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陈国栋;宫玉锁;杜延弟【摘要】探讨拉力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经验教训,研发新的内固定装置.分析甘肃省中医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下胫腓分离内固定失败患者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32.3岁.致伤原因:扭伤3例,交通事故伤4例,高处摔伤1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Lauge-Hansen分型标准:旋后外旋型2例,其中Ⅲ度1例、Ⅳ度1例;旋前外展型3例,其中Ⅱ度1例、Ⅲ度2例;旋前外旋型3例,其中Ⅱ度2例、Ⅲ度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6h~12d,平均约3.8d.8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固定.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5个月.其中创伤性关节炎2例,螺钉松动3例,断裂2例,术后感染1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失败原因可能为术前准备不充分、内固定不坚强、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不佳、过早负重、拉力螺钉位置不良、术后未及时取出内固定等.【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3页(P118-120)【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分离;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失败原因【作者】陈国栋;宫玉锁;杜延弟【作者单位】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下胫腓联合是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复合体构成,下胫腓韧带复合体主要包括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胫腓横韧带和骨间膜的远端部分[1]。
下胫腓联合是保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2],对保持踝穴的完整性和弹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分离时常合并踝关节骨折[4]。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下胫腓联合损伤在足踝骨科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约占踝关节损伤的1%~11%[5]。
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现 代 中西 医 结合 杂志 MoenJunl f nert rdt nl hns n s r e in 0 1Jn 2 ( ) dr ora o It ae Taioa C ieea dWet nM dc e2 1 a , 0 1 g d i e i 检查 。病 理 结 果 : 腺癌 2 3例 、 癌 1 鳞 3例 、 细 胞 肺 癌 4例 、 小 肺
3 1 切 开 复位 内 固 定 步 骤 及 固 定 方 法 先 考 虑 腓 骨 重 建 。 . 手 术 自腓 骨 开 始 进 行 复 位 , 据 外 踝 骨 折 情 况 , 择 腓 骨 合 适 根 选
内 固定 物 。如 果 为 A 型 中外 踝 尖 端 骨 折 , 于 骨 块 较 小 , 由 可
2 结 果
关 节稳 定 性 下 降 , 疗 处 理 不 当 可 导 致 踝 关 节 创 伤 性 关 节 炎 。 治
踝 关 节 骨折 的治 疗 已得 到 大 多 数 临 床 医 生 的 重 视 , 下 胫 腓 但
联 合分 离 容 易被 忽 视 。20 0 5年 3月 一2 0 O9年 7月 , 院 收 治 本
3 讨 论
12 手 术 方 法 .
采用连续 硬膜外 麻醉 , 中使用止 血带 , 术 以
减 少 出 血 , 术 野 保 持 清 晰 。手 术 选 用 内外 踝 标 准切 口 , 复 使 先 位 外 踝 骨 折 , 据 骨 折 情 况 采 用 松 质 骨 螺 钉 或 克 氏针 张 力 带 根 固定 , 以及 腓 骨 远 端 解 剖 钛 板 固定 ( A型 、 B型 ) 直 型 钛 板 固 或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
胫、腓骨骨干骨折临床诊疗指南【概述】胫、腓骨骨干骨折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因胫骨位于皮下,常见开放性骨折,可伴有骨髓炎、骨不连接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多见于交通事故、工伤或其他暴力外伤史。
外伤后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异常活动。
开放性骨折还可伴有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表现。
【诊断要点】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
骨折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
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X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射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及程度。
