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优秀语文作文素材之陈寅恪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人物素材丨国学大师陈寅恪

人物素材——陈寅恪[人物品性]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

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

以示讽刺。

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

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

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

”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

”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

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

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

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

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他很幽默。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陈寅恪作文素材运用

陈寅恪作文素材运用

陈寅恪作文素材运用陈寅恪,字元亮,号南海,浙江绍兴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颇具影响力的贡献。

在他的著作中,不仅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许多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素材的参考和运用。

首先,陈寅恪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比如,在写作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文章时,可以引用陈寅恪对于古代文化的研究成果,丰富我们的文章内容,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陈寅恪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他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可以为我们的文学作品写作提供宝贵的素材和启发。

其次,陈寅恪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这些情怀和内涵可以为我们的作文增添温度和深度。

在写作关于人文关怀的文章时,可以引用陈寅恪对于人文情怀的阐述和表达,为我们的文章增添温暖和情感。

同时,陈寅恪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也是非常深刻的,他的思想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写作提供丰富的思想素材和启发。

最后,陈寅恪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这些表现和技巧可以为我们的作文增添魅力和吸引力。

在写作关于艺术表现的文章时,可以引用陈寅恪对于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的运用,为我们的文章增添魅力和吸引力。

同时,陈寅恪的作品中还融入了大量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这些古代文学作品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启发。

综上所述,陈寅恪的作品对于我们的作文写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的作品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为我们增添人文情怀和思想内涵,同时还可以为我们的作文增添艺术表现和语言技巧。

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陈寅恪的作品,为我们的作文增添丰富的素材和内涵,使我们的作文更加有深度和魅力。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陈寅恪

作文素材积累——陈寅恪人物小传陈寅恪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研究范围甚广,他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史学方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陈寅恪治学主旨“在史中求识”。

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

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

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

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

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

有《诗存》问世。

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经典素材拒称“大师”的大师,纯粹与淡泊,寂寞与辉煌在中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

早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四大导师”。

今之“大师” 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提携的学生。

和同时代许多红极一时的名家不同,陈寅恪是一个纯粹的学院派知识分子,他素来洁身自好,远避政治,潜心学术,与世无争,乃至人们对陈寅恪的学术成就、思想价值至今仍不甚了了。

就连陈最后20年栖身的中山大学,也未使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传承。

那幢辟为故居的两层小楼,无非陈师仅存的一缕痕迹而已。

在史学界,陈寅恪被公认为中古史的权威,其学术贡献,非专家而难喻。

常人对陈寅恪的了解,多是他非凡的生平。

关于陈的早年经历,大陆版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记述;其后期经历,则以《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最为详尽。

作文素材23764

作文素材23764

【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 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季羡林这样回忆陈寅恪: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维解读 1.[学术标杆] 真正的学者,一定有士人的风骨。

其表现,就是坚持学术的标准,坚守学者的良知与良心。

陈寅恪可谓中国史学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民国学人的标杆式人物。

宝剑磨砺出,腊梅凌寒发。

就深刻与广博而言,现代养在深闺中的学者们确实无法与那一场腥风血雨中苦熬出来的陈寅恪们相比拟,而当代人谈到陈寅恪,流传最广的 3 句话为:“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而已”;“我们是没有资格谈陈寅恪的”。

诚如易中天先生在《劝君免谈陈寅恪》中说:“陈寅恪是了不起,可惜我们学不来。

”理由有三:首先是“顶不住”,其次是“守不住”,第三是“耐不住”。

2.[人格独立] 在那个学人身不由己的时代,陈寅恪能够过滤净化自己的心灵,坚持独立的人格,保持自由的文心,具有正直的士大夫情操和博学深思的中国文化习养。

作为一代文史巨擘,观其一生,很难用几句话评价陈寅恪其人,或许正如其在王国维墓碑上所写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用这两句话来评价他最为合适吧。

陈寅恪自始至终将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放在第一位。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哎呀,说起来陈寅恪先生写我,还真是有点儿意思呢!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年轻,对文学啊、历史啊啥的都特别感兴趣。

