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_RTK配合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
GPS-RTK技术与全站仪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GPS-RTK技术与全站仪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探讨发布时间:2023-01-10T07:22:30.96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尹金蕾[导读] 本文将对GPS-RTK技术与全站仪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以期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尹金蕾身份证号:43010219940725****摘要:在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工程测绘中采用的测绘技术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传统测绘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测绘工作的多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所以需要掌握现代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要点,其中GPS-RTK技术以及全站仪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全面提升测绘工作效率与结果准确性。
因此,本文将对GPS-RTK技术与全站仪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一些措施,以期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GPS-RTK技术;全站仪;工程测绘;具体应用;优化措施引言GPS-RTK技术与全站仪测绘技术,是现代工程测绘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项技术,具有显著的信息化、自动化特点,使得传统测绘方式被改变,全面推动了测绘效率提升。
但是结合部分工程测绘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GPS-RTK技术与全站仪技术的应用尚未全面掌握,导致测绘技术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对工程测绘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为此,需要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对GPS-RTK技术与全站仪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优化,确保技术选择合理性,从而推动工程测绘准确性提升。
1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1.1 GPS-RTK技术简要介绍GPS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导航的定位系统,是现代卫星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RTK技术是指实时动态差分法,GPS-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察值的实施动态定位测绘技术,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将其实时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以及基准站坐标等数据利用传输设备将其传送到流动站中,流动站不仅能够利用数据链接收基准站的数据,还能够同时采集GPS的数据,在系统内对观测值进行实时差分处理,数据精度能够得到厘米级别[1]。
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实现任楼矿区数字化测图
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实现任楼矿区数字化测图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RTK联合全站仪实现数字化测图的野外数据采集,简要介绍了其方法和步骤,并说明了RTK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是一种高速度、高效率的新方法。
关键词:RTK 全站仪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任楼煤矿因为煤田开发、矿山生产和建设规划的需要,决定在任楼矿西北部地区建立D级GPS控制网和四等水准高程网并施测20平方公里1:2000数字地形图,徐州师范大学08科测班利用数字测图实习时间承担了该项任务。
并在20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基本控制测量(D级GPS控制点34个,四等水准路线长50公里)和20平方公里的1:2000数字地形图的测绘任务。
1 测区概况任楼矿区位于宿州市西南约30公里处,位置在宿州、淮北和蒙城三市的交界处,平均海拔25m~26m之间,地形较平坦,测区位于任集镇以北,孙疃镇以南,东起太平集,西至郜油坊。
测区内有任老家、太平集、郑桥庄等30个村庄,老式居民院落分布杂乱无章,施测有相当难度。
孙任公路从测区中央穿过,测区内部均为农村土路,路面高低不平,行车较为困难。
测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6.5℃,年平均降水量约650mm。
测区内通讯较为发达,移动、联通、电信网络覆盖整个测区。
2 作业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B/T18314—2001;(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B12898—91;(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4)技术设计书。
3 坐标系统(1)平面基准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高程基准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4 地形图测绘4.1 基准站、移动站的设置及点校正RTK测量时,分为CORS工作模式和传统RTK工作模式,前者单移动站就可以作业,而后者则至少需要两台接收机,一台接收机做基准站,另一台做移动站,基准站实时地通过数据链将差分改正信息通过数据链发送给移动站,移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收差分数据,并实时进行解算处理,从而实时得到移动站的高精度位置,而传统RTK工作模式根据数据链的不同又分为电台工作模式和GPRS工作模式,采用电台传输数据的称为电台工作模式,采用GPRS传输数据的称为GPRS工作模式。
GPS-RTK与全站仪技术在地形测图中的应用
