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通用5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篇1课文研习一、要点解析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是关于伦理学方面的随笔,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精辟地论述了母爱和父爱在人生中的区别,指出人的成熟过程是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的过程。
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过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提炼出了爱的价值,也唤起人们施与爱给别人,才能得到爱。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作者由婴儿阶段的特点写起,详尽地论述了人生不同阶段母爱和父爱的根本区别,为如何教育子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婴儿阶段过后,孩子开始了对爱的体验,认为“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对他来说是一种祝福,是一种和平,不需要通过努力获得。
八岁到十岁的儿童开始“创造爱”,有了爱的能力,爱的对象也由母亲转向了父亲。
父亲开始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这两种原则的区别在哪里?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4.母爱和父爱各具有什么特点?母爱和父爱各有什么消极的一面?母爱是无条件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精心整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读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体会感受妈妈的爱。
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爱我们的祖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有关妈妈的爱的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感受妈妈的爱,教育学生也要像妈妈那样,去爱我们的妈妈。
课前准备:课件、课文录音带、歌曲碟。
教学过程:一、抓住字眼谈话导入。
导入新课:师板书“爱”字,提问: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些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在这么多的爱中,有一种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那就是妈妈的爱。
今天,让我们走进爱的话题,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妈妈的爱》,补充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培养情感初步感知激发情感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激发情感,让学生初步体会书中从哪几件事描写了妈妈的爱。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新词和长句子要多读几遍。
3.划出课文中的生字,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识字。
检查学情及时反馈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带读。
2.自由读全文,分小组讨论:课文把妈妈的爱比作什么?3.指名说一说,引出并板书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滴落的泪遮雨的伞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再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中写的是什么事把妈妈的爱比作清凉的风、滴落的泪、遮雨的伞、责备的目光、亲切的教诲?你们从小长这么大,你觉得那件事使你亲身感受到妈妈的爱。
指名回答,学生选哪一节,就从哪一节开始学,重点指导读好一节。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整编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公开课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人的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学会理解亲子之间的“爱的冲突”2、教学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八重奏:亲子之间”活动,展示在亲子之间的各种表现,体会父母的关爱,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通过“探究园”中的“节日的礼物”活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关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要爱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孝敬父母和其他长辈。
教学重点体验父母的爱教学难点理解“爱的冲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提问导入)老师: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是谁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又是谁在我们每晚挑灯夜读时陪在我们身边?学生异口同声:父母活动一:爱的清单思考1:父母除了赋予我们生命外,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还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①教我们说话走路②为我们生活奔波忙碌,提供物质保障③为我们学习操心④教我们怎样做人┄┄思考2:将“爱的清单”另一半完成,回忆一下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在父母生病的时候照顾他们,帮父母干家务等老师:世界上较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故事)一、《天亮了》的创作背景二、唐山的地震中以对父母为救自己的儿子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三、《青春的童话中》莫南和妈妈的故事父母对我们的爱河我们对父母的爱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那将是不平衡的,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又太少太少我们要永远记得父母的恩情活动二:观看书本“探究园”中的“八重奏”,哪些表现了亲子之间的“相互关爱”,哪些表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冲突”老师:小时候,我们无论是衣食还是精神上都完全依赖父母,那时候感觉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和地。
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教学内容:介绍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引出主题。
教学步骤:1. 开场提问:请大家思考一下,父母与孩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爱是怎样的?2. 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一种无私、深沉的情感,是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的情感。
第二章:父母的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内容: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举例说明父母的爱。
教学步骤:1. 讲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为了孩子的幸福愿意付出一切,包括时间和精力。
2. 举例说明父母的爱:通过讲述一些父母关爱孩子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
3.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回报父母的爱,激发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孩子的爱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孩子的爱也是无私的,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内容:讲解孩子的爱也是无私的,举例说明孩子的爱。
教学步骤:1. 讲解孩子的爱也是无私的:孩子虽然年幼,但他们也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愿意为父母做些事情。
2. 举例说明孩子的爱:通过讲述一些孩子关爱父母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孩子的爱。
3.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如何回报父母的爱,激发他们的感恩之心。
教学步骤:2. 提高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父母沟通的场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3. 反思自身: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与父母相处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理解父母的期望教学内容:探讨父母期望的来源和含义,学习如何积极回应父母的期望。
教学步骤:1. 探讨父母期望的来源:分析父母为何会有期望,通常基于他们对孩子的爱和对孩子未来的希望。
最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最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U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2、父爱与母爱的比较3、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过程与方法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及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教学方法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一):冰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 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乂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导入课文(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LI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U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文章的思路.(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明确:概括地讲,这篇文章谈了爱.具体如下:(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 3)(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 8)(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三、细节探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2、母爱父爱的优点与缺点.3、母爱父爱有何本质的区别?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完全将自己的满足快乐建立在别人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我想大家小时候肯定都遇到过,叔叔阿姨总会问你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你更喜欢谁•这时候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谁在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满足你的要求,谁更宠着你,你就更喜欢谁.