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疣螈的核型和C-带研究

合集下载

底栖有孔虫分子多样性及其环境特征研究初探

底栖有孔虫分子多样性及其环境特征研究初探

底栖有孔虫分子多样性及其环境特征研究初探为探索不同海区类型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的分子多样性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从潮间带、海湾、陆架浅海一直到深海大洋区,共采集了81个站位或季节的共计243个样品。

提取环境样品的总DNA,利用有孔虫特异性引物(s14F3-s17)扩增其18S rRNA基因3’端的一个高变区(大约300 bp),使用Illumina Hi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双端250 bp测序。

此外,为探索不同DNA提取和染色方法对有孔虫分子鉴定研究的影响,本论文进行了有孔虫单种实验方法学研究。

具体工作包括如下:1.DNA提取和染色方法对有孔虫分子鉴定研究的影响研究以野外采集的钙质瓷质壳类底栖有孔虫五玦虫属Quinqueloculina spp.(Foraminifera,Miliolida)为研究材料,研究经虎红染色后虫体的DNA质量,以此评估虎红染色对有孔虫分子实验的影响。

通过方法学的摸索可知,经1 g/L虎红染色36 hrs的大部分瓷质壳类底栖有孔虫样本可以成功提取到DNA,并且可以用于下游的PCR等分子实验。

2.青岛湾潮间带底栖有孔虫分子多样性月变动及与环境关系研究14个月采集的样品经测序共得到605种底栖有孔虫。

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物种数在冬季和夏季较多,秋季次之,春季最少。

而分子多样性的季节变化整体上呈现夏季高,秋冬季节次之,春季少的规律。

Rotaliida相对丰度在秋冬季节较高,春季其次,夏季较少,Miliolida相对丰度随季节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

优势属为:Ammonia(卷转虫属),Textularia(串珠虫属),Epistominella(小上口虫属),Operculina(盖形虫属),Bulimina(小泡虫属)。

Epistominella及Operculina相对丰度与水温和泥温均呈显著正相关。

底栖有孔虫的群落多样性在春季和夏季与水温和泥温正相关,与盐度负相关;在秋季与水温、泥温和盐度均呈负相关;而在冬季与水温和泥温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3珍稀两栖类解析

3珍稀两栖类解析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9
3.1 中国珍稀两栖类的概述
• 尽管这样,但鱼石螈的一些进步的特征已说明 它已经进入了一个演化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最 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10
3.1.4 两栖类的分类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23
2.2.5 大鲵的人工养殖 • 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 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 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 鱼虾蟹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5
3.1、珍稀两栖类概述
3.1.2种类与生态分布 • 现生的有3目约40科400属4000种,中国现有11 科40属270余种, • 除南极洲和海洋性岛屿外,遍布全球 ,我国主要 分布于秦岭以南,华西和西南山区,海洋和大沙 漠不是两栖类的生态栖息地,平原、丘陵、高 山和高原的各种生境中均有分布,垂直分布可 达5000米,个别种能耐半咸水,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26
2.2.5 大鲵的人工养殖
仿生态养殖环境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27
2.2.5 大鲵的人工养殖
大鲵幼体
中国珍稀动物,生命科学学院,张繁荣
2018年11月13日11时42分

黔东南下、中寒武统凯里组古盘虫类三叶虫Pagetia+significans个体发育研究

黔东南下、中寒武统凯里组古盘虫类三叶虫Pagetia+significans个体发育研究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3 年11 月,浙江东阳刺到H1 期出现,到H4 期可长达1.2 厘米等。

根据Hughes 等(2006)拟定的躯干发育模型,它属于Prota rthro us 生长类型。

李善姬等(1990)认为遇先寺组可以与滇东沧浪浦组相对比,并建立了…宜良虫–张山虫带‟。

标准张山虫在昆明的发现,揭示了四川遇仙寺组和昆明红井哨组的内在联系,为生物地层的精确对比及相关三叶虫的时空分布和可能的迁徙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三叶虫个体发育生物地层寒武系中国南方[28]寒武纪第3 阶的Selkirkia兰天杨杰侯金波张喜光云南大学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昆明650091,lan tia n i ng@sin a.co m寒武纪鳃曳动物是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和澄江动物群中的一特色鲜明的后生动物类群。

