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与处理
极低出生体重的护理查房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刀客特万
加强营养支持, 提高免疫力,预 防感染
健康宣教
针对家长的心理辅导
介绍极低出生体 重儿的特点和护 理需求
帮助家长了解孩 子的病情和治疗 方案
提供心理支持和 安慰,减轻家长 的焦虑和担忧
指导家长参与孩 子的护理和康复 过程,提高家长 的参与度和信心
喂养和护理指导
喂养方式:母乳喂养、配方奶喂 养、混合喂养等
住院期间的病情变化:体 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 征的变化
治疗措施:药物、营养支 持、呼吸支持等
病情好转或恶化的原因分 析
出院后的随访和康复情况
辅助检查和诊断结果
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心电图检 查、血液检查等
诊断结果:极低出生体重、早产 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治疗方案:保温、供氧、营养支 持、抗感染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呼吸急促、呼吸浅表、鼻翼 煽动等
预防措施: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早 产、改善分娩环境等
喂养不耐受
原因:早产、 胃肠道发育不 成熟、喂养方
式不当等
症状:呕吐、 腹泻、腹胀、 体重增长缓慢
等
护理措施:调 整喂养方式、 控制奶量、观 察呕吐情况等
预防措施:选 择合适的喂养 方式、注意奶 温、避免过度
喂养等
皮肤破损和感染风险
皮肤破损原因: 摩擦、压迫、
皮肤病等
感染风险因素: 皮肤破损、免 疫力低下、细
菌感染等
预防措施:保 持皮肤清洁、 使用保护性敷 料、避免摩擦
和压迫等
治疗方法:抗 生素治疗、伤 口护理、支持
治疗等
护理措施
维持体温稳定
保暖措施:使用保暖毯、保暖箱等设备,保持环境温度适宜 监测体温:定期监测体温,及时发现体温异常 调整保暖措施:根据体温变化,调整保暖措施,保持体温稳定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降低体温波动风险
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
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根据出生体重的不同,低体重儿可以进一步分为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非常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1499克)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2499克)三种。
低体重儿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婴儿出生时的体重来判断。
低体重儿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原因,如早产、孕期营养不足、母亲吸烟及其他母亲疾病等。
低体重儿的风险包括呼吸窘迫、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
低出生体重是一个重要的婴儿卫生问题,需要妥善的管理和治疗。
下面分别介绍三种低体重儿的标准分类:1. 极低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VLBW)极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小于1000克的婴儿。
此类婴儿的生存率较低,且存在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和内出血等。
由于这类婴儿的器官和组织均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特别的母婴护理。
2. 非常低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ELBW)非常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1499克之间的婴儿。
这类婴儿同样需要特别的医疗护理,风险也较高,如肠坏死和视网膜病变等。
3.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s,LBW)低出生体重儿是出生体重在1500-2499克之间的婴儿。
这类婴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和呼吸窘迫等,并且也需要特别的护理和监测。
低体重儿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婴儿出生时的体重是评估婴儿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需要进行定期测量和监测。
对于低体重儿,特别是极低体重和非常低体重儿,医生和护士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护理,降低患者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帮助患者尽可能早地回归健康。
低体重儿的管理和治疗需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 健康管理母亲在孕期和哺乳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保证胎儿和婴儿的养分摄取和生长发育。
增加膳食中蛋白质、铁、维生素等养分的摄取量,同时避免吸烟、饮酒和使用药物等对婴儿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
低出生体重儿诊断标准
低出生体重儿诊断标准
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标准通常是新生儿在出生后体重低于2500克。
这些婴儿通常会出现吞咽功能不协调,喂养不耐受等情况,免疫力也比较低下,容易发生感染。
