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史出”

合集下载

谈“史”与“论”的结合

谈“史”与“论”的结合

谈“史”与“论”的结合摘要: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是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重要方法,是学科素养实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史实史论实证“史”与“论”是历史学基本的元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历史学科实证素养的要求。

“史”指“历史史实”或“历史史料”,“论”指“历史结论”或“理论”。

“论从史出”是指任何历史结论必须经过对历史史实的认真研究才能得出,没有史实基础的历史结论是不能成立的,没有史料证明的历史结论也是得不到认可的;“史论结合”是指用史实或史料去实证历史结论,用历史结论去统率史实,使“史”与“论”密切结合,形成逻辑严密的历史认识、理解、阐释等。

华东师大教授聂幼犁教授认为历史学科有四种专业意识,即证据意识、历史意识、多元意识和发展意识。

其中“证据意识”是历史教育的首要意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就是证据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是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的重要方法,是学科素养实现的重要途径。

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学科内容的基础元素,在历史课程实施的教与学活动中,任何探究活动、任何历史素养的培养都要建立在对历史史实的理解与阐释基础之上。

傅斯年说,历史学就是史料学。

梁启超也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缺,则无复之可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史料或史实对历史研究学习的重要性,其根本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实证特色。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素养呢?一、培养实证意识历史实证意识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证据意识和习惯,对任何历史结论要能通过史实进行论证,对任何史实要通过分析基础上形成一定结论。

对教材众多的史实,我们不是为“史”而学“史”,学“史”的价值在于得出一定认识,形成一定的历史理解和解释,从而形成或论证相应结论,实现史实的证据价值。

这种从“史”到“论”或从“论”到“史”的学习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尤其是历史实证素养。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教案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教案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建平世纪中学刘梅背景介绍“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是上海二期课改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主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已有所涉及和渗透,但学生领会还不够深入。

本课试图以一定的史料为载体,帮助学生在新情境下,理解史料——史实——史论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观察、透视历史材料(如文献、文物)的能力,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

研究过程1、分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含义教师以“课题叙述了哪几方面的关系?——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你认为证、史、论三者是何含义?”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

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强化“证”、“史”、“论”的含义与关系。

2、史料的来源与形式:请学生列举所知道的史料来源与形式,并采取同学相互补充为主、个别之处教师举例引导为辅的方式,来集思广益,尽可能多的列举选项以及将选项归类。

最后整理如下板书:史料的来源:网络/博物院、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遗址、遗迹/采访专家、当事人史料的形式:实物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口传、民俗3、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含义与方法,教师以一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史料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及总结规律。

所列举的史料有:“郑和下西洋”音像资料、“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航海路线图”、“郑和船队规模及带往南洋的物产”。

引导学生:“从直观的时间、路线、特产等方面可以看出什么?”“而这些直观信息中又隐含着什么信息?”最后师生总结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如下:表面信息:(直接观察可获得)深层信息:(联系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挖掘)4、进行历史评价的一般原则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史学评价观,教师以“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比较表”、“郑和下西洋的宗旨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郑和下西洋之后的中国与新航路开辟之后的西欧”等史料为载体,引导学生依据不同史料做出不同的史学评价,从而师生总结出史学评价的一般原则是: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历史是一种解释,而非结论)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文字、图片、音像等史料的领会与解析,初步了解历史史料的来源与形式,初步掌握从不同形式的史料中汲取历史信息的一般方法,以及进行史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课件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课件
通过对该学术观点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价值,对于 当前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建议进一步深入研究《论从史出史论结 合》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影响,以 拓展该学术观点的实践范围和理论深度

期望未来研究能够结合新的学术理论和 研究方法,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进 行多维度、多角度的探讨,以推动该学
历史发展推动理论创新
新的历史发现和事件可能推翻或补充原有理论,促进理论的 发展和创新。
历史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理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需要通过历史的验证来证明其正确 性和可靠性。
理论对历史的指导意义
指导历史研究的方向
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 路,有助于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通过对历史的理论分析,可以揭示历 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
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或 文化的比较,发现其中 的异同点,加深对历史
的理解。
03 史论结合
历史与理论的结合
历史是理论的基础
理论来源于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 总结和归纳,历史为理论提供了 实证依据。
理论指导历史研究
理论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 路,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解释历史 事件。
历史对理论的影响
案例分析
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案例分 析,总结经验教训,为解决现实
问题提供借鉴。
跨学科研究
将历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经 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为解
决现实问题提供多角度思考。
政策制定
参考历史上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经 验,为当前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
启示。
历史研究对未来的影响和启示
预测未来
通过对历史趋势的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 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摘要近年来,作为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之一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意识被逐步冷落,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证据意识,不善于用史实说话,无法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新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作出了特别的强调,这对学生的思辨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的养成都深有益处,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关键词证据意识;课堂;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再现和还原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非常严谨的人文学科。

