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合集下载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

专题12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书巢记》(陆游)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

客有问曰:“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①比屋②也,而谓之巢,何?”陆子曰:“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③,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

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耶?’”乃引客就观之。

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之:到。

②比屋:邻屋。

③觌(dí):相见。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因为)B.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置:放弃)C.既.入又不能出(既:已经)D.信.乎其似巢也(信:确实)2.对乙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今子幸有屋以居,牗户墙垣,犹之比屋也,而谓之巢,何?4.甲文中提到“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请结合文本分析,甲乙两文中读书的益处有何不同。

(二)(2022春·广西南宁·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列小题。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八年级语文下期末备考专题复习(浙江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有宦闽者,携双鹦鹉归江右,两禽晨夕相依如昆季①。

宦者以一赠陈子右骅②,韩子人谷亦得其一。

陈、韩固.亲串③,过从无间,鹦鹉时互相问“哥哥好”。

未几,陈子斋中有异物搏鹦鹉死,陈子痛之甚,既除地▲瘗④之,又语人谷赋诗吊之。

诗成,人谷持告。

其家羽⑤辄腾踯架上,曰:“哥哥死!哥哥死!”伤惋不胜遂不食越日亦蜕去。

二子广乞名词,为之志述。

江右、三吴诸词人皆有作,因汇为一集,颜曰《羽声合刻》。

邓子左之为之序,序亦凄恻肆动。

物固多情如此!【乙】又吾梁山货店市肆,养鹦鹉甚惠.,东关口市肆,有“料哥”亦能言。

两店携二鸟相较。

鹦鹉歌一诗,“料哥”随和,音清越不相下。

“料哥”再挑与言,不答一字。

人问其故,曰:“彼音劣⑥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臬司有爱子病笃⑦,购以娱之。

贾人⑧笼.之以献,鹦鹉悲愁不食,自歌曰:“我本山货店中鸟,不识台司衙内尊。

最是伤心怀旧主,难将巧语博新恩。

”五日,苦口求归.,乃返之山货店,垂颈气尽。

万历年间事也。

(选自《虞初新志》)【注释】①昆季:兄弟。

②陈子右骅:人名,即陈右骅。

子,尊称。

③亲串:亲戚。

④瘗(yì):埋葬。

⑤家羽:此指鹦鹉。

⑥劣:比……差,不如。

⑦病笃:病重。

⑧贾人:商人。

1.词语解释。

(1)运用表格中提供的方法,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归】①五日,苦口求归._____________②男有分,女有归.(《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2.填入文中“▲”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于B.其C.以D.与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2处)伤惋不胜遂不食越日亦蜕去。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彼音劣我而黠胜我,开口便为所窃矣。

5.【甲】【乙】两文中的鹦鹉形象有何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同学们在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时,可以采用以下四个步骤:首先快速浏览题目,了解大致意思;然后仔细分析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已经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接着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注意不要被难懂的文言字词卡住;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对于词语解释题,多数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研究过的。

解题时,可以先套用已学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1.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是解决陌生词句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如,在句子“小则获邑,大则获国”中,“邑”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出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表示小的奖励;“国”则表示大的奖励。

2.通过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也是一种方法。

例如,在句子“范增数目___”中,“目”前有状语,后带宾语,可以推断出“目”是“计算、数目”的意思。

3.依据字形推断词义是一种较为深入的方法。

例如,在句子“樯橹灰飞烟灭”中,“樯”是冷僻字,但从字形上可以看出它与“橹”联合成词,因此可以推断出“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4.通过通假字推断词义也是一种方法。

例如,在句子“甚矣,汝之不惠”中,“惠”本义为“仁爱”,但在这里显然是讲智慧、聪明。

5.通过今双音词推断古单音词义也是一种方法。

例如,在句子“内立法度,务修耕织守战之具”中,“修”可以通过现代汉语中的“修建、修造、修长、修饰”等双音词推断出是“建造、制作”的意思。

6.通过词语结构或修辞推断词义也是一种方法。

例如,在句子“存亡之理”中,“存”与“亡”反义并列,可以推断出“存亡”是指生死存亡之间的关系。

甲]我曾经探寻过古代仁人的心灵,或许有两种不同的答案,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高高的宫殿里,他们忧虑百姓的疾苦;在江湖深处,他们忧虑君王的过失。

