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1地图三要素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 10000000 或1/10000000 或一千分之一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 1 \ 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相冋图幅情况小,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选用的比例尺应愈小。
8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冋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冋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社区的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社区类型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自然形成的社会生活区域以行政管理范围来确定的区域举例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小区、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社区的差异社区的规模不等,有大有小;社区的特色各异,城乡差距显著;即使在同一城市内,也有不冋特色的社区。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W 030 0E0N(赤道)S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4、季风气候(P26图2-13)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6、世界人种的分布(P30图2-22)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七上历史与社会全部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的三要素:1.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最普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2.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与注记的说明,注记是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二.1.社区是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哪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2.在一些生活小区,有社区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和学校。
小区配套设施完备,人们生活便利。
3.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4.人在一个社区中生活,会逐渐适应那里的环境,进而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产生喜爱与依恋的感情。
这种认同感,对社区的团结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1.乡村聚落,及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分布:①高山上——为了避免洪涝威胁(洪涝区)②水边——气候干旱,降雨量稀少,需要充足的水分(干旱区)形态:①组团状——平原②条带状——山谷3.乡村聚落的建筑:①自然环境气候:陕北窑洞——冬暖夏凉云南傣家竹楼——防潮骑楼——遮阳避雨冰屋——防寒保温(低矮、无窗)沙特阿拉伯民居——适应昼夜温差大(墙厚、窗小)②人文条件:福建客家竹楼-----御敌4.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人们生产生活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农村——从事耕事耕作渔村——从事捕鱼工作林场——从事植树造林工作牧场——从事放牧二.1.城市聚落: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及外职业的人。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新教材完整版)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复习材料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本单元必须记忆+理解)(一)我的家在哪里21、乡村聚落也叫村落,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物产也不同。
各区域之间就会产生在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交流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
3、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5、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造成乡村聚落和乡村聚落之间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综合探究一一、常见地图:①政区图:②地形图;③旅游图:交通图等二、地形图:包括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该区域的地形有一个大致了解,能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
三、海拔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也叫绝对高度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3、等高距: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叫等高距4、几个特殊的海拔点:A、世界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B、世界海拔最低点:死海;C、中国海拔最高点:珠穆朗玛峰,D、中国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
5、等高线特点:同线同高:相同的等高线海拔高度相等同图同距:同一幅地图等高距相同密陡稀缓:等高线密的地方,地势陡峭,等高线疏的地方,地势平缓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等高线向数值小处凸出等高线向数字大处凸出两个等高线中间的低处等高线相互重叠的地方6、判断坡度陡缓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比例尺、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7、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8、居民区应该修建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等。
9、分层设色地形图:1)颜色越深,海拔越高;颜色越浅,海拔越低;绿色:平原;黄色:高原、山地;蓝色:海洋2)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某一地区沿剖面线地带的地势起伏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复习历史与社会资料有利于七年级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系统化。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编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感谢欣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一)1、湄南河地区(中南半岛)的人民崇尚“谷神”“稻母”,美国人多数信仰____哈萨克民族在天山山脉南面的放牧是以“四季转场”。
“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北面的山坡地带。
靠“坎儿井”灌溉。
2、“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是说云南哀牢山区。
梯田是哈尼族“小伙子的脸”。
3、太湖流域处于鱼米之乡,耕海牧鱼反映日本渔业的发达和鱼文化,水上都市威尼斯位于欧洲的意大利,处于地中海的北部。
著名水乡“乌镇、周庄”等4、《剪羊毛》是澳大利亚的民歌,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反映的是内蒙古大草原的情景,蒙古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
藏族过着“靠天养蓄”的生活。
5、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天山哈萨克民族牧民在冬季举行婚礼;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在夏季——七八月份举行;休渔期一般在八九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二)世界大家庭人口与人种:世界人口70亿。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精读P42页人口分布图,可以看出: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与南部、欧洲西部、北美东南部等地区。
(大多处于中低纬度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所以人口密度大) 人口稀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大洋洲的中西部地区。
(基本属于高海拔、极地、沙漠、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人种外貌特征主要分布地区(细看P43页世界三大人种分布图)白色人种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北部(印度人),亚洲西部(阿拉伯人)黄色人种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的世界