然而,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在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正在逐步地发生变化,功利主义更是在此时趁虚而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却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总是以“以论带史”的观点为出发点,我们更多地只是告诉学生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从来不告诉学生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此文,明确的提出了要重视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

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证据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它强调的是反映和过程。

因此,探讨以“论从史出”为出发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就显得尤为有意义。

一、重教师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这些口号看似简单,真正实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别说是学生,就连一般的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史料也很难做到这些。

况且,中学时期的学生获取史料的主要来源还是课本,毕竟这些资料都是有限的。

因此,想要培养出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首先就要从教师下手,要重视教师自身责任,以及重视教师教师自身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摘要近年来,作为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之一的“史由证来,论从史出”意识被逐步冷落,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普遍缺乏证据意识,不善于用史实说话,无法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新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作出了特别的强调,这对学生的思辨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的养成都深有益处,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关键词证据意识;课堂;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再现和还原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非常严谨的人文学科。

然而,近年来社会快速发展,在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正在逐步地发生变化,功利主义更是在此时趁虚而入。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却不自觉地忽略了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总是以“以论带史”的观点为出发点,我们更多地只是告诉学生历史是这样的,不是那样的,而从来不告诉学生历史为什么是这样的。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此文,明确的提出了要重视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培养。

根据《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证据意识是指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它强调的是反映和过程。

因此,探讨以“论从史出”为出发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就显得尤为有意义。

一、重教师责任,提升教师自身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做到“论从史出”,培养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这些口号看似简单,真正实行起来难度是非常大的,别说是学生,就连一般的教师,如果没有充分的史料也很难做到这些。

况且,中学时期的学生获取史料的主要来源还是课本,毕竟这些资料都是有限的。

因此,想要培养出学生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首先就要从教师下手,要重视教师自身责任,以及重视教师教师自身的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8 % §"¥———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研究◇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 赵振波“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史料是历史知识体系的基本细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人们借助史料,可以认识历史、解释历史。

可以说史料是人们进行历史研究、历史讨论的重要依据。

真实、可信的史料,不仅仅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补充,还能够带领同学们走进历史场景,帮助同学们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史料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史料的价值也不一样,同学们在对史料进行分析时,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能力、思维、素养也随之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论从史出”中的“论”指的是历史理论或历史结论,“论从史出”意思就是历史理论或结论要从史实或史料中得出,这与史料实证核心素养要求是一致的。

“论从史出”是我们分析史料的一种学习方法,“史论结合”侧重的是在论证过程中要将史实或史料与理论相结合。

我国历史悠久,58··留下了丰富的史料。

即便是针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也存在大量的、不同的史料。

因此,我们要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对史料进行辨析,以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

下面以罗马法律相关的史料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晚期开始广泛流传的基督教,承揽了帝国统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责任,并在文化上为欧洲文明的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

15—18世纪,长期屈服于神灵启示的科学理性思维,开始真正冲破宗教神学的藩篱。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传统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对上述特点进行分析。

解析:通过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主要从罗马法、文艺复兴等方面叙述了欧洲传统文明的发展历程。

传统是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

/view/0df98dc66137ee06eff918f2.htm l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原因:政治:周王室衰微,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封建社会逐渐确立过程。

经济:铁农具和农耕的使用。

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出现。

思想文化:打破“学在官府”盛行“学在民间”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比较“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同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善论性恶论韩非子: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

主张加强君王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作。

墨家:兼爱非攻(代表平民利益)百家争鸣的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各家学派彼此渗透、吸收、融合,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态度:去其糟耙,学其精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局面经济:汉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董仲舒参加对策,阐发了他的思想。

提出(内容):汉武帝重视人才董仲舒发展了儒学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推行(表现):政治:让儒生参与国家大政。