同时,低出生体重儿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低体温、低血糖等情况。
低出生体重儿通常多见于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相较于足月儿和正常体重儿,他们有着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低出生体重儿在生理学和解剖学发育上也不成熟,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医疗护理和关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1000 1499 克)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在1000 1499 克之间的新生儿。
这类新生儿由于出生体重较低,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生存和健康面临诸多挑战。
他们在营养需求、体温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都存在特殊的护理需求,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的精心照料,以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早产孕妇的子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子宫颈过早扩张,无法承受胎儿的重量,从而引发早产。
孕妇的心理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平衡,诱发子宫收缩,导致早产。
孕妇在孕期进行剧烈的运动或受到严重的外伤,可能直接刺激子宫,引发早产。
2. 宫内生长受限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严重的贫血,导致自身和胎儿的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胎儿的脐带异常,如脐带过短、脐带绕颈等,限制了胎儿从胎盘获取营养和氧气,导致生长受限。
胎儿自身存在基因缺陷或染色体异常,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导致出生体重过低。
3. 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即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严重影响胎儿的血液供应和营养摄取。
胎盘血管瘤,占据了胎盘的一部分空间,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物质交换。
三、临床表现1. 体温不稳定低出生体重儿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热量散失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难以维持正常体温,容易出现低体温或体温波动较大。
2. 呼吸系统问题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肌力量弱,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发育不完善,增加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3. 消化系统问题胃肠道蠕动功能弱,消化酶分泌不足,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呕吐、腹胀、胃食管反流等。
肝脏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能力差,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淤积。
4.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免疫细胞数量少,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皮肤和黏膜屏障功能弱,极易感染各种病原体,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重,不易控制。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与管理ppt课件
4
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的问题-呼吸系统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无呼吸或呼吸暂停(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 胸廓、呼吸肌不成熟 慢性肺疾病(CLD) 易出现呼吸肌疲劳 气管软化、声门下狭窄
5
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定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即一种可降低表面张力、防止 肺泡萎陷的磷脂蛋白混合物的缺乏。32孕周后这种由Ⅱ型细胞 分泌的磷脂蛋白混合物的数量很快增加。能加速肺成熟的因素 包括孕妇高血压、镰状细胞病、麻醉剂成瘾、宫内发育迟缓 (IUGR)、胎膜早破时间较长、胎儿窘迫、和产前给予外源 性类固醇激素。 发病率:未使用类固醇激素、<30孕周的婴儿的发生率为60%, 而产前使用过类固醇激素者,其发生率可降至35%。30孕周~ 34孕周之间,产前未使用和使用过类固醇激素的婴儿其发生率 分别为25%和10%。大于34孕周的婴儿中,其发生率为5%。 危险因素:早产儿,母亲糖尿病,没有动产的剖宫产,围产期 窒息,双胎B,以往生有RDS婴儿者。
7
呼吸暂停
定义:>20秒,或很短暂的呼吸停止伴有青 紫、苍白、肌张力减低、或心动过缓<100次 /分。在早产儿,呼吸暂停发作可能是中枢性 的(没有膈肌运动)、阻塞性的(上气道阻 塞)、或混合性的(中枢和阻塞性二者同时 存在)。
8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原因
早产儿
药物
代谢紊乱
呼吸暂停
氧运输下降 低体温
感染
18
