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三首》学研备课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三首》学研备课

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三首》学研备课诗歌三首第一课时《当我死时》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当我死时》,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理解《当我死时》内容,体会诗歌语言蕴含的丰富意义。

3、能说出诗歌《当我死时》所用意象蕴藏的深刻含义。

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过了两篇散文,分别以长江和黄河为写作对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思想感情,说明了比较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要学习三首内容相关的诗歌,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同样写黄河,写长江,诗歌和散文会有些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检查自主学习:(学研案P8)(1)读准《当我死时》,找出难字写一写。

(2)解释并识记。

坦然:嘹望:未餍()饕餮()鹧鸪()(3)走进作者: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我的疑问:自学课文后,我有这些不理解的问题。

三、指导合作研讨:(学研案P8)研讨一:余光中写《当我死时》的时间是1966年,当时作者37岁,正是处于壮年,为什么要以“死”为话题来抒情?死亡本是痛苦的,作者笔下却变成一种满足,为什么?(合并学研T1和T2)作者远离祖国,饱尝思念祖国之苦。

这种苦无法得到最充分的表态,似乎只有“死”才能报偿自己的思念之苦。

2、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可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此题:死亡后安葬的地方要在“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的安葬。

《当我死时》教案范文

《当我死时》教案范文

《当我死时》教案范文第一篇:《当我死时》教案范文《当我死时》教案语文组:彭忠德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余光中及写作背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品析诗歌,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善于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诗人余光中及写作背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品析诗歌,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难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并善于表达。

三、学情分析诗歌是高度浓缩简洁的文学,再加之很多学生难以体会诗人情怀,故不能够正确理解诗歌。

同时,也加深了教者教授的难度。

本诗侧重于通过朗读来促进文本情感的把握和体味。

三、学法指导朗读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余光中《乡愁》一诗的朗读,借助背景音乐,营造一种悲伤哀愁沉重的氛围。

)播放诗歌朗读,让学生回答朗读内容(即《乡愁》),随后让学生简要品析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并由此进入诗人余光中的介绍。

二、课前检测1、诗人余光中简介(借助学法)余光中,1928年生,当代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著有诗集:《钟乳石》《五行无阻》等;散文集:《听听那冷雨》、《日不落家》等。

擅长写思国怀乡的作品,是海外游子的代言人。

因所作《乡愁》家喻户晓,故而有“乡愁诗人”之称。

2、初读诗歌,识记文中生字词。

头颅坦然安魂曲滔滔瞭望未餍饕餮鹧鸪三、朗读诗歌(自由读)1、再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流利、有节奏朗读。

2、听读诗歌要求:注意节奏与停顿;体会情感与思想。

3、再读诗歌要求:正确、有节奏、有感情。

四、品析诗歌1、找出文中有过渡作用的两行诗句,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明确: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2、划分层次,体会情感。

明确:第一部分(当我死时—满足地想):安眠之乐第二部分(从前………—代替回乡):思念之苦①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苦”,文中如何体现?明确:“望透黑夜”体现诗人思念之切;“十七年未餍”体现诗人思念时间之长;“饕餮地图”体现诗人对祖国思念之深。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版精品学案《当我死时》

高中语文北师大版版精品学案《当我死时》

第十四课台湾新诗——当我死时【学习目标】1.了解余光中及相关背景介绍。

2.结合课下注释及现代汉语词典,掌握生字词。

3.再次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感受诗人对祖国的怀念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了解感知1.了解诗人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21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出生于,祖籍福建永春。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it of Iowa)艺术硕士。

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

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

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

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2021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2.创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年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比较探究(10分钟)
1.请大家阅读另一首待定的诗歌,并将其与《当我死时》进行比较,找出两首诗歌在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方面的异同。
2.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比较探究,并准备分享你们的发现。
3.各组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倾听并给予评价。
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
1.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你们在比较探究中发现的异同点,并尝试解释这些异同点的意义。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并背诵《当我死时》这首诗歌,分析其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
2.阅读并分析另一首待定的诗歌,理解其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
3.学生进行比较探究,探讨两首诗歌的异同,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的深度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他们能够充分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当我死时教案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比较探究《诗歌两首》。本单元的两首诗歌分别是《当我死时》和另一首待定的诗歌。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比较探究,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歌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1)诗歌主题和情感的深入理解: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复杂情感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引导性问题进行辅助。
(2)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及语言特点难以把握,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解释和举例。
(3)比较探究两首诗歌的异同:学生在进行比较探究时,可能难以找到两首诗歌的共性和差异性,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提供有效的比较角度。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当我死时》教案鄢陵县马栏镇第四初级中学杨红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长江黄河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坚强伟大。

