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

诗歌鉴赏方法与技巧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在人类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于诗歌的鉴赏,不仅需要对其内涵有深入的理解,还需要掌握一些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一、了解背景知识诗歌作品往往受到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了解作者和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语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诗歌。

可以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阅读同一时期的其他诗人作品以及了解相关历史事件来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

二、注意形式结构诗歌作品的形式结构对于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 韵律与押韵:注意诗歌的韵律特点,包括音节、格律、韵脚等,并分析押韵的方式和规律。

2. 句子与行与节:观察诗歌的句子组织形式,包括行与节的分布、排列方式和结构。

3.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段: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段,如比喻、拟人、象征、意象等,揭示诗歌的表达意图。

通过对形式结构的分析,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形式美和艺术特点。

三、品味诗歌的意境诗歌作为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体,追求的不仅是形式上的美感,更注重营造一种特定的意境。

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描绘的景象:诗歌往往通过对自然景观或特定场景的描绘,营造出特定的意境,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借景抒怀:许多诗歌作品通过借景抒发个人情感和思考,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3. 细节的表达:诗歌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充满意象的表达,增强读者的感官体验,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

四、关注语言运用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注重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

读者在鉴赏诗歌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用词的准确性:注意诗歌中的用词是否准确、恰当,是否符合上下文和整体意境。

2. 语言的韵律感:关注诗歌的语言韵律,通过配合适当的语调和节奏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风格和创作特点,这对于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非常重要。

2.抓住意象,理解诗意:意象是诗歌中用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具象事物,是诗人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的结合。

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3.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表现手法独特,如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

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分析这些表现手法,理解它们在诗歌中的运用和效果。

4.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是音乐和语言的结合,在鉴赏诗歌时,要体会其音乐美,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要注意把握诗歌的音韵、节奏和声调,通过朗读和吟咏,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5.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在鉴赏诗歌时,要深入探究其主题和意义,思考其对于社会、人生、自然的启示。

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诗歌,发现其深层含义和启示。

总的来说,鉴赏诗歌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实践。

只有通过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才能真正领略诗歌的魅力,感受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古代诗歌鉴赏3——表达技巧鉴赏

抒托 情物 的言 区志 别与
借 景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4、白描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田家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 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者 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一些常用表现手法
1、象征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双关又分为两种: 1、意义双关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惜春的判词)“ 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 2、谐音双关 【例】“道是无晴还有晴”中的“晴”表面上是晴天的 晴,内含感情的“情 ”。
9、设问与反问
设问: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深化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 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 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 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 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 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 让读者去想像。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01 考点解读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艺术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赏析的重要内容。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02 考查方式鉴赏表达技巧命题方式通常有:1、请分析颔联的艺术特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

3、某联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03 技巧点拨诗歌的表达技巧往往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指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指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1.借景或借物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2.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3.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5.托物寓理。

一般是哲理诗,如朱嘉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篇11、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于事、联想、想象、渲染、对比、衬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面结合、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2、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双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互文、用典、化用、叠词等;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寓理于事: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

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

几大诗人如杜甫、陆游、苏轼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说明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观书有感》里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修辞: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

要发现修辞,直接说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问——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精炼含蓄;扩展内容;富有文采。

(这方面对课外阅读量和历史知识要求较高,但有时十分明显。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精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也就是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六种。

①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所描写的景物予以抒发。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又如唐朝李华的《春归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花自落”“鸟空啼”,强调了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宛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以闹写寂,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例1:[双调]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解析: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思乡情。

不过这种思乡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

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通过首句“西风信来家万里”一想便知,是为了寄托自己浓浓的思乡情!这就是借景抒情的美妙之处。

②托物言志。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一般是咏物诗。

③托物寓理。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安石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一般是哲理诗。

④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有人说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你是怎样理解的?说 说你的理由。
〖试题透视〗本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宫闺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 妙变化,耐人寻味。问题是“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就必须弄清楚从什么 转达什么上来。诗中有两个明显的词语,第一句中的“不曾愁”,第四句中 的“悔”。找准了这两个感情基调,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愁用舟载,这是否合乎逻辑?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 的赏析。
〖试题透视〗首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清,但却避免了 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用“风住尘香”四字来表明这一 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三、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 人非”。下片从远处谈起。这位女词人是最喜爱游山玩水的,想借游览 以排遣凄楚的心情,有泛舟双溪的想法。她的痛苦是太大了,哀愁是太 深了,岂是泛舟一游所能消释?所以在未游之前,就已经又预料到愁重 舟轻,不能承载了。结果呢,还是一个人坐在家里发愁罢了。
〖参考答案〗第三句是全诗的转关。女主人公由开始的“不曾愁”到 “悔”的心理的变化,主要原因是“忽见陌头杨柳色”。女主人公触景生 情,看到陌头杨柳色(春色),联想到千里之外的夫婿,自身的孤独寂寞、 对夫婿的思念和担忧,一时涌上心头, 自然而然产生“悔”的心理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寓情于景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
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 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 烈的感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 的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 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 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基础知识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基础知识