5、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养育)不同的动物→(构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第三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3、我国人口分布现状(图册P22)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12.9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口密度较高,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黑河—腾冲线(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东即东部人口十分稠密,黑河—腾冲线以西即西部人口比较稀少。
4、我国民族分布现状(图册P23)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而其余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
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的边疆地区。
5、我国地形的特点(图册P24)
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要占全国总面积的3/2;地势特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7、比较黄河、长江(P53 、P54)
11、如何设计一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
答:旅游线路的设计要全面考虑旅行的目的、行程时间、交通情况、经济条件等综合因素。
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11 / 11。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1.人类的起源与迁移a.人类的起源b.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c.人类的迁移与文明的兴起2.农业的发明与社会的变革a.农业的发明及意义b.农业革命与社会的变革c.文明的兴起与城市的形成3.文化的形成与发展a.文化的定义与特征c.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二、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1.夏、商、周的兴起a.夏朝的建立与特点b.商朝的兴起与发展c.周朝的兴起与西周、东周2.周朝的分裂与战国时代a.春秋战国时代的背景与特点b.诸子百家与思想家的兴起c.戰國七雄的争霸与秦国的统一3.秦汉之际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发展a.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思想b.汉朝的兴盛与儒学思想c.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三、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1.亚非古国文明的发展a.埃及文明的特点与贡献b.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特点c.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特点2.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传承a.希腊城邦的发展与文化特点b.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起c.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与影响3.古代世界的交流与文化融合a.丝绸之路与中西方交流b.汉代与罗马帝国的往来c.古代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冲突1.欧亚大陆的崛起与冲突a.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b.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传统c.蒙古帝国的征服与疆域2.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与文化a.宗教与宗教战争b.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c.远航探险与文化交流3.殖民主义与工业革命a.殖民时代的开启与特点b.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影响c.帝国主义与世界格局的变革五、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a.封建制度与中央集权制度b.科举制度与社会地位c.权臣与王朝更替2.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a.思想家与学派的崛起b.文人与士大夫的生活c.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3.科技与文化的繁荣a.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b.印刷术的发明与影响c.书院与文化教育六、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1.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a.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b.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c.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a.手工业的兴盛与特点b.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影响c.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3.古代中国的城市与农村a.古代中国城市的兴衰b.古代中国农村的生活与社会制度c.城乡经济文化的互动与影响以上是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填空)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
4.炎帝教民,又称。
黄帝又称。
黄帝在打败,
炎黄联盟在打败。
部落联盟逐渐发展成为。
、被称为。
5.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禹采用方法治水有功,被称为。
第二单元:
7、世袭制: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代替。
8、牧野之战:根本原因:,约公元前年,周武王在与商王军队
决战,周军全胜,商朝灭亡。
9.西周实行制,目的;内容
,作用。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11、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最精美的青铜器是。
1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口号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第一单元我的家在哪里①地图的三要素:A.方向:地图上常用的定向方法有三种。
“一般定向法”(最普遍)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定向法”(最准确)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形式。
P7文字式。
数字式。
例如,1:10000 。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C.图例和注记:②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多种多样的社区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1、常见地图:①政区图:②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特征: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地势起伏和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势比较陡峭。
③旅游图:第二单元复习(一)大洲、大洋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因此称为“蓝色的星球”P20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2、世界之最: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亚欧大陆。
②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北美洲)③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亚洲)④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亚洲)⑤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非洲)3、七大洲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大洲间的分界线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黑海海峡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海峡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海拔最高的洲是南极洲,最低的洲是欧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十五篇】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十五篇】【导语】历史,简称史,一样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说明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期的映照。