教学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

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关于作者:PPT展示——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六、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

初中语文_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好不好?听一听歌词唱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怀?(播放《我的中国心》: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和民族自豪感)有一位台湾作家,也有着浓厚的乡愁情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诗歌感受一下诗人的这种情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代表作,丰富积累。

2.反复诵读,领悟作者的情感。

3.理解想象手法的运用。

走近作者:余光中(1928-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生于南京,祖籍福建。

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8年赴美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台湾师大教授,1964年秋应邀赴美讲学。

2012年4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听听那冷雨》等。

整体感知:1、听录音,学习朗读。

①标注生字读音。

②揣摩一下用怎样的语调、语速和情感去读好这首诗歌?点拨字音:头颅lú瞭望liào 未餍yàn 饕餮tāo tiè鹧鸪zhègū指导朗读:愁苦思念、深沉哀婉、舒缓低沉③朗诵诗歌要求:要求:跟读录音,注意字音、语气、语速。

2、诗歌中哪个词点明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独立思考,圈点勾画。

合作探究:1.“安魂曲”“音乐”“最纵容最宽阔的床”指什么?2. 死亡本是痛苦的,为什么对于诗人却是一种满足?3. 请找出诗歌的过渡句。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①诗人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②“十七年”说明什么?“饕餮地图”改为“看着地图”好不好?要求:小组讨论交流以上问题,代表展示。

过渡1:余光中先生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被誉为“乡愁诗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作是《乡愁》,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抽象的乡愁的?拓展阅读1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深情)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指导朗读重音:小小、窄窄、浅浅、这、那、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语调、语速:一、二节缓慢低沉,淡淡的哀愁。

初中语文_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歌曲,好不好?听一听歌词唱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怀?(播放《我的中国心》: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深情和民族自豪感)有一位台湾作家,也有着浓厚的乡愁情结。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诗歌感受一下诗人的这种情怀。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代表作,丰富积累。

2.反复诵读,领悟作者的情感。

3.理解想象手法的运用。

走近作者:余光中(1928- )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生于南京,祖籍福建。

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8年赴美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台湾师大教授,1964年秋应邀赴美讲学。

2012年4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驻校诗人”。

著有诗集《白玉苦瓜》等;散文集《听听那冷雨》等。

整体感知:1、听录音,学习朗读。

①标注生字读音。

②揣摩一下用怎样的语调、语速和情感去读好这首诗歌?点拨字音:头颅lú瞭望liào 未餍yàn 饕餮tāo tiè鹧鸪zhègū指导朗读:愁苦思念、深沉哀婉、舒缓低沉③朗诵诗歌要求:要求:跟读录音,注意字音、语气、语速。

2、诗歌中哪个词点明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求:独立思考,圈点勾画。

合作探究:1.“安魂曲”“音乐”“最纵容最宽阔的床”指什么?2. 死亡本是痛苦的,为什么对于诗人却是一种满足?3. 请找出诗歌的过渡句。

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①诗人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象?②“十七年”说明什么?“饕餮地图”改为“看着地图”好不好?要求:小组讨论交流以上问题,代表展示。

过渡1:余光中先生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被誉为“乡愁诗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作是《乡愁》,现在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诗人是怎样表现这抽象的乡愁的?拓展阅读1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深情)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指导朗读重音:小小、窄窄、浅浅、这、那、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语调、语速:一、二节缓慢低沉,淡淡的哀愁。

大学语文当我死时教案

大学语文当我死时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授课班级:XX班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当我死时》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 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2. 课文的写作手法分析。

教学难点:1. 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

2. 课文的写作手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课文原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背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诗人余光中吗?他的哪些作品给你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 引导学生回顾余光中的诗歌创作,引入《当我死时》这首诗。

二、自主预习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作者背景和诗歌创作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心得,教师点评。

三、课文分析1. 教师讲解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2. 分析课文的写作手法:a.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生命、自然的描绘,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b. 结构安排:课文以“当我死时”为题,以诗人的视角展开,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c. 语言运用:诗语言朴实无华,富有感染力。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生命”、“自然”、“岁月”等。

五、总结1.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哪些情感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启示?二、拓展阅读1. 教师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作品,如余光中的其他诗歌、散文等。

2. 学生阅读拓展作品,分享阅读心得。

三、写作实践1. 教师引导学生以“当我死时”为题,写一首诗歌或散文。

2. 学生完成写作,教师点评。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性。

2. 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当我死时 教学设计 (1)

北师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当我死时 教学设计 (1)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读并背诵诗歌。

