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优秀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合集下载

8-2 埃及(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8-2 埃及(课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埃及工农业
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 南非,石油工业地位突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埃及工农业
埃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 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尼罗河河谷农业
长绒棉是埃及最重要的经济 作物,因其绒长、光洁、韧 性好,被称为“国宝”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尼罗河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活动
读图8-13,完成任务 1、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 埃及的陆上邻国。 2、说一说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非洲东北部 亚洲西南部 地跨两洲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环境 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23.5°N—30°N之间,以热带为主
海陆位置
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
作进一步加强。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其中埃及是中东地区重要的
农耕区。图1为西亚范围示意图;图2为埃及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B 1.下列对甲乙两地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濒临里海
B.乙地
位于东半球C.两地都位于中纬度 D.乙地濒临红海2.下列对中东地区说法正确的
是( )A.热带雨林分布广 B.传统服饰为宽大的白色长袍C.民居为高脚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埃及
全世界最贵的苏伊士运河堵了:“救命,我被一艘船卡住了”
2021年3月23日,台湾货轮 “长赐”号因强风和沙尘暴搁浅 于苏伊士运河,导致苏伊士运河 被堵塞。
【2022版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国家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构 成和首都;选择与该国地理位置差异明显的国家,说出它们的主要 差异。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二节埃及教案(新版)湘教版

2024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章第二节埃及教案(新版)湘教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埃及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埃及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埃及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埃及的自然风光、古文明和现代发展。
简短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埃及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答案示例:
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东北与亚洲的西奈半岛相邻,南与苏丹接壤。其地理位置使得埃及成为亚非两大洲的交汇点,对埃及的旅游业、石油出口贸易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分析题:分析尼罗河流域对埃及古文明发展的影响。
答案示例:
尼罗河流域为埃及提供了宝贵的淡水资源,使其在干旱的沙漠环境中发展起了灌溉农业。这种农业方式为古埃及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进而孕育了金字塔、神庙等伟大的古埃及文明成果。
3.古文明:金字塔、卢克索神庙、木乃伊
4.旅游资源:金字塔、阿斯旺水坝、红海潜水
5.农业:灌溉农业,棉花、小麦、玉米
6.工业:纺织、食品加工、石油化工
②简洁明了:
-埃及:沙漠中的绿洲
-尼罗河:生命之源
-金字塔:古代奇迹
-旅游:文化探秘
-农业:河谷孕育
-工业:现代进程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
-使用彩色粉笔,突出重点词汇和图像(如金字塔、尼罗河等)
3.增强学生对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探讨尼罗河流域对埃及古文明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分析埃及旅游资源和工业发展对经济的贡献;
5.提高学生从地理视角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意识,认识埃及农业和工业的重要性。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2 埃及》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2课《埃及》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

本节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旨在让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埃及作为一个遥远的国家,学生对其了解程度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埃及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基本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2.难点:埃及地理特点对人文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案例教学法:以埃及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3.准备好教案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状况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埃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针对埃及的地理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例如:埃及为何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埃及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等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对埃及地理特点的回顾,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第八章第二节《埃及》主要介绍了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非洲地理知识的拓展,通过对埃及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非洲的一个国家,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教材以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活动建议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埃及的特点,理解埃及的发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非洲大陆的基本地理知识,对非洲的国家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埃及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

学生对于图片、视频等形式的资料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

2.难点:埃及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问题,准备好讨论话题。

3.安排好课堂活动,准备好奖品等激励措施。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的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埃及,激发学习兴趣。

如金字塔、尼罗河、撒哈拉沙漠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经济发展。

让学生对埃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如:“埃及的经济发展与其地理环境有何关系?”“埃及的人文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8.2 埃及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9)

