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一) 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件 (新版)北师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知识点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专题复习一. 知识体系:1. 三种三角函数与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在Rt△中在此应注意的问题是无论是求哪一个角的三角函数,一定要先把这个角放在直角三角形中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 三角函数的有关计算(对于一般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利用计算器)41 2 3 4.三角函数的应用()测山的高度()测楼的高度()测塔的高度()其它⎧⎨⎪⎪⎩⎪⎪题型一:三角形内的计算问题(计算三角函数值、面积等) 例1.在ABC Rt ∆中,∠C=90° ,且21sin =A ,AB=3,求BC ,AC 及B ∠.例2.已知,四边形ABCD 中,∠ABC = ∠ADB =090,AB = 5,AD = 3,BC = 3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例3.如图,在Rt ABC ∆中,90BCA ∠=︒,CD 是中线,5,4BC CD ==,求AC 的长。
B变式训练:1、ABC Rt ∆中,∠C=90°,AC=4,BC=3,B cos 的值为…………………【 】 A 、51 B 、53 C 、 34 D 、 432、在菱形ABCD 中,∠ABC=60° , AC=4,则BD 的长是…………………【 】 A 、 38 B 、34 C 、32 D 、83、在ABC Rt ∆中,∠C=90° ,A tan =3,AC=10,则S △ABC 等于………【 】 A 、 3 B 、300 C 、350D 、150 4、在Rt △ABC 中,如果各边长度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锐角A 的正弦值( ) A.扩大2倍 B.缩小2倍 C.扩大4倍 D.没有变化5、在ABC Rt ∆中,∠C=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三边,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a sin ⋅= B 、B c a cos ⋅= C 、Bac tan =D 、A a c sin ⋅= 6、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cm ,顶角为120,此三角形面积为 。
北师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三角函数的应用
∴AC = tan∠ADC·DC
DC
= tan54°×40 ≈ 55.1
∴AB = AC-BC = 55.2-40=15.1答:旗杆的高度为15.1m.
利用坡角解决实际问题
例4 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 4 米,上底的宽
是 12 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角分别是 45° 和 30°,
求路基下底的宽 ( 精确到 0.1,3 1.732 ,2 1.414 ).
分析:可用方程思想,先把 AC 看成已知,用含 AC 的代数式表 示 BC 和 DC,由 BD=1000 m 建 立关于 AC 的方程,从而求得 AC.
解:在 Rt△ABC 中,AC = tan B = tan 30 =
3 ,
∴BC = 3AC.
BC
3
在 Rt△ACD 中,AC = tan∠ADC = tan 45D• tan BAD x • tan55
在 Rt△ACD 中,CD AD• tan CAD x • tan 25
北
由 BC = BD-CD,得
A
BC x • tan55 x • 25 20
55°
解得 x 20.79 10
B
所以,这船继续向东航行是安全的.
解析:如图,过点 A 作 AD ⊥ OB 于 D.
在 Rt△AOD 中,∵∠ADO = 90°,∠AOD = 30°,OA= 4 km,
∴AD =
1 2
OA
=
2
km.
在Rt△ABD 中,∵∠ADB = 90°,∠B = ∠CAB-
∠AOB=75°- 30°= 45°,
∴ BD = AD = 2 km,
750-600 ≈ 150 (km). 答:飞机的飞行路程比原来的路程 600km 远了 150 km. 【方法总结】求一般三角形的边长或高的问题一般可以转 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作高线.
