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本病机
基础中医学:二、基本病机
畏寒肢冷,脘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舌淡脉迟等
基本病机
▪ (一)、邪正盛衰 ▪ (二)、阴阳失调 ▪ (三)、精气血津液失常 ▪ (四)、内生“五邪”
一、邪正盛衰
❖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 1、虚实病机
▪ (1)实的病机 ——邪气盛则实 ▪ 含义: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
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形成邪实正虚的虚 实错杂病变。
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兼内生痰、食、 瘀血、水湿凝滞的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
2、虚实变化
▪ (1)虚实错杂
▪ 表现: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 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 湿滞中焦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 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 阴两伤证)
1、阳偏胜
▪
▪ 机理
阳邪入侵,从阳化热 阳热亢盛
邪自内生,气郁化火
热——壮热、面红、目赤
▪ 表现 动——脉数、心烦、躁扰 阳胜则热
燥——口渴、便干、苔黄
▪ 转归: 实热兼阴亏病证(阳胜则阴病)。
虚热病证(久之由实转虚)。
阳偏胜病机的演变
实热证
阳邪侵人 邪正相搏
实热兼 阴虚证
阳热伤津 耗伤阴气
虚热证
▪ 特点:抗病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 衰退和不足的证候。
▪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 病后亏虚 多种慢性病损耗 邪气损害
▪ 表现: 神疲体倦、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汗、二便失 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
2、虚实变化
▪ (1)虚实错杂
发病 机理
飞、小熊跳、小鱼游、大象走等。 • (2)模仿交通工具 飞机飞行、开汽车、开火车等。 • (3)模仿一些形象的劳动 划船、播种、收割、摘果子、种
萝卜等。 •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洗脸、刷牙、梳头、敲锣、打
的想象里,儿童生活里玩的荡秋千,化做一条条从树冠上垂 下的枝条,于是这枝条和儿童构成的种种图形、画面,变成 了儿童舞蹈中要抒发的感情,可见角度选择要新、独特才会 使舞蹈具有说服力。 • 2.儿童生活 • 比如《步步高》这个舞蹈情节是从生活中摄取的,但诱发 编舞灵感的是广东音乐《步步高》,听到这个音乐使编舞者 想到儿童生活中的步步高。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儿童表演舞的创编
• 儿童表演舞的创编的前提是选择一个适合编舞的题材,要有 一个巧妙的构思。结构清晰,音乐动听,动作形象有趣,主 题动作鲜明,动作变化有序,而且生活化,队形画面流畅, 以及发挥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都是创编时必不可少的因素 。
• 一、合适的题材 • 儿童舞蹈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但并非任题材都适合编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二节 基本病机• 二、阴阳失调
•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 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
• (一)阴阳盛衰 • 1. 阴阳偏盛 • (1)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
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的病理特点 ,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以热、动、燥为其特点。 • (2)阴盛则寒: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 、机能障碍或减退、阴寒过盛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病机的概述
基本病机,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或影响所产⽣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般规律,亦是其他系统病机和病证病机的基础。
⼈体由若⼲脏腑、组织、器官所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理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病理变化上则⼜是相互影响的。
临床疾病,多种多样,其病变机理亦是⾮常复杂,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证候,均有其特殊的病变机理。
但是,当我们对疾病的发⽣、发展过程进⾏剖析时,即会发现许多不同的病证,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病理发展过程,在许多由于不同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千差万别的病理变化中,却存在着某些具有共考试⼤,站,收集同性的⼀般规律。
这就说明,患病机体对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的损害作⽤,都是以邪正盛衰和脏腑组织的阴阳、⽓⾎、津液代谢等的失调或障碍为基本病理发⽣反应的缘故。
⽽进⼀步研讨这些基本病理反应过程,对于把握疾病或病证的发展变化规律,从⽽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失常、津液代谢失常,以及疮疡、肿瘤等⽅⾯。
病机中医基础理论
生活工作环境等
环境因素
• 气候因素:不同的季节,可出现不同的易感之邪和易患之病 • 地域因素: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水土性质、生活习俗导致地
域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 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家
阴偏衰
形成原因
阳邪伤阴 五志过极化火伤阴 久病伤阴
五脏皆可发生,以肺、肝、肾 为主,尤以肾阴虚最为重要 (肾阴为诸阴之本)
表现: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消瘦、咽干口燥、 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阴阳互损
• 含义: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 对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 形成:由于阴阳互为根本,故阴或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 • 由于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之本,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
相关概念
• 发病的原因
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 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影响
一、发病机理