以往研究表明它们呈全球性分布且有着较高的形态分异度。

新近发现于寒武系第2 统第3 阶的小石坝生物群中的Selkirkia 富集层不仅包含澄江生物群的分子S. sinica,也具有布尔吉斯生物群中的S. columbia。

这也将S. columbia 及其性状的起源时间提前到寒武纪第3 阶。

小石坝生物群的S. sinica 管体的环纹间距(1mm n=4-8)和张角(7°-14°)个体间有很大分异,单独管体的环纹间距在发育过程中也时疏时密,这可能表征其个体内和个体间的发育速率并不恒定,且管体为椭圆锥型,故不同保存角度形成的张角不一。

成对的尾附肢不等大,但虫体仍两侧对称。

部分S. sinica 肠道容量扩增明显,肠道具食物团充填,加之其咽刺的列数减少。

这些新性状让我们得以一瞥其随时代变迁出现的变异,进而推知可能源于取食行为发生的转变。

[29]黔东南下、中寒武统凯里组古盘虫类三叶虫Pagetia significans 个体发育研究崔琳浩1)代韬2) 张兴亮1)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早期生命研究所及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9,x zh a ng69@nwu.e du.c n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古盘虫类三叶虫是寒武纪第二世出现的一类种属多、分布广的小型等尾型三叶虫。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2011年10月21—23日贵州关岭会议组织机构主办中国古生物学会合作主办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承办贵州关岭自治县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协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大地球与空间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大会组织委员会顾问委员:吴新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殷鸿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汪品先同济大学张弥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周志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邱占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邱铸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项礼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曹瑞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穆西南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汪啸风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郑守仪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沙金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郝守刚北京大学朱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主席: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主席: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革沈阳师范大学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列):万晓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尹崇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军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元青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王文利北京自然博物馆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训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伟铭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向东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宇飞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成文吉林大学王汝建同济大学邓胜徽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冯伟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冯庆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卢立伍中国地质博物馆白志强北京大学任东首都师范大学刘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刘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刘家润南京大学华洪西北大学孙革吉林大学孙元林北京大学孙春林吉林大学孙柏年兰州大学巩恩普东北大学吴亚生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张兆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张兴亮西北大学秘书长:张喜光云南大学李勇长安大学李奎成都理工大学杜品德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波常州中华恐龙园沈树忠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木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陈孝红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所周传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欧阳辉重庆自然博物馆季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武涛中石化西北勘探开发研究院郑卓中山大学郑晓廷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金昌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姚建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施贵军南京大学洪天求合肥工业大学姬书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训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高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黄清华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黄智斌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彭进贵州大学曾勇中国矿业大学童金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詹仁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秘书长:蔡华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刘建波北京大学张翼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纪占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何卫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孙跃武吉林大学单华春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学术秘书:王博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闫德飞兰州大学胡东宇沈阳师范大学尹士银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许晓音常州中华恐龙园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8期会讯欢迎词尊敬的各位嘉宾、专家和参会代表:欢迎您于金秋十月来到古朴秀丽的贵州关岭,参加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作者:陈浩冯朝波穆浪沈拓刘京李什泽来源:《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為了解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运用样线法于2022—2023年在仁怀市内开展了实地调查,共记录到两栖动物1目7科15属19种,爬行动物1目6科14属16种。

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特征明显,均以古北界东洋界广布种为主;两栖爬行动物分布集中于海拔550~950 m之间;濒危等级分析显示,仁怀市两栖动物受威胁种类较少,但爬行动物受威胁种类略多;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仁怀市两栖类的 F指数高于爬行类,分别为3.76和3.00,G指数略低于爬行类,分别为2.59和2.62; G-F指数分析结果揭示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多为单科单属型;平均动物区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相似性与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周缘关系,与赤水和习水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密切关系,这可能与河流对两栖爬行动物具有阻隔或促进交流的作用有关;最后本研究对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保护提出了相应意见。

