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正稿(2栏)
2011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像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像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像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像能力高层次的标志.(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一观点或作出某项结论.抽象概括能力就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正确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初步的推理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4.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考查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学生实际。
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大纲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1.设集合{}1,2,3,4U =,{}1,2,3,M ={}2,3,4,N =则=)(N M C UA.{}12,B.{}23,C.{}2,4D.{}1,42.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A.2()4x y x R =∈B.2(0)4x y x =≥C.24y x =()x R ∈D.24(0)y x x =≥3.设向量a ,b 满足||||1a b == ,12a b ⋅=- ,则2a b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A.17B.14C.5D.3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A.1a b >+B.1a b >-C.22a b >D.33a b >6.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A.8B.7C.6D.5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13B.3C.6D.98.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点B β∈,BD l ⊥,D 为垂足,若2AB =,1AC BD ==,则CD =A.2D.19.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A.12种B.24种C.30种D.36种 10.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时,()2(1)f x x x =-,则5()2f -=A.12-B.14-C.14D.1211.设两圆1C 、2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12C C =A.4B.C.8D.12.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 ,过圆心M 且与α成0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 ,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 的面积为4π,则圆N 的面积为 A.7π B.9π C.11π D.13π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卜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2.第Ⅱ卷共2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第Ⅱ卷共l0小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注意: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3.10(1)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9x 的系数之差为 . 14.已知3(,)2παπ∈,tan 2α=,则cos α= . 1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1C 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6.已知1F 、2F 分别为双曲线C:221927x y -=的左、右焦点,点A C ∈,点M 的坐标为(2,0),AM 为12F AF ∠的平分线.则2||AF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6a =,12630a a +=,求n a 和n S .18.(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己知sin csin sin sin a A C C b B +-=,(Ⅰ)求B ;(Ⅱ)若75A = ,2b =,求a 和c .19.(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Ⅰ)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Ⅱ)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AB CD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2AB BC ==,1CD SD ==.(Ⅰ)证明:SD SAB ⊥平面;(Ⅱ)求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大小.ASDCB21.(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函数{}32()3(36)124f x x ax a x a a R =++-+-∈.(Ⅰ)证明: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过点(2,2);(Ⅱ)若()f x 在0x x =处取得极小值,01,3x ∈(),求a 的取值范围.22.(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为椭圆22:12y C x +=在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 且斜率为l 与C 交与A 、B 两点,点P 满足0.OA OB OP ++=(Ⅰ)证明:点P 在C 上;(Ⅱ)设点P 关于点O 的对称点为Q ,证明: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1】直接法.因为{1,2,3}{2,3,4}{2,3}M N == ,所以(){1,4}U M N = ð. 【解析2】反演律.(){4}{1}{1,4}U UU M N M N === 痧 .【解析3】韦恩图法.2.【答案】B【解析1】直接法.由0)y x =≥解得,2(0)4y x y =≥,所以0)y x =≥的反函数为2(0)4x y x =≥.【解析2】特值法.在原函数0)y x =≥的图像上取一点(1,2)A ,则点(2,1)B 必在反函数上,排除选项C 、D .在函数2()4x y x R =∈的图像上取一点(2,1)C -,但(1,2)D -不在函数0)y x =≥的图形上,排除选项A .【解析3】图像法.先画出函数0)y x =≥的图像,再根据对称性画出0)y x =≥的反函数的图像,函数0)y x =≥的图像及其反函数图像如右图.观察图像可排除选项A 、C ,因为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4,4(),故选B .3.【答案】B【解析1】解析法.因为||||1a b == ,12a b ⋅=-,所以2a b +===【解析2】数形结合法.如右图所示,设a OA = ,b OB = ,2OC b =,由||||1a b ==,12a b ⋅=- ,知,120a b <>=,则2a b OD +===CAB OD4.【答案】C【解析1】顶点法直线6,32,1x y x y x +=-=-=的交点分别为(1,1),(1,5),(4,2),代入目标函数得:(1,1)21315z =⨯+⨯=,(1,5)213517z =⨯+⨯=,(4,2)243214z =⨯+⨯=,所以z 的最小值为5.【解析2】注:线性规划问题的简易解法 5. 【答案】A【解析1】1a b >+a b ⇒>,且a b >⇒1a b >+. 6.【答案】D【解析1】由224k k S S +-=,得11(2)(1)(1)[(2)][]2422k k k k k a d ka d ++-++-+=,解得5k =.【解析2】22112(21)24k k k k S S a a a k d +++-=+=++=,又因为11a =,公差2d =,所以5k =.7.【答案】C【解析1】由题意得cos cos ()3x x πωω=-,显然ω为6的整数倍.【解析2】由题2()3k k Z ππω=⋅∈,解得6k ω=,令1k =,即得min 6ω=.8.【答案】C【解析1】向量法由22222()AB AC CD DB AC CD DB =++=++ ,得2222CD AB AC DB =--,所以CD =【解析2】公式法.CD ==9.【答案】B【解析1】分步计数原理.第一步,先从4位同学中选2位同学选修课程甲,方法数为246C =种; 第二步,剩下的两位同学选修课程乙或丙,方法数为224=种; 总的方法数为224224C =种.10. 【答案】A【解析1】5111111()(2)()()2(1)2222222f f f f -=--=-=-=-⨯-=-. 11.【答案】C【解析1】设1(,)C a a ,2(,)C b b ,则222(4)(1)a a a =-+-,222(4)(1)b b b =-+-,不妨设a b <,则5a =-5b =+128C C =. 12.【答案】D【解析1】因为圆M 的面积为4π,所以圆M 的半径2r =.设球心为O,则OM =sin 30ON OM == N的半径R ==N 的面积为13π.13.【答案】0【解析1】因为1111010()T C x C x =-=-,999991010()T C x C x =-=-,所以x 的系数与9x 的系数之差为0. 14.【答案】5-【解析1】公式法.由22tan2tan tan(2)221tan 2αααα=⨯==-,解得1tan 22α=-,所以221tan 2cos 51tan 2ααα-==-+. 【解析2】图示法如右图所示,设α的终边为OA ,过点A 做AB y ⊥轴于点B .因为tan 2α=,所以可设2AB =,1OB =,显然cos OB OA α=-=. 15.【答案】23【解析1】欧几里得法因为BC AD ∥,所以DAE ∠为异面直线AE 与BC所成角,2cos 3ADDAE AE∠====.【解析2】坐标法以点D 为坐标原点,以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以射线DC 为y 轴的正半轴,以射线1DD 为z 轴的正半轴,设1D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1,0,0)A ,1(0,,1)2E ,(1,1,0)B ,(0,1,0)C ,所以1(1,,1)2AE =- ,(1,0,0)BC =- .12cos ,33||||12AE BC AE BC AE BC ⋅<>===⋅⨯.16.【答案】6【解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理,有1122824F A F M F A F M ===,又因为12236F A F A -=⨯=,所以2||6AF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l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解析1】基本量法.设{}n a 的公比为q ,由题设得12116,630.a q a a q =⎧⎨+=⎩ 解得13,2,a q =⎧⎨=⎩或12,3,a q =⎧⎨=⎩当13a =,2q =时,132n n a -=⨯,3(21)nn S =⨯-; 当12a =,3q =时,123n n a -=⨯,31nn S =-.18.(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解析1】(Ⅰ)设R 为△ABC的外接圆的半径.sin csin sin sin a A C C b B +=,利用正弦定理得222222a c b R R R +=,整理得2222a c b ac +-=,即cos B =45B = .(Ⅱ)sin 75sin(4530)sin 45cos30cos 45sin 30=+=+=sin sin751sin2ba AB=⋅===+sin sin(1807545)sin2bc CB==⋅=--=19.(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解析1】(Ⅰ)设事件A={购买甲种保险},B={购买乙种保险},C={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因为()()()0.3P AB P A P B==,()0.5P A=,所以0.3()0.60.5P B==.()()()()()0.50.60.50.60.8P C P A B P A P B P AB==+-=+-⨯=.另解:()1()1(10.5)(10.6)0.8P C P AB=-=---=.(Ⅱ)12223()()3()()()30.50.40.80.384P C P AB P C P A P B P C===⨯⨯⨯=.20.(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解析1】(Ⅰ)取AB中点E,连接DE,则四边形BCDE为矩形,2DE CB==,连接SE,则SE AB⊥,SE=.又1SD=,故222ED SE SD=+,所以DSE∠为直角.由AB DE⊥,AB SE⊥,DE SE E=,得AB SDE⊥平面,所以AB SD⊥.SD与两条相交直线AB、SE都垂直,所以SD SAB⊥平面.(Ⅱ)由AB SDE⊥平面知,ABCD SDE⊥平面平面.作SF DE⊥,垂足为F,则SF ABCD⊥平面,2SD SESFDE⨯==.作FG BC⊥,垂足为G,则1FG DC==.连接SG,则SG BC⊥.