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的问题-代谢问题
水、电解质平衡:
非少尿性高钾血症 隐性失水造成高钠血症和脱水 迟发性低钠血症 低钙血症 晚期酸中毒
19
极低出生体重儿面临的问题-感染问题
1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管理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贲晓明一、早产儿管理早产儿概念发生重大变化,胎龄、出生体重范围扩大:胎龄由<37 周扩展到<28 周到目前的<24 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治。
以前认为胎龄<2500g 为早产儿,<1500g 为低出生体重儿,<1000g 为超极低出生体重儿,<500g 为需要重点抢救的早产儿。
(一)早产儿概念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指出生体重< 1500 g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指出生体重<1000 克,超未成熟儿、极早早产儿(EPI) 指胎龄< 28 周。
(二)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发展70 年代以前,死亡率90~100% ,围产儿死亡不包括。
70~80 年代呼吸管理技术提高,存活增多。
90 年代发达国家死亡率20~30 % 。
二、体温管理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未成熟,加上棕色脂肪组织过少,产热不足。
在分娩室的复苏抢救在保温条件下,体温大约每 5 分钟下降1 ℃。
将分娩室或手术室的温度升高,必须特别注意用温暖的柔软毛巾将新生儿体表的水分迅速轻巧地吸干。
一旦低体温复升过慢,立即会因低体温促使末梢血管收缩引起酸中毒加剧,而导致肺血管痉挛并进入恶性循环。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处臵不能停留在分娩室的保温床上,应尽可能将其迅速转移至充分加温加湿的暖箱内,然后进行各种处理。
为了减少皮肤水分的丧失,必须保持80-90 %以上的高湿度。
没有加湿的情况下即使暖箱温度在38~39 ℃也不能保证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的上升。
这种情况下,皮肤温度可以受暖箱温度的影响达到38 ~39 ℃,而躯干深部温度仅37 ℃上下的体温表里倒臵现象。
体温管理的第二个方面,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指在维持体温恒定耗氧量最小的时候,我们通常所讲的中性温度概念,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就是胎龄体重就是出生以后日数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暖箱里面最适宜的温度是指使皮肤表面温度能维持在36.5度。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
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早产儿管理诊疗指南概述: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其中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小于1000克为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在早产儿中,胎龄小于32周或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者临床问题较多、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管理的重点。
出生前和出生时处理:1.了解病史:对可能发生早产的孕妇,新生儿医师要尽早参与,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母亲和胎儿情况,早产的可能原因,有无促胎肺成熟的措施,评估分娩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好出生时的处理准备。
2.积极复苏:产科合并症可能较多,窒息发生率较高,对窒息儿出生时要积极复苏。
保暖:产房温度应保持27~28℃。
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放在预热棉毯中,尽量不让患儿裸露,在复苏处理后尽快放在预热的暖箱中。
暖箱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胎龄和出生体重越低,暖箱相对湿度要高一些,对超低出生体重儿,暖箱湿度对维持体液平衡非常重要,对出生体重较大(超过2000克)的早产儿也可以用开放式辐射式保暖床并盖以塑料薄膜进行保暖。
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适中温度(暖箱):出生体重(kg) 35℃暖箱温度 34℃ 10天~初生 10天初生 2天 3周~10天~2天~5周 4周 3周 33℃ 32℃ 1.0~1.5~2.0~初生10天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和湿度:日龄(天) 温度(℃) 湿度(%) 1~10 35 100 11~12 34 90 21~30 33 80 31~40 32 70呼吸管理:1.吸氧:头罩、鼻导管和暖箱吸氧。
吸室内空气时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低于85%~87%并有呼吸困难者,应给予吸氧。
早产儿吸氧必须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格控制吸入氧浓度,根据TcSO2或血气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一般将TcSO2维持在88%~93%左右即可,不宜高于95%。
