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已扩大到104个地市
废除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制度相关消息
废除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制度相关消息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21年12月1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明年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我国职称制度改革首先从中小学教师起步。
2021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增设正高级职称。
去年,这项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试点。
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将主要改变现行职称制度存在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特别是要解决等级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
另据了解,会计、技校和中专教师等职称制度改革也将相继启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教师的职称工资制度应该废除。
教育是事业单位,不是行政单位,教师工资不能比照行政级别靠。
就好像行政职务是有限的一样,教师的职称岗位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数教师都上。
比如能上高级的始终是能是极少数,能上中级的也只能是一部分人,这就把多数人挡在了职称岗位之外,即使这些人努力工作想把职称搞上去也无希望。
而教师的工资随着职称走,拉大了教师收入的差距,这个差距是政策不合理导致的,并非教师努力程度的不同、承担工作担子轻重的不同、工作质量很工作态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同等的劳动而报酬不同,甚至劳动少的报酬多,造成同等劳动之间的不平等,不同学校之间也不公平合理,这就失去了公平正义,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给教师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教师厌教,常把情绪带进课堂,甚至把不好的思想灌输给学生,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再说,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应该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酬,事业而单位职工的工资应该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应该根据其工作数量和质量和工作年限确定。
而目前的情况是职称上去了的人,一部分是通过努力工作上去的,一部分是通过其他渠道上去的。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不再是唯一标准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评职称论文不再是唯一标准
欢迎来到吉林教师招聘网,中公教师考试网是中国教师第一门户网站,提供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在今天召开的教育部新学年新闻发布会上,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在基础教育方面,不会把论文发布作为评定职称的唯一标准。
”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2500万人持有教师资格证,其中有专任教师1500万人。
为了建设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管理入手,加强制度创新,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
2011年以来,先后在浙江、湖北6个省市实施了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平稳组织28.08万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8.9万在编在岗教师进行首次注册,率先完成国家层面重大改革项目,在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教育部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新增山西、安徽、山东、贵州4个省参加试点,试点省份达到10个。
二是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008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选择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3个地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2011年以来,将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4个地级市,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体系,并将最高职务等级设置到正高级,切实激发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信心。
教师相关新闻:关注吉林教师考试微博
/jljsks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
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中公教师考试网站站:
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
人社部: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龙源期刊网
人社部:推进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作者: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03期
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据了解,我国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扩大试点范围。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分别与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作者:赵超
徐傅来源:新华网)■。
我国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
《 专 业标 准 》是 特殊 教 育教 师的 基本 专业 要 求 ,是 特 殊 教 育教 师 实施 教 育教 学 行为 的 基本 规 范 ,是 引领 特 殊 教 育教 师专 业发 展的 基本准 则 ,是 特殊 教育 教师 培养 、 准入 、培训 、考 核 等 工作 的 重要 依 据 。 专 业标 准》 的 制定 需 要广 大 特殊 教 育 工作 者 的共 同 参与 、共 同 完善 和 共 同实施 , 也需 要全 社会 的支持 和监 督 。 ( 来 源:教 育部 ) 河南推 进县 域校 长教 师 交流 城 镇校 骨干 教师每 学年 轮 岗率不 低于 2 0 % 河 南 省 关于 推进 县 ( 区 )域 内义 务教 育学 校 校长
I 田
新 闻
国 内 新 闻
教 师 交流 轮 岗工 作 的指 导意 见》 今天 下 发 。河南 省 将推
我国进 一步 扩大 中小 学教 师
资格考试 与 定期 注册 制度 改革试
教 育部决 定 进一 步扩 大 中小学 教 师资 格考 试 和定 期
动 优秀 校长和 骨干 教 师到 农村 学校 、薄 弱学 校任 职任 教 , 在 乡镇范 围内重 点推 动中 心学校 向村 小 、教学 点轮 岗 。 河 南省 规定 ,义 务教 育阶 段 公办 校在 编 在 岗专 任教 师在现 所 在 学校 连续 任 教 6年 及 以上者 均应 交 流轮 岗 , 交 流 时 间一 般教 师不 少于 3年 、校 长 不 少于 一 届 ・城镇
专 业 技术 岗位等 级 ,对 城 乡 间或 跨 区域 交流 的校 长 、教 师发 放校 内绩效 工 资时 给 予倾 斜 。河 南 省还 提 出实 施 校
教育部发布通知:教师“职称评定”已陆续调整,教师:终于盼来了
教育部发布通知:教师“职称评定”已陆续调整,教师:终于盼来了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地位和待遇都有明显提升,不少学生将这一职业定位日后想要从事的理想职业。
但当老师哪有那么简单,说白了就像《围城》中所写的那样,没有进城的想进城,城里的想出城,没当过教师自然对老师,十分憧憬,当过才知道其中的苦。
老师也有自己的烦恼,比如很多社会工作都是由老师来进行,这样就会引发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矛盾,老师除去要教书育人之外,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但这还不是最闹心的,最闹心的就是职称评选,有时候努力到最后也只是陪跑,十分难过。
很多人不知道,教师职称的评选有什么困难,接下来就带大家看下老师职称评选的难度,看完你就知道为何城里的人想出城了。
为什么教师职称这么难评选,这三大原因道出真相•职称评定的人数多,名额少每个学校都有固定的职称名额,它是由编制部门按照比例来制定,如果名额被占完了,有的人还没有退休,那就意味着学校没有多余的职称评选指标,可见职称指标多么稀有,最重要的就是这个指标几年才评选一次,所以老师想要拥有职称十分困难。
有的学校百十来人的老师中,职称名额才只有几个,原先评选的上不去,名额就一直空不下来,所以职称评定很显然是僧多肉少,名额少,想拥有名额十分难。
•职称评定的条件苛刻,难上职称名额不多,相应评定条件就比较苛刻,老师想要上职称非常难,不仅要有非常漂亮的教学成绩,还要有很多证书。
最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可以在评定职称时希望加大,而且申请资料整合起来和一本书没什么区别。
•职称评定标准受外界影响大,不合理每个地方职称评定标准都不相同,每年都会有调整,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校长,他可以左右教师评定,所以每年教师评选都备受重视,前段时间非常热门的话题,就是老师和当地教育部局长打官司,因为评选职称不合理。
如果教师职称早点做出调整,或许就不会出现现如今这一现象,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发生我国做出了调整,下面就来看下这一调整的内容。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