无论前进还是后退,他们都在忧虑。

那么,他们何时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必定会说:“先为天下的忧患而忧患,后为天下的幸福而幸福。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文言文比较阅读附答案「篇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参考答案: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奚以①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②上犯禁③,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

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治国》【注释】①奚以:凭什么、为什么。

①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

①犯禁:触犯禁令。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三里之.城夫环而攻之.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凡治国.之道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必先富民.D.民富则.安乡重家入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标出停顿。

(每个句子限断两处)(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4.下面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论述了战争的重要性,是借政治谈战争。

孟子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是“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B.甲文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C.乙文中管子认识到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富民对治理国家有着巨大的作用。

D.乙文一方面讲“民富”,另一方面讲“民贫”,从这两方面作了鲜明的对比后进行总结:要治理好国家,则要先富民。

专题11文言文比较阅读(二)(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专题11文言文比较阅读(二)(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专题10 文言文比较阅读(二)1.(2023·浙江温州·统考中考真题)同学们发现高明亭对《琵琶记》作者高明的介绍过于简略,准备向主办方提建议。

◎搜集材料【材料一】永嘉高经历明①,避乱四明之栎社,惜伯喈②之被谤,乃作《琵琶记》雪之,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于是村坊小伎③,进与古法部④相参,卓乎不可及已。

相传:则诚坐卧一小楼,三年而后成。

其足按拍处,板皆为穿。

尝夜坐自歌,二烛忽合而为一,交辉久之乃解。

好事者以其妙感鬼神,为剙⑤瑞光楼旌⑥之。

(选自《南词叙录注释》)【材料二】有王四者,以学闻。

则诚与之友善,劝之仕。

登第后,即弃其妻而赞于太师不花家。

则诚悔之,因作此记以讽谏。

……高皇帝微时,尝奇此戏,及登极,召则诚,以疾辞。

使者以记上进。

上览之曰:“五经四书在民间,譬诸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⑦之间亦不可少也。

”(选自田艺蘅《留青日札》)注释:①高经历明:指高明,字则诚,瑞安人。

经历,官名。

②伯喈:这里指东汉文学家蔡邕,字伯喈。

③伎:泛指歌舞表演。

④法部:指正宗的皇家乐曲。

⑤剙:同“创”。

⑥旌:表彰,显扬。

⑦俎豆:祭祀宴饮用的礼器。

◎读懂文意(1)解释加点词。

①卓乎不可及.已____________②尝奇.此戏____________(2)用“/”给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处断句。

(限断2处)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之间亦不可少也◎围绕提纲,展开讨论(3)同学质疑:材料一中画横线处作为“高明的故事”素材是否合适?发表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4)同学提议:增加《琵琶记》创作缘由。

根据两则材料,概括《琵琶记》创作缘由的两种说法。

(5)同学讨论:还可以增加《琵琶记》的哪些信息?结合两则材料,提一条建议并阐述理由。

撰写建议(略)(2023·浙江嘉兴·统考中考真题)程本立,字原道,嘉兴崇德人。

少读书,不务章句。

闻金华朱彦修兄弟得考亭之学①于白云许谦,乃往就学焉。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3 文言文对比阅读(纯文言篇)(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上·上海青浦·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1.【甲】诗的作者是。

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卒.辞不受( )3.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B.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C.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D.计算灾民回家的路程,资助路费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4.为【丙】文“籍而受券”中“籍”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A.通“藉”,凭借B.书籍,书册C.登记入册D.籍贯【丙】文“流民坌入京东”是因为“”。