这就是费罗姆所说的不成熟,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那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5分钟时间,迅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年龄段特征刚出生无被爱的意识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8-10岁用努力去唤起爱少年期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成熟期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2、我们来看,文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就包括了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那么,父母的爱是怎样的呢?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何优点乂有何缺点?(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优点: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渴求的.母爱缺点: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用努力赢得.优点: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可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父爱缺点: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其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3、我爱,因为我被人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感情有何本质的区别?(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 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由此可知,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温和独立父爱给孩子信心指导孩子生活理智自信因此,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乂学会去爱别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乂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乂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乂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四、延伸拓展: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乂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H标:知识L1标: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2、感受不同阶段的爱.3、父爱与母爱的比较.4、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委我爱你.能力U标: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教学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笫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给大家说两个真实的事例•举秦怡和史铁生母亲的例子.(略)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二、弗罗姆及《爱的艺术》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使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集体朗读)三、知识积累,预习检查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罪孽秩序刹那咄咄逼人惶恐休戚相关归根结蒂2、解释下面的词语.爱情:(狭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悄(广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同性恋等)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乂岔岀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归根结蒂:蒂,花或瓜果连接枝茎的部分.归结到根本上.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四、推进新课.诵读文本,感知文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体把握全文,自己尝试编写全文结构提纲.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叙述母爱与父爱在他构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解题,理清脉络对象:母亲、母亲、孩子内容:爱层次:母爱、父爱、孩子明确:1、体验母爱(1-3)2、感受父爱(4-7)3、完善自身(8-10)(二)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②树立起两个形象.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对文章进行小结,以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分析了爱是一种能力.(对照板书)四、合作探究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乂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题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健康地成长,并能从父母之爱延伸为他爱,山小爱向大爱升华•)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1、高一新生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恰逢母亲节, 不少同学说了具体的做法(本人想起了自己离世五个月的年轻的母亲.这不在我的教学设计范围内,是课堂上本人有感而发的)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2、联系电视剧《亲情树》,大姐孙雨欣用无悔的青春换来了弟弟妹妹永远的弊敬和永恒的亲情.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层层推进,希望让学生明白:①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②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③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4、尝试回答问题:为什么文章的题LI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在孩子的幼儿期是接受爱,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应该学会去爱别人,给与爱!这样孩子才会趋向成熟!(畅所欲言,深入探究)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个森林女妖,女妖病了声言吃了王后的心脏病就会好•王子义无反顾跑回家,趁王后熟睡之际剖开王后的胸膛摘走了母亲的心.捧着热乎乎的心王子向森林跑去,情急之中王子被树根绊倒,把母亲的心摔了岀去•这时母亲说话了:孩子你摔疼了没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啊!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长大成人都被爱所包裹着,有时我们竟然因为周身的琐事将父母的关爱忽略了•学了这篇文章,难道我们的心弦没有与作者的某些观点产生共振吗?结合你的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感受到的父爱或者母爱.我们再来听听弗洛姆的哲思箴言,看精彩语段五、课堂小结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关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谢谢!(《感恩的心》音乐声响起)六、情感延伸,真情书写(课后作业)弗洛姆想教会我们爱的艺术,那么我们现在就学着去爱别人,先从我们最亲的人开始.给亲爱的父母写一封信,今晚就放在他(她)的床头,或直接读给他们听.板书设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母爱童年时期以时间区分父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以能力区分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三【教学H的】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 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教学步骤: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8 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1)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笫一段)(2)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第二段)(3)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4)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这句话对自己而言乂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笫8段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乂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四相关资料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LI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III》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圉绕着一个题LI :那就是爱的艺术•艾弗罗姆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 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巴拉塞尔士—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5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可爱的小编小月月给大家找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对弗罗姆的“爱”的理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学会一种在小组研讨的基础上的研究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小组研讨目标的确定以及研究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教学过程]一、个人准备阶段认真阅读文本,整理四项内容:1.母爱的优点与缺点。
2.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3.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4.罗列可以进行研究的话题。
二、研究目标确定阶段教师明确中心课题:深入理解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具体方向:1.通过对文本的细致分析,发现新的内涵2.通过对弗罗姆《爱的艺术》的阅读,对课文进行进一步阅读3.通过相关的评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组成学习小组,就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每个人都应该就此问题充分发表意见,在发表观点时须阐述以下三方面的问题:①研究课题;②研究价值;③研究条件,尽量说服小组接受自己的观点。
较后由小组协商确立一个研究课题,以及研究计划,并请教师提出意见。
三、研究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须保证每一个人在小组活动中都有自己明确的分工,每一个人都应该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做好札记,较终汇集成课题研究的档案袋。
四、总结汇报阶段。
特别鼓励学习小组进行富有创意的回报与展示【相关链接】1.重读弗罗姆在中国,有赤裸的资本者;在西方,也不乏真正的社会者,弗罗姆是其中之一。
较近改革出版社出版了《弗罗姆论文集》,收集了弗罗姆的一些主要著作,从较初的《逃避自由》到《健全的社会》,再到晚年的回忆录式的著作《超越幻想的锁链》,虽然不全,但能给读者一个有关弗氏著作思想的全貌,也给爱好弗氏著作的读者们一个收藏的机会。
