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提要
《伤寒论》八纲辩证手把手教学(初学者必看)
积极参与临床实践,亲自接诊病人,运用八纲辩证方法进行辨证 施治。
记录诊疗过程
详细记录病人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信息,以及自己的辨 证思路和用药方案。
反思与总结
对自己的诊疗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思维和 辨证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回顾与总结
八纲辨证基本概念
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寒热错杂的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虚实辩证
1 2
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虚证多表现为正气不足,实证多表现为邪气亢盛 。
虚实夹杂的治疗原则
补虚泻实,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3
虚实转化的原因及表现
实证失治或误治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复感外邪可 转化为实证。
03
伤寒论中八纲应用
太阳病篇
01
02
03
太阳病提纲
和自信心。
02
八纲基本内容
阴阳辩证
阴证与阳证的区别
阴证多表现为里证、寒证、虚证 ;阳证多表现为表证、热证、实
证。
阴阳互根
阴损及阳,阳损及阴,阴阳互根互 用。
阴阳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表里辩证
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01
表证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里证起病缓,病程长,病位深
。
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与展望
深入学习伤寒论原文 建议学员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 深入地研读伤寒论原文,全面理 解和掌握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鼓励学员关注中医领域的学术前 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 进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 念。
拓展相关中医知识
鼓励学员在学习八纲辨证的同时 ,积极学习其他相关的中医知识 ,如中药学、针灸学等,以形成 完整的中医知识体系。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1《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我深入研究的一本著作。
这次分享的是我对《伤寒论》的理解以及我从中获得的经验。
《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在序中明确提到,该书主要是关于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心得。
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共16卷,分别阐述了六经病证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我对《伤寒论》的理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从表面上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伤寒的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这是最直接的理解。
其次,深入一层,我发现《伤寒论》不仅仅是一本医学著作,它还涉及到哲学、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
例如,书中强调的“阴阳平衡”、“调和”等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有着重要的启示。
最后,从更深层次来看,《伤寒论》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医学思想的缩影,它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和追求。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中医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学习六经病证的症状和诊断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方法,如汗、吐、下、温、清等法,这些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都有着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中医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医,让传统医学继续发扬光大。
伤寒论读书笔记和心得篇2《伤寒论》读书笔记与心得《伤寒论》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部巨著,它详细阐述了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
这本书的作者张仲景,以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将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阅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我被其独特的逻辑结构和内容组织所吸引。
全书以六经为纲,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每一经又各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这种分类方式既清晰又全面,使得医生能够准确地把握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
《伤寒论》学习提要
作为中国医学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伤寒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 传统医学知识。
现实应用
《伤寒论》是为治疗感冒、发热和其他与寒热有关的疾病而写的,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理解临床现象和治疗方法。
学术价值
《伤寒论》是整个中医领域的重要文献之一,对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2 知识面较广
需要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广度较大。可以采用分类组织、重点突出的学习方法。