【治疗原则和方案】1.无移位的胫、腓骨骨干骨折,可采用长腿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有移位的稳定型骨折,闭合复位后也可用石膏或夹板固定。
2.不稳定性骨折虽可在闭合复位后用夹板和跟骨骨牵引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但固定时间较长且有再移位的可能。
目前多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尽量采用闭合插钉间接复位技术,不强调骨折解剖复位,只要回恢复力线及长度,达到纠正成角及旋转畸形,早期行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
也可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
对于近端和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不稳定,宜采用切开复位、螺钉与接骨板内固定的方法。
采用接骨板固定时,宜微创操作,注意软组织保护及覆盖。
3.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十分常见。
处理原则应遵循总论提出的各项原则。
需特别注意软组织创伤处理,尽早变开放性骨折为闭合性骨折并改善骨折部血液循环。
跟骨骨牵引可用于某些开放性损伤患者,而外固定支架也具独特优点,为较佳方案。
髓内钉、接骨板螺钉内固定应谨慎使用。
胫腓联合损伤
四部分:骨间韧带(22%) ,下胫腓前韧带(35%),下 胫腓后韧带(深层33%,浅层9%) ,下横韧带。
86%前侧下胫腓联合 韧带——腓动脉的前 支
63%——仅由腓动脉前 支
后胫腓联合韧带—— 均由腓动脉后支供应
腓动脉前支在踝关节 近侧3cm穿过骨间膜。
A,旋前外旋型或者Weber C型骨折,B,旋后外旋型或者Weber B型骨折,C, 腓骨近端骨折合并经胫腓联合损伤
需要注意:
螺钉固定方向,由外踝向前30° 如果应用钢板螺钉固定腓骨远端骨折,同时用螺钉
固定胫腓联合,不能使用锁定钉
纽扣缝合法
纽扣缝合法可以作为固定的替代措施。
复位后,通过胫腓骨平行与踝关节水平钻孔, 在骨孔内穿过尼龙线,两头用扣子固定。尽管 该固定方法并不能提供和胫腓螺钉固定相当的 固定强度,但是可以允许胫腓骨远端踝关节有 适度的微动。
胫腓联合螺钉——金标准
其从腓骨外侧横穿胫腓联合进入胫骨。可 以使用单枚或双枚螺钉,金属或可吸收螺 钉,3.5mm或4.5mm,经胫腓联合或胫腓联 合上方,3皮质或4皮质固定。
单螺钉或双螺钉固定, 三皮质和四皮质 经胫腓联合或胫胫腓联合上, 不锈钢螺钉或钛螺钉, 金属或可吸收螺钉——均无显著差异
胫骨穹窿上方1cm处测量
前后位片上胫腓骨重叠大 于6mm,或者踝穴位X片 重叠大于1mm时提示正常, 若前后位X片上重叠小于 6mm则提示下胫腓联合损
伤。踝关节内侧间隙的宽 度应和胫骨穹窿/距骨顶 间隙相等或略小。
MRI对诊断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具有极高的 敏感性和特异性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诊 断
B
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术中均应行应力试验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胫腓联合损伤可能
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详解
21
韧带损伤合并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需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一项研究发现 39% 的 Weber B 型,旋后外旋型 4 型骨折通常提示胫腓联合不稳定。 但是,目前诊断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和影像学表现目前并 没有统一的标准,其判断往往需要术中固定踝关节骨折后进行踝关节应力试验。
06
后面观
现在是7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三角韧带
后胫跟韧带
骨间膜 下胫腓后韧带
下胫腓横韧带
胫骨盂唇 距腓后韧带
07
剖面观
现在是8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下胫腓横韧带
下胫腓横韧带位于下胫腓后韧 带下方,形成踝关节后唇,加 深了胫骨关节面。
08
下胫腓稳定结构
下胫腓前韧带(35%),下 胫腓后韧带深层(33%)对踝
现在是9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09
PART
TWO
损伤机制
现在是10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10
损伤机制
距骨在踝穴中外旋是造成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最
常见机制 。此外,外展暴力和过度背屈同样也可 以造成下胫腓韧带的损伤。
Lauge-Hansen
旋后-外旋Supination - External rotation (I, II, III, IV)
32
关节造影
关节造影显示造影剂向下胫腓间隙扩散, 提示下胫腓联合损伤,属于有创检查,已经被MRI取代。
现在是33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33
MRI检查
现在是34页\一共有53页\编辑于星期二
下胫腓前韧带撕裂
34
MRI检查
下胫腓前韧带断裂,
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第1 3卷 第 5期 20 0 7年 5月
河 北 医 学
HE E E l l E B IM D C N