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掌握了仁怀市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保护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仁怀市;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中图分类号:Q-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57(2024)01—0055—09 国际 DOI编码:10.15958/j. cnki. sdnyswxb.2024.01.007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之间的生态复杂性,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形式的总称,它涵盖了地球上的各类生命,如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还包括各类物种、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1]。

通常可以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2]。

生物多样性是由其在漫长的演变历程中塑造出来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根本,同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3]。

贵州疣螈D_loop区和tRNA_Phe_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贵州疣螈D_loop区和tRNA_Phe_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为采样点。▲ Represents sampling sites.
1. 2 实验方法 1. 2. 1 总 DNA 提取 采用常规的酚氯仿抽提 法,取 约 50 mg 样 品,剪 碎,蛋 白 酶 K 消 化 过 夜,饱和 酚 ∶ 氯 仿 ∶ 异 戊 醇 ( 25 ∶ 24 ∶ 1 ) 抽 提 2 次,氯 仿 ∶ 异 戊 醇 ( 24 ∶ 1 ) 抽 提 一 次,异 丙 醇 ( - 20℃ ) 沉淀和 70% 的 乙 醇 洗 涤,烘 干 后 TE 溶解。 1. 2. 2 PCR 扩 增 利 用 引 物 L-Pro-ML ( 5′GGCACCCAAGGCCAAAATTCT-3′) 和 H-12S1 -ML (5′-CAAGGCCAGGACCAAACCTTTA-3′)[14]对 贵 州疣螈及作为外群的细痣疣螈( T. asperrimus) 、 大凉 疣 螈 ( T. taliangensis) 的 mtDNA D-loop 和 tRNAPhe 进行扩增。PCR 扩 增 在 PTC-200 Peltier Thermal Cycle DNA 扩 增 仪 ( Bio-Rad Laboratories,Inc. USA) 上进行。
“中 国 濒 危 动 物 红 皮 书 :两 栖 类 和 爬 行 类 ”[12 ]。 线粒 体 DNA ( mtDNA ) D-环 ( D-loop ) 是 线
粒 体 基 因 组 的 非 编 码 区 ,亦 称 控 制 区 ,属 于 遗 传 高变区,富含 A、T,进化速度快,多态性丰富,是 研 究 种 内 遗 传 结 构 、遗 传 多 样 性 、瓶 颈 效 应 等 最 有效的 区 域[5,13]。 线 粒 体 tRNAPhe 基 因 位 于 Dloop 与 12S rRNA 基因之间,由重链 DNA 编码。 许 多 学 者 对 贵 州 疣 螈 形 态 、生 态 、生 理 和 细 胞 等 方面作了相关报道,但未见对其 mtDNA 水平上 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贵州疣螈 不同群体的 D-loop 全 序 列 及 其 相 邻 的 tRNAPhe 全序列变异情况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分 析研 究,以 期 为 保 护 其 遗 传 多 样 性 和 探 索 种 内 的系统发育提供资料。

贵州疣螈繁殖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贵州疣螈繁殖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

贵州疣螈繁殖期消化系统蛋白酶活性的研究摘要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对繁殖期贵州疣螈主要消化器官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繁殖期贵州疣螈胃、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2.2、8.2、7.4、7.8、2.2,最适温度分别为45℃、45℃、30℃、30℃、45℃。

在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活性分别为4 818.46、3 941.33、202.72、208.82、878.45个活性单位,蛋白酶活性最高的是胃,最低的是中肠。

关键词贵州疣螈;繁殖期;蛋白酶;活性;最适pH值;最适温度贵州疣螈是我国特有种,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分布于贵州西部的威宁、毕节、水城、大方、织金、赫章、纳雍,云南的彝良、永善。

