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WORD版教案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
小学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学校科学《冷热与温度》教案1教材分析:在同学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肯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将援助同学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同学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同学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三个部分:第一,形成温度概念。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经典试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内,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接着请同学就这个现象做出自己的说明,同学将在卡通人的提示下很快悟到,光凭手的感觉不能精确决断物体的冷热程度,要想比较物体的冷热要用一个科学仪器,并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引导同学懂得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精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第二,学习测定水温,学习运用温度计。
测定水温的关键是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三杯水的温度,是测量水温的一次演练。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热水变凉是生活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然而同学可能从未想到过其中的科学道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目标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育同学的记录技能,特别是连续观测并记录的技能,通过指导同学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同学发觉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同学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试验结束后,还要求同学通过争论来说明这个现象,这是培育同学科学分析和推理技能的重要环节。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的温度改变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对科学讨论有爱好,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到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教学预备:演示试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试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教学过程:一、认识温度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同学站起来。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 教学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从教材的构建分析是“物质世界”部分物质、物体、及材料这三部分中的物体的特征研究,是课程标准中“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二:热现象。
研究的是一杯水热水变凉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杯热水变凉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其中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一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让学生发现其中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测气温》中已接触了“气温”的概念。
已学过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因此只要提醒学生,学生应该都会说得出来,学生也应该对热水变凉,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平时没有真正的去观察,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提出要他们来研究,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实验记录表、铁架台、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看,这里有三杯水,请一个同学将左手食指放入1号杯中,将右手食指放入3号杯中,然后告诉大家自己的感觉。
接着将这两个食指同时放入2号杯,再谈谈自己的感觉。
同一杯水,怎么会让一个手指冷,一个手指热呢?谁能猜猜这可能是什么原因?(1个生答)噢,看来光靠我们的感觉是很难确定物体的冷热。
(板书:冷热)既然这样你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呢?(生自由答)因此,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热与温度》。
要想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可以借助——温度计来知道。
(设计意图:从游戏入手,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感受到同样一杯水两根手指的感觉却差别很大,使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收集数据绘制统计图,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三、教学准备:演示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多媒体课件等。
分组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烧杯、温度计、铁架台。
四、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认识温度1.实验桌上有两杯透明的水,有什么办法知道哪杯是冷的?哪杯是温的?学生动手感受。
2.交流:冷水与温水,用什么办法感受的?3.小结: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它的常用单位:(板书:摄氏度)。
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我们可以怎么做?使用温度计。
二、学会使用温度计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它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观察交流(红色液泡液柱刻度)2.我们怎么用温度计来判断物体的温度呢?根据液泡中液柱的上升和下降来判断。
练习认读刻度。
3.如果用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测量时要注意哪些呢?学生交流(轻拿轻放完全浸没不碰杯底和杯壁等待、平视读数)4.练习:下面这些测量方法正确吗?示图判断。
5.先测量这杯温水的温度有多少摄氏度?学生测量(教师参与提示测量方法)6.各组交流:每组读数输入电脑统计,发现什么?为什么各组读数不同?(认真测量和观察减小误差)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1.出示一杯热水:这杯热水放在桌上,过10分钟,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2.猜想:先快后慢先慢后快一直很快学生猜测,为什么这样猜?3.谈话:大家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呢?做实验4.连续测量这杯热水下降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讨论实验计划:(1)需要什么器材?(2)观察什么?记录什么?(3)小组如何分工?(4)隔几分钟测量一次?5.大组交流实验计划。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和温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和温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和温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和温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一课《冷热与温度》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中的内容,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必要性,以及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正确方法;第二课时研究的是一杯水热水变凉的动态变化过程,一杯热水变凉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学生却很少去研究其中的科学道理。
