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旅游资料翻译的几点建议
1.旅游是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可以说无所不包。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词汇量大,知识面广,文化层面宽,措辞讲究,风格活泼幽默。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读者对我国文化的可接受性,使译文做到既通俗易懂,又不乏号召力。
我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底蕴深厚,其中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重大事件、名人轶事、经典传奇典故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融入这种文化当中,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尽可能的保留中国文化的气息。但是广大的游客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为国游客,也有一大部分人是中国人。所以旅游宣传资料必然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由于文化信息量差别较大,译者不能依样画葫芦,而是需要对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处理,适当的加以解释、增补、删减或者改译,甚至是重新组合译文。因此,在翻译译文时不必过于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性,而应该根据中外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活习俗、历史差异、国情来决定译文的内容。这边有一例子,是一段对“八水”之一的“伴河”的描述:尚书禹贡:“漆沮既从,伴水故同”,诗经大雅:“洋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伴河在古代是一条著名的河流。但是,如果把这当成宣传资料标语,不仅不能够突出景点的特色,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大部分人都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意思,中国游客都不甚了解,更何况外国游客。但是如果将译文处理下,变成“伴河历史之悠久或者…have a long term history”等之类的,相信游客会一眼就知道译文的信息。而且翻译时不必拘泥于文章,以最简洁,最充分,最客观的方式体现语文的信息和语言风貌,通过景点的介绍,激发游客旅游的乐趣,从而吸引游客的参观游览。
3、类比:类比的翻译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新的意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文化,这样就可以轻松地了解原文。比如,在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要比“Lov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好很多。这种类比的翻译可以让游客联想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与此有许多类似之处,这样可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对于外国游客不了解的相关知识,采用英语文化中相似的内容来译。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时候。Like Christmas in the wes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s most important one in a year and also the time for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to get together. 济公抢劫福济穷,深受穷人喜欢。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he was loved deeply by the poor.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该深究原文,分析它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招揽游客,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勃勃发展。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摘要:
关键词ຫໍສະໝຸດ Baidu
序论
本论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二、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重复法
2反译法
3.类比法
三、旅游资料翻译的几点建议
结束语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09旅游英语 陈锡阳 0904030103
摘要: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使译文更通顺流畅,更具有可读性,通常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重复法、反译法、类比法等。但是,在做旅游资料的翻译时,应该坚持以中国的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保留原文原意,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文化,做到内外兼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异域文化带来的乐趣。
3.旅游资料的翻译首先应以读者的文化为主,适应读者的文化习惯,使读者可以理解并欣赏译文,就像原文的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
4.游客出游的目的有很多,但最能吸引游客出去旅游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和与众不同的文化,不是单纯的为了旅游而旅游,体验特色文化带来的新鲜感,享受异域文化带来的乐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旅游资料 翻译方法 语言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
旅游宣传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像片、电影纪录片等,它所涉及的范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剖析旅游宣传资料的重要性,以及所传达给人们的重要信息。
结束语
