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_曾雄生
关于物理学史的论文目录大全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首都师范大学李艳平教授;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胡化凯教授、大同大学李海教授、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秘书:首都师范大学白欣博士。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继续挂靠在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1998-2005年物理学史部分物理学史中的文献目录,收集范围,以国家出版发行的主要报刊杂志为准,侧重物理学史部分以及相关文章。
分类排序:按年代。
目录格式为:题目/作者/刊名/年卷期/页码。
收录中会有错误,请纠正。
1998-05年物理学史部分杨振宁:与爱因斯坦比肩的物理学家,高策,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4,34~41朱载堉其人,邓宏里,光明日报,1998年8月21日爱因斯坦的宇宙宗教感情,李醒民,方法,1998,8,9~20理论物理学宗师--洛伦兹,刘乃汤,现代物理知识,1998年 5期42~44科学上的伟大发现——纪念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100 周年,王渝生,中国科学报,1998年10月6日计算物理国家极重点实验室简介.沈龙钧等.物理,1998,27(12)249国家“八六三”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简介.王建荣.物理,1998,27(12)750冲击破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简介.谭华.物理,1998,27(12)751物理学志愿者—核物理学家迈耶.刘义保.现代物理知识,1999,1,39-41伦琴对热学和电学的贡献.王较过等.现代物理知识,1999,1,42-43扭秤的发明应用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朱湘柱等.现代物理知识,1999,1,44-45量子霍尔效应和诺贝尔物理奖.虞? 跃.科学,1999,51(1),55-57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创造者张锡钧教授.王? 鹤.科学中国人,1999,1,8-11战时日本的物理学家.Laurie M.Brown,南部阳一郎.科学(中译),1999,3,45-48核物理学家张文裕.陈清泉.新华文摘,1999,3,134-137托马斯?杨与杨氏干涉实验.刁述妍等.物理,1999,(28)3,187-190关于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发明权争论的历史考察—纪念集成电路发明40周年,阎康年,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60-68同上帝对话爱因斯坦传奇,董光璧,中华读书报,1999年4月14日几何动力学观念的确立和升华—时空物理百年回顾, 沈葹. 科学,1999,51(2),40-44科学泰斗,良师益友--深切悼念王淦昌先生, 杜祥琬.物理,1999,28(4),244-245王淦昌与诺贝尔奖. 周志成.百科知识,1999,4,36-37晶体管的发明. 李安平.中国科技月报,1999,5,57-57两弹一星,彪炳史册. 李安平.科学时报,1999年5月31日贝尔实验室连获诺贝尔奖的启示. 阎康年.科技日报,1999年5月1日王淦昌对科学创新的诠释—为怀念王老而作. 吴水清.世界科学*,1999,3,35-37迈特纳和她对发现核裂变的贡献. 戴宏毅等.物理,1999,28(5),308-313对朱载堉异径管律的探讨. 冯德民.西北大学学报(自然),1999,29(2),183-186丽江木氏谱牒版本源流考. 和力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1999,3,47-51白族音乐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贡献. 董锦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科),1999,3,81-83光本性的认识. 刘义保等.现代物理知识,1999,3,40-42开尔文在电磁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刁述妍等.现代物理知识,1999,3,39-40佩兰测定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方法. 张东壁.现代物理知识,1999,3,45-46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理论. 王教过.现代物理知识,1999,3,47-48赫兹与电磁波的发现. 潘留占等.物理通报*,1999,1,40-42作为一名物理教师的爱因斯坦. 王荣德.物理通报*,1999,3,36-39从超距作用到场. 胡亚敏.物理通报*,1999,3,40-41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渝生,科技日报,1999年7月5日论伽利略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吴炜.大自然探索,1999,18(3),117-120赫姆霍兹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杰出贡献.罗平,大自然探索,1999,18(3),121-127物理学史上的一场大误会.戴宏毅.自然杂志,1999,21(4),237-239爱因斯坦在上海.陈敬全.科学,1999,51(4),37-39中微子的发现.季淑莉.物理,1999,28(7),434-436玻耳兹曼:一位深受哲学困扰的物理学家.成素梅.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64-71,74伽利略与罗马教会.张增一.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50-58卢瑟福元素嬗变理论的形成和卢瑟福的贝克利亚演讲.宋德生.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3,59-63,58氢弹爆炸成功. 王渝生,科技日报,1999年9月9日μ子原子被发现. 阎康年,科技日报,1999年9月15日殊途同归拿诺--诺贝尔奖的两个案例(物理)分析. 阎康年,科学新闻周刊,1999年24论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几何化思想. 陈卫平.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5),16-18物理学世界图景的变换及其比较. 冉启锋.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5),19-23从爱因斯坦到杨振宁. 吴水清.物理通报,1999,8,38-40论物理假说之源. 金蓉.物理通报,1999,5,43-44超导托马克装置建设,王渝生,科技日报,1999年10月20日阿尔法磁谱仪的永磁体,王渝生,科技日报,1999年10月21日南极长城站建成,分子轨道图形理论,高温超导体研究,水道基因组物理图,王渝生,科技日报,1999年11月11日库仑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王较过.现代物理知识,1999,6,43-44中西方古代对物质不灭论的认识. 胡化凯.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6),55-61亥姆霍兹与马赫:实在论者与实证论者,许良等,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9,16(6),37-40首任物理学研究所主任李书华. 樊洪业.科学时报,1999年11月30日缅怀钱临照先生对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电镜学会的贡献. 吴自勤.物理,1999,28(12),746-747对我的老师钱临照先生的怀念. 李林.物理,1999,28(12),748-750缅怀我国晶体范性及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先驱钱临照先生. 郭可信.物理,1999,28(12),751-752阿拉果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王较过.物理,1999,28(12),752-755唐五代至宋敦煌的量器及量制. 高启安.敦煌学辑刊,1999,1,59-73无行说对中国古代物理认识的影响. 胡化凯.管子学刊*,1999,1,74-78物理学百年回顾. 本? 刊.世界科学,2000,2,封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灵感。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出现的中国科学家的成就
在讲授传染病时 , 教材举出了几种常见体表传染 病 , 中就有 沙 眼 。而 引起 沙 眼 的沙 眼衣 原体 就是 我 其 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发现的。建国初期 , 汤飞凡舍弃 国外 优越 的条 件 留在 国 内 , 进行 微 生 物学 的研 究 。他
带领 研究 人员 , 过上 百次 试 验 , 经 终于 在 15 从沙 5年 9 眼 病人 眼 的分 泌 物 中 寻 找到 了沙 眼病 的元 凶— —沙 眼衣 原体 ( 当时称 为沙 眼 病毒 ) ,并 在人 体外 培养 成
一
附近 , 人们发现一奇怪物体 , 裴文 中断定是猿人头盖 骨。 经过连夜仔细发掘 , 头盖骨终于被挖掘出来 了。 几 十万 年前 人 类 祖 先 的头 盖 骨重 见 天 日的消 息很 快 传
开, 引起 全世 界学 术界 的广 泛重 视 。以后 经 过我 国科
学家几十年发掘 ,出土了属于 4 0多个个体 的人类化 石、 大量石器 、 用火留下 的灰烬层 。 这里成为世界上材 料最系统 、 最丰富的直立人遗址 。“ 北京人” 的发现证 明 了直立人 的存 在 , 从 猿到 人 ” 为“ 的学说 提 供 了有力 的证 据 。 2 胡先骢 等科 学家发 现 并命名 世界 珍稀 植物 水杉 在讲授我国珍稀植物时 , 就会提到水杉 。水杉是 我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 的。14 年冬 ,干铎在谋道 91
溪, 发现路旁有一株较为奇特的大树。由于树叶已经 落尽 , 以辨认 种类 。于 是干 铎 到万县 后托 人 代采 标 难 本 。14 年 7 , 93 月 王战采到水杉的枝叶 、 球果标本 。 14 9 5年夏 , 至 中央 大学郑 万钧 教授 鉴定 。 万钧 见 送 郑
到这 份 标 本 ,认 为 在 现存 的杉松 类 中应该 是 一 个 新
胡道静与《社会科学战线》来往书函辑释
第27卷 第10期Vol.27 No.10北京印刷学院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aphic Communication 2019年10月Oct.2019胡道静与‘社会科学战线“来往书函辑释孙海静(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长春130111)摘 要:胡道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投身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先后撰有‘梦溪笔谈校证“‘沈括研究论集“等著作,在 沈学”研究㊁中国农学㊁科技史方面颇有建树㊂‘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胡道静与佟冬㊁林之满等学者的书信若干,反映了胡道静在沈括研究方面的成绩㊂通过书信的考证,不但可以考察胡道静与‘社会科学战线“的若干学术渊源,还可藉此探索‘社会科学战线“在创刊四十年来对中国学术的深刻影响㊂关键词:胡道静;‘社会科学战线“;书札;学术渊源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8626(2019)10⁃0001⁃-05 胡道静(1913 2003),祖籍安徽泾县,生于上海,家学渊源深厚,其父怀琛㊁伯父朴安久负盛名㊂1932年毕业于上海持志大学国文系,后任职于上海通志馆㊁上海古籍出版社㊁上海人民出版社等机构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投身于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代表作有‘中国古代的类书“‘梦溪笔谈校证“等㊂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七卷本‘胡道静文集“,收录胡道静有关图书馆史㊁新闻史㊁科技史研究的文章和专著若干,其中虞信棠㊁金良年编‘胡道静文集“卷七‘序跋题记㊃学事杂忆“收录胡道静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至二十一世纪初的数十种序跋及回忆等,并未收录各类书札㊂[1]然而,散见于各类报刊杂志中的书札作为胡道静学术交往的重要材料,见证了其在新闻史㊁出版史㊁沈括研究等方面的成就㊂2018年,吉林省社科院编纂了‘〈社会科学战线〉历史文献图录㊃书信集“收录创刊四十年来‘社会科学战线“杂志与作者交往的信札328通,涉及作者178位,信件包括社会生活㊁学术讨论㊁诗文唱和等㊂[2]其中收录胡道静与佟冬㊁林之满书信十一封,内容关涉索要学刊㊁学术研究等方面,其中两封与佟冬的书信㊁三封与林之满的书信值得注意,是胡道静关于沈括研究的重要书信,结合‘社会科学战线“刊发文章以及相关史料,或可补充胡道静的学术研究㊂一㊁胡道静与佟冬来往书信释读佟冬(1905-1996),字竹生,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历史学家㊁教育学家,执教于吉林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东北史研究,著有‘中国通史简编“‘中国东北史“等,创办了‘社会科学战线“(时间为1978年5月1日),并担任主编㊂‘社会科学战线“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文章,作为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社科刊物,与云南大学马曜(1911 2006)创办的‘思想战线“等刊物遥相呼应,为万马齐喑的八十年代学术界打开了一扇窗户,发表了大量文章,所涉作者如罗继祖㊁李泽厚㊁范文澜㊁金景芳㊁郭绍虞㊁周汝昌㊁周振甫㊁邓广铭㊁李一氓㊁赵朴初㊁郭在贻㊁潘景郑等学者皆是重要代表㊂一方面,借助‘社会科学战线“的发表平台,学者们将 