GPS-RTK与全站仪技术在地形测图中的应用摘要: 本文以惠州市周边数字化地形测图过程中GPS-RTK、全站仪技术的联合应用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 GPS-RTK;全站仪;数字测图;联合作业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GPS-RTK、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已经逐渐成为各个测绘单位进行数字测图的主流仪器。
但是,往往许多地形,如果单独使用一种仪器进行作业,就可能会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无法完成项目。
应用GPS-RTK、全站仪、技术联合作业,可以大大加快测量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以惠州市周边数字化地形测图过程中GPS-RTK、全站仪技术的联合应用做简要介绍。
二、测区概况作业依据及仪器设备(1)测区概况。
本测区测网的面积约为30km2。
测区内交通较为便利,地势较为平坦。
村庄、沟渠较多,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作业依据。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l: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本测区技术设计书。
(3)仪器设备。
采用4台南方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GPS接收机和随机平差软件;徕卡TC402全站仪4台;Dini03电子水准仪l台;南方地形地籍成网系统CASS7.0四套;联想便携笔记本电脑4台及相天通信设备等。
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在作业前均通过检定,性能和精度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三、GPS-RTK、全站仪技术的联合应用(1)作业流程。
在数字测图中GPS、全站仪、RTK联合作业流程如图1所示。
图1、GPS、全站仪、RTK 联合作业流程图2、D级GPS控制图(2)平面控制测量。
为使测区的地图产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控制测量的统一性及可靠性,经实地踏勘后,拟利用国家C级平面控制点R104,R1O5,R116三点作为起算依据,在测区内均匀布设D级GPS控制点37个,采用网连接方式将3个已知点和37个待定点连接成整体GPS控制网(见图2)。
基于实例全站仪与RTK联合作业在数字化测图中应用
基于实例的全站仪与RTK联合作业在数字化测图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应用全站仪与rtk联合作业的方法,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地形地物用rtk采集;村庄和城市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用rtk测量出图根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全站仪采集。
探讨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全站仪;rtk;数字化测图;联合作业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项工程建设的不断实施,对地形图的实时性需求变得非常迫切。
在数字化测图中,目前全站仪的应用已相当普遍,与传统平板测图相比数字化测图具有显著的经济技术优势。
可概括为:测图劳动强度低、效率高;成果能满足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需求;点位精度高,精度与比例尺无关;成果便于保存与更新;数据利用率高。
由于传统测量的“先控制,后碎部”,受天气和通视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控制测量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影响碎部测量的进行。
rtk技术经过最近 20年的发展,其应用日趋成熟,由于具有全天候、无需通视、定位精度高、测量时间短等优点,使得rtk应用于数字测图的图根加密控制和碎部测量成为可能,也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更好更快地满足施工建设的要求。
全站仪简介及测量原理全站仪全称为“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achometer totolstation)通常又称为“电子全站仪”或“电子速测仪”。
它是把测距、测角和微处理机等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体能够自动控制测距、测角、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坐标增量等的测绘仪器,同时可自动显示、记录、存储和数据输出,全站仪又因其实现了测距的发射轴、接收轴与望远镜视准轴三轴共轴的结构,更适合于对移动目标及空间点的测量,内部有极其丰富的测量软件,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操作另外全站仪通过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绘图仪连接起来,配以数据处理软件和、绘图软件,可以实现测图的自动化,并具有坐标放样和自由建站等特点[1] 。
rtk定位原理与要求3.1 定位原理rtk定位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基准站、流动站(一个或多个)、数据链。
GPS—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Ab s t r a c t :I n t o p o g r a p h i c s u r v e y i n t h e r e g i o n w h e r e G P S s i g n a l i s s t r o n g l y ma s k e d,i n t e n s e l y i n t e r f e r e d,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l y c o mp l e x ,o r o n t h e s t e e p c l i f w h e r e i t i s h a r d t o r e a c h b y c l i mb i n g ,t h e p r i s m— f r e e f u n c t i o n o f t h e t o t a l s t a t i o n w a s a d o p t e d f o r d e t a i l p o i n t c o l l e c t i o n;I n mo s t a r e a s wi t h w i d e v i s i o n a n d i n t e n s e s a t e l l i t e s i g n a l i n,GP S—RT K d e t a i l p o i n t c o l l e c t i o n c a l l b e u s e d .