本节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一常见的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数据,绘制曲线图,让学生发现其中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学生分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科学课已学过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记录方法,因此只要提醒学生,学生应该都会说得出来,学生也应该对热水变凉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个现象是司空见惯的,但平时没有真正的去观察,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提出要他们来研究,学生学习热情很高。
教学理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科学探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尽量研究学生生活中的食物和现象。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的下降是先快后慢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2、认识到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蕴含着科学道理。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认识到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温度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温度下的物态变化。
体验法:让学生亲手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感受温度差异。
第二章:温度的测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教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演示法: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温度测量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热胀冷缩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的现象及其原理。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热胀冷缩的基本原理。
进行热胀冷缩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3.3 教学方法: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热胀冷缩实验。
观察法: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四章:温度与生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温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温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探讨温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总结本章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冷热与温度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章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提出与冷热与温度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5.3 教学方法:回顾法: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或口头总结所学内容。
提问法: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第六章:温度与气候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现象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与气候的关系。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课题:冷热与温度一、教学内容: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课主驾教学内容有三个都分:第一,认识温度计的作用。
第二,学习使用温度计测水温。
第三:探究热水的降温规律。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对冷热现象和温度都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大多停留在感觉的层面。
教学反思:学生在知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在测水温读数时易出现俯视的现象。
在探究热水降温的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对热水降温过程会有不同的猜测,在实验的反馈交流阶段学生能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四、教学用具:每组1个温度计、2个烧杯、实验单、铅笔、秒表、橡皮、小尺。
五、教学过程:(一)由生活现象引入课题1.放有关冷热现象的视频。
2.“看完后你知道什么或想问点什么?”3.引入课题“我们生活在冷热交替的空间,许多看似普通的冷热现象中却隐藏着很多秘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一杯水着手,研究水的冷热现象,探索身边的冷热之谜。
”(二)学习正确使用温度计1.谈话:“大家试一下桌上那杯水的冷热程度。
”(学生用手感觉)“水是冷的还是热的?冷到什么程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为了准确测量温度,科学家发明了温度计”2.介绍常用的温度计的单位的读法及写法,讲解并演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教师手拿温度计介绍:“这是我们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它是摄氏温度计,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的符号是℃,使用时要捏住上方,测量时要把液泡完全放入水中,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3.学生测量桌上杯中水的水温并记录。
4.交流测量结果。
(三)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1.提出问题问:“大家都知道一杯热水放久了会变凉,那么水温的下降是否有规律呢?如果有,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请同学们完成实验单中的预测并制定实验计划”2.学生在小组内完成预测和制定实验计划后汇报对应的内容,并修改实验计划:预测:一杯水在变凉的过程中,降温速度是()。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3、知道什么是温度,温度计的结构。
4、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5、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难点: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教学模式:
活动引入—实践体验—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材料:
每组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3只温度计,秒表,记录纸。