文革”十年积攒的学术论文发表出来,推动了七㊁八十年代学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科学战线“来稿多元,佟冬先生还广泛征求国外学者来稿,表现了刊物的开放性㊂胡道静两次为‘社会科学战线“向李约瑟博士约稿,就是突出代表㊂胡道静于1981年给佟冬先生写过几封信,主要涉及编辑投稿㊁推荐论文㊁学术会议等信息㊂第一封书信 佟公赐览:旌驾莅沪,盛会宠招㊂适因樱小疾,未能 收稿日期:2019⁃07⁃09基金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青年项目 近十年书札文献出版的实践与探索”(2019qn31)阶段性成果㊂趋陪末座,饮闻诸君子高论,引为大憾,谨呈片札,深表歉意㊂吾公在此倘尚有数日栖迟,谨当趋师大奉谒令仪,恭求面教㊂敝寓已自原居溧阳路迁四平路950号四平大楼10号楼16室,今后赐示并请您社各位函教,乞写新址为感㊂敬候崇祺 ‘战线“诸君子并此问候晚胡道静肃1981年5月14日上午5时10分第二封书信 佟公赐览:您老人家莅沪召开‘战线“座谈会日,晚以抱恙未能到席,致失侍谒聆教良缘,心怀抱憾㊂其后欲趋师大招待所谒,因腿间淋巴结发炎,艰于行走,不克如愿㊂悬想高风,袛能留求将来机缘,以偿夙愿㊂谨投片札,乞购原宥㊂前于收到‘战线“惠柬时,草呈一札寄师大招待所,时旌驾已启行,信乃退回,今仍附呈,藉明缘悭㊂敝寓已迁居四平路新址,地址亦附在读函内,乞詧㊂另封寄呈‘杭州大学学报“一本,内有拙辑沈存中‘忘怀录“逸文,粗糙难遇目,叨在爱末,谨求指教㊂耑上敬候㊂崇祺后学胡道静肃1981年5月22日上午5时5分‘社会科学战线“创办于1978年,在宋振庭和董速的倡导下,由时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的佟冬先生担任主编,副主编由石静山㊁张松如㊁杨公骥等学者担任,编委则由著名学者于省吾㊁金景芳㊁孙常叙等二十余位专家组成,大部分学者来自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原东北人民大学),编辑部主任为王慎荣,副主任为周雷㊂‘战线“成立后,佟冬于1979年和1981年到北京和上海召开了座谈会,征求办刊意见,当时每年收稿大概2800份左右[3]53,广收海内外文章㊂上述信札背景就是1981年佟冬先生到上海进行座谈活动,胡道静因身体不适没有参会,写信表示遗憾㊂[4]163胡道静还寄去了沈括‘忘怀录“逸文,请其指教㊂二、胡道静与林之满来往书信释读胡道静作为沈括研究专家,先后出版了‘梦溪笔谈校证“‘新校正梦溪笔谈“‘梦溪笔谈补证“等著作,是 沈学”研究的集大成者㊂ 文革”期间,由于胡道静身陷囹圄,所著‘梦溪笔谈补证“‘沈括年谱“以及三千余封书信毁损殆尽㊂作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沈括在中国科技史㊁农学史方面贡献卓越,其所著‘梦溪笔谈“ 分故事㊁辩证㊁乐律㊁象数㊁人事㊁官政㊁权智㊁艺文㊁书画㊁技艺㊁器用㊁神奇㊁异事㊁谬误㊁讥谑㊁杂志㊁药议等十七目,共六百零九条㊂内容涉及天文㊁数学㊁物理㊁化学㊁生物㊁地质㊁地理㊁气象㊁医学㊁文学㊁史事㊁美术及音乐等学科㊂”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评价‘梦溪笔谈“为 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㊂此书在科技史方面常为人称道,但是对此书进行细致校勘及研究的中国学者却寥寥无几,胡道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专攻中国科技史,在‘梦溪笔谈“研究方面首屈一指㊂‘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收藏的胡道静写给林之满的三封书信便涉及他对于‘梦溪笔谈“及沈括的研究㊂第三封书信 之满同志:八月四日惠教和抽印本拜悉,非常感谢您!李老博士的,道命转寄㊂整册的第三期,谅已由编务组寄给李老㊂他的通讯地址是: DR JOSEPH NEEDHAM,FRS,N HISTORY OF SCIENCE LIBRARY16 BROOKLANDS AVENVE,CAMBRIDGE CB2 2BB,UNITED KINGDOM.整册的第三期,我至今未收到㊂读信知由编务组发,那一定寄去上海古籍出版社交了㊂信和稿费,古籍转了来给我,照收无误㊂可是书刊,颇有被 没收”(说重点是 吞没”吧)之危险㊂(又,李老博士照片原件,望通知编务组织寄还,至感己感㊂)而且为这点事,也不宜去劳兴师动众追查㊂所以,那就算了㊂只是,另有一事,即很久之前,我给您的一信中,曾提到过一个请求,说我尚缺您刊78年第3期(总第3号)一本,上海无法补购到,如您社尚有书,希允购一册㊂后来未奉复说没有,也没有收到㊂现在我想,如寄出,当然也是由编务组办,而编务组留的地址是古籍社,那么亦被 没收”了㊂真是非常之糟,为时既久,欲向古籍探查亦难㊂所以,您社2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如还有存书,请委托编务组给寄一本到上海人民出版社交我,收到后当将书款汇交编务组也㊂前奉购书,方知杨廷福同志经高教部同志出国讲学,认为是到日本㊂前得廷福来信讲起,乃是意大利㊂在明年秋季将举行 国际中国法制史学术会议”,由于美国学者的推荐,大会向我提出邀请杨公出席㊂(地点在意大利米兰城)此为学术界大好消息,亦我辈之快闻也㊂敬礼胡道静1980.8.11‘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刊发了李约瑟博士的‘近代科技史作者纵横谈“的讲话,这篇讲稿是1977年8月11日在爱丁堡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科技史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㊂[5]文章回顾了世界科技史的进展情况,有关植物学㊁生物学㊁物理学等方面的成就及其现状,对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无疑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大门㊂李约瑟博士是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所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产生了巨大影响㊂胡道静在信中交代了李约瑟在英国剑桥的居住地址,希望‘战线“将本期也寄到上海人民出版社㊂除此之外,胡道静还推荐著名唐律专家杨廷福(1924-1984,字士则)赴意大利米兰参加 国际中国法制史学术会议”,这次会议于1981年8月,由意大利的伯拉基洛克菲研究中心举办 中国法制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杨廷福宣读了‘唐律与五代至明律的体用关系“的论文,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好评㊂[6]1984年11月14日,胡道静致信宋欣㊁林之满,向其推荐杨廷福有关‘唐律“的遗稿, 此文是杨先生生前与其高足钱元凯同志合写的㊂但这个观点和资料的搜集,都是杨先生生前所提出的,钱同志是在杨先生的指导下写的,并且写成后经杨先生审定过,而后由钱君抄写成稿㊂”[2]83这篇文章题为‘<唐律>关于社会预防犯罪和社会治安的规定“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2期,对唐代的社会治安进行了考证,是唐代法学研究的重要资料㊂第四封书信 之满吾兄:五月三十日及以前四㊃二七两惠谕均拜惠㊂新出版的一期‘战线“也收到了㊂非常㊁非常感谢盛谊!佟老前乞代此名候安为感㊂四㊃二七大札,提出了几条可贵的看法,极其钦佩!我没有什么,只是一个抄书匠,读书㊁抄书㊁在读㊁抄之中做了一些资料工作㊂至于这些资料究竟如何来利用,我那笨拙的脑筋常常不知道加以考虑㊂您指陈的极有道理㊂日本有位生物学家篠田统(已故世)专心研究我国的东西,什么原料,什么烹饪方法(他们叫 料理”),写了两大本书:‘支那古代食物史“‘支那现代食物史“㊂古代食物,‘楚辞㊃招魂“里那多的山珍海味㊁糕点蜜饯都一一加以考辨㊂但至今我还未见有一本自己写的中国食物史㊂您提出应该大力地提倡一下 沈学”,真是先得吾心㊂ 红学”红矣,中外皆有专精之家,亦有专门研究刊物,组成学会㊂ 沈学”将来是否也会这样吸引众多的学人来致力研究呢?我看,会的㊂您和有志的,有兴趣的同志们,在适当的时机,应当登高一呼㊂这是大有前途,大有可为,也有极有学术价值的一个历史研究中心㊂我未甚老而先衰,疾病过后非常痛苦,能做的事非常少,只好集中精力搞我的老本行:读读抄抄㊂对于 沈学”的发展,我寄厚望于您老兄㊂大学问家皆杂家也”一语是至理名言㊂现在人们多以沈存中为科学家视之㊂但是,夏老(衍)慧眼,曾经说过,沈括也是一位文学家㊂真有独到之见㊂可是,似乎至今没有哪一位专题来研究沈括的文学成就㊂沈括又是北宋的一位思想家㊂过去我们的哲学史㊁思想史都没有沈括的名字㊂倒是外国的李约瑟博士特别提到沈括的 科学思想”㊂最近,我国哲学史工作者也重视沈括了,江苏社科院的同志们写了专题论文(发表于南京的 辟谷论坛”)㊂哲学研究所的同志们编写‘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的第三卷里,也专为沈括列传矣㊂还有,最近出版的何兆武等同志所写‘中国思想发展史“中也论述沈括的哲学思想了㊂至于沈括在历史上的成就与创见,则你们‘战线“编的‘中国古史论集“中发表了杨渭生教授写的‘沈括之史学“㊂还有很多呢,例如沈括对于书法㊁画学皆有研究,艺术家们应当3第10期孙海静:胡道静与‘社会科学战线“来往书函辑释也把沈氏作为一位书画鉴识家来研究等等㊂沈括的诗词,全部散失了㊂我从前辑的逸文,也被掠毁了㊂现在我们在重辑,不过搞这个比辑‘忘怀录“更吃力,因为要翻的书很多,进展得很慢㊂这部分钩沉弄出来了,我想夏老是会高兴的㊂您对于我们农业现状的深思忧虑是有心人之言㊂我们说全盘规划,就是说照顾全面,抓其总枢,而不是头痛医头,急于事功㊂然虑及此者又何其难也㊂敬礼弟胡道静1981年6月6日上午4时30分这封书信深刻阐述了胡道静对于沈括研究的看法和态度,他指出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还非常薄弱,尤其是对沈括的研究㊂并为林之满的 沈学”研究提供了相关资料㊂书信中他曾提及对于 沈学”的研究不应局限于中国科技史方面,而应注意其在文学㊁史学㊁哲学等方面的贡献,所谓 大学问家皆杂家也”,应当注意到沈括的研究需扩展到各个方面㊂另外,胡道静提到他曾整理沈括逸文,这部分材料比沈括的‘忘怀录“更为难得㊂1957年胡道静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已经搜集了不少沈括的逸文,这些材料多是从类书及笔记中辑佚,如‘锦绣万花谷“‘春明退朝录“等,但是当年只找到三十余则材料,还不够丰富㊂到八十年代,胡道静辑有‘沈括诗词辑存“(1985年),自‘皇朝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乾隆当涂县志“等书中辑录诗作数篇(已收录‘胡道静文集㊃沈括研究㊃科技史论“中)㊂‘社会科学战线“于1980年第3期发表了胡道静的‘<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 分析本书每个方㊁论所属的作者: 沈方”抑为 苏方”“[7],重点研究了沈括在医学史方面的成就㊂第五封书信之满吾兄:函及汇款62元收到㊂今日有车到人民,即折到古籍把‘二拍“购好带回㊂随即电话告您大哥,让他抽空来取,多经款元亦将交给大哥代收㊂发票一纸,随函寄呈㊂沈括诗词,承写书评,万分感激㊂出以诙谐之笔,更是佳美㊂李约瑟老博士和美国席文博士均有信来对这本小书有评㊂李说: 沈括诗集是一本非常美丽的书册,它将成为我们图书馆里的珍贵藏品㊂”席说: 我非常喜爱沈括的诗,行将选译一些插入我准备写的沈括传记之中㊂”附上两信的复印本,如您以后可以作为书评之插图,则请缩小复制版附在大文中㊂法国侯思孟教授(professor Donald Holzman)来信说打算将沈括诗译成法文㊂李㊁席㊁侯是国际上三位知名的沈括学专家㊂中国社科院钱钟书副院长函称: 新辑存中遗什,网罗放失,诀别善断,梦溪丈人可以释怀矣㊂”复旦大学夏炎德教授: 兄既详注‘梦溪笔谈“于前,复辑存中诗歌于后,搜遗钩沉,多费苦心,诚存中之知音,于国故之流传,厥功甚伟㊂”这些或可作为您参考之资料㊂再次谢谢!顺候文福,阖府迎吉㊂弟胡道静1986年4月16日下午5时25分国外学者对中国科技史尤其关注,胡道静在信中提到三位学者在沈括方面的研究,英国李约瑟㊁美国席文㊁法国侯思孟都是享誉国际的重要学者,他们三位学者在国际汉学领域的重要性非同一般㊂李约瑟(1900 1995,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英国伦敦人,在中国生活了二十三年,主要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除了享誉世界的名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还著有‘文明的滴定“‘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等著作,是中国科技史研究不可绕过的学者,他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㊁医学㊁火药㊁炼丹术的研究都有高深论断,时至今日仍是不可或缺的参考㊂南森㊃席文(1931 ,NathanSivin),美国著名科技史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炼丹术史㊁中国天文学史等,所著‘伏炼试探“(1968年)是中国炼丹术研究的开山之作,相继有‘中国古代科学“(1995年)㊁‘中国古代的医学㊁哲学和宗教“(1995年)㊁‘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2011年)等㊂侯思孟(1926 2019,Donald Holzman),法国人,主要从事中国汉学研究,研究重点在建安文学方面㊂主要有‘中国上古与中古早期的山水欣赏:山水诗的诞生“(1996年)㊁‘曹植与神仙“(1999年)等㊂三位汉学家都是研究沈括的代表,对于中国科技史㊁医疗史皆有突出成就㊂胡道静将三位汉学家的书信誊录给林之满,便是希望林氏在研究沈括时有所参考㊂林之满与萧枫著有‘改变生活的科学发现“4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年(2008年)其中便有对沈括及中国科技史的论述㊂民国以来,由于西方学术思潮的传入,现代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史的研究㊂中国学者对于科技史的研究起步较晚,正如胡道静指出,日本学者对我国科技史㊁医疗史更为注意,除了提到的篠田统著有的‘支那古代食物史“‘支那现代食物史“以外,日本学者还有饭岛忠夫‘支那古代史与天文学“(1939年)㊁桥本增吉‘支那古代历法史研究“(1943年)等著作,都是三四十年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㊂胡道静受到日本学者的启发,于五十年代开始关注中国科技史的发展,他的有关沈括的研究就是这一时期完成的,改革开放以后,相关论文和著作才广为流传㊂三㊁结语‘社会科学战线“在推动学术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学术性㊁集中刊发有分量的学术文章㊂为使‘战线“发挥学术上的重要作用,每期文章在目录㊁图版上都有讲究,佟冬先生对一些有争议的文章会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并多刊发有学术分量的论文㊂如古文字类的文章一定先请吉林大学于省吾教授审阅;1980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了‘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 