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对有呼吸困难的轻度或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湿肺、感染性肺炎及呼吸暂停等病例可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有助于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
幼儿园低出生体重儿的处理措施
幼儿园低出生体重儿的处理措施1.引言低出生体重儿是指体重在出生时低于2500克的婴儿。
这些婴儿出生后需要特殊的关注和照顾,以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在处理低出生体重儿时应采取的措施。
2.早期干预针对低出生体重儿,幼儿园应该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前进行早期干预,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
2.1营养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在出生后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来满足他们的生长需求。
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母乳或配方奶,幼儿园应该确保提供足够的饮食摄入,并监测他们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2.2健康监测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受到各种健康问题的影响,幼儿园应该定期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呼吸等指标,以及密切观察他们的发育情况。
3.心理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因为生理上的不足,可能面临心理上的挑战。
为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适应环境,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心理支持:3.1温暖关怀幼儿园教师可以给予低出生体重儿更多的关爱和关注,鼓励他们自信地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3.2同伴互动低出生体重儿在与同龄儿童的互动中可能存在困难,幼儿园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和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同伴关系。
4.学习支持低出生体重儿在学习方面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帮助,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学习支持:4.1个性化教育计划针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特殊需求,幼儿园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提供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4.2家校合作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合作,了解低出生体重儿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并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以促进孩子的学习进步。
5.专业支持幼儿园在处理低出生体重儿时,应该寻求专业支持和指导,确保提供最合适的帮助和护理。
5.1医疗团队合作幼儿园可以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邀请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士提供医疗服务,监测低出生体重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5.2康复治疗针对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存在的运动发育问题,幼儿园可以安排康复治疗师进行个别训练,帮助他们克服运动障碍,提高身体功能。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喂养方式
根据宝宝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如鼻饲或口服。
营养补充
根据宝宝生长速度和医生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
日常护理
皮肤护理
定期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感染。
脐带护理
定期消毒脐带,保持脐带干燥,避免脐带感染。
口腔护理
定期清洁宝宝口腔,避免口腔感染。
预防感染
1 2
手部卫生
医护人员和家长接触宝宝前应洗手,避免交叉感 染。
环境消毒
定期消毒病房和宝宝用品,保持清洁卫生。
3
隔离措施
如有感染情况,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
04
护理措施
提供适宜的环境
温度控制
01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之间,使宝宝处于温暖舒适的环境
中。
湿度调节
02
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在55%-65%之间,以避免皮肤和呼吸
接种注意事项
向家长说明每种疫苗的接种注意事项,包括接种时间、接种方式、可能出现的 不良反应等。
07
研究展望与未来趋势
新生儿重症监护的进步
进展
近年来,新生儿重症监护在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中取得 了重大进步,包括早期干预、呼吸支持和营养支持等。
早期干预
通过早期对超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评估和干预,可以显著提 高其生存率和预后。