教学步骤:。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冷热与温度 》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以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3、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从中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4、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教学难点】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小明分别将两个食指插入冷水和热水中。
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食指的感觉一样吗?生1:应该一样生2:冷水中的手指感觉到热,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到冷。
2、提问:同一杯水,它的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只手感觉热呢?这说明了什么?生1: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
生2:说明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3、师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但它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4、提问:物体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生:温度【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意识到人感觉到的冷热程度不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二、感受水的冷热差别,形成温度的概念1、提问:有谁知道什么叫温度呢?生: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2、提问:用什么可以准确地测量出物体的温度?生:温度计【板书: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然后学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认识酒精温度计的构造PPT出示酒精温度计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构造。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冷热与温度 |苏教版
《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寻找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冷热现象,用感觉器官判断物体的冷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的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口头表达的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生活中处处的存在着科学的道理,并初部的了解到实验的重要性。
二、教学课题: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三、学情分析:《冷热与温度》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二是学会测量水温;三是探究热水降温规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六、教学准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七、教学过程:(一)、感觉物体的冷热:——3min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台平板电脑,借助这个大家都十分感兴趣的学习工具,让我们一起踏上今天的科学探索之路,你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首先老师为每组同学准备了两杯水,伸进水杯摸一摸,他们一样吗?生:一杯是温水,一杯是热水。
(奖花)师:确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我们的身体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热(课件:冷热),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课件温度)今天老师就想带着大家一起来研究冷热与温度。
(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二)、测量水温:12min师:刚才大家都摸出了这两杯水的区别,那你知道他们的确切温度吗?生:不知道。
师:怎么办,找谁帮忙呢?生:温度计。
师:确实,老师已经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了一支温度计,由于温度计是玻璃制品,所以等会儿取放时要格外小心(老师示范)——竖着拔出套子,用手指轻轻捏住温度计的上端师:关于温度计,你了解它吗?(为回答问题的学生点花)生:(自由回答)师:看来你们对温度计了解的还不少呢,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对照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温度计,让我们来完善一下对温度计的认识,看完以后完成资源中的习题。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教案
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冷热与温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感知和理解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冷热与温度的基本概念。
(2)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温度计、热水、冷水、各种物体。
2. 学具:温度计、实验记录表、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淇淋、热水袋等,引导学生关注冷热与温度。
(2)提问:你们对冷热与温度有什么认识?2. 探究冷热与温度的概念(1)教师出示各种物体,让学生感受它们的冷热程度。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
3.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1)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
(2)学生分组实践,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4. 测量物体温度(1)教师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2)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5. 冷热与温度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如冬天保暖、夏天降温等。
五、课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以及对冷热与温度的认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一些与冷热与温度相关的现象,如冰熔化、水沸腾等,让学生解释这些现象。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温度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如农业种植、医疗保健等。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冷热与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使用以及冷热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 42
1.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1.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2.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
4.能根据记录的数据概括热水变凉的规律。
5.能耐心、细致地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建构的。
教材通过“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学习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这三部分来帮助学生认识“冷热与温度”;从结构上看,这一单元探究的都是生活中的一般的热现象及简单的规律。
《冷热与温度》中形成的温度的概念和使用温度计的技能,是后两课及整个单元的基础。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ppt课件、秒表、温度计、温度计模型。