Vo . 3, . 1 1 No 5
M a ,0 7 y20
12 手术方法 : . 术前先作 内科治疗 , 尽快调整到手术 及麻 醉所 需 的基 本 要 求 , 病 情 稳 定 后 再 施 行 手 术 。 待 经尿道前列腺部分切除 : 应用 Wo ( 2 ) l F一 4 间断冲洗 f、 胱 内情 况 。 观 后 膀
1. 2 4分 , 较术 前 减 少 1 6分 ; 均 Q x6 9 ls较术 平 mal.m/ , 前增 加 l. ls 15m/ 。排尿症 状 均 明显 改 善 。
3 讨 论
冲洗时间短等优点 。本组病例无 1 例出现手术相关并
发症 。
总 的来说 , 尿道前 列腺 部分 切 除术 治疗 B H有 经 P 效 , 有 手术 时 间短 , 伤小 等 优 点 , 加 了高 危 患者 具 创 增
5 5 1 1 ̄ )
摘 要 : 目的 : 讨 治疗合 并 下胫腓 联合 分 离的踝 关节 骨折脱 位诊 断治疗与 临床 效 果 。方法 : 探 回
顾 性 分 析 手 术 治 疗 的 合 并 下 胫 腓 联 合 分 离的 踝 关 节 骨 折 脱 位 患 者 2 4例 。 患 者 外 踝 均 采 用 钢 板 固 定 ;
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 , 调节冲洗速度, 引流液红 , 冲洗速 度快 , 引流液转清, 冲洗可调慢 , 引流澄清后停止冲洗。 引流液转 清 , 均 为 25 。拔 管 后 均 能 自行 排 尿 , 平 .d 部 分病人有短期的尿道刺激症状。 2 5 并发症 : 1 . 无 例出现心功能衰竭 、 肺部感染 、 中 水 毒、 低钠血症 、 膀胱穿孔、 继发出血等并发症。 26 随访 : 后 随访 6月 到 2年 , 后 l S . 术 术 —P S平 均
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详解
要点:1. 尽管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但其诊断和治疗仍颇具挑战。
2. 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韧带对踝关节良好的功能预后非常重要。
3. 围手术期的三维CT 检查和术中直视下踝关节下胫腓联合韧带修复可以提高韧带解剖复位的准确率。
4. 随着新的复位技术发展,下胫腓螺钉作为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标准治疗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5. 胫腓联合螺钉是否需要取出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但下胫腓联合螺钉的存在可以对胫腓联合复位不良进行自发的纠正。
踝关节损伤在骨科日常门诊中较为常见。
接近5-10% 的踝关节扭伤和23% 的踝关节骨折可以累及胫腓骨远端的下胫腓联合韧带。
踝关节周围的骨性或韧带结构损伤可以使得踝关节失稳。
尽管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较高,但最近一项调查对目前临床上实行的胫腓联合损伤治疗策略提出了不同意见。
作者报道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达到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如手法复位,持骨钳复位,拉力螺钉或者克氏针复位等。
与此类似,移除胫腓联合螺钉的指征包括踝关节运动受限,螺钉存在断裂可能。
目前临床上使用下胫腓联合螺钉治疗胫腓联合损伤的主要问题在于:1. 螺钉的使用数量;2. 螺钉固定皮质骨的层数;3. 螺钉置入的位置;4. 术后开始负重锻炼的时间;5. 拆除螺钉时麻醉方式的选择;6. 拆除螺钉的时间。
有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性,骨科医生在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时需要对胫腓骨远处关节面的组成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并熟悉下胫腓联合治疗过程可能存在的各种陷阱,本文就此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希望借此回答上述六个问题。
解剖胫腓骨远侧关节面由腓骨远端的凸面和胫骨远端的凹面组成,由胫腓韧带链接,关节内无软骨结构。
踝关节的构象对称重分布,预防继发性关节退变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腓骨部分在踝关节组成过程的轻度运动对维持踝关节构象非常重要。
踝关节正常的运动功能包括:旋转,平移及腓骨的边缘运动,上述运动与踝穴内梯形的距骨顶结构相适应。
在踝关节跖屈时,腓骨朝远侧移位,向前内侧横移并内旋;当踝关节背屈时,腓骨向近侧移位,向后外侧横移并外旋;外旋足部可以导致腓骨向内横移,向后移位并外旋。
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
节的 稳 定性 时应 手术 治疗 ,确 保 下胫腓 联合 得到 解- 性 修复 。 a - 0
关键 词 :下 胫腓 联合 损伤 中图 分类 号 :R 8 63
踝关节
骨折 固定 术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 编号 :f 0 — 4 4( 0 0 0 0 - 3 O 4 7 8 2 1 )1- 3 4 0 2
・
临床 探讨 ・
21 0 0年 1 2月 学术 版 下半 月 总第 2 3期 2
C i H ah hn e l a t
轻 ,甚 至没 有粘 连 ,表 明大量 的盐水 冲洗 不但 可 以预 防 E I PI , 也 能 预 防粘 连 性肠 樱 阻 。 前 所 知的 各种 预 防肠 粘 连 方法
本组 3 例 , 3
2 例 ,女 9 ;年龄 1~6岁 , 均 3 4 例 97 4岁。