九年级数学下册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同步+复习)精品串讲课件
C
A
D
B
【典例2】△ABC中,AB=AC,2AB=3BC, 求∠B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A
A的对边 A的邻边
B
斜边 ∠A的对边 A ┌ ∠A的邻边 C
一.正切的概念
1. 2. 复习: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角角关系—— 正切的概念
① 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一旦确定,它所 对的边与邻边的比值是一个确定的值。 ② 文 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叫 做这个角的正切(值)。——是一个比值。 ③ 符 Rt△ABC中,锐角A确定,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也确定,这个比值叫做∠A的正切,记作: c B a a ∠A的对边 tanA= ———— =— b C b A ∠A的邻边 ④ 正切是对锐角定义的,是一个确定的比值,没有 单位,且与所在的直角三角形大小无关; 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如果角用一个字母表示,角 的符号可以省略不写,如果角用三个字母表示, 角的符号不可省略; tanA>0;变式使用: a=b a tanA或者:b= —— tanA
①
α的对边 α的邻边 α的对边 α的斜边 α的邻边 α的斜边
角定值定 角变值变 角死值死
确定一个角的三个比值:一定角二定比三定值。 三值与角与比是对应的。 ② 都与三角形大小无关,只与角的大小对应的比值。 ③ 每个定义都是三个公式:一求比(角)二求两边。 ④ 0< sin α <1; 0< cos α <1; tan α任意大 ⑤ 平方: sin2 α= (sin α)2 ,而sin α2 则无意义。
┌
C
四.三角函数的概念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1. 用函数的观点看: tan α 、sin α、 cos α 都是角α的函数。即:y= tan α、 y= sin α、 y= cos α 分别是锐角α的正切、正弦、余弦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0< α<90° 对于任意锐角α,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单元小结)同步课件
角度
sinα
cosα
tanα
2
30°
45°
60°
1
1
知识专题
当α越大时,sinα越大,tanα越大,cosα反而越小。
若∠A+∠B=90°时,
sinA=cosB
sinA与cos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tanA·tanB=1
tanA与tan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考点专练
【要点指点】 借助图形的性质, 把具体问题中
的相关边和角转化到 直角三角形中, 为在直角
三角形中运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创
造条件.
作业布置
1、教材“复习题”中第5、6、9、1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上的广告屏幕, 测得屏幕下端D处的仰角为30° , 然后他正对大楼方向前
进5 m到达B处, 又测得该屏幕上端C处的 仰角为45° , 广告屏幕的上端
与楼房的顶端平齐. 若该楼高26.65 m, 小杨的眼睛距离
地面1.65 m, 求广告屏幕上端与下端
之间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0.1 m,
考点专练
考点专练
知识专题
•
由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反求锐角
填表:已知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这个角的度数(逆向思维)
sin A
1
2
∠A= 30
cos A
1
2
∠A=
tan A
3
3
∠A= 30
3
sin A
2
2
60 cos A
2
tan A 3
∠A= 60 sin A 2 ∠A= 45
2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归类练习北师大版(20
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归类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归类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训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归类同步练习(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训练(一)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方法归类►方法一运用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1.2017·日照在Rt△ABC中,∠C=90°,AB=13,AC=5,则sin A的值为()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2.如图1-ZT-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4,3),那么cosα的值是() A.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错误!图1-ZT-1►方法二巧设参数求锐角三角函数值3.在Rt△ABC中,∠C=90°,若sin A=错误!,则tan B的值为( )A.错误! B。
错误! C。
错误! D。
错误!4.在Rt△ABC中,∠C=90°,tan B=错误!,那么cos A的值为( )A.错误!B.错误!C。
错误! D.错误!5.如图1-ZT-2,在菱形ABCD中,DE⊥AB,cos A=错误!,BE=2,则tan∠DBE的值是( )图1-ZT-2A.错误! B.2 C。
错误! D.错误!6.已知a,b,c分别是△ABC中∠A,∠B,∠C的对边,且a,b,c满足b2=(c+a)(c-a).若5b-4c=0,求sin A+sin B的值.7.如图1-ZT-3,在Rt△BAD中,延长斜边BD到点C,使DC=错误!BD,连接AC,若tan B =错误!,求tan∠CAD的值.图1-ZT-3►方法三在网格中构造直角三角形求锐角三角函数值8.如图1-ZT-4,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tan A的值为( )图1-ZT-4A.错误! B。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复习教案(北师大版)