下面是作者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十五篇】,仅供大家参考。
战国七雄1:年龄之后,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这时的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称为“战国七雄”。
2:战国时期的战争:①:七国之间战争不断。
②:兵器得到改进,步兵和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兵种。
③:各国组织军队在都城和边疆修筑城防工事。
④战争猛烈,规模很大,产生了“围魏救赵”和长平之战等战争,战国时期显现孙膑、白起等军事家。
3:合纵与连横:A(合纵原因):战国中后期,秦国气力日益强大,对东方六国造成要挟。
B:(合纵内容:)六国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意愿,并因此进行合作,包括联合出兵进攻秦国。
历称这种策略为“合纵”。
C(连横的原因):秦国进一步向东发展,必须破坏六国的联合,特别是齐楚两个大国的同盟。
D(连横的内容);秦国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分别拉拢拉拢东方国家服从于自己,“事一强以攻众弱”历称为“连横”4:合纵与连横之争是战国纷争的重要的内容。
商鞅变法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据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羞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时间: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重农抑商。
3,嘉奖战功。
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5,严明法令。
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影响:1,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秦军的斗争力大大提高。
3,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秦朝的统一一:秦王扫六合:战国末年,秦国的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统一时机成熟。
秦王嬴政积极准备,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良好的关系。
这种社会生活的社区通常被称为社区。
p62、构成社区的要素:相对固定的区域、一定数量的人口以及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p63、地图的三要素:p6-8(1)方向:地图上有三种常见的方向方法。
“一般定向法”是地图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针定位法”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的一种方法。
有许多绘画方法,但必须标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比例:地图上距离小于地面距离的程度。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形式。
线段式。
例如,字面意义的例如,“地图上的1厘米代表距离田地50公里”。
数字的例如,1:10000。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3)图例和注释: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称为图例;地图上用来解释地理信息的单词和数字叫做注释。
(常见的图例见第8页。
需要记住一些常见的图例。
)4、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具体事例在p9)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p10―p121、社区的类型:社区的类型社区类型举例功能社区围绕人的不同的社会活动形成的区域高科技园区、大学区等2、社区的差异:社区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规模不同;第二,它有不同的特点,包括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差异。
城市和农村社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3.有不同类型的社区,但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相互交织。
一个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类型中。
4.大多数社区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总是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1、我的家在哪里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注意:通过比例尺可以算出图上两点间的实际距离)见图册P4页右下角)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在比例尺计算中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00或1/10000000文字式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比例尺100千米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则比例尺愈小。
比例尺大小与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细的关系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理解图册P11页不同比例尺下杭州市的地图)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单2.方向方向的三种表示方法(精读:图册P5页最上方三张图)指向标定方向N 经纬网定方向(地理坐标)300N00 (赤道)300S300W 00 300E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N(北)W(西)E(东)S (南)3.图例和注记常用图例(P6 图1-6)和P115页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注记指地图上的文字说明。
2、乡村和城市(见图册P7-8页)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为社区。
社区的组成居委会、商店、医院、邮局、学校等社区的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政治功能:与选举,权力等有关;文化功能:如精神文化,学习等方面有关;管理功能主要:组织社区联防队,组织社区居民捐款)聚落乡村聚落也叫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相互关系。
如为避免洪涝,村落建在高地上。
在干旱地区,村落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比山区一般要大,形态也不同。
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如云南傣族地区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较湿润,所以建高脚屋,屋顶设计成斜顶,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岛上乡村民居,为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墙厚,窗小。
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主要为: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城市聚落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城市聚落交通发达,楼房高而密集,基础条件好,人口密集,植被少;而乡村聚落房屋低矮而较分散,人口相对分布稀疏,植被较多城市人们主要从事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
城市聚落特色与功能不同,分为:特色不同:北京以政治为主;上海以经济为主;巴黎以文化艺术特色为主。
功能不同:高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商业区(温州五马街,从事商业活动为主);生活区(居住为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导致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物产,经济,文化,信息,技术等方面不同。
乡村聚落主要为城市提供农林牧渔产品,而城市为乡村聚落提供经济,文化,技术,人才等服务。
人才交流: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技术交流: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经济交流:向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信息交流:网上查找就业信息。
社区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造成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地图的种类(见图册P12-13页):有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政区图,交通图,旅行图,军事地图,气候分布图,人种分布图,语言与宗教分布图,等等。