车 祸 伤 1 例 , 岛处 坠落 伤 3 例 ,摔 伤 或扭 伤 1 例 。按 照 7 3 L n e a s 分 型:旋后- a g— ne H n 夕 旋型J 度 8例 :旋前-  ̄ I 度 V 夕 展_ I 1
切 开复位 内 固定 手 术 疗下 胫腓 联 合损 伤 的踝 关 节骨折 台
3 例 按 照 Lu e Has 3 ag- ne n分 型 :旋后 一 外旋 型 Ⅳ度 8 ;旋 前一外展 型 Ⅲ度 ( u u t n骨折 ) 例 D pyr e 4例 ;旋 前一 外旋 型 Ⅲ度 1 3
倒 ,Ⅳ度 8例 , 中 Ma o n u e 其 i n e v 骨折 4例 :结果 s 疗效 进行 评 定 :优 1 ,艮 1 例 ,可 2 。结论 6例 5 例 随访 6个 月~ 4年 ,平均 1 个 月 。根 据 B i -a k n 分标 准对其 术后 5 a d jc s 评 r o 下胫腓联 合 是 维 系踝 关 节的 重要 解剖 结构 ,下胫腓 联合 损 伤影 响到 踩 关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外力作用或意外事故引起。
胫腓骨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伤残,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因此,对于胫腓骨骨折伤残的鉴定标准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胫腓骨骨折伤残的鉴定首先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
医生可以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判断骨折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伤残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二、功能障碍。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骨折可能导致患者行走困难、站立不稳甚至完全丧失行走能力。
此外,骨折还可能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完成基本的自理活动,如洗漱、穿衣等。
这些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在伤残鉴定中得到充分考虑。
三、影响程度。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还需要评估骨折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
骨折可能导致患者长期休息和康复,甚至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在康复期间,患者可能需要接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因此,在伤残鉴定中需要全面考虑骨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的实际影响。
四、长期影响。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还需要考虑骨折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
骨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骨骼生长和功能恢复。
这些长期影响对于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持续的不利影响,需要在伤残鉴定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五、医学证据。
在进行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时,医学证据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需要充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治疗记录等医学证据,从而客观地评估骨折对患者的伤残程度。
医学证据的充分性和可靠性对于伤残鉴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功能障碍、影响程度、长期影响以及医学证据等因素,从而客观、准确地评估骨折对患者的伤残程度。
只有在伤残鉴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上因素,才能为患者的权益提供有效保障,确保伤残鉴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胫腓钩治疗下胫腓关节分离
折 后以拉力螺钉 或张力带 内固定 。合并腓骨 骨折者 的分离和外踝移位 。
采用踝前外侧入路 ,显露并复位骨折后 以腓骨 1/3管
目前 下胫腓 联 合 韧 带 损伤 是否 要行 内 固定手
型钢板 或重建钢板 内固定 。合并 后踝骨折者 以空心 术 、何种程 度的操作 才需要行 内固定手术 ,尚有争 钉 由前 向后拧入 固定 。再 探查下胫腓 韧带 的损伤程 议 。比较认 同的内固定手术指征是 :(1)韧带联合损
【参考文献 】
部分进行 。具有以下优点 :(1)痔动脉结扎 阻断了痔 … 李春 雨,张有生 .实用肛 门手 术学.沈 阳:辽 宁科 学
扩张 的血管 ,使之萎缩消失 ;(2)肛 垫悬 吊恢复 了其
技术 出版社 ,2005.98,280~281
正常位置 ,肛垫上移后外痔 亦明显 缩小 ,外痔切 口 [2】丁义江.肛肠 病特 色专科 实用手册.北京 :中国中医
的创伤面积亦 明显缩小 ,粘膜 悬 吊与外痔剥离根本
药出版社 ,2007.16
不伤及齿状线 ;(3)珍珠液注射使损伤 的部分联合纵 [3】张 东铭 .痔病.北京:人 民卫生 出版社,2004.9
肌得以加固,恢复支持结构 ,其疗效确切;(4)可吸
【收稿 日期 2008.10.22】
胫腓钩治疗下胫腓关 节分离
