快速发展,世界环境迅速恶化,酸雨就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人民,因此,环境问题中,酸雨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综合科化学高考的热点问题。
但学生对酸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课本的一点介绍,并且对酸雨知识也只是被动地了解,解题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平时教学的实践,以《酸雨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在高三综合科化学复习的过程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酸雨有关的系统知识。
(2)通过这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能力、推断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解决一切酸雨问题。
养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4)了解各种与酸雨有关的常见现象的本质以及相关解决酸雨问题的方法和实用技术等。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网络图书馆)、实验法、讨论归纳法、解题实践法
三、研究过程
(1)准备。
有大家讨论,大家确定子课题:①酸雨具体含义,②酸雨的形成原理,③酸雨的危害,④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⑤根据①?④的知识来解答实际综合科化学的练习。
(2)学生按子课题①?④分组行动。
(3)集中交流与讨论。
(4)由各组的组长总结归纳相应知识。
(5)上课时给出具体练习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解题意见,最后有学生自己的解题方法并有大家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四、研究方案的具体实施
学生分好子课题后,立即开展行动。
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需要通过网络电子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酸雨方面的资料,并且下载了大量的有关酸雨的含义、原理、形成等资料。
③组的同学经过老师的引导,积极动手收集实验药品,带着极大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实验。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硝酸混凝土石头活鱼盆景水钢
[操作]①用稀硫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
②用稀硝酸分别加入混凝土、石头、活鱼和水、盆景的叶与土、钢。
③把稀硫酸和稀硝酸混合后重复上述的实验。
[讨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讨论酸雨的危害。
[结论]酸雨之所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被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有以下危害:
①对鱼类和水生生物直接造成危害。
②使土壤酸化、贫瘠化。
③危害植物、农作物和森林。
④对建筑材料和金属材料造成腐蚀。
⑤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威胁。
大家面对已得到的结论,笔者马上给出练习:
⑴谚语所说的“雷雨肥庄稼”的化学原理是什么?雷雨是酸雨吗?(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如何减少酸雨?
⑶火力发电厂为什么将“含硫煤与石灰石粉末混合”燃烧发电?
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总结的知识以及自己探究知识所得到经验,大多可以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
五、研究成果与收获
1.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学生系统的了解了酸雨的危害,并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对大量有关资料的查阅,学生了解到酸雨的具体含义、原理、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
酸雨的是有具体含义的,比如上面的练习“雷雨肥庄稼”中的雷雨也是显酸性,但对环境不造成危害,不能称为酸雨。
酸雨是pH<5.6的降水,包括雨、雾、露、霜等形式。
酸雨形成原理比较复杂,SO2、NxOy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SO2形成硫酸过程如下:气相反应:2SO2+O2=2SO3 SO3+H2O=H2SO4
液相反应:SO2+H2O=H2SO3 2H2SO3+O2=2H2SO4
由氮氧化物形成硝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根据酸雨的形成原理,大家很自然的想到酸雨的防止方法与措施,又由于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很快总结出减少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人为排放。
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可以用生石灰脱硫法,原理为;CaO+SO2=CaSO3 2CaSO3+O2=2CaSO4 也可以用氨水来吸收:2NH3?H2O+SO2=(NH4)2SO3+H2O 2(NH4)2SO3+O2=2(NH4)2SO4等多种措施。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讨论,学生对酸雨有了系统的认识。
这些知识是有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验、归纳、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酸雨的相关知识就自然的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3.锻炼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①②④三个子课题组的同学在上网查找资料时,收集到相关资料很多,必须对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
特别是③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证明酸雨的危害,他们需要设计好实验,动手做实验,从实验收集、处理信息,最终找出酸雨的具体危害。
在学生认识酸雨以后,及时给出相应练习,引导学生根据酸雨的知识和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来综合分析题目,从而自然地得出答案。
4.通过教学实践,我感到仅有单科知识的教师对综合科化学的不适应性和网络对综合科教学的重要性和方便性;体会到这样教学的难控制性和课堂的随意性。
在真实情景中,由于学生经过课前的大量准备,
六、研究体会
通过这节研究性学习,学生从自己研究的实践中归纳总结出知识,紧接着又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练习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根本目的,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下来后,开始自己寻找新的课题、动手设计新的方案,他们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高三综合科化学的综合解题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
老师在这节课中,通过师生互动,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赢得了学生的友谊;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老师可以从中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增加老师的知识含量,培养老师的研究热情,提高老师的研究能力,从而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