关键 词 : 全站仪 ; 免棱镜 ; G P S — R T K; 实时差分 ; 多路径
中图 分 类 号 : P 2 2 8 . 4 文献标识码 : B
GP S ・RTK a n d T o t a l S t a t i o n J o i n t Op e r a t i o n Ap p l i c a t i o n
gpsrtk与全站仪在数字化测图中的联合应用
GPS-RTK与全站仪在数字化测图中的联合应用GPS-RTK与全站仪在数字化测图中的联合应用摘要: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以及RTK技术的发展,为测绘带来了崭新的技术革命。
原来传统的测量设备已被先进的动态RTK、全站仪所替代。
本文结合在涞水县新兴产业聚集区地形数字化测图中的实践,探讨应用GPS-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的方法,分析两种仪器的应用优劣,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GPS-RTK技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联合作业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GPS-RTK测量与全站仪测量方法简介1.1 GPS-RTK测量的技术方法GPS-RTK实时动态测量系统(Real Time Kinematie-RTK),是GPS 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
RTK是根据GPS的相对移位概念。
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3维坐标及其精度。
1.2 GPS-RTK测量的技术特点1.2.1可实时获得经可靠性检验的厘米级精度的测量成果。
1.2.2可全天候进行,可省去大量的控制测量时间,无需与测站通视,工作效率很高,定位精度均匀,作业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在地形简单,天空开阔的地区,其优势更加明显1.2.3精度均匀,其测量各点间的精度基本上是独立的,减少了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彻底摆脱了由于粗差造成的返工。
1.2.4操作简便,作业效率高,每个碎部点只需要停留1~2s。
1.2.5在建筑密集区或遇到高大障碍物时,就很难接收到卫星和无线电信号,即使能够得到数据,精度也受很大影响。
1.3 全站仪测量的原理全站仪是把测距、测角和微处理机等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体,能够自动控制测距、测角,自动计算水平距离、高差、坐标增量等的测绘仪器,同时可自动显示、记录、存储和数据输出。
全站仪配合RTK测图方法浅述
全站仪配合RTK测图方法浅述使用全站仪配合RTK进行全野外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测图,可使外業测量工作变的轻松,减少外业工作量,缩短勘测周期,对带状线路测量的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大大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
随着RTK技术的发展针对RTK的信号中断、遮挡等问题将不断的被解决,例如天宝公司设计的R10GNSS智能接收机,其集成的xFill断点续测技术就能够有效的应对无线通信的中断,在通信连接中断期间,能够无缝的提供不间断的厘米级定位。
1 RTK数据的坐标转换1.1 GPSRTK技术的工作原理GPS RTK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它能够实时提供观测点在既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测量精度精确到厘米。
GPS RTK定位系统主要包括流动站与基准站两部分。
通常在地势较高、视域开阔的高等级已知控制点上设置基准站,通过它将采集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调制到基准站电台的载波上,然后经基准站电台发射出去。
流动站GPS接收机再利用OTF(运动中求解整周模糊度)技术由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来求解整周模糊度,最后以厘米级的精度计算出流动站的定位。
用户可以对观测点的数据观测质量以及基线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进行实时观测,以观测点设定的精度直接计算观测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
1.2 坐标转换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设有一个WGS84地心坐标系统,而测绘单位通常采用参心坐标系统来测绘地形,GPS定位成果要应用与日常测绘工作,必须先进行数据转换。
确定整周未知数后,系统按单差观测方程就可以给出基线向量的解(ΔXij,ΔYij,ΔZij),其中i、j分别代表参考站和流动站。
基于对参考站地心坐标(ΔXi,ΔYi,ΔZi)的考量,流动站的瞬时地心坐标应为:Xj=Xi+ΔXij,Yj=Yi+ΔYij,Zj=Zi+ΔZij2 GPS-RTK碎步点数据的采集以往外业测量带状地形图时一般首先需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再图根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外业测图发展到外业使用全站仪和电子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软件来进行测图,无论如何都要求在测站上测量四周的地形地貌碎部点,且碎部点都必须与测站通视,并且要求至少2-3个人操作。
全站仪和GPS-RTK相配合在道路测量中应用研究
确 和 高 效 地 完 成 测 量 任 务 , 取 得 了 良好 的 经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并 关键 词 : 路 测 量 ; 站仪 ; S RTK 道 全 GP 中 图 分 类 号 : 4 F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0 ~240 1 7 — 1 8 2 1 ) 20 5 — 2