羌族“的文章,这篇文章长达六万余字,讨论了羌族的发展历史,并分析了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是羌族研究的重要代表,文章一经发表随即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㊂[8]胡道静发表的‘苏沈内翰良方“的文章以近三万字的篇幅,详细考证了沈括与苏轼关于医药学的著述,成为宋代医药史的重要参考㊂二是扶持青年学者,关注 小人物”的学术研究㊂‘战线“每期都会发表学术界重量级学者的论著,有一些还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如张松如‘老子校读“㊁于省吾‘泽螺居楚辞新证“等文,至今仍是学术名著㊂‘战线“同时也刊载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一些四㊁五十年代出生的学者,在当时还属青年学者,‘战线“也给他们很好的平台,如谢维扬㊁曹锦炎㊁吴振武等学者现在已赫赫有名㊂胡道静还写信给林之满,请其组稿,推介并表彰学界耆老㊂1984年10月16日,胡道静写道: 上海老学者谭正璧先生,著述丰富,其‘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年且经上海㊁香港两地各加重印,风行学界,谭老年迈表明,然伏枥之志,未尚稍衰,实应将其治学经历和近状闻于学界㊂吾友储品良兄(上海科技出版社资料科科长)曾拜谭老为师,对谭公情况颇为熟悉,倾写一短文,实能表彰贤能,今为投寄尊刊,乞加刚亟发表,望与品良直接联系商榷为感㊂”[2]82不久,此文于1985年第3期以‘耕犁千亩实千箱 记中国文史文献专家谭正璧先生“发表[9],叙述了谭正璧的学术经历并对其进行表彰㊂‘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所藏的与作者往来的信札,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学术发展的见证,一方面刊布了大量学术分量极重的论文,作者群体数量庞大,皆是人文学科各个领域的顶级学者,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迫切需要学术平台进行学术研究的现状㊂[10]另一方面,从学术论文的选题㊁学者群体及与编辑部的通信,可以看到八十年代的学术平等,不讲出身㊁职称和单位,只以学术质量论高下的优良学风㊂‘社会科学战线“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引领学术发展,这是几代学者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值得今人继续努力的㊂参考文献:[1] 胡道静著,虞信棠㊁金良年编:胡道静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 吉林省社科院编.‘社会科学战线“历史文献图录㊃书信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8.[3] 石静山编著.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简史1958-1988为纪念建院三十周年而作[M].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88. [4] 宋焮.佟老与‘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编.佟冬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5] 李约瑟,龚方震,翁经方.近代科技史作者纵横谈 在第十五届国际科学史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社会科学战线, 1979(3).[6] 杨廷福.‘唐律“对亚洲古代各国封建法典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78(1):131⁃141.[7] 胡道静.‘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 分析本书每个方㊁论所属的作者: 沈方”抑为 苏方”[J].社会科学战线,1980(3): 195⁃209.[8]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 羌族[J].社会科学战线,1980(1):117⁃152.[9] 储品良.耕犁千亩实千箱 记中国文史文献专家谭正璧先生[J].社会科学战线,1985(3):248⁃253.[10]焦宝.三十年前的通信 降大任与‘社会科学战线“佟冬㊁林之满书札释析[J].名作欣赏,2018(25):122⁃129(责任编辑:周卓)5第10期孙海静:胡道静与‘社会科学战线“来往书函辑释。
中国科学技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四)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化学(上):中国炼丹术的历史( 3学时 )
一、内容
1.从巫术,悟道到寻仙求药的发展过程。
2.丹鼎派炼丹术的出现与发展壮大。
3.陶弘景道教茅山宗的开创与发展。
4.中国炼丹术从唐朝的鼎盛时期走向宋朝的衰退。
5.明代金丹术的回光返照。
人
物理化学
(教研组)
郭景康(签名)
2000 年10 月 18 日
系
审核
意见
化学系
(系)
吕敬慈(签名)
2001 年 07 月 06 日
学院
审核
意见
张金仓
(签名)
上海大学理学院(公章)
年 月 日
4.古代的醋与酱、豆腐的源起与豆腐酿制品的酿造工艺。
5.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参考文献的介绍。
二、要求
1.了解有关古代酿造的起源的各种学说。
2.掌握各类曲药的种类、特色和制作工艺。
3.理解各种曲药在酿造工艺中发挥发酵作用的生物化学机理。
4.掌握古代酿造原汁酒、蒸馏酒、葡萄酒,蜜酒和滋补酒的方法及其来源。
5.了解酿造酒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2.理解制造“还丹”与“金液”的化学本质;掌握中国炼丹术中的汞化学、铅化学和砷化学的反应机理以及它们的药用机理;掌握黄白术的历史背景以及其中的铜砷合金、铜锌合金、汞齐药银、铅锡合金、彩色金、丹砂金的化学本质。
3.了解中国发明火药的时期和火药的发明与炼丹术的历史渊源;了解中国将火药用于军事目的的历史;掌握中国历代火药中化学成分的变迁和不同成分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了解明代火药概况;掌握中国明代的火药理论。
3.了解收集考古资料的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
四康熙帝和清初全 国地图的测绘
六其他科技成就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九机械制造的新成就
十自然观和宇宙论方 面的论争
本章小结
一经济和科技文化繁 荣的大帝国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 高
三冶金和纺织技术
四都市建设和桥梁工 程
五地理学的成 1
就和大运河的 开凿
2
六算经的注释 和数学的发展
3 七天文学和杰
出的天文学家 一行
4 八雕版印刷术
的发明和造纸 技术
5
九炼丹术和化 学的发展
自然观和学术 争鸣
5
本章小结
01
一封建制度 的巩固与科 学技术
02
二农业科学 技术和水利 工程
04
四天文学体 系的形成和 杰出的科学 家张衡
06
六地图测绘 技术与疆域 地理志
03
三生产工具、 兵器的铁器 化和冶铁术 的成熟
05
五数学体系 的形成
01
七医药学体 系的充实与 提高
02
八造纸术与 漆器工艺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修订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
传统
数学
普及读物
知识
技术
天文学
修订版
教材
书 发展
自然观
中国科学 技术史稿
体系
成就
科学
科学家
小结
农业
内容摘要
研究中国科学史的国外机构及著名学者的介绍
日本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现在日本的中国科学史研究代表人物
中国科学思想史:村上嘉实、吉元昭治、坂出祥伸、寺地遵、小林清市 古代天文学:中山茂、桥本敬造、宮岛一彦 数学史:児玉明人、川原秀城、清木达雄、武田时昌 医学史:宫下三郎、赤崛昭、樱井谦介、小曾户洋、石原明 农史:米田贤次郎、守屋美都雄 中国地图学史:海野一隆、船越昭生、高桥正 工业技术史:伊藤武敏
林力娜(K.Chemla),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数学史,曾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
研究所进修学习,完成博士论文《李冶的《测圆海镜》研究》(1982)。她对 《九章算术》颇有研究,曾与中国著名科学史学者郭书春合译《九章算术》 (2004,法文版)。
詹嘉玲(Catherine Jami),对明清之际中西科学交流史和清代数学史方面有
代表作《中国社会史》(1972)和《中国和基督教》(1982)
法国的中国科学史学研究
马若安(J.C.Martzlof),当代研究中国科学史的法国学者,主要研究中国清代
数学家梅文鼎和李善兰,曾出版《梅文鼎的数学著作研究》(1981)、《中国数学 史》(1987)等专著,但是近年来他的兴趣更多地转向中国古代天文学。
美国进行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学者还有宾州大学的斯维兹,达姆斯 学院的马绛,纽约城市大学的道本周。
• 斯维兹(F.J.Swetz),他主要从事中国数学史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多以幻方和 社会学教育史为主;
科技史新书目·2014年中国大陆(1)
中国古代物质 文化
孙 机著 , 中华 书局 , 4 2 3页 , 9 8元 。
中国推 类逻 辑对 中国古代科 学之影 响 刘邦 凡著 , 吉林人 民出版社 , 2 3 8页 , 3 9 . 8元 。
中 图分类 号 N 0 9
文献 标识 码
天人古义 : 中国科学 史论纲
E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1 4 4 1 ( 2 0 1 5 ) 0 2 — 0 2 3 4 — 1 l
李志超著 , 大象 出版社 , 3 6 0页 , 4 8元 。
中华科 学文 明史( 第 3版) ( 英) 李约瑟 ( J o s e p h N e e d h a m) 原著, ( 英) 罗南 ( C .R o n a n ) 改编, 上海人 民
当代 中国科技 史 杨新 年 、 陈宏愚等著 , 知识产权 出版社 , 8 3 6页 , 1 8 0 元。
鲁迅科 学论 著集 陈漱渝 编 , 人 民文学 出版社 , 2 6 0页 , 5 6元 。
李维格 : 一位鲜为人知 的近代科技教 育先驱 ’ 吴 晓东著 , 南开 大学 出版社 , 1 7 1 页, 3 8 元。
科 学的南京( 民国政府定都南京珍稀 文献) 中国科 学社编 , 顾金 亮 、 吴 德广校注 , 东南 大学 出版社 , 1 9 6
页, 6 8元 。
扬州科技 史话 ( 扬州史话 ) 曹永森著 , 广陵书社 , 2 6 2页 , 4 8元 。 荆楚科技 史话 : 史传 系列 ( 荆楚文 化丛 书 ) 后德俊 编著 , 武汉 出版社 , 2 0 2页 , 2 6 . 8 元。 浙江科学技术 史( 晚清卷) ( 浙江科学 技术史研究丛书 ) 王淼编著 , 浙江大学 出版社 , 2 5 8页 , 5 5元 。
胡道静与科技成就
胡道静与科技成就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四十年代,年轻的胡道静先是进入柳亚子先生创办的上海通志馆,以后又先后在多家新闻机构中任职;九十年代也是年逾古稀的胡道静人生最为辉煌最为忙碌的年代;胡道静,祖籍安徽泾县,生于1913年,父亲胡怀琛、伯父胡朴安都是有名的学者,尤其是朴安以治文字、训诂而闻名于学界,《梦溪笔谈校证》是第一本对原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著作,成名以后的胡道静继续从事着与沈括和《梦溪笔谈》相关的研究,尤其是注重沈括著述的钩沉对胡道静与科技成就进行讲述。
其中,主要包括:《梦溪笔谈校证》是第一本对原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著作,等。
具体材料请详见: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所著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900多年以前,晚年的沈括在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将自己平生重要的目见耳闻心思记录下来,内容涉及社会和自然的很多方面,其中科学方面的内容就占到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
不过,这样一本书原本视为“有补于世”的著作,在一个重道轻艺的传统社会中并没有得到充足的重视。
“分类颠舛,固不足异也”1。
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为有了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的出版,才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
胡道静也因此饮誉学界。
《梦溪笔谈》乃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其后几年进入了一个高潮。
真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胡道静,祖籍安徽泾县,生于1913年,父亲胡怀琛、伯父胡朴安都是有名的学者,尤其是朴安以治文字、训诂而闻名于学界。
从小受家学的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又先后受到过版本学家陈乃乾、经学家周予同、史学家吕思勉、历史地理学家姚明辉、音韵学、敦煌学家姜亮夫、地理学史家王庸、思想史家蔡尚思、语言、古文字学家闻宥、农业生物学家辛树帜、植物学家胡先骕等名师指点,为他后来的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岁以前就出版了《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等专著,还负责《万有文库》中两部重要农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编辑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书目
《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书目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详细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系列著作,共分为多卷。