叶 湛 王 敏 7,1、晓海
· 论著 ·
【摘要】 目的 观察胫腓钩 治疗 下胫腓 分 离的疗效。方法 对 23例下胫腓 关节分 离的患者采用胫腓钩 固定,参考 Leeds评价标准判 定疗效 结果 本组 病例全部获得 随访 ,随访 时间 6个月 ~2年 ,平均 l7个月。 所有踝关节功 能恢复满意,疗效评价 均为优 良。结论 胫腓钩 固定符合下胫腓 关节生物力学,固定过程 中不 损伤 下胫腓 关节连接 结构 ,操作 简单 ,固定可靠,解剖复位 ,是 下胫腓 关节分 离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2024年度-胫腓骨骨折
牵引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牵引方式
牵引重量
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牵引方式,如皮 肤牵引、骨骼牵引等。
牵引重量需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和骨折 情况而定,避免过重或过轻。
牵引时间
注意事项
牵引时间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定,一般 需持续数周至数月。
牵引治疗期间需保持患者体位正确,避免 牵引过度或不足,同时需密切观察患肢血 运、感觉及运动情况。
应力位X线片
在患者疼痛可耐受的情况 下,进行应力位X线检查 ,以判断关节稳定性和韧 带损伤情况。
8
CT和MRI在诊断中应用
CT检查
对于复杂骨折、关节内骨折或疑似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CT检查可提供 更详细的骨折信息和周围组织损伤情况。
MRI检查
对于软组织损伤和韧带撕裂等病变,MR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明 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14
04
手术治疗策略与方法
15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手术适应症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的胫腓骨骨折
16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骨折端明显移位或成角畸形 多段性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手术禁忌症
17
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局部或全身感染未控 制
患肢伴有严重的血管 损伤,需优先处理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不能耐受手术
01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和物理疗法减轻疼痛,为患者提供舒适
的康复环境。
关节活动度恢复
02
通过被动关节活动、主动助力关节活动等手段,逐步恢复关节
活动度,预防关节僵硬。
肌肉力量训练
03
进行等长收缩训练、等张收缩训练等,逐步恢复肌肉力量,提
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治疗60例体会
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治疗60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关节的诊断以及手术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实施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的6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1年-3年的跟踪观察,对患者主诉、x线片、功能和外观进行评价。
其中差1例,可2例,良12例,优45例,优良率达到了95%。
结论:在对下胫腓关节分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手术时间,并灵活运用手术方法,确保患者的有效治疗。
关键词: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治疗间隙距离【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71-01下胫腓关节主要是腓骨远端、胫骨腓切迹以及下胫腓韧带组合而成,即由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横韧带以及骨间韧带所组成,因此,将其称之为下胫腓联合[1]。
对其进行分离手术对恢复关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60例患者实施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对60例患者实施下胫腓关节分离手术,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为18-53岁,平均年龄为(38.5±1.5)岁。
青壮年患者占总人数的79.5%,导致患者出现损伤主要因素为:6例因高空坠落所致,47例因车祸所致,7例因重物砸伤所致。
其中右侧36例,左侧23例,另1例为开放性损伤。
根据lauge-hanson分类将患者骨折类型分为:29例为旋后外旋型,16例为旋前外展型,7例为旋后内收型,另8例旋前外旋型;根据bonnin下胫腓关节分离度法将患者分为:28例ⅲ度,20例ⅱ度,另12例为ⅰ度。
1.2 治疗方法。
本组60例患者均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与患者受伤相距时间应尽可能控制在24小时内。