总结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早期发现和治疗。
详细描述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视网膜血管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甚至失明。护理人员应了解宝宝的情 况,定期检查宝宝的眼睛,及时发现病变并采取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等。同时也要注意 观察宝宝的全身情况,如体温、呼吸等,保持宝宝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超低出生体重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这类婴儿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和发育特征,与普通婴儿有很大的不同。
超低出生体重婴儿可以细分为巨细胞比超低出生体重(VLBW)和极低出生体重(ELBW)两类。
VLBW即体重不足1500克,ELBW则指体重小于1000克。
综上所述,超低出生体重婴儿主要指VLBW和ELBW,特征是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
然而,这两类婴儿在生理特征和发育特征上的区别是显著的。
VLBW婴儿的体重虽然处于超低出生体重的范围,但可能会因非特异性原因而出现较大变化,这与ELBW婴儿的出生体重相比相对较低。
此外,VLBW婴儿的体格发育普遍较弱,其肌肉发育不足,脐带太长,脑室发育不足等特点,而ELBW婴儿则普遍表现更为严重,其体格更小,肌肉发育更为不足,脐带更长,脑室发育得不到有效支持等特点。
另外,与普通婴儿相比,VLBW婴儿和ELBW婴儿更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新生儿窒息、生理性低血压等疾病,以及发育迟缓、抽动症、孤独症等发育障碍。
超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护理包括婴儿的生命护理和发育护理,主要是对婴儿密切监测,实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护理。
其中,婴儿的生命护理主要是控制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并促进婴儿的正常发育。
婴儿的发育护理则要注重婴儿的精神、情绪、睡眠等方面的发展,确保婴儿在身体、智力、情绪、社会方面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
超低出生体重婴儿是一类特殊的婴儿,其特殊的生理特征和发育特征使得他们的护理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
此外,超低出生体重婴儿面临的疾病和发育障碍也比普通婴儿更严重,因此,婴儿的护理需要更为细致周到,加强监测,实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护理,以确保婴儿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发展。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问题及管理
NICU管理
• 循环系统
1、动脉导管持续开放(PDA):对于有症状者,主张早 期处理,限液(120~140ml/kg.d),药物吲哚美辛或布洛 芬;目前有主张对早产儿PDA尽量减少药物或手术干预的 倾向; 2、低血压:以下情况应干预:①平均动脉压持续低于胎 龄值;②伴有体循环灌注不良的症状或体征;③纠正低 血压的诱因后血压仍低。对于没有明显失液或失血者不 主张扩容,对于难治性低血压可应用糖皮质激素; 3、肺动脉高压:纠酸、机械通气、扩张肺血管;NO治 疗没有定论,多数NICU在用,注意监测高铁血红蛋白、 血小板、凝血功能等
新生儿科
NICU管理
• 营养
2、静脉营养
①全静脉营养早期60kcaL/kg·d、蛋白质2.5g/kg·d便可。为使 体重增长,在新生儿后期热量供给可达80kcaL/kg·d,糖、脂肪、 蛋白质热量来源比值为50:40:10。
②静脉营养胆汁淤积发生率较高,减少其发生的策略是:尽
早开始肠道喂养;只要婴儿情况允许,生后第一天便可给肠道 微量喂养;静脉营养供给热卡<50kcal/kg·d,长期高热卡 (>70kcal/kg·d)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和肝脏损害;注意补充 牛磺酸和胱氨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补充各种微量元素。
极和超低出生体重儿 的问题及管理
新生儿科 刘冬俊
新生儿科
定义
• 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 出生体重<1000g,国内发生率0.1%
•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 出生体重<1500g,国内发生率1%
• 早产儿 胎龄不满37周,体重<2500g,国内发生率10%
新生儿科
产前问题
• 与产科、超声科协作,选择最佳分娩时间和方 式;
谢谢您的关注
早产儿低体重儿诊断标准
早产儿低体重儿诊断标准
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标准如下:
1.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出生体重少于1500克(磅),不考虑孕周。
2. 非常低出生体重儿(ELBW):出生体重少于1000克(磅),不考虑孕周。
3. 轻度早产儿:出生时孕周在32周及以下,出生体重在克之间。
4. 中度早产儿:出生时孕周在28-31周之间,出生体重在克之间。
5. 重度早产儿:出生时孕周在28周以下,出生体重少于1000克。
需要注意的是,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的早产儿越容易生病,尤其是胎龄小于32周、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这些早产儿患病率
和死亡率都比较高。