以下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各卷的书目示例:
卷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1.《中国古代数学史》
2.《中国古代天文学史》
3.《中国古代医学史》
4.《中国古代农学史》
5.《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史》
卷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
1.《中国近代数学史》
2.《中国近代物理学史》
3.《中国近代化学史》
4.《中国近代医学史》
5.《中国近代工程技术史》
卷三: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史
1.《中国现代数学史》
2.《中国现代物理学史》
3.《中国现代化学史》
4.《中国现代生物学史》
5.《中国现代信息技术史》
卷四:中国科学技术大事记
1.《中国科学技术大事记(古代)》
2.《中国科学技术大事记(近代)》
3.《中国科学技术大事记(现代)》
卷五:中国科学技术名人传记
1.《中国科学技术名人传记(古代)》
2.《中国科学技术名人传记(近代)》
3.《中国科学技术名人传记(现代)》
以上仅为示例,实际《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各卷书目可能因版本和作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008年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2008年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荣誉奖(2项)《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9月卿希泰(四川大学)《市场价格机制与生产要素价格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周春(四川大学)一等奖(9项)001《全宋文》(古籍整理)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四川大学古籍所00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专著)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3月林义(西南财经大学)孙蓉(西南财经大学)陈滔(西南财经大学)丁少群(集美大学)陈志国(西南财经大学)003《制造型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徐玖平(四川大学)蒋洪强(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004《经济周期论》(专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刘崇仪(西南财经大学)霍伟东(西南财经大学)王小琪(四川省社科院)袁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竹俊(西南政法大学)005《中国道教考古》(专著)线装书局2006年1月张勋燎(四川大学)白彬(四川大学)006《明清散曲史》(专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赵义山(西华师范大学)007《归纳逻辑百年历程》(专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1月邓生庆(四川大学)任晓明(南开大学)008《罪刑关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谈罚金刑在中国现阶段之适用》(论文)《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冯亚东(西南财经大学)009《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专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曹明伦(四川大学)二等奖(31项)0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卷本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贾松青(四川省社科院)孙成民(四川省社科院)曾敏(四川省社科院)胡学举(四川省社科院)张国新(四川省社科院)011《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专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2月黄钢(四川省农科院)徐玖平(四川大学)李颖(四川省农科院)刘晓刚(四川省农科院)012《“三农”背景下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股份化问题研究》(专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8月杜伟(四川师范大学)黄善明(四川师范大学)013《中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防范体系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王国敏(四川大学)郑晔(四川大学)李建华(四川大学)岳缠(成都武警学院)周庆元(四川大学)014《网络经济条件下统计学的应用与发展》(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向蓉美(西南财经大学)徐浪(西南财经大学)胡品生(四川省统计局)王青华(西南财经大学)吴岚(四川大学)015《天然气要素成本管理模式研究》(专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周志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016《中国渐进改革成本与国有银行财务重组》(论文)《经济研究》2006年第3期陈野华(西南财经大学)卓贤(中国工商银行总行)017《四川省产业组织结构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3月祁晓玲(四川师范大学)罗元青(四川师范大学)刘珺(四川师范大学)宋周(四川师范大学)张乃文(四川师范大学)018《西部大开发新选择——从政策倾斜到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江世银(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19《实施工作共享破解就业难题》(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月陈维政(四川大学)李贵卿(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吴继红(电子科技大学)李栓久(四川大学)曹志强(四川大学)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的政治体制创新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张星炜(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王科(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付建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伍颐园(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江一涛(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21《地方政府服务流程再造的理论与实践》(调研报告)《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5期姜晓萍(四川大学)范逢春(四川大学)李文星(四川大学)夏志强(四川大学)董凯宁(四川大学)022《新阶段密切党群关系的运行机制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彭穗宁(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敬枫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祝灵君(中共中央党校)王春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王海峰(复旦大学)023《政治伦理学要论》(专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阎钢(四川大学)谢卫东(四川大学)邢海昌(四川大学)杨静(成都中医药大学)024《上市公司法律规制论》(专著)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周友苏(四川省社科院)郑泰安(四川省社科院)郑鈜(四川省社科院)李君临(四川省社科院)沈柯(四川泰益律师事务所)025《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左卫民(四川大学)马静华(四川大学)刘方权(四川大学)郭松(四川大学)唐雪莲(四川省公安厅)026《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专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杨筱刚(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027《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10月霍巍(四川大学)赵德云(四川大学)028《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王川(四川师范大学)029《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12月冯宪光(四川大学)030《南北朝诗话校释》(专著)中华书局2007年12月钟仕伦(四川师范大学)031《中晚唐赋分体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0月赵俊波(四川师范大学)032《当代美国教育改革的社会机制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形成》(专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傅林(四川师范大学)033《竞技体育管理方式——西部的路径与抉择》(专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年8月刘青(成都体育学院)程林林(成都体育学院)郑宇(成都体育学院)黄旭(西南财经大学)王宏江(成都体育学院)034《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女童教育——我国小城镇女童教育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杜学元(西华师范大学)郭明荣(西华师范大学)沈堰奇(西华师范大学)刘青秀(西华师范大学)严敏(西南石油大学)035《四川大学史稿》(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四川大学史稿》编审委员会036《南诏与吐蕃关系研究》(系列论文)《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中国藏学》2006年第3期、《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等赵心愚(西南民族大学)卢亚兰(西南民族大学)037《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张立伟(四川省社科院)038《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图书馆联盟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高凡(西南交通大学)039《绵阳市志》(资料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绵阳市地方志办公室040《创业风险投资及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系列论文)ME Sharpe,Inc;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Science