烘托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 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烘托”也叫“衬托”,分为正衬和反 衬,是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 倒东南倾”,用高大的天台山衬托更雄伟的 天姥山,烘云托月,是正衬。杜甫《绝句二 首(其二)》中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一联,以碧衬白,以青衬红,是反衬。运用 正衬和反衬,都能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 突出。
诗歌鉴赏之 表达技巧
★★★ 中方一中行者无界★★★
• 复习好这个知识点需要做好如下三 点:
• 一是掌握各种表达技巧。 • 二是熟悉解题思路。 • 三是做好练习并归纳总结答题 心得。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一、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 比喻(比兴) 夸张 借代 二、表现手法: 想象、象征、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三、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四、行文结构:过渡 铺垫(伏笔) 照应
二表现手法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 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 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 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 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 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 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 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 神来之笔。
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 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 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 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 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 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 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 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总结(强烈推荐)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的分类(一)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1.描写描写是进行绘声绘色绘形的描画和摹写的这样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它能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睹其物的表达效果。

①根据着眼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即正面的描写和侧面的描写。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②按描写的文笔来分,描写又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细描指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的绘画出来,笔法细腻,形象丰满。

白描在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如,《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助于生动的细节描写传递人物的思想感情。

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人物的心理活动,“临行又开封”是人物的行动细节,也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反映。

这种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见,体现了诗人提炼生活素材的功夫。

又如,《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诗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是纯用名词组合,即所谓白描手法。

③根据观察的角度,描写又分为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内外、天空地面等多角度描写。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

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

最新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语文诗歌鉴赏术语语文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熟悉背景知识:在鉴赏诗歌之前,了解该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背景对于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非常重要。

了解作者的文学风格、时代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

2.关注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诗歌的结构和韵律是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之一、可以注意诗歌的格律形式、韵脚的运用、句子的长短和押韵等方面。

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可以探索诗歌的节奏感和音韵美,进一步理解诗人的表达意图。

4.着眼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是诗歌赋予读者共鸣和感悟的重要途径。

要仔细分析诗歌中蕴含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注意角度、立意和思维的转折,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6.多角度的阅读和解读:每首诗歌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和解读。

可以从情感、形象、音韵、主题等多个方面切入,全面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同时,可以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比如可以将同一时代的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独特之处。

7.逐字逐句思考:诗歌是一种用字节极为精炼的艺术形式,每一个字、每一句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意义。

在鉴赏诗歌时,要逐字逐句仔细琢磨,探寻每一个字的内涵和使用该字的用意。

通过对细节的思考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整首诗歌的寓意和情感。

8.频繁阅读和思考:鉴赏诗歌需要不断的阅读和思考。

通过频繁阅读和思考来积累鉴赏诗歌的经验,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可以多读一些名家的作品,扩大诗歌的阅读领域。

同时,也可以结合写作,通过模仿和创作来进一步理解和体验诗歌的艺术。

语文诗歌鉴赏术语:1.形象:诗歌中通过文字所描绘出的景物、场景或者人物形象。

形象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诗人通过想象力创造出来的。

2.感受:诗歌所带给读者的情感体验。

感受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等各种情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将情感传达给读者。

3.比喻: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比较,可以加深诗歌的意义和形象表达。

诗歌欣赏的技巧

诗歌欣赏的技巧

诗歌欣赏的技巧
欣赏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巧: 1. 主题鉴赏:诗歌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如怀古、讽今、思乡、忆友、离别的忧愁、重逢的喜悦、穷困的愤激、通达的豪迈、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等等。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是欣赏诗歌的重要基础。

2. 虚实结合:诗歌常常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主题。

虚就是抒情言志,实就是写景叙事。

鉴赏时,要分清哪是虚,哪是实,是情由景生,还是借景抒情,是触景生情,还是情景交融。

3. 意象把握:中国古典诗词,喜欢用特定的意象来表达意旨。

如“明月”表思乡,“折柳”表离别,“浮云”表游子等等。

因而,揭示意象内涵便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选点。

4. 映衬和烘托:诗歌中常用映衬和烘托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如用“春风”这一意象指浩荡的皇恩,君王的关爱;用“浮云”这一意象指奸佞小人;用“杨柳”这一意象指离别等等。