又BC FG⊥,SG FG G=,故BC SFG⊥平面,SBC SFG⊥平面平面.EASD CBF GH作FH SG ⊥,H 为垂足,则FH SBC ⊥平面.SF FG FH SG ⨯==,即F 到平面SBC的距离为7. 由于BC ED ∥,所以ED ∥平面SBC ,E 到平面SBC的距离7d =. 设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α,则sin 7d EB α==,sin 7arc α=. 【解析2】以C 为坐标原点,射线CD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C xyz -. 设(1,0,0)D ,则(2,2,0)A ,(0,2,0)B ,又设(,,)S x y z ,则0x >,0y >,0z >.(Ⅰ)(2,2,)AS x y z =-- ,(,2,)BS x y z =- ,(1,,)DS x y z =-,由||||AS BS = 得=解得1x =,由||1DS =得221y z +=,又由||2BS = 得222(2)4x y z +-+=,即22410y z y +-+=,故12y =,2z =.于是1(1,,22S,3(1,22AS =--,3(1,,22BS =- ,1(0,,)22DS = ,0DS AS ⋅= ,0DS BS ⋅=.故DS AS ⊥,DS BS ⊥,又AS BS S = ,所以SD SAB ⊥平面.(Ⅱ)设平面SBC 的法向量(,,)a m n p = ,则a BS ⊥ ,a CB ⊥ ,0a BS ⋅=,0a CB ⋅=,又3(1,2BS =- ,(0,2,0)CB = ,故30,220.m n p n ⎧-=⎪⎨⎪=⎩取2p =得(2)a = ,又(2,0,0)AB =-,cos ,7||||AB a AB a AB a ⋅<>==⋅ . 故AB 与平面SBC所成得角为arcsin7. 【解析3】(Ⅰ)计算1SD =,AD =2SA =,于是222SA SD AD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SD SA ⊥,同理,可证SD SB ⊥,又SA SB S = ,因此SD SAB ⊥平面.(Ⅱ)过点D 做Dz ABCD ⊥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2,1,0)A -,(2,1,0)B ,(0,1,0)C,1(2S ,可计算平面SBC的一个法向量是n = ,(0,2,0)AB =,|||cos ,|||||AB n AB n AB n ⋅<>===⋅ 21.(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解析1】 (Ⅰ)2()3636f x x ax a '=++-.由(0)124f a =-,(0)36f a '=-得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方程为(36)124y a x a =-+-,由此知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过点(2,2).(Ⅱ)由()0f x '=得22120x ax a ++-=.(i )当2(2)4(12)0a a ∆=--≤时,11a ≤≤,()f x 没有极小值;(ii )当2(2)4(12)0a a ∆=-->时,1a >或1a <,由()0f x '=得1x a =--,2x a =-故02x x =.由题设知13a <-<.当1a >时,不等式13a <-+<无解;当1a <时,解不等式13a <-+得512a -<<.综合(i )(ii )得a 的取值范围是5(,1)2-. 22.(本小题满分l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解析1】(Ⅰ)(0,1)F ,l 的方程为1y =+,代入2212y x +=并化简得2410x --=.设11(,)A x y ,22(,)B x y ,33(,)P x y ,则14x =,24x =,122x x +=,1212)21y y x x +=++=,由题意得312()2x x x =-+=-,312()1y y y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经验证,点P 的坐标(1)2--满足方程2212y x +=,故点P 在椭圆C 上.(Ⅱ)由(1)2P --和题设知,2Q ,PQ 的垂直平分线1l 的方程为2y x =-. ○1设AB 的中点为M ,则1)2M ,AB 的垂直平分线2l 的方程为124y x =+. ○2由○1○2得1l 、2l 的交点为1()88N -.||8NP ==,21||||2AB x x =-=,||AM =,||MN ==,||8NA ==, 故||||NP NA =. 又||||NP NQ =,||||NA NB =, 所以 ||||||||NA NP NB NQ ===,由此知A 、P 、B 、Q 四点在以N 为圆心,NA 为半径的圆上.。
2011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文科,理科均有)
2011高考数学考试大纲(文科,理科均有).txt永远像孩子一样好奇,像年轻人一样改变,像中年人一样耐心,像老年人一样睿智。
我的腰闪了,惹祸的不是青春,而是压力。
当女人不再痴缠,不再耍赖,不再喜怒无常,也就不再爱了。
本文由12piaoxue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重庆天星金考教育,专业高考文化课辅导编制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文)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文)(必修+选修Ⅰ)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要求《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中的数学科部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国家教育部 2002 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必修课与选修 I 的教学内容,作为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试题的命题范围.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与素质考查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考查中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又考查考生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试内容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个性品质要求 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知识的要求,依此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相关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2)理解和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论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灵活和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重庆天星金考教育,专业高考文化课辅导编制(1)思维能力:会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会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数学思维能力是以数学知识为素材,通过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诸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数学能力的主体.(2)运算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值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以及实施运算和计算的技能。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2010年高考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I.考试范围与要求(一)必考内容与要求1. 集合(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 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③ 能使用韦恩(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 (1)函数①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②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③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④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以及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⑤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幂的意义,掌握幂的运算。
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对数函数①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中的作用。
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了解指数函数x a y =与对数函数x y a log =互为反函数(1,0≠>a a )(4)幂函数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 结合函数2132,1,,,x y xy x y x y x y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新课标版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数学(文)
新课标版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数学(文)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xx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掌握:要求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象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像能力高层次的标志.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种观点或作出某项结论.抽象概括能力就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的初步的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应用意识:能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4.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考查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学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互相转化;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算法和推理的考查,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
2011年高考测试大纲(新课标)——数学(文)Ⅰ测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测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测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文史类高考数学科测试内容。
数学科的测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科测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和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
各部分知识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
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
(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使用等。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文科)
2 2
x y 1} ,则 A B 的元素个数为
A.4 B.3 C. 2
2 2
D. 1
2.(C). A B 的元素个数等价于圆 x y 1 与直线 x y 1 的交点个数,显然有 2 个交点 3.已知向量 a (1, 2), b (1, 0), c (3, 4) .若 为实数, (a b) ∥ c ,则
n
( x x)
i 1 i
n
2
, a y bx ,
s
1 [( x1 x ) 2 ( x2 x ) 2 ( x n x ) 2 ] n ,
n n n 1 n 2 n 2 n 1 n 是正整数,则 a b (a b )(a a b ab b ) .
1 V Sh 3 ,其中 S 为锥体的底面积, h 为锥体的高. 参考公式:锥体体积公式
b 线性回归方程 y bx a 中系数计算公式 x , x , , xn 的标准差, 样本数据 1 2
其中 x , y 表示样本均值.
( x x)( y y)
i 1 i i
4.函数
f ( x)
A. ( , 1)
1 x 0 x 1 1 x 0 4.(C). 且 x 1 ,则 f ( x ) 的定义域是 ( 1,1) (1, )
5.不等式 2 x x 1 0 的解集是
2
1 ( ,1) 2 A . 1 (, ) (1, ) 2 D.