思想: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尊为正统教育:兴办太学和地方官学。

儒学经典成为教科书。

(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

根本目的:神化专制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评价: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二程思想主张:天理的核心是“仁”,修样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孔颜之乐。

朱熹:理气论,心性论,道统论。

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正君心。

集大成者。

陆王心学:心即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

张汉林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

试谈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和“论”的关系,学术界历来就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常用的说法是“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史”指“史实”或“史料”。

“论”指“结论”或“理论”。

在历史教学中,贯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思维能力。

但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一些问题。

在历史教学中,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相关的易出现问题的现象有:有些史料,如长城运河、宝剑瓦当,一般不存在误导后人的问题。

但另一些史料,如对历史事物的记载或评论,受作者的立场或动机的限制,有很强的主观性。

教师在引用史料时如果不加辨别,很容易“上当”,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不科学。

讲《戊戌变法》时,很多老师喜欢引用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

”用这个材料干什么呢?说明戊戌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这是值得商榷的。

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斩,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

海内外的舆论大多指责康、梁误国。

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力图争取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

于是,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

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

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

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

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定论。

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

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

对此,后来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供认不讳。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出示一则史料或史实,然后就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

专题四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专题四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评价亚历山大东征关于亚历山大东征,初中教材介绍的不是特别详细,因此,我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先对亚历山大本人、亚历山大东征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逐一介绍和分析,这样对东征的评价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下面四个步骤来实施教学。

步骤一:介绍亚历山大本人。

(屏幕投影展示亚历山大像,并做介绍)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Alexander III of Macedon,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城,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十八岁随父出征,二十岁继承王位。

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马其顿帝国最富盛名的征服者。

他雄才伟略,勇于善战,领军驰聘欧亚非大陆,使得古希腊文明广泛传播,是世界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步骤二: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史实。

(展示《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地图)公元前5世纪,希腊各城邦曾一致对外共御波斯,其后正当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元气的时候,北方近邻马其顿国家却逐渐强大起来。

其国王腓力二世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趁希腊各城邦混乱不堪、无力外御的时候,先后夺取了一个个衰落的希腊城邦。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

腓力二世的下一个侵略目标,便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

然而,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没有完成自己的宏图大业。

腓力二世的儿子亚历山大自幼受过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崇拜《伊利亚特》中的的英雄阿溪里,在事业中努力加以模仿。

16岁时,他就随父作战,会师南下。

18岁时,他指挥马其顿军队右翼,击败希腊联军。

20岁时父亲遇刺身亡,他在军队的拥戴下登上王位,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征。

指图讲述东征路线和帝国的疆域,并作如下讲解: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对东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作者:郭政政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4期(广西北海市第六中学)摘要:“论从史出”的观点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运用历史结论“泛化”的教学方法,回归到历史结论由史实史料归纳得出的正确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一些教师都在积极地转变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存在这些问题。

关键词:论从史出;历史教学;方法探究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虽然一些历史教师认识到了“史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导致史论脱节,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正确认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中学历史教学应当遵循的基本教学原则。

“史”主要指的是“史料”和“史实”,而“论”则是人们根据“史料”和“史实”得来的历史结论,是对某段特定的历史理性的认识和判断。

正确地运用试论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一些不恰当的史论导入则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很多历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阅读一些稗官野史和私人编撰的史书,这些野史虽然在某些方面是当时历史故事的正确还原,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受作者立场或者动机限制存在着主观性的描述,有很强的主观性。

如果教师在引用史实进行教学时不加以仔细的辨别,很容易用一种不恰当的观点来解释历史问题,从而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实施暴政,这应当是所有人对秦始皇最直观的印象,但学术界对于秦始皇的争论却是不绝于耳,将一些史学家的结论和观点作为史实,稗官野史能够让历史课堂充满着趣味性,但是同样的他缺少科学性的探究。

二、“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体现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文明,也就有了人类的历史,人类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历史教材不可能将人类历史完整地涵盖其中,只能选择性地进行教学,同时结论也是具有指向性的。

高考历史:以新航路开辟例说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

高考历史:以新航路开辟例说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

高考历史:以新航路开辟例说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1.史料实证是论证历史的依据史料实证要让学生懂得论从史出,懂得历史需要用证据说话,懂得鉴别史料的真伪和不同来源及价值,并适当规范地引用、运用史料,使其服务于对问题的解释并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独立见解,培养证据意识,从而探寻接近历史的真相。