以前 的道 路 测 量 是 采 用 全 站 仪 等 常 规 仪 器 进 行 , 作 工 进 度 慢 、 率 低 , 得 花 费 大 量 的 人 力 物 力 , GP 效 且 而 S测 绘 定 位技术在 道 路测 量 的 应 用 , 大 地 实 现 了测 量 人 的美 梦 。 大
破 。R K定 位 精 度 高 , 以 全 天 侯 作 业 , 个 点 的误 差 均 为 T 可 每 不 累 积 的 随 机 偶 然 误 差 。如 : 宝 ( r l) 司 生 产 的 天 Ti e 公 mb 50 R K 系 统 , 业 操 作 十 分 简 单 , 70 T 外 只需 一 人 , 于真 正 的 一 属
・・-— —
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图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图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安庆市城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例,介绍GPS-RTK 技术的应用实践,并对GPS-RTK的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GPS-RTK控制测量高程测量精度分析1、引言实时动态(Real tAme kAnematAc 即RTK)测量系统,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目前,随着全球定相结合而构成的组合系统,是实时的解算进行数据处理,在1—2S 的时间里得到高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在数字化测图图根控制测量、地形碎部测量、工程测量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GPS-RTK的工作原理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RTDGPS)技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已知坐标点上作为基准站,另一台或多台GPS接收机作为流动站,基准站和流动站接收机同时接受同一时间相同GPS卫星发射的信号。
基准站所获得的观测值与已知位置信息进行比较,得到GPS差分改正值,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无线电数据链电台将差分改正值传送给接收共同卫星的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站的差分改正值,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
3、工程实例3.1 测区概况测区主要位于安庆市老城区,东至宜城路,北至市府路,西至集贤路、德宽路、龙山路南段,南邻长江。
测区属于亚热带沿江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C-16.6°C,年平均降水量1300mm-1500mm,无霜期约248天。
测区内建筑物密集,道路交通状态较好。
测区面积约5个平方公里,主要任务是施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的测绘数据资料。
3.2 测区控制资料情况测区有整体平差的D级GPS控制点,1954年北京坐标系,除A V5在楼顶外其他点位均具有水准高程。
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实现任楼矿区数字化测图
站数据 。 置完成后 , 设 打开 测 地 通 , 配 置 】 【 【 簿 端 口配 置 】 【 置 蓝 牙 】 取 消 绑 手 一 配 ,
一
定 的基 准 站 , 收机 关 机 再 重 新 开 机 。 意 接 注 定 要 把 蓝 牙 绑 定 取 消 , 则 当 基 站 重 启 否
一
后 , 簿 打 开 测地 通 还 会 默 认 绑 定 基 站 , 手 这 样 将 导 致 基 站 不 发 送 差 分 信 号 。 果 基 站 如 设 置 成 “ 启动 基准 站 ” 以 后 无 论 在 何 处 自 , 只要 开 机 即可 工作 , 需 其 他 设 置 , 便快 无 方
得 到 移 动 站 的 高精 度位 置 , 传 统RTK工 而 作 模 式 根 据 数 据 链 的 不 同又 分 为 电台 工 作 模式  ̄G RS P 工作 模 式 , 用 电 台传数 据 P S 任 楼 矿 区 位 于 宿 卅 市 西 南 约 3 公 里 的称 为 电 台 工作 模 式 , i 0 P  ̄ G RS 处 , 置 在 宿 州 、 北 和 蒙 城 三 市 的 交 界 的称 为G RS 作 模式 。 P 模式 是 指 基 位 淮 处, 平均 海 拔2 m ~2 m之 间 , 形 较 平坦 , 准 站 和 移 动 站 都 采 用 移 动 网 络 进 行 通 讯 5 6 地 本 P S 测 区位 于 任 集 镇 以 北 , 疃镇 以 南 , 孙 东起 太 的 。 次 数 字 测 图我 们 采 用 的是 G R 工作 平 集 , 至 郜 油 坊 。 区 内 有 任 老 家 、 平 模 式 。 西 测 太 集 、 桥 庄 等 3 个 村 庄 , 式 居 民院 落 分 布 郑 O 老 为 了保 证 测量 精 度 应 将 基 准 站 架 设 在 杂乱无章, 施测 有 相 当 难 度 。 孙任 公路 从 测 测 区 的 中 央 , 远 离 高 压 线 和 无 线 电 发 射 并 区 中央 穿过 , 区内 部 均 为 农 村 土路 , 面 塔 5 m以上 。 测 路 0 因此 我 们 将基 准站 架 设 在 测区 未知 点 ) 此基 准 站 控制 , 高低不平, 行车 较 为 困 难 。 区 属 暖温 带 大 中央 的 任 意位 置 上 ( 测
浅析GPS(RTK)联合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
浅 析 G S R K) 合全 站仪 在 数 字 测 图 中的应 用 P(T 联
何其 贵 , 高子 云
(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JJ I 东南地质大队)
摘
要: 主要介绍 G S R K 的基本原理、 P (T ) 全站仪的基本原理及联合作业的过程 。通过实例证明: 在地形测量 时, 旷地 区的地形 、 空 地物
图 3 P ( T 配合全站仪作业流程图 G S R K)
誓穗站
图 1 P 【 T 的 基 本 原 理 G S R K)
5 P ( T 配合全站仪在数字测图中实例应用 G SR K)
51 测 区 的基本情 况 .