若患者有明显的局部肿胀现象和张力性水泡,则应当适当延长手术开展时间,或者局部肿胀明显消退后的7天时间后再安排手术。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及手术方法。
方法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102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其中,单纯损伤24例,合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78例。
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88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82例)。
手术采用螺钉固定79例,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下胫腓联合稳定者未用螺钉固定共9例。
6~8周去除外固定逐渐功能锻炼和负重。
结果术后随访2~21个月,平均12个月,优51例,良3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金属螺钉断裂2例。
2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
结论根据损伤和稳定情况采取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效果良好。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分离诊断手术治疗【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052-02下胫腓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踝关节骨折中常合并不同程度的下胫腓联合损伤,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目前对该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存在较多争议,但多数学者主张积极治疗,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对合关系和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1]。
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共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88例。
取得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手术病例88例中,男65例,女23例,年龄17~55岁。
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合并踝部骨折82例,其中单踝骨折26例,双踝38例,三踝18例;其损伤机制按Lange-Hanson分类,旋后外旋型39例,旋前外旋型22例,旋前外展型21例;其损伤程度按Bonnin[4]分度,Ⅰ度38例,Ⅱ度32例,Ⅲ度18例,以上Ⅰ度、Ⅱ度为下胫腓联合不全分离,Ⅲ度为下胫腓联合完全分离。
手术采用螺钉固定79例,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下胫腓联合稳定者未用螺钉固定共9例。
术前明确诊断84例,术中发现4例。
1.2 手术方法手法复位后不满意者和合并不稳定踝部骨折采用手术治疗。
胫腓关节分离 分离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按照一定分型标准的合理治疗方案及手术体会。
[方法]从1997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的126例中,Ⅰ型、Ⅱ型损伤3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Ⅲ型损伤8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
[结果]Ⅰ型、Ⅱ型损伤优良率100%,Ⅲ型损伤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
[结论]Ⅰ型、Ⅱ型损伤不必手术,保守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Ⅲ型损伤应用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手术操作简单,疗效较好。
关键词:下胫腓联合;诊断;治疗;手术踝关节损伤约占所有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25%,其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占踝关节损伤的1%~11%,可单独发生,但多合并踝关节其它韧带损伤或骨折脱位,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恰当,常遗留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踝关节功能。
本院自1997年10月~2003年10月收治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126例,依损伤程度不同分别采用非手术及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26例中男77例,女49例,年龄19~69岁,平均36岁。
摔伤扭伤78例,交通事故伤32例,高处坠落伤16例。
损伤分型:Ⅰ型18例,Ⅱ型20例,Ⅲ型88例。
合并踝关节骨折45例。
1.2 治疗方法Ⅰ型、Ⅱ型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
Ⅲ型损伤手术治疗。