8.2 埃及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9)
年级:七年级课题:埃及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埃及的位置,并说明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在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和开罗,并判断西奈半岛属于哪个大洲。
过程与方法
联系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简述尼罗河与埃及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埃及历史遗迹和文化对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
[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
检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学生上讲台在地图上指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红海、尼罗河、西奈半岛和开罗
3、学生简述苏伊士运河重要性。
4、学生阅读课本P.73回答
讲述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有关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埃及有什么了解?
[提问]
1、请同学们谈谈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请同学们判断西奈半岛属于哪个大洲?
学习重点
1、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
2、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分析尼罗河与埃及农业生产的关系教学内Leabharlann 提要时间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学生学习事项
教师教导、调控方式
任务一:
情景导入,
问题感知
任务二:
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6
12
任务一:
学生说对埃及的了解(个人回答)
任务二:
1、学生运用地图从纬度和海陆位置来简单介绍埃及的位置。
3、苏伊士运河有何重要性?
4、埃及90%以上的土地是沙漠,可以看得出来这里的气候非常的干燥,那么它主要以什么气候为主?
图片
图片
任务三: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课程第八章第二节《埃及》教案

教案:埃及【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对应教材P76-P80。

主要包含“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等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1.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的特点,说明埃及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通过小组讨论和地图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2.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埃及工农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1.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和平、尊重多元文化的品质。

3.2.认识到旅游业对埃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系列课程之一,设置了四个标题:“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分别从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古代历史文化、现代经济四个方面对埃及进行了详细阐述。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埃及地跨亚非两洲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1.2.掌握埃及沙漠广布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1.3.分析埃及工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的贡献。

1.4.理解埃及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及其对经济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2.1.理解埃及如何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

2.2.分析埃及旅游业发展的多种因素及其对经济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导入1.1.提问:“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文明古国吗?”1.2.引出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地位,并简要介绍其历史背景。

(二)讲授新知1.地跨两洲1.1.地理位置: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跨亚非两大洲,苏伊士运河是其分界线。

1.2.交通重要性: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了洋与洋之间的航程,使埃及成为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

2.沙漠广布2.1.自然条件:埃及大部分领土为沙漠,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埃及》教案

湘教版七下第八章第2节《埃及》教案
活动:“慧眼识图”——找位置
1.读图8-13,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尼罗河、开罗、西奈半岛以及埃及的陆上邻国。

2.依据地图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领土组成
3.说一说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总结: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播放视频:苏伊士运河的“前世”和“今生”
4.说一说埃及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出示地图
总结: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既是亚、非之间的陆路交通要冲,也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5.阅读课文说一说埃及的面积和居民的基本概况。

出示:开罗——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出示问题和相关地图,自主学习:1.埃及的工业规模居非洲第几位?。

8.2埃及2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

8.2埃及2 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
3、小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过渡:埃及古代文明离不开尼罗河水的滋润,它也是现代埃及经济发展的浇灌者。
(二)“发展中的工农业”
1、回忆埃及的气候特点和地形特点,让学生明白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的自然条件很适宜棉花喜光耗水的特点。因此,在有尼罗河水灌溉的地方就有棉花的种植。这样,就得出埃及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读图3-21,加深棉花沿尼罗河分布的印象。
2.读图3-21,从中找出埃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别是石油资源的分布特点,点明工业逐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
3.小结:尼罗河是埃及历史的创造者,是现代经济的财富之源。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成为撒哈拉大沙漠之中一条生机盎然的绿色走廊。
四、巩固练习,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文明古国:历史遗迹、古代文化
课题
8.2埃及2学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学习
目标
1、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埃及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2、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3、了解埃及发展中的工农业。
重点
难点
重点:埃及的历史文物古迹和发展中的工农业。
难点:众多历史文物古迹产生的历史原因。
教法
选择
读图分析法
二、展示目标
三、探究学习任务
(一)文明古国
1、埃及的历史遗迹。①读图3-19和图3-20,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金字塔,有“艺术世界奇观”之称的卡纳克神庙的大柱厅。②不仅如此,埃及还有为数众多的其他文物古迹。③读图3-18,组织学生讨论,得出文物古迹沿尼罗河分布的特点。
④按照文物古迹分布特点,要学生回答乘什么交通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8章 第二节 埃及教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8章 第二节 埃及教案 (新版)湘教版

埃及[教学目标](一)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二)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三)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四)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五)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教学提纲(板书)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宗教、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文明古国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历法四、发展中的工农业。

1.工业成为经济中的主要部门2.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3.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教学重、难点]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难点: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教学方法]读图法、自学法、谈话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建议新课导人:方案①:古代有一个国家,国王认为死后保存完整的尸体,灵魂就可以做阴间的统治者。