Press;北京大学出版社;四川大学学报(2006-2007年)赵昌文(四川大学)陈春发(四川大学)李昆(四川大学)杜江(四川大学)三等奖(160项)041《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成都实践——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04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村落变迁——江家堰村调查》(专著)巴蜀书社2006年11月林成西(成都市社科院)043《科学发展观与四川发展新跨越》(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张伟荣(四川省级机关党校)邓光汉(四川省级机关党校)陈学明(四川省级机关党校)李绍华(四川省级机关党校)王民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044《论社会变革中的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论文)《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李俊(西华师范大学)045《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边慧敏(西南财经大学)冯卫东(西南财经大学)孔勤(西南财经大学)余莉(西南财经大学)杜琳(西南财经大学)046《和谐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创新》(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郑晓幸(四川省文化厅)冯平(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柯继铭(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047《营造党内不同意见平等讨论的环境》(论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刘益飞(中共成都市委党校)王凡(中共成都市委党校)048《地方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以四川为例》(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郑辉(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杨恒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赵延敏(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49《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建设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王光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曹德琪(四川省社科联)杨继荣(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王春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方彦(中共广西区委党校)050《构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新机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周治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张星炜(中共四川省委党校)付建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51《政策执行研究的新视野——区域政策执行的制度分析与模式建构》(专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张玉(电子科技大学)052《高校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敬枫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戴丽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陈召平(西华大学)杨霞(乐山师院)程荣尧(泸州医学院)053《构建四川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赵国良(西南财经大学)杨岐(核动力研究院)丁任重(西南财经大学)张义正(四川大学)王小刚(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05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可持续推进研究》(调研报告)《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采用,2006年1月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市委组织部05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专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邓淑华(电子科技大学)王让新(电子科技大学)谢海蓉(电子科技大学)龙小平(电子科技大学)056《现代领导策论——全球化时代领导能力提升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李锡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057《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状况研究》(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2月郭虹(四川省社科院)庄明(成都市社科院)058《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专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王习明(西南交通大学)059《执政党理性、公共理性与我国的政治现代化》(论文)《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石本惠(四川省社科院)史云贵(四川大学)060《邓小平政策理论与实践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孙成民(四川省社科院)061《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内部资料被省政府大型水电工程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办公室采用2007年6月宋子然(四川师范大学)彭发德(四川省人民政府)王加良(石棉县人民政府)杨小平(四川大学)范春林(四川师范大学)062《村民自治的多视角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王道坤(四川文理学院)063《制度与政府行为——邓小平行政体制改革观》(专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7年12月张书军(西南民族大学)秦勤(四川省体育局)曹德琪(四川省社科联)向自强(四川省社科联)064《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吴越(西南财经大学)065《物权法争点详析》(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7月侯水平(四川省社科院)黄果天(成都理工大学)王明成(成都理工大学)刘期安(成都理工大学)罗静(成都理工大学)066《走向平衡的宪政》(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5月谢维雁(四川大学)067《契约正义论》(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胡启忠(西南财经大学)068《“生态四川”建构中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调查与探索》2007年第71期陈恩美(西南民族大学)陈云霞(西南民族大学)069《宪法解释方法与案例研究——法律询问答复的视角》(专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9月周伟(四川大学)070《刑法科学主义初论》(专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8月文海林(西南财经大学)071《中国天然气法框架设计研究报告》(调研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证明2006年1月采用卫德佳(西南石油大学)秦扬(西南石油大学)郑翔(西南石油大学)徐波(西南石油大学)072《当代恐怖主义犯罪与对策》(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程兵(四川警察学院)073《周公评传》(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辜堪生(西南财经大学)李学林(西南石油大学)074《拯救自然——亚里士多德自然观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徐开来(四川大学)075《儒家伦理思想与藏族传统社会》(专著)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余仕麟(西南民族大学)刘俊哲(西南民族大学)李元光(西南民族大学)魏新春(西南民族大学)076《中世纪的信仰与理解》(专著)香港道风书社2006年12月熊林(四川大学)077《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12月张泽洪(四川大学)078《指空——最后一位来华的印度高僧》(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9月段玉明(四川大学)079《技术究竟是什么——广义技术世界的理论阐释》(专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王伯鲁(西南交通大学)080《公共管理伦理导论——理论与实践》(专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肖平(西南交通大学)米曙娟(西南交大峨眉分校)吕少青(成都市房地产研究所)铁怀江(西南交通大学)许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081《成都城市精神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成都城市精神研究》课题组082《中国当代性伦理构建》(专著)四川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门从国(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王进鑫(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胡珍(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程静(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何灏(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083《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关系历史记忆建构的反思》(论文)《新华文摘》2007年第18期陈玉屏(西南民族大学)084《三星堆的审美阐释》(专著)巴蜀书社2007年1月苏宁(四川省社科院)085《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李天道(四川师范大学)086《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专著)中华书局2007年9月申喜萍(四川师范大学)087《儒家人性与伦理新论》(专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088《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与现实》(专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吴传一(西南民族大学)089《技术范式演进下模块企业网络运营市场效率研究》(系列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8期、《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第6期、《企业管理研究》2007年第4期等邓龙安(成都大学)代审坤(四川大学)吴敏(四川大学)090《反思与创新: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李萍(西南财经大学)武建奇(河北经贸大学))杨慧玲(西南财经大学)杜漪(绵阳师范学院))冯新力(西南财经大学)091《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研究——以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为基点》(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6月杜漪(绵阳师范学院)092《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杨继瑞(西南财经大学)夏志强(四川大学)阙海宝(四川师范大学)093《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专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蓝定香(四川省社科院)094《经济、金融计量学中的非参数估计技术》(专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李竹渝(四川大学)鲁万波(西南财经大学)龚金国(西南财经大学)095《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专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雷俊忠(中共四川省委农办)饶开宇(中共四川省委讲师团)谭静(四川农业大学)陈文宽(四川农业大学)周小洪(四川师范大学)096《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李永强(西南财经大学)097《落后地区开发的国际比较研究》(专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朱欣民(四川大学)098《四川城市发展与结构功能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何先聪(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漆先望(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盛毅(四川省社科院)陈大斤(四川省科技顾问团)张志(四川省科技顾问团)099《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专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11月刘锡良(西南财经大学)洪正(西南财经大学)王磊(中信银行)程婧(深圳证券交易所)董青马(重庆工商大学)100《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9月吴秀敏(四川农业大学)101《农业竞争力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6月漆雁斌(四川农业大学)102《中国大香格里拉经济圈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丁任重(西南财经大学)徐承红(西南财经大学)蓝定香(四川省社科院)张克俊(四川省社科院)任啸(西南财经大学)103《信誉与产权制度》(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程民选(西南财经大学)严海波(中宣部理论局)黄载曦(西南财经大学)李晓红(西南财经大学)赵吉林(西南财经大学)104《业绩管理会计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毛洪涛(西南财经大学)105《不确定性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