陈寅恪先生呢,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教我怎么看书、怎么写作文,还给我讲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你说,有这么一个好老师,我能不喜欢他吗?陈寅恪先生可是有名的学者,他的文章可是字字珠玑啊!我当时就觉得,要是能像他一样写出那么好的文章,那该多好啊!于是我就请教陈寅恪先生,他说:“你啊,就是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说完了还鼓励了我一番,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陈寅恪先生的话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感慨万分啊!因为陈寅恪先生的教诲,我才能够在文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而且,我也一直把陈寅恪先生的话记在心里,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

你知道吗?陈寅恪先生还教我怎么看待人生呢!他说:“人生就像一场戏,我们要学会欣赏其中的美好。

”这句话可真是深入人心啊!让我明白了,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这些困难和挫折就会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还有一次,陈寅恪先生跟我说:“你要相信自己,不要轻易放弃。

”这句话对我影响特别大。

因为在我人生的某个阶段,我真的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差点就要放弃了。

但是,我想起了陈寅恪先生的话,于是就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我成功地克服了那个困难,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所以说,陈寅恪先生真的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他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写作文、如何看待人生,还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现在想想,要是没有陈寅恪先生的教导,我可能还是那个对文学一无所知的小毛头呢!所以啊,我要好好感谢陈寅恪先生,感谢他给了我这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陈寅恪先生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的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会永远记住陈寅恪先生的话,也会努力成为一个像他一样优秀的人。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陈寅恪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陈寅恪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陈寅恪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诗人、历史学家、古典文
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
外三位是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

,而又学识过人,在清
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人物评价
1、家世显赫,学识过人。

其父是陈三立是“清末四公
子”之一、着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因其身出
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
教授之教授”。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
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早年,他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学习梵文、巴利文等古
文字,并了解西方文化。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
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在中
国百年学术史上,陈寅恪才是学贯中西的“泰斗”。

早在清
华国学研究院时期,陈就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为
“四大导师”。

今之“大师”季羡林不过是受他指教、经他
提携的学生。

2、些许便宜面包,图书馆里度日。

1902年,13岁的陈寅恪开始其16年的海外留学之旅,他先是以自费生身份到
日本,留学4年后,因脚气发作,陈寅恪回国,日本留学生。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1陈寅恪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1陈寅恪

01. 陈寅恪陈寅恪海外留学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 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 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 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他,没有一张文凭。

史学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火炬和标杆。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因病离世。

怀念陈寅恪先生,不仅是在瞻仰他的学识,更是在纪念他的精神。

大师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崇。

梁启超由衷地佩服道:“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著名历史教授姚从吾说:“陈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大师语1.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2.小穷,则以诗相勉。

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

3.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大师范一、留洋不求文凭的学问大家1902年,12岁的陈寅恪开始了海外留学生涯:先是以自费生身份留学日本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4年后因病回国;1910年开始,他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就读。

但直到游学结束,他也没拿到一张文凭。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哇哦!我来告诉你陈寅恪先生写的《我有什么好处》是多么厉害吧!他可是一个超级聪明的人呢!他说啊,他说:“我有什么好处,我能做点什么,也是我自己担当的事情,不用说别人的坏处。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深奥,但是他的意思就是,他做事情要靠
自己,不指望别人说好话。

哎呀,我觉得这个意思好有道理啊!
他还说:“凡事总要求个明白,不必说自己的长处,也不必说别人的短处,明明白白,公平公正。

”听起来好像就是说啊,要是做事情,就要老老实实,不要总想着别人
好坏。

他可真是一个懂得做人道理的人呢!
我还记得他说了一件事,说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可是他家里人一直都鼓励他学习,说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做到。

他还说他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书,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眼睛都要花了,可是他从不觉得累。

他说:“小时候爱看书,长大后也一样,喜欢学习,是成为学者的根本。

”哇!他小时候就这么爱学习,现在想想真的好厉害!
陈寅恪先生还说:“书上说得天花乱坠,真的做起来,多少会有不便,不如一旦做起,且任它有时不顺。

”意思是说啊,书上的理论再好,实际操作起来,总会遇到困难,但是只要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哎呀,真的是好励志哦!
我觉得陈寅恪先生说的话,虽然有点难懂,但是好有道理哦!他不光会做学问,还会做人,说的话都是真理呢!我也要像他学习,不怕困难,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