第1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课题回顾与思考教具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经历回顾与思考,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2.利用计算器,发现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体会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2.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在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2.认识到数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建立本章的知识结构框架图.2.应用三角函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教学方法探索——发现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计算器教学过程Ⅰ.回顾、思考下列问题,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架图[师]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人们常常遇到距离、高度、角度的计算问题,—般来说,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很多实际问题穿插于各节内容之中.[问题门举例说明,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例如:甲、乙两楼相距30 m,甲楼高40 m,自甲楼楼顶看乙楼楼顶.仰角为30°,乙楼有多高?(结果精确到1 m)解:根据题意可知:3乙楼的高度为30tn30°=40+30×3=40+103≈57(m),即乙楼的高度约为57 m.[生]例如,为了测量一条河流的宽度,一测量员在河岸边相距180 m的P和Q两点分别测定对岸一棵树T的位置,T在P的正南方向,在Q南偏西50°的方向,求河宽(结果精确到1 m).解:根据题意,∠TPQ=90°,∠PQT=90°-50°=40°,PQ=180 m.则:PT就是所求的河宽.在Rt△TPQ中,PT=180×tan40°=180×0.839≈151 m,即河宽为151 m.[师]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多媒体演示如图.MN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设计路线从M到N的走向为南偏东30°,在M的南偏东60°的方向上有一点A,以A为圆心,500 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居民区,取MN上的另一点B,测得BA 的方向为南偏东75°,已知MB=400 m,通过计算回答,如果不改变方向,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居民区?[师生共析]解:根据题意可知∠CMB=30°,∠CMA=60°,∠EBA=75°,MB=400 m,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居民区,关键看A 到MN 的最短距离大于400 m 还是等于400 m ,于是过A 作AD ⊥MN .垂足为D .∵BE//MC .∴∠EBD =∠CMB =30°.∴∠ABN=45°.∠AMD =∠CMA-∠CMB =60°-30°=30°.在Rt △ADB 中,∠ABD =45°,∴tan45°=BD AD ,BD =︒45tan AD =AD , 在Rt △AMD 中.∠AMD=30°,tan30° =MD AD ,MD =︒30tan AD =3AD , ∵MD=MD-BD ,即 3AD-AD =400, AD-200(3+1)m>400m .所以输水路线不会穿过居民区.[师]我们再来看[问题2]任意给定一个角,用计算器探索这个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之间的关系.例如∠α=25°,sin α、cos α、tan α的值是多少?它们有何关系呢?[生]sin25°≈0.4226,cos25°≈0.9063,tan25°≈0.4663. 而︒︒25cos 25sin ≈0.4663. 我们可以发现ααcos sin =tan α. [师]这个关系是否对任意锐角都成立呢?我们不妨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来推证一下.[师生共析]如 图,在Rt △ABC 中. ∠C =90°,∵sinA =ABBC cosA =AB AC tanA =ACBC , ∴ACBC AC AB AB BC AB AC AB BC A A =⋅=÷=cos sin =tanA, tanA=A A cos sin . 这就是说,对于任意锐角A ,∠A 的正弦与余弦的商等于∠A 的正切.[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用计算器探索sin α,cos α之间的关系.[生]sin 225°≈0.1787,cos 225°≈0.8213,可以发现:sin 225°+cos 225°≈0.1787+0.8213=1.[师]我们可以猜想任意锐角都有关系:sin 2α+cos 2α=1,你能证明吗?[师生共析]如上图.sinA= AB BC ,cosA=ABAC sin 2A+cos 2A =2222222AB AC BC AB AC AB BC +=+, 根据勾股定理,得BC 2+AC 2=AB 2,∴sin 2A+cos 2A =1,这就是说,对于任意锐角A ,∠A 的正弦与余弦的平方和等于1.[师]我们来看一个例题,看是否可以应用上面的tanA 、sinA 、cosA 之间的关系.已知cosA=53,求sinA .tanA . [生]解:根据sin 2A+cos 2A =1.得sinA =.54)53(1cos 122=-=-A tanA=345354cos sin ==A A . [生]我还有另外一种解法,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解:∵cosA =.53=∠斜边的邻边A 设∠A 的邻边=3k .斜边=5k .则∠A 的对边=.4)3()5(22k k k =-∴sinA=.5454==∠k k A 斜边的邻边 tanA=.3434==∠∠k k A A 的邻边的对边 [师]问题3:你能应用三角函数解决哪些问题?[生]锐角三角函数反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凡是属于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或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都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解决.[师]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有两个锐角.两条直角边以及斜边共5个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很丰富.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1)边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2)角的关系:∠A+∠B =90; (3)sinA=c a ,cosA=c b ,tanA=b a ;sinB=c b ,cosB=c a ,tanB=ab . 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和直角三角形全等,以及作图,我们知道:当一直角边和斜边确定时,直角三角形唯一确定,即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和斜边已知,则直角三角形中其他元素都可以求出.同学们不妨试一试.[生]例如Rt △ABC 中,∠C =90°.a =4,c=8求b ,∠A 及∠B解:∵a =4,c =8,根据勾股定理可得 b=3422=-a c .∵sinA=c a =2184=, ∴∠A =30°.又∵∠A+∠B =90°,∴∠B =60°.[师]很好,是不是只要知道直角三角形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其余元素就都可以求出呢?[生甲]可以.[生乙]不可以.例如Rt △ABC 中,∠c =90°,∠A =25°.∠B=65°.这样的直角三角形有无数多个,是不唯一确定的,所以其余的元素无法确定.[生丙]我认为已知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边,就可以求出其余元素.[师]很好,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多媒体演示: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1)已知a =3,b =3,求C ,∠A ,∠B .(2)已知b =5,c =10,求a ,∠A ,∠B .(3)已知∠A=45°,c =8,求a ,b ,∠B .[生]解:(1)根据勾股定理c .=23332222=+=+b a .又∵tanA ∴∠A=b a =33=1, ∴∠A=45°. 