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感慨教材至今仍在表演和说谎

合集下载

教师对问题教材亮剑发言稿

教师对问题教材亮剑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就近期出现的问题教材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问题教材的出现,无疑对我们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在此,我将对问题教材进行严厉的批评,并呼吁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还教材一片净土。

首先,问题教材内容失真,严重误导学生。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内容应当严谨、准确。

然而,近期出现的问题教材,却存在大量错误,如历史事件描述不准确、科学知识错误等。

这些问题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误解,更可能导致他们对国家、民族、文化产生偏见。

作为教师,我们深知教材的重要性,绝不能容忍这种错误继续存在。

其次,问题教材存在严重的政治导向问题。

一些教材故意歪曲历史,抹黑英雄人物,美化反面角色,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误导了学生的价值观。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问题教材的出现,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再次,问题教材的编写质量堪忧。

一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材中的插图、排版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种低质量的教材,无疑是对教育事业的亵渎。

针对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1. 严格审查教材编写团队。

教材编写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较高的政治觉悟。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教材编写团队的选拔和培训,确保教材质量。

2. 完善教材审查机制。

建立科学的教材审查制度,确保教材内容准确、健康、向上。

对存在问题的教材,要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 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教材的鉴赏能力,让他们能够识别问题教材,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倡导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关注教材问题,共同维护教材的纯洁性。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坚决抵制问题教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语文教学中的“真”与“伪”——基于几个教学事件的商榷与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真”与“伪”——基于几个教学事件的商榷与反思
原 因二 :用教师的讲解取代 了学生的体会 。
这个案例 同前面 的案例有 三个 方面不同 : 一
本的教学 目标进行准确的定 位呢? 养出智慧的学生。
对于这篇文章 , 学生首要的任务是认识狐 狸 的狡猾。它一吓 、 二骗 、 三装 , 借助老虎 的威风 实
事件二 : 教师在课堂上要怎么教
苏教版第 三册有篇课文叫《 阳真美》文章 夕 ,
实在在地在百兽面前做了一 回老大 , 其心智之 机 用富有诗意的笔调描绘 了夕 阳西下的美丽景色 , 巧、 过程 之缜密 , 可以说 环环相 扣 , 步步推进 。通 其 中有 这样 一段话 :太阳的脸 变得更红 了。 “ 它轻 过认识狐狸的骗术 , 以此类 推认识社会上像 狐 轻地走向西 山的背后 , 并 把灿烂 的霞光 留在遥远 的
搞清楚课 堂上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能学到什么 , 表面现象所迷 惑。 以 , 所 真正 的强者不是表面 的,
换一句话 说 , 就是 教师没 有准确 把握教 学 目标 。
而是属 于那些 内心坚强 、 机智果敢 的人。他 们遇
《 狐假 虎威》 一文 , 过狐狸借助老虎 的威风 事冷静 , 通 懂得变通 , 会借势或者造势 , 自己的生 为 来 吓跑百兽的故事 , 告诉 我们 在现实生活 中有人 存 和发展 营造 空问。 借别人 的力量和威风来吓唬人 , 其实 自己并没 有 可以说 ,这篇寓 言给人 启发是多方面 的 , 如
老虎是百兽之王 , 抓到猎物就吃 , 从来是 别人 对几个教学事件的商榷 与反思 , 重构“ 真正意义 ” 反 。
上的教学 , 以期抛砖 引玉 。 事件一 : 学生在 课堂上学什 么
怕它 , 求它 , 可是还没 有人像 狐狸一样敢 如此大 胆 , 以老虎 愣住 了。第二 步, 狐狸一番 “ 所 是被 擂

撞倒南墙不回头——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毁誉参半的教改实验

撞倒南墙不回头——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毁誉参半的教改实验

有 时候 ,语文 课成 了辩 论赛 : “ 国到底 要不要发展 男子足 球” 中 , 有时候 语文课又成 了表演课 :家长 “
三层 含义 : 第一 , 应使学生学到有价
大约是三周, 之后便束之高阁。
有人担心 :功课最 为繁重 的高 中学生要学10 5万字的《 新语文 》会 ,
不会压力太大?王 泽钊认为这种认 识是建立在学生认知水 平低 的基础 上的 , 其实学生能量 巨大 , 关键 在于 如何引导他的兴趣 。他的很 多学生
的一生。 ”但他从教 l年换 了4 8 所公
办学校 ,在最后 一所公办学校组织
用一个学期来学 , 不是很可笑 吗?统 ”

的考核 中因得票太低 险些下 岗 , 最
发下来的新课本到手后 , 他往往只

维普资讯
走 近 名 师
选择他认为好的篇 目让学生读 , 时间
钊说 ,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生 活, 写作文不说假话。 “ 你知道什么叫爆笑吗? ”王泽 钊 的学生刘承智告诉记者 ,去上王 “ 老师的课就知道 了! ”