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诗歌。

5. 修辞手法:诗歌中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反复等。

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诗歌,并从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

以上是一些欣赏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当然,不同的诗歌流派和诗人有不同的创作风格和技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欣赏和分析。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总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总汇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总汇主要内容:第一节:修辞技巧比喻;拟人;隐语(谐音)、双关;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用典;互文;列锦;迭字第二节:表现技巧1. 抒情方式(1)总论情与景的关系(2)抒情手法分类:直抒胸臆;情景交融;(3)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以乐写乐;以哀写哀;以乐写哀;以哀写乐(4)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5)移情2. 描写技巧(1)烘托与对比(2)虚实结合(3)动静结合(4)点面(5)细节描写(6)色彩的渲染(7)观察角度的变化(8)白描(9)以少总多、以小见大(10)诗中有画3. 表现手法(1)象征(2)联想和想象(3)抑扬关系(4)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4. 诗歌结构模式(1)层层渲染、铺垫渲染(2)伏笔、照应伏笔(3)结构对比(4)卒章显志引入以动写静、写乐景写豪情《沁园春·长沙》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

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上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重章迭韵,反复呤唱《无衣》;移情《离骚》;铺陈排比的手法、起兴和尾声《孔雀东南飞》;今昔对比的描写《越中览古》;用写景寄予感慨《石头城》;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登高》;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蜀相》;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融情入景的写法《雨霖铃·寒蝉凄切》;虚实相生《雨霖铃·寒蝉凄切》;烘托和映衬《念奴娇·赤壁怀古》;鉴赏诗歌的情致理趣《鹊桥仙》;清新的,细腻的风格《一剪梅·红酥手》;词中用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情景交融,虚实相济的写法《扬州慢·淮左名都》文学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 时多少豪杰。
问:上片的景物描写对下片中所提到的周公瑾 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上片写大江,写江山如画,写多少豪杰,特 别是“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的描写,在渲染场面雄伟壮丽的同时,也为 下片写对周瑜的建立功业之情感抒发起了很 好的烘托作用。
1)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 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 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无人知道外边寒)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 国(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感叹王 朝兴衰(惟有树长生) 。
借代:通常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 物,可以使诗歌语言简练含蓄。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互文:言简意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反问:放在诗首多为启下,引出下文,做铺垫; 放在末尾的作用多为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 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 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南园》)
(李白《渡荆门送别 》)
故人之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而用 另一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 背景来陪衬的一种表现手法。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哪些有:
1.抓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通常是动词、形容
词或名词。

抓住诗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明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现情感、营造氛围的重要手段。

通过
明意象,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析意境:意境是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情境或氛围。

通过析意
境,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探究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所采用的技巧和
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通过探究表现手法,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品语言:诗歌的语言通常具有韵律美、形象美、含蓄美等特点。

通过品语言,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6.析结构:诗歌的结构通常具有严谨、巧妙、多变等特点。

通过
析结构,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7.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8.多角度鉴赏:从多个角度鉴赏诗歌,如主题、情感、意象、意
境、表现手法、语言、结构等,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价值。

诗歌鉴赏写作技巧

诗歌鉴赏写作技巧

诗歌鉴赏写作技巧
写作一篇诗歌鉴赏的文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技巧:
1.理解诗歌主题: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题和核心观点,从诗歌
的标题、诗人的背景等方面入手,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解读诗歌结构:注意诗歌的韵律、格律以及诗句的排列顺序。

分析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了解它们如何与主题相呼应,传达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语言运用:注意诗歌使用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以及诗歌中的意象和符号,分析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4.品味情感体验:体会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如忧愁、喜悦、
痛苦等。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妙的比喻,诗人能够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出来,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共鸣和启发。

5.文化背景了解:考虑到诗歌创作是由特定的历史、社会、文
化环境所影响的,了解作者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诗歌。

6.自我表达:在鉴赏诗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进行个人的情感表达和思考。

找到诗歌与自己生活或感受的共通之处,并通过比较、对照等方式进行思考和发表观点。

总之,写作一篇诗歌鉴赏的文章需要全面地理解诗歌的主题、结构、语言运用和情感体验,并结合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进行深入分析和表达。