又∵∠A+∠B =90,∴∠B =45°.(2)根据勾股定理,得a=355102222=-=-b c ,又∵sinB =21105==c b ∴∠B=30°. 又∵∠A+∠B=90°∴∠A=60°.(3)∵sinA=ca ∴=csinA=8×sin45°=42, 又∵cosA =c b ∴b=c ·cosA =8×cos45°=42, 又∵∠A+∠B =90°,∴∠B=45°.[师]实践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除直角外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特殊的边的关系、角的关系、边角关系,就可求出其余所有元素.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测量、建筑、工程技术和物理学中,常遇到的距离、高度、角度都可以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就归结为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的关系问题.接下来,我们看问题4:如何测量一座楼的高度?你能想出几种办法?[生]有四种方法:第一种:用太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因为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它的影子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测量出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子的长度,再测出高楼在同一时刻的影子的长度.利用物体的高度:物体影子的长度=高楼的高度,高楼影子的长度.便可求出高楼的高.第二种:在地面上放一面镜子,利用三角形相似,也可以测量出楼的高度.第三种:用标杆的方法.第四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楼的高度.[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本章的内容小结,建立本章内容框架图.[师生共析]本章内容框架如下:Ⅱ.随堂练习1.计算(1)︒-︒︒-︒45cos 60sin 45sin 30cos (2)sin 230°+2sin60°+tan45°-tan60°+cos 230°;(3)原式=.60tan 60tan 60tan 212︒-︒+︒-解:(1)原式=22232223--=1; (2)原式=(21)2+2×23+1-3+(23)2; =4331341+-++ =1+1=2(3)原式=︒-︒-60tan )60tan 1(2=|1-tan60°|-tan60°=tan60°-1-tan60°=-1.2.如图,大楼高30 m ,远处有一塔BC ,某人在楼底A 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60°,爬到楼顶D 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求塔高BC 及楼与塔之间的距离AC(结果19确到0.0l m).解:没AC=x ,BC =y ,在Rt △ABC 中,tan60°=xy ,① 在Rt △BDE 中.tan30°=x y 30-,② 由①得y =3x ,代入②得33=xx 303 . x=153≈25.98(m).将x =153代入y=3x=3×153 =45(m).所以塔高BC 为45 m ,大楼与塔之间的距离为25.98 m .Ⅲ.课时小结本节课针对回顾与思考中的四个问题作了研讨,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本章的知识框植架结构图.进一步体验三角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Ⅳ.课后作业复习题A 组1,2,5,6,8B 组2.3,4,5,6Ⅴ.活动与探究如图.AC 表示一幢楼,它的各楼层都可到达;BD 表示一个建筑物,但不能到达.已知AC 与BD 地平高度相同,AC 周围没有开阔地带,仅有的测量工具为皮尺(可测量长度)和测角器(可测量仰角、俯角和两视线间的夹角).(1)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建筑物BD 高度的方案,要求写出测量步骤和必要的测量数据(用字母表示),并画出测量示意图:(2)写出计算BD 高度的表达式.[过程]利用测量工具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来解决.这里的答案不唯一,下面只写出一种方法供参考.[结果]测量步骤(如图):①用测角器在A 处测得D 的俯角α;②用测角器在A 处测得B 的仰角β ③用皮尺测得AC=am .(2)CD=αtan a ,BE=αtan a ·tan β, BD=a+αβtan tan a . 板书设计回顾与思考本章内容结构框架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正切(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第1课时正切。本节课将涵盖以下内容:
1.探究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正切的定义;
2.学习正切函数的表示方法和性质;
3.应用正切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角度等;
4.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加深对正切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切的基本概念。正切是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它是描述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函数,广泛应用于测量、建筑等领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旗杆高度,展示正切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c.结合实际情境,如测量旗杆高度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导学生运用正切函数求解。
2.教学难点
-正切函数的理解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不同情境下,如何正确选择正切函数解决问题;
-与其他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的区别和联系。
举例解释:
a.正切函数的理解难点在于其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特别是正切的概念和应用。整体来看,学生们对正切的定义和性质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感觉还有一些困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关于正切的定义,我觉得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学生们的理解更加直观。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直角三角形中“对边”和“邻边”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导致他们在计算正切值时出现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再次强调这两个概念,并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回顾与思考》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回顾与思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回顾与思考》主要介绍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