• 正邪与发病 • 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
正邪与发病
• 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抗病、康复能力 •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 二者在发病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是疾病发生的
徐发
• 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黏滞,故湿邪伤人多为缓发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室不节,嗜酒成
癖,日久可成虚劳
Hale Waihona Puke 发•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 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第二节 基本病机
病机 中医基础理论[可修改版ppt]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第、发病类型
相关概念
• 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 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
• 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以 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
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 正胜邪退则不病——正气旺盛,抗邪有力,邪气难以入侵, 即使侵入,正气驱邪,及时消除病理反应,不发病
• 邪胜正负则发病——邪气偏胜,正气相对不足,邪胜正负, 疾病发生
• 感邪轻或正气强,病位多表浅,病变轻;感邪重或正气弱, 病位较深,病变多重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 环境因素
徐发
• 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黏滞,故湿邪伤人多为缓发 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室不节,嗜酒成
癖,日久可成虚劳
伏发
• 概念——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 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后才发病 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
• 体质因素
突然强烈的情志刺激可扰乱气机、伤及内脏而致疾病突发 长期持续性的精神刺激易致气机郁滞或逆乱而缓慢发病 遗传因素对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发病类型
• 卒发(感邪即发) • 徐发 • 伏而后发 • 继发 • 合病与并病 • 复发
卒发
• 概念——又称顿发,指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
新感外邪较盛——如外感风寒之邪 情志剧变——如暴怒大悲 毒物中毒——如服毒自杀、毒蛇咬伤 外伤 感受疠气
• 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正盛邪退 • 邪气增长而亢盛则必然会损耗正气——邪盛正衰
中医基础理论(7.2)--基本病机.ppt
第七章病 机第二节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精气血津液失常基本病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病机的概念及层次结构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3、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4、精气血津液失常及相互关系失调的病机了解:1、中医病机学的形成2、阴阳失调的概念及与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的关系概述(一)病机及病机学说含义☯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依据。
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的基础理论,对诊断和防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概述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
(二)病机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失常☯第二层次——脏腑、经络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第三层次——某一类疾病——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机☯第四层次——某一病证——感冒、哮证病机等☯第五层次——某一症状——疼痛、发热、健忘等中医病机理论,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病机的重要性。
充实并完善于历代各家着创见和阐释,并为近代科学研究所发展。
(1)《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 和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
☯《素问·调经论》的“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为气血病机之概括。
☯《素问·热论》对热病及三阴三阳经脉内在联系之论述,奠定了经络病机、六经病机的基础。
(2)《伤寒论》阐释了外感伤寒病六经病机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病机有所发挥。
(3)《诸病源候论》——最早病因病机学专著深入论述了邪气侵入途径、发病条件、病机过程及其转归。
中医学 第二节 病机
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又兼有 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是指本来以邪气盛为矛盾的 主要方面的实性病理变化,转化为以正 气亏虚为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
由虚转实:是指本来以正气亏损为矛盾 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由于脏腑功 能衰弱,水湿、痰饮、瘀血等实邪留滞 蓄积体内,转化为邪实为主要方面的实 性病变的过程。
第二节 病 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 病邪作用于人体,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相 争,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使脏腑、经络、 气血的功能失常,从而产生全身或局部多种多 样的病理变化。
基本规律:正邪相争、阴阳失调、气机失常。
正邪相争
正邪相争与发病 正邪盛衰与病邪出入 正邪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 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邪盛和正衰同时并 存在的病理状态。
虚实转化: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 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 邪积聚所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