件事 !说起 讲台上 的故事 , ” 王泽 “ 学” 博 ,是很多学生对王泽钊
就在 高三时读完 了 《 子》史 记》 庄 《 《 追忆似水年华》尤里西斯》 《 ……
职。目 前在私立学校兼职的王泽钊
说, 他的理想是 办一所 “ 让学生永远 怀念的学校” ,这所学校可 以没有游 泳池 , 却一定要有最好的图书馆一 校只是把它当个摆设 , 从来不用。 ” 鲁迅 的散文诗 、卡夫卡 的小说 和崔健 的摇滚歌词都收进 了他编 的
教材 里。
王泽钊 的《 新语文》 拿在手上有 种沉甸甸 的感觉 。 打开来看 , 相当 有 多的 中国古 代文学作 品 ,鲁迅 、 茅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 乐山教师称遗憾

新语文课本删郭沫若作品乐山教师称遗憾从事初中语文教学24年,今年教初一的乐山外国语学校教师梅小东,在拿到新领的人教版初一语文课本时发现,整本书的内容和去年的旧版本对比起来简直就是大“变脸”,不仅单元的顺序打乱了,而且很多文章都进行了更换,同时还单独增加了“写作”的内容,此外一些插图、排版、细节上也变化不少。

“这么大的变化在近些年来的语文教材调整中还是头一次。

”梅小东认为,目前的新教材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更容易,对于老师而言,教起来也会更凸显目的性,“很不错”。

但对于其中将乐山文豪郭沫若经典作品《天上的街市》、《静夜》删除,却让身为乐山人的梅小东觉得特别惋惜,“对外又少了一次让更多人了解郭沫若、了解乐山的机会,对本地学生也少了在学习中看到乐山文豪出现的兴奋和激情。

”单元上大调整开学第一课讲亲情梅小东拿出新初一课本,并找来一本去年的教材,两个版本放在一起挨页对比,给记者指出其中的调整内容。

就封面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翻开封面后的第一页,变化就开始了。

旧版本第一页的插画是“鲁迅”和“青年时代的冰心”,而新版本中的“鲁迅”则换成了“泰戈尔像(徐悲鸿画)”,且与“青年时代的冰心”调换了位置。

除了插画外,目录的变化就更大了。

首先很直观的就是单元顺序上的重新排列。

据梅小东介绍,新版本中六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对旧版本中六个单元课文的撤并、顺序调整及新增其他作品后形成的。

比如,以前课本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便是《在山的那一边》,而现在这篇文章已经调到第四单元,新课本的第一篇文章则是《散步》,但该篇文章在旧教材中则在第五单元。

此外新课本第一单元还增加了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

“新课本的第一单元文章主要讲家庭亲情主题,而且六个单元的课文难度强调循序渐进,这离学生的生活更近,学起来也要更容易一些。

”梅小东如是说。

总篇数不变三分之一篇目已更换尽管两个版本的课文都是30篇文章,但其中三分之一的篇目已更换。

经过认真逐一对比,记者发现,新课本中删掉的课文有: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

对语文教学中无效对话现象的反思

对语文教学中无效对话现象的反思

对语文教学中无效对话现象的反思标签:语文教学;无效对话;症状;策略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致使很多语文课充斥着诸多无效的对话,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实际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未真正提升。

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冷静思考,让语文课堂去伪存真,回归本源。

一、语文教学无效对话的症状1. 蜻蜓点水的肤浅对话。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课堂:有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多是将课本中的陈述转换为问题,实属无疑而问,因为答案就在书中,毫无思维含量;有些教师完全照搬教参中设计的问题来问学生,学生则拿着参考书予以完美回应。

这样的课堂看似配合默契,师生互动频繁,实际上没有任何实效,课堂教学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思维碰撞,自然也就不可能有生成性、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2. 教师专制的霸权对话。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上引导,学生存在的意义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的内容,甚至有时还得根据教师的语气、眼色来回答问题。

这样一来,对话的过程、结果都操控在教师手上,教师作为对话结果的裁定者控制着话语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得到体现。

3. 脱离文本的宽泛对话。

一些教师盲目迷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过分地强调教学过程的非预设性和教学目标的随机生成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发言,自己则隐退一旁,任由学生热闹而不加以引导,最终的结果是对话千言却离题万里。

可想而知,当师生对话变成了漫话时,课堂教学已然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

4. 缺乏平等的个别对话。

课堂上教师总喜欢与发言积极、思维活跃、表达流畅的学生对话,因为他们的存在能使教师的教学任务很快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对话的机会就会相差悬殊。

那些反应稍显迟钝、接受能力稍差、不善表达或害怕回答的学生就会慢慢远离课堂对话的圈子。

长此以往,会形成语文课堂教学上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更弱。

二、解决语文教学无效对话的策略1. 对话要建立在师生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

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毒”教师呼吁剔除其中虚假故事

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毒”教师呼吁剔除其中虚假故事

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毒”教师呼吁剔除其中虚假故事教科书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其编撰是一个社会自我认知的投射,也是这个社会文化主张的表征。