本章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为后续学习三角形相似、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困难,因此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学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直角三角形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课件。
2.教学素材:提供相关案例,如实际问题、例题等。
3.学习工具:准备好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身高、测距等,引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呈现(15分钟)呈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同时,给出相关案例,让学生体会直角三角形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针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设计一系列练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点及习题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知识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正切: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 ,即b A atan =; 正弦..:.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sinA ,即ca sin =A ; 余弦: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A bcos =; 余切:在Rt △ABC 中,锐角∠A 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叫做∠A 的余切,记作cotA ,即cA b cot =; 注:(1)sinA,cosA,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sinA,cosA,tanA,均﹥0,无单位. (4)sinA,cosA,tan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1、三角函数和角的关系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tanA 的值越大。
sin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sinA 的值越大。
cosA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A 越大;∠A 越大,梯子越陡,cosA 的值越大。
2、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互为余角的函数之间的关系0º 30 º 45 º 60 º 90 º若∠A 为锐角,则①)90cos(sin A A ∠-︒=;)90sin(cos A A ∠-︒=②)90cot(tan A A ∠-︒=;)90tan(cot A A ∠-︒=(2)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 1)平方关系:sinA 2+cosA 2=1 2)倒数关系:tanA ·cotA =13)商的关系:tanA =A o A s c sin ,cotA =A Asin cos二、解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二个锐角。
九年级数学(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目录
•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及性质 •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探究 • 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 直角三角形证明和计算技巧 • 章节复习与总结
01 直角三角形基本概念及性 质
直角三角形定义与分类
定义
有一个角是90度的三角形叫做直 角三角形。
分类
按角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 通直角三角形,即三个角中有一 个是90度;另一类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即两个锐角都是45度。
通过图像可以直观了 解三角函数的性质, 如振幅、周期、相位 等。
正切函数图像呈间断 性变化,在特定区间 内单调递增或递减。
解直角三角形方法总结
已知两边求角
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对应的角度大小。
已知两角求边
利用正切定理及已知条件构建方程求解未知边。
03 直角三角形在实际问题中 应用
测量问题中构建和应用直角三角形模型
应用
勾股定理在几何、三角、代数、数论 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求解三 角形边长、判断三角形形状、计算面 积等。
直角三角形中的特殊角
30°-60°-90°直角三角形
在这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而60°角所对的 直角边等于30°角所对直角边的根号3倍。
45°-45°-90°直角三角形
性质
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边长成比例,对应角相等。这些性质 是进行直角三角形证明和计算的基础。
利用相似性质进行边长和角度计算
边长计算
在相似直角三角形中,可以利用对应 边长成比例的性质,通过已知边长求 解未知边长。
角度计算
由于相似直角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因此可以通过已知角度求解未知角度, 或者通过角度关系求解其他相关角度。
九年级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1 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一) 一 知识要点1. 能够用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表示生 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等正切的定义:在Rt △ABC 中,锐角A 的 与 锐角A 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即 tanA=2. 能够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如图是甲,乙两个自动扶梯,哪一个自动扶梯比较陡?跟踪练习1、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00 倍,tanA 的值( )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不变D.不能确定 2、已知∠A,∠B 为锐角(1)若∠A=∠B,则tanA tanB; (2)若tanA=tanB,则∠A ∠B.例2:在△ABC 中,∠C=90°,BC=12cm ,AB=20cm ,求tanA 和tanB 的值.随堂练习(见课本P 6 1、2)3、补充:在等腰△ABC 中,AB=AC=13,BC=10,求tanB.三、拓展训练例3如图,Rt △ABC 是一防洪堤背水坡的横截面图,斜坡AB 的长为12 m ,它的坡角为45°,为了提高该堤的防洪能力,现将背水坡改造成坡比为1:1.5的斜坡AD ,求DB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四、中考链接1:若某人沿坡度i=3:4的斜坡前进10米,则他所在的位置比原来的位置升高_______米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16和12.