专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12月张吉军(西南石油大学)何润民(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杨京(西南石油大学)熊钰(西南石油大学)106《国有资本营运新论》(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何加明(西南财经大学)107《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研究》(专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刘润葵(四川省级机关党校)邓光汉(四川省级机关党校)陈学明(四川省级机关党校)周红芳(四川省级机关党校)王世凤(四川省级机关党校)108《审计认证论》(专著)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6月蔡春(西南财经大学)黄益建(西南财经大学)陈孝(浙江省财政厅)赵沙(西南财经大学)董延安(贵州财经学院)109《网络金融服务学》(专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曹邦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110《转型期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卢阳春(四川省社科院)吴凡(西南财经大学)111《金融监管的区域合作》(专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邓大鸣(西南交通大学)112《西部传统中小企业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揭筱纹(四川大学)113《文化经济论——基于成都市文化产业及文化事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杨继瑞(西南财经大学)郝康理(四川省统计局)114《化解四川农村税费改革后续问题的现实分析及宏观思路》(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7年第11期郭晓鸣(四川省社科院)廖祖君(四川大学)付娆(四川农业大学)115《中国假冒伪劣成因及对策研究》(系列论文)《财贸经济》2006年第12期、2007年第9期、《消费经济》2006年第6期谢庆红(西南财经大学)黄雅虹(西南财经大学)116《四川上市公司信贷风险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国务院办公厅《专报信息》2006年7月10日王筠权(四川银监局)王泽平(四川银监局)程铿(四川银监局)张守信(四川银监局)劳海燕(四川银监局)117《四川省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VAR预测模型》(论文)《税务研究》2007年第12期李洁(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118《管理层舞弊、审计失败与审计模式重构——论治理系统基础审计》(论文)《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赵德武(西南财经大学)马永强(西南财经大学)119《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论文)《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肖作平(西南交通大学)120《内生变量主导: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四川夹江县两个村新农村建设个案研究》(调研报告)《金融研究》2007年第1期于楠(中国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苏俊儒(中国银行乐山市中心支行)121《社会化小农:货币压力与理性消费——以府君寺村农民日常生活消费为例》(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吴晓燕(西华师范大学)122《农村土地整理流转全新探索》(论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2006年5月王军(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刘斌夫(四川大学)123《四川省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论析》(专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柏成华(四川师范大学)黄善明(四川师范大学)杜伟(四川师范大学)李戎(四川师范大学)康自平(国航西南公司)124《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调研报告)《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采用2006年2月任佩瑜(四川大学)范集湘(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黄璐(四川大学)张蓓(四川大学)李贻伟(四川大学)125《垄断行业国有独资公司制度创新研究》(专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石磊(西南财经大学)126《物流联盟研究》(专著)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年5月贺盛瑜(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郭晓林(成都信息工程学院)127《连锁公司快速成长奥秘——网状组织结构、统一管理、规模经济、三赢价值链与渠道冲突控制》(专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周殿昆(西南财经大学)李胜(西南财经大学)孔杰(西南财经大学)张剑渝(西南财经大学)卿卫平(西南财经大学)128《粗集多属性决策与管理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系列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8期、《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14期等胡培(西南交通大学)刘盾(西南交通大学)蒋朝哲(西南交通大学)129《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论文)《经济学》2007年7月何雄浪(宜宾学院)李国平(西安交通大学)130《四川省能源需求预测与开发战略研究》(专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刘朝明(西南交通大学)蒋朝哲(西南交通大学)曾胜(西南交通大学)涂瑞(西南交通大学)131《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四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课题组132《KPO标准化管理》(专著)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李蔚(四川大学)吴旭明(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叶泷泽(四川大学)孟琳(中国移动成都分公司)崔泮为(四川大学)133《FDI在中国的区位决策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论文)《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张红伟(四川大学)陈伟国(电子科大成都学院)134《四川工业科学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专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唐浩(四川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蒋永穆(四川大学)宋伍生(四川省经济委员会)陈俊明(成都理工大学)蒋和胜(四川大学)135《自主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0月黄寰(成都理工大学)136《四川省白酒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系列论文)《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软科学》2007年第3期杨柳(四川省社科院)李维民(四川省商务厅)杨冬云(四川剑南春集团公司)田勇(四川省商务厅)曾宇(《名酒世界》杂志社)137《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综合评价研究》(论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任平(四川师范大学)周介铭(四川师范大学)。
人类决不应该做技术的奴隶
《社会科学》编辑委171会主 任张道根于信汇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干春晖王玉梅王玉峰王战王振王健方松华叶青权衡朱建江朱国宏刘华刘杰李骏沈开艳沈桂龙张兆安周冯綺胡键洪民荣姚建龙徐清泉徐锦江郭长刚晏可佳黄凯锋童世骏社长、主编:胡键人类决不应该做技术的奴隶人类发明技术不是为了控制和规训自身,而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福祉。
从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文明开始,技术就逐渐渗透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不断提升人类生活的质量并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 就是技术的魅力。
然而,自从互联网诞生之后,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
基 于互联网的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无时间性”和“空间流动性”的 社会,处在一个“巨大的此处和长远的现在”的时空之中。
这种社会就是卡斯特所说的“网络社会”。
最初,人类用一种感恩的态度来对待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便捷生活。
但是,随着技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塑造,即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建立起某种桥梁,人类才 感受到了技术的风险与危机。
在千禧年之际,对“千年虫”的担忧,转化为对人类自身的担忧,对自我身份“乱码”的担忧。
“千年虫”危机过去之后,人类才对技术重归信赖。
实际上,在平静之中,技术的风险不是降低了,而是猛然上升了,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把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重组、人工智 能技术把机器人转化为智能机器以后。
一方面,人们对大数据治理越来越顶礼膜拜,认为大数据能给人类带来秩序。
但我们看到在秩序井然的表面之下,是个人隐私的泄露,或者说是商业公司对个人数据的恶意挖掘,为商业公司牟利提供了最便捷也最具社会伤害性的可能。
其结果是,人类以个体的形式被迫呈现出集体的“裸露”,人类沦为了技术的奴隶。
另一方面,技术不只是对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行了重组,而且还可以直接重组人类自身。
人工智能人、基因编 辑等,在重组人类躯体的同时,也在重组人类社会的伦理。
人类不 再是自然进化而来的最智慧的人,不再是掌控世界的群体。
这对人类社会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风险。
中日核聚变双边合作第十三次联合工作组会议成功召开
河南科技科技资讯第2期• 2•中曰核聚变双边合作第十三次联合工作组会议成功召开2020年12月17—18日,中日核聚变双边合作第十三 次联合工作组会议(JWG-13)成功召开。
受全球新冠肺 炎疫情影响,中日双方一致同意本次会议以线上视频的 方式召开。
中曰核聚变双边合作联合工作组会议为政府间双边 科技合作会议,旨在提升双方核聚变科研水平,加强中日 双方核聚变能源领域的研发合作。
本次工作组会议由科 学技术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以下简称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主办。
会议听取了双方核聚变能研 发的政府主管部门、主要科研院所近一年来的工作现状 进展汇报,审核了 2019年批准的双边合作项目的执行情 况,深人讨论了双方2020年的具体合作提案。
按照会议既定议程,中日代表分别从管理层面和技 术层面进行交流汇报。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罗德隆主任出席会议并做了报告,充分肯定了上一年度双边技术和人 员交流的合作研究进展,强调了疫情之下的中日核聚变 双边合作应当更加紧密,表达了深化中日核聚变双边合 作的愿望。
作为本届会议的主办方,罗德隆主任对日方 代表团因为疫情原因未能按计划到访中国出席线下会议 表7K了遗憾。
科技部核聚变中心罗德隆主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 体物理研究所胡建生副所长,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 变科学所李强副所长,日本文科省研究开发局国际核能 与核聚变能事务处岩渕秀樹处长,日本国家量子辐射科 学技术研究所松本太郎组长、矢木雅敏组长,日本国立核 聚变研究所竹入康彦所长以及来自中日相关单位的专家 学者出席了本次线上会议。
(来源:科技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 委员会签署“科卫协同”工作机制协议为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做出坚持 “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 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推进健康内 蒙古建设,2020年1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与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署“科卫协同”工作机 制协议。
《数书九章》与农学
《数书九章》与农学
曾雄生