本刊曾关注中学历史教科书,如今一线教师向我们传递了一条重要信息——小学语文教科书“有毒”。

这是语文老师郭初阳的判断。

为了支持这一结论,他和他的伙伴们刚刚出具了一份“化验报告”。

检查样本,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

这三个版本在市场上占据了约80%的份额。

郭初阳36岁,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当了6年的语文教师,目前是自由研究者。

在他背后,有一个民间团队——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集合了20多位中小学语文教师。

简单来说,这个小组的任务是“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儿、找茬儿”,并“弘扬现代公民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这些教师自称是小学语文的“外科医生”,他们的口号是:“要给小学语文排排毒”,“现在需要的是一场手术”。

真的名人,假的故事“还记得你的小学语文课文吗?你敢肯定,自己不是吃了毒奶粉的大头娃娃?”郭初阳郑重其事地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抛出这个问题。

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历时2年,收集、分析了300多篇课文。

这些课文来自2002~2009年的上述3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

他们对“有毒”的课文进行打分,从0分至~5分,同时按照“毒性”等级,以武侠世界的毒药命名,例如断肠草、软金散等。

最后形成的《化验报告:中国孩子的教科书》在扉页用3号黑体字写道:“我们正在给孩子们吃错药!”推崇有机食品的郭初阳声称,这些课文中,有一半以上的故事属于严重的“农药超标”。

而更让他痛惜的是,“小孩子恰恰都很迷信课本”。

小组核心成员吕栋是浙江省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

一次,他布置了一道课堂习题,而他公布的答案比教科书附带的答案多了几个字。

当即就有一个学生举手:“老师,课本上写的不是这样的。

”“高中生都这样,何况小学生呢?”吕栋无奈地说。

一些小学课文里的故事,常常会在学生的经验里形成根深蒂固的认知。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声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弥天大谎声
5、《悲》文还胡说什么科马洛夫向领导的汇报持续了70分钟。实际上,飞船与地面的联系是收地面接收站控制范围限制的。在这70分钟里,大部分时间飞船是 不在地面接收范围之内的,那时根本无法进行什么作者所捏造的70分钟“汇报”。例如,1997年2月23日“和平号空间站”发生火灾时正飞行在中非上空, 与地面没有无线电联系。空间站几乎要绕地球飞行整整一圈后,机组人员才能通过位于瓦洛普斯岛的美国宇航局地面站把这一情况传送到俄罗斯的和平号控制中心。 这还是30年后美苏联合进行的“和平号空间站”项目。由此可以想象60年代苏联单独进行的“联盟”飞行怎么可能连续通讯70分钟呢?更不要说后面还有那极 其煽情的“家人会面”呢!
6、科马洛夫在《悲》文中的语言也编的愚不可及。表现其“壮烈”的英雄语言暂且不说。就说他嘱咐女儿好好学习的那段“小数点”的话也是痴人说梦。像航天器 这样的高科技产物,经历了无数精英头脑的缜密设计和实验,任何数据不知要计算多少遍,才能发射上天。无论什么地方发生了故障,决不是短时间之内就能查出原 因的。今年2月1日解体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经过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独立调查小组数月的紧张调查,才在8月26日公布了关于航天飞 机失事原因的最终报告。而前苏联竟然在几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内就搞清了“联盟一号”故障的原因,而且公布于众,真是“神”啊!不过真正“神”的应该是《悲》 文的作者,该去医院查查他的“为分析起见,特把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五册课本中的有关章节和教学要求转引如下:
中学语文>>大纲与教材>>初中教材>>初五册读本>>
31 悲壮的两小时
你是苏联的英雄,人民的好儿子!人民永远怀念你,广袤的太空永远记住你! ①选自《读者》1995年第2期。有删改。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指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指瑕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指瑕
近日,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指瑕》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教师在文章中指出,《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存在多处瑕疵,包括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文字重复、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其中,比较严重的是在教材中引用的一篇《杨明学批判毛泽东谈话纪要》中,将“占领敌人的城市”错误地译为“战胜敌人的城市”,严重误导学生。

此外,该教师还指出,在教材中存在一些裹挟意识形态的内容,如夸大了毛泽东时代的功绩,淡化了其缺点和错误,甚至有些内容有误导性,如一篇关于“五朵金花”的文章中,将中华民族的解放归功于毛泽东,而忽略了其他领导人和人民的贡献。

文章一经发表,立即引发热议。

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表示,教材作为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应该精益求精,尽可能避免错误和误导;同时,也呼吁教材编写部门加强质量把控和意识形态的审视,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解析: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免费范文

解析:小学语文教材四大缺失免费范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作为教育过程当中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书籍,当它发生错漏、失实、偏差时又会产生何种后果?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种舛错?这恐怕不仅仅是教育行业一己之事李郁中小学是人生教育的最重要阶段,中小学的教材也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料,这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但最近曝出有心人和民间团体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的语文教材存在内容上较大的不足和技术上明显的舛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对中小学教材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如此。

那么,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这问题有多大,应该如何弥补呢?对这样一些问题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

新中国61年出版10套教材2001年1月,全国的基础教育开始实行“课程改革”。

此后,国家放开了教材的编写权,各出版社都可以编写教材,各地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教材教学1949年10月,新中国刚一成立,中央政府出版总署就设立了编审局,集中了老解放区和开明书店、中华书局的部分编辑开始编审文史教材,编选新中国的中小学教材。