虚实真假: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些特 别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 的时候,可出现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
虚实病机 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 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致病邪气和机体抗能力都 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 积极与邪气抗争,故而正邪相搏,斗争剧烈。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 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即机体的精、气、血、津 液亏少和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 下,因而机体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 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
是疾病向纵深发展的反映,多由于机体正气受损, 抗病能力减退,正气不能制止病邪的致病作用, 病邪得以向里发展;
中医病机—基本病机(中医学课件)
二、阴阳失调
4、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 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 《医学正传》:“假热者,水极似火,阴证似阳也”。
“假寒者,阳证似阴也”
二、阴阳失调
4、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 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二)血的失常 1、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二)血的失常 2、血运失常 (1)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瘀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二)血的失常 (2)血热是指血分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或血液妄行的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二)血的失常 (3)血寒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实的病机
邪气盛则实
含义 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 形成 表现
邪气较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的一系列证候。
外感六淫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体内的内伤病。一般多见于疾病 的初期或中期。 痰涎壅盛、食积内停、水湿泛滥、瘀血内阻、以及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 热烦躁、声高气粗、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
2、阴阳偏衰
二、阴阳失调
二、阴阳失调
2、阴阳偏衰 2)阴偏衰:即阴虚。是指人体阴气不足,因而出现燥热、升动和化气太过等阳 气偏亢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机理:
临床特点:以肝肾阴虚为主,尤以肾阴虚最为重要。 病机趋向:“阴虚则热”:虚而有热,以虚为主;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基础教学课件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
中医基础理论
2) 火热易扰心神
3) 火热之邪入于营血, 易影响心神。
4)
“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
中医基础理论
3) 火热之邪易伤津耗气
(热盛→津亏→阴气虚) 气随津泄---津亏气耗
“壮火食气”
中医基础理论
4) 火热易生风动血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常见症状:
中医基础理论
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病无定位,游走不定
风痹-----也称“行痹” 数变----发病迅速,变化多端
风疹 《素问》: “风者,善行而数变”
中医基础理论
3)风性主动
4)
5) 动: 动摇不定之意。
6) 《素问》: “风胜则动”,
7)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湿痹
湿疹
中医基础理论
(5)燥邪 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称为燥邪。 温燥 凉燥
中医基础理论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伤人最易伤人体的津液 ----津液亏虚
表现燥象:
中医基础理论
2) 燥易伤肺
3) 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最易伤肺
4)
-----肺燥咳嗽
5) 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
气”、“戾气”、“毒气”、“乖戾 之气”等。
中医基础理论
疠气的传染途径: ①通过空气传染,经口鼻侵人致病; ②可随饮食、蚊虫叮咬、虫兽咬伤、皮肤接触等途
径传染而发病。 疠气所致疾病: 瘟疫病。
如痄腮(腮腺炎)、猩红热(烂喉丹痧)、疫毒 痢、白喉、天花、肠伤寒、霍乱、鼠疫,以及疫黄 (急性传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爱滋病 (AIDS)、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等。
中医基础理论(7.2)--基本病机.ppt
第七章病 机第二节一、邪正盛衰二、阴阳失调三、精气血津液失常基本病机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1、病机的概念及层次结构2、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和疾病发展转归的关系3、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的病机4、精气血津液失常及相互关系失调的病机了解:1、中医病机学的形成2、阴阳失调的概念及与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常的关系概述(一)病机及病机学说含义☯病机——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依据。
前人释为“病之机要”、“病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
☯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的基础理论,对诊断和防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概述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
(二)病机的层次划分☯第一层次——基本病机——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和精气血津液失常☯第二层次——脏腑、经络病机——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第三层次——某一类疾病——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病机☯第四层次——某一病证——感冒、哮证病机等☯第五层次——某一症状——疼痛、发热、健忘等中医病机理论,源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谨候气宜,无失病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指出病机的重要性。