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在下胫腓联合水平外侧取纵切口,于腓骨外侧平行胫距关节向胫骨前内侧钻孔,1枚4.5mm松质骨螺钉固定。
对合并骨折进行相应内固定。
术后足中立位石膏托固定3周后部分负重,8周后完全负重。
2 结果按如下标准评定[1]:优良:踝关节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无不适,X线片示踝穴正常;可:踝关节功能尚可,走远路时踝关节轻微肿胀、疼痛,X线片示踝穴内侧间隙稍增宽,无骨性关节炎改变;差:有负重痛,走路时踝关节肿胀、疼痛,X线片示踝穴间隙不均匀,有骨性关节炎改变;本组126例均获得随访9~36个月,非手术组38例均为优良,手术组优良74例,可11例,差3例。
手术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分析论文
手术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治方法及疗效。
方法:结合病史,应力位x线片,明确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10例患者均行下胫腓韧带重建,并予以螺钉内固定。
术后辅以功能锻炼,12周拆除螺钉。
结果:随访12-24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影像学显示下胫腓联合稳定。
踝关节功能评估:优8例,良2例。
结论: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干预,疗效满意。
【关键词】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内固定【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84-02下胫排联合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下胫排联合损伤可导致踝穴不稳,使距骨外旋活动度增加,对踝关节的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如果下胫腓联合损伤漏诊或治疗不当,会造成踝关节慢性不稳、疼痛、早期骨关节炎改变等,预后较差。
2006年~2011年,采用下胫腓韧带重建结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16-55岁,平均27岁。
5例运动扭伤,3例车祸伤,2例坠落伤。
发病至手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年。
6例为最初受伤后保守治疗,4例为合并踝关节骨折,2手术时未处理下胫腓损伤,2例下胫腓关节初次术后未达到满意复位。
4例有踝关节疼痛,关节不稳定表现,10例患者x线片显示下胫腓联合分离。
1.2 手术方法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下胫腓联合水平外侧取弧形切口,切开后探查下胫腓韧带,并在下胫腓联合作“改良cotton试验”(固定踝部,透视下以复位钳夹住远端腓骨向外侧拉,在直视下评估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进一步证实术前诊断。
行内踝前缘弧形切口,暴露内侧踝穴,清除踝穴内瘢痕增生组织。
再行外踝后缘纵行切口,越过外踝尖后转向前方呈弧形,向前内侧翻开皮瓣,暴露下胫腓联合前缘,清除下胫腓联合内增生的瘢痕组织及骨性组织,直至下胫腓联合能完全复位。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胫腓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它可能会导致人体在运动和站立时出现不适和疼痛。
在某些情况下,骨折可能会造成残疾或伤残,使受伤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且不得不寻求鉴定。
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主要是遵循《劳动能力鉴定技术导则》和《人体残疾分类和分级(GB/T 15603-2008)》的要求进行的。
首先,在伤残鉴定中需要确定伤残属于何种等级。
人体残疾的严重等级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其中,一级残疾是非常严重的,四级残疾则是轻度残疾。
各个等级的定义如下:一级:致残程度有丧失全部四肢或四肢不能行走、全身瘫痪、双耳失聪而仍需借助助听器、双目失明等等极端严重的情况;二级:致残程度为丧失两个及以上肢体,颈项以上截瘫,单臂或单腿均呈拘挛状态,视力极度丧失等等。
此外,二级残疾还包括因丧失内脏、系统性疾病带来的各类严重障碍;三级:致残程度为丧失一肢或一眼,听力、语言、呼吸、内分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障碍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四级:致残程度为丧失一定程度的功能或受限制,但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较小,并且能够适应现有的环境工作。
伤残鉴定还需要考虑受伤者残疾的类型。
胫腓骨骨折可能导致住院治疗、短期或长期折磨且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可能还会导致生活和工作能力的降低。
具体的类型如下:一类:具有独立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伤残人员。
二类:只能在有外界协助下维持生活,需要一定程度的职业康复支持。
三类:无法独立生活和工作,需要依靠亲友或护理人员进行照顾。
在胫腓骨骨折伤残鉴定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骨折的严重程度:轻微的骨折可能只引起短期的疼痛和不适,而更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功能。