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诵读。

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一直以来,海外游子魂牵梦萦的是祖国,因此吟唱着挥不去的乡愁。

一首首思国怀乡的诗歌,激起了海外游子们普遍强烈的共鸣。

他们盼望落叶归根、魂归故里。

当这种愁苦之情达到极致而无以释怀的时候,诗人便想到了死——生不能回家,死了便把我葬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葬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二、展示并解读学习目标:1.诵读全诗,感受作者的思乡愁绪和爱国情怀。

2.鉴赏诗歌,把握诗歌“超现实想象”的特点。

活动3【讲授】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作家。

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二年赴台湾。

主要诗作有《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蓝色的羽毛》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的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了解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当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回了。

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活动4【讲授】四、朗读感悟:1.范读,播放朗读视频《当我死时》,感悟思乡之苦:2.朗读,体会题目的含义和诗的层次:“当我死时”是一种时态的交代,也是想象的起点和抒情的前奏。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当我死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教学难点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由老师深情朗读余光中的《春天遂想起》,师生共同欣赏引出本文作者二.走近作者1.点名介绍余光中2.教师做补充(课件展示)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四.走进诗歌师朗读:“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师:当我死时,愿望是什么?生: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师板书:葬我)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庞大的身躯,能够躺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这里的长江黄河是自然地理现象吗?生低声讨论:不是,这里指的是祖国。

师:指的是祖国,这里用了什么手法?生:象征的手法。

师朗读:“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我愿葬在祖国的土地上,感受祖国的呼吸。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师:美是什么词?生:形容词师:那母亲呢?生:名词。

(沉默片刻)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师:这里用母亲形容的是什么?生:祖国师:如果让你换一个形容词来代替“母亲“,哪个词合适?生:慈爱、仁爱、温柔。

师:所以这句话实际上是要表达什么?生:对母亲的赞美。

师:那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读?生:抒情的,热爱的,赞美的。

师朗读:“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这里作者由睡觉联想到安魂曲,那“安魂曲”实际上指的是?生:长江、黄河的滔滔水声。

师:是的,安魂曲指的是长江、黄河的涛声。

部编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当我死时》说课稿(大赛一等奖)

部编本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当我死时》说课稿(大赛一等奖)

《当我死时》说课稿一、说教材《当我死时》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篇比较探究课文,该单元以“千古涛声”为主题展开。

《当我死时》是一首富含情感的诗歌。

这首诗是1966年作者在美国密西根州写的,羁旅漂泊的生涯使得余光中的怀乡病日益深重,该诗表现的便是诗人对祖国母亲的无限思念。

全诗字数不多,但情感强烈。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同时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他们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了解诗作内容。

2、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领会诗人深沉而哀伤的恋家思国之情。

3、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感受其中寄托着的深情。

(二)过程与方法:粗读诗句知内容——细读诗章悟深意——诵读诗作融情感——比读诗篇寻异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渴望统一的愿望。

因为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教学重点: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体味诗人真诚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把握诗中的意象,感受其中深刻的蕴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余光中老先生曾说:“一首诗是要读出来,它的生命才算完成,朗读者要像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

”所以本堂课上我将读贯穿本堂课的全过程,同时我引导所有孩子来当一次演奏家,让余老的这首诗作的生命更精彩。

演奏由四个乐章组成:粗读诗句知内容——细读诗章悟深意——诵读诗作融情感——比读诗篇寻异同。

通过这一设计,努力开设一堂科学的朗读赏析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朗读品味的能力。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搜集了相关的视频、音频,创设良好的氛围。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八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由央视《大家》栏目中关于余光中的介绍导入。

当我死时(WQ )

当我死时(WQ  )

当我死时执教:魏青【教学目标】1.熟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情感,并通过重音、停连、音长、音高等综合表现出来。

3.体会诗歌的意境,在“比读”中训练学生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4.通过分析字词,指导学生处理自己诵读时的音高、音长等。

【教学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并能将感情融于诵读中。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复杂..的感情,把握诗歌主题,从而能诵读好诗作。

【教学方法】1.指导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比较诵读法将余光中的《当你死时》与同类题材诗歌《乡愁(余光中)》《乡愁(席慕容)》进行比较诵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是跳跃的,让人迷醉的诗人的灵魂。

我喜欢听诗,喜欢《再别康桥》里轻轻挥手的作别;我喜欢读诗,喜欢《天上的街市》里那提灯的牛郎织女;我喜欢解诗,然而喜欢解诗却是为了更好地读诗……那些平平仄仄,那些或绵长或急促或哀伤或欢愉的珠玉文字,你们喜欢诵读吗?(喜欢)今天,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一起走进诵读的天地!二、初读诗歌【聆听诗心略解诗意】(1)初读诗歌揣摩诗句,用你觉得最合适的节奏与感情诵读。