6.【乙】文“,”两句反映了滕子京的政绩。

【丙】文富弼解决灾民食宿的具体措施是:(1);(2)(用现代汉语回答)。

以上表现出两位官员忠于职守、的人物特点。

(2024上·上海静安·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岳阳楼记(节选)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而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 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养竹记》的课外文言 文阅读文段.这个标题和《爱莲说》放在一起对比 其中的大概意思不言而喻.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 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 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技巧:注意四个步骤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一、文言文对比阅读考点分析:
<1>、翻译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2>用课内掌握的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解决文言文比较阅读 材料中相应的问题; <3>将阅读材料中的 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比较阅读材 料内容、写法、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 <5>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的异同;<6>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 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己从文中所受到的 不同启示.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
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 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 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 同学们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 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 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 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 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 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 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解题技巧:注意四个步骤
解题技巧:四个步骤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相近、形式相似的课文放在一起阅读。

有课文内容的比较、有词语意思的比较、有写作特色的比较、有文学常识的比较等。

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较阅读,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性,揭示个性特征。

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可以激发思维的创造性,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应先求同,再找异,我总结了几个方面。

一、阅读时可从文体入手进行内容的比较。

例如《马说》和《爱莲说》,都是古代的一种体裁,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马说》借题发挥,通过封建社会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爱莲说》通过对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列文章:《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他们的体裁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

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有“传记”(《五柳先生传》)。

“记”“说”“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

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

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桃花源记》《惠子相梁》故事性强,想像丰富。

《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

以上作品的共同点是,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五柳先生传》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范文正公仲淹既贵, 常以俭约训人, 戒诸子曰: “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 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

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汝母又已早世, 吾所最恨者, 忍令若曹享富贵之禄耶?”子纯仁娶妇将归, 以罗绮为帷幔, 公闻之不悦曰: “罗绮岂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俭, 安得乱吾家法?敢持至, 当火于庭。

”(明代刘元卿撰《贤弈编·卷二·范文正公仲淹既贵》)注释: ①范文正公仲淹: 即范仲淹, “文正”是他的谥号。

②执爨(cuàn):烧火做饭。

③躬: 亲自。

④甘旨: 美味的食物⑤充: 请人代劳。

⑥恨: 遗憾。

⑦若曹: 你们。

⑧罗绮: 罗和绮, 多借指丝绸衣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俭以养.德()(2)不能励.精()(3)未尝.充也()(4)闻之不悦.()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B.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C.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D.汝母躬执爨吾/亲甘/旨未尝充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2分)(2)今而得厚禄, 欲以养亲, 亲不在矣。

(3分)4.两篇文章中都谈到了对孩子的教育, 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4分)班级: 姓名: 座号:阅读文言选段, 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原卷版)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广东专用)(原卷版)

专题06 文言文对比阅读(2023上·广东揭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仍从./七十而从.心所欲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C.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D.乃.悟前狼假寐/去后乃.至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乙】昌平有老妪,蓄.鸡至多,惟卖其卵。

有买鸡充馔①者,虽十倍其价不肯售。

所居依山麓,日久滋衍。

会.刈麦曝于门外,群鸡忽千百齐至,围绕啄食。

媪持杖驱之不开遍呼男女交手扑击东散西聚,莫可如何。

方喧呶②间,住屋訇然③摧圮,鸡乃俱惊飞入山去。

故邵子④曰:“禽鸟得气之先。

”至万物成毁之数,断非禽鸟所先知,何以聚族而来,脱主人于厄乎?此必有凭之者矣!(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注释】①馔:饮食,菜肴。

②喧呶(náo):闹嚷,争吵。

③訇(hōng)然:巨响声。

④邵子:即邵雍,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有内圣外王之誉。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蓄.鸡至多()(2)会.刈麦曝于门外()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媪持杖驱之不开遍呼男女交手扑击东散西聚5.同样是讲人与动物的故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却有所不同。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02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古诗文)(基础题+提升题+创新题三位一体)(2024上·上海闵行·九年级一模卷)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伯父君谟,号“美髯须”。