2011年高考数学广东卷(文)全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文科)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 =1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中系数计算公式x b y a x xy y x xb ni ini i i-=---=∑∑==,)())((211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标准差()()()[]222211x x x x x x ns n -++-+-=,其中y x ,表示样本均值,n 是正整数,则))((1221----++++-=-n n n n n n b ab b a a b a b 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设复数z 满足1=i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i - B .i C .1- D .12.已知集合{}22(,)|,1A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1B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A .4B .3C .2D .13.已知向量(1,2)a =,(1,0)b =,(3,4)c =,若λ为实数,//a b c λ+,则λ=( )A .41 B .21C .1D .2 4.函数)1lg(11)(x xx f ++-=的定义域是( ) A .()1,-∞- B .),1(+∞ C .),1()1,1(+∞- D .),(+∞-∞ 5.不等式0122>--x x 的解集是( ) A .⎪⎭⎫ ⎝⎛-1,21 B .),1(+∞ C .),2()1,(+∞-∞ D .),1(21,+∞⎪⎭⎫ ⎝⎛-∞-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yx y x 2220给定。
若(,)M x y 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标为),则z ∙=的最大值为( )A .3B .4C .23D .2427.正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正五棱柱对角线的条数共有( )A .20B .15C .12D .108.设圆C 与圆22(3)1x y +-=外切,与直线0y =相切,则C 的圆心轨迹为( )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9.如图1~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菱形, 则几何体体积为( )A .34B .4C .32D .210.设()f x ,()g x ,()h x 是R 上的任意实值函数,如下定义两个函数()()fg x 和()()f g x ∙:对任意x R ∈,()()(())f g x f g x =;()()f g x ∙=()()f x g x ,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A .()()()()()())(x h g h f x h g f ∙∙=∙B .()()()()()())(x h g h f x h g f ∙=∙C .()()()()()())(x h g h f x h g f =D .()()()()()())(x h g h f x h g f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2011年大纲全国卷(文科数学)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I)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设集合U={}1,2,3,4,{}1,2,3,M ={}2,3,4,N =则075,2,A b a c ==求与=⋂(M N )ð (A ){}12, (B ){}23, (C ){}2,4 (D ){}1,4(2)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A )2()4x y x R =∈ (B )2(0)4x y x =≥(C )24y x =()x R ∈ (D )24(0)y x x =≥ (3)权向量a,b 满足a=b=12-,则2a b += (A(B(C(D(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A )17 (B )14 (C )5 (D )3 (5) (6)(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3(B )3 (C )6 (D )9(9)曲线y=2x e -+1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y=0和y=x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A)13(B)12 (C)23(D)1(10)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 ≤1时,()f x =2(1)x x -,则5 ()2f-=(A) -12 (B)14- (C)14(D)12(11)设两圆1C、2C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12C C=(A)4 (B)(12)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过圆心M且与α成0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的面积为4π,则圆N 的面积为(A)7π (B)9π (c)11π (D)13π第Ⅱ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2011广东高考文科数学
2011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引言2011 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卷是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当年高中课程大纲的要求,为广东省高中生设计的一套数学考试试卷。
本文主要对该试卷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类似考试。
试卷结构2011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占总分的70%,非选择题占总分的30%。
试卷涵盖了数学的各个主题,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选择题分析选择题部分由多个小题组成,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根据对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试题内容覆盖面广:试题涵盖了数学各个主题的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
2.题目难度适中:试题难度适中,既考察了基本的知识点掌握,又考察了对知识点的扩展应用能力。
3.答题时间紧张:选择题数量较多,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因此,良好的时间管理和解题策略至关重要。
非选择题分析非选择题部分主要包括解答题和证明题。
根据对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题目难度较高:非选择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题目相对较难。
2.解题思路多样:非选择题部分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解题思路,解决实际问题。
3.答题要求严谨:考生在解答题和证明题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避免计算和推理过程中的错误。
试卷评价根据对试卷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评价:1.内容全面:试卷中包含了广泛的数学内容,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运用能力。
2.难度适中:试题的难度适中,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
3.答题时间合理:试卷给出了合理的答题时间,考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4.考查能力全面:试卷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建议根据对试卷的分析,可以给考生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考试:1.熟悉考试内容:考生需要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全面复习,熟悉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和应用。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暂时供11届参考)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数学(文)(必修+选修Ⅰ)考试内容1.平面向量考试内容: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考试要求:(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2)掌握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2.集合、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3.函数考试内容: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考试要求:(1)了解映射的概念,理解函数的概念.(2)了解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方法.(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像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不等式考试内容: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4)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5)理解不等式│a│-│b│≤│a+b│≤│a│+│b│.5.三角函数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tanαcotα=1.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考试要求:(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6.数列考试内容:数列.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含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满分 60 分)
1.(5 分)设集合 U={1,2,3,4},M={1,2,3},N={2,3,4},则∁U(M∩
N)=( )
A.{1,2}
B.{2,3}
C.{2,4}
D.{1,4}
【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菁优 网版权所有
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
3.(5 分)设向量 、 满足| |=| |=1, • =﹣ ,| +2 |=( )
A..
B.
C.、
D..
【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O: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 菁优 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由| +2 |=
=
,代入已知可求
【解答】解:∵| |=| |=1, • =﹣ ,
=f(﹣ )=﹣f( ),代入已知条件进行运算.
【解答】解:∵f(x)是周期为 2 的奇函数,当 0≤x≤1 时,f(x)=2x(1﹣x),
∴
=f(﹣ )=﹣f( )=﹣2× (1﹣ )=﹣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的应用,以及求函数的值.
11.(5 分)设两圆 C1、C2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 离|C1C2|=( )
13.(5 分)(1﹣x)10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 x9 的系数之差为:
.
14.(5 分)已知 a∈(π, ),tanα=2,则 cosα=
.
15.(5 分)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为 C1D1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E
与 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2011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
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数学(理)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的内容,确定理工类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科考试,要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要考查考生对中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要考查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要考查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知识要求知识是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2和系列4中的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还包括按照一定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绘制图表等基本技能.各部分知识整体要求及其定位参照《课程标准》相应模块的有关说明.对知识的要求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照样模仿,并能(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和认识它.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2)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知道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所列知识作正确的描述说明并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内容对有关问题作比较、判别、讨论,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3)掌握:要求能够对所列的知识内容能够推导证明,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能够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并且加以解决.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2.能力要求能力是指空间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1)空间想像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出图形中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会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空间想像能力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像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像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像能力高层次的标志.