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2013-12-27 10:31:16)转载▼标签:分类:时政热点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教师职称改革最新消息改革试点改革内容职称改革最新消息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今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据了解,我国从2009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同时人社部表示将分类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其中重点之一就是在全国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完成全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同时推进其他专业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将逐步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地区除西藏自治区外每个省份都选取2-3个市进行试点。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实施根据试点方案,中学、小学教师两个系列合并成“中小学教师”一个系列,提高了职称等级,设置正高级职称。
小学教师最高职称是副高,也有可能当上“教授”了。
2014年将推进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预计今年年度完成“扩围”工作。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专业人员表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能够很好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评定职称的首要条件就是师德,树立了正确的教育用人导向,重在实际。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也建立起重在业内和社会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确立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职称管理制度,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制度。
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导读:本文教师工资改革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对于教师职称制度方面的变化,对人社部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
《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已经正式的印发,同时也是表明现在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各个省份已经全面的展开。
在两轮试点基础上形成改革方案“《意见》的出台建立在改革试点的基础之上。
”该负责人介绍,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对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保证《意见》的科学性、可行性,在《意见》出台前,共进行过两轮试点工作。
据了解,2009年1月,经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人社部、教育部组织山东潍坊市、吉林松原市和陕西宝鸡市开展了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11年9月,为进一步积累经验,探索解决改革试点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2—3个地级市,进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同时,已开展试点的吉林、山东、陕西三省在全省开展改革工作。
2011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正式启动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改革扩大试点共涉及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9个地级市,112198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3872394名中小学教职工。
其中,329314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职称(职务)过渡,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新晋升正高级教师806名,高级教师39839名。
形成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意见》是一项重大的人才评价制度创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公布日期】2020.12.31•【文号】人社部发〔2020〕100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20〕1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人事部门,教育部直属各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教师(以下简称高校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广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现就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分类分层,科学评价,充分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高校教师活力、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德为先,教书育人。
以师德为先,以教学为要,以育人为本,提升师德师风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突出教书育人实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机制。
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2010-2-26 10:22:16 赵艳阅读次数:1736(人社部发[2009]29号)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29号)文件要求,国家同时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9]13号),《意见》中提出:一、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5.坚持与中小学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健全制度体系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
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2.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
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
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全面推开
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将全面推开每月领工资时,山东潍坊昌邑市奎聚中心校教师姜言邦作为全国首位正高级小学教师,都比本地副高级教师多1000多元。
而原来在潍坊乃至全国,副高级是中小学教师职称的最高等级。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原制度的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很多中小学教师达到“上限”后,容易产生惰性。
为解决以上问题,2009年1月,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三地开展改革试点,将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了正高级、高级、一级、二级、三级等5个等级。
在此基础上,2011年,全国各省份各选择2至3个地级市,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展改革扩大试点。
今年人社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看来,改革打破了小学职称比中学“矮一截”的状态,拓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培养造就中小学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一线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学者,他们就评选正高级中小学教师时,是否应倾斜一线教师、倾斜乡镇教师尺度应多大、侧重论文还是教学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
改革是否应倾斜一线教师北京市首批18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名单公布后,引发了北京市某中学教师张震(化名)等一线教师的质疑。
18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中,8人为校长、副校长,所占比例超过44%。
此外,除4名校长获评学科为教育管理,其他4名校长、副校长获评学科为语文、数学、物理。
引发质疑的并非北京一地。
2013年11月,海南省评出首批5名正高级中小学教师,其中3名为校长,校长占60%。
3名校长专业技术资格无一为教育管理类,分别为中小学语文、数学正高级教师。
海南省教育厅师资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称,该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尚在试点,因此暂时不便公布该省首批正高级中小学教师评审标准。
对于60%的获评人员为校长这一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该省是首次评选,而校长是从优秀一线教师选上来的,水平较高,因此比例也高。
人社部谈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文