3 缺乏实践经验
《伤寒论》是中医的经典文献,需要结合临床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可以积累自己的临床 经验,多听取老师和同行的建议和指导。
总结和建议
总结
学习《伤寒论》是中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医理论和实践。
文献内容的概述
1
冷病篇
介绍了感冒和发热的病因、症状、证候
温病篇
2பைடு நூலகம்
和治疗方法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热病和寒病,讨论了它
们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3
表里篇
介绍了表证和里证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邪气脏腑篇
4
法,以及表里证的治疗原则。
通过讨论邪气的来源、属性和作用等, 探讨了脏腑的生理和病理。
典型案例和临床应用
建议
学习《伤寒论》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建议有 兴趣的人士可以尝试参加书法班、古汉语班等辅助 课程。
《伤寒论》学习提要
学习《伤寒论》可以帮助你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并为你的临床实践 提供指导。
作者和背景
作者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家,他整理了很多古代 医书,并创作了自己的医书,包括《伤寒论》。
背景
伤寒论写于汉朝,是古代中国医学的经典文献之一, 对中国及东亚地区的医学影响深远。
《伤寒论》重点笔记
《伤寒论》1.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张机)所著的《伤寒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确立。
2.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的医家是——张仲景3.张仲景奋发学医——“乃勤求苦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4.《伤寒杂病论》——包括《伤寒》、《金匮》两部分,伤寒主论外感热病,兼论内伤杂病;《金匮》主论内伤杂病,兼论外感热病5.《伤寒论》全书十卷,共397条,22篇,113方(实际为112方,其中有一方只有方名,没有药物)6.《伤寒论》有两种版书,一是宋版本,二是成注本。
宋版本原刻本已佚失,今有明代赵开美的复刻本,又称赵刻本。
成注本是金代成无己注解的。
原书杂病部分后经整理为《金匮要略》7.《伤寒论》的价值——一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体系。
二是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是立法严谨,处方精湛,具有典范作用。
8.《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狭义的伤寒是指外感寒邪,感而即发的疾病,是五种中的伤寒。
如《伤寒论》所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9.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言10、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是指———《伤寒论》的六经。
11.六经病证的纲领———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⑵阳明之为病,胃肠实是也。
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⑷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⑸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⑹阙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12.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
对伤寒论的认识
对伤寒论的认识一、引言《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为汉代张仲景所著,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系统总结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医辨证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伤寒论》进行深入探讨。
二、病因病理《伤寒论》认为外感病的主要病因是寒邪,故名伤寒。
寒邪侵袭人体,导致营卫不和,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其病因病理可概括为"六经辨证",即根据不同症状表现,将疾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分别进行辨证施治。
三、脉证分析《伤寒论》对于脉证的分析十分详尽,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脉象和证候表现。
通过对脉象和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从而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法。
这种脉证分析的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治则治法《伤寒论》提出了"扶正祛邪"、"调理气血"、"调和阴阳"等治疗原则,并根据不同疾病制定了相应的治法。
例如,太阳病的治疗以解表散寒为主,阳明病的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
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法,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方剂组成《伤寒论》中的方剂组成多采用复方形式,药物配伍严谨。
每一种疾病都有其对应的经典方剂,如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等。
这些方剂经过了千百年临床实践的验证,疗效确切,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同时,《伤寒论》对于药物用量、用法和煎服方法也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治疗效果。
六、用药规律《伤寒论》在用药规律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强调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药物的配伍与剂量调整。
书中还提出了许多经典的药对和药组,如桂枝与芍药、麻黄与杏仁等,这些配伍使得方剂功效更加协调,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