(2)抽象概括能力:抽象是指舍弃事物非本质的属性,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概括是指把仅仅属于某一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区分出来的思维过程.抽象和概括是相互联系的,没有抽象就不可能有概括,而概括必须在抽象的基础上得出某一观点或作出某项结论.抽象概括能力就是从具体的、生动的实例,在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对象的本质;从给定的大量信息材料中,概括出一些结论,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或作出新的判断.(3)推理论证能力: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它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论证是由已有的正确的前提到被论证的结论正确的一连串的推理过程.推理既包括演绎推理,也包括合情推理.论证方法既包括按形式划分的演绎法和归纳法,也包括按思考方法划分的直接证法和间接证法.一般运用合情推理进行猜想,再运用演绎推理进行证明.中学数学的推理论证能力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已获得的正确数学命题来论证某一数学命题真实性初步的推理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运算求解能力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运算包括对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6)应用意识: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7)创新意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3.个性品质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4.考查要求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卷的框架结构.(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达到必要的深度.(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对能力的考查要全面考查能力,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学生实际。
2011年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解析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文科)本试题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线性回归方程 y bxa =+ 中系数计算公式121()()()nii i nii xx y y b xx ==--=-∑∑ , ay b x =- , 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标准差,222121[()()()]n s x x x x x x n=-+-++- ,其中x ,y 表示样本均值. n 是正整数,则1221()()nnn n n n a b a b aab ab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复数z 满足1i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A .i -B .iC .1-D .1 【解析】A.由题得1()i z i i i i -===-⨯-所以选A.2.已知集合{(,)|,A x y x y =为实数,且221}x y +=,{(,)|,B x y x y =为实数,且1}x y +=,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A .4B .3C .2D .1【解析】C.方法一:由题得⎩⎨⎧==⎩⎨⎧==∴⎩⎨⎧=+=+10011122y x y x y x y x 或,)}1,0(),0,1(|),{(y x B A = ,所以选C.方法二:直接作出单位圆221x y +=和直线1=+y x ,观察得两曲线有两个交点,所以选C. 3.已知向量(1,2),(1,0),(3,4)===a b c .若λ为实数,()λ+a b ∥c ,则λ=A .14B .12C .1D .2【解析】B.)2,1()0,()2,1(λλλ+=+=+b a ,()//a b c λ+210324)1(=∴=⨯-⨯+∴λλ所以选B. 4.函数1()lg(1)1f x x x=++-的定义域是A .(,1)-∞-B .(1,)+∞C .(1,1)(1,)-⋃+∞D .(,)-∞+∞【解析】C.由题得),,()函数的定义域为(且∞+∴≠->∴⎩⎨⎧>+≠-11,1-110101 x x x x 所以选C.5.不等式2210x x -->的解集是A .1(,1)2-B .(1,)+∞C .(,1)(2,)-∞⋃+∞D .1(,)(1,)2-∞-⋃+∞【解析】D 由题得21210(1)(21)02x x x x x -->⇒-+>⇒<-或1x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1(,)(1,)2-∞-⋃+∞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0222x y x y⎧⎪⎨⎪⎩≤≤≤≤给定.若(,)M x y 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标为(2,1),则z OM OA=⋅的最大值为A .3B .4C .32D .42 【解析】B由题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是如图中的梯形OABC,||||cos 3||cos 3||z O M O A O M O A AO M O M AO M O N =⋅=⋅∠=∠=,所以就是求||ON 的最大值,||ON 表示方向上的投影,在OA OM 数形结合观察得当点M 在点B 的地方时,23正视图 图1侧视图 图22 俯视图 2图3 ||ON 才最大。
《2011年高考真题解析版—文科数学(广东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学(文科)本试题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线性回归方程y bx a =+中系数计算公式121()()()niii nii x x y y b x x ==--=-∑∑,a y bx =-,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标准差,222121[()()()]n s x x x x x x n=-+-++-,其中x ,y 表示样本均值.n 是正整数,则1221()()n n n n n n a b a b a a b ab 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z 满足1i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A .i -B .iC .1-D .1 1.(A ).1()iz i ii i -===-⨯- 2.已知集合{(,)|,A x y x y =为实数,且221}x y +=,{(,)|,B x y x y =为实数,且1}x y +=,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A .4B .3C .2D .1 2.(C ).A B ⋂的元素个数等价于圆221x y +=与直线1x y +=的交点个数,显然有2个交点3.已知向量(1,2),(1,0),(3,4)===a b c .若λ为实数,()λ+a b ∥c ,则λ= A .14B .12C .1D .2 3.(B ).(1,2)λλ+=+a b ,由()λ+a b ∥c ,得64(1)0λ-+=,解得λ=124.函数1()lg(1)1f x x x=++-的定义域是 A .(,1)-∞- B .(1,)+∞ C .(1,1)(1,)-⋃+∞ D .(,)-∞+∞ 4.(C ).10110x x x -≠⎧⇒>-⎨+>⎩且1x ≠,则()f x 的定义域是(1,1)(1,)-⋃+∞5.不等式2210x x -->的解集是A .1(,1)2-B .(1,)+∞C .(,1)(2,)-∞⋃+∞D .1(,)(1,)2-∞-⋃+∞5.(D ).21210(1)(21)02x x x x x -->⇒-+>⇒<-或1x >,则不等式的解集为1(,)(1,)2-∞-⋃+∞6.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的区域D 由不等式组0222x y x y⎧⎪⎨⎪⎩≤≤≤≤给定.若(,)M x y 为D 上的动点,点A 的坐标为(2,1),则z OM OA =⋅的最大值为A .3B .4C .32D .42 6.(B ).2z x y =+,即2y x z =-+,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易知当直线2y x z =-+经过点(2,2)时,z 取得最大值,max 2224z =⨯+=7.正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正五棱柱对角线的条数共有A .20B .15C .12D .107.(D ).正五棱柱中,上底面中的每一个顶点均可与下底面中的两个顶点构成对角线,所以一个正五棱柱对角线的条数共有5210⨯=条8.设圆C 与圆22(3)1x y +-=外切,与直线0y =相切,则C 的圆心轨迹为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椭圆 D .圆 8.(A ).依题意得,C 的圆心到点(0,3)的距离与它到直线1y =-的距离相等,则C23正视图 图1侧视图 图22 俯视图2图3 的圆心轨迹为抛物线9.如图1 ~ 3,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菱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3 B .4 C .23 D .29.(C ).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菱形的面积1223232S =⨯⨯=,四棱锥的高为3,则该几何体的体积112332333V Sh ==⨯⨯=10.设(),(),()f x g x h x 是R 上的任意实值函数,如下定义两个函数()f g ()x 和()f g ()x :对任意x ∈R ,()f g ()x =(())f g x ;()f g ()x =()()f x g x ,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A .(()f g h )()x =(()f h ()g h )()xB .(()f g h )()x =(()f h ()g h )()xC .(()f g h )()x =(()f g ()g h )()x D .(()f g h )()x =(()f g ()g h )()x 10.(B ).对A 选项 (()f g h )()x =()f g ()()x h x (())()f g x h x =(()f h ()g h )()x =()f h (()()g h x )=()f h ((()()g x h x )(()())(()())f g x h x h g x h x =,故排除A对B 选项 (()f g h )()x =()(())f g h x =(())(())f h x g h x(()f h ()g h )()x =()()()()f h x g h x (())(())f h x g h x =,故选B对C 选项 (()f g h )()x =()(())f g h x ((()))f g h x =(()f g ()g h )()x =()(()())()((()))f g g h x f g g h x = (((())))f g g h x =,故排除C对D 选项 (()f g h )()x =()()()()()()f g x h x f x g x h x =(()f g ()g h )()x =()()()()()()()()f g x g h x f x g x g x h x =,故排除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一)必做题(9 ~ 13题)11.已知{}n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若22a =,434a a -=,则此数列的公比q = .11.2.2243224422402(2)(1)0a a a q a q q q q q -=⇒-=⇒--=⇒-+=2q ⇒=或1q =-∵{}n a 是递增的等比数列,∴2q =12.设函数3()cos 1f x x x =+.若()11f a =,则()f a -= . 12.9-3()cos 111f a a a =+=,即3()cos 10f a a a ==,则33()()cos()1cos 11019f a a a a a -=--+=-+=-+=-13.为了解篮球爱好者小李的投篮命中率与打篮球时间之间的关系,下表记录了小李某月1号到5号每天打篮球时间x (单位:小时)与当天投篮命中率y 之间的关系:时间x 1 2 3 4 5 命中率y0.40.50.60.60.4小李这5天的平均投篮命中率为 ;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小李该月6号打6小时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为 . 13.0.5;0.53小李这5天的平均投篮命中率1(0.40.50.60.60.4)0.55y =++++=3x =,1222221()()0.2000.1(0.2)0.01(2)(1)012()niii nii x x y y b x x ==--++++-===-+-+++-∑∑,0.47a y bx =-=∴线性回归方程0.010.47y x =+,则当6x =时,0.53y = ∴预测小李该月6号打6小时篮球的投篮命中率为0.53(二)选做题(14 ~ 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两曲线参数方程分别为图4BAC DEF 5cos sin x y θθ⎧=⎪⎨=⎪⎩(0)θπ<≤和254x t y t⎧=⎪⎨⎪=⎩ (t ∈)R ,它们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_. 14.25(1,)5. 5cos sin x y θθ⎧=⎪⎨=⎪⎩表示椭圆2215x y +=(5501)x y -<≤≤≤且,254x t y t⎧=⎪⎨⎪=⎩表示抛物线245y x =22221(5501)5450145x y x y x x x y x ⎧+=-<≤≤≤⎪⎪⇒+-=⇒=⎨⎪=⎪⎩且或5x =-(舍去), 又因为01y ≤≤,所以它们的交点坐标为25(1,)5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4,在梯形ABCD 中,AB ∥CD ,4AB =,2CD =,,E F 分别为,AD BC 上的点,且3EF =,EF ∥AB ,则梯形ABFE 与梯形EFCD 的面积比为________. 15.75如图,延长,AD BC ,AD BC P = ∵23CD EF =,∴49PCD PEF S S ∆∆=∵24CD AB =,∴416PCD PEF S S ∆∆=∴75ABEF EFCDS S =梯形梯形 PBAC DE F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2sin()36f x x π=-,x ∈R .(1)求(0)f 的值;(2)设,0,2παβ⎡⎤∈⎢⎥⎣⎦,10(3)213f πα+=,6(32)5f βπ+=,求sin()αβ+的值. 16.解:(1)(0)2sin()16f π=-=-(2)110(3)2sin[(3)]2sin 232613f πππααα+=+-==,即5sin 13α=16(32)2sin[(32)]2sin()3625f ππβπβπβ+=+-=+=,即3cos 5β=∵,0,2παβ⎡⎤∈⎢⎥⎣⎦,∴212cos 1sin 13αα=-=,24sin 1cos 5ββ=-= ∴5312463sin()sin cos cos sin 13513565αβαβαβ+=+=⨯+⨯=17.(本小题满分13分)在某次测验中,有6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75分.用n x 表示编号为n (1,2,,6)n =的同学所得成绩,且前5位同学的成绩如下:编号n 1 2 3 4 5 成绩n x7076727072(1)求第6位同学的成绩6x ,及这6位同学成绩的标准差s ;BAB 'A 'CC 'DD 'EE 'GH '1O2O1O '2O '图5(2)从前5位同学中,随机地选2位同学,求恰有1位同学成绩在区间(68,75)中的概率.17.