1.等高线地形图(理解并记忆图册P9页)等高线: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海拔:以海平面为起点,地面某个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等高距:在地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之差,叫等高距。
山顶(山峰):通常用▲表示。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突起的地方。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突起的地方。
河流分布在山谷。
鞍部:两座山峰之间下凹的部分,为山地的鞍部。
陡崖:等高线重叠成锯齿状。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区域,坡度越平缓;等高线越密集的区域,坡度越陡峭。
爬山时选择缓坡相对容易、省力(但走的路程会更远)。
2.分层设色地形图(见教材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雪线以上部分;浓淡不同的蓝色表示海洋的不同深度带。
第二单元复习第一课大洲、大洋海陆分布比例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陆地分为大陆和岛屿大洲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欧亚大陆。
七大洲、四大洋面积按照由大到小排列(1)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见教材P25(2)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教材P28)大洲位置分布特点除南极洲外,两两南北对称分布。
大洲间的分界线(看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洲分界线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运河、海峡、山脉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沟通的海洋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重要的海峡(《世界地形图》或图册18页世界海峡,运河分布图)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和印度洋,有“世界油阀”之称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麦哲伦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见教材的世界地形图和教材P28页七大洲四大洋图)北冰洋被欧洲、北美洲、亚洲包围;印度洋被亚洲、非洲、大洋州、南极洲包围大西洋被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包围;太平洋被亚洲、大洋州、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包围世界之最最大的岛: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洲:亚洲最小的洲:大洋洲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海拔最低的洲:欧洲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最大的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小的:北冰洋跨经度最多(大)的大洋是北冰洋;跨经度最多(大)的大洲是南极洲。
大洲的半球位置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在东半球,南美洲和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刚好在南北半球赤道穿过的大洲(会读地图)赤道穿过亚洲、非洲、大洋州、南美洲;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海洋对人类的影响(见P28-29)淡水资源、渔盐之利、能量之源、为旅游业开发提供了资源、空间资源、海上交通要道第二课自然环境(见教材P31页)地形类型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特征世界主要地形区中国主要地形区山地500米以上地面峰峦欺负,坡度陡峻。
高大,排列有序,脉络分明阿尔卑斯山脉、乌拉尔山脉、大分水岭、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阿特拉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平原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少;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海地区;是人口集中地。
印度平原、恒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欧平原、波德平原、美国大平原、亚马孙平原、拉普拉塔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高原1000米以上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伊朗高原、巴西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圭亚那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丘陵500米以下坡度和缓,连绵起伏东南丘陵盆地无标准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世界之最世界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形描述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亚洲地形、地势特点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气象万千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具有长期、稳定的特征。
如四季如春,温和湿润,炎热干燥,干旱多风沙等。
天气是指瞬时或短时间内风、云、降水、温度、气压等大气状况,天气具有短时、多变的特点,如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气候的两大特点:气温和降水。
如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图册P22-23页的《世界气候类型》图和教材P34页)要求同学们必须熟悉《世界气候类型》图,熟悉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学会辨别该图对应什么气候类型,同时通过读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能知道该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解读,记忆气温和降水图解读其他气候:季风气候通过读上图:总结出伦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全年温和湿润,江水多且分布均匀总结出雅典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在夏季时,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天气晴朗。
英国人所以去地中海沿岸旅游。
我国海南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是热带季风气候;温州和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特点: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旅游业、农业、饮食、服饰、房屋建筑等)(1)它影响到地区之间的旅游(如英国在夏季去地中海旅游);(2)也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如海南省是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热带作物:椰子、香蕉、荔枝、芒果和菠萝;以色列是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主要种节水抗咸的枣椰树;湄公河流域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适合种植水稻);(3)还影响到房屋建筑(如湄公河流域和我国云南傣族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建高脚屋,房屋斜顶;格陵兰岛在北极圈内,是寒带气候,房屋的墙很厚,窗户小,双层玻璃,房屋斜顶或尖顶,利于排雪),从动植物上看气候:叶小而厚,或只有尖刺,应该是热带沙漠气候或者当地干燥少雨;植被茂盛,高大,郁郁葱葱,则说明可能当地高温多雨;长颈鹿、斑马则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带。
众多的河湖(要熟悉教材P37页图2-26〈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和图册P24页地图)河湖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河流流向所在大洲尼罗河自南向北流非洲(世界第一长的河)多瑙河自西向东流欧洲(干流流经的国家最多)刚果河自东向西非洲(水能资源最丰富)亚马孙河自西向东南美洲(流量最大,面积最广)黄河自西向东亚洲,世界上含沙量最大。
形状“几”字形长江自西向东亚洲(形状“之”字形)京杭大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湖泊世界之最湖泊世界之最里海最大的咸水湖,也是最大的湖泊纳木错湖海拔最高的湖泊苏必利尔湖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海拔最低的湖泊贝加尔湖最深的湖泊亚洲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见教材38页《主要河流与湖泊图》)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的特点风光迥异世界各地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地区差异,共同构成了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