本测区位于西南某校 内, 面积 约为 0 k , . m:交通较为便利 , 6
测量、 对边测量 、 放样测量、 偏心测量 、 后方 交会测量 、 面积计算
等 。特 别 注 意 的 是 只 要 开 机 , 电子 测 角 系 统 即 开 始 工 作 并 实 时 显 示 观 测 数 据 ; 它 测 量 功 能只 是 测 距 及 数 据 处 理 。它 可 以 同 其
5 作 业技 术标 准 . 2
图 2 全 站仪测 图的基本流程
构 筑 物 时 , 利 用 G S(T 采 量 。这 样 就 比传 统 的 测 量 技 术 大 大 的节 约 了 时 间 , 高 了工 作 提 效率 ( 图 3 。 如 )
作原理及模式如图 1 所示 。
I
在^ t u伽 ^辅用麓序赢麓虚曩
I
| 弗誓鼍当t坤 |
I
野井蜜I按对 I
l
肉虹●瞳 竟t
移动站 , 基准站根据 该点的准确坐标求 出其到卫星 的距离 改正
GPS-RTK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实际运用
GPS-RTK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实际运用摘要:GPS-RTK是当前比较成熟的动态实时定位技术,它是利用 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系统以及嵌入式软件等技术,在载波相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实现的。
该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不仅弥补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还具备误差小、精准度高的优势。
因此,本文选择某地形图作为测量对象,就GPS-RTK技术在地形图测量中的实际运用展开详细的探析。
关键词:GPS-RTK技术;地形图测量;应用前言:地形图的测量可以为城市建设、矿区发展等提供不同比例的地形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GPS-RTK技术是目前地形测量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GPS进行实时探测,将地图信息传送给移动站点,然后由移动站点对采集到的数据和自身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实时定位的目的。
所以将GPS-RTK技术应用于地形图测量当中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地形数据采集与测绘,还能得到更加精准的坐标、海拔以及山区地形,提高地形图测量的工作效率。
因此,对GPS-RTK技术应用于地形图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GPS-RTK技术的原理及优势1.1GPS-RTK技术原理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建筑工程测绘中,应用最多的是实时GPS-RTK和相对位置静止GPS-RTK技术。
现有GPS高精度的测量成果多采用静止GPS技术,但其缺点是在面对范围较大的大地控制网络布置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必须进行一些特殊的数据加工,才能够达到精确的精度。
GPS-RTK技术是 GPS技术中的一种实时技术,它可以在基于载波相位的情况下进行采集,精度可以达到毫米[1]。
其原理是利用已获得的坐标基准点为依据,将测量结果、卫星跟踪状态、接收状态等信息数据传输到流动站,然后,在移动台中,通过相对位置理论,进行了实测资料的分析,获得了该站点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的精确度,以达到对该站点的精确程度的实时检测。
1.2GPS-RTK技术应用优势第一,测量效率较高。
RTK配合全站仪做复杂地区测图的探究
RTK配合全站仪做复杂地区测图的探究发布时间:2022-07-27T00:56:31.468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5期(上)作者:陈朝华廖华云[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技术已经广为人知陈朝华廖华云珠江水利委员会西江局西江水利综合技术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技术已经广为人知,但RTK和全站仪的作用却鲜少有人知道,事实上全站仪设备作用和GPS 定位技术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构建三维坐标来进行精确的定位。
近些年,GPS技术随着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但是在测量复杂地区时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将RTK和全站仪相互配合来实现对复杂地形测量和绘图,同时也为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RTK;全站仪;复杂地区;测图前言:RTK技术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到复杂地区测量和绘图中,是其自身具有高效、准确的定位能力。
在复杂地区测图中,RTK技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技术。
因为RTK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靠接受信号来收集各站点的测量数据,外界复杂的环境和天气情况不会对其全天工作造成任何的影响,所以使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以提升。
然而,针对比较复杂的地形进行测图时,RTK技术的测量数据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将全站仪设备和RTK技术配合测图,两者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实现对复杂地区的精准测量和绘图,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一、RTK和全站仪的工作原理(一)RTK工作原理 RTK就是通过GPS定位技术将三维坐标准确的定位出来,同时它可以连续工作,在卫星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位服务,另外用户量的增加也不会对精准程度和定位速度造成影响,可以说较为稳定[1]。
与传统测量方式相比,在测量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GPS定位系统越来越完善,能够获取到所有站点的三维坐标,同时精确度也有所提升。