七、辩证思想《伤寒论》强调辩证施治的思想,主张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书中提到的六经辨证是一种典型的辩证方法,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表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位所在,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
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通过写心得体会,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和发展方向,以下是网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伤寒论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伤寒论心得体会篇11. 关于其流派。
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 关于其论证的内容。
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
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
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 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
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
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
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
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
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
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
《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
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
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
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
伤寒论复习重点
伤寒论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即为“伤寒有五”中之“伤寒”。
2、白饮:指米汤3、并病:凡一经证候未罢,继而又见一经证候者称并病4、面垢:面部如蒙油垢5、消渴:指口渴而大量饮水的症状,并非内科杂病中的消渴病6、直中:素体虚弱,感受外邪,病情无三阳之过程,而直犯三阴出现三阴证候者7、虚烦:吐下后余热所致的心烦。
虚,非正气虚,乃无形的邪热。
8、喜呕:喜,容易发生。
喜呕,即易呕。
9、谷道:即肛门10、将息:调养、休息、护理之意。
指服药后的调护法。
11、周时:指一昼夜,即24小时12、霍乱:是一种猝然发病,以上吐下泻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胃肠疾病。
霍,有迅疾、急剧、骤然之意:乱,即变乱、混乱之状。
13、寒格:指上热与下寒相格拒。
14、蛔厥:因蛔虫窜扰而致的四肢厥冷。
15、虚羸:虚弱消瘦。
16、结胸:证侯名。
指实邪结于胸膈脘腹部位,以胸膈脘腹部位硬满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侯。
17、法醋:即食用醋。
18、脾家实:实,此指正气充实,即脾阳恢复之意。
19、但欲寐: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或阴血不足,均导致神失所养,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而呈似睡非睡的状态。
20、麻沸汤:煮沸之水。
21、口不仁:即口中麻木,言语不利,食不知味。
22、寒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作止无定时。
23、筋惕肉瞤:近义,皆指抽动。
筋惕肉瞤即指筋肉跳动。
24、合病:凡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
25、中风:中,伤也。
中风,证候名,指为风邪所伤,太阳病的一种证候,与内科突然倒扑,口眼歪斜之中风病不同。
26、劳复:疾病初愈,因过劳而复发者。
27、除中:指胃气垂绝,而反能食的反常之象。
28、清脓血:即便脓血。
29、脏厥:因肾脏真阳极虚而致的四肢厥冷。
30、喜唾:时时唾痰涎沫。
二、简答题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精选3篇)
关于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精选3篇)伤寒论优秀读书笔记1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病有主证,治有主方,张仲景据证立方,故每一证候,有一相对应的主方。
但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在主证的基础上,往往出现兼、夹、变证,为了药与症对,丝丝入扣,就当于主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不然的话,就可能无效或效不彻底,甚至有使病情变坏的可能。
总结《伤寒论》方药加减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适应病情、病势而加减。
病情总是不断变化的,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病情变化,原方则必须加减。
2、照顾兼夹症状而加减。
3、根据患者体质不同而加减。
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其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对药物也就有不同的反应。
从《伤寒论》方药加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的启示:1、由药识证。
相同的症状从加减药物不同来探讨,这是认识不同病理最有效的方法。
譬如同为腹痛,论中有加芍药、人参、附子、大黄的不同,其腹痛的病理必有差别,也必各有特点。
如芍药能破阴结,通脾络,其所治之腹痛,必是脾络不通,其痛亦时发时止,呈拘孪性疼痛,太阴腹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即是;人参为温补气血之品,所治腹痛为气血不足之虚痛,隐隐而作,喜温喜按,疲劳则加重,霍乱大吐大泻之后腹痛用理中汤加人参即是;附子为温阳化湿之品,所治腹痛为寒湿凝滞,痛有绵绵下坠之感,且四肢不温,四逆散证出现腹痛即是。
大黄为苦寒泻下药,兼能活血化瘀,一般用量加入枳朴之中,能治燥屎攻冲之腹痛,若少量加入调和营卫的桂枝汤中,就只能化瘀通络,而无泻下作用,太阴大实痛用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少量大黄,就是因为这样的腹痛,是肠胃之外的脉络充血肿胀,其痛必呈弥漫性刺痛,腹皮不可触按,与实在阳明的燥屎攻冲之疼痛,腹皮可以提捏者不同。