较长的一条对角线与菱形的一边的夹角为θ,则tanθ=______.§1.2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2)正弦与余弦一.知识要点:1.正弦,余弦的定义(1).在Rt△ABC中,锐角A的与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2).在Rt△ABC中,锐角A的与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总结:①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锐角A的, , 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②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sinA,cosA,tan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2)sinA,cosA,tanA, 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习惯省去“∠”号;(3)sinA,cosA,tanA,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sinA,cosA,tanA,均﹥0,无单位.(4)sinA,cosA,tanA, 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练习:如图,分别根据图(1)和图(2)求∠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二.典型例题与分析:例1.如图:在Rt△ABC中,∠B=090,AC=200,sinA=0.6.求:BC的长.跟踪练习:1.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A B C中,斜边A B的长为m,40B∠=,则直角边B C的长是()A.s in40m B.co s40mC.tan40m D.ta n40m2.如图, ∠C=90°CD⊥AB.(1)SinB=()()=()()=()()(2)若BD=6,CD=12.求cosA的值.3.在等腰△ABC中,AB=AC=13,BC=10,求sinB,cosB.三.基础练习:A BC 1.已知△ABC 中,90=∠C ,3cosB=2, AC=52 ,则AB= . 2.在Rt ABC ∆中,90=∠C ,如果2=AB ,1=BC ,那么Bsin的值是( )A.21B.23C.33D.33.在R t A B C △中,90C ∠=°,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若2b a =,则tan A =4.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到墙的距离A C =3米,3c o s 4B AC ∠=,则梯子A B 的长度为 米.5.如果a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则tan α的值是( ) A.12B.2C.1D.2四.知识延伸1.如图,P 是∠α的边OA 上一点,且点 P 的坐标为(3,4), 则sin α= ( ) A .35B .45C .34D .432.如图,A D C D ⊥,13A B =,12B C =,3C D =,4A D =,则sin B =( ) A .513B .1213C .35D .453.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 B 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 E ,则tan C B E ∠的值是( ) A .247B .3C .724D .134.如图所示,Rt △ABC ∽Rt △DEF ,则cosE 的值等于 ( ) A. 12223五.中考链接 1.正方形网格中,A O B ∠如图放置,则co s A O B∠的值为() 55C.12D.22.如图,在A B C △中,90A C B ∠=,C D A B ⊥于D ,若A C =A B =tan B C D ∠的值为( )2333.如图,在A B C ∆中,90C ∠=︒,点D 、E 分别在A C 、A B 上,B D 平分A B C ∠,D E A B ⊥,6A E =,3c o s 5A =.求(1)D E 、C D 的长; (2)tan D B C ∠的值.§1.3 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1)D ABCABO第1题一、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2)特殊角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 (3)互余两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4)同角之间的三角函数关系 二、典型例题例1:(1)sin300﹢cos450(2) sin 2600+cos 2600﹣tan450跟踪练习:(1)sin600﹣cos450; (2)cos600+tan600例2: 如图: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0,且两边摆动的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m).跟踪练习:2.某商场有一自动扶梯,其倾斜角为300,高为7m,扶梯的长度是多少?例3、如图,在Rt △ABC 中,∠C=90°, ∠A,∠B ,∠C 的对边分别是a,b,c.求证:sin 2A+cos 2A=1C跟踪练习:1.tan α×tan300 =1,且α为锐角。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分类(一)
专题一锐角三角函数本专题包括两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二是一般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这两个知识点是本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2)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例1三角形在正方形网格纸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sinα的值是().A.34B.43C.35D.45分析:本题是一道设计比较新颖的试题,它通过网格的特征给出解题信息,由正方形网格可知角α的对边的长为3,邻边的长为4,要求sinα,只要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斜边,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计算即可.解:设α的对边为a,邻边为b,斜边为c,则a=3,b=4,所以5c==,所以3sin5acα==,选C.说明: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依据图形确定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然后根据定义进行计算.1 / 92 / 9例2 如图2,△ABC 中,∠C =90°,AC +BC =7(AC >BC ),AB =5,则tan B=______.分析:要求tan B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则需要求对边AC 和邻边BC 的长,因为知道斜边AB =5,且AC +BC =7,所以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解:设AC =x ,则BC =7-x ,根据勾股定理,得222(7)5x x +-=,解得4x =.所以43AC BC ==,.所以4tan 3AC B BC ==. 说明:本题的解题思路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B 的对边和邻边的长,采用了一般的解题方法,并体现了方程思想在求三角函数值中的应用.