对于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不同人都持有不同的态度。
下面为大家搜集的一篇“人社部谈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改革引导教师更加注重师德素养,更加注重教育教学业绩,让广大教师潜心教育教学工作,克服了“论资排辈”、“熬年头”的现象。
经国务院同意,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就《意见》以及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是答问全文:问:《意见》颁布的背景是什么?答: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着等级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影响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广大中小学教师要求改革的呼声很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党的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习指出,要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
总理在今年《政府报告》中要求改革职称评定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法》明确要求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均要求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人力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成立了起草小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意见》稿,并多次广泛征求意见。
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专门听取两部汇报、组织专题研究。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而最主要的问题是等级设置不够合理。
按照现行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
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惰性思想,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进取心和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还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一些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或放弃教师工作,或转而追求行政职务。
同时,这样的职称制度也不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特别是中高级人才在中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不利于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从2009年2月起,在陕西省宝鸡市、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以宝鸡市为例,这个市于2010年3月底率先完成改革试点工作,近3.5万名中小学教师均实现新旧职称(职务)的顺利平稳过渡,圆满完成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参加职称评审的教师中有296人获聘高级教师,还有12人被推荐晋升正高级教师。
宝鸡市中小学教师认为,改革中增设职称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广大教师普遍反映,在中小学教师中设立正高级职称,使他们切实感觉到地位提高了,发展空间广阔了,干工作有了动力,干事业有了奔头,增强了进取意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法规名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颁布部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字号】人社部发[2009]13号【颁布时间】 2009-01-15【实施时间】 2009-01-15【效力属性】有效【法规编号】 86609 什么是编号?【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吉林省、山东省、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为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要求,根据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在吉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各选择一个地级市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各试点省和地(市)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和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改革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
未纳入试点范围的省份和地区,不得自行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现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九年一月十五日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教师特点的专业技术,水平评价制度,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人才工作决定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义务教育法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职称制度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考虑到这项改革情况复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需要经过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行。
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对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已出台21个系列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深化文物博物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122号
1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深化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114号
12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文局《关于深化翻译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110号
人社部发〔2019〕16号
19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深化会计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8号
2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7〕90号
2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5〕79号
人社部发〔2021〕9号
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20〕100号
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关于深化体育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20〕76号
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艺术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20〕68号
1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100号
1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89号
1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人社部发〔2019〕53号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
佚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下旬)》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2011年09月30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京联合召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决定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的指导意见,对扩大试点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王立英出席会议并讲话。
【总页数】1页(P86-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773
【相关文献】
1.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J],
2.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J],
3.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J],
4.国务院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J],
