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PPT-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建议(2011年版
水平三
40%
30%
20%
10%
水平四
40%
40%
10%
10%
五、实施《课程标准》 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 的几点建议
(一)体育教师要全面准确地学习、理解与把握《 课程标准》
• 深入学习、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全面掌握与贯彻实施 课程教材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 要把握好“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和 “教得怎么样”的教学思路与策略。
• 应十分明确《课程标准》总目标与四个方面目标的要求, 以及充分理解目标与具体课程内容、学习评价及实施建议 的关系,并能在学校课程实施计划和具体教学中,得以有 效地落实等。
(二)努力改进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解决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具体,难以进行检查评 价的问题。
□要克服没有体现因人而宜、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行为。
四、实施建议方面的变化
1.教学建议方面 ■对地方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 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各地、各校应依据本标准的要求 分别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 课程实施计划。
■教师还要制订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有 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 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 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 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
综合考虑上述要素及各要素之间关系
将体能、运动技能内容按“基础动作逐步向专门 运动技能过渡”的设计、选择、组织。 • 小学低年级以游戏的形式,确立以广泛学习基本 身体活动、简单的小球类游戏和武术基本动作以 及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为主的内容体系; • 小学中、高年级以学习基本身体活动与游戏、各 类简单的运动技术与游戏为主; • 初中以学习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民 族民间类体育项目基本技术为主; • 各个水平段都应重视武术和体能练习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运动技能的目标: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并重点强调: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 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 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二)进一步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体系
• 第四,在“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理念 中,强调“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 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 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 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3.调整课程设计思路,使之落脚于促进学生学会体育学习 和健康成长
义务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一、新课标修订的原则及目标 二、新课标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原因分析 三、我省实施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分析 四、从我省新课标实施实际出发,全面落实新课标
(2011版)的思路和对策
附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一、新课标修订的原则及目标
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实验稿中“课程标准 设计思路”改成“课程设计思路”。这一部分主要在文字的表述方面做 了一些修订,使课程设计的落脚点放在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 和健康发展方面。 • 首先,修订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 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设置的课程目标 体系和课程内容,都是为了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 其次,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的设计思路中,强 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以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 习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相应阶段的学习水平目标。同时,鼓励学 有余力的学生达成更高学习水平的目标。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人类的许多疾病得到了根治,健康状况大为改善.但是,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的人类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人们逐渐接受了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保持良好状态的观念。
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由于国民健康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幸福都至关重要,而体育与健康课程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制订的。
《标准》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重视建立较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体现课程的整体健康观和育人功能,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前言2-—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是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体育文化和健康素养、基本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资料
问题
1979:多数年龄组多数指标(含身高)不如日本同年龄组。 1985: 形态与机能增长速度较快但平均值低于日本,体形继续
向细长型(豆芽型)发展,体重不足问题更为突出,身体素质指 标增长不明显,某些指标(耐力、柔韧性)甚至有所下降。
1990年:形态与大部分运动素质有明显的提高,但心肺功能与 耐力下降。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就是使学 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包括两层涵义:人的完整性与 生活的完整性。
❖ 谋求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国家新课程标准把“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三维目标。
1995年: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身高、体重等发育指标 明显提高,速度、力量等素质有所提高,但耐力、柔韧性素质 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起一降再降)……男女学生的肺活量/体 重指数与1985年比较明显下降;肥胖儿童和超体重儿童比率有 所增加。
•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
❖ 形态发育、营养状况改善,贫血、龋齿减少
■ 2009年12月底,《标准》组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2008年修订稿再次进 行了文字上的润色和一些内容的修改。2010年8月底,《标准》组全体 成员进行了集中讨论和认真修改,又一次对《标准》进行了修订。
■ 2011年1月,教育部对广东、宁夏、陕西等26个省、市、自 治区的部分基层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征询意见,《标准》修订 组成员认真阅读和分析了所有修改意见和建议之后,通过电 子邮件的方式分别对修订稿进行了再一次的审读与修改。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卷与答案
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 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 知识 、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 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2、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应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发展性、差异性六个方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分为 运动参与 、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四个学习方面。
4、身体健康是指人的 体能良好 、 技能正常 和 经历充沛 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5、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6、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包括: 体能 、 知识与技能 、 态度与参与 、 情意与合作 。
7、学习评价既要注意评价的 科学 、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 和可信度、 有效性 ,又要注意评价的简便、实用才可操作性, 制订出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标准。
8、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 体育学习 和 锻炼的态度 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 技能和方法, 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 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 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9、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 运动动作 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 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
10、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可采用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相结合; 形成性评 价与终结性评价 结合; 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相结合。
11、教材具有帮助学生 预习 、 学习 和复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 指 导学生进行科学的 体育锻炼 ,帮助教师制订 教学计划 、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为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
2. 原《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 指导思想是 增强学生体质,而后者则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1.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身体练来研究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旨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2.编写体育与健康教科书需要注意教育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发展性和差异性等方面。
3.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研究领域。
4.身体健康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惯密切相关,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技能正常和经历充沛的状态。
5.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与体育研究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
6.合理选择体育与健康研究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感与合作。
7.研究评价既要科学、公正、准确,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又要简便、实用,制订适合本校实际的体育与健康研究评价标准。
8.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研究和锻炼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是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可以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和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
9.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研究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
10.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研究评价可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11.教材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具有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帮助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规范教学等重要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以身体练为手段,旨在增进中小学生的健康。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该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旨在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
该课程强调体育学科特点,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201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整版)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颁布时间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颁布时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中国政府根据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文件。
2011年是该标准颁布的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内容与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推进,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以前的教育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资源分配不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中国决定制定统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内容。
该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二是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中,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和不同生理特点的需要,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四个阶段的课程设置。
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重点不同,但都以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训练、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培养为主要目标。