2019年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2019年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牛津大学20xx年曾正式聘请陈寅恪担任该校汉学教授,并于此后数年一直虚席以待。因为他们认为,陈先生是当时“秀的中国学者”。
“国可以亡,史不可断”
就是这样一位“秀的中国学者”,“一个天生的导师”,此时却身处战火之中,他的工作条件惊人地恶劣。陈寅恪之女陈美延回忆说:“父亲工作的时候汗流浃背,在一个茅草房里,风雨一来,把房子都能刮塌的那种房子里头,也没有桌子,就是一个箱子,搬一个小凳写文章。”“他写完,需要休息,就带我出去散步,我那时候很小,就穿个木板鞋,在山上跑,满山的映山红啊……父亲只能在休息的间隙,感受到一种远离战乱的欢愉。”
语文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
这是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陈寅恪写书的种种细节,至今仍被后世记忆着。在四川李庄的时候,邓广铭先生住在陈寅恪的楼底下,傅斯年对他说,陈先生如果有什么事一跺地板,你就马上跑上去。有一次邓广铭跑上去,看见陈先生躺在床上呻吟,说我要快死了,我这个身体快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但是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在抗战如此严酷的境遇里,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他在大灾难面前,恪守着一个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永不熄灭的学术之光
岭南大学校园很美,一年四季树木常青,但是陈寅恪看不见,他在黑暗中已经生活了5年。很多人回忆,陈寅恪以前上课是很有特点的,讲到深处,他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眼睛瞎了之后,再也没有人看见他闭着眼睛讲课。他永远睁大着眼睛,一如我们今天见到的他晚年的照片,目光如炬。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写我有什么好处的作文哇!听说要写陈寅恪先生写的那篇《我有什么好处》,我超兴奋的!因为这篇文章可是超有意思的哦!
首先啊,陈寅恪先生可是一个超级厉害的历史学家,他不但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还超懂得分析问题。

他写的那篇文章嘛,说的就是小时候他为什么那么爱玩,可是长大以后发现,小时候玩的时候其实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呢!就像我们现在玩的时候,也可能在学习哦!
想象一下,小时候的陈寅恪先生肯定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爱闹的。

他可能跟他的小伙伴们一起爬山玩耍,捉迷藏,还有玩鞭炮,哈哈!不过,他虽然玩得很开心,但是他的眼睛可是超级尖哦,他能够在玩耍的时候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就像我们啊,有时候玩得开心,也能学到新的东西呢!
陈先生还说过,小时候玩耍的时候,他其实也在学习,比如他爬山的时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看到了山上的风景,学到了地理知识。

他捉迷藏的时候,学会了如何藏好自己,还培养了观察力。

玩鞭炮的时候,他可能学到了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哦!所以,小时候玩耍的时候,其实也在悄悄地学习着。

陈先生的文章里还说到,小时候的玩耍经历,让他长大后有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所以,就像我们现在玩的时候,也要注意发现和学习哦!说不定我们玩的时候,也在培养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呢!
总之,陈寅恪先生写的那篇《我有什么好处》,告诉我们,小时候的每一次玩耍,都是一次隐形的学习哦!所以,不管是玩游戏还是玩耍,都要用心去体会和发现,因为玩乐中也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乐趣!。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

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

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

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500字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学生关于陈寅恪议论文事例精选5篇(一)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他很幽默。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

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寅恪:最是文人不自由寅恪(1890—1969),字鹤寿,修水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寅恪。

四大导师中,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寅恪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经吴宓推荐的,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

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云祥有过一番争执。

问:“(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

”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一听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之后梁启超提出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几位著名教授对寅恪的推誉,云祥一听,既然外国名家都如此推崇,那就聘请。

民国十五年即1926年的秋天,寅恪抵达清华,时年36岁。

寅恪家学渊博,祖父是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巡抚宝箴,父亲是清末“同光体”代表诗人、被称为“维新四公子”之一的三立。