于是他们不惜劳民伤财,为自己死后保存尸体建造陵墓。

这些方锥形的巨大的陵墓,最高的竟达146.6米。

现在,我们把这些陵墓所在的国度称为“金字塔之国”,那么,“金字塔之国”在哪里呢?方案②:展示“金字塔“景观图片,提问:这是位于哪个国家的著名古迹一、地跨两洲1、引导学生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得出埃及的地理位置特点:地跨亚非两洲,非洲东北部2、对照板图,讲述埃及的范围:埃及的领土组成是苏伊士运河以西的绝大部分和以东的西奈半岛。

3、学生完成活动1、2题,教师在版图上填注(过渡)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洲的洲界线,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从这一点来说,埃及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4、学生阅读P72文字,思考;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5、结合教材P73文字,说明埃及领土面积、人口、民族、宗教、语言和首都开罗。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2《埃及》是关于非洲国家埃及的地理介绍。

本节课通过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埃及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非洲大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埃及这一具体国家的研究上,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埃及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埃及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

2.难点:埃及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埃及的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话题。

3.准备好教案和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埃及的旅游景点,如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等,引导学生关注埃及的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埃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埃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埃及的经济发展部分,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埃及的地理特点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埃及的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埃及的发展前景,思考如何利用其地理特点促进经济发展。

8-2埃及++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8-2埃及++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2)埃及人口集中分布区为什么人口密
集? ①尼罗河水源充足 ②土壤肥沃
③水运交通便利
④开发历史长,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
⑤河谷和河口三角洲为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地跨两洲
首都
人口
开罗 1.02亿
(非洲最大的城市) (2020年)
民族
阿拉伯民族
(白色人种)
宗教
伊斯兰教
语言
阿拉伯语
(三)河流
埃及的首都 开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一)领土组成
非洲东北部
亚洲西南端 的西奈半岛
是地跨亚非两大洲的非洲国家
(二)地理位置
读图找出埃及的纬度位置和海 陆位置
22°N-32°N 北半球 纬度位置 24°E-35°E 东半球
北临地中海,东临红海 海陆位置 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
(三)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__红____海和 __地__中__海,是扼守__欧__、__亚___、 ___非___三洲的国际航道。
开始
路线图
1
2
3
4
5
6 7
10
8
9
路线图
1
2
3
4
5
6 7
10
8
9
Level 1
欢迎你们来到“埃及寻宝”!想要得到最后的宝藏需 要经历重重困难,让我们来逐个攻破吧!在第一关你 们首先需要完成以下任务: 1、读图8-13,找出红海、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西奈半 岛、苏丹、利比亚、开罗、尼罗河,并在学案上标出来。 2、总结埃及的地理位置特征。
(三)苏伊士运河
欧洲 西部
波斯湾
“ ”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 西洋与印度洋,是扼欧、亚、非洲的主要国 际航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运河 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 港口之间的航程。每年通过的船舶量与货运 量在国际运河中居首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第二节埃及学点精要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主要城市的位置和名称。

知道埃及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学会据图分析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交通意义。

理解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

知道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抽丝剥壳1、埃及位于洲东北部,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洲西南端的半岛。

埃及既是、之间的陆路要冲,也是洋与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苏伊士运河沟通海与海,联结洋与洋,是扼守、、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

3、埃及多信奉教,国语为。

首都为,是非洲最大的城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4、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入海处形成的,是埃及最富庶的地区。

埃及气候,大部分属于气候。

5、埃及的工业规模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农业生产集中在灌溉条件便利的谷地和地区,以盛产优质而著称。

6、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埃及发达,国际旅游收入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

拓展整合1、关于埃及的说法,正确的是()A、埃及属于非洲国家,领土全部位于非洲境内B、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C、农业是埃及国家经济的主要部门,长绒棉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D、首都开罗位于地中海边,是一个著名的海港2、关于埃及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绝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B、苏伊士运河西面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C、埃及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D、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连结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3、丽丽有个心愿:骑骆驼.赏沙漠风光,参观金字塔、运河、清真寺,交穆斯林朋友。