RTK在工作期间把观测站的数据和电磁波利用调制解调器一起输入到流动站。
GPS—RTK技术与全站仪联合在复杂地表测量放样的方法研究
现方 便 、快 捷 、准确 、高 效地 完成 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量 放样 任务 。 关键 词 : R T K技 术 全站 仪 精度 放样
1 .2 R T K测量 技术 特 点
R T K测量 技术 是 以载 波相 位观 测量 为根 据 的实时 差分 G P S测量 技术 , 实时动 态 定位 ( R T K )系统 由基 准站接 收 机和 流动 站接 收机 和无 线数 据传 输 链 路 组成 建立无 线 数据通 讯 是实 时动 态测 量 的保证 。测 量工 作原 理 :取 点位精 度 较 高的首 级控 制 点作 为基准 点 ,安 置一 台接 收机 作为 参考 站 , 对 卫 星进 行 连续 观测 , 流 动站 上 的接 收机 在接 收卫 星信 号的 同时 , 通 过无 线 电传输 设 备接 收基 准站 上 的观 测数据 ,随即计 算 机根据 相对 定 位 的原理 实 时计算 显 示 出流动 站 的三维 坐 标和测 量精 度 。这 样用户 就 可 以实时 监测 待 测 点 的数 据观 测质 量和 基线 解 算结 果的 收敛情 况 ,根据 待 测点 的精 度指 标 确 定观 测 时 间, 从而减 少冗 余 观测 ,提 高工 作效 率 。运 用 这种方 法 大大 减 少 了常规 测量 所需 的控 制 点数量 和测 量 仪器 的搬运 次数 , 使 得 作业 自动 化 、 集 成化 程度 高 , 测 绘 功能 强大 ,定位 精度 高 , 数据 安全 可靠 ,没有 误差 积 累 , 数 据处 理 能力 强 。 G P S系统 是一 种采 用距 离 交会法 的 卫星 导航 定位 系统 。如 图所 示 :
集全站仪和GPS(RTK)联合数字测图(四)
集全站仪和GPS(RTK)联合数字测图(四)3.3对数字地图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评定3.3.1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根据数字地图的特点和用途;衡量其质量的指标体系应该在传统纸质地图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下面分析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内容与特点。
1. 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内容数字化测图实现了地形图的数字化、信息化,测量结果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代码系统来反映地表各类地理属性特征。
因此,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除与模拟法测图质量评价具有相同的评价内容外,还具有其特有的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1)地物分层的合理性;(2)地物属性代码选择的正确性;(3)闭合图形的封闭性;(4)结点的匹配精度;(5)图形拓扑关系的正确性;(6)地物各层是否有重复的要素;(7)地物各层是否有混层现象;(8)图形编辑的完整性;(9)各层颜色选择的正确性;(10)数据文件名称,数据格式,数据组织的正确、完整性;2.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特点数字化测图是利用先进的仪器,通过测量获取可供传输、处理、共享的数字地形信息,即获取以计算机磁盘为载体的数字地形图。
数字化测图实现了测量的高精度,测量精度在成图过程中无损失,利用计算机软件成图,可以做到符号、文字、注记等符合规范要求,等高线通过自动拟合处理光滑美观,实现了图面的规范化。
数字化测图质量评价的特点:(1)数字化测图依据野外记录室内编辑成图,容易发生漏测、记错现象,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检查应重点检查地物要素测量是否齐全,属性注记是否与实际相符合。
(2)等高线的勾绘依据野外测点的分布,对于经验不丰富的立尺人员,有些地貌关键点位容易被漏测,易造成等高线失真,数字化测图的质量评价应重点检查等高线是否反映客观实际。
(3)数字化测图实现了信息分层管理,不同层颜色不同,数字化测图的质量评价应重点检查数字地图分层是否合理,地图信息是否有混层交叉现象,地形要素在同层是否有重复要素。
(4)数字化测图利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高,测点点位精度在数字化测图的质量评价中则是处于次要地位,但仍是必要的检查内容。
GPS_RTK全站仪联合在数字测图工程中的应用
GPS RTK全站仪联合在数字测图工程中的应用摘要:GPS RTK(实时动态GPS测量)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厘米级的三维定位结果,速度快、精度高,但应用范围受自然条件限制。
全站仪是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野外测量仪器,精度高、应用广,但受通视条件、测量距离等因素制约。
本文介绍了全站仪联合RTK测图的作业流程,简要阐明了其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在利用实测数据成图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常见的问题,并给出解决的办法及依据,同时给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以适应实际使用的需要。
关键词:RTK;全站仪;数字测图Abstract:GPSRTK technique can provide, in real time, 3 dimension positioning achievementofmeasuring station which the precision is centimeter leve,l itsmeasuring velocity is quick, precision high, but its' confined by the natura condition. Total station surveying is amature techniquewith high accurate and isusedwidely. But it is confined by sigh conditions, measuring distance, etc.