2.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学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

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事实。

因此,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

破解这类试题的最佳策略就是始终坚持“充分条件”的原则,即“如果有A(史料),则必然有B(结论)”,就像胡适所说:“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

”3.以史料实证考查观点论证能力依据史料给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形成新的问题视野,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考查“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1.依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一般来说,史料愈是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就愈是全面。

史料愈原始、可靠,愈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任何一个历史结论都必须有史料的支撑,而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前提是史料必须真实可靠。

历史高考不需要考生再去搜集史料,它只需要你对命题专家提供的史料加以正确的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专家设定的问题加以论证而已。

2.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史料]“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活享受”……——恩格斯[历史结论]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史料]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要的一切。

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哥伦布[历史结论]史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和奢侈品的需求。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教育论丛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李江王成志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贯彻这一思想,过程大致是:“设疑~搜集史料~甄别、选择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讲述、讨论、推论)~得出结论”。

这样就从质疑入手,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形成一种不唯书、不唯上、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在历史教学中,与“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相关的、易出现的问题1.为了证明教材中的结论以及个人的观点,引用单一的史料,来证明历史问题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讲清楚课本中的知识,为了对课本里的已有的结论进行史料证明,常常会出示一些的史料或史实,然后就引导学生得出一个结论。

但这些史料是的观点是单一的,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首先,无法启迪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个结论,通常是教科书中的结论。

因而,史料仅是观点的注脚,其作用是印证教科书的结论,增强教师的说服力,而非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在鉴别、比较之后构建新的、合理的认识。

其次,史料与结论不匹配。

结论有大小,所需证据不一样,对思维严谨程度的要求也有差异,重大结论一般结论可以一般证据证明,重大结论须以重大证据证明,非常结论则非常证据必不可少。

2.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引用史料,但引用的史料都是同一观点,只是记载方法不同,有意无意的回避其它客观史实有些中学历史教师,为论证教材上或者个人的某个观点,出示了大量的材料。

但是,这些材料都是某一类别的材料,或者角度一样,或者意图一致。

材料虽多,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提供不同类型的材料,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方法,自己得出结论,这才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有的教师在出示材料之后,“论从史出”,得出的结论总是定论。

其实,在历史研究中,由于材料欠缺,有些问题是没有定论的。

胡适在曾经说过:“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论。

“论从史出”应避免简单化倾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论从史出”应避免简单化倾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论从史出”应避免简单化倾向何成刚沈为慧“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也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而在这一能力的考查上,材料解析题具有较大的优势。

这种题型不仅有助于考查学生的史学思维方法,还有助于鼓励、引导探究性理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因此,这种题型最具史学特色,而且符合新课程要求。

高考卷中的材料解析题(包括参考答案),皆出自专家之手,自然会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但是,研究过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6题后,我们对这一结论产生了怀疑,更让我们对命题过程是否严谨产生了忧虑。

可怕的是,这道“问题试题”频频出现在各种试卷中,消极影响和不良导向传播尤甚,为此,有必要以严肃的态度认真深入地讨论此题。

为便于讨论的展开,先将原题抄录如下:有研究者在论述“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两重性”时,引用过下列材料:【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材料二】正史中各代烈女数字:《唐书》54人;《宋史》55人;《元史》l87人;《明史》“不下万余人”。

——据祝瑞开:《中国婚姻家庭史》【材料三】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据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四】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请回答(1)该研究者认为,明朝妇女的婚姻观存在两重性,即保守性与自主性。

他可能使用上述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参考答案:材料一和材料二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保守性;材料三和材料四证明明朝妇女婚姻观的自主性。