老师来帮忙: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展示:同桌互读,互评(说说优点与不足)】生(准备,展示)(2)教师示范朗读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初读成果,老师也想试着读一读。

聆听仔细,说说老师处理的最好的地方/最不好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生(聆听,评价)三、再读诗歌【触碰诗心体会诗情】可以说,刚才同学们已经聆听了个别同学的诵读,也聆听了老师的诵读,我们会朦朦胧胧地感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我们会有这样的疑问:1. 什么是“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

2. 一般诗歌的感情基调有哪些?【启发:试举例】《母亲》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诗歌两首当我死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诗歌两首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当我死时》是一首现代诗,主要是通过对“当我死时”的想象描写,表达对祖国的眷恋和怀念.“语言明快清新,形象鲜活,意想独特,构思巧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4、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2、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多媒体课件.2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用诗人的“乡愁”导课.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二、读诗的方法:三步读: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三、听读诗歌: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四、初读诗歌:1、注意读好断句,积累字词(见课件).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内容.五、再读诗歌:1、自由朗读这首诗,品味诗中富含情感的语句.2、思考讨论下列问题:①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②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理解)③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六、诵读诗歌:1、自由朗读课文,选择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提示:可以从诵读的语速、语调和表达出的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2、齐读诗歌.七、拓展延伸:1、海峡浅浅,乡愁浓浓.乡愁是对家的向往,对根的期盼,是游子心中扯不断的情思.假如这位隔海峡翘首以望大陆的老人来到你面前,作为大陆一员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2、朗读《乡愁》再次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八、布置作业:1、熟读背诵这首诗.2、课后读背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略.。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2诗歌三首当我死时》word教案 (2)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2诗歌三首当我死时》word教案 (2)
2.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
3.作者在诗中用了“死”和“满足”,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矛盾吗?
六、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 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 正满足?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
七、当堂训练:朗读背诵全文
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精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句,引导学生归类举例,查找问题的实质所在,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课题
当我死时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及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2.能力目标: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提 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先自主思考,然后同桌二人合作学习,交流回答。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听朗读,要求:
(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3.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
(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深入到位的分析理解人物细节所折射出的特点 。

6当我死时

6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熟读并背诵,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理解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1课时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

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二、作者简介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三、设疑自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结合“学习目标”及课文内容提出心中的疑惑或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问题预设: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3、作者在诗中用了“死”和“满足”,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矛盾吗?自探提示:1、请同学们结合自探提纲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找出相关信息。

2、实在有困惑之处,可在书上做好标注,留待合探时在小组内交流。

四.解疑合探合探提示:合探要求:1、小组讨论,交流自探成果。

2、组长带领,人人参与,有序进行,重点解决自探中的疑难问题,达成共识。

3、小组长作好记录,以备展示和点评。

题号展示分工评价分工1.第组第组2.第组第组3.第组第组4.第组第组展示要求:1.书面展示要字迹规范、整洁,书写迅速。

2.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3.非展示同学要结合展示来点评,迅速记录,认真的纠错和补充。

评价要求:1.声音洪亮,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2.点评展示成果的优缺点。

(2017年春季版)《当我死时》教学设计3

(2017年春季版)《当我死时》教学设计3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品读全诗。

3、感受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4、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预习导学一、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当代作家。

有诗集《白玉苦瓜》。

2、写作背景: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

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年了。

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卧听两旁一江一河的滔滔东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他想起了四川重庆江北悦来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那里读过中学,那里多山多树多鹧鸪,鹧鸪在春雾迷蒙的林中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这使他联想起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在这首诗里他却不想南京而想重庆——多鹧鸪的山城。

该是啼鸟唤人归吧?二、初读全诗。

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

(2)注意读的要通顺。

三、生字识记。

借助工具书给下列横线的字注音,并把该词语读一遍。

头颅()未餍()饕餮()鹧鸪()四、再读全诗,注意把握诗的节奏课堂探究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各组分别朗读课文,看谁朗读的最好,选一名代表展示。

)二、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句子等)3、作者在诗中用了“死”和“满足”,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矛盾吗?三、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课后练习】请试着在练习本上默写全诗。

收获大盘点:学完这首诗后你有哪些收获请写在下面。

黄河颂学习目标:1、理解生字词,能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

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

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

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
PPT展示——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

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
(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床的使用
(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
安魂曲
(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
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死在祖国大括号统统留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
安葬——安眠——安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