解:(1)61(7076727072)756x +++++=,解得690x =标准差22222222212611[()()()](5135315)766s x x x x x x =-+-++-=+++++= (2)前5位同学中随机选出的2位同学记为(,)a b ,,{1,2,3,4,5}a b ∈且a b ≠ 则基本事件有(1,2),(1,3),(1,4),(1,5),(2,3),(2,4),(2,5),(3,4),(3,5),(4,5)共10种这5位同学中,编号为1、3、4、5号的同学成绩在区间(68,75)中设A 表示随机事件“从前5位同学中随机选出2位同学,恰有1位同学成绩在区间(68,75)中”则A 中的基本事件有(1,2)、(2,3)、(2,4)、(2,5)共4种,则42()105P A == 18.(本小题满分13分)图5所示的几何体是将高为2,底面半径为1的直圆柱沿过轴的平面切开后,将其中一半沿切面向右水平平移后得到的.,,,A A B B ''分别为CD ,C D '',DE ,D E ''的中点,1122,,,O O O O ''分别为CD ,C D '',DE ,D E ''的中点.(1)证明:12,,,O A O B ''四点共面;(2)设G 为AA '中点,延长1A O ''到H ',使得11O H A O ''''=.证明:2BO '⊥平面H B G ''.BAB 'A 'CC 'DD 'EE 'GH '1O2O1O '2O 'H18.证明:(1)连接2,BO 22,O O '依题意得1122,,,O O O O ''是圆柱底面圆的圆心∴,,,CD C D DE D E ''''是圆柱底面圆的直径∵,,A B B ''分别为C D '',DE ,D E ''的中点∴1290A O D B O D ''''''∠=∠= ∴1A O ''∥2BO '∵BB '//22O O ',四边形22O O B B ''是平行四边形 ∴2BO ∥2BO '∴1A O ''∥2BO ∴12,,,O A O B ''四点共面(2)延长1A O '到H ,使得11O H AO ''=,连接1,,HH HO HB '' ∵11O H A O ''''=∴1O H ''//2O B '',四边形12O O B H ''''是平行四边形 ∴12O O ''∥H B ''∵1222O O O O '''⊥,122O O B O ''''⊥,2222O O B O O ''''= ∴12O O ''⊥面22O O B B ''∴H B ''⊥面22O O B B '',2BO '⊂面22O O B B '' ∴2BO H B '''⊥易知四边形AA H H ''是正方形,且边长2AA '= ∵11tan 2HH HO H O H '''∠=='',1tan 2A G A H G A H '''∠=='' ∴1tan tan 1HO H A H G ''''∠⋅∠= ∴190HO H A H G ''''∠+∠=∴1HO H G ''⊥易知12O O ''//HB ,四边形12O O BH ''是平行四边形 ∴2BO '∥1HO '∴2BO H G ''⊥,H G H B H ''''= ∴2BO '⊥平面H B G ''.19.(本小题满分14分)设0a >,讨论函数2()ln (1)2(1)f x x a a x a x =+---的单调性. 19.解: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212(1)2(1)1()2(1)2(1)a a x a x f x a a x a x x---+'=+---=令2()2(1)2(1)1g x a a x a x =---+224(1)8(1)121644(31)(1)a a a a a a a ∆=---=-+=--① 当103a <<时,0∆>,令()0f x '=,解得1(31)(1)2(1)a a a x a a -±--=-则当1(31)(1)02(1)a a a x a a ----<<-或1(31)(1)2(1)a a a x a a -+-->-时,()0f x '>当1(31)(1)1(31)(1)2(1)2(1)a a a a a a x a a a a -----+--<<--时,()0f x '< 则()f x 在1(31)(1)(0,)2(1)a a a a a -----,1(31)(1)(,)2(1)a a a a a -+--+∞-上单调递增,在1(31)(1)1(31)(1)(,)2(1)2(1)a a a a a a a a a a -----+----上单调递减② 当113a ≤≤时,0∆≤,()0f x '≥,则()f x 在(0,)+∞上单调递增 ③ 当1a >时,0∆>,令()0f x '=,解得1(31)(1)2(1)a a a x a a -±--=-∵0x >,∴1(31)(1)2(1)a a a x a a ----=-则当1(31)(1)02(1)a a a x a a ----<<-时,()0f x '>当1(31)(1)2(1)a a a x a a ---->-时,()0f x '<则()f x 在1(31)(1)(0,)2(1)a a a a a -----上单调递增,在1(31)(1)(,)2(1)a a a a a ----+∞-上单调递减20.(本小题满分14分)设0b >,数列{}n a 满足1a b =,111n n n nba a a n --=+-(n ≥2).(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证明:对于一切正整数n ,2n a ≤11n b ++. 20.(1)解:∵111n n n nba a a n --=+-∴111n n n a ba n a n --=+- ∴1111n n n n a b a b--=⋅+ ① 当1b =时,111n n n n a a ---=,则{}nn a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1(1)1nnn n a =+-⨯=,即1n a = ② 当0b >且1b ≠时,11111()11n n n n a b b a b--+=+-- 当1n =时,111(1)n n a b b b +=-- ∴1{}1n n a b +-是以1(1)b b -为首项,1b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11()11n n n a b b b+=⋅-- ∴111(1)1(1)n n nn n b a b b b b b-=-=--- ∴(1)1nn nn b b a b -=-综上所述(1),01111nn n n b b b b a bb ⎧->≠⎪=-⎨⎪=⎩ 且, (2)证明:① 当1b =时,1212n n a b +=+=;② 当0b >且1b ≠时,211(1)(1)n n n b b b b b ---=-++++要证121n n a b +≤+,只需证12(1)11n n nn b b b b+-≤+-, 即证2(1)11n nn b b b b -≤+- 即证21211n n nn b b b b b--≤+++++ 即证211()(1)2n n n b b b b n b--+++++≥即证21121111()()2n n n n b b b b n b b b b --+++++++++≥∵21121111()()n n n n b b b b b b b b--+++++++++21211111()()()()n n n n b b b b b b b b--=++++++++xy O 2x =-APlMMxy O2x =-TNlHNH ∙H2121111122222n n n nb b b b n b bb b --≥⋅+⋅++⋅+⋅=,∴原不等式成立 ∴对于一切正整数n ,2n a ≤11n b ++.21.(本小题满分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上,直线l :2x =-交x 轴于点A .设P 是l 上一点,M 是线段OP 的垂直平分线上一点,且满足MPO AOP ∠=∠.(1)当点P 在l 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2)已知(1,1)T -,设H 是E 上动点,求HO HT +的最小值,并给出此时点H的坐标;(3)过点(1,1)T -且不平行于y 轴的直线1l 与轨迹E 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求直线1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21.解:(1)如图所示,连接OM ,则PM OM =∵MPO AOP ∠=∠,∴动点M 满足MP l ⊥或M 在x 的负半轴上,设(,)M x y① 当MP l ⊥时,2MP x =+,22OM x y =+222x x y +=+,化简得244y x =+(1)x ≥-② 当M 在x 的负半轴上时,0y =(1)x <-综上所述,点M 的轨迹E 的方程为244y x =+(1)x ≥-或0y =(1)x <-(2)由(1)知M 的轨迹是顶点为(1,0)-,焦点为原点的抛物线和x 的负半轴0y =(1)x <-① 若H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过H 作HN l ⊥于N由于l 是抛物线的准线,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有HO HN =xy OTA 1l1l1l 则HO HT HN HT +=+当,,N H T 三点共线时,HN HT +有最小值3TN = 求得此时H 的坐标为3(,1)4--② 若H 是x 的负半轴0y =(1)x <-上的动点 显然有3HO HT +>综上所述,HO HT +的最小值为3,此时点H 的坐标为3(,1)4-- (3)如图,设抛物线顶点(1,0)A -,则直线AT 的斜率12AT k =- ∵点(1,1)T -在抛物线内部,点∴过点T 且不平行于,x y 轴的直线1l 必与抛物线有两个交则直线1l 与轨迹E 的交点个数分以下四种情况讨论:① 当12k ≤-时,直线1l 与轨迹E 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② 当102k -<<时,直线1l 与轨迹E 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交点 ③ 当0k =时,直线1l 与轨迹E 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④ 当0k >时,直线1l 与轨迹E 有且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综上所述,直线1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是1(,](0,)2-∞-+∞。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解析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集合{1U =,2,3,4},{1M =,2,3},{2N =,3,4},则()(U MN =ð)A .{1,2}B .{2,3}C .{2,4}D .{1,4}【考点】1H :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交集的定义求出MN ,再依据补集的定义求出()U MN ð.【解答】解:{1M =,2,3},{2N =,3,4},{2MN ∴=,3},则(){1U MN =ð,4},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两个集合的交集、补集的定义,以及求两个集合的交集、补集的方法.2.(5分)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 ) A .2()4xy x R =∈B .2(0)4x y x =…C .24()y x x R =∈D .24(0)y x x =…【考点】4R :反函数 【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原函数的解析式解出自变量x 的解析式,再把x 和y 交换位置,注明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解答】解:20)y x x =…,24y x ∴=,0y …,故反函数为2(0)4xy x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与反函数的定义,求反函数的方法和步骤,注意反函数的定义域是原函数的值域.3.(5分)设向量a 、b 满足||||1a b ==,12a b =-,|2|(a b += )A. BC .D.【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O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 【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222|2|(2)44a b a b a a b b +=+=++,代入已知可求 【解答】解:||||1a b ==,12ab =-,222|2|(2)44124a b a b a a b b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数量积 性质的基本应用,属于基础试题4.(5分)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7B .14C .5D .3【考点】7C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31:数形结合【分析】我们先画出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的平面区域,然后求出平面区域内各个顶点的坐标,再将各个顶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比较后即可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值. 【解答】解: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1x =,1y =时,目标函数23z x y =+有最小值为5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线性规划,其中画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5分)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 A .1a b >+B .1a b >-C .22a b >D .33a b >【考点】29: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专题】5L :简易逻辑【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到1a b a b >+⇒>;反之,通过举反例判断出a b >推不出1a b >+;利用条件的定义判断出选项.【解答】解:1a b a b >+⇒>;反之,例如2a =,1b =满足a b >,但1a b =+即a b >推不出1a b >+, 故1a b >+是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考查通过举反例说明某命题不成立是常用方法.6.(5分)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 A .8B .7C .6D .5【考点】8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由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得2k S +,k S ,将224k k S S +-=转化为关于k 的方程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22(2)k S k +=+,2k S k = 224k k S S +∴-=转化为:22(2)24k k +-= 5k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及其应用,同时还考查了方程思想,属中档题.7.(5分)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 A .13B .3C .6D .9【考点】HK :由sin()y A x ωϕ=+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专题】56: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函数图象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容易得到结果. 【解答】解:()f x 的周期2T πω=,函数图象平移3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象与原图象重合,说明函数平移整数个周期,所以23kππω=,k Z ∈.令1k =,可得6ω=.故选:C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三角函数的周期定义的理解,考查技术能力,常考题型.8.