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同时也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观光,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来调剂一成不变的生活,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大同小异,仅仅凭借自然风光并不能吸引回头客。而文化则不一样,各国都有自己文化特色。正因为如此,对异域文化的好奇才是吸引游客的重点。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保证语言的地道,能让外国游客看懂。同时也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原则”,在译文中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5.旅游翻译中的汉语谚语,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套用英语谚语,要根据原文的语气和风格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或意译,把汉语谚语的寓意用地道的英文表达出来。同时也要根据上下文以及讲话者的身份仔细斟酌,千万不能照搬字典上的释义。
6.在翻译景观时,时常会碰到很多难以下手的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逐字逐句翻译,会显得繁琐,而且也难以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只有在原文的前提下,作整体的修改,稍作删减。必要时,也可在译文后添加注释,这样,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
2.汉语旅游资料辞藻华丽,讲究工整对仗,常引经据典,读起来琅琅上口,多修辞。但读者获得的只是一些笼统抽象的信息。而英语旅游资料简单实用,语言直观,描述具体,具有朴实自然美。所以旅游资料的翻译要遵循两条原则: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和以译文为重点。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中国文化,尽可能地多宣传中国文化,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调整资料的信息量和篇章结构,让读者轻松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信息,增加旅游兴趣,达到旅游资料的翻译目的。
2、反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语使用与英语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如英语用正面的形式表达,那么汉语则用反面的形式表达。如果英语用反面的形式表达,汉语则用正面的形式表达。有人把这种翻译方法概括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地、正确地运用反译法,能够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使得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更加忠实、通顺流畅。在运用反译法翻译时,要注意一下几点:a.对含有否定词no和not的句子,或含nothing和nobody等词的句子,直接用否定的方式表达,如果译文不通,再考虑用肯定的句子表达。如:①.I don’t think this room will big enough to hold all the guests.[译文]我认为这个房间不够大,容纳不了所有的客人。②.There is no tree but bears some fruit.(什么树结什么果。)b.译文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前缀词,如带有in,im-,in-,un-,dis-,-less等的词,直接用否定。如:①A long uncomfortable silence followed.(随后,长时间的寂静令人十分尴尬。)②The task seems immeasurably difficult.(任务似乎极为艰巨。)c.译文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如:1.A lack of awareness of culturaldifferencesor local customs can make problems.[译文]不注意文化差异或当地习俗可能会产生问题。2.All the articles are untouchable in the museum.[译文]博物馆内一切物品禁止触摸。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通常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的整体,因此在审美方面追求情景合一,融情于景,以景托情,中文旅游资料编写者往往赋予资料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充足的主观想象,虚幻的联想。“重综合”的思维使得汉语多采用归纳法,即先描述或先叙理由,后作结论,多意合句,语言迂回婉转。而英民族主张“物我分离”,因此,英语旅游资料中很少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惯“分析”的思维使得英语多采用演绎法,直截了当,多行合句,逻辑性强,结构紧凑。
二、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重复法:在英语和汉语中,词的重复都是存在的。但是,英语中词的反复很少使用,比如:在intense light and heat这个短语中,intense分别修饰light和heat,而不用intense light and intense heat来表达。在汉语中,词的重复是汉语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如intense light and heat这个短语,译成“强光和酷热”,而不是“强光和热”。词语的重复使用,从语义上来讲,能够起到强调的效果;从结构上来讲,可形成排比,能增强语势,形成一种美感,提高表达的效果;从衔接上来讲,前后用词一致,使人一目了然。a.重复共用名词:一个名词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容词或短语修饰,有人形象地把这称为‘多枝共干’,就像一个树干上有着许多个树枝。例句如下:(1)This town is a small town, looking much like other towns of its size, but few towns enjoy so many natural advantages.[译文]这个城市是个小城市,看上去跟其他大小相仿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其他城市却很少有这么多的天然优越条件。(2)Harvard isamong the first American University to acceptChinesestudents.TheChinese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communities have all alongmaintained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this university.[译文]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this university 在这里指代Harvard,以避免重复)b.重复省略的动词:一些复合句或分句中,后面句中的动词和前面的动词句中的动词如果一样,后面的动词一般就给省略掉。如:Reading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译文]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人的思维。c.重复其他省略词:为了行文需要,有些句子成分没有必要表达出来,或者必须省略掉,这样译文才会更加地道,表达的意思才会更加清楚。如:I will go there if you will.[参考译文]如果你去那儿我也去那儿。[不好译文]如果你去我也去那儿。d.重复被替代的词:英语翻译为了避免重复,常使用代替词或代词来指代前面或后面的名词。例:Students who do well in examinations are the ones who ask questions in class.[译文]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都是课堂上爱提问的学生。(one代替前面的students,翻译成汉语要用“学生”来表达。)