目前,国内对低等脊椎动物消化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养殖性鱼类[1-4],两栖类消化酶研究的资料较少,国内仅奚刚等对牛蛙幼体消化酶活力进行了研究[5],张盛周等对黑斑蛙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力、对虎纹蛙消化系统蛋白酶活力进行了研究[6,7]。

有关贵州疣螈生物学及繁殖生理学方面已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对其繁殖期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本研究对贵州疣螈繁殖期消化系统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丰富其消化生理的研究内容及为教学科研单位疣螈饲养的人工饲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疣螈系2006年6月采自贵州毕节,采回实验室后放入水簇箱中饥饿1周进行试验。

1.2酶液制备取试验用疣螈,称重,测量体长,在冰盘中解剖,取消化道和肝脏,去肠系膜和脂肪,用无离子冰水冲去肠内容物,将消化道分为胃、前肠、中肠、后肠(肠道分段根据其外部形态特征,分段方向从前往后)称重,用无离子水冰浴匀浆,用6 000rpm冰冻离心30min,取上清液保存于-35℃低温冰箱中备用。

1.3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用Folin酚法测蛋白酶活性。

蛋白酶活性定义:以质量分数为1.0%的酪蛋白为底物,在相应条件下1g新鲜组织1min催化生成1μg酪氨酸为1个酶活性单位(μg/g·min)。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

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三年代地层框架的建立地层学是古海洋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深海钻探和大洋钻探研究中的首项内容,地层年代框架的好坏决定着古海洋学研究的精确程度。

ODPl30航次807站柱状样沉积连续,样品所含地层学信息丰富,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本次工作主要通过浮游有孔虫及钙质超微标准化石的初现FO(FirstOccurrence)、末现LO(LastOccurrence)事件,结合古地磁、稳定同位素和粗组份进行地层年代的划分,建立起807站上部的年代地层框架。

1、生物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是地层划分、对比的传统方法。

根据130航次分析结果,807站第四纪1.5Ma以来共有4个超微化石生物演化更替事件,在此基础上,本次研究又补充了2个浮游有孔虫生物地层事件,即井深1.92米的粉红色拟抱球虫Gruber的末现面和井深6,67米的粉红色拟抱球虫Gruber初现面(见表1)。

2、磁性地层学古地磁的年龄几乎可以全球对比,是建立年代地层框架的极好标准。

根据ODPl30航次的科学报告,布容正向极性期/松山反向极性期的界线(Brurdaes/MatuyamaBoundary)位于12.20mbsfi哈拉米洛事件(Jaramillo)的上界位于15.80mbsf,这两者可作为年龄控制点来精确校准年龄模式(见表1)。

表1807站地层年龄控制点PF:浮游有孔虫N:超微化石赤道西太平洋第四纪浮游有孔虫群与暖池的变动3、氧同位素地层学由于此次研究的时间所限,未能进行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的测定。

所引用的浮游有孔虫Gsacculifer壳体6180曲线来自于ODPl30航次科学报告(PrenticeM.L.,1993),但原数据仅有第四纪0.7Ma以来的资料,对于0.7Ma之前的地层由于缺少氧同位素曲线,这对于研究冰期,间冰期气候变化造成极大的困难,为此,本次工作将寻找与氧同位素曲线的变化相似,能反映冰期/间冰期气候周期的替代性指标。

红螺疣螈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

红螺疣螈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

初审通过(编号2010-0945),负责编辑:张兰红瘰疣螈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杨国辉1 *杨自忠1李孟然2王志强2宋宇3(1大理学院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2、大理学院2005级生物本科班3、大理学院2007级生物本科班671003)摘要:报道红瘰疣螈 (Tylototrion shanjing Nussbaum,Brodie,et Yang 1995)的胚胎发育过程。

根据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将胚胎发育过程分为22个时期,在室温(21±1)℃的条件下,胚胎发育历时20-22天。