(5分)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点B β∈,BD l ⊥,D 为垂足,若2AB =,1AC BD ==,则(CD = )A .2B CD .1【考点】MK :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专题】11:计算题【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可得AC CB ⊥,ACB ∆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C 的值;进而在Rt BCD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D 的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直二面角l αβ--,点A α∈,AC l ⊥,可得AC ⊥面β, 则AC CB ⊥,ACB ∆为Rt △,且2AB =,1AC =,由勾股定理可得,BC在Rt BCD ∆中,BC 1BD =,由勾股定理可得,CD =;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的计算,计算时,一般要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而构造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9.(5分)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同选法共有( ) A .12种B .24种C .30种D .36种【考点】3D :计数原理的应用 【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共有24C 种结果,余下的两个人各有两种选法,共有22⨯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共有246C =种结果, ∴余下的两个人各有两种选法,共有224⨯=种结果,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6424⨯=种结果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问题,解题时注意本题需要分步来解,观察做完这件事一共有几步,每一步包括几种方法,这样看清楚把结果数相乘得到结果.10.(5分)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剟时,()2(1)f x x x =-,则5()(2f -=) A .12-B .14-C .14D .12【考点】3I :奇函数、偶函数;3Q :函数的周期性 【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得 51()(22f f -=- 1)()2f =-,代入已知条件进行运算.【解答】解:()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剟时,()2(1)f x x x =-, ∴51()(22f f -=- 11)()222f =-=-⨯1(12- 1)2=-,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的应用,以及求函数的值.11.(5分)设两圆1C 、2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则两圆心的距离12||(C C =)A .4B .C .8D .【考点】1J :圆的标准方程 【专题】5B :直线与圆【分析】圆在第一象限内,设圆心的坐标为(,)a a ,(,)b b ,利用条件可得a 和b 分别为210170x x -+= 的两个实数根,再利用韦达定理求得两圆心的距离212||2()C C a b -的值.【解答】解:两圆1C 、2C 都和两坐标轴相切,且都过点(4,1),故圆在第一象限内, 设两个圆的圆心的坐标分别为(,)a a ,(,)b b ,由于两圆都过点(4,1),||a ,||b =, 故a 和b 分别为222(4)(1)x x x -+-= 的两个实数根,即a 和b 分别为210170x x -+= 的两个实数根,10a b ∴+=,17ab =,22()()432a b a b ab ∴-=+-=,∴两圆心的距离212||()8C C a 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直线和圆相切的性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韦达定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2.(5分)已知平面α截一球面得圆M ,过圆心M 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 ,若该球的半径为4,圆M 的面积为4π,则圆N 的面积为( ) A .7πB .9πC .11πD .13π【考点】MJ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先求出圆M 的半径,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求出OM 的长,找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求出ON 的长,最后利用垂径定理即可求出圆N 的半径,从而求出面积. 【解答】解:圆M 的面积为4π∴圆M 的半径为2根据勾股定理可知OM =过圆心M 且与α成60︒二面角的平面β截该球面得圆N30OMN ∴∠=︒,在直角三角形OMN 中,ON∴圆N 则圆的面积为13π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以及解三角形知识,同时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10(1)x -的二项展开式中,x 的系数与9x 的系数之差为: 0 . 【考点】DA :二项式定理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出展开式的通项,令x 的指数分别取1;9求出展开式的x 的系数与9x 的系数;求出两个系数的差.【解答】解:展开式的通项为110(1)r r rr T C x +=- 所以展开式的x 的系数10-9x 的系数10-x 的系数与9x 的系数之差为(10)(10)0---=故答案为:0【点评】本题考查利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14.(5分)已知3(,)2a ππ∈,tan 2α=,则cos α= . 【考点】GG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 【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利用α的范围确定cos α的范围,进而利用同脚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 α的值.【解答】解:3(,)2a ππ∈, cos 0α∴<cos α∴==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那个角的范围确定三角函数符号.15.(5分)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11C 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3. 【考点】LM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31:数形结合;35:转化思想【分析】根据题意知//AD BC ,DAE ∴∠就是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角,解三角形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连接DE ,设2AD = 易知//AD BC ,DAE ∴∠就是异面直线AE 与BC 所成角,在RtADE ∆中,由于DE =,2AD =,可得3AE = 2cos 3AD DAE AE ∴∠==,故答案为:23.【点评】此题是个基础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问题,求解方法一般是平移法,转化为平面角问题来解决,体现了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16.(5分)已知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1927x y C -=的左、右焦点,点A C ∈,点M 的坐标为(2,0),AM 为12F AF ∠的平分线,则2||AF = 6 . 【考点】KC :双曲线的性质 【专题】16:压轴题【分析】利用双曲线的方程求出双曲线的参数值;利用内角平分线定理得到两条焦半径的关系,再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得到两条焦半径的另一条关系,联立求出焦半径. 【解答】解:不妨设A 在双曲线的右支上AM 为12F AF ∠的平分线∴1122||||82||||4AF F M AF MF === 又12||||26AF AF a -== 解得2||6AF = 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内角平分线定理;考查双曲线的定义:解有关焦半径问题常用双曲线的定义.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设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26a =,13630a a +=,求n a 和n S . 【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9: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专题】54: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设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 ,然后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已知得两等式,得到关于首项与公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到首项和公比的值,根据首项和公比写出相应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的公式即可. 【解答】解:设{}n a 的公比为q ,由题意得: 12116630a q a a q =⎧⎨+=⎩, 解得:132a q =⎧⎨=⎩或123a q =⎧⎨=⎩,当13a =,2q =时:132n n a -=⨯,3(21)n n S =⨯-; 当12a =,3q =时:123n n a -=⨯,31n n S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的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18.(12分)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sin sin a A c C C b B +=,(Ⅰ)求B ;(Ⅱ)若75A =︒,2b =,求a ,c . 【考点】HU :解三角形 【专题】11:计算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把题设等式中的角的正弦转换成边的关系,代入余弦定理中求得cos B 的值,进而求得B .(Ⅱ)利用两角和公式先求得sin A 的值,进而利用正弦定理分别求得a 和c . 【解答】解:(Ⅰ)由正弦定理得222a c b +=,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 b a c ac B =+-,故cos B =45B =︒(Ⅱ)sin sin(3045)sin30cos45cos30sin 45A =︒+︒=︒︒+︒︒故sin 1sin A a b B =⨯==sin2sinCc b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考查了对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灵活运用.19.(12分)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设各车主购买保险相互独立.(Ⅰ)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Ⅱ)求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考点】5C: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CN:二项分布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专题】5I:概率与统计【分析】()I设该车主购买乙种保险的概率为P,由相互独立事件概率公式可得(10.5)0.3P-=,解可得p,先求出该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由对立事件的概率性质计算可得答案.()II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是一个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根据上一问的结果得到该地的一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代入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I设该车主购买乙种保险的概率为p,根据题意可得(10.5)0.3p⨯-=,解可得0.6p=,该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为(10.5)(10.6)0.2--=,由对立事件的概率该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1种的概率10.20.8-=()II每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为0.2,则该地的3位车主中恰有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1230.20.80.384P C=⨯⨯=.【点评】本题考查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加法公式,考查n次独立重复试验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考查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是一个综合题目.20.(12分)如图,四棱锥S ABCD-中,//AB CD,BC CD⊥,侧面SAB为等边三角形,2AB BC==,1CD SD==.(Ⅰ)证明:SD⊥平面SAB;(Ⅱ)求AB与平面SBC所成的角的大小.【考点】LW :直线与平面垂直;MI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明SD 垂直于面SAB 中两条相交的直线SA ,SB ;在证明SD 与SA ,SB 的过程中运用勾股定理即可(Ⅱ)求AB 与平面S B C 所成的角的大小即利用平面S B C 的法向量n A B 与间的夹角关系即可,当n AB 与间的夹角为锐角时,所求的角即为它的余角;当n AB 与间的夹角为钝角时,所求的角为,2n AB π<>-【解答】(Ⅰ)证明:在直角梯形ABCD 中, //AB CD ,BC CD ⊥,2AB BC ==,1CD =A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2AB = 2SA ∴= 1SD =222AD SA SD ∴=+ SD SA ∴⊥同理:SD SB ⊥ SASB S =,SA ,SB ⊂面SABSD ∴⊥平面SAB(Ⅱ)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则(2A ,1-,0),(2B ,1,0),(0C ,1,0),作出S 在底面上的投影M ,则由四棱锥S ABCD -中,//AB CD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知,M 点一定在x 轴上,又2AB BC ==,1CD SD ==.可解得12MD =,从而解得SM =1(2S ,0则331(,1,),(,1,22SB SC =-=-设平面S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0SB n=,0SCn = 即302102x y z x y ⎧+=⎪⎪⎨⎪-+=⎪⎩ 取0x =,y =,1z = 即平面SBC 的一个法向量为(,,)(0n x y z ==,1) 又(0AB =,2,0)cosAB <,3||||7AB n n ABn >===AB ∴<,n >= 即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空间向量的基本知识,属于中档题.21.(12分)已知函数32()3(36)124()f x x ax a x a a R =++-+-∈ (Ⅰ)证明: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过点(2,2);(Ⅱ)若()f x 在0x x =处取得极小值,0(1,3)x ∈,求a 的取值范围.