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RTK electronic tachometer is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opographic survey is briefly illustrated. Solutions to some problems usually occur in the mapping process using actually measured data and some helpful conclusions are given for practical use.Key words:RTK; electronic tachometer; digital mapping第一章前言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图方法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RTK配合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金继读,詹家民,吴庆忠(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徐州 221011)摘要:文中主要叙述了RTK的系统组成、基本原理、基准站和流动站的设置及其点校正;指出了RTK 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过程以及RTK在测绘地形图中应注意的事项和优点。
关键词:RTK;全站仪;数据采集;数字化测图中图分类号:P23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58X(2003)04-0003-04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图方法正逐步被不断涌现的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所取代。
G PS-RTK(以下简称RTK)与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绘地形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RTK与全站仪联合测绘地形图,可以优劣互补。
如果仅用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图,就必须建立图根控制网,这样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财力;如仅用RTK测图,可以省去建立图根控制这个中间环节,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同时还可以全天侯地观测。
由于卫星的截止高度角必须大于13°-15°,它在遇到高大建筑物或在树下时,就很难接收到卫星和无线电信号,也就无法进行测量。
如果用RTK与全站仪联合测图,上述弊端就可以克服。
即在进行地形测量时,空旷地区的地形、地物用RTK测之;村庄、城市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用RTK实时给出图根点的三维坐标,然后用全站仪测之。
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测量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1 RTK简介、系统组成及其基本原理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这种方法大家都比较熟悉,本文着重介绍RTK的测图过程。
111 RTK简介RTK(Real T ime K 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系统,它是集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无线电技术和G PS 测量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组合系统;它是G 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
RTK定位精度高,可以全天侯作业,每个点的误差均为不累积的随机偶然误差。
如:天宝(Trimble)公司生产的5700RTK系统,外业操作十分简单,只需一人,属于真正的一人操作系统。
其水平标称精度为10mm+2ppm,垂直标称精度为20mm+2ppm。
能够满足地形测量的精度要求。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路是:在基准站安设一台G 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 PS卫星进行连续的观测,并将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 PS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112 RTK系统的组成G PS-RTK系统由基准站、若干个流动站及无线电通讯系统三部分组成。
基准站包括G PS接收机、G PS天线、无线电通讯发射系统、供G PS接收机和无线电台使用的电源(汽车用12伏蓄电瓶)及基准站控制器等部分。
流动站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G PS 接收机、G PS天线、无线电通讯接听系统、供G PS接收机和无线电使用的电源及流动站控制器等部分。
用框图表示参见图1。
图1 RTK-G PS系统结构图113 RTK的基本原理G 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空间卫星部分、用户接收部分,各部分均有各自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又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
对于静态G PS测量系统,G PS系统需要二台或二台以上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记录的数据用软件进行事后处理可得到两测站间的精密WG S-84坐标系统的基线向量,经过平差、坐标转换等工作,才能求得未知的三维坐标。
现场无法求得结果,不具备实时性。
因此,静态测量型G PS接收机很难直接第4期2003年12月 矿 山 测 量MI NE S URVEYI NGN o14Dec12003应用于具体的测绘工程,特别是地形图的测绘。
RTK 实时相对定位原理如图2所示:基准站把接收到的所有卫星信息(包括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一些信息(如基站坐标天线高等)都通过无线电通讯系统传递到流动站,流动站在接收卫星数据的同时也接受基准站传递的卫星数据。
在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把接收到的基准站信息传送到控制器内并将基准站的载波观测信号与本身接受到的载波观测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即可实时求得未知点的坐标。