高二语文下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2.掌握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和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a.文章中提到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有哪些特点?b.你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三、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思考。
四、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师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内涵,强调其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二、案例分析1.教师呈现一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三、课堂活动1.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场景,展示爱的表达方式。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爱。
2.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更好地践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平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二、课堂讨论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三、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强调平衡爱的必要性。
2.教师讲解如何平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提出建议。
四、课后作业2.教师批改作业,给予反馈。
五、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意见。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一)【优秀7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一)【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一)【优秀7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爱的艺术》这本书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8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8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篇一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2、掌握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二、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以及行文特点。
2、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3、区分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理解有关句子的含义。
三、情感目标1、感受母爱和父爱的无私、博大与精深,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与伟大。
2、由父母之爱联系周围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培养自己博爱、仁义的情感。
1、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的根本区别以及各自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2、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的关系。
1、文章在谴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汉语写作的不同,举例分析说明。
2、父母对自己世界的影响。
一、导入1、请看多媒体画面或张贴画:画面①,儿童跌倒,妈妈急忙扶起,呵护,询问。
画面②,父亲指导孩子如何学习,如何行事。
询问:画面①②表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态度?可能的回答:爱护、关心、体贴、教育……教师引导:本质是爱。
2、询问:能否列举若干父母爱自己的例子?生举例二至三个即可。
教师引导:上述都是具体可感的事例,那么,在理论上、哲学上,到底应该如何论述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
二、解题并介绍文章涉及的文化常识(知识目标)1、多媒体或者幻灯片展示艾·弗罗姆,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生于德国,1934年流亡美国。
他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撰写了大量著作,主要有《爱的艺术》《基督教义的发展》《逃避自由》《心理分析和伦理学》《让人占优势》《为自己的人》等。
他论述最多的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等。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梦的解析》《超越愉快原则》等。
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示范2.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3. 年级学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4. 教学目标:a. 让学生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b.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感恩父母的优秀品质c.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及其表现b.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理解、感恩父母的优秀品质c. 学会与父母沟通,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2. 教学难点:a. 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b. 培养学生在与父母沟通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家庭关系知识b. 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和感受2. 讲授新课(15分钟)a. 教师详细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包括亲情、付出、关心、支持等方面b.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3. 案例分析(10分钟)a. 教师呈现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真实案例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表现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4. 小组活动(5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尊重、理解、感恩父母的品质b.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四、课后作业2. 作业提交时间:下节课上课前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5分钟)a.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b. 学生记录沟通过程和父母的反馈,下节课上课前提交2. 亲子活动建议(5分钟)a. 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如:一起做饭、散步、看电影等,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b. 学生与父母共同选择一项活动,并在下节课上课前分享活动心得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30%):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2. 课后作业评价(30%):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和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3. 亲子活动分享评价(40%):关注学生在亲子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与父母沟通的效果八、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2. 案例素材: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真实案例3. 亲子活动建议:来源于教育专家的建议和实际生活中的有效方法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充分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2. 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注重沟通技巧和方法的教授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十、教学拓展1. 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2. 组织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感情3. 开展班级家庭教育经验分享会,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十一、教学反馈与改进1. 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本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和亲子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定义与特点。
2.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与方法。
3. 家庭价值观的树立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1. 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
2. 亲子沟通的技巧。
3. 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四、教学难点:1. 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无私与奉献。
2. 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
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庭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本质、特点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亲子沟通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沟通技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价值观的树立与实践,促进学生思考。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亲子沟通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5. 作业法: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定义与特点1. 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强调其无私与奉献的特点。
2. 分析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现形式,如关心、照顾、陪伴等。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建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与方法1. 讲解亲子沟通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分析典型亲子沟通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沟通技巧。