【期刊名称】《自然科学史研究》
【年(卷),期】1996(015)003
【摘要】该文从农学史的角度,探讨宋秦九韶《数书九章》中天时、田域等章及其有关问题与农业的关系,指出它们在农学思想及土地利用上的意义和价值,并论及历法与农业的关系,文中还对第九章市物类“菽粟互易”一题中题到的“油麻”一物进行了考证,指出油麻即芝麻。
【总页数】12页(P207-218)
【作者】曾雄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09
【相关文献】
1.《孙子算经》成书年代再考察——基于与《数》《算数书》《九章算术》的对比研究 [J], 衣抚生
2.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J],
3.数书九章中华之光——宋代数学家秦九韶小记 [J], 李青春
4.《数书九章》方程章及其算筹思想:以"遥度圆城"为例 [J], 刘蓓;赵世恩;殷明娥
5.奇人秦氏九韶奇书《数书九章》首创“大衍求一” 媲美《九章算术》“正负开方”两术誉称两部九章 [J], 王渝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设立农史学科委员会
作者: 古为农
出版物刊名: 农业考古
页码: 198-198页
主题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筹备委员会;理事会;传统农业技术;学术讨论会;学科;代表大会;正确评价;学术活动;科学家
摘要: <正> 中国科学枝术史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于今年10月27日至11月2日在西安召开。
会上选举出新的理事会,著名科学家柯俊教授当选为理事长。
根据新的会章规定、经理事会同意,成立了农史学科委员会,负责组织专业学术活动。
会上决定由游修龄、范楚玉、杨直民、彭世奖、陈文华等同志组成筹备委员会、并聘请梁家勉、胡道静、李长年、李凤岐、吴德铎、朱洪涛六位先生为学术顾问。
预定明年夏天将召开“正确评价我国传统农业技术”学术讨论会。
中国科学技术史参 考 文 献
参考文献1.古代文献白居易(唐).白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班固(东汉) .1986.汉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包世臣(清).中衢一勺.同治刻本毕沅(清).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卞宝第、李瀚章(清)等修.曾国荃、郭嵩焘(清)等纂.1934.光绪湖南通志.影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长孙无忌(唐).1933.唐律疏议.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常明(清)等修.杨芳灿(清)等纂.1984.嘉庆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常璩(西晋).华阳国志.四部丛刊本陈法(清).河干问答.黔南丛书别集本陈敷(宋).农书.丛书集成本陈寿(西晋).1986.三国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子龙(明)选辑.1962.明经世文编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程大昌(南宋).雍录.四库全书本程大位(明)著.梅荣照、李光华校释.1990.算法统宗校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程鸣九(清).三江闸务全书.介眉堂刊本出土文献.1978.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出土文献.1990.吐鲁番出土文书.北京:文物出版社戴震(清).1955.考工记图.北京:商务印书馆单锷(宋).吴中水利书.丛书集成初编本邓玉函(明)口授.王征(明)译绘.远西奇器图说.丛书集成本东汉官修.东观汉记.四部备要本董浩(清).1985.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杜宾(隋),1986.大业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杜甫(唐).分门集注杜工部诗.四部丛刊本杜光庭(唐).1986.神仙感遇传.成都:巴蜀书社杜佑(唐).1935.通典.上海:商务印书馆杜预(晋)注.孔颖达(唐)等正义.1979.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四部备要本鄂尔泰(清)等.1956.授时通考.北京:中华书局范宁(晋)注.杨士勋(唐)疏.1979.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范哗(南朝宋).1986.后汉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范仲淹(宋).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方苞(清).1983.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方苞(清).望溪先生文集.四部备要本方勺(宋).泊宅编.金华丛书本方以智(清).1985.物理小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房玄龄(唐).1986.晋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傅泽洪(清).1936.行水金鉴.国学基本丛书本高斌(清).重刻河防一览序.水利珍本丛书本.河防一览高拱乾(清)纂修.康熙台湾府志.清康熙三十五年刻本葛洪(东晋).西京杂记.四部丛刊本顾炎武(明).天下郡国利病书.龙万育燮堂刊本顾炎武(明).天下郡国利病书.慎记书庄石印本顾炎武(明)撰.黄汝成(清)集释.1989.日知录集释.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顾祖禹(清).1957.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管仲(春秋)著.1986.管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归有光(明).三吴水利录.丛书集成本郭璞(晋)注.邢呙(宋)疏.1979.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何休(汉)注.徐彦(唐)疏.1979.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何晏(魏)注.邢昺(宋)疏.1979.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贺长龄、魏源(清)等.1992.清经世文编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胡榘(宋)修.方万里、罗浚(宋)纂.1990.宝庆四明志.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胡宿(北宋).真州水闸记.文恭集.丛书集成初编桓宽(西汉).盐铁论.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桓谭(西汉).桓子新论.四部备要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黄钧宰(清).金壶七墨.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本黄士杰(清).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光绪六年版黄象曦(清).吴江水考增辑.光绪甲午刊本黄宗羲(清).宋元学案.四部备要本黄宗羲(清)编.1987.明文海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万有文库本江少虞(宋).1981.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蒋良骐(清).1980.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揭傒斯(元).揭文安公文粹.四部丛刊本靳辅(清).治河方略.水利珍本丛书本康基田(清).河渠纪闻.水利珍本丛书本柯劭文(清).1986.新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昆冈(清)等纂.1991.大清会典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黎世序(清).续行水金鉴.国学基本丛书本李白(唐).李太白文集.四部备要本.北京:中华书局李百药(唐).1986.北齐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大镛(清).河务所闻集.水利珍本丛书本李焘(宋).1986.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李防(北宋)等编.1960.太平御览.四部丛刊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李防(北宋)等编.1966.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李逢亨(清),永定河志李好文(元).1931.长安志图.长安县志局刊本李鸿章(清)等修,黄彭年(清)等纂.光绪畿辅通志李吉甫(唐).1983.元和郡县图志.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李诫(宋).1933.营造法式.上海:商务印书馆李林甫(唐).1992.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李筌(唐).太白阴经.四库全书本李世禄(清).修防琐志.水利珍本丛书本李泰唐.括地志,北京:中华书局李惟中(元).1990.泾渠图说.长安志图.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李诩(明).1982.戒庵老人漫笔.北京:中华书局李延寿(唐).1986.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延寿(唐).1986.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郦道元(北魏).1985.水经注.王氏合校影印本.成都:巴蜀书社林则徐(清).1991.林文忠公政书.北京:中国书店麟庆(清).河工器具图说.万有文库本令狐德菜(唐).1986.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刘安(西汉)著.1985.淮南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刘天和(明).问水集。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工作简报第八期(总第132期)科学技术处2008年10月10日摘要:—孙传清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发表—我校“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命名—我校张福锁教授主持的大型中德合作项目启动—“昆虫线虫田间防治花生蛴螬研究”通过成果鉴定—我校何雄奎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两课题通过成果鉴定—我校主持召开改革开放30年农业与农村法制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会隆重召开孙传清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Nature Genetics》发表9月28日,《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学》)网络版发表了我校孙传清教授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谢道昕教授合作的“Control of a key transition from prostrate to erect growth in rice domestication”研究论文,标志着我国在水稻进化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农业部、科技部的支持下,克隆了控制野生稻匍匐生长习性的基因PROG1。
该基因位于水稻第7染色体短臂上,编码一个Cys2-His2锌指蛋白。
在水稻的进化过程中,由野生稻的PROG1基因进化为栽培稻的prog1后,基因的功能丧失,株型得到改良,由匍匐生长变成直立生长,而且穗粒数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表现为多效性。
PROG1基因的发现和分离对揭示水稻进化的分子机理及研究水稻株型调控的分子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命名我校吴桥实验站申请建设的“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河北省科技厅命名,这是我校获得的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月27日,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财政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有关专家对“河北省低平原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论证、验收。
搜索进行时 从黑暗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源动力
搜索进行时从黑暗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源动力
佚名
【期刊名称】《《新潮电子》》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人类的好奇心似乎与生俱来,在文字诞生的数千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里,它一直都带领着我们认知世界。
并成为推动人类文明的源动力。
而面对这数千年积淀的璀璨知识、文库与史实时。
人们总叹息不能轻松获取想要的那一部分。
即使二千多年前想要在拥有50万卷藏书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中。
搜寻一条知识、一个信息,也需要花上经年累月的时间。
【总页数】4页(P180-1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二维TTI介质中初至波旅行时的搜索算法 [J], 马德堂;朱光明;范廷恩
2.基于转换波旅行时计算倾斜界面转换点位置的搜索法 [J], 刘杰;刘江平
3."黑暗时代"的曙光——古希腊"黑暗时代"的延续性与变革 [J], 侯典芹