丽丽的理想去处是()A印度B埃及C美国D巴西4、埃及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A.终年炎热干燥 B.四季分明,温差显著C.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D.干、湿两季,降水稀少5、埃及农作物中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是()A. 小麦B. 水稻C. 玉米D. 长绒棉6、芳芳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芳芳,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请你帮芳芳判断,芳芳爸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B.苏伊士运河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D.玉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7、下列国家轮廓图中,有尼罗河流经的是()A B C D8、下列旅游资源不在埃及境内的是:()A卢克索 B自由女神像 C 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9、埃及的耕地、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红海沿岸B.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C.地中海沿岸D.沙漠中的绿洲10、关于苏伊士运河的描述正确的是()A、联结黑海和地中海B、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C、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D、属于埃及11、世界上长绒棉产量最多的国家( )A.法国B.美国C.巴西D.埃及12.埃及的居民多信奉()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13、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被称为埃及文明的象征的是()A金字塔 B木乃伊 C卡纳克神庙 D象形文字14、下列关于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A领土全部在非洲B全境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沙漠C城市主要集中在南部D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15、埃及地跨亚非两洲,位于埃及境内属于亚洲的领土是()A苏伊士运河 B尼罗河三角洲C阿拉伯半岛 D西奈半岛16、下列旅游项目不适合在埃及开展的是:()A乘船浏览尼罗河 B 骑骆驼的沙漠旅行C 享受地中海的阳光D 参观热带野生动物园17、关于埃及的人文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属于黑种人B、信奉伊斯兰教C、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D、金字塔是古埃及创造的奇迹18.关于埃及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被南回归线穿过B、全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C、尼罗河自南向北穿过D、盛产长绒棉19.非洲最大的城市是()A.纽约 B.亚历山大 C.开罗 D.约翰内斯堡20.埃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因其扼守着()A .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好望角探究创新21、(1)埃及是一个地跨两洲的国家,其东北部的西奈半岛属于洲。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以湘教版七下《埃及》一节为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以湘教版七下《埃及》一节为例

地理实践力:课后自主查找和搜集资料,了解我
抽象概念的理解有困难,需要直观形象的感性经验作
国棉花种植业的分布及发展状况,提升搜集、处理地
为支撑。因此,设置情境与合作探究活动,能取得更
理信息的能力和地理调查能力。
三、地理情境教学过程(见表 1)
好的教学效果。
表1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教师播放动画:
周侯辰)
地理·学科视点
2. 教材分析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本节教材内容内在逻辑不够清晰,对教材内容进
区域认知:通过观察地图,能够从纬度、半球、海
行重组,设置探究式的情境,可以增强内容真实感,使
陆三个方面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了解埃
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及的自然特征。
高的区域吹向气压低的区域。探究问题 3 有利于培
趣的材料,注重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
的两地的气压差异,在同一海拔高度,风总是从气压
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归纳提升:
1. 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冬季。
其原因一是冬季博斯腾湖湖水量最小,
湖陆热力性质差
异最小;
二是下垫面性质,
冬季湖面结冰,
将热力环流的学习扩展到湖陆风,探讨湖陆风差异原
昼间湖风加强,陆风减弱,陆风转湖风时间较早。
因、冬季湖陆风最弱的原因,更进一步叠加城市化对
湖陆风的影响。学生通过对博斯腾湖热力环流成因
等问题的探究,把握热力环流的本质。探究问题 1 中
陆风转湖风是指湖泊气温低于陆地气温,湖陆风现象
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原理相同。探究问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教学;初中地理

山东省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山东省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埃及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埃及》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教材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发展中的工农业”、“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四部分内容。

其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从内在逻辑看,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国的自然环境特征,而埃及的自然地理特征又影响着工农业、旅游业、人口、城市、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的形成。

本节教材中,景观图片较多,它们是对正文、地图必要的补充,它们还起着激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兴趣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它们,而且还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补充。

本节内容在世界区域地理之中,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低位,它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具有神秘色彩的埃及,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掌握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

2.了解苏伊士运河情况以及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能力目标]通过运用地图分析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概括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及读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尼罗河对埃及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埃及人民对尼罗河的利用改造,向学生进行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三、重、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确立为教学重点,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影响确定为教学难点。

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原因是初中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的理解难度大,他们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埃及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72—75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跨两洲、沙漠广布、文明古国、发展中的工农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开罗。