对于太阴大实痛,历代有胃家实与脾实之争,就是没有注意分析药物,简单地把大黄看成是专走肠胃的泻下药所致的错误。
《伤寒论》重点总结
《伤寒论》重点总结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
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3、猪苓汤与五苓散区别?①五苓散②猪苓汤病机及治法特点比较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
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
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
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
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4、结胸三症?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伤寒论》是一部东汉末年的医学著作,作者是张机,字仲景。
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收录了一百一十二方。
该书的首次整理者是魏晋时期的王叔和,首次校正者是宋朝的林亿,首次注解者是宋金时期的成无己。
目前通行的版本是宋本《伤寒论》和《注解伤寒论》。
伤寒”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热病,而狭义的伤寒则是指外感风寒,感染后立即发病。
在太阳病篇中,病邪是寒邪,属于八纲中的表证和阳证。
病位在表,主要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和恶寒。
病机是风寒袭表,营卫受邪。
此外,太阳病还有中风、伤寒和温病等不同的表现。
桂枝汤是太阳病的治疗方剂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
煎服时要微火煮,啜热稀粥,温覆,发汗适度,根据病情用药,禁忌。
如果服用桂枝汤后出现反烦不解的情况,可以先刺凤池、风府,再服用桂枝汤。
如果下之后气上冲,则可以继续使用桂枝汤,否则不宜使用。
除了桂枝汤,还有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新加汤等类似的方剂。
与麻黄汤相比,桂枝汤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可以治疗更多的病症。
Two patterns。
both of which are the main patterns of Taiyang syndrome。
are characterized by n to wind and cold。
fever。
headache。
and floating pulse。
They are caused by the n of wind and cold and the imbalance of Ying and Wei。
However。
the basic pathogenesis of Guizhi Tang pattern is the deficiency of Wei Yang and the failure of Ying Yin。
It is characterized by sweating and slow pulse。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
学习《伤寒论》的浅谈我从1998年开始自学《伤寒论》,到现在21年了,仍然时不时的翻阅《伤寒论》的各种注本。
从去年开始,我也给我的学生讲《伤寒论》。
在讲《伤寒论》的过程中,我又阅读了一些学习《伤寒论》的资料。
我结合自己学习《伤寒论》的心得,谈一谈该如何自学《伤寒论》。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特色的一部临床医学著作。
古往今来,有不少学中医者对《黄帝内经》有非议,如日本的一些医学家,中国民国时期的陆渊雷等,都认为《黄帝内经》的价值不大。
但是对《伤寒论》有非议的中医学者不多,因为《伤寒论》是一部可以用来指导临床,也可以在临床中验证疗效的医学著作。
这是因为《伤寒论》的张仲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临床医生。
张仲景写作《伤寒论》,主要是记述其临床治病的经验。
所以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们如何评价张仲景呢?作为中医的“医圣”,张仲景历来都被神化了。
张仲景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就如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一样,被抬得很高。
客观地说,张仲景值得被如此看重,因为他开了中医循证治病的先河。
但是说到张仲景和《伤寒论》记述的诸方的疗效,历代的中医学者的评价就未必客观了。
我个人认为,张仲景和《伤寒论》中的经方的疗效被后世学中医者神化了。
任何人、任何事被抬上神坛后,都有很多夸张不真实的部分。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有崇古的传统,这导致我们高估了古人。
据说方曾经说过,他认为张仲景的临床效率不如一个普通的现代医师。
这句话可能会让很多中医爱好者生气,但我个人认为是正确的。
在《伤寒论》的序言中,张仲景自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如果这段话属实,那么当时的传染性疾病对张仲景的家族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张仲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医,身体虚弱的时候医术很高。
我不相信在自己宗族那么多人死于传染病的情况下,他没有参与治疗。
那么多亲人死于伤寒,说明张仲景治疗这种病的有效率不高。
《伤寒论》学习笔记
《伤寒论》学习笔记(群体化与个体化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方案最先进,更加优化,张仲景创立了个体化治疗方案)概论1,作者,2,成书背景,3,流传与沿革1,作者《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机字仲景(150~210)曹操(155~220)刘备(161~223),5岁,操乃出籍贯:南阳郡陧阳(河南南阳邓县)有方言问题如《方言》:熬,火干也。
凡以火而干五谷类,自山而东其处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谓之(备灬),秦晋之间谓之炒。
心理素质:何顒(yōng)“君用思精而韵不离,后必为良医”师承: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过于其师职务:宋臣《伤寒序》引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故又称张仲景为张长沙(宋朝以后)。
如《长沙方歌括》,《长沙药解》,《长沙证汇》,后南阳出土石碑上书:“汉长沙太守咸和五年医圣张仲景墓”碑石与碑座不同,宋前无称其圣者,宋后称为亚圣,明后称为医圣,此碑制于宋明以后。
著作:《伤寒杂病论》16卷,成书年代约在公元200年前后。
2,成书背景1 学术背景:医经七家——中医基础理论的确立。
经方十一家——《汤液经》(医尹)仲景继承其复方成就。