学生用具:温度计、铁架台、烧杯、热水、冷水、温水、记录单。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步感受温度1.学生活动:每个小组桌上准备了一杯热水、一杯温水、一杯冷水。
小组内一名同学将两手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钟后,再将双手食指同时插入温水中。
2.学生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作温度,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热与温度(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你现在感受到的温度具体是多少吗?这说明,光凭自己的感觉是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温度的,那我们要怎么办呢?(引出温度计)【设计意图】:通过用手感受不同温度的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冷和热,再引出温度概念,最后,追问学生:居然你感受到温度是不同的,那你能说说这杯水具体有多少度吗?进而自然地引出温度计。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温度(一)认识温度计的构造1.(教师出示一支温度计,结合ppt课件讲解)实验室用温度计是玻璃棒式的,所以要轻拿轻放。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版教案
三、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规律
1、谈话:同学们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并且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起。大家知道,一杯热水放在这里,它会渐渐变凉,也就是温度在下降。那么它的温度是怎样下降的呢?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况。
评:这样的猜想过程老师要体现出极大的耐性,切不可操之过急、
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说”和“议”。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猜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猜想,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
1.师:怎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还是错的呢?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实验。
评:
这样的实验活动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角色,
力求
人人动手、
个个参与,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充分显现。指导温
度计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接下来数据的分析和曲线图的绘
制,教师的指导不可少。另外,
10
分钟的连续观察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对学生的科学
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
六、教学准备:
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1、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觉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好!你是你们小组当中感觉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觉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左边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右边水中,感觉怎么样?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冷热与温度第课时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
3、
识都必须来源于科学实践。
重点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难点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导学流程
二明确目标
1、出示目标
(1)够搜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
(2)
(3)
2、解读目标
三
1
(1)
(2)学生猜测。
(3)
2、提出假设。
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
然后让每个小组选
3、设计实验。
(1)各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实验。
(2)请小组汇报实验的方法。
(3)
A给
导学流程予提醒。
B
C
D
E P76
4、学生分组实验。
5、分析统计。
(1)分析实验中得到的数据。
并将数据画出曲线图。
(2)学生完成P76中的曲线图。
(3)
去说。
A
B
6、得出结论。
冷热与温度
板
书
设
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冷热与温度》教学设计
1、冷热与温度一、设计理念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本课将帮助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量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形成温度概念,安排了一个经典实验——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杯,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
明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学习测定水温。
测定水温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时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
测量三杯水的温度,这是测量水温的一次实践。
探究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
这部分的设计在于进一步加强测量水温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特别是连续观察变化的数值并记录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绘制曲线图、分析数据,引导学生发现降温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试验结束后,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是培养学生科学分析和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1、学会测量水温的办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3、知道什么是温度。
4、知道在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5、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三、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用温度计连续测量、记录温度,从中发现一杯热水温度变化的规律。
难点:会用温度计连续测量、记录温度。
学具准备热水、烧杯、温度计、表格、统计图……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建立温度概念1、实验:每组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
2、实验指导: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3、学生亲自实验。
4、解释这个现象。
(二)形成温度概念。
教师小结: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定物体的温度。
(三)学习使用温度计。
1、教师指导:测定水温要主义温度计的液泡不能接触杯壁和杯底;读数的时候不要将温度计拿到杯外,读数时眼睛要和温度计的液面平视。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