3. 教授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三、家庭价值观的树立与实践1. 讲解家庭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
2. 分析家庭价值观的传承方式,如家庭教育、家庭氛围等。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并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四、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无私与奉献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无私与奉献。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父母的态度,培养感恩之心。
3.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父母爱”的作文。
五、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方法1. 复习亲子沟通的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本质和特点。
2. 帮助学员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与特点2. 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方式3. 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方法4. 孝敬父母的重要性5. 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特点、表达方式和沟通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孝敬父母的故事,引导学员深入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真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分享各自的家庭经验。
4. 角色扮演法: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场景,提高学员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展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特点、表达方式和沟通方法。
2. 收集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
4. 准备角色扮演道具和背景音乐,营造模拟沟通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父母与孩子的歌曲《家庭教育》开场,引发学员对家庭关系的思考。
2. 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与特点:通过PPT展示,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本质、特点和表现。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让学员从中体会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伟大。
4. 小组讨论:让学员分成小组,讨论家庭关系的影响因素,并分享各自的家庭经验。
5. 角色扮演:组织学员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场景,提高学员的沟通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员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孝敬父母的作业,让学员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员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员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理解力、表达能力等。
3. 课后作业:评估学员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思考题的回答和实际操作题的实践情况。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提高学生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体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深厚爱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文学作品,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学作品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如《背影》、《妈妈》等。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准备讨论话题,如“我与父母之间的爱”、“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温馨图片,引发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思考。
2. 讲解文学作品:介绍并分析《背影》、《妈妈》等文学作品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深厚情感。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爱,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4. 分享感受: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5. 总结课程: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对父母的爱。
六、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亲子活动,让学生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彼此的感情。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方面的收获。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彼此的感悟和体验。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方面的进步。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范文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二、教学内容:1. 文学作品的选择:选择一些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背影》、《妈妈》、《父子情深》等。
2.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深厚爱意。
3. 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以及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法: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3. 写作法:通过写作,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评价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理解和感受。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思考和理解。
3. 通过写作,评价学生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的表达。
五、教学计划:第一周:阅读《背影》1. 阅读《背影》并理解故事情节。
2. 讨论《背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如何体现。
第二周:阅读《妈妈》1. 阅读《妈妈》并理解故事情节。
2. 讨论《妈妈》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如何体现。
第三周:阅读《父子情深》1. 阅读《父子情深》并理解故事情节。
2. 讨论《父子情深》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如何体现。
第四周:思考和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如何体现。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五周:写作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作文。
2. 评价学生的作文,并给予反馈。
六、教学拓展: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文学作品,如《傅雷家书》、《小王子》等。
2. 组织学生参加文学作品的分享会或读书俱乐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语文文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主题。
2. 激发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思考。
教学内容:1. 介绍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现形式。
教学活动:1. 提问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经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分享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质量。
第二章:父母的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
2.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
教学内容:1. 介绍父母对子女的爱。
2. 引导学生思考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
教学活动:1. 提问学生对父母对子女的爱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父母对子女的爱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分享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的质和量。
第三章:孩子的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孩子对父母的爱。
2. 引导学生思考孩子对父母的爱表现。
教学内容:1. 介绍孩子对父母的爱。
2. 引导学生思考孩子对父母的爱表现。
教学活动:1. 提问学生对孩子对父母的爱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孩子对父母的爱表现。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孩子对父母的爱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分享孩子对父母的爱表现的质和量。
第四章:沟通与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
教学活动:1. 提问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重要性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分享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理解的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分享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理解的方法的质和量。