实际上,本题是一道填空题,不通过计算直接观察就可以解决.因为斜边是5,且两条直角边的和为7,所以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4和3.例3 在Rt △ABC 中,∠C =90°,若AB =2AC ,则cos A 的值等于( ).AB.2 C .12 D.3分析:已知三角形的两边的关系,要求cos A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cos AC A AB =,所以只要由已知条件求出AC AB即可. 解:因为2AB AC =,所以12AC AB =. 所以1cos 2AC A AB ==.选C .3 / 9说明:本题是一道选择题,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取特殊值的方法,即令AC =1,则AB =2.这样更简单.专题训练:1.在△ABC 中,∠C =90°,AB =2,AC =1,则sin B 的值是( ).A .12B .22C .32D .2 2.在△ABC 中,∠C =90°,22sin 3BC A ==,,则边AC 的长是( ). A .5 B .3 C .43D .13 3.如图3,在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已知AC =5,BC =2,那么sin ∠ACD = ( ).A .53 B .23 C .255 D .52 参考答案:1.A 2.A 3.A专题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本专题主要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有关计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非常广泛,所以通过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熟练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并能通过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进行简单的计算.例1tan30°的值等于().A.12B.2C.3D分析:本题考查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理解情况,解决本题需要熟练记住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解:选C.说明:如果没有记住30°的正切值,可以先画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找到三边关系,根据定义求解.例2计算tan60°+2sin45°-2cos30°的结果是().A.2 BCD.1分析:本题是一道与锐角三角函数值有关的计算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函数值,然后再进行实数的运算.解:tan60°+2sin45°-2cos30°222=⨯-=.4 / 9故选C.说明:与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有关的运算,先写出每个锐角函数值,然后转成具体的实数运算,应注意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方法.专题训练:1.计算:|-4sin45°|+(cos60°-tan30°)0.2.计算:sin30°+sin245°13-tan260°=______.3.锐角A满足2sin(A-15°)A=______.4.如果22sin sin301α+=,那么锐角α的度数是().A.15°B.30°C.45°D.60° 5.在△ABC中,∠C=90°,若∠B=2∠A,则cos B的值等于().ABCD.12参考答案:1.1 2.0 3.75° 4.D 5.D5 / 96 / 9专题三 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应用本专题主要是根据直角三角形边角的关系,确定边长、角的度数以及三角函数值等,此类问题是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个过渡,通过本专题的复习,应达到以下目标:能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边长、角的度数以及锐角三角函数值等.例1 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B =45°,∠C =120°,AB =8,则CD 的长为( ).A .86B .46C .32D .42 分析:求CD 的长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如图1,作AF ⊥BC ,垂足为F ,DE ⊥BC ,垂足为E ,则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DE =AF =AB ·sin B ,再根据三角函数求出CD 的长.解:作AF ⊥BC 于F ,DE ⊥BC 并交BC 的延长线于E .在Rt △ABF 中,因为AB =8,∠B =45°,所以2422845sin =⨯=︒•=AB AF , 所以42DE AF ==.在Rt △CDE 中,因为18012060DCE ∠=-=,7 / 9所以4286sin 603DE CD ===,故选A . 说明:在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求边长时,若所求的边不在直角三角形内,则需将它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去,转化的途径比较多,如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已知的直角三角形的边或角来代替.例2 如图2,已知AD 为等腰三角形ABC 底边上的高,且4tan 3B =,AC 上有一点E ,满足AE ∶EC =2∶3.那么, tan ∠ADE 是( ).A .35B .23C .12D . 13分析:要求tan ∠ADE 值,需要构造包含∠ADE 的直角三角形,为此需要过点E 作EF ⊥AD ,再求出EF FD即可. 解:因为AD ⊥BC ,垂足为D ,AB =AC ,所以∠BAD =∠CAD .因为4tan 3B =,∠B +∠CAD =90°, 所以3tan 4CAD ∠=. 作EF ⊥AD 交AD 于F ,则tan ∠CAD 34EF AF ==.8 / 9 所以34EF AF =. 因为AD ⊥BC ,EF ⊥AD ,所以EF ∥CB .又AE ∶EC =2∶3,所以AF ∶FD=2∶3.所以32FD AF =. 所以314tan = 322AF EF ADE FD AF ∠==.故选C . 说明:当要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角不在直角三角形内时,其解题思路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或寻找等角.本题采用了构造直角三角形的方法.专题训练:1.如图3,CD 是Rt △ABC 斜边上的高,AC =4,BC =3,则cos ∠BCD =_____.2.如图4,在△ABC 中,∠BAC =90°,AD 是高,tan ∠DAC=AB =( ). A .5 BC.D.3.如图5,在△ABC中,∠B=60°,BC=2,中线CD⊥BC,求AB,tan A 的值.参考答案:1.452.A3.因为∠B=60°,CD⊥BC,所以∠CDB=30°.因为CB=2,所以DB=4,CD=所以AD=4,AB=8.作CE⊥BD,则CEDE=3.所以AE=7.所以tan A=7.9 / 9。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专题复习: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常用方法(共12张PPT)
若CD=5,AC=6,则tan B的值是( C )
A.x= 4 5
C.x=
3 4
B.x= 3 5
D.x= 4 3
2.如图,在△ABC中, AD⊥BC,垂足是D,若BC=14, AD=12,tan ∠BAD= 3 ,求sin C的值. 4
解:∵AD⊥BC,∴tan ∠BAD=
BD AD
.