1.旅游是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边缘科学,涉及面既广又杂,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天文地理到风土人情,可以说无所不包。旅游资料也涉及多种知识、多种体裁,词汇量大,知识面广,文化层面宽,措辞讲究,风格活泼幽默。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充分考虑读者对我国文化的可接受性,使译文做到既通俗易懂,又不乏号召力。
我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底蕴深厚,其中许许多多的历史遗迹、重大事件、名人轶事、经典传奇典故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让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融入这种文化当中,必须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尽可能的保留中国文化的气息。但是广大的游客中,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为国游客,也有一大部分人是中国人。所以旅游宣传资料必然要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介绍旅游景点的时候,由于文化信息量差别较大,译者不能依样画葫芦,而是需要对文化信息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处理,适当的加以解释、增补、删减或者改译,甚至是重新组合译文。因此,在翻译译文时不必过于追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性,而应该根据中外民族之间的文化、生活习俗、历史差异、国情来决定译文的内容。这边有一例子,是一段对“八水”之一的“伴河”的描述:尚书禹贡:“漆沮既从,伴水故同”,诗经大雅:“洋水东注,维禹之绩”。说明伴河在古代是一条著名的河流。但是,如果把这当成宣传资料标语,不仅不能够突出景点的特色,反而适得其反。因为大部分人都可能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意思,中国游客都不甚了解,更何况外国游客。但是如果将译文处理下,变成“伴河历史之悠久或者…have a long term history”等之类的,相信游客会一眼就知道译文的信息。而且翻译时不必拘泥于文章,以最简洁,最充分,最客观的方式体现语文的信息和语言风貌,通过景点的介绍,激发游客旅游的乐趣,从而吸引游客的参观游览。
3、类比:类比的翻译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新的意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文化,这样就可以轻松地了解原文。比如,在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要比“Lov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好很多。这种类比的翻译可以让游客联想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与此有许多类似之处,这样可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对于外国游客不了解的相关知识,采用英语文化中相似的内容来译。如: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一样,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合家团聚的时候。Like Christmas in the wes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s most important one in a year and also the time for all the members of the family to get together. 济公抢劫福济穷,深受穷人喜欢。Jigong, 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 he was loved deeply by the poor.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应该深究原文,分析它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招揽游客,促进国、内外旅游业的勃勃发展。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摘要:
关键词ຫໍສະໝຸດ Baidu
序论
本论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二、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重复法
2反译法
3.类比法
三、旅游资料翻译的几点建议
结束语
浅析旅游宣传资料的汉英翻译
09旅游英语 陈锡阳 0904030103
摘要: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使译文更通顺流畅,更具有可读性,通常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重复法、反译法、类比法等。但是,在做旅游资料的翻译时,应该坚持以中国的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在保留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保留原文原意,同时还必须考虑到读者的文化,做到内外兼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异域文化带来的乐趣。
3.旅游资料的翻译首先应以读者的文化为主,适应读者的文化习惯,使读者可以理解并欣赏译文,就像原文的读者可以轻松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
4.游客出游的目的有很多,但最能吸引游客出去旅游的是异域的风土人情和与众不同的文化,不是单纯的为了旅游而旅游,体验特色文化带来的新鲜感,享受异域文化带来的乐趣。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旅游资料 翻译方法 语言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
旅游宣传资料包括图书、画册、导游图、明信片、幻灯片、电视录像片、电影纪录片等,它所涉及的范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目前的现实是英文版的旅游资料大都译自汉语,而翻译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诸如原则、方法等问题。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对外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问题。从各个不同角度来剖析旅游宣传资料的重要性,以及所传达给人们的重要信息。
结束语