第五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概念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与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特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定义与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故事或事例引入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概念讲解与演示:用PPT或实物演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特点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1.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短文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理解程度第二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方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2.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不同表达方式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不同表达方式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2.4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观看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方式的短片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表达2.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计划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达方式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3.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学会运用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3.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运用沟通技巧与父母交流3.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与父母建立良好关系的短文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第四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与维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与维护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培养与维护与父母之间的爱4.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维护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与维护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学会培养与维护与父母之间的爱4.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方法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运用培养与维护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方法4.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如何培养与维护与父母之间的爱的计划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培养与维护方法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分析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分析与反思的方法使学生学会通过案例分析与反思,增进与父母之间的爱5.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分析方法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反思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分析与反思方法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活动,学会通过案例分析与反思增进与父母之间的爱5.4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观看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案例分析的短片小组第六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挑战与解决方案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可能面临的挑战使学生学会面对挑战时,如何寻找解决方案6.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可能面临的挑战面对挑战时,如何寻找解决方案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可能面临的挑战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挑战时,可能的解决方案6.4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可能面临的挑战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面对挑战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6.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面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挑战的短文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的掌握程度第七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多元文化视角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尊重文化差异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尊重文化差异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小组分享:引导学生分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小组,分享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表现形式7.4 教学活动视频观看:观看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的短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尊重文化差异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重要性7.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的短文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多元文化视角的掌握程度第八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心理发展视角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心理发展中的具体案例8.4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观看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对心理发展影响的短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8.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对心理发展影响的短文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心理发展视角的掌握程度第九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实践与应用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与应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使学生学会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9.2 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方法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小组分享:引导学生分享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9.4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观看有关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短片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9.5 作业与评估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计划评估:通过学生的作业评分,了解学生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实践与应用的掌握程度第十章: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总结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展望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未来的发展10.2 教学内容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展望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未来可能的发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的方法头脑风暴:引导学生展望父母与孩子之间爱在未来可能的发展10.4 教学重点解析本文教案设计涵盖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概念、表达方式、沟通技巧、培养与维护、挑战与解决方案、多元文化视角、心理发展视角、实践与应用以及总结与展望等十个章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文章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2、父爱与母爱的比较3、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及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教学方法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一):冰心的小诗里说: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导入课文(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二、整体阅读 ,感知课文, 明确文章的思路.(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明确:概括地讲,这篇文章谈了爱 .具体如下:(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 3)(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 8)(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三、细节探究.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2.母爱父爱的优点与缺点.3、母爱父爱有何本质的区别?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师生互动解决问题1、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完全将自己的满足快乐建立在别人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我想大家小时候肯定都遇到过,叔叔阿姨总会问你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你更喜欢谁.这时候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谁在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满足你的要求,谁更宠着你,你就更喜欢谁.这就是费罗姆所说的不成熟,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那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5分钟时间,迅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年龄段特征刚出生阶段8岁以下8~10岁少年时期成熟时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年龄段特征刚出生无被爱的意识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8-10岁用努力去唤起爱少年期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成熟期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2、我们来看,文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就包括了父爱母爱、孩子的爱 ,那么,父母的爱是怎样的呢?