因为宝箴和三立在率先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父子俩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寅恪是三立的第三子,这一年他9岁。

寅恪少时在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下,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了经、史、哲学典籍,但父亲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而是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在寅恪13岁时就送他和哥哥衡恪东渡去了日本,入巢鸭弘文学院,同行的中国学生还有鲁迅等人。

而寅恪一辈子也以家族为荣,念念不忘自己的身世,终身背负着家国的使命。

1905年,寅恪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吴淞复旦公学,毕业后获得了他平生的唯一一文凭。

1910年寅恪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寅恪回国,1918年冬,他又得到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古文字学,同时学习中亚古文字、蒙古语。

在留学期间,寅恪勤奋学习,积蓄了各方面的知识,并具备了阅读蒙、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文字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汲取西方文化,独立有创见,故其见解,多为国外学人所推重。

1924年5月,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的元任,准备回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前特致函寅恪,希望氏重返哈佛代其职位。

寅恪复信婉辞曰:“我不想再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元任见信,深感其人志不在此,遂不再提及。

在德国留学期间,中国留学生多染纨绔作风,但寅恪的生活却简朴而正派,他与傅斯年一起被誉为“宁国府大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是最干净的”。

因为生活艰苦,寅恪每餐都吃炒腰花,回国后他去拜访元任,夫人步伟特意为他做了一桌子的猪腰,结果寅恪笑说他不喜欢腰花,当时吃它只是因为腰花在德国非常便宜。

寅恪在清华期间主要讲授“佛经翻译文学”、“两晋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课程。

1930年以后,又开“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唐五代史专题研究”等课程。

每次上课,寅恪总是抱着很多需要引用的书籍走进教室,他有黄黑两种颜色的包袱皮各一个,如果是讲佛经文学、禅宗文学课,他一定用黄布包袱皮,而讲其他课时,则用黑布包袱皮。

讲授隋唐史的时候,寅恪开明宗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季羡林在《回忆寅恪先生》中写道:“寅恪先生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先把必要的材料写在黑板上,然后再根据材料进行解释、考证、分析、综合,对地名和人名更是特别注意。

他的分析细入毫发,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的精神,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这种学风,同后来滋害流毒的‘以论代史’的学风,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罗香林回忆说,“(师)进入课室,就提出要讲的专题,逐层阐释,讲至入神的地方,往往闭目而谈,至下课铃响,还在讲解不停,真是诲语谆谆,从无倦容。

”寅恪讲课时或引用多种语言,佐证历史;或引诗举史,从《连宫洞》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而文字出处,又无不准确,伴随而来的阐发更是精当,令人叹服。

寅恪讲学重自然启发,着重新的发现,对学生只指导研究,从不点名,从无小考,就是大考,也只是依照学校的规章举行,没有不及格的。

他常说,问答式的笔试不是观察学生学问的最好办法,因此每次他都要求学生写短篇论文代替大考。

但寅恪又强调,做论文要有新的资料或者新的见解,如果资料和见解都没有什么可取,则做论文也没有什么益处。

他在阐述历史研究的心得时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根据史籍或其他资料以证明史实,认识史实,对该史实有新的理解,或新的看法,这就是史学与史识的表现。

”时任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的吴宓非常器重寅恪,说“始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识得寅恪。

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今时越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人之同于吾言。

”梁启超也很尊重寅恪,虚心地向人介绍:“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当时名家如吴宓、朱自清、友兰都来旁听寅恪授课,天挺称他是“教授的教授”,历史系教授从吾说:“寅恪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寅恪不仅学问精深,他的诗作继承家学,亦堪称一绝,而在联句(对对子)方面更是不遑多让。

他送给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的一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曾被传为一时佳趣(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弟子,康号“南海圣人”,研究院学生受教于梁,故称“南海圣人再传弟子”,王国维为清南书房行走,是溥仪的老师,研究院学生又受教于王,则与溥仪恰为“同学少年”)。