【考点】6E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6H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Ⅰ)求出函数()f x 在0x =处的导数和(0)f 的值,结合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方程,可求切线方程;(Ⅱ)()f x 在0x x =处取得最小值必是函数的极小值,可以先通过讨论导数的零点存在性,得出函数有极小值的a 的大致取值范围,然后通过极小值对应的0(1,3)x ∈,解关于a 的不等式,从而得出取值范围【解答】解:(Ⅰ)2()3636f x x ax a '=++- 由(0)124f a =-,(0)36f a '=-,可得曲线()y f x =在0x =处的切线方程为(36)124y a x a =-+-, 当2x =时,2(36)1242y a a =-+-=,可得点(2,2)在切线上∴曲线()y f x =在0x =的切线过点(2,2)(Ⅱ)由()0f x '=得 22120x ax a ++-=⋯(1)方程(1)的根的判别式244(12)4(1(1a a a a =--=+++①当11a 剟时,函数()f x 没有极小值②当1a <或1a >时,由()0f x '=得12x a x a =--=-+故02x x =,由题设可知13a <-<()i 当1a >时,不等式13a <-没有实数解;()ii 当1a <时,不等式13a <-+<化为13a a +<<+,解得512a -<<综合①②,得a 的取值范围是5(,1)2-【点评】将字母a 看成常数,讨论关于x 的三次多项式函数的极值点,是解决本题的难点,本题中处理关于a 的无理不等式,计算也比较繁,因此本题对能力的要求比较高.22.(12分)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为椭圆22:12y C x +=在y 轴正半轴上的焦点,过F 且斜率为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P 满足0OA OB OP ++=. (Ⅰ)证明:点P 在C 上;(Ⅱ)设点P 关于点O 的对称点为Q ,证明: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考点】9S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KH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 【专题】15:综合题;16:压轴题;35:转化思想【分析】(1)要证明点P 在C 上,即证明P 点的坐标满足椭圆C 的方程2212y x +=,根据已知中过F 且斜率为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P 满足0OA OB OP ++=,我们求出点P 的坐标,代入验证即可.(2)若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则我们可以先求出任意三点确定的圆的方程,然后将第四点坐标代入验证即可.【解答】证明:(Ⅰ)设1(A x ,1)y ,2(B x ,2)y椭圆22:12y C x +=①,则直线AB 的方程为:1y =+②联立方程可得2410x --=,则12x x +,1214x x ⨯=-则1212)21y y x x +=++= 设1(P p ,2)p ,则有:10(A x =,1)y ,20(B x =,2)y ,10(P p =,2)p ;∴1200(A B x x +=+,12)(2y y +=,1);10(P p =,2)(00)(2p A B =-+=,1)-p ∴的坐标为(1)-代入①方程成立,所以点P 在C 上.(Ⅱ)设点P 关于点O 的对称点为Q ,证明: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设线段AB 的中点坐标为12(2x x +,12)2y y +,即1)2,则过线段AB 的中点且垂直于AB 的直线方程为:12y x -=,即14y x =+;③ P 关于点O 的对称点为Q ,故0(0.0)为线段PQ 的中点,则过线段PQ 的中点且垂直于PQ 的直线方程为:y x =④;③④联立方程组,解之得:8x =,18y =③④的交点就是圆心1(O ,1)8,22221199||(((1)864r O P ==-+--=故过P Q 两点圆的方程为:22199(()864x y ++-=⋯⑤,把1y =+ ⋯②代入⑤,有122x x +=,121y y += A ∴,B 也是在圆⑤上的.A ∴、P 、B 、Q 四点在同一圆上.【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其中判断点与曲线关系时,所使用的坐标代入验证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科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24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0,1,2,3,4}M =,{1,3,5}N =,P MN =,则P 的子集共有A .2个B .4个C .6个D .8个 【答案】B 【解析】P M N =={1,3},故P 的子集有224=个.2.复数5i12i=- A .2i - B .12i - C .2i -+ D .12i -+ 【答案】C 【解析】5i 5i(12i)2i 12i (12i)(12i)+==-+--+.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 .3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x y -=【答案】B【解析】3y x =为奇函数,21y x =-+在(0,)+∞上为减函数,||2x y -=在(0,)+∞上为减函数,故选B .4.椭圆221168x y +=的离心率为A .13 B .12C D .2【答案】D【解析】由221168x y +=可知216a =,28b =,∴2228c a b =-=,∴22212c e a ==,∴22e =.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A .120B .720C .1440D .5040 【答案】B【解析】由程序框图可得,输出的123456720p =⨯⨯⨯⨯⨯=,选B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 B .12 C .23 D .34【答案】A【解析】记三个兴趣小组分别为1、2、3,甲参加1组记为“甲1”,则基本事件为“甲1,乙1;甲1,乙2;甲1,乙3;甲2,乙1;甲2,乙2;甲2,乙3;甲3,乙1;甲3,乙2;甲3,乙3”,共9个.记事件A 为“甲、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其中事件A 有“甲1,乙1;甲2,乙2;甲3,乙3”,共3个.因此31()93P A ==. 7.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A .45-B .35-C .35D .45【答案】B【解析】由题知tan 2θ=,222222cos sin 1tan 3cos2cos sin 1tan 5θθθθθθθ--===-++,选B .8.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俯视图正视图DCB A【答案】D【解析】通过正视图及俯视图可看出该几何体为半个圆锥和一个三棱锥组合在一起,故侧视图为D .9.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12,P为C 的准线上一点,则ABP ∆的面积为_____.A .18B .24C .36D .48 【答案】C【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22y px =,则焦点坐标为(,0)2p ,将2px =代入22y px =可得22y p =,||AB =12,即2p =12,∴p =6.点P 在准线上,到AB 的距离为p =6,所以ABP∆面积为1612362⨯⨯=. 10.在下列区间中,函数()43x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_____. A .1(,0)4- B .1(0,)4 C .11(,)42 D .13(,)24【答案】C【解析】因为114411()432044f e e =+⨯-=-<,112211()431022f e e =+⨯-=->,所以()43x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11(,)42.11.设函数()sin(2)cos(2)44f x x x ππ=+++,则 A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B .()y f x =在(0,)2π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C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4x π=对称 D .()y f x =在(0,)2π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2x π=对称【答案】D【解析】因为()sin(2)cos(2)44f x x x ππ=+++=2sin(2)2x π+=2cos 2x , 所以2cos 2y x =,在(0,)2π单调递减,对称轴为2x k π=,即2k x π=(k ∈Z ).12.已知函数()y f x =的周期为2,当[1,1]x ∈-时2()f x x =,那么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数|lg |y x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_____.A .10个B .9个C .8个D .1个 【答案】A【解析】画出两个函数图象可看出交点有10个.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a 与b 为两个不共线的单位向量,k 为实数,若向量+a b 与向量k -a b 垂直,则k = .【答案】1【解析】∵+a b 与k -a b 垂直,∴(+a b )·(k -a b ) =0,化简得(1)(1)0k -⋅+=a b ,根据a 、b 向量不共线,且均为单位向量得10⋅+≠a b ,得10k -=,即1k =. 1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2969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答案】-6【解析】画出区域图知,当直线2z x y =+过239x y x y +=⎧⎨-=⎩的交点(4,-5)时,min 6z =-.15.ABC ∆中,120,7,5B AC AB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153【解析】根据sin sin AB ACC B=得5353sin sin 7AB C B AC === 25311cos 1()1414C =-=, 所以sin sin[()]sin cos sin cos A B C B C C B π=-+=+3111533321421414=⨯-⨯=. 因此ABC S ∆=1133153sin 7522144AB AC A ⨯⨯⨯=⨯⨯⨯= 16.已知两个圆锥有公共底面,且两圆锥的顶点和底面的圆周都在同一个球面上.若圆锥底面面积是这个球面面积的316,则这两个圆锥中,体积较小者的高与体积较大者的高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3【解析】设球心为1O ,半径为1r ,圆锥底面圆圆心为2O ,半径为2r ,则有22123416r r ππ⨯=,即212r r =,所以1122r O O ==, 设两个圆锥中,体积较小者的高与体积较大者的高分别为1h 、2h ,则1111211232r r h r h r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113a =,公比13q =. (Ⅰ)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证明:12nn a S -=;(Ⅱ)设31323log log log n n b a a a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解析】(Ⅰ)因为.31)31(311n n n a =⨯=- ,2311311)311(31nn n S -=--= 所以,21nn a S --(Ⅱ)n n a a a b 32313log log log +++=)21(n +++-=2)1(+-=n n 所以}{n b 的通项公式为.2)1(+-=n n b n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60DAB ∠=︒,2AB AD =,PD ⊥底面ABCD .(Ⅰ)证明:PA BD ⊥;(Ⅱ)若1PD AD ==,求棱锥D PBC -的高.【解析】(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从而222BD AD AB +=,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 A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x, y x 2 , y x 3 , y
1 , y x2 x
1
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 ①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 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② 根据具体函数的图像,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 解.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① 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知道 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②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 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3.立体几何初步 (1)空间几何体 ① 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 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②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棱柱等简易 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 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③会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图形的 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图形的不同表示形式. ④ 会画某些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 基础上,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 201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