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何优点又有何缺点?(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优点: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渴求的.母爱缺点: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用努力赢得.优点: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可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父爱缺点: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其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3、我爱,因为我被人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感情有何本质的区别?(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 由此可知,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明确: 母爱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温和独立父爱给孩子信心指导孩子生活理智自信因此,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又学会去爱别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明确: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四、延伸拓展: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 ,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 . 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 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2、感受不同阶段的爱.3、父爱与母爱的比较.4、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委我爱你 .能力目标: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教学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进入今天的主题之前,给大家说两个真实的事例.举秦怡和史铁生母亲的例子.(略)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们成长的风风雨雨中,父母的付出永远是无怨无悔的.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美国作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倾听他是如何理性地审视人间最真最浓的情!二、弗罗姆及《爱的艺术》弗罗姆,美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作品《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使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集体朗读)三、知识积累,预习检查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罪孽秩序刹那咄咄逼人惶恐休戚相关归根结蒂2、解释下面的词语.爱情:(狭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广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同性恋等)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归根结蒂 :蒂,花或瓜果连接枝茎的部分.归结到根本上.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四、推进新课.诵读文本,感知文脉.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给学生5分钟时间整体把握全文,自己尝试编写全文结构提纲. 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叙述母爱与父爱在他构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一) 解题,理清脉络对象:母亲、母亲、孩子内容:爱层次:母爱、父爱、孩子明确:1、体验母爱(1-3)2、感受父爱(4-7)3、完善自身(8-10)(二)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问题一: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问题二: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问题三: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学生自主解决,主要是寻找关键语句.明确:特点与区别:母爱①无条件.祝福、和平,不用为此努力.②自然世界.故乡.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爱①有条件,需要努力,顺从是的道德.②思想世界.法律、秩序、纪律等. 优缺点:母爱①伟大,渴求.②不需努力,无需赢得.父爱①努力,受自己控制和支配.②必须努力,否则会失去.问题四:比较分析,说说两者差别的原因.母爱童年时期以时间区分父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以能力区分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小结:(初步得出弗罗姆观点,集体朗读)爱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艺术.问题五:什么样的爱才是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比较:前者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是被动的,这种爱是幼稚、不成熟的. 后者是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是主动的,这种爱是成熟的.通过此段说明,引出最后一部分.(问题引入)第二课时(三)阅读最后一部分,思考问题六:如何完成成熟的一生?①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②树立起两个形象.③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学会自立.④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理智和判断力上.对文章进行小结,以时间和逻辑的顺序,分析了爱是一种能力.(对照板书) 四、合作探究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此题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如何健康地成长,并能从父母之爱延伸为他爱,由小爱向大爱升华.)引导:结合个人经历说体验;联系名人大家经历谈感受.1、高一新生初次离开父母,想念父母,引出话题这是一种幼稚的爱,因为需要父母(联系课文) 这篇文章学过之后,有什么启发,今后该怎么去做恰逢母亲节,不少同学说了具体的做法(本人想起了自己离世五个月的年轻的母亲.这不在我的教学设计范围内,是课堂上本人有感而发的) 学会爱他人,学会珍惜.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爱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得付出.2、联系电视剧《亲情树》,大姐孙雨欣用无悔的青春换来了弟弟妹妹永远的尊敬和永恒的亲情.3、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人民的总理爱人民,人民的总理人民爱.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层层推进,希望让学生明白:①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②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③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感恩4、尝试回答问题: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应该是双向的,相互的.在孩子的幼儿期是接受爱,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应该学会去爱别人,给与爱!这样孩子才会趋向成熟!(畅所欲言,深入探究)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王子爱上了一个森林女妖,女妖病了声言吃了王后的心脏病就会好.王子义无反顾跑回家,趁王后熟睡之际剖开王后的胸膛摘走了母亲的心.捧着热乎乎的心王子向森林跑去,情急之中王子被树根绊倒,把母亲的心摔了出去.这时母亲说话了:孩子你摔疼了没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是啊!我们从呱呱坠地一直到长大成人都被爱所包裹着,有时我们竟然因为周身的琐事将父母的关爱忽略了.学了这篇文章,难道我们的心弦没有与作者的某些观点产生共振吗?结合你的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感受到的父爱或者母爱.我们再来听听弗洛姆的哲思箴言,看精彩语段五、课堂小结在我们成长的磕磕绊绊中,总有无数的爱包围着我们,不关有来自父母的,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享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试着去爱护和关心身边的人.当这个世界因为有了你的爱而无比温馨时,我相信:这个时候的你应该是最幸福的人了.送上一曲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让我们对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的人大声地说声: 谢谢! (《感恩的心》音乐声响起)六、情感延伸,真情书写(课后作业)弗洛姆想教会我们爱的艺术,那么我们现在就学着去爱别人,先从我们最亲的人开始.给亲爱的父母写一封信,今晚就放在他(她)的床头,或直接读给他们听. 板书设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母爱童年时期以时间区分父爱成长时期母爱被人爱、无条件以能力区分父爱通过努力、有条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三【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布置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教学步骤:如何理解爱不是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 ?婴儿时期(无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这种状态?童年时期(8岁以前:有被爱的意识)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被爱意识的觉醒?8 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文章中哪些句子反应了爱的意识的觉醒?2、如何理解爱是能力问题 ?(1) 婴儿感到极度的恐惧 (第一段)(2) 开始知道、开始学会、开始懂得消极体验 (第二段)(3) 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 (第三段):谈到爱的原则有哪两种,你爱的原则是什么?(4) 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相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父爱(有条件)母爱(无条件):表现是什么?如何理解爱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 这句话对父母而言意味这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这句话对自己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在文章的第8段思考: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 ,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 . 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 相信通过这些思考,孩子们对爱的理解与追求都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四相关资料弗洛姆《爱的艺术》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艾弗罗姆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__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