1951年秋,教材出版,在全国正式使用。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们常简称为“人教版”)第一套全国通用的小学教材。

1956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二套小学课本出版,但这套教材只使用了两年。

1958年“大跃进”之后,在“教育大革命”的影响下,这套教材被停止使用。

1961年秋,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开始向全国供应。

这是人教版第三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进行十二年制教材的研究、准备工作。

1963年秋,新编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在全国正式供应。

这是人教版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接下来是10年“文革”,国内的中小学教材使用极为混乱。

粉碎“四人帮”之后,教育部决定以十年制为中小学的基本学制。

1978年秋,中小学各科课本的第一册同时在全国供应。

这是人教版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王旭明炮轰假语文语文课上少唱歌跳舞

王旭明炮轰假语文语文课上少唱歌跳舞

这名中小学语文教材修订者认为,“真语文”就是培育学生健康的表达习惯,让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温建敏实习生孟肖王旭明从来不是一个能闲得住的人。

这位教育部最有个性的前新闻发言人,转到其他岗位后依然使自己成为话题中心,他的博客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而且基本不缺席重大事件的评论,甚至被网友冠以“毒舌”称号,他曾多次声称,自己的墓碑上要写上这么一句:这里埋着一个喜欢发言的人。

而最近一两年,他的火力逐渐集中在一个目标:炮轰“假语文”。

11月1日的亚洲教育论坛上,王旭明再次提出,当前语文教育最急迫的是要回归语和文。

他的影响力和语文出版社社长的头衔,加上一堆“志同道合者”的推动,使得推广“真语文”似乎渐成规模,其中包括特级语文教师贾志敏、上海《收获》杂志的编审叶开等。

在刚刚出席完2014年成都芳草站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后,王旭明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长达四个小时的采访,再一次系统地完成了一次对“假语文”的炮轰。

A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从理论上来说,假语文就是违反语文教学规律的现象。

”王旭明说。

“语文课应先以语言文字为主,其他为辅,就《斑羚飞度》来说,通常老师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老斑羚牺牲自己来成全小斑羚飞跃悬崖的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上,让学生去学习老斑羚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完全偏离了教学规律。

不能每一篇有思想内涵的文章我们都要去挖掘,那是思想品德课的工作。

”王旭明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王旭明认为,国外没有专设思想品德课,所以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传播。

而我们国内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再在语文课上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

“语文学习应该就是让学生把一个个的道理通过词语、句子、方法、逻辑等等写出来,但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相当薄弱。

这就是假语文的一个重要表象。

”王旭明还反对形式上的“假”。

“我坚决反对‘摇头晃脑’,反对在语文课上的表演,特别是集体表演。

”王旭明到处讲一个语文表演的典型——“某老师讲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激情昂扬,他在讲台上提前设下机关,讲到炸碉堡时,老师一跺脚,台上轰隆巨响电光石火烟雾缭绕,台下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以为是地震,全吓跑了。

教师对问题教材发言稿发声

教师对问题教材发言稿发声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而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

在此,我想就近期出现的问题教材发表几点看法。

首先,问题教材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

然而,部分教材内容存在错误、不科学、不严谨等问题,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误解。

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其次,问题教材损害了学生的利益。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

然而,问题教材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样的教材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

再次,问题教材损害了教师的形象。

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播知识、塑造未来的重任。

然而,问题教材的存在使得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我们需要努力纠正教材中的错误,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面对学生和家长的质疑。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形象和地位受到了严重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教材审查。

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材的审查力度,确保教材内容科学、严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同时,要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提高教材审查的专业性。

二、建立教材问题反馈机制。

鼓励教师、学生及家长积极反馈教材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部门要建立健全教材问题反馈机制,确保问题得到有效处理。

三、加强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对教材问题的敏感度,加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研究,确保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四、完善教材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材评价体系,对教材进行综合评价,确保教材质量。

总之,问题教材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和教师的形象。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确保教材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科书里的阴谋教师发言稿

教科书里的阴谋教师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沉重的心情,想就教科书里的阴谋问题,与大家进行一番深入的探讨。

我们都知道,教科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然而,近年来,一些教科书却出现了令人堪忧的现象——阴谋。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阴谋的定义。

阴谋,即暗中策划,陷害他人,以达到某种目的。

在教科书中,阴谋的存在,无疑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教科书中的阴谋现象有哪些呢?一、篡改历史。

在一些教科书中,为了迎合某些政治目的,故意篡改历史,美化某些历史人物,贬低其他国家或民族。

这种做法,不仅误导了学生的历史观,还可能导致民族矛盾和仇恨。

二、恶意抹黑。

部分教科书在描述某些事件时,故意夸大事实,恶意抹黑相关人物,以达到某种目的。

这种做法,不仅扭曲了事实,还可能对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三、宣扬暴力。

在一些教科书中,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过分强调暴力、恐怖等负面元素,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面对这些阴谋现象,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要时刻关注教材内容,确保所教授的知识真实、客观、公正。