(2)结合明朝中后期的经济、文化状况,你认为,该研究者提出的明朝妇女婚姻自主性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3
答题程序(三段式): 提出自己的观点、 进行综合论述、最后小结; 评分标准:按层次给分,采点与采意相结合
4
范文引路
辩 证 评 述 举 例
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 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英国 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河中 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使河面变得 浑浊不堪。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 本来清澈的母亲河变成奇臭无比的污水河,1858年是泰 晤士河的奇臭年。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作家狄 更斯所说: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 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丧冬 日。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现象。(7分)
6
解 读 评 述 举 例
材料 维新运动决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败。从 一开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阵思想的巨浪。当1895年 以后政治的活动展开时,它所唤起的感情的注意力 反过来又加深和扩大了这阵巨浪。结果,尽管维新 运动没有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 变化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 影响。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国近代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戊戌变 化运动历史意义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史论 结合)
示例
示例
示例
课堂小结
小论文,把议建: 明确论点 理清思路条理清晰合理运用 结尾总结
17
7
参考答案 (首先肯定或否定材料中的观点)材料中关于戊戌变法运动 意义的评价是正确的。戊戌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 的解放和教育的发展。 (然后用史实和结论解读)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 等人创办了《万国公报》等刊物,还组织了强学会等团体, 他们通过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 传维新变法,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戊戌变化时期,作 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 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知人论世 论从史出

知人论世 论从史出

知人论世论从史出作者:罗晓静来源:《文学教育》2008年第12期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之类的课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以及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

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一直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培养模式的变化以及自身局限的凸显,这样一门传统课程面临逐渐边缘化的危险。

因此,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亟待进行。

随着我国社会和文化又一个转型期的到来,高等学校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的改革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学科观念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也日渐深入,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改革已逐渐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同行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观念不断完善。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配套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逐渐增强了自身的独立性。

作家和作品不再仅仅是文学史知识框架的填充物,而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审美和学习的对象。

第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的主要内容是作品,囿于传统观念(如单一学科需求、单一授课对象等)编选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多元化教学的需要。

因此,国内外相关高校先后出版了新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作品导读等教材。

第三,教学手段不断丰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多媒体教学自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高校以来就被视为改革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的基本途径之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亦受益于此,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的综合运用,提高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但在笔者看来,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其一、教学观念有待调整。

一方面,“作家作品”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定位等不够清晰,理论上的探讨显得较为欠缺;另一方面,或许受到学术传统的影响,国内目前不少课程或教材要么比较求全,没有突出经典性和独特性;要么比较守旧,没有做出适应价值重构的文化选择。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
张家港市教研室 陈洁平
一、考试要求
2015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9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4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10分)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013年江苏卷历史小论文(8分) 要求: 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 字 左右。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请回答: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的“悖论”, 选择其中一观点展开论证。(9分)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 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
3.总结型
(2015届南京、盐城一模)二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一个 复杂而多元的演变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年平均增长率﹪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1990—1995年
1996—2000年
国际直接投资
590
2090
12710
21.1
40.2
跨国并购

1510
11440
24.0
51.5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和2003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整理 材料二 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 异。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 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 场扩展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 还是环境、人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安南《我们:联合国人民》
第三步分析对或错或片面性的本源,一般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理论的高度提示。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浅谈新课程中的史料运用新课标教材依据“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情操”的理念,在构建历史课程新体系的过程中,引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史料,增强了历史的亲切感、真实感、认同感;对于改变传统模式,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

使历史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复述,而是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加深对历史本质的认知和掌握,体现了新课改重视情景创设、鼓励探究求知的教育新观念。

面对如此丰富的史料,如何运用才能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使学生真正学好历史,感悟历史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史料的运用应注意兴趣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材中的图片史料,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象,正确地使用它可以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诱因。

要把内在的动机转变为思考的动力,就需要教师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史料。

在讲授《新中国的外交》一课时,我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乔冠华开怀大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游览长城,周恩来迎接来访的尼克松,毛泽东与田中首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晤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照片投在大屏幕上,立刻吸引了学生的眼球。

然后围绕每一幅照片讨论教师事先设好的相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梳理。

这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证据意识、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以及逻辑推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史料的运用应有助于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新教材在课文中和课后引用的史料,有对课文说明和补充,也有的是围绕教材重点、难点内容选取具有一定情景的材料,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辨析、解读、探究历史真相,做出评价和解释,进一步加深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理解与巩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史学家的眼光来看待真正意义上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从史出”作者:樊君明来源:《历史教学》2000年第11期《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课,在讲这节课时,我用大量史料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起了很好的作用。

一、国内(一)经济方面:材料1.(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材料2.清代沿用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

……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斯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3.(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习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编著《中国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设问,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答案:1.材料1中雍正帝是如何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重农抑商的根据是什么?(1)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重农抑商。