《冷热与温度》小学科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温度的基础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度的定义,认识摄氏度和华氏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温度的概念,介绍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和转换方法。
1.3 教学活动:通过实验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温度的含义,学习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公式。
第二章:感觉冷热2.1 学习目标:学习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冷热,了解人体的舒适温度范围。
2.2 教学内容:讨论人体对冷热的感知,介绍舒适温度范围的概念。
2.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不同温度的物体,通过讨论和观察,引导学生理解人体对冷热的感知。
第三章:冷热与物体的变化3.1 学习目标:观察和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如融化、凝固和沸腾。
3.2 教学内容:介绍物体的融化、凝固和沸腾现象,解释冷热对这些现象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冰块的融化、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引导学生理解冷热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第四章:热量的传递4.1 学习目标:学习热量的传递方式,了解传导、对流和辐射。
4.2 教学内容:解释热量的传递方式,介绍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概念和例子。
4.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体验热量的传递,引导学生理解不同传递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温度计的使用5.1 学习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读取和记录温度。
5.2 教学内容: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正确使用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5.3 教学活动: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六章:比较不同环境下的温度6.1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温度差异,如室内、室外、极地等。
6.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环境下的温度特点,分析温度差异的原因。
6.3 教学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温度,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温度与环境的关系。
第七章:温度与季节7.1 学习目标:了解季节变化对温度的影响,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温度特点。
7.2 教学内容:解释季节变化的原因,分析季节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1.冷热与温度》word教案1
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教学准备】冷水、热水、烧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温度计、铁架台。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建立温度的概念出示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
演示: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杯和热水杯,5秒钟后,再同时插入温水杯。
要求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一样吗?学生分组进行体验,小组交流体会。
让每个学生都亲身体验,共同的体验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准确描述自己的感受二、形成温度概念学生试着对观察的体验做出自己的解释。
全班交流,感受到:光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讲解: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可以准确的测定出物体的温度。
三、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尝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同时思考: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交流: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液泡浸在水中,不碰杯壁;液注变化稳定后观察温度;观察温度要水平观察;学习读出温度计的度数。
(教师可以适当创设一些错误情景,认学生分析。
)利用温度计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
学生有使用温度计的经验,但缺乏科学性。
让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发现造成误差的原因,并判断哪些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这个环节是今年新增添的。
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预测水的温度变化提问::热水放的时间长了会怎样?如果隔相同的时间测量一次热水的温度,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温度的下降会有规律吗?如果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学生的猜想可能有:第一种可能性,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苏教小学科学四上《2.1.冷热与温度》word教案(4)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1.冷热与温度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3.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科学知识: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知道温度的单位,会使用温度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2.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温度。
2.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收集数据并描述热水变凉时温度下降的规律。
描述什么是温度。
教学材料:三个杯子、冷、温、热三种温度的水、温度计、三杯不同温度的水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老师这里有一杯开水,你们看热气腾腾的,很难靠近嘴,可是为什么过了一会之后就不在冒热气了,而且可以从容的喝了?激疑,使学生产生思考。
探索和调查试水温1.学生分组实验。
2.请你说说实验时的感受。
3.你能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解释吗?4.光凭自己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吗?5.要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要借助温度计。
测水温1.如何借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呢?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2.布置实验要求。
利用教学光盘,播放前半段,提醒学生听清要求。
3.再次提醒:A.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表,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给予提醒。
B.怎样读出温度计的读数?猜测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1.那么你们知道热水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吗?2.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下来。
实验: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证明热水变凉温度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冷热与温度|苏教版(4)