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在课堂上,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再次,我们要积极参与教材改革。

针对教科书中的阴谋现象,我们要积极向教育部门反映,推动教材改革,确保教科书内容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最后,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面对教科书中的阴谋现象,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给予关爱和引导。

总之,教科书里的阴谋现象,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老师随笔 教师不应止步于教材本身

小学语文老师随笔 教师不应止步于教材本身

精心整理
小学语文老师随笔 教师不应止步于教材本身
在看了干国祥老师的《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中的教学片断中,感受到无论是《巨人的花园》还是《凡卡》干老师都将原着补充到了课堂之中。

也许有人会说:让这些只有十岁的孩子去面对这些巨人的死去和小男孩的伤痕未免太残酷了一些。

但原典的5227个字删改到了457个字,缺少了原着中的情节丰富和主题多元,这纵然也使我们的孩子只会接受一些角色温和、线索单一、内容简单的阅读材料。

今天又看了王钢老师的公众号中所倡导的《请带着孩子读读原着》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只是简单地带着孩子读读手中的教材,体会体会其中的情感,我们更应该立足于语文课让他们。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

语文“伪教学”当休矣(2)语文“伪教学”当休矣可以肯定地说,新课程实施以来,最热闹最繁盛的是语文教学园地,真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新鲜的东西层出不穷。

但是,毋庸讳言,在这些炫目的色彩中,确实存在着真伪莫辨的现象。

笔者近年来听了不少的新课程展示课,还有幸参与了“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活动,在大开眼界、颇长见识的同时,总感觉到有些做法过于“标新立异”,以致非语文味儿的东西弥漫着我们的语文课堂,颇有“伪教学”之嫌。

再看看我们的常规教学,也盛行着一些怪异的现象,有些做法已经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大可在“伪教学”之列。

初步归纳起来,语文学科的“伪教学”现象有以下种种表现:辅助媒体滥用化。

计算机只是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阅读画面自然不能代替阅读文字,可是一些教师不深入钻研教材,不挖掘教材的语文教学因素,而一味地在多媒体运用上动“心思”,一味在课件制作上求“花样”,以致课堂上不见学生阅读鉴赏探究文本,倒成了形态各异的课件的大展示。

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没有让学生诵读这篇精美的文言文,只字未提文中的文言虚实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文言句式等相关的文言知识,没有让学生赏析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没有品味文章简洁、凝练的语言,没有感悟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艺术手法,没有评判古人探究事理的求思态度,这些“语文”元素一概弃之不顾,倒是安排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关于王安石的生平和图片展示,(约5分钟)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带,(约5分钟)播放褒禅山旅游视频,(约4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屏幕示意图找出王安石游褒禅山路线,(约6分钟)石碑、前洞、后洞图片展示,(约4分钟)出示他人评王安石此文记游与说理的文字,(连读约4分钟)要求学生评论,(约8分钟)总结学生评论,以“筌”与“鱼”的关系来打比方,并在屏幕上打出一动漫画片,画面上一条鱼在网里不停地动,一直“动”到下课,学生好奇的目光全然不在课本上,而在那条“鱼”上了。

作家称语文教育还在表演和说谎 教材教法均作假

作家称语文教育还在表演和说谎 教材教法均作假

作家称语文教育还在表演和说谎教材教法均作假冰点特稿第779期【冰点特稿】:对抗语文本报记者王波上海作家叶开在客厅里和客人聊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女儿乔乔就坐在他旁边,时不时插上两句嘴,偶尔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但聊着聊着,叶开察觉到身边的女儿没了动静。

10岁的乔乔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背后摸出了《格列佛游记》,正咬着指头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1979年版《格列佛游记》,书页已经有些发黄,是叶开上大学中文系时的读物。

女儿先前已经读过两遍了,如今又读得只剩下最后的二三十页。

“乔乔,快别看书了,这样不礼貌,要跟叔叔说话。

”叶开叮嘱道。

乔乔很乖巧地“嗯”了一声,然后抬头做个鬼脸,一只眼睛看着客人,另一只眼睛依旧用余光扫着书上的字。

如何阻拦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书,现在成了让叶开头痛的一件事。

为了能逮着机会看书,在家里的沙发、钢琴凳,甚至自己的枕头下面,乔乔都藏了她爱看的书。

在她的卧室里,除了放着钢琴,还有两个书架,上面摆着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小飞人卡尔松》等9本著作、全套7本的《哈利·波特》、一整套43本的全球儿童文学名著丛书、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还有《伊索寓言》、法布尔的《昆虫记》、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等等。

41岁的叶开是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这些书都是他精心为乔乔挑选的,几乎挤满了两个书架。

除了刚买回来的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乔乔还没有翻过,其他的书她已经全部看过。

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她已经记不清看了几遍,一本薄薄的书被翻得裂成了5瓣。

这个痴迷于看书的小学生,对她的语文课本,却一点儿都不待见。

“我不喜欢语文课本。

”小女孩瞪大眼睛颔了颔首说道,仿佛做了一个郑重声明。

4年多来,乔乔的9本语文课本,只有在她做作业时,才有机会进入她的卧室。

在自己的书架上,乔乔没有为这些课本留下任何位置。

平时,它们都被放在客厅一个公用书架上。

当然,这也方便叶开随时拿这些课本,挑出其中的“荒唐之处”。

小学课文又现造假

小学课文又现造假

小学课文又现造假1. 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世界中的信息传播迅速,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速度大大加快。