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

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递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间”,表现了太守的思想。

5.【甲】诗“悠然见南山”一句有版本作“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不如“见”,用【丙】文的话说,“望”出于“”而“见”出于“”。

【丙】文给我们的启发是(2024上·上海浦东新·九年级一模卷)【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文言文比较阅读(带答案)

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24、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1分)舜发于畎亩之中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③吴既赦越( ) ④与百姓同其劳( )26.翻译下列句子。

(2分)女忘会稽之耻邪翻译:27.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

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28.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答案】24、舜/发于/畎亩之中(1分)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通“增”,增加②犯错误③赦免④劳动26、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2分)27、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意近即可) (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卧薪尝胆(1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部编新教材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部编新教材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练习(一)〖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真的)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讲论(讨论)差.可拟.(大体)(相比)因(趁,乘)竞走..取之(争相)(跑)2.翻译下列句子: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它比作柳絮随风飘舞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路旁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折了3.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注重后辈的教育,有方法,诗礼传家。

谢道韫: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之才女,聪颖优雅而有创意。

王戎:聪颖,善于思考,逻辑推断能力强,有主见。

(二)〖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翌日(第二天),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

”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

”举座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1.解释下列加点词: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舍弃)(离开)去后乃.至(才)尊君在不.(通“否”)使.人牵一驴入(派,让)举.座欢笑(全,整个)2.翻译下列句子: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与人相约一道出行,却扔下别人自己先走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很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的手(想要道歉),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镇江·八年级丹阳市第八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

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

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

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

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

”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

穴才容人。

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

②斫:砍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复.行数十步(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 )③尝.采药至衡 ( )④深入忘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3.【乙】文中的“不异世间”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相仿。

4.【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甲乙两文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又,再值得曾经同返,返回2.(1)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文言文对比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②虏③人过五千,移文④旁郡。

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⑧。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像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故克之/ 故时有物外之趣B. 彼竭我盈/而计其长盖不盈寸C. 会匈奴大入塞/ 会宾客大宴D. 范兵不敌/盖以诱敌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B. 彼竭我盈盈:充满(旺盛)C. 营中星列星:稀稀疏疏的D. 待旦将退旦:早晨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3分)A. 会匈奴大入塞会宾客大宴B.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公将驰之C. 晨往赴之万里赴戎机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9.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2分)。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广东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广东珠海·七年级珠海市文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尝.射于家圃( )(2)卖油翁释.担而立( )(3)尔安敢轻.吾射( )(4)康肃笑而遣.之( )2.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乙)陈康肃公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技之长,岂汝先父之志邪?”遂杖之。

(选自《碎金鱼》,有改动)【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B.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公亦以.此自矜C.岂.汝先父之志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D.遂.杖之/遂.反溯流逆上矣4.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岡不叹服5.请根据甲、乙两文回答以下问题。

(1)甲文中卖油翁“睨之”这一神态,写出了他怎样的心理?乙文中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答案】1.曾经放下轻视打发2.(1)卖油翁回答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文言文对比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

文言文对比阅读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通过对比阅读不同的文言文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领略其魅力,洞察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在对比阅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作者在相同主题下的独特表达和思考。

比如,同为描写山水之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有着迥异的风格。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通过对鱼的细腻描写,烘托出小石潭的清幽宁静,作者的心情也随之略显孤寂。

而《醉翁亭记》里,“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则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四季的变化,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豁达心境。

再看《岳阳楼记》和《滕王阁序》。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抒发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王勃的《滕王阁序》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以绚丽多彩的文字描绘出滕王阁的雄伟壮观和周边景色的迷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不仅在主题和情感表达上,文言文在语言运用和写作手法上也有诸多可对比之处。

《出师表》言辞恳切,以恳切的语气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主的忠诚和期望,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而《阿房宫赋》则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极力描绘阿房宫的奢华,从而对秦朝统治者的骄奢淫逸进行了批判。