他给好友吴宓的一副赠联则是“新雨不来旧雨往,他生未卜此生休”。

吴宓字雨生、雨僧,在婚恋方面颇多周折,与原配夫人心一离婚,而他爱慕的人却都属意他人。

此联上联典出杜甫,嵌二“雨”字,下联典出商隐,嵌二“生”字,堪称精妙。

1932年夏,清华大学中文系招收新生,寅恪应系主任文典之邀出考题。

他出的题目非常简单,除了一篇《梦游清华园记》的命题作文,就是要求考生对两个对子,其中一个对子的上联为“行者”。

考试结果五花八门,其中较优者为“祖冲之”,“王引之”更优,而先生认为最佳答案应该是“胡适之”。

在白话文已经在社会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时候,用“对对子”作为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这在当年曾经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寅恪则坚持认为,汉文具有不同于印欧语系的特色,而“对对子”至少具有四大功能:一是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是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是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是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即将不保,时年85岁的老人三立愤而绝食,五天后离世,寅恪悲恸过度,导致右眼失明。

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寅恪久久地斜卧在走廊的藤躺椅上,一言不发。

49天后,寅恪携妻将雏,离开已经沦陷的北平,踏上了流亡之路。

在离开北平之前,寅恪把一批重要书籍装进书箱,托友人寄往,待他半个月后抵达,书籍尚未邮到,可战火已经逼近,国立临时大学再迁,他只好携一家大小再次登程南下,不料随后邮到的书籍却在大火中一本无存。

寅恪做学问的方式是在书上随读随记,也就是古人说的“眉批”,眉批上写满了他的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

”就在战时离乱,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寅恪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寅恪写作这两本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著作的细节,至今仍被后世记忆着。

在庄的时候,傅斯年对住在寅恪楼下的邓广铭说,先生如果有什么事一跺地板,你就马上跑上去。

有一次邓广铭跑上去,看见寅恪躺在床上呻吟,说他快要死了,身体快不行了,他坚持不住了。

但是他又说,不写完这两稿,他不死。

寅恪不仅在国学术界受人尊敬,声名也远播国外。

1938年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研究中亚史遇到疑难问题,向德、奥知名学者求助,未能解决,柏林大学于是向他推荐了寅恪。

他向寅恪请教后,终于得到满意解答。

联考古学家发掘到三块突厥文碑石,学者们纷纷研究,但均莫衷一是,不懂不通,请教寅恪,终于得到准确破译,各国学者同声叹服。

唐德宗与吐蕃之唐蕃会盟碑,许多学者,如法国的沙畹、伯希和等人均无法解决,经寅恪翻译,国际学者都十分满意。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唐代)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寅恪作出的。

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1939年,牛津大学聘请寅恪担任该校汉学教授,1940年暑假,寅恪离开赴,准备乘船去英国以应牛津大学之聘,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未能成行。

后在全家返回途中,两木箱随身携带的书籍又遭盗窃。

据说这是两箱更加珍贵的书籍,所以这一次的打击更大,等于多年心血彻底付诸东流,这令寅恪的精神几近崩溃。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1955年,越南华侨禹铭写信告诉寅恪,说在海防旧肆买到他当年被盗的两册《新五代史》批注本,准备寄还给他。

寅恪十分兴奋,盼望着书籍寄到就可据此著作。

接下来的消息却让他有些失望,当时的越南政府不准书籍出口,邮寄暂时是不可能的了。

接着又有消息传来,家遭遇兵火,此书同遭劫灰,这令寅恪彻底地绝望了。

1941年,寅恪再次前往,这次他是应大学中文系主任许地山的邀请,在大学讲授隋唐史。

同年8月,许地山逝世,寅恪接任大学系主任一职。

1941年底沦陷,学校停课,生活物资奇缺,由于寅恪的声望,有日本学者写信给军部,让他们不可为难寅恪,于是军部就给司令下文,照顾家,并派人给寅恪家送去了面粉。

但寅恪拒不接受日本人的馈赠,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日本宪兵往屋里搬面粉,寅恪和妻子唐筼就往外拖。

期间寅恪闭门治学,撰成《唐代政治史略稿》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