然而,由于信息的自由性和匿名性,也给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造假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最近,我们无法容忍的一件事发生了:小学课文居然也现出了造假现象。

2. 小学课文的重要性小学课文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课文的选择与编写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品德修养,因此,小学课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理性是不能够被轻视的。

3. 造假背后的动机为什么小学课文会出现造假的情况呢?其背后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3.1 争取声誉与利益某些作者、编写团队可能会因为争取声誉和利益而故意篡改课文内容。

他们可能追求更耸动、更具有话题性的内容,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学习资源,从而获得更高的声誉和利益。

3.2 教育观念的误导有些编写者可能出于个人教育观念的误导,故意篡改课文的内容,试图通过课文来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念。

这种行为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使得课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受到了损害。

4. 造假对教育的影响小学课文造假现象的出现对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学生的误导和困惑小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通过学习课文来获取知识和塑造世界观。

如果课文中存在虚假的内容,会使得学生产生误导和困惑,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4.2 现实与虚构的界限模糊小学课文中的造假现象容易让学生对现实和虚构的界限产生混淆,他们很难分辨课本中的内容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这种混淆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产生不良影响。

5. 如何解决小学课文造假问题针对小学课文造假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5.1 严格审核与监督教育出版社、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对小学课文的审核与监督,严格准入标准,避免虚假和误导性的内容出现在课本中。

5.2 加强师资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和引导,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判断能力。

语文教材大而不当

语文教材大而不当

语文教材大而不当以前,语文虽然是三大主科之首,但却是三个主科中被忽视得最严重的科目。

不过,自从前两年中小学语文陆续采用部编本语文教材,随后语文在高考中的分值明显提高,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不得不说,大语文时代已经来临。

然而,面对语文教材的改革,家长却议论纷纷,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他就曾怒批部编版语文教材,而且还不止一次这样,几乎是隔三差五就要在社交平台发表一下自己对于语文课本的一些看法。

“童话大王”郑渊洁怒批小学语文教材,称其误人子弟郑渊洁何许人也?想必大家都有多了解,他写过很多有名的童话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我想这应该是80后们共同的美好童年记忆了。

不过,这位和蔼可亲的爷爷却在辅导孙女暑假语文作业后,对孙女的语文教材表示深深地质疑,甚至直接用“误人子弟”四个字来形容小学语文课本。

首先,他认为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其增加还是减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然而刚好相反,我们的语文教材是失败的,不但不能引起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反而还会让他们厌倦甚至恐惧语文。

其次,直接指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主编监守自盗,将自己的作品硬生生塞进小学语文课本中。

自己是课本主编,却将自己作品放进课本中,这样的吃相不难看吗?总之,优秀的语文课本应该是寓教于乐的,能激发起学生浓厚兴趣和热爱的,进而才能促使学生写出好文章、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郑渊洁甚至不止一次这样批评语文教材,有的时候他会直接拿出一段文字来反问网友们,看看大家的反应。

有一次,孙女的家庭作业要求参照语文课本上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写几句在放学路上的发现。

孙女让爷爷给个提示,于是爷爷的回答是:“上学路上,我看见挂满白色骷髅般云朵的天空。

”然而,孙女却说不行,让郑爷爷左右为难。

其实,表面上你看到是郑爷爷在和网友们探讨如何造句,实则却是在吐槽例句缺乏美感和逻辑性,所以才会难倒作家爷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感慨教材至今仍在表演和说谎 2010年12月15日05:31 中国青年报叶开乔乔读《哈利·波特》乔乔的《一课一练》作业乔乔一年级时写下的“舍小家,顾大家”上海作家叶开在客厅里和客人聊着孩子的教育问题,女儿乔乔就坐在他旁边,时不时插上两句嘴,偶尔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但聊着聊着,叶开察觉到身边的女儿没了动静。

10岁的乔乔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背后摸出了《格列佛游记》,正咬着指头看得津津有味。

这本1979年版《格列佛游记》,书页已经有些发黄,是叶开上大学中文系时的读物。

女儿先前已经读过两遍了,如今又读得只剩下最后的二三十页。

“乔乔,快别看书了,这样不礼貌,要跟叔叔说话。

”叶开叮嘱道。

乔乔很乖巧地“嗯”了一声,然后抬头做个鬼脸,一只眼睛看着客人,另一只眼睛依旧用余光扫着书上的字。

如何阻拦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书,现在成了让叶开头痛的一件事。

为了能逮着机会看书,在家里的沙发、钢琴凳,甚至自己的枕头下面,乔乔都藏了她爱看的书。

在她的卧室里,除了放着钢琴,还有两个书架,上面摆着瑞典儿童文学作家林格伦的《小飞人卡尔松》等9本著作、全套7本的《哈利·波特》、一整套43本的全球儿童文学名著丛书、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还有《伊索寓言》、法布尔的《昆虫记》、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吉卜林的《丛林之书》等等。