2.禁忌症:可能存在一些禁忌症和并发症,例如感染、神经损伤或负重不能等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受伤者在重建功能能力方面遇到困难。
3.治疗疗效:即使治疗成功,伤残仍可能对生活和工作造成长期影响。
4.受伤者的年龄、职业和个人情况;综合以上因素,可以对胫腓骨骨折伤残进行鉴定并得出相应的伤残等级和类型。
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标准
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标准
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患者通常有明显的外伤史,如扭伤、摔倒等。
症状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压痛、踝关节活动受限等。
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行走困难。
2. 影像学检查:
- X线片:X线片可以显示骨折或骨裂,以及下胫腓间隙的变化。
B型骨折
和C型骨折伴有下胫腓间隙增宽、踝关节面不平行、内侧关节间隙增宽等表现,有助于诊断。
- CT三维重建:对于复杂的骨折或可疑病例,CT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地显
示骨折线、骨折碎片以及下胫腓间隙的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3. 专业评估:在怀疑下胫腓关节分离时,医生会进行专业评估,如术中向外牵拉腓骨进行检查,观察下胫腓间隙的变化。
若腓骨向外移位大于4mm,则表明联合韧带完全撕裂。
4.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需与踝关节骨折、踝关节脱位、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胫腓关节分离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X线片、CT三维重建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专业评估。
在可疑病例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
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
下胫腓韧带联合分离的治疗进展李乾;尹芸生【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824-826,827)【作者】李乾;尹芸生【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3.42踝关节骨折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据统计,在所有踝关节骨折和需要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的病例中,伴有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的比例分别占10%和20%[1]。
临床中由于对踝关节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认识的不足,导致诊疗方面存在很多误区。
下胫腓韧带损伤常导致距骨外移和踝关节不稳,尸体研究发现:当距骨向侧方移动1 mm时,胫距关节连接区域减少42%[2]。
下胫腓韧带联合损伤会导致踝关节稳定性下降、踝关节疼痛,而治疗不当或漏诊常会导致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给患者带来身体与精神的痛苦与负担。
除规范诊断标准、详细体格及影像学检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治疗缓解患者病痛。
骨科医师对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治疗既有赖于其对骨损伤范围的认识,还有赖于对解剖结构的熟识和损伤机制的认识。
本文着重阐述当前下胫腓韧带联合的治疗进展。
1 下胫腓韧带联合解剖学基础下胫腓韧带联合是一个纤维性关节,是相邻的远端胫骨与远端腓骨由骨间膜与韧带所构成的韧带联合体。
下胫腓韧带联合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下胫腓骨间韧带及下胫腓横韧带构成。
下胫腓横韧带有时候被认为是第四条韧带,但是一些文献认为它是下胫腓后韧带的连续[3]。
此外,有文献认为在下胫腓横韧带下还存在一条独立的韧带,称为踝间韧带[4]。
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学中心尸体标本解剖得出结论,下胫腓韧带联合包括:四条韧带,韧带联合间隙,胫腓骨骨性连接,胫腓骨间滑囊皱襞[5]。
下胫腓韧带联合体可以被认为由两个三角形所连接而成,凹陷三角形由胫骨前结节、胫骨后结节和二者之间的凹陷的胫侧切迹,凸起三角形由腓骨内侧面、腓骨前结节和可以忽略不计的腓骨后结节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腓联合分离诊断标准
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标准如下:
1.临床检查:踝关节前方触诊可发现胫骨前移、错动,有压痛,被动内翻、外翻疼痛加剧,膝关节活动正常,腓骨有异常活动。
2.X线检查:可见胫骨前移、距骨倾斜或旋前,关节间隙正常或轻度狭窄,无骨端破坏。
3.CT检查:可精确判断前后关节腔内有无碎骨片,关节有无脱位。
4.核磁共振检查:能发现细微的关节腔内脂肪信号变化,对判断关节损伤、断裂等有帮助。
如果符合以上标准,就可以诊断为胫腓联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