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梳理

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梳理

诗歌的表达技巧知识点梳理一、诗歌的表达方式 1.押韵:诗歌中的押韵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通过把相似音的字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创造出韵律感。

2.节奏:诗歌的节奏感是通过重复、变化或强调特定的音节、字或词组来实现的,可以增强诗歌的表达力。

3.比喻:通过比喻的手法,将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系,以达到表达作者真实感受的目的。

二、诗歌的写作技巧 1.形象的描写:运用鲜明的形象描写,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的表达。

2.情感的表达:通过情感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而产生共鸣。

3.语言的选择:选择恰当的词汇和句式,使诗歌更加生动且易于理解。

三、诗歌的创作步骤 1.主题选择: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主题,可以是自然景观、人物、生活经历等。

2.构思思路:根据主题思考创作的思路,可以是通过比喻、对比、叙述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3.写作过程:在思路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写作。

可以先进行草稿的写作,然后逐渐完善,注意诗歌的语言和形式。

4.反复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反复修改,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5.分享与反思:将作品分享给他人,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也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

四、诗歌的欣赏与鉴赏 1.注意诗歌的内涵:诗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还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欣赏诗歌时,要注意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感受诗歌的韵律:诗歌中的韵律感是其独特之处,通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注重诗歌的音感:诗歌中的音韵美是其魅力所在,通过欣赏诗歌的音韵美,可以体验到诗歌所带来的美感。

通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以及欣赏与鉴赏诗歌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

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创作者,都能够从中感受到诗歌独特的魅力。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诗歌的鉴赏需要关注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1.象征手法:通过使用具象或抽象的符号、形象、意象等来代
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意义。

例如,用春天来象征希望和新生。

2.比喻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来突显它
们的共同之处或特点。

例如,将心比作苍穹,形容心情广阔。

3.拟人手法: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特性和行为,以增强
表达的形象感。

例如,用“秋风”“呼啸”来描述风的声音。

4.排比手法:通过使用并列结构的句子,以强调同等重要的事
物或概念。

例如,"冰冷的风,寒冷的雨,无情的黑夜"。

5.对仗手法:通过对诗句中的词语、句子进行音、韵、意义上
的对应,以增强韵律和美感。

例如,“山隅隐隐”中的“隐隐”与“山隅”产生对仗。

6.修辞手法:包括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夸张、反复、倒装等,以增强表达力和形象感。

7.节奏感和韵律感:诗歌通常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通
过对诗句的音调、音节、重复等进行处理,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一种鲜明的韵律感。

8.意象和意境的营造:通过运用具体而生动的修辞手法,使得
诗歌中的意象更加鲜活,以及透过意象的串联和延展,使得整篇诗歌中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这些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常常与主题、情感、氛围等紧密结合,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秀诗歌的魅力。