因此,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需要加强护理和关注,确保其健康生长和发育。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与常见并发症
生长迟缓
低出生体重儿在生长过程中可能面临 生长迟缓的风险,表现为身高和体重 增长缓慢。
生长迟缓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 、内分泌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 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感染与免疫缺陷
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VS
感染可能导致肺炎、心脏疾病等严重 并发症,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黄疸与喂养方式的关联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与喂养方式有一定关联。 特别是对于低出生体重儿,由于其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 较弱,更容易出现黄疸。
母乳喂养有助于降低黄疸的风险,因为母乳中的某些成分 有助于胆红素的代谢。同时,适当增加喂养次数和喂养量 可以帮助促进宝宝排便,从而降低黄疸的程度。
其他并发症与喂养的关联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与常见 并发症
CATALOGUE
目 录
• 低出生体重儿定义与特点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的重要性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法 • 低出生体重儿常见并发症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与并发症的关联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与策略 • 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与策略
01
CATALOGUE
低出生体重儿定义与特点
要特别关注。
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引起的,严重时可能影响宝宝的
神经系统健康。
对于黄疸,应密切监测并及时采 取光疗等治疗措施,以降低胆红
素水平,防止对宝宝的伤害。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低出生体重儿 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由于肺
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
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发绀、 呼吸急促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
人工喂养
人工喂养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好处
对于无法获得母乳的低出生体重儿,人工喂养是必要的选择。现代的婴儿奶粉是 经过科学配比的,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全面营养,满足宝宝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最新整理)
低体重出生儿十大问题凡婴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者均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包括早产儿、胎龄在37~42周的足月小样儿和胎龄在42周以上胎盘功能不全的过期产儿。
早产儿是指胎龄<37周的婴儿,小于胎龄儿(SGA)是指出生体重低于同龄正常体重值的二个标准差或< 10个百分位。
出生体重<1 500 g者称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1 000 g则称超低出生体重儿。
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为4.75%~8.5%。
早产儿死亡率占围产死亡的51.8%,SGA为8.3%。
低体重儿死亡率在我国婴儿死亡率中占重要地位,故降低其死亡率对婴儿死亡率的下降起重要作用。
早产儿主要是孕期不足,各器官形态及生理功能未成熟,生活力弱,多在子宫内发育正常。
SGA多因宫内慢性缺氧引起胎儿营养不良或生长障碍。
低体重儿在临床上会出现多种问题,综合归纳为十大问题。
若能预防其发生或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则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减少后遗症。
现分别简述如下: 一、保暖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SGA的调节功能虽较早产儿好,但因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散热快,糖原贮存少易耗尽,均需注意保暖。
胎儿是通过母体调节体温,出生后环境温度对其体温影响大,当环境温度下降时,人体通过增加代谢、氧消耗维持正常体温。
当体内能量耗尽时,体温随环境温度下降而下降,可导致寒冷损伤发生硬肿,严重则肺出血而死亡。
新生儿寒冷所致硬肿症与产房温度及暴露时间过长有关,暴露10分钟则发病率明显增加。
低体重儿应置于其代谢及氧消耗最低的环境温度中(即称之为"中性温度"的环境温度)可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
产房温度应保持24~26℃,湿度55%~56%,小儿娩出前应将辅射热暖箱预热或毛巾、棉毯预热,出生后迅速将全身擦干,尤其保持头部干燥,尽量不让小儿裸露,转运时要保暖。
其他低出生体重
健康教育:提供健 康饮食、运动、心 理调适等方面的知 识,帮助患者及家 属建立健康的生活 方式。
家庭支持:提供家 庭护理知识和技能 培训,帮助家庭更 好地照顾低出生体 重的婴儿。
汇报人:刀客特万