∵tan ∠BAD=
AB 2 5 5 即sin ∠BAO= 5 .
5
方法 2 利用同角或互余两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4.若∠A为锐角,且sin A=
3 ,则cos A=( 2
D)
A.1
3 B.
2
2 C. 2
1 D. 2
12 5.若α为锐角,且cosα= 13 ,则sin(90°-α)=( B )
5 A. 13
12 B. 13
习题课 阶段方法技巧训练(一)
专训1 求锐角三角函数 值的常用方法
锐角三角函数刻画了直角三角形中边和角之间 的关系,对于斜三角形,要把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 求解.在求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时,首先要明确是求 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还是正切值,其次要弄清是 哪两条边的比.
方法 1 直接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的余弦值是( B )
A. 3
12
C. 3
3
3
B. 6 D. 3
2
如图,设BC=x.
在Rt△ABC中,∠B=90°,
∠BAC=30°,∴AB= 3 x.
根据题意,得AD=BC=x,AE=DE=AB= 3x.
如图,作EM⊥AD于M,则AM=
cos∠EAD=
AM =
九下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5三角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三角函数在坡度坡角问题中的应用作业新版北师大版
×10=5(m),∴点 B 距水平地面
AE
的高度为 5 m
(2)符合要求,理由如下:过点 B 作 BG⊥CE 于点 G,则四边形 BFEG 是矩形,
∴GE=BF=5 m,BG=EF=FA+AE=AB·cos ∠BAF+AE=10cos 30°+21=(5 3
+21)m,∴在 Rt△BCG 中,CG=BG·tan ∠CBG=(5 3 +21)tan 45°=(5 3 +21)m.
如下的方法:先从与古树底端 D 在同一水平线上的点 A 出发,沿斜面坡度 i=2∶ 3
的斜坡 AB 前进 20 7 m 到达点 B,再沿水平方向继续前进一段距离后到达点 C.在
点 C 处测得古树 DE 的顶端 E 的俯角为 37°,底部 D 的俯角为 60°,求古树 DE 的高
度(结果精确到 0.1 m,参考数据: 3 ≈1.732,sin 37°≈3 ,cos 37°≈4 ,tan 37°≈3 ).
= tan
DH ∠DCH
= 40 =40 3 tan 60° 3
(m),∴在 Rt△CEH 中,EH=CH·tan ∠ECH=
40 3 tan 37°≈17.32(m),∴DE=DH-EH≈40-17.32≈22.7(m),∴古树 DE 的高度约 3
为 22.7 m
9.(24 分)
如图所示,某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广告牌 CD,点 C,
12 =24+9=33(m),∴在 Rt△ADE 中,AE=DE•tan ∠ADE=33tan 52°≈42.24(m),
∴AB=AE-BE≈42.24-10≈32.2(m),∴建筑物 AB 的高度约为 32.2 m
8.(20 分)(2023·泸州)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量古树 DE 的高度,采用了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1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教学设计
4.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直角三角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制作教具、编写小论文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4.能够通过绘制直角三角形图形,观察和分析边角关系,形成直观的几何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达到学习目标:
1.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使用直尺和量角器,绘制不同倾斜程度的梯子,观察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变化。
2.数学建模: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建立正切函数的概念,并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1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直角三角形中,角的度量与边的关系,特别是锐角三角函数正切的定义及性质。
2.学会使用计算器或手工计算直角三角形中,给定一边长度和角度时,求解另一边长度的方法。
3.能够运用正切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与角度和边长有关的问题,如梯子的倾斜程度问题。
2.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性,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4.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实施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说课稿
3.探索边角关系: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结构化布局,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回顾部分、新知部分和总结部分。风格上追求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1.回顾部分:板书左侧,列出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以提纲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快速回忆。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回顾与思考第1课时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第一课时。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所学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巩固,也是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打下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回顾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定义,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的关系,以及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念。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应用。
2.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