41岁的叶开是著名文学杂志《收获》的副编审,这些书都是他精心为乔乔挑选的,几乎挤满了两个书架。

除了刚买回来的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乔乔还没有翻过,其他的书她已经全部看过。

其中《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她已经记不清看了几遍,一本薄薄的书被翻得裂成了5瓣。

这个痴迷于看书的小学生,对她的语文课本,却一点儿都不待见。

“我不喜欢语文课本。

”小女孩瞪大眼睛颔了颔首说道,仿佛做了一个郑重声明。

4年多来,乔乔的9本语文课本,只有在她做作业时,才有机会进入她的卧室。

在自己的书架上,乔乔没有为这些课本留下任何位置。

平时,它们都被放在客厅一个公用书架上。

当然,这也方便叶开随时拿这些课本,挑出其中的“荒唐之处”。

2009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晓苏的邀请下,叶开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上,一口气写了12篇专栏文章,对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现状进行批判。

晓苏提议专栏取名“语文现状批判”,叶开认为这个名称“太泛”,建议改为“语文之痛”。

“他刚好经历了女儿接受语文教育的过程,他有疼痛感、刺痛感和迫切感。

”晓苏回忆说。

晓苏同时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课的教授,他觉得叶开的名称更贴切,立即接受了建议。

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却给他们喂了垃圾叶开的这种痛感,始于2008年秋天。

那时,他在写小说之余,忙着研究现代文学中一些作家和作品。

乔乔的学习,基本全由妈妈王琦负责监督和辅导。

王琦是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副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叶开认为由她来辅导女儿学习绰绰有余。

但很快叶开就发现,妻子根本无法对三年级的女儿进行有效辅导,尤其是无法辅导女儿的语文学习。

乔乔在前两年语文经常考100分,可这时候拿回来的成绩单上面,成绩一次比一次低。

由妈妈辅导做的语文作业,第二天拿回家后,上面经常红红地一大片叉,乔乔觉得挺委屈。

在学到第七单元48课《智烧敌舰》时,乔乔又遇到了一道难题。

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

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

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

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

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为了消解女儿的怨气,古典文学博士王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叶开,不得不同时出面跟女儿解释,“庞统是不亚于诸葛亮的一个重要的谋士,刘备西征蜀国,主要靠庞统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是靠《三国演义》演绎出来的,事实上庞统不比诸葛亮差”。

乔乔这才微笑起来。

两位博士当时也笑了,不过是苦笑。

这是叶开第一次被孩子的语文教育刺痛。

“你可能觉得很可笑,但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如今回忆起来,叶开摇头叹道。

两位博士实在是没想到,他们会在小学三年级语文题上马失前蹄。

看到乔乔成绩下滑明显,王琦很着急。

她找到语文老师,认为不应该让孩子做这么多练习题。

老师告诉她:“从三年级起有了阅读理解,不再只是认字记词。

乔乔的阅读能力有问题。

”“不会的,她看书没有障碍。

”王琦急忙跟老师解释。

因为就在上三年级前的这个暑假,丈夫给女儿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是他们第一次给女儿买长篇读物。

结果8岁的乔乔不仅很快看完了,还开始接着看中国四大名著彩图本。

听完王琦的解释,老师不相信,摇头表示怀疑。

这让王琦很忧虑,她开始想,女儿不会真是有阅读问题吧。

回到家,她急忙跟叶开探讨起来。

叶开那时正研究现代文学中的乡土文学叙事,并得出结论,“那一代的不少作家不说真话”。

听了妻子的担忧,他拿起乔乔的语文课本,试图弄清问题所在。

结果一打开课本,他发现一些不说真话的作家的作品,不仅进了女儿的教材,“而且还要背诵”。

更糟糕的是,一些原本是经典的作品,到了教材里被改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

他正冒火,转身却发现乔乔抱着《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目不转睛地读着。

为了考验女儿,他刻意跟乔乔聊起《哈利·波特》和四大名著彩图本,结果发现里面很多故事和细节,乔乔记得特别清楚。

“这说明她不是胡乱读,是真读懂了。

”叶开强调道。

他和王琦也一致判断:大可宽心,女儿的阅读理解完全没问题。

他进而感叹道,小学是孩子学习的黄金时代,因为孩子的记忆力非常好。

“可是,”他话锋一转,气愤地说,“在小孩最需要汲取人类文明精华的时候,有人却给他们喂了垃圾。

教材里面,有好多非常糟糕的东西!”叶开把乔乔的几本语文教材全都仔细看了一遍。

2008年11月,他写了第一篇批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育的文章《语文的物化》。

在文章中他写道:“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选入了很多与花草树木有关的文章。

在这些文章里,作者不是欣赏鲜花自身的美丽,而是在鲜花这个符号上寻找道德寓意。

”这一年年底,叶开与晓苏见面,原本是要聊文学创作的问题,结果把主要的时间都用在了聊语文教育上。

“我们觉得,现在的语文里,非语文的因素太多,太多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因素,老师又教得太保守太落后,学生不喜欢。