充实并完善于历代各家着创见和阐释,并为近代科学研究所发展。
(1)《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 和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
☯《素问·调经论》的“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为气血病机之概括。
☯《素问·热论》对热病及三阴三阳经脉内在联系之论述,奠定了经络病机、六经病机的基础。
(2)《伤寒论》阐释了外感伤寒病六经病机变化及其传变规律,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病机有所发挥。
(3)《诸病源候论》——最早病因病机学专著深入论述了邪气侵入途径、发病条件、病机过程及其转归。
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基础课件JC整理-第七章 病机-基本病机
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形成阴偏胜的原因:
感受阴寒邪气,或是过食生冷之物,或是阴寒性病理产物 积聚,寒阻阳气,从而导致阳不制阴,阴寒内盛。
“阴胜则寒” ——形寒肢冷,水肿,身体踡缩
之机括”,含有疾病之关键的意思。由于病机 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而得出的对疾 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 依据,所以受到历代医家的极大重视。
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产生 的基本病理反应,是疾病发生后病变本质变化 的一般规律,也是其他各种病机的基础。
基本病机主要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 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
“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畏寒喜暖,四肢不 温,血液凝滞,水液停蓄,精神不振,喜静踡卧
阳气不足,以心脾肾三脏较为多见,尤其是肾。所以肾 阳虚衰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阳虚则寒——以阳虚为主的虚寒 阴胜则寒——以阴胜为主的实寒
2.阴偏衰
• 阴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精、血、津液等物质亏 损,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旺,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 病理状态。
凡邪气过盛而损及正气,或正气本虚而致实邪内生 或复感邪气者,可致“虚实夹杂”性病变。
• 实中夹虚:以邪实为主,兼有正气不足。
实热伤津,出现高热,烦渴,尿少,齿舌干燥
• 虚中夹实:以正虚为主,兼有痰饮、水湿、瘀血、 宿食等实邪停留,或复感邪气。
脾阳虚衰,水湿内生,而见食少神疲,四肢不温,腹胀水肿
虚实夹杂性病变,由于病邪所在的部位、层次不同, 正气亏损的程度各异,可以表现为表虚里实、表实 里虚、上实下虚、上虚下实等。
《中医基础理论》_第二节基本病机_中医世家
《中医基础理论》_第二节基本病机_中医世家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有密切关系。
体质不同,病邪各异,可以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
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机理,但从整体来说,总不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气机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正斗争,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而且也影响着病证的虚实变化。
所以,邪正斗争是疾病病理变化的基本过程,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
在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气和邪气的力量对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正邪的斗争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消长盛衰的变化。
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而形成了病机的虚实变化。
虚与实,体现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互对抗消长运动形式的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是互为消长的,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
随着邪正的消长,疾病就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本质,即虚与实的变化。
(一)虚实的基本原理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1.实:所谓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
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
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不太虚,尚足以同邪气相抗衡,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
实证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饮、食积、瘀血等病邪滞留不解的特殊表现。
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如外感热病进入热盛期阶段,出现了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或潮热、谵语、狂躁、腹胀满坚硬而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微汗出、舌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症状,前者称“阳明经证”,后者称“阳明腑证”。
就邪正关系说来,它们皆属实,就疾病性质来说它们均属热,故称实热证。
基本病机 ppt课件
胸腹灼热
假象
口干舌燥 舌红脉数 内真热
外假寒
ppt课件
四肢厥冷 恶寒
热热 微深 厥厥 亦亦 微深
19
(四)阴阳转化
1.由阳转阴
阳气偏盛 急性外感热病 高热、咳嗽、胸痛 舌红、脉数
发展到一定程度
阴寒内盛
治疗不当 邪毒太盛
体温下降 四肢厥逆 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
ppt课件
20
(四)阴阳转化
2.由阴转阳
ppt课件 32
气虚
区别 虚而无明显寒象
阳虚
虚而有寒象
血虚
区别 虚而无热象
阴虚
虚而有热象
ppt课件
33
2.血瘀 概念:血行迟缓或运行不畅的病理变化 3.血热
概念:血分有热,血行加速,或出血,或 瘀阻的病理变化。 病理特征;热象、耗血、动血、 扰神、伤阴
ppt课件 34
4.血寒
概念:血分有寒,血行迟缓或凝滞不通的病理变化。 病变特征:肢体手足麻木冷痛 心腹冷痛,得温则减 女子月经不调等
阳热至极阳气闭郁四肢厥冷恶寒胸腹灼热口干舌燥本质假象阳气偏盛发展到一定程度阴寒内盛急性外感热病高热咳嗽胸痛体温下降四肢厥逆冷汗淋漓阴气偏盛发展到一定程度外感寒邪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治疗不当体质因素高热汗出心烦口渴概念
第二节 基本病机
ppt课件
1
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疾 Nhomakorabea发生病机 虚实变化
高热烦躁 大汗 舌红苔黄 脉数
ppt课件
15