仲景熔医经与经方为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证论治治疗体系,为中医临床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
2 社会背景:天灾不断,大灾22起;人祸战乱频繁。
大灾(兵)之后有大疫。
建安七子之王仲室做有《七衰》,原序中写道:建安纪年(196)以来尤未十稔(约205年)。
此时,实践条件具备,可以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3,沿革东汉,200年前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6卷成书西晋(魏)太医王叔和(与仲景的学生魏×交好),收集,整理编次《伤寒论》十卷廿二篇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即《唐本伤寒论》,王焘《外台秘要》收入《伤寒论》,《金匮要略》宋,(1055)宋治平2年(1065年),刻印《伤寒论》10卷22篇,史称:宋本,治平本(定本),刘奇,林亿,高保衡。
(清,陆□源,有皕宋楼,藏宋版书二百本,其中有《伤寒论》,后被其子卖至日本某藏书楼。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
《伤寒论》部分重点方剂归纳和总结第一章——太阳病辨证论治1、桂枝加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外束,营卫不和,经输不利,筋脉失养。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项背拘紧固缩,转动不灵。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升津舒经。
方药: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加葛根)2、葛根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病机:风寒之邪束表,太阳经输不利。
主症:恶寒(风),发热,头痛,无汗,项背拘急不舒,脉浮紧。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筋。
方药:葛根汤(桂枝汤减轻桂芍用量,加葛根、麻黄)3、桃核承气汤证提要:蓄血轻证的证治。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主症:少腹急结,小便自利,其人如狂,或发热,以午后或夜间为甚,舌红苔黄或有瘀斑,脉沉涩。
治法:泻下瘀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桃仁、大黄、芒硝、桂枝、甘草)4、蓄水证证提要:蓄水证的证治。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主症:少腹硬满,小便不利,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方药:五苓散(泽泻、桂枝、白术、猪苓、茯苓)5、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提要:里热协表邪下利的证治。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证不解。
主症:下利不止,肛门灼热、大便臭恶稠粘,小便黄赤,喘而汗出,或兼表证。
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6、桂枝人参汤提要:脾虚下利而表邪不解的证治。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主症: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兼发热恶寒。
治法:温中解表。
方药: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加桂枝)7、大陷胸汤证提要:大结胸的证治。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伴见心烦,潮热,口渴,头汗出,不大便等,脉沉紧。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药: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8、小青龙汤证提要: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浮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伤寒论》学习提要
随证治之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症 状,灵活运用经方和药物, 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经方治疗
根据《伤寒论》中的经方, 选用适当的药物组成方剂, 以治疗各种疾病。
针灸治疗
采用针灸的方法刺激经络 穴位,以达到调和气血、 平衡阴阳的作用。
按摩治疗
通过按摩手法调理脏腑、 舒筋活络,以缓解症状、 改善病情。
其理论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伤寒论》的内容与结构
内容
主要论述了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同时也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疾病的诊治。
结构
全书共10卷,22篇,397条,113方。
《伤寒论》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作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历代 医家所推崇。
价值
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至今仍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治疗案例
太阳病案例
选用桂枝汤治疗太阳病初期,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
少阳病案例
选用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以和解少阳、疏利气机。
阳明病案例
选用白虎汤治疗阳明病热证,以清泻实热、生津止渴。
04
伤寒论的学术思想与传承
学术思想
整体观念
注重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的相互关系, 强调整体调节。
扶正祛邪
注重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安 的治疗目的。
现代研究
《伤寒论》在现代得到了广泛 的研究和应用,成为中医临床
的重要经典之一。
现代应用与发挥
临床应用
《伤寒论》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 应用,对于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科研进展
现代医学对《伤寒论》的方药、治法 等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 成果。
伤寒论学习提要
伤寒论学习提要
第11页
15、麻黄汤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麻杏甘石 汤证均可见喘,其证治病机有何不一样?