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数字的计算、估值和近似计算,对式子的组合变形与分解变形, 对几何图形各几何量的计算求解等.运算能力包括分析运算条 件、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公式、确定运算程序等一系列过 程中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 算的能力. (5)数据处理能力: 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能从大量数据中抽取对研究问 题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判断. 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案例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 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 (6)应用意识: 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 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能理解对问题 陈述的材料,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能应用相关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进而加以验证,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表达和说明.应用的主 要过程是依据现实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将现实问 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 (7)创新意识: 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与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数学知 识、思想方法,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信息,进行独立的 思考、探究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的”观察、 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 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 新意识也就越强. 3.个性品质要求 个性品质是指考生个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考生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 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的思维习惯,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要求考生克服紧张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参加考试,合理支 配考试时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答试题,树立战胜困难 的信心,体现锲而不舍的精神. 4.考查要求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 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要善于从本 质上抓住这些联系,进而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构建数学试 卷的框架结构. (1)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对 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 学试卷的主体.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性,不刻意 追求知识的覆盖面.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 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使对数学基础知识的 考察达到必要的深度. (2)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对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 抽象和概括的考查,考查时必须要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通过对 数学知识的考查,反应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 (3)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 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 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 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情境中去 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 步学习的潜能. 对能力的考察要全面,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并要切合考 生实际.对推理论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贯穿于全卷, 是考查的重点,强调其科学性、严谨性、抽象性;对空间想象 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的相 互转化上;对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法和推理的考查, 考查以代数运算为主;对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运用 概率统计的基本方法和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应用意识的考查主要采用解决应用问题的形式,命 题时要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试题 设计要切合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考生的年龄特点,并结合实 践经验,使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符合考生的水平. (5)对创新意识的考查是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在考 试中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构造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数学问题, 要注意问题的多样化,体现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考查数学 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质的试题;也要有反映数、形运动变化 的试题以及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等类型的试题. 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 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 和人文价值,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重视 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 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数学素养的要求. 命题以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1 年版) 》和本说明 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数学(文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 ⑤ 了解球、 棱柱、 棱锥、 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不 要求记忆公式) . (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理解空间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 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 ◆公理 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那么这条 直线上所有的点在此平面内. ◆公理 2: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 3: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 那么它们 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 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② 以立体几何的上述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 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 理解以下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 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 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 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 互相垂直. 理解以下性质定理,并能够证明.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 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和该直线平行.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 交线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 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③ 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4.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1)直线与方程 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 ②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 率的计算公式. ③ 能根据两条直线的斜率判定这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④ 掌握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掌握直线方程的几种形 式 (点斜式、 两点式及一般式) , 了解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⑤ 能够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⑥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 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2)圆与方程 ① 掌握确定圆的几何要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 程. ② 能根据给定直线、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能根据给定两个圆的方程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③ 能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④ 初步了解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 (3)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 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会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表示点的位 置. ② 会推导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5.算法初步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① 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 ② 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 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 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 6.统计 (1)随机抽样 ① 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② 会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了解分层抽 样和系统抽样方法. (2)用样本总体估计 ① 了解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 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 ② 理解样本数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会计算数据标准 差. ③ 能从样本数据中提取基本的数学特征(如平均数、标准 数学(文统一考试 为依据,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 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必考内容与要求 1.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 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② 能用自然语言、 图形语言、 集合语言 (列举法或描述法) 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 集. ②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 的并集与交集. ② 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 集的补集. ③ 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2.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 函数) (1)函数 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了解映射的概念. 在实际情境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如图 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几何意义;结合 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2)指数函数 ①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② 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掌 握幂的运算. ③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指 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3)对数函数 ①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以及运算性质,知道用换底公式能 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数在简化运算 中的作用. ②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对 数函数图像通过的特殊点. ③ 知道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x ④了解指数函数 y a 与对数函数 y log a x 互为反 函数( a 0 ,且 a 1 ) (4)幂函数 ①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② 结合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