护理评估:全 面评估患者病 情,制定护理
计划
护理措施:实 施针对性的护 理措施,如保 暖、喂养、皮
肤护理等
护理效果:患 者病情好转, 体重增加,生
命体征稳定
护理总结:总 结护理经验,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诊断
常见的护理诊断
喂养困难:新生儿消化系统 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喂养 困难
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系统 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呼吸 困难
辅助检查:血常 规、尿常规、生 化检查等
诊断:其他低出 生体重,需要密 切观察和治疗
诊断和治疗方案
诊断:低出生体重(1000-2499克) 治疗方案:营养支持、呼吸支持、感染预防等 护理措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体温稳定、预防感染等 出院标准:体重增长至正常范围、生命体征稳定、无并发症等
护理过程和效果
更新方法:与医生、护士、 患者及家属沟通,收集相关
信息
更新原因:患者病情变化、 治疗方案调整等
更新内容:增加、删除或修 改护理诊断,明确护理目标、
措施和评价标准
更新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 治疗需要,定期或不定期进
行更新和修正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新 生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 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特殊护理措施
保暖:保持室内温度恒定,避免过冷或过热 喂养:采用母乳喂养,必要时添加母乳强化剂 监测:密切监测体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家长焦虑和压力 定期随访: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低出生体重儿的诊断与处理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诊断处理
1 保暖、维持适宜环境温度
避免寒冷损伤及过热。
娩出前将远红外暖箱或毛巾,棉被垫预热,出生后迅速揩干。
复苏、转运过程都应注意保暖。
随不同体重,生后日数,环境温度调节暖箱温度、湿度。
2 呼吸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应注意缺氧及高氧对早产儿都有很大危害,需氧疗时应维持PaO2在50~80mmHg(SaO290%~95%)。
临床密切观察有无呼吸窘迫,呼吸暂停,青紫等,给予及时处理。
早产儿常见的有HMD,B族链球菌肺炎,呼吸暂停等。
3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供给
(1)按不同体重及生后日数液体需要量,液体需要量可做参考。
(2)需改变液体入量的疾病:1)需限制液量:动脉导管开放(PDA)、慢性肺疾患(CLD)、呼吸窘迫(RDS)、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少尿、肾衰等。
2)需增加液量:极低体重儿(VLBWI)IWL多用开放暖箱,光疗,呕吐,腹泻,多次穿刺放液等。
(3)液体种类:生后第一天因肾小球滤过率(GFR)低,尿少,不需给钠,给10%葡萄糖即可,也可给1/5张含钠液体作生理维持,以后体重下降,电解质丢失,应根据血生化结果补充电解质需要。
(4)喂养:母乳是低体重儿最佳营养来源,条件允许尽早开始小量喂养,可减少肠道并发症。
根据胎龄,吸吮能力给以胃管鼻饲或用其他方法提供。
(5)维持血糖稳定,防止,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1)低血糖症定义:无论足月或早产儿,血糖低于40~45mg/dl(2.2~2.5mmol/L)为低血糖。
2)低体重儿低血糖原因:早产儿肝糖原储备少,15%的早产儿在生后第一小时发生低血糖。
高危因素包括喂养不耐受、低体温、低氧血症,感染以及因脑重与体重比值大、脑组织耗能相对较多等。
为防止低血糖发生,早产儿尤其是存在高危因素者生后即应规律监测血糖。
3)血糖测定低于正常界限,应立即给予积极的治疗。
4)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的定义为血糖浓度大于125~150mg/dl(6.9~8.3mmol/L)。
原因主要是医源性,常见于接受葡萄糖注射的极低体重儿,注射速度持续超过6~
8mg/(kg・min)。
此外,疾病影响以及母分娩前短时间内用糖和糖皮质激素等。
5)治疗:接受静脉注射葡萄糖者应降低输入的速度,每3~4小时降低1屯
2mg/(kg?min)。
血糖下降后每30~60分钟测血糖,并避免输入低张力钠溶液。
如果血糖浓度持续超过200~250mg/dl(11.1~13.8 mmol/L),需用胰岛素治疗,初期胰岛素治疗应规范,同时监测血糖,防治低血糖发生。
(6)低钙血症:血钙低于7mg/dl(1.8mmol/L)游离钙低于
3.5mg/dl(0.9mmol/L)为低钙血症。
妊娠后期钙经胎盘输入胎儿量增多,早产儿接受的钙量少,且肾功能差,25-OHD向1,25OHD转化能力低,尿磷排出少,生后,母亲供应终止而出现早期低钙血症。
生后第三天最低<6mg/dl(1.5mmol/L),7~10
天后血钙恢复正常。
早产儿血钙在6~7.5mg/dl(1.5~1.75mmol/L)可能无症状,
如低至7mg/dl(1.8mmol/L)有症状或<7mg/dl(1.8mmol/L)则应治疗。
用10%葡萄糖酸钙1~2ml/kg加5%葡萄糖稀释一倍,lml/min速度Ⅳ推人。
必要时间隔6~8小时重复一次。
4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多为病理性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即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干预标准(见有关节),小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缺氧,酸中毒等合并症时,未结合胆红素超过