对比阅读不同时代的文言文,还能清晰地感受到社会风气和文化思潮的演变。

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如《论语》《孟子》,充满了对人生、道德、政治的思考和辩论,反映了当时思想的活跃和学术的繁荣。

而到了明清时期,像《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作品,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善恶,体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们对现实的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事件
邹忌性格
齐王性格
齐王纳谏 齐王纳谏 过程的详 对齐国的 略 影响
文段 一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详尽
不着 一墨
文段 二
如果你是中考命题人,就 这两篇文章写作目的而言,你 将怎样设计题目,并给出答案。
文段一,讲述了齐王善于听从邹 忌的劝谏使齐国强大的故事,启示我 们 ,文段二也讲述齐王善 于接受邹忌劝谏,齐国却痛失得力干 将使国家蒙受损失的故事,警示我 们 。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的比较阅读
文段一: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 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 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③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⑤皆朝于齐。 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请你 简要复述文段一的内容,要 求讲清邹忌劝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因为齐王受蒙蔽很深,所以邹忌 为国家着想,把自己和徐公比美,而 如果你是中考命题人,从人物形象 妻妾客都认为自己比徐公还美的故事 的角度你将怎么设计题目,并给出答案。 讲给齐王听,指出齐王所受的危害。 因此齐王广开言路听取好的治国之道, 齐国也强盛起来。
文段二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①谓邹 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 战不胜,田忌不进②,战而不死,曲挠③而诛。"邹忌以 为然,乃说④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 金⑤而往卜⑥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 声威⑦天下,欲为大事⑧,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 人卜⑨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选自《战国策》
邹忌性格
齐王性格
齐王纳谏 齐王纳谏 过程的详 对齐国的 略 影响
文段 一
文段 二
项目பைடு நூலகம்
事件
邹忌性格
齐王性格
齐王纳谏 齐王纳谏 过程的详 对齐国的 略 影响
文段 一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详尽
不着 一墨
文段 二
文段一和文段二都刻画了邹忌这个 人物,然而他的性格却迥然不同,请你 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请你 简要复述文段二的内容,要 求讲清邹忌劝谏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邹忌与田忌不和,设计 陷害田忌,齐王不问缘由听从 邹忌进谏,下令诛杀田忌,迫 使英勇善战的田忌逃亡他国。
司马迁评价:“ 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 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 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项目
事件
找准比较点
轻松解文言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的比较阅读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 的比较阅读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分析课内外写人记事类文 言文比较阅读中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写作方法异 同和写作目的异同的比较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命题的方 法,学会分析比较阅读中的人物形象不同、写作 方法不同和写作目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学习中寻找规律, 消除对中考文言文的恐惧。
齐王性格
齐王纳谏 齐王纳谏 过程的详 对齐国的 略 影响
文段 一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邹忌劝 谏齐王 纳谏
详尽
不着 一墨
文段 二
文段一和文段二都写了邹忌进谏齐 王纳谏,然而对齐国却产生了不同的影 响,为什么?
项目
事件
邹忌性格
齐王性格
齐王纳谏 齐王纳谏 过程的详 对齐国的 略 影响
文段 一
详尽
不着 一墨
文段 二
如果你是中考命题人,就这 两篇文章刻画齐王的不同方法, 请你设计一个问题,并给出答案。
原题呈现: 文段一和文段二都写了齐王纳谏的故事 ,文 段一把这个过程写的详尽,重在表现齐王的 , 文段二的这一过程则不着一墨,重在表现齐王 的 。
感谢大家
作业: 分析两个文段的异同,找 到比较点,自拟题目并写出答 案。
原题呈现: 文段一和文段二都写了邹忌进谏齐王纳谏的 故事 ,文段一把这个过程写的详尽,重在表现齐 王的 ,文段二的这一过程则不着一墨,重 在表现齐王的 ,文段一从正面启示我 们 ,文段二从反面提醒我们 。
项目
事件
邹忌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