”晓苏回忆,在这一点上他们达成了共识。

看了叶开的批评文章后,晓苏认为“很深刻,很尖锐,点到了穴位”,随即邀请叶开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开专栏,批判“病态的教育带给语文的痛”,希望刺激中小学语文老师“已经麻木的神经”。

孩子学了半个学期,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叶开的专栏文章,从2009年1月开始发表,第一篇便是《语文的物化》。

考虑到文章的风格比较犀利,晓苏将专栏安排在了杂志第70多页的位置,避免“一上来就刺激到读者”。

结果,这些“火药味儿很浓”的文章发表了两期后,一位语文特级教师就打电话给晓苏,质问道:“哪儿来一个疯子在这儿胡说八道?”当时9岁的乔乔看了爸爸的文章,咯咯直笑。

“我们都不喜欢语文课本。

他写得太好玩了。

”她评价道。

其实对于自己的语文课本,乔乔在一年级的时候还是感觉“挺好玩的”。

她记得,一年级的语文书上有好多图画,有小动物,还讲爱护环境,“看上去没有那么讨厌”。

翻开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本,学到第40课《三过家门而不入》时,乔乔当年用红笔在彩色书页下角,吃力地写下了“舍小家,顾大家”6个稚拙的字。

她回忆说,语文老师告诉他们,“大家”里有很多“家”,就是“国家”的意思。

当时刚刚7岁的小姑娘,始终没弄懂“大家”的具体意思,只是很固执地认为,“大禹就是一条鱼,所以他才治水”。

虽然很多东西搞不明白,但书本上的图案还是吸引了乔乔。

“当时我觉得,哇,好奇妙哦!”她边说边做出夸张的表情。

当时在课堂上,老师写什么她就跟着一笔一划地模仿。

回到家里,她则开心地看《小小建筑师巴布》、《猫和老鼠》等动画片和《哈哈画报》上的漫画。

这种开心的笑声时常在叶开家里响起,前4个学期,乔乔经常拿回满分的语文成绩单。

但到了三年级,写作文成了语文课上的重头戏。

同学的书包里,慢慢开始有了《优秀作文选》。

看到有同学买“作文套餐”,乔乔出于好奇借过来看了一眼,就再也不想看第二眼。

她还是喜欢爸爸不久前给她买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其次是《林格伦文集》。

可是她只有先写完作业,才能看这些书。

她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养成了到处藏书的习惯。

在写作业、弹钢琴时,甚至是语文课堂上,她都会时不时偷偷地瞄上这些书两眼。

语文课本开始变得让她“一点都不喜欢”。

她更不喜欢的是书包里的教辅书《一课一练》,这占据了她课后很多时间。

比如,根据教辅材料,乔乔每天需要填很多反义词和近义词,这常常让她的博士父母为难。

他们不愿像其他父母那样给女儿买《近义词词典》或《反义词词典》,于是就安慰女儿:“我们认识出这些教辅书的人,这东西他们自己的小学不用,自己的孩子也不用,你就随便应付一下算了吧。

”一次假期快结束时,乔乔的班主任来家访,问孩子这个假期都在做什么。

叶开笑着回答:“忙着倒垃圾。

”这让年轻的女英语老师一愣,没有反应过来。

叶开马上解释说,“孩子在学校学了半个学期的语文,肚子里装的都是垃圾,我们利用假期给她倒出来。

”“倒垃圾”的方法,则是给孩子买经典作品阅读。

在意识到孩子语文教材中的问题后,叶开给女儿买了一个四层的书架,书架上多了《哈利·波特与密室》等《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续集,也有了《窗边的小豆豆》、《唐诗三百首》等名著。

语文教育时至今日还在表演和说谎,不仅教材作假,教法也作假这些刚刚摆上书架的书,很快就被乔乔一本一本地“消灭”掉。

在咬着指头,发出一次次咯咯的笑声后,乔乔也把《哈利·波特》里的女主角赫敏奉为自己的偶像。

叶开因势利导,告诉乔乔,不仅小说和电影中的赫敏很聪明,现实中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也很聪明,考上了美国很好的大学。

于是,沃特森也被乔乔视为榜样。

在三年级以前,乔乔在课堂上很少说话,但看到小说里赫敏在上课时经常举手提问,她决定向偶像看齐。

以后上课时,脑袋后晃动着两个马尾辫的乔乔,经常把手举得很高,希望老师能叫自己起来回答问题。

可是,她很无奈地发现,自己的想法经常和老师的不一样,尤其是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

乔乔撇着嘴,一本正经地说:“我语文课上喜欢发言,就是有时候没有办法说到点子上,老师的那个点子上。

”有一次,老师讲互联网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时,强调好处是“可以查阅信息学习”。

乔乔则认为互联网可以让自己玩更多的游戏,因为她从4岁上幼儿园小班时,就开始登陆迪士尼网站,玩小熊维尼吃蜂蜜字母的网络游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