16.试述葛根芩连汤证证候、病机、治法、方药。 17、结合原文简述胸阳不振和胸阳不足证治异同。 18、简述小建中汤证与朴姜夏草参汤证证治特点。 19、苓桂术甘汤证与真武汤证均为阳虚水停证,二者
有何异同? 20、简述心阳虚心悸证治。
法、方药有何异同?
伤寒论学习提要
第13页
27、简述悬饮证主证及主治方剂。
28、试述阳明病提要“胃家实”涵义。
29、试述阳明病主脉、主症、及其形成机理。
30、怎样了解“阳明居中主土,万物所归,无所复
传”?
31、阳明病初起为何恶寒,有何特点?
32、试述阳明病白虎汤证与承气汤证联络与区分 (包含病机与主证特点)。
伤寒论学习提要
第5页
25、白饮
26.水逆
27、少腹急结
28、结胸
29、晬时
30、坏病
31、虚烦
32、心中懊恼 33、胸中窒
34、心中结痛 35、旧微溏 36.叉手自冒心
37、身瞤动 38、脚挛急 39、振振欲擗地
40、藏结
41、麻沸汤 42、干噎食臭
43、腹中雷鸣 44、谷不化 45、头卓然而痛
46.捻衣摸床 47、清血
母代诉: 患麻疹合并肺炎,麻疹出而复隐, 发烧无汗,喘息鼻煽,喉间痰鸣,咳吐黄 痰而粘,大便干结,不思饮食,舌苔黄, 脉滑数。
(要求: 写出《伤寒论》病名或方证名、病 理、治法、选方、用药及药量。)
伤寒论学习提要
第29页
10、张某,男,32岁,炊事员。
初诊年6月30日。一周前开始食欲不振,身 乏无力,恶心未吐,尿色深黄。经某医院诊 疗为“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现全身皮 肤中度黄染,厌油腻,肝区疼痛,尿如浓茶, 大便偏结,身目均黄,肝于肋下2cm质软而 压痛显著。舌苔黄干,舌质正常,六脉濡数。
(1)任应秋如何学习《伤寒论》和黄帝内经[转]
(1)任应秋如何学习《伤寒论》和黄帝内经[转]任应秋如何学习《伤寒论》《伤寒论》是中医学习辩证施治较有系统的书,是后汉张仲景的杰出著作。
学习中医,必须要读《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已经为大家所熟知了。
但究竟如何阅读也?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仅供初学《伤寒论》者的参考吧。
(一)选本一般读《伤寒论》的,往往都是读注本的多,很少从《伤寒论》白文本着手。
其实这是研究伤寒论的关键问题,不应该忽略。
因为白文本是仲景《伤寒论》的基本原貌,各家注本于《伤寒论》的本来面目,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了。
当然,所谓白文本,亦只指北宋林亿等的校刊本而言,除了林校本而外,我们不可能再看到更接近仲景原论的白文本了。
北宋刊本,亦为稀世之珍,国内还没有访到是否有这个本子的存在。
其次是明代赵开美的翻刻宋本,据《经籍访古志补遗》说:“此本为仲景全书中所收,曰翻刻宋板,其字面端正,颇存宋版体貌,盖伤寒论莫善于此本”可惜这个刻本,亦流传甚少,不易购得。
无已,下列几个本子,还不失为《伤寒论》白文本的善本。
第一是民国元年武昌医馆刊本,其次是民国十二年恽铁樵委托商务印书馆的影印本,又其次是民国二十年上海中华书局的影印本。
这三个本子都是据赵氏翻刻本而校刊或影印的,古旧书店时或可以买到。
1955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新辑宋本伤寒论》,也是据赵刻本排印的,1959年又增附索引发行,仍不失为较好的白文本,只是删节去原本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痉湿暍病脉证、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等十二篇,以及三阴三各篇篇首所列诸法条文,可以称作《伤寒论》的白文本节。
(二)选注注《伤寒论》的,从宋至今,不下四百余家,要想尽读这些注本,既不可能,亦没有这个必要。
但是较好的注本,不仅可以帮助《伤寒论》的理解,还足以启发我们的思路。
因此,在阅读了白文之后,选几家较好的注本来看,这是非常必要的。
兹选列数家如下,以供参考。
1、《注解伤寒论》宋·聊摄成无己注书凡十卷,这是通注《伤寒论》的第一部书。
《伤寒论》选读重点整理
总论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作者:张机,字仲景共有:十卷,二十二篇,一百一十二方2、首次整理;魏晋王叔和首次校正:宋朝林亿首次注解:宋金成无己通行本:宋本《伤寒论》、《注解伤寒论》3、“伤寒”的涵义: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4、直中:是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发病于三阴。
合病:凡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者,称为“合病”。
并病:若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之分者,称为“并病”。
两感:有表里关系的阴阳两经同时受邪发病。
如太阳少阴两感。