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一、教材依据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 1冷热与温度二、设计思想“连续测量一杯热水降温过程”的实验活动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热与温度》第一课时中的一个教学重点。
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预测、实验、收集数据和作曲线图等几个实验流程,逐步发现热水变凉的规律,并能从中领悟到身边平常的小事里也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问题和科学奥秘。
三、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并能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2、科学知识:能熟练地使用温度计,学会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并发现其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四、教学重点懂得测量水温的方法,在测量水温的过程中养成重事实,讲证据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能绘制水温变化曲线图并从中发现变化规律。
六、教学准备杯子、热水、温度计、记录纸、计时器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温度计的用法1、讲台上有一杯水,你们谁能上来测一下水温?2、大家看看他的方法哪里做的比较好呢?(刻意地引导学生复习温度计的用法:温度计不能拿出液面、要等到液柱上升到不再上升的高度再读数、液泡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等)3、再请一个人来试试呢?4、怎么会这样呢?(通过发现第二个同学的温度比第一个同学测的温度低的现象引出课题)二、引出问题1、我们都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一杯热水的温度一定是会慢慢下降的,对于这个现象你想研究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杯水温度下降是否有规律)2、谁来预测一下大概会是怎样的一个规律呢?(需要学生解释一下“先快后慢”的定义)3、把几种猜测写在黑板上。
三、测量热水下降的温度变化1、怎样才能证明大家的观点是否正确呢?2、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呢?3、讨论实验步骤。
4、要做好这个实验,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通过多媒体展示强化实验中的注意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验)(1)需要什么用哪些材料?(装有热水的杯子、温度计、记录表、计时器)(2)需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每两分钟记录下水当时的温度)(3)第一次0分钟的温度如何记录?(等开始计时方可记录下当时的温度)(4)小组成员如何分工?(一人拿温度计、一人记录、一人记时)(5)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科学四上《冷热与温度》WORD版教案本课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将关心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1、如何准确测量水温2、发觉热水温度下降的规律教学预备:温度计、纸制温度计、冷温热三种水、秒表、记录纸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每个小组选一名手指感受最灵敏的学生站起来。
好!你是你们小组当中感受最灵敏的,老师来测测你们的感受是不是灵敏?看,桌上有三杯水,请将左手食指放入左边水中,将右手食指放入右边水中,感受如何样?2、学生回答。
(板书:冷热)3、谈话:好!检测你们手指灵敏的时候到了。
将左手食指放入中间水中,再将右手食指也放进中间水中,感受如何样呢?4、学生回答。
(板书:温度)5、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明白了,人的手有时能够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明白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
【设计意图:以做游戏的形式导入,学生较为感爱好】二、正确使用温度计1、谈话:大伙儿想不想明白这三杯水的温度?那好,我们先得学会如何使用温度计,哪位同学先来说说该如何样使用温度计才能测温准确。
老师介绍,大伙儿要听认真了。
(1)(出示温度计)这确实是温度计,它是用玻璃做的,专门易碎。
因此使用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2)这最下端红色的叫液泡,这红色的一条叫液柱,上面还有刻度,每一小格确实是1 C。
(3)测量时,液泡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且不能碰到杯底和杯壁,否则测出来的温度就会不准。
(4)读数时,要使视线与液柱的最顶端水平,液柱顶端指向哪个刻度,确实是多少摄氏度。
但要注,一定要等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读出这些温度:课件出示几种温度包括零下温度。
2、谈话:大伙儿会测量水温了吗?(会)好,我们就来测测这三杯水的温度。
注意,先测冷水再测温水,最后测热水,测量过程中,要分工合作,及时记录下所观看到的温度。
【设计意图:借助刚才桌上的三杯水,抓住学生急切想明白桌上三杯水温度的心理,激发学生测量的欲望,为学习使用温度计做下铺垫】3、学生测量并汇报结果(教师一定要注意发觉和纠正学生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活动做好预备)(教师板书:一两组测量的数据)三、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觉温度变化规律1、谈话:同学们这么快就学会了使用温度计,同时测量了这三杯水的温度,真了不得。
大伙儿明白,一杯热水放在那个地点,它会慢慢变凉,也确实是温度在下降。
那么它的温度是如何样下降的呢?【设计意图:学生依照自己的生活体会,明白热水是在慢慢变凉的,但至于如何样变的,学生可能没有细想过。
那个地点设问“它的温度如何样下降后”紧接着追问,能够使得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学生摸索的难度大大降低】2、学生推测。
(板书:快—慢,慢—快,平均)3、谈话:大伙儿的意见都不一样?那该如何办呢?(测)如何测?我只测一次行不行?(不行)什么缘故不行呢?一次看不出变化?两次呢?(也不行)那你认为测几次?对,必须通过多次测量,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刻,才能发觉温度变化的规律!大伙儿统一一下,测6次好吗?那隔几分钟测一次呢?(1、2、3、4、5……)一分钟时刻太短,可能不易发觉其中的规律,时刻长了,又怕来不及,我们就隔2分钟测一次吧!4、提问:除了测量次数和时刻间隔,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需要分工合作,保持安静,认真观看,做好记录)师补充:各小组一拿到热水后就要将温度计放入杯中,记下第一个最高点的数据。
此温度记在“0”分钟格内,并从现在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
5、学生分组实验操作、观看记录。
6、提问:大伙儿从中能发觉什么规律?(先快后慢)你是如何看出来的?7、学生交流汇报8、谈话:为了直观地看出这种变化,我们往往用曲线图来表示。
(出示小黑板:横轴表示时刻,竖轴表示温度。
)下面就依照第一小组的数据来画曲线图。
9、师生同步作曲线图。
10、谈话:大伙儿看图,0分钟到2分钟,线段坡度如何样?(较大)说明温度下降较快,8—10分钟的线段坡度呢?(较小)说明温度下降较慢,这说明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设计意图:用商量的口吻,为科学探究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11、提问:大伙儿明白什么缘故温度变化是先快后慢呢?12、小结:热水刚到入杯中时与周围的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散发得专门快,当逐步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
四、连续推测,拓展研究1、讨论:假如连续观测下去,温度会如何样变化?2、是否一直如此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课下同学们能够连续研究。