知道埃及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自然环境特点说出埃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3.知道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说出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4.根据资料说出埃及在种族、民族、某某、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学生每人一机,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运用电脑,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能够很好地合作共进。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整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埃及经济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为全人类灿烂的文明而感到自豪。

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唯一出路。

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交流、合作中学会相信自己和尊重他人;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与埃及经济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埃及经济发展及其与自然、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突破本节课充分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料的来源、认识的工具、交流的平台。

安排在电脑房进行,学生每人一机,且可访问互联网。

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学生参与操作,激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兴趣。

尝试和其他人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体验“思维激荡”;提炼自己观点,证明自己观点和宣传自己观点的能力;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和帮助别人的机会。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埃及网页。

2.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合能力,会熟练操作多媒体器材。

学生准备查找收集埃及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生思考对埃及的所知所疑。

2.游船定位。

2.学生读地图分析埃及地理位置。

3.读地图了解沙漠,串联绿色走廊。

3.学生读图掌握。

4.分析经济特点。

4.学生利用网页自主阅读了解。

5.指导纠正错误游记。

5.学生互相检测掌握情况。

一、地跨两洲二、沙漠广布三、发展中的工农业附:埃及之旅埃及是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

埃及的东部是非洲,西部是红海;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边境河流,沟通了阿拉伯海和波斯湾,大大缩短了亚洲到非洲的航程,因而被马克思誉为"东方伟大的航道",对埃及经济发展有特殊意义。

埃及气候具有炎热多雨的特点,植被茂密,世界第二长河尼罗河像一条绿色走廊从北到南流向地中海。

尼罗河谷孕育了古埃及文明,首都开罗就坐落在尼罗河中游,是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埃及最大的城市,也是非洲第二大的城市。

阿斯旺大坝和纳赛尔水库像巨大翡翠镶嵌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

本课总结本节课利用网页了解了埃及。

埃及所处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埃及的自然条件是沙漠广布,而自然条件又影响了她的现代经济和历史。

纵贯埃及南北的尼罗河,影响了现代城市和农业的分布。

板书设计第八章第二节埃及一、地跨两洲1.亚洲与非洲、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2.民族、某某、语言、首都开罗二、沙漠广布沙漠之国——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三、发展中的工农业四、文明古国(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历史遗迹:金字塔、狮身人面像2.古代文化:象形文字、天文立法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埃及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古人留下的巨大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象形文字等无不深深吸引着后人去猜测、探究其背后的秘密。

金子塔是如何建造的这个问题,后人一直争论不休,甚至有人将其归功于外星人。

请你以考古学家的身份探究一下,金字塔到底是如何建造起来的?与同学交流一下。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制作成“地理小报”,或制作成多媒体演示作品。

2.讨论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2.各小组选出代表,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向大家汇报,以小组成员自己喜欢的方式演示、讲解自己的作品。

3.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一起对埃及文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归纳学习成果。

明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

四、文明古国本课总结正是埃及众多的历史遗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埃及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寻幽访古的游客。

埃及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发展经济,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在古代,这些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悠悠数千年过去了,这四大地区的自然面貌却失去了当年的风采。

现在,埃及90%以上的国土是沙漠,同时,还受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的威胁。

思考一下,埃及的自然环境为何今非昔比呢?与同学交流一下。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埃及既是之间的陆上通道要冲,还是洋和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路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苏伊士运河是联结海和海,沟通洋和洋,也是洲和洲的分界线。

3.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最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生产等,埃及人民盛赞该河是他们的母亲河。

4.埃及以阿拉伯人为主,主要信封的某某是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印度教5.及的旅游业非常发达,主要得益于A优美的自然风光B重要的地理位置C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灿烂的古代文化D发达的工农业6.埃及的矿产资源主要是A石油B铜矿C铝矿D金矿7.有关埃及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B尼罗河发源于埃及C埃及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D埃及的阿拉伯人是黑色人种8.关于埃及首都开罗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最大的城市B著名的海港C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城市D濒临地中海9.埃及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的产品是A长绒棉B石油C羊毛D地毯个性练习设计读右图完成填空A是河,古代和现代埃及的生产发展、文明进步都同它有密切关系,这里居住着埃及人口的,此河自向方向流向B海,其沿岸气候为类型C是河,它沟通了洋和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河之一。