(2)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宁。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材料2和3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杂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3.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引导学生得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结果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经济落后。

(二)政治方面:材料4.为大府者,见黄金则喜,为县令者,严刑非法以搜括邑之钱米,易金贿大府,以博一喜。

至于大饥人相食之后,犹借口征粮,借名采买,驱迫妇女逃窜山谷,数日夜不敢归里门,胥差又至矣,门丁又至矣,必罄尽其家产而后已。

——《张享甫文集》引导学生分析,设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清政府贪污行贿成风。

2.本质上反映了什么?政治腐败。

(三)外交方面:材料5.大皇帝君临万国,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材料6.英王乔治三世于1787年任命马戛尔尼率团使华,要求中国扩大通商,优待英国,并允许英国派使臣驻华。

还准备提出六项具体的要求,(1)英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处停泊;(2)在京设立商行;(3)将舟山附近小岛一处给英商停歇和储存货物;(4)在广州附近拨一块地方给英商居住,或准许澳门居住,给英商出入方便;(5)英国自广州下澳门,由内行走,货币不上税或减少上税;(6)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

乾隆帝在致辞英王的第二道敕谕中说:"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例,不便准行。

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已非一日。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币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来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到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恐尔使臣回国后禀达未能明析,复将所请各条缮敕,逐一晓谕,想能领悉。

"——《东华续录》(乾隆朝)卷四七设问,引导学生分析:1.上述材料5反映了什么现象?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愚昧无知。

2.材料6第一段反映了英国什么要求?要求扩大对华贸易通商。

3.英国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4.①材料第二段反映乾隆帝怎样对待英国使团的?乾隆帝坚决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非分要求。

②有何意义?在当时有维护中国主权和抵制外来侵略的意义。

③当时清政府实行外交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在当时推行的是对外限制政策,实质上是"闭关锁国"。

④如何评价它?清政府把自己封闭起来,固步自封,根本不想去了解外国,以"统驭万国"的"天朝"自居,表明了统治者虚妄无知。

⑤从长远来看,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从长远来看,以"天朝物产丰盈"拒绝通商交往,顽固地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不利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丧失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更加落后。

二、国际方面材料7.(英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运往各地销售。

——《共产党宣言》设问,引导学生分析: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英国使用国外的原料、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2.其本质是什么?英国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积极对外扩张。

3.结合世界史有关内容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各国大肆进行殖民侵略扩张,抢占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4.当时英国的国情如何?(1)政治: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

(2)经济:繁荣,是"世界工厂"。

(3)对外: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积极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4)思想文化:产生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繁荣,科技领先。

从此表可以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可能性、根本原因。

再给出关于鸦片输入的有关材料:材料8.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单位:箱材料9.苏州之南濠,湖广之汉口……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

凡二三十年前,某货物越万金交易者,而今只得半之数。

问其一半售于何物,则一言以蔽之:鸦片烟而已。

——林则徐《湖广奏稿》卷五设问,引导学生分析: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鸦片大量输入,并逐年上升。

2.结合课本内容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三、关于鸦片输入的危害材料10.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计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若再数年,银价愈贵,奏销(国家开支)如何能办,税课如何能清,设有不测之用,又如何能支出?——1838年黄爵滋上道光书年份一两白银兑换制钱数1823-18241249文1828-18291337文1833-18341363文1838-18391638文设问,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社会现象?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直接影响。

(1)鸦片大量输入,并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2)破坏了我国传统的商业活动,造成商业萧条;(3)危及清朝的税收和财政支出;(4)农民以白银交纳国家税收,实际上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材料11.现在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生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

——《查禁鸦片烟案》。

《鸦片战争》(一),第414页材料12.马克思:"中国人在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

浸渗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鸦片贸易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页设问,引导学生分析: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最初主要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依附者吸食鸦片烟。

2.产生怎样的后果?鸦片输入导致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材料13.林则徐:"迨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奏稿》,第601页设问,引导学生分析: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减少清政府财政收入,削弱军队战斗力,危及清朝统治。

2.作者主张如何?由此引发什么运动?严禁鸦片。

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

由上述分析可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鸦片输入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的身心造成巨大危害,所以中国开展了禁烟运动。

可耻的鸦片贸易不仅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血腥暴利,而且是英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因