5.广西正式启动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制度改革,职称,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制度改革,职称,中小学教师)明年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本报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邱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6日表示,明年人社部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据了解,我国从2014年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4年起试点范围开始扩大。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将原来独立的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在职称等级上,设置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负责人指出,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尹蔚民还表示,明年将推进启动工程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更多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教授级职称了——解析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新华社记者赵超8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这意味着全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参评与教授级别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我国现行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是1986年建立的。
随着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不够衔接等问题,而最主要的问题是等级设置不够合理。
按照现行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仅为中级。
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惰性思想,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进取心和积极性不高。
另一方面,职业发展空间受限还不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一些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或放弃教师工作,或转而追求行政职务。
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试点
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增加财政投入支持发展学前教育,听取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
会议决定,在近两年山东省潍坊市、吉林省松原市、陕西省宝鸡市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再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部分地市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并设置正高级职称。
职称系列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二)按照注重师德素养、教育教学工作实绩和一线实践经历的要求,完善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条件。
国家制定基本评价标准,各地区制定具体评价标准。
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
(三)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有效衔接。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内进行,岗位出现空缺时教师可以跨校评聘。
新的职称制度适用于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和工读学校等。
会议决定,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奖补的原则,进一步增加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一)支持中西部农村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包括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依托有富余校舍资源的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按照一定条件招聘学前教育巡回支教志愿者。
(二)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兴办幼儿园。
中央财政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支持发展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
对地方扶持多渠道举办普惠性、低收费幼儿园和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等,中央财政根据工作实绩给予奖补。
(三)从2011年起,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四)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由地方结合实际先行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给予奖补。
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真的要取消了吗,职称改革后会有哪些大变化
2020年中小学教师职称真的要取消了吗,职称改革后会有哪些大变化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有三大趋势:一是向基层一线教师倾斜,二是职称评审标准简化,三是职称退出机制。
职称改革,提高了小学教师职称待遇,小学教师也有了正高职称。
下放职称评审权力,简化职称评审程序和硬件标准,缩小或者取缔外语、计算机在职称评审中的地位,把一线教学实践成果纳入职称评审,是各省职称改革的主要内容,也具有行业普遍性,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而职称评定和待遇向一线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倾斜,则是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解决基础教育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加强基层教师队伍建设,使乡村学校引得进、留得住优秀人才,全面提高基层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有力措施。
山东、甘肃、河北、吉林等数省,试行了乡村一线中小学教师教龄满二十年可晋升中级职称、满二十五年可晋升副高职称、满三十年可晋升正高职称这一优待政策,并且不受职称名额比例限制,也不受岗位限制,满足条件就能评,评了就能聘,就能享受相应的职称待遇,全面提升了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使乡村中小学校教师岗位成为“香饽饽”,一举扭转了乡村学校向城镇学校之间,教师的单向流动通道,增强了乡村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终结职称终身制,试行职称退出机制,则是对有限的中高级职称名额的最大利用。
对因身体原因、个人原因等,不能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中高级职称人员,试行职称退出机制,腾出职称评定岗位和机会,使在职教师增大评聘职称的机会,提高在职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待遇,也是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的强有力措施。
因此,职称改革,是更切合职称评定实际,更能发挥职称评定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职能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并不是为了取消职称,更不是重新回归平均分配,回归“大锅饭”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部: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已扩大到104个地市
2013年09月09日10:30
人民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林露实习生王玉雪)“这一点意义非常重大,主要目的是吸引社会上一些高端人才和优秀人才加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来。
”谈及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正高级职称这项改革,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做客人民网教育频道视频访谈时如是表示。
“以前有些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到大学去,因为大学可以评正高,中小学不能。
”
据了解,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是从2008年正式开始的,当时是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由人社部和教育部共同推动。
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中级提高到正高级。
这项改革从2008年开始首先在山东潍坊、吉林松原、陕西宝鸡三个地市开展试点,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同时,我们还改革了职称评定的办法,不再把发表论文的数量作为主要指标,而是将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许涛介绍道,目前,这项工作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已经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104个地市。
这项政策对于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