数据流程如图3所示。
图2 RTK 实时相对定位示意图图3 RTK-G PS 数据流程图2 RTK 测绘地形图的野外数据采集211 基准站设置作业前,首先要对基准站进行设置。
基准站可架设在已知点上,也可架设在未知点上。
本文以Trimble5700接收机架设在未知点上为例,说明基准站的设置过程:首先将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将G PS 接收机与G PS 天线连接好,电台主机与电台天线连接好,电台与G PS 接收机连接好;G PS 天线与无线电发射天线最好相距3m 开外,最后用电缆将电台和电瓶连结起来,但应注意正负极。
连接手薄(基准站控制器)与基准站主机,进行基准站设置。
21111 控制器开机首先打开控制器,TSC L 控制器进行加电自检,自检成功后显示Trimble 的TSC L 图标并进入TSC L 主菜单,主菜单有六项内容:如下图4所示。
图4 主菜单内容21112 建立工作文件在主菜单中选择Files (文件),进入子菜单,选择文件管理(Job management ),在文件管理子菜单中建立工作文件,工作文件建好后退回主菜单。
21113 对RTK 进行配置(1) 初始配置在主菜中选择配置,在配置中对坐标系统、单位、坐标几何进行设定,然后退回主菜单。
(2)基准站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配置→测量形式→Trimble RTK,对基准站选项和基准站无线电进行设置。
在基准站选项设置中,测量类型应选择RTK,高度角限制应大于15 ,天线类型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Trimble 5700基准站的天线类型为Z ophy G eodetic )。
基准站无线电:类型应选择与使用的相同(Trimble 5700的电台类型为TRI M M ARK 3),其它可采用默认值。
连接后,无线电频率可任选一个,无线电操作模式必须选择基准站不能选择流动站,其它可采用默认值。
无线电设置完毕后退回主菜单。
在主菜单中,选择“测量→测量形式→Trimble RTK →启动基准站接收机”进入启动基准站接收机选项,在此选项中,要输入基准站点名称、天线高度、及测量到天线的何种部位,最后要测量此处再按F1开始键,控制器显示基准站已启动、切断接收机和控制器的连接,这时要看电台的屏幕上是否出现“Tram ”闪烁,如果“Tram ”在闪烁,说明启动成功,此时可切断手薄与接收机的连接。
否则,启动不成功,应查明原因,重新设置和启动,直到成功为止。
至此基准站第4期 矿 山 测 量 2003年12月设置完毕。
212 流动站设置在主菜单中选择配置→测量形式→Trimble RTK →流动站选项,对流动站选项进行设置。
在设置中,测量类型必须选择RTK,记录设备必须选择控制器而不能选择主机,采样间隔根据需要设置,截止高度角应大于或等于13°或15°,天线高度应输入实际量取值,天线类型应选择所使用的天线类型(Trimble 5700流动站配套使用的天线类型是Z ephyr );天线高量至:按实际情况选择T op of notch 、天线底部或天线相位中心。
设置完成后,回车确认,退回到Trimble RTK 子菜单,再选择“流动站无线电”选项,对流动站无线电进行设置:Trimble 5700流动站的无线电类型必须选择Trimble internal (内置式),否则,流动站无线电与基准站无线电连接不上。
再者,流动站无线电的频率必须选择与基准站无线电的频率一致,否则也连接不上。
设置完成后退回主菜单,在主菜单中选择“测量”→测量形式→Trimble RTK →测量点,然后输入要测的点的名称或点号,在方法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测控制点、地形点、快速点还是校正点。
在观测次数处,根据需要,可以在F5选项中选择3秒、30秒、180秒等,等到流动站初始化完成、RTK 由“浮动”变为“固定”后,此时按下F1即可开始测量。
到此,流动站设置完毕。
然后到三个已知点上采集WG S -84坐标,进行点校正。
213 点校正因为G PS 测量的是WG S -84坐标,而我们实际操作中,需要的是平面坐标,所以在进行正式测量前,必须进行坐标转换,即点校正。
首先在已知平面坐标的三个已知控制点上测得WG S -84坐标,然后进行点校正。
其过程如下:在控制器的主菜单中,选择“测量”→测量形式→Trimble RTK “测量”在测量子菜单中选择点校正,显示如下:输入网格点名称(如G PSI A ),若在当前工作文件中此点不存在,会出现警告提示:NEE 点不存 按回车后进入下面界面:键入Π点点名称 G PSI A代码?方法▲键入坐标北?东?高程?控制点▲是按要求逐项输入点名称、平面坐标和高程,回车确认,显示如下界面:网格点名称 G PSI A G PS 点名称?使用▲关在G PS 点名称?处输入G PS 点名(如G PSI )后回车,显示如下:点校正点G PSI A 水平线差0.000m 垂直线差0.000m 使用H ,V 增加删除结果应用选项F1F2F3F4F5按F1增加,重复上述操作,当3个已知点完成后出现如下界面:点校正点水平线差垂直线差使用G PSI A 0.000m 0.000m H ,V G PS2A 0.000m 0.000m H ,V G PS3A0.000M0.000MH ,V增加删除结果应用选项F1F2F3F4F5若还要进行其它点校正,则继续选择F1增加点,否则,按F4(应用),回到测量界面。
点校正工作结束。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手簿显示的即为测区内的平面(网格)坐标。
注意:当实地采集的WG S -84坐标的点号为1、2、3时,在输入网格坐标点名时,应在其后加后缀,如第4期 金继读等:G PS -RTK 配合全站仪联合进行数字化测图 2003年12月1A、2A、3A,加以区别。
214 野外数据采集2002年5月1日-5月11日,笔者利用RTK和全站仪对某矿区进行了数字化测图,测图比例尺为1:2000,测区面积为615km2。
在人员分工上,全站仪组为3人,一人施仪,一人跑尺,一人画草图;RTK分为2组(每个流动站为一组),每组2人,一人操作RTK,一人画草图;另有一人留守基准站,负责基准站的安全;一人将RTK、全站仪野外采集的数据导入计算机,根据野外草图进行数字化成图。
在人员分配上达到了最优、最小组合,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不大于8小时)就完成了整个测区的测图任务;而2001年3日,40名同志利用经纬仪与半圆仪联合对另一测区进行测图,共分为8组,每组5人,测图比例尺同为1:2000,测区面积为8km2,从首级控制到图根控制再到测图,分段完成:其中首级控制用T OPC ON静态G PS完成,图根加密控制用全站仪完成,测图用经纬仪配合半圆仪完成,在整个施测过程中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穿插进行,可以说在人员、时间、设备等各方面安排上都达到了最优化组合,到测图结束,共用了60天的时间(不含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