(二)阴阳互损
原理:阴阳互根 条件:肾阴阳失调 结局:阴阳两虚 无阴则阳无以化 无阳则阴无以生
阴损及阳——在阴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阳虚 病机: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在阳虚的基础上,继而导致阴虚 病机: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中医学基础课件-基本病机
阴寒内生
表现:
面色苍白、畏寒喜热、肢末不温、经脉拘挛 舌质淡胖、苔白滑润、 脉沉迟弱
阳不化水则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 或泄泻、或水肿 血脉迟滞则血流不畅、疼痛、遇寒加重
(三)湿浊内生
内湿 指由于体内津液输布排泄的功能障碍,从而
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 ➢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脾失健运 ➢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致抑郁——气机不利 ➢肾阳虚衰
肝阳化风
形成
肝气郁结、化火亢逆 暴怒伤肝、肝气亢逆 劳伤耗伤肝肾、水不涵木则亢逆
亢阳化风
表现
筋惕肉瞤、肢体震颤、眩晕欲仆 甚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卒然厥仆
热极生风
火热炽盛
形成
邪热煎灼津液、燔灼肝经、筋失柔顺
表现:
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 高热、神昏、谵语
阴虚风动
热病后期 • 形成
久病耗伤
表现:
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 湿阻中焦则腹胀、食欲不振、口甜腻、舌苔厚腻 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 水湿犯溢皮肤则水肿
(四)津伤化燥
含 义:
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 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 成: 久病伤阴
汗、吐、下太过 亡血失精 热病伤阴耗津
表 现:
肌肤干燥、起皮脱屑、口燥咽干、舌上无津甚 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 小便短赤; 肺燥则干咳无痰、甚则咳血; 胃燥则食少、舌光红无苔。
津液枯竭、阴气大伤 致
筋失濡润、阴不制阳
• 表现
阴竭——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 动风——筋挛肉瞤、手足蠕动
血虚生风
• 形成
生血不足 失血过多 久病耗伤
血不荣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虚实错杂
虚实错杂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病理变化。在疾病过程中,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由于疾病的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了人体的正气;或因正气本虚,无力驱邪外出,而致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往往可以形成虚实同时存在的虚中夹实、实中夹虚等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
虚与实,体现了人体正气与病邪相互对抗消长运动形式的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正气)夺则虚”?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之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邪正是互为消长的,正盛则邪退,邪盛则正衰。随着邪正的消长,疾病就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本质,即虚与实的变化。
(一)虚实的基本原理
虚与实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真实假虚病机本质为实,而虚则是表面现象,为假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湿热内蕴、大积大聚等,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畅达,反而出现一些类似虚的假象。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之病人,一方面见到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舌苔黄燥等实证的表现,有时又可出现精神萎靡、不欲多言,但语声高亢气粗,肢体倦怠,但稍动则舒适;大便下利,但得泄而反快。究其本质,是实而不是虚。总之,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病机的虚和实,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由实转虚、因虚致实和虚实夹杂,常常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因此,在临床上不能以静止的、绝对的观点来对待虚和实的病机变化,而应以运动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虚和实的病机。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是机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的概括。由于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
1.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之虚指病理变化的本质,而实则是表面现象,是假象。如正气虚弱的人,因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有时反出现类似“实,,的表现。一方面可以见到纳呆食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苔润、脉虚无力等正气虚弱的表现,同时又可见腹满、腹胀、腹痛等一些类似“实”的症状。但其腹虽满,却有时减轻,不似实证之腹满不减或减不足言;腹虽胀,但有时和缓,不若实证之常急不缓;腹虽痛,但喜按,与实证之腹痛拒按不同c所以,病机的本质为虚,实为假象,即真虚假实。
1.实:所谓实,是指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实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实证。发病后,邪气亢盛,正气不太虚,尚足以同邪气相抗衡,临床表现为亢盛有余的实证。实证必有外感六淫或痰饮、食积、瘀血等病邪滞留不解的特殊表现。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或中期,病程一般较短,如外感热病进入热盛期阶段,出现了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状,或潮热、谵语、狂躁、腹胀满坚硬而拒按、大便秘结、手足微汗出、舌苔黄燥、脉沉数有力等症状,前者称“阳明经证”,后者称“阳明腑证”。就邪正关系说来,它们皆属实,就疾病性质来说它们均属热,故称实热证。此时,邪气虽盛,但正气尚未大伤,还能奋起与邪气斗争,邪正激烈斗争的结局,以实热证的形式表现出来。或因痰、食、水、血等滞留于体内引起的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变,都属于实证。