4.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条件及准确度对蛋白质数据库搜索结果的影响 [J], 彭咏波;马永平;丁世家;夏永鹏;邱宗荫
5.搜索进行时从黑暗时代到信息时代的源动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23卷 第2期(2004年):99—105S 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 ol.23 No.2(2004)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曾雄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010) 中图分类号 N092∶K825.81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0-0224(2004)02-0099-07 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必然会提到沈括和他的《梦溪笔谈》,因为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而他的《梦溪笔谈》则“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而研究沈括和《梦溪笔谈》必然要提到胡道静。
900多年以前,晚年的沈括在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将自己平生重要的目见耳闻心思记录下来,内容涉及社会和自然的许多方面,其中科学方面的内容就占到全书篇幅的一半以上。
然而,这样一本书原本视为“有补于世”的著作,在一个重道轻艺的传统社会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分类颠舛,固不足异也”[1]。
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因为有了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的出版,才引起了世人广泛的注意。
胡道静也因此饮誉学界。
《梦溪笔谈》乃至整个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其后几年进入了一个高潮。
真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胡道静,祖籍安徽泾县,生于1913年,父亲胡怀琛、伯父胡朴安都是有名的学者,尤其是朴安以治文字、训诂而闻名于学界。
从小受家学的耳濡目染,勤奋好学,又先后受到过版本学家陈乃乾,经学家周予同,史学家吕思勉,历史地理学家姚明辉,音韵学、敦煌学家姜亮夫,地理学史家王庸,思想史家蔡尚思,语言学、古文字学家闻宥,农业生物学家辛树帜,植物学家胡先等名师指点,为他后来的治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岁以前就出版了《校雠学》、《公孙龙子考》等专著,还负责《万有文库》中两部重要农书《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的编辑工作。
可是这并没有顺理成章地使他成为一个科学史家。
三四十年代,年轻的胡道静先是进入柳亚子先生创办的上海通志馆,以后又先后在多家新闻机构中任职。
写出了多种与上海新闻出版史等相关的论著。
建国以后,胡道静调到出版部门工作,专门从事古籍编辑,从他最擅长的目录学着手,他开始系统地整理《梦溪笔谈》和古农书,这也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依据其个人情况,最能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
他对古代的一些农作物,如粮食作物中的粟、蔬菜作物中的茭白,以及园艺作物中的瓜类等进行了考证。
然而,使他一举成名的便是1956年问世的《梦 收稿日期:2003-12-20;修回日期:2004-01-08作者简介:曾雄生,1962年生,江西新干人,硕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史。
溪笔谈校证》。
胡道静对于《梦溪笔谈》的兴趣源于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
他最初是从中学英语课本中得知活字印刷术是一个德国印刷工人发明的,后来读到美国学者卡德(Thom as Francis Carter )写的《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西传》(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 )一书,才得知印刷中最重要之改良,莫如宋代之活字印刷术,其详见于宋沈括《梦溪笔谈》,于是便有了研究《梦溪笔谈》的最初动机。
这一动机一直蛰伏在他的心中,直到年过不惑,才得以开花结果。
《梦溪笔谈校证》是第一本对原书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的著作。
它以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番禺陶氏爱庐刊本为底本,并采用明弘治本、稗海本、津逮书本、汇秘笈本,清代的学津讨原本、玉海堂本、四部丛刊续编本、以及各家校记和宋元笔记所征引的文字校勘([2],校例),取各家之所长,引证的书目逾数百种之多。
其中有关科学技术史的部分就广泛吸收了此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如,钱宝琮、李俨、许莼舫、三上义夫等有关中国数学史的论述,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的论述,陈遵妫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史的论述,竺可桢、章鸿钊等于关于地学史的论述,王锦光等有关中国物理学成就的论述,当然也包括最初引发他对《梦溪笔谈》兴趣的美国学者卡德有关中国印刷术源流史的论述([2],307条,599页),等等。
《梦溪笔谈校证》的出版很快就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并在短时间内多次再版。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写信给他,称赞“校证”可与裴松之注《三国志》媲美。
法国巴黎出版的《科学史评论》在1957年第10期上发表书评,对“校证”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校证”对于这部“世界上最古老,最重要的科学史著作”来说,“无疑是汇集了最丰富的文献”。
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评述建国第一个十年我国古籍整理工作的成就,特别提名两部书:一部是顾颉刚先生主持标点的《资治通鉴》,另一部就是《梦溪笔谈校证》。
在海外的胡适博士在读到《梦溪笔谈校证》后,曾对人说:“此书作者造诣甚深,算了不起。
”日本学者梅原郁等在将《梦溪笔谈》译成日文时,就曾参考了胡道静的工作,并称赞“胡道静氏为当今中国研究《梦溪笔谈》的第一人者”[3]。
成名以后的胡道静继续从事着与沈括和《梦溪笔谈》相关的研究,尤其是注重沈括著述的钩沉。
“文革”前,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介绍沈括的农学著作《梦溪忘怀录》,以及沈括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活字板发明者毕卒年及地点考证等,还完成了约40万字的《梦溪笔谈补正》书稿、以及《苏沈良方校录》、《沈存中佚书钩沉》、《熙宁字说钩沉》等。
与此同时,胡道静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入到农书和农史的研究中来。
60年代初,刚从饥饿中走出来的中国人,重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这也成就了胡道静农史研究事业上的高峰。
1962年和1963年,50岁前后的胡道静,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古农书钩沉觅遗与研究,他从浩如烟海的古籍,如《永乐大典》中,找出了宋吴怿撰著的《种艺必用》、温革的《分门琐碎录》、明人王藏的《稼圃辑》、陈正学的《灌园草木识》、清人姜皋的《浦泖农咨》、民国时叶景葵(揆初)辑录的《刍牧要诀》、《太康物产表》等稀见古农书,完成了《稀见古农书录》、《稀见古农书别录》,并出版了《种艺必用校注》一书。
这些发现,为中国农学史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资料,特别是《种艺必用》和《分门琐碎录》的发现, 100 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23卷 对于了解从北魏《齐民要术》到元代《农桑辑要》,长达700余年的农业技术的演进更有莫大的帮助。
他还撰文对《种艺必用》等稀见古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的地位进行阐述。
在整理农书的基础上,胡道静还对一些农史问题进行了研究,写出了《山东的农学传统》、《释菽篇》、《我国古代农学发展概况和若干农学资料概述》等文章,其中《释菽篇》,从文献学和文字学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中国古代农民对于大豆的根瘤的特征与特性很早就有认识。
“文革”前,胡道静还完成了《中国古农书总录》,该书全面辑集古农书的目录学资料,加上考证和按语,约100多万字。
胡道静对于科学史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徐光启的研究。
胡道静虽自称为泾县人,但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海渡过,他研究上海的历史,自然也包括上海历史上,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徐光启。
可以说,在古代科学家中沈括之外,胡道静用功最多的便是徐光启了。
如同徐光启一生致力最多的是农田水利之学一样,胡道静对于徐光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农学方面,他撰文对徐光启农学著述等问题进行了考订。
胡道静有关中国科学史的研究随着“文革”的爆发而停止。
“文革”中,他不仅经历了近10年的牢狱之灾,而且在此之前已经完成的《中国古农书总录》也被付之一炬,同时被焚毁的还有约40万字的《梦溪笔谈补证》、《中国古类书》手稿、累年校勘科技古籍、辑录逸文做出的《南方草木状校录》、《苏沈良方校录》、《沈存中佚书钩沉》、《熙宁字说钩沉》,以及多年积累的有关沈括和《梦溪笔谈》的研究论文。
再出发已是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
起点仍然是从“梦”开始的地方,年近古稀的胡道静原准备集中时间和精力,重新撰集《〈梦溪笔谈〉补正》[4]。
但在科学的春天里,胡道静已然成为了中国科学史研究的一颗大树。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于是我们看到他仍然在他认为“太长”的战线上老骥奋蹄。
用他在《沈括诗词辑存》一书“后记”中的话来说:“余虽驽疲、闻钲和嘶,亦安得不跃起也。
”[5]胡道静这颗大树上又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沈括和《梦溪笔谈》的研究方面,他发表了《〈梦溪笔谈〉在国外》、《〈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梦溪忘怀录钩沉》、《沈括军事思想探源》、《试论宋代改历中反映的科技成就》、《沈括的自然观和政治思想》等学术论文。
还出版了《沈括诗词辑存》、《梦溪笔谈导读》、《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全译》。
在农书、农史的研究方面,主要是围绕着徐光启来展开的。
1983年,徐光启逝世350周年,学术界开展了许多纪念活动,并将徐光启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他辑录了徐光启撰著的《甘薯疏》、《农遗杂疏》,并分别作跋,收入由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主编的《徐光启著译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中,还发表了《徐光启著作的新发现和研究》、《徐光启农学三书题记》、《关于〈农政全书〉的“别本”》、《徐光启研究农学历程的探索》、《北方引种水稻技术措施上的徐光启战略擘划与实践》等系列论文。
这一时期,他还对朝鲜汉文农书《农学集成》、今本《南方草木状》、元刊大字本《农桑辑要》等古农书进行了研究。
还结集出版了《农书、农史论集》。
该书收集的论文大多为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
现在所能见到的胡道静有关中国古代农学的研究,比较集中地出现在这本文集中。
1990年日本农山渔村文化协会出版了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博物考》,该书较之《农书、农史论集》内容又有所增加,并且更有系统,除了收入先前有关农史、农书的研究之外,还加入有关考古发 2期曾雄生: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101 掘、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以及后来一些有关农史研究的论文。
80年代以后的胡道静,学术战线不仅没有收缩,反而拉得更长了。
在科技史方面的研究除了原有沈括、徐光启和农书之外,还将研究的触角扩展到了宋代历法,以及黄道婆、宋应星、孙元化等一些重要的科技人物上面。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便是转入道教的研究。
许多大部头的道教著作都是在他主编或参与主编下完成的。
如,影印《道藏》36册(文物出版社,1988年)、《道藏要籍选刊》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藏外道书》20册(巴蜀书社,1992—1994年)、《周易十谈》(1992年)等。
这一时期,他还单独或与人合编了《简明古籍辞典》(1989年)、《十大科学家》(1991年)、《国学大师论国学》(1998年)等著作。
八九十年代也是年逾古稀的胡道静人生最为辉煌、最为忙碌的年代。
他的工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81年3月20日,院部设在巴黎的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nterna -tional Academy of Histo ry of Science ,IAHS ),经世界著名科学史专家英国的李约瑟、美国的席文和日本的宫下三郎三位博士联合提名,一致推选他为通讯院士(序号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