五、板书设计冷热与温度推测: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平均的结论:先快后慢二、教学课题: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三、教材分析:《冷热与温度》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里的第一课,本课要紧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建立温度的概念;二是学会测量水温;三是探究热水降温规律。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多以小组合作、实验实践的教学方法开展,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五、教学目标:1能够搜集数据并发觉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2明白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对科学研究有爱好,体验和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4感悟到任何科学认识都必须来源科学实践六、教学预备:烧杯、热水、温水、冷水、温度计、秒表、记录表、铁架台。
七、教学过程:(一)、感受物体的冷热:1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预备了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和一杯热水,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冷水和热水中。
5秒后,再同时插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受一样吗?每个小组成员听从小组长的安排,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试验并交流。
3师:人们通过手眼等躯体器官能感受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冷热与温度。
板书课题:冷热与温度让每个学生都进行试验,每个学生都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二)、测量水温:1师:光凭自己的感受能准确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吗?不能,那么如何样才能准确地来进行判定物体的冷热程度呢?温度计能够准确地测出物体的温度。
2测量前面三杯水的温度师: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呢?教师出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
小组合作分工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并记录。
3交流测量结果。
(三)、再现“热水变凉”的降温现象:1师出示一杯预备的热水,师述:老师想明白这杯水的温度,谁情愿来帮老师来测一测水的温度?2指名一位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教师提醒使用温度计的正确方法。
3再请两位学生上台依次测量水的温度。
教师相机板书出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
4师:比较三位学生测得的水温结果,你有什么摸索和发觉?假如连续测量会显现什么现象?(这儿鼓舞学生说出各自的摸索和发觉。
评:三位学生依次测同一杯水的温度专门自然地会发觉水温下降了,再估量下去水温一定会连续下降。
课上再现学生司空见惯的日常现象,激发了探究爱好。
学生一定会有许多的发觉或者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
如此的设计水到渠成,测水温的活动又是对温度计使用技能的复习巩固,乃是一箭双雕。
(四)、推测“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假如每次测量间隔的时刻相同,温度的下降有规律吗?假如有规律,可能是什么样的规律呢?2学生小组合作,猜想“热水变凉”的降温情形,并要求各组做好记录。
学生的猜想估量有如此两种可能:一种是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有规律;(温度变化先快后慢,温度变化先慢后快,温度变化速度平均)另一种可能是温度变化没有规律。
3.班级交流各小组猜想情形。
评:如此的猜想过程老师要表达出极大的耐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蜻蜓点水,要让学生充分“说”和“议”。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每一种猜想,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猜想,只有在如此的氛围中才能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研究“热水变凉”的降温规律:1.师:如何样才能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对的,依旧错的呢?看来最好的方法确实是进行实验。
2.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打算。
(引导学生参照教材中的“热水降温记录表”),各组在讨的过程中设计好记录表格。
3.班级交流,明确注意事项:①实验所需材料有温度计、杯子、热水、记录纸、秒表;②第一次测量数据为分钟时的温度,以后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读数要准确;④小组成员拿温度计、读数、计时、记录要分工明确。
评:如此的实验活动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角色,力求人人动手、个个参与,以最大限度发挥个体的作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充分显现。
指导温度计的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测量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接下来数据的分析和曲线图的绘制,教师的指导不可少。
另外,10分钟的连续观看测量,要搜集六个数据,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考查和培养。
(六)、绘制“热水变凉”的降温折线统计图:1.师: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数据,更重要的是分析整理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大伙儿从这六个数据发觉了什么?2.师: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能够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温度的变化。
(教师给各组分发“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的表格,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一是依照测量数据描点,二是把描得的各点用线连接起来。
)3.学生依照各自测得的数据在表格中绘制“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小组分析记录表和曲线图,讨论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原先的猜想进行比较。
班级交流各组的发觉:温度的变化是随着时刻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的,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评: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在这一活动环节上,教师要采纳“扶放”结合的方法,对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教师要“扶”得多,对各自的交流讨论“放”开让学生说。
(七)、后续研究:师:假如我们连续测量下去,温度还会发生如何样的变化呢?(课后研究)评:依照学生的生活体会,再测量下去水的温度确信可不能一直降下去,最后的温度接近于室内的气温便达到“热平稳”。
后续研究要紧是激发学生去摸索和争辩。
相信有了以上学生的亲身经历的研究活动,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阔,课后研究的爱好会更大。
我想假如如此的目的达到了,这确实是一堂成功的科学课。
八、作业布置:再次推测:假如连续观测下去,温度会如何样变化?是否一直如此降下去呢?会降到多少呢?水温怎么说下降到多少度?假如有杯凉水,测出凉水的温度,然后给凉水加热,那么温度升高有什么规律呢?摸索:曲线图的绘制假如能和观看记录结合在一起可能更好。
有好的操作方案吗?九、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科学《冷热与温度》是《冷和热》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对生活中的冷热现象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关心学生形成温度的概念,教会学生规范地测定水温,并且带领学生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课的引导部分,第一让学生做实验,两个手的食指分别同时插入冷水和热水中,等老师数到5时取出同时赶忙把他们同时放入温水中再等5秒钟,说出两个手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