描述了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发育中的一些现象。

关键词:红瘰疣螈;胚胎发育;观察Early Embryonic Developm of Tylototrion shanjingAbstract: The early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Tylototrion shanjing Nussbaum Brodie,et Yang 1995,was studied.The course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from its fertilized egg to the Later forelimb bud, is divided into 22 stages, which took 20-22 days under the room temperature of (25±1)℃.In the presentpaper the appearance characteristic of each period is described and some phenomena regarding embryonic growth are discussed.Key words: Tylototrion shanjing Nussbaum ;embryonic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红瘰疣螈 (Tylototrion shanjing Nussbaum,Brodie,et Yang 1995),隶属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疣螈属(Tylototriton),在我国主要分布云南中西部地区,广西有少量分布【1-2】,1998年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

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

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

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段登武摘要: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特点,对普洱市墨江县、德宏州潞西市、保山市腾冲县、临沧市凤庆县和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等五个地区的红瘰疣螈样本进行人工养殖观察研究,并走访了各样本来源地区护林员和当地居民、参阅相关文献。

结果显示:红瘰疣螈生长比较缓慢,均会出现蜕皮现象。

不同地区样本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会出现差异性,如生长状况及食物要求有一定差异性,蜕皮时间和蜕皮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红瘰疣螈;养殖;观察;生命现象1概述红瘰疣螈(Tylotorition shanjing)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疣螈属(Tylototriton)的代表动物之一,全长130 cm~170 cm。

背部两侧各有一排圆粒,即为疣粒,14~16颗。

彼此分界明显。

指4,趾5。

尾较弱而侧扁,鳍褶较低。

背面棕黑色;头部、四肢、尾部以及背脊棱和瘰疣部位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

捕食蚯蚓、蜈蚣、步行虫、蜗牛等为食。

数量也较多,但其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被捕捉;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供饲养观赏,数量急剧减少。

随着人口增长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事开发山区,其栖息环境日益缩小,也影响其数量,亟需加以保护。

喜欢生活于潮湿的环境中,一般生活在海拔900~1200 m高的山区。

属于我国Ⅱ级保护动物。

在中国红皮书等级上:属于需予关注(中国红皮书等级生效年代:1996)。

在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等级[1]。

物种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疣螈属的代表动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用级观赏价值[2]。

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不同地区的红瘰疣螈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一定的蜕皮状态,它的皮肤具有呼吸、防御、保护等功能[3]。

红瘰疣螈是我国的特有种, 或主产于我国;在我国主要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重庆、甘肃、湖南、安徽、广西、海南。

化石类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认识——以贵州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群遗产地为例

化石类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认识——以贵州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群遗产地为例
1 化石概念和化石遗产要素组成
1.1 化石的概念 地球历史包括三大史:生命演化史、板块运动史、
环境变迁史。生命的演化过程并非线性,而呈现为一 棵复杂的生命之树。也可以说,生命的演化过程是由 一个个生命演化事件构成的,它是不可逆的,有着明 确的地质时代印记,是地球历史断代的重要依据。化 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和生命有 机成分残余物等,它们是生物演化的实证,是38亿年 间逝去的生命所留下的、证明古代生命形式和演化的
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的过程中,突出普遍 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的认 识和阐述至关重要,是评选世界自然遗产的主要依 据。对自然遗产来说,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有 4 项:① 标 准 vii. 景 观 美 学 价 值;② 标 准 viii. 地 球 科 学 价值;③标准ix.生态学价值;④标准x.生物多样性价 值。其中评估标准viii.地球科学价值,是指遗产代表 地球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包括生命记录、地形演变 过程中所进行的重要地质过程或具有地貌或地形特 征的突出范例。具有潜力的、重要的化石类遗产,应 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评估标准viii,因 此提取其突出普遍价值时需要针对化石类的特点、针 对其蕴含的重要地球演变历史阶段记录和演化过程 进行阐述。本文即以贵州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化石 群遗产地为例,讨论对化石类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 的认识和阐述。
新民龙、意外 齿龙、纤颌乌蒙龙、黔大头龙和圆吻盘 州龙。此外,还包括龙鱼类、双壳类、菊石、腹足、腕足 等多种生物类型。其中以最老的未发育背甲的 齿龙、 最老和原始的混鱼龙(图1)、似乌龟的龙龟等为特色。
(2)兴 义 和 义 龙 片 区。 贵 州 省 黔 西 南 布 依 族 苗 族自治州兴义市乌沙镇和义龙试验区顶效镇,产出中 三叠世拉丁期兴义动物群化石。这里是亚洲第一块 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贵州龙”首次被发现和研究的地 方,保存有中三叠世拉丁期晚期丰富多样的海生爬行 动物、鱼类、菊石等多门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化 石,以大量的贵州龙为特点。在兴义动物群中,目前 已发现各类海生爬行动物12属13种,包括胡氏贵州 龙、兴义鸥龙、杨氏幻龙、李氏云贵龙、乌沙安顺龙、黄 泥河安顺龙、伦巴底长颈龙相似种、岔江黔西龙、绿荫 顶效龙、兴义黔鱼龙、短吻王龙、兴义新铺龙、康氏雕 甲龟龙。此产地海生爬行动物演变展现了其由近岸 向远洋巡游发展的重大演化事件。其下部层位含有 典型的兴义鸥龙、杨氏幻龙、胡氏贵州龙(图2)、康氏 雕甲龟龙、长颈龙类伦巴底长颈龙与原龙类富源巨胫 龙,显示了近岸型生态特点,并与西nxianensis [1]