171mmol/L(10mg/dl)可透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后果严重。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也可发生母乳性黄疸。
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应及早、按规定积极监测治疗。
5 血液系统合并症
(1)红细胞增多症:指静脉血细胞比容(Hct)≥0.65。
宫内发育不良儿因慢性缺氧,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增多症很常见。
1)机制:血液黏稠度是由Her,血浆蛋白,RBC变形能力三个因素决定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Hct,用新生儿静脉血作体外试验,发现Hct在0.65以上,黏滞度增高。
2)临床表现:多血貌,精神差,肌张力低,震颤。
呼吸心率快,发绀,心力衰竭,呼吸暂停。
血尿,蛋白尿,高胆红素血症,血小板减少。
低血糖,酸中毒。
呕吐,腹胀,肝大等,甚至发展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持续肺动脉高压等。
但很多病例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3)诊断:静脉血细胞比容(Hct)≥0.65可诊断。
4)处理:对小于胎龄儿生后应监测Hct。
无症状者应每6 小时重复Hct测定,保证足够液量,如出现症状或
HcC>0.7,应进行稀释性换血,有心肺、神经系症状体征者采用稀释性换血治疗,降低Hct至0.55~0.6,使血黏滞度降低,换血量可用下述公式:或换血10~
20ml/kg。
预后:与病因,有无症状,诊断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症状轻治疗及时效果好,有症状而未及时治疗者,可发生后遗症,严重者仍有死亡。
部分换血治愈率高,但有报告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2)早产儿贫血:属于较重生理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低下,生长发育快,红细胞(RBC)寿命短,医源性失血多等原因,早产儿血红蛋白(Hb)达最低点(nadir)较足月儿早,多发生在生后4~8周,最低点的Hb也比足月儿低(7~9g/dl)。
胎龄越小血红蛋白(Hb)最低值越低,1~1.5kg为8g/dl,小于lkg者约为7g/dl。
1)诊断:正常早产儿生后4~8周Hb降至7~8g/dl(70~80g/L),网织红细胞不高,常显苍白,少数出现心率快,呼吸快,喂养困难等。
2)处理:主要是预防及减轻贫血程度。
6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并发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较常见。
根据头颅系列超声检查发生率约为40%~50%。
随胎龄及体重降低发病率增加。
(1)病因:1)解剖学薄弱环节: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出血起源于尾状核头部和脑室周围的室管生发层基质。
由于发育不成熟,生发层基质毛细血管缺乏肌层,脆弱,脑血管自主调节差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破裂。
2)高危因素:缺氧,脑血流量增加,血压波动大,静脉压升高,凝血障碍等。
3)室管膜下出血可进入脑室,脑室周围白质,引起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脑室扩大,脑积水等,严重PVH-IVH短期
内死亡,幸存者可遗留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
(2)临床表现:根据颅脑B超、CT及尸检结果,生后3天内发病者占90%
以上,50%发生在生后24小时内。
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量,速度。
一般分为三型,即急剧恶化型(发病急,呼吸暂停,休克,肌张力改变,惊厥等)、间断恶化型(起病较缓,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神经系症状)、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型(约占50%)。
(3)诊断:极低出生体重儿有以上临床表现,较快出现贫血,血细胞比容
降低,血性脑脊液可初步诊断,颅脑超声,CT(或MRI)检查做出诊断。
无症状或症
状轻微型可通过常规颅脑超声检查确诊。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脑组织分辨率高,其结果与尸检对照有很高的符合率,无放射性损伤,有利于进行动态观察提高诊断率。
(4)处理:1)本病病死率、致残率高,无特效治疗,应注重预防。
加强围
生期保健及孕期高危因素的监护,防治围生期窒息。
母亲分娩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减轻早产儿呼吸窘迫及稳定毛细血管而减少PVH-IVH的发生或减轻其严重程度。
母亲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以减少早产儿出血症发生也有报道。
对极低出生体
重儿静脉给药的浓度,速度,应严格控制。
2)治疗原则:监护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尽量减少操作,保持患儿安静,呼吸道通畅。
纠正缺氧,酸碱平衡,避免血压波动,限制液量,纠正贫血及休克。
用苯巴比妥抗惊厥,负荷量10
~20mg/kg,12~24小时后使用维持量,2.5~5mg/(kg・d)1次或分2次注射。
有指征,无活动性出血者可用小剂量甘露醇降颅压。
脑室内出血重,脑室进行性扩大者可行腰椎穿刺放液。
参考文献
[1]朱洁,谢幸,丰有吉,等.妇产科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2005,6,(第6版).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90-191.
[3]武军,王爱芹,文亚南,余传隆著,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