同时也需要根据诗歌的风格、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烘托:即烘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月,在诗歌创
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通过 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 人物某种心绪或实现人物形象的 写法。通常是以物(客观自然环 境)烘托人的心理或事物特征。 《琵琶行》:三次写江中之月。 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雪纷纷”。 《陌上桑》:写“行者”“少年”等的反应。
4. 篇章结构角度
主要有:层层深入、首尾呼应、先总后分,先景后 情、详略得当、过渡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等。
(一)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5.创作风格角度
通常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大创作手法。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 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诗经》中的 “国风”,杜甫、白居易的诗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神奇的想象和夸 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如屈原、李白、李贺 的诗歌就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 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 怒怨,但坐观罗敷。
• ★动静结合:在写景状物时,不停留于孤立 地写动态或静态,而是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 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从而塑 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 前一句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山 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 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 以明净清幽的感受。 后一句是动态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 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 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一)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⑵抒情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作者把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直接倾吐在作品 中,以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第一,全诗皆抒情的。如陈子昂《登幽州台 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通过登幽州 台,直接表达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 愤和失意的苦闷寂寞情怀,格调慷慨悲凉沉 郁。
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 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 抒发感情,是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 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 诗人的离愁别恨。
★以乐景写哀情:情景交 融的诗歌,一般情况下是 这一手法有时 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 也被称为对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 比或衬托。 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 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 倍增其哀乐。” 《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 我来思,雨雪霏霏。” 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 雨下西楼。” 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浪漫主义风格的特征:
• ①洋溢着追求理想的精神。如屈原《离骚》中的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②具有豪迈气概和乐观情绪。如苏轼《念奴 娇· 赤壁怀古》。 • ③以神奇的想象构成虚幻的境界。如李白《梦游 天姥吟留别》中对洞天仙境的描写。 • ④常用夸张、比拟手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等。 • ⑤多用奇特而华丽的语言。如李贺《雁门太守》 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奇 特的语言表现了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澎湃的激情。
人:戍边将士 公元89年汉窦宪击溃 景:荒凉 萧瑟 凄冷 北单于,登燕然山, 情:征人思乡 苦闷抑郁 勒石纪功而还。 格调:沉郁悲壮 表达技巧:情景交融 视听结合 用典
渔家傲
号角,古代军 中一种乐器
3.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角度
(一)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常见手法:虚实结合(或称虚实相生、虚实相间、 或虚实相衬,以实写虚或以虚写实,言此意彼)、 渲染、烘托、衬托、借古讽今(咏史诗常用)、托 物起兴(比兴)、抑扬(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 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移景 入情)、以乐景写哀情、动静结合、侧面虚写、远 近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 结合、声色结合、白描、用典(可使表情达意显得 含蓄而意蕴深厚)、象征、照应(前呼后应)、想 象(奇想、幻想、联想)等。
(一)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第二,在局部直接抒情的。如苏轼的《水调 歌头· 明月几时有》上阙对月抒情,下阙描写 之后,至结句直抒胸臆——“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前面描写梦游情景, 最后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表达技巧鉴赏知识
②间接抒情 第一,借景抒情与托物抒情 抒情者以客观事物为载体,借所描述的物、景 等来表情达意,在对客观事物(人物、景物、 事件)的叙述、描写、议论中抒发自己的爱憎 感情的方式。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 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 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抑和扬:抑扬是指把要贬抑否定的方 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 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 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欲扬先抑和 欲抑先扬之分。 欲扬先抑:指不从正面平铺直叙,先 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 自己的真实意图。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璐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间、、 虚实相衬,以实写虚、以虚写实): 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的“虚”,是指 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 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包 括三类: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常被用于反衬
现实。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 境。
②已逝之景或境。作者曾经历过或历史上曾 发生过但现时不在眼前的景象。李煜《虞美 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苏 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 ③设想之境。同一时间但非亲眼所见之境或 还没发生的未来之境。如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高适 《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 然?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 实事、实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两句是虚写,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 后两句是实写,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 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诗人 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 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1.黄梅时节:江南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约四十天,叫黄梅天。 2.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这首诗歌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参考答案:诗歌使用了渲染和衬
托的描写手法。(步骤一) “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了 一种寂静的环境气氛;并以 “家家雨”的雨声和“处处蛙” 的蛙声这两种动态的事物,以 动衬静,衬托了夜的深和和夜 的静,(步骤二)表达了诗人 内心的焦躁不安的心情。(步
★渲染:诗歌中的渲染就是加浓形象,即在需 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 面更为突出。渲染属于正面描写,往往是一两 句话可以了结的,诗人却偏偏要一而再、再而 三地描叙。 如汉乐府民歌《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答题思路与技巧
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兽毛制成的衣服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清静寂寥(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 了诗人出行之早,表达了内心孤独寂寞之情(步骤 三)。
小结: 诗贵含蓄。借景抒情或借物抒情,情景交 融,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创作手法。松、 竹、梅、菊等花草树木,清风明月、斜阳 落日、细雨微草、小桥流水、古道关隘等 自然景色,历史古迹、园林庭苑等人文景 观,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 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 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时任陕西经略副使,镇守边陲,防御西夏。
现实主义的风格特征: ①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如杜甫的大量诗篇。 ②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琵琶行》中“千呼万 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如《石壕吏》中的 老妇。 ④对现实进行高度概括。如《咏怀五百字》中的 “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⑤多用白描手法和朴实的语言。如《归园田居》中 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颠”,用白搭手法描绘了一幅具有浓厚的乡村 生活气息的画面 。
答题思路与技巧
2.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渲染,把水上采莲的画面和人们采莲时 欢愉的情绪活灵活现地显示在人们面前。
★衬托:侧面描写方法中,除了用旁观者的反应进
行烘托之外,用彼物来衬托此物(即通常所说的衬 托)也是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时也被称为烘托。 衬托有两种: ①正衬:用相同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动,以 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以美衬美,以丑 衬丑之类。 ②反衬:以相反的东西衬托,诸如以动衬静,以 静衬动,以苦衬乐,以乐衬苦,以丑衬美,以美 衬丑等等。 王籍《入若耶溪》:“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 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