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是为了吸引外国游客,同时也是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观光,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来调剂一成不变的生活,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大同小异,仅仅凭借自然风光并不能吸引回头客。而文化则不一样,各国都有自己文化特色。正因为如此,对异域文化的好奇才是吸引游客的重点。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坚持“以译文为重点的原则”,保证语言的地道,能让外国游客看懂。同时也要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取向的原则”,在译文中保持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5.旅游翻译中的汉语谚语,在翻译时如果不能套用英语谚语,要根据原文的语气和风格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释或意译,把汉语谚语的寓意用地道的英文表达出来。同时也要根据上下文以及讲话者的身份仔细斟酌,千万不能照搬字典上的释义。
6.在翻译景观时,时常会碰到很多难以下手的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逐字逐句翻译,会显得繁琐,而且也难以与读者产生共鸣。因此只有在原文的前提下,作整体的修改,稍作删减。必要时,也可在译文后添加注释,这样,读者能更好的理解其中的文化。
2.汉语旅游资料辞藻华丽,讲究工整对仗,常引经据典,读起来琅琅上口,多修辞。但读者获得的只是一些笼统抽象的信息。而英语旅游资料简单实用,语言直观,描述具体,具有朴实自然美。所以旅游资料的翻译要遵循两条原则:以中国文化为取向和以译文为重点。在翻译时应尽量保留中国文化,尽可能地多宣传中国文化,在不损害原意的基础上,调整资料的信息量和篇章结构,让读者轻松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信息,增加旅游兴趣,达到旅游资料的翻译目的。
2、反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汉语使用与英语截然相反的表达方式。如英语用正面的形式表达,那么汉语则用反面的形式表达。如果英语用反面的形式表达,汉语则用正面的形式表达。有人把这种翻译方法概括为“正说反译,反说正译。”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地、正确地运用反译法,能够提高译文的可读性,使得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更加忠实、通顺流畅。在运用反译法翻译时,要注意一下几点:a.对含有否定词no和not的句子,或含nothing和nobody等词的句子,直接用否定的方式表达,如果译文不通,再考虑用肯定的句子表达。如:①.I don’t think this room will big enough to hold all the guests.[译文]我认为这个房间不够大,容纳不了所有的客人。②.There is no tree but bears some fruit.(什么树结什么果。)b.译文中含有否定意义的前缀词,如带有in,im-,in-,un-,dis-,-less等的词,直接用否定。如:①A long uncomfortable silence followed.(随后,长时间的寂静令人十分尴尬。)②The task seems immeasurably difficult.(任务似乎极为艰巨。)c.译文中含有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如:1.A lack of awareness of culturaldifferencesor local customs can make problems.[译文]不注意文化差异或当地习俗可能会产生问题。2.All the articles are untouchable in the museum.[译文]博物馆内一切物品禁止触摸。
一、旅游资料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通常视人与自然为和谐的整体,因此在审美方面追求情景合一,融情于景,以景托情,中文旅游资料编写者往往赋予资料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充足的主观想象,虚幻的联想。“重综合”的思维使得汉语多采用归纳法,即先描述或先叙理由,后作结论,多意合句,语言迂回婉转。而英民族主张“物我分离”,因此,英语旅游资料中很少有主观的感情色彩。惯“分析”的思维使得英语多采用演绎法,直截了当,多行合句,逻辑性强,结构紧凑。
二、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方法
1、重复法:在英语和汉语中,词的重复都是存在的。但是,英语中词的反复很少使用,比如:在intense light and heat这个短语中,intense分别修饰light和heat,而不用intense light and intense heat来表达。在汉语中,词的重复是汉语语言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如intense light and heat这个短语,译成“强光和酷热”,而不是“强光和热”。词语的重复使用,从语义上来讲,能够起到强调的效果;从结构上来讲,可形成排比,能增强语势,形成一种美感,提高表达的效果;从衔接上来讲,前后用词一致,使人一目了然。a.重复共用名词:一个名词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容词或短语修饰,有人形象地把这称为‘多枝共干’,就像一个树干上有着许多个树枝。例句如下:(1)This town is a small town, looking much like other towns of its size, but few towns enjoy so many natural advantages.[译文]这个城市是个小城市,看上去跟其他大小相仿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其他城市却很少有这么多的天然优越条件。(2)Harvard isamong the first American University to acceptChinesestudents.TheChinese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communities have all alongmaintained academic exchanges with this university.[译文]哈佛是最早接受中国留学生的美国大学之一。中国教育界、科学界、文化界一直同哈佛大学保持着学术交流。(this university 在这里指代Harvard,以避免重复)b.重复省略的动词:一些复合句或分句中,后面句中的动词和前面的动词句中的动词如果一样,后面的动词一般就给省略掉。如:Readingexercises one’s eyes; speaking, one’s tongue; while writing, one’s mind.[译文]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人的思维。c.重复其他省略词:为了行文需要,有些句子成分没有必要表达出来,或者必须省略掉,这样译文才会更加地道,表达的意思才会更加清楚。如:I will go there if you will.[参考译文]如果你去那儿我也去那儿。[不好译文]如果你去我也去那儿。d.重复被替代的词:英语翻译为了避免重复,常使用代替词或代词来指代前面或后面的名词。例:Students who do well in examinations are the ones who ask questions in class.[译文]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都是课堂上爱提问的学生。(one代替前面的students,翻译成汉语要用“学生”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