贵阳乌当早奥陶世湄潭组下段腕足动物组合特征_孙海静

贵阳乌当早奥陶世湄潭组下段腕足动物组合特征_孙海静

立足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面临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新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变革、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的调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词汇和语法。

教师需要针对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面对以往教学内容的庞大压力。

2. 教学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目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3.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学习动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二、解决措施针对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首先需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教师可以参加一些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培训,了解最新的教学要求和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布置。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联网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和任务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知识。

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变革。

可以尝试采用项目式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自身也需要注重自我提升,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

可以提倡学科交叉,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及随后的生物复苏导致了古生代型生态系向中生代型(现代型)生态系的转变,其中底栖生态系由以有铰纲腕足类占主导转变为以软体动物双壳类、腹足类等占主导。

本文选择古生代-中生代之交底栖生态系中的软体动物双壳类为重点研究对象,建立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格架,并探讨双壳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灭绝与复苏过程,深入分析双壳类重要属克氏蛤兴起与衰亡的过程和原因。

为了建立早三叠世不同古地理相区双壳类生物地层格架及进行区域对比,本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不同古地理相区的9条剖面(近滨相:贵州盘县娃都剖面;浅海碎屑岩相:贵州六枝中寨剖面;浅海碳酸盐岩相:贵州遵义高桥收费站剖面、贵州遵义巷口剖面和关岭新发寨剖面;较深水盆地相的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湖北兴山峡口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北坡和西坡剖面),对早三叠世地层进行了细致的化石采集,共采集到可鉴定双壳类化石标本4774枚,经鉴定得到19属(含2个未定属)47种(含6个未定种)。