幼儿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主要培养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和社交能力;小学推进幼儿园体育与健康课程延续性发展,进一步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健康意识;初中和高中则进一步拓展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和运动能力。
课程内容方面,包括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训练、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四个方面。
运动技能包括各种体育项目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速度、柔韧性、耐力和协调性等各种身体素质的训练;健康知识包括营养、生理周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行为习惯培养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全面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正确的运动意识和行为习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统一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可以保证全国范围内的教学质量的一致性,增强教育公平性。
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的原则1.坚持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2.坚持《课程标准》是指导性文件而不是指令性文件的思想3.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实验稿)》二、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内容修订的说明(3)除对四个方面的内容作进一步充实之外,在“内容标准”的呈现方式方面也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取消按学习内容进行分类陈述,改为按水平学段进行分类描述;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内容目标之后,都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和评价。
(4)在对“体能”的评价中,特别注意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衔接。
(5)考虑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身体健康”部分适当地增加了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个学生受益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察的学习目标。
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为便于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2培养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和锻炼;3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与习惯;4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5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误解之二: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 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分析与澄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求体育教师充分 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的教学, 使教学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学生合理的、有利 于他们更好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应该充分尊重;反之,体 育教师应该加以引导。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 识和习惯
1. 运动兴趣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3. 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 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澄清误解
误解之一:重视运动兴趣就是一切围绕学生转?
误解之二:重视运动兴趣就是提倡放羊式教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误解之二:新体育课程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那么,为什么课程改革后的几年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在 下降呢? 分析与澄清: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不是课程改革 后发生的事情,在改革前就早已持续滑坡,况且受多种因素的 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新体育课程明确提出“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体育教学紧紧围绕 增进学生的健康来进行具有引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只要坚 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和落实,体育 课程与教学就能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澄清误解
误解之一: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忽视体育教师的重 要作用。
分析与澄清: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不但没有忽 视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作用更高了,因 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倡导多样化 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这就 需要教师知识面更宽,做好充分的准备,与学生进行交 流,学生会随时提出各种问题需要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2011年版)
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是该标准的概要:
一、总则
1.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2. 体育与健身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动作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积极参与健身活动的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内容
1. 基础知识与技能: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如规则、基本动作等。
2. 运动项目:开展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如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3. 身体训练:进行科学的身体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
4. 课外健身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健身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惯。
四、课程要求
1. 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和灵活性。
2. 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预防和减少体育运动相关疾病。
3. 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荣誉责任感。
以上为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简要概述。
详细内容可参考原始标准文件。
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基础性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实践性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健身性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性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和方法等多种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和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特征。
基础性强调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实践性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通过适宜的运动负荷和方法进行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学习,积极参加课内体育学习以及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选择性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在学校开设的若干运动项目中进行自主选择,较为系统地学习1~3个运动项目,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综合性强调关注多种内容和方法的整合,以体育教育为主,融合健康教育内容,注重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第一部分前言. 1一、课程性质. 2二、课程基本理念. 3三、课程设计思路. 4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7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1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 11二、运动技能. 11三、身体健康. 1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17水平二(3~4年级)一、运动参与. 20二、运动技能. 20三、身体健康. 24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27水平三(5~6年级)一、运动参与. 30二、运动技能. 30三、身体健康. 35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8水平四(7~9年级)一、运动参与. 42二、运动技能. 43三、身体健康. 47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50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52一、教学建议. 52二、评价建议. 55三、教材编写建议. 60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63附录. 67附录1 制订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计划的建议 67附录2 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案例 69附录3 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参考用表. 73第一部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
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和设计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
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
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课程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各方面的说明及目标如下。
(一)运动参与运动参与是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态度及行为表现,是学生习得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锻炼身体和提高健康水平,形成积极的体育行为和乐观开朗人生态度的实践要求和重要途径。
课程强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小学阶段注重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激发、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初中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运动参与的目标:1.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2.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二)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完成运动动作的能力,它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特征,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其他学习方面目标的主要途径。
在小学阶段,要注重体育游戏学习,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在初中阶段,要注重不同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和应用,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比赛,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安全从事运动的能力,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无论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在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选择武术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项目进行学习。
运动技能的目标: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指人的体能良好、机能正常和精力充沛的状态,与体育锻炼、营养状况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
本方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期望的重要结果。
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和锻炼,全面发展体能,提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形成关注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小学阶段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营养、行为习惯和疾病预防对身体发育和健康的影响;初中阶段应要求学生了解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自觉抵制各种危害健康的不良行为,初步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提高体能水平,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身体健康的目标:1.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2.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3.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4.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自我感觉良好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与过程,与体育学习和锻炼、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本方面既是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掌握调节情绪和与人交往的方法。
小学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初中阶段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目标: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3.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4.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学习方面的目标主要通过身体练习实现,不能割裂开来进行教学。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水平一(1-2年级)一、运动参与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学习目标: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并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积极、愉快地上体育与健康课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如不旷课,主动积极地完成学习任务等。
【评价要点】上课出勤率、参加课内外体育与健康学习与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自己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游戏的情况。
二、运动技能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目标:获得运动的基本知识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