D是半岛,它属于洲。

F是沙漠的一部分,该地气候类型气候。

教学探讨与反思本节课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就是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会想问题,会自己设计问题,会自己解决问题。

本课第二课时试图在此方面作一点小小的尝试。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教学变知识传授为问题探究,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又加深了知识印象,并促进了学生学习区域地理能力的培养。

补充资料亚历山大灯塔世界公认的古代建筑七大奇迹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七大奇迹之首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的遗址在埃及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

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攻占了埃及,并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某某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

这是一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后的100年间,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个地中海世界和中东地区最大最重要的一个国际转运港。

继亚历山大之后,新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鉴于港口附近航道十分危险,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

经过40年的努力,到公元前280年,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

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称它为“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

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

从此,夜里在海中来往的航船,有了明确的航向。

这座灯塔高约一百二十米,一共分为四层。

下面是方形的底座,约高七十米;第二层是八角形的塔墙,高三十八米,这两层都有窗子。

第三层是圆塔,雕刻着半人半鱼的像。

最上一层是信号房,雕刻着一个威武雄壮、手持渔叉的海神像。

整个灯塔有梯子直通顶部。

亚历山大港灯塔有两个特点。

一是为了使某某石的塔身结构牢固,石缝全用熔铅粘合。

二是为了使信号灯能被遥远的航船看到,在塔顶安置了一只大火炉,每天夜里燃烧起熊熊烈火,再用巨大的青铜镜反射,把火光射到五十公里以外的海域。

这座无以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而公元956、1303及1323年的三次大地震将这座亚历山大忠诚的卫士全部毁掉。

公元1480年,遗址的某某石块更被改用来兴建碉堡,亚历山大法罗斯灯塔亦步其他已被摧毁的五个遗迹的后尘,成为除了现存的金字塔外,最后一个消失的奇观。

亚历山大港灯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灯塔,一直使用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七大奇迹中,有六个都是帝王花园、陵墓或祭神的偶像,只有亚历山大港灯塔,才是唯一造福于人民的建筑物。

社会生活民居:传统住宅分城市和农村两大类型。

城市住宅以砖、瓦、木、石为建筑材料,除个别是两层楼建筑外,其余都是平房。

住户多数为独家独院,习惯上门前建影壁墙,锁门用木闩,门闩上有特制的闩钉插入,只有相应的带闩钉的“钥匙”才能开启。

房顶是平的,平日人们常在屋顶上晾衣服晒东西。

此外,城镇居民大多数屋内修葺都比外部讲究、漂亮,据说,这是由于历史上长期专制暴政造成的。

因为豪华阔气的房屋会引起赃官歹徒的贪念,会招来灾祸,所以一般人在建房时设法使房子外观简陋一些。

至于农村住宅,大都是土房。

到了近代,埃及人住宅虽受西方影响发生不少变化,但不少传统特点依然被保留下来。

社交:见面一般握手寒暄,有时为了表示友好,会拥抱客人,并在其脸颊上亲吻,在上流社会,每逢喜庆,人们相见时常以触鼻为礼;与人打招呼通常直呼其名,但要冠以“先生”、“夫人”,埃及人在打招呼时往往用头衔(如“博士”等)称呼对方;交谈忌讳某某及政治敏感问题等。

生活:埃及人视足球为国球,西奈半岛的贝都因人每逢节假日都举行骆驼比赛;埃及节假日主要分三类:法定节假日、伊斯兰教假期及基督教假期等。

阿斯旺水坝阿斯旺高坝是埃及人民当代创造的伟业,被称为“堪与法老时代的金字塔并列的埃及世纪性工程”。

高坝始建于1960年,历时10年,耗资近10亿美元,动用土石4300万立方米。

坝高111米,长3830米,坝底宽980米,顶部宽40米。

高坝呈弧形,气势磅礴,犹如横跨尼罗河上的巨大彩虹。

高坝以南是著名的纳赛尔水库,逶迤南去,一直越过埃苏(丹)边界,长约500千米,东西宽度平均12千米,水库容量为1640亿立方米。

阿斯旺高坝工程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鱼、航运、旅游等多项功能,为埃及带来了巨大利益。

12台涡轮发电机,按原设计总共率为21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