(1)阳虚则寒: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不足为最。因为肾阳为人身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阳气的虚衰,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弱衰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觥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盛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所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1.虚中夹实:虚中夹实是指以虚为主,又兼夹实候的病理变化。如脾阳不振之水肿即属于此。脾阳不振,运化无权,皆为虚候;水湿停聚,发为浮肿为实。上述病理变化以虚为主,实居其次。
2.实中夹虚:实中夹虚是以实为主,兼见虚候的一种病理变化。如外感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常见实热伤津之象,因邪热炽盛而见高热、汗出、便秘、舌红、脉数之实象,又兼口渴、尿短赤等邪热伤津之征,病本为实为热,津伤源于实热,而属于虚,此为实中夹虚。分析虚实错杂的病机,应根据邪正之孰缓孰急,虚实之孰多孰少,来确定虚实之主次。
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其主要表现,不外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亡失等几个方面,其中阴阳偏盛偏衰则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而表现出来。
(一)阴阳盛衰
阴阳盛衰,是阴和阳的偏盛或偏衰,而表现为或寒或热、或实或虚的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阳盛、阴盛、阳虚、阴虚四种。
“阴盛则阳病”,阴盛则阳虚。从病机变化来说,阴盛则阳病虽然也可区分为阳的相对不足和绝对的虚损,但是,由于阳主动而易耗散,而且阴寒内盛多因素体阳虚,阳不制阴所致。所以,实际上在阴偏盛时,多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阳气不足,难以明确区分为相对不足和绝对损伤。
2.阴阳偏衰:阴阳偏衰,是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阳气亏虚,阳不制阴,使阴相对偏亢,形成“阳虚则寒”的虚寒证。反之,阴精亏损,阴不制阳,使阳相对偏亢,从而形成“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1.阴阳偏盛: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是阳偏盛和阴偏盛病机的特点。前者其病属热属实,后者其病属寒属实。
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所以,“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阳偏盛或阴偏盛等病理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
(1)阳盛则热: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阳气偏亢,脏腑经络机能亢进,邪热过盛的病理变化。阳盛则热是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邪而从阳化热,或七情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痰浊、食积等郁而化热化火所致。
第二节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与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邪气的性质有密切关系。体质不同,病邪各异,可以产生全身或局部的多种多样的病理变化。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征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机理,但从整体来说,总不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气机紊乱等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
2.虚:所谓虚,是指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变化。虚所表现的证候,称之为虚证。或体质素虚,或疾病后期,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伤阴损阳,导致正气虚弱,正气对病邪虽然还在抗争,但力量已经显示出严重不足,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应。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虚损不足的证候。虚证必有脏腑机能衰退的特殊表现,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和慢性疾病过程中。如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阴阳气血虚损之证。如崩漏,由于大量出血,其症状除了出血之外,同时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脉细等,称作“脾不统血”。就邪正关系而言,心脾生理功能低下,既有脾虚之证,又有心血不足之候,属虚证。
(三)虚实转化
疾病发生后,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经常发生变化,因而疾病在一定条件下也常常发生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的病理变化。
1.由实转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邪气盛,正气不衰,由于误治、失治,病情迁延,虽然邪气渐去,但是人体的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已受到损伤,因而疾病的病理变化由实转虚。例如,外感性疾患,疾病初期多属于实,如表寒证或表热证等,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护理失宜,或年高体弱,抗病能力较差,从而病情迁延不愈,正气日损,可逐渐形成肌肉消瘦、纳呆食少、面色不华、气短乏力等肺脾功能衰减之虚象,这是由实转虚。
2.因虚致实:所谓因虚致实,是由于正气本虚,脏腑生理功能低下,导致气、血、水等不能正常运行,产生了气滞、瘀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留体内之害。此时,虽然邪实明苎,但正气亦不足,脏腑亦衰,故谓之因虚致实。如肾阳虚衰,不能主水,而形成的阳虚水停之候,既有肾脏温化功能减退的虚象,又有水液停留于体内的一派邪实之象,这种水湿泛滥乃由肾阳不足,气化失常所致,故称之为因虚致实。实际上,因虚致实是正气不足,邪气亢盛的一种虚实错杂的病理变化。
阳盛则热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盛产生热性病变,以及燥、动之象,出现发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数等。故曰:“阳盛则热”;由于阳的一方偏盛会导致阴的一方相对偏衰,所以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同时还会出现口渴、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阳盛伤阴,阴液不足的症状,故称“阳盛则阴病”,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阳盛。
(2)阴虚则热:胡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变化。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阴虚之证,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为主,其他三脏之阴虚,久延不愈,最终多累及肝肾。五者之间,亦多夹杂并见。临床上以肺肾阴虚、肝肾阴虚为多见。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盛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