贵州盘县娃都剖面采集到315枚化石,归属于12属15种,可归纳为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Eumorphotis venetiana组合带,时代为Griesbachian早期;贵州六枝中寨剖面采集到361枚化石,鉴定得到5属11种,可归结为Eumorphotis venetiana顶峰带和Claraia wangi-Claraia radialis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最早期和早期;贵州遵义高桥收费站剖面采集到332枚化石,鉴定得到7属10种,可归结为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Eumorphotis venetiana组合带和Claraia wangi-Claraia zhenanica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最早期和早期;贵州遵义巷口剖面采集到578枚化石,经鉴定得到12属28种,可归结为Claraia wangi顶峰带和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 hinnitidea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中期和Dienerian末期至Smithian早期;贵州关岭新发寨剖面采集到249枚化石,鉴定得到9属19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Claraia longyanensis组合带(Griesbachian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Dienerian 期)和Eumorphotis multiformis-Leptochondria virgalensis组合带(Dienerian末期至Smithian早期);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采集到294枚化石,鉴定得到1属5种,可归结为Claraia wangi-Claraia griesbachi组合带,时代为Griesbachian期;湖北兴山峡口剖面采集到657枚化石,鉴定得到6属13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顶峰带(Griesbachian中期)、Claraia stachei顶峰带(Griesbachian晚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末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顶峰带(Spathian期);安徽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采集到317枚化石,鉴定得到5属11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C. stachei组合带(Griesbachian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末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早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Guichiella angulata组合带(Smithian期);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采集到1671枚化石,鉴定得到8属12种,可归结为Claraia stachei顶峰带(Griesbachian晚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 晚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早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Guichiella angulata组合带(Smithian中晚期)。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双壳类的灭绝与复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及随后的生物复苏导致了古生代型生态系向中生代型(现代型)生态系的转变,其中底栖生态系由以有铰纲腕足类占主导转变为以软体动物双壳类、腹足类等占主导。

本文选择古生代-中生代之交底栖生态系中的软体动物双壳类为重点研究对象,建立早三叠世双壳类生物地层格架,并探讨双壳类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灭绝与复苏过程,深入分析双壳类重要属克氏蛤兴起与衰亡的过程和原因。

为了建立早三叠世不同古地理相区双壳类生物地层格架及进行区域对比,本研究选取了华南地区不同古地理相区的9条剖面(近滨相:贵州盘县娃都剖面;浅海碎屑岩相:贵州六枝中寨剖面;浅海碳酸盐岩相:贵州遵义高桥收费站剖面、贵州遵义巷口剖面和关岭新发寨剖面;较深水盆地相的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湖北兴山峡口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北坡和西坡剖面),对早三叠世地层进行了细致的化石采集,共采集到可鉴定双壳类化石标本4774枚,经鉴定得到19属(含2个未定属)47种(含6个未定种)。

贵州盘县娃都剖面采集到315枚化石,归属于12属15种,可归纳为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Eumorphotis venetiana组合带,时代为Griesbachian早期;贵州六枝中寨剖面采集到361枚化石,鉴定得到5属11种,可归结为Eumorphotis venetiana顶峰带和Claraia wangi-Claraia radialis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最早期和早期;贵州遵义高桥收费站剖面采集到332枚化石,鉴定得到7属10种,可归结为Pteria ussurica variabilis-Eumorphotis venetiana组合带和Claraia wangi-Claraia zhenanica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最早期和早期;贵州遵义巷口剖面采集到578枚化石,经鉴定得到12属28种,可归结为Claraia wangi顶峰带和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 hinnitidea组合带,时代分别为Griesbachian中期和Dienerian末期至Smithian早期;贵州关岭新发寨剖面采集到249枚化石,鉴定得到9属19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Claraia longyanensis组合带(Griesbachian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Dienerian 期)和Eumorphotis multiformis-Leptochondria virgalensis组合带(Dienerian末期至Smithian早期);贵州紫云四大寨剖面采集到294枚化石,鉴定得到1属5种,可归结为Claraia wangi-Claraia griesbachi组合带,时代为Griesbachian期;湖北兴山峡口剖面采集到657枚化石,鉴定得到6属13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顶峰带(Griesbachian中期)、Claraia stachei顶峰带(Griesbachian晚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末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顶峰带(Spathian期);安徽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采集到317枚化石,鉴定得到5属11种,可归结为Claraia griesbachi-C. stachei组合带(Griesbachian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末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早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Guichiella angulata组合带(Smithian期);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采集到1671枚化石,鉴定得到8属12种,可归结为Claraia stachei顶峰带(Griesbachian晚期)、Claraia aurita顶峰带(Griesbachian 晚期至Dienerian早期)、Eumorphotis multiformis-Eumorphotishinnitidea-Eumorphotis telleri组合带(Dienerian晚期至Smithian早期)和Posidonia circularis-Guichiella angulata组合带(Smithian中晚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