太阳病篇病邪:寒邪八纲:表、实、寒——阳证病位:在表主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病机:风寒袭表,营卫受邪【纲要】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6)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7)1、风温: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后的一种变证。
与后世温病学中的风温不同。
直视:双目前视,眼球转动不灵。
再经:第二经。
【中风表虚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3)2、桂枝汤煎服法:①微火煮;②啜热稀粥;③温覆;④发汗适度;⑤根据病情用药;⑥禁忌。
3、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凤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药并用)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灵活运用)45、比较:桂枝汤vs麻黄汤两证均是太阳表证的主要证型,以恶风寒、发热、头痛、脉浮为基本临床表现,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
但桂枝汤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麻黄汤证的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又称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伤寒论重点整理精选
《伤寒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题型:名词解释1.直中:是指太阳抗邪无力,疾病不出现太阳、少阳、阳明的证候,直接表现为三阴病症的一种发病方式。
产生直中的原因主要是正气内虚,抗邪无力使然。
2.合病:是指两经或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第之分。
3.并病:是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的病证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
题型:选择填空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名机,出生于东汉末年,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东汉末年。
2.《伤寒杂病论》现已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3.现今《伤寒杂病论》版本有两种:一是宋本,即林亿校正版本,但宋本现已无保存,现存者只有明代赵开美复刻本,简称赵本;一是南宋成无几注解本,称为“成注本”。
4.第一个逐条注解《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成无几。
5.《伤寒论》的体系特点:详于寒略于温。
6.《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医学典籍,论中所载113方(缺一方),被誉为“方书之祖”。
7.《伤寒杂病论》中合方有:大柴胡汤(少阳阳明合病用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少阳兼表证用药)等等。
8.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即“伤寒有五,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即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
第二章.太阳病辨证论治题型.名词解释1、头项强痛:强,不柔和,有拘紧感。
即头痛项强之意。
2、时瘛疭:瘛,指收缩;疭,松弛之意。
时瘛疭,指阵发性手足抽搐。
3、阳浮而阴弱:此以脉象示病机。
脉轻取见浮,故称“阳浮”,示卫气浮盛于外;沉取见弱,故称“阴弱”,示营阴不足于内。
4、周时:一昼夜,即24小时。
5、将息:调理休息,即服药后护理之法。
6、遂漏不止:遂,因而,于是。
漏,渗泄不止。
全句是指不间断地小量汗出。
7、目瞑:目视不明,视物昏花。
《集韵》:“暝,目不明也。
”此处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8、项背强几几:几几,南阳方言,有拘紧、固缩之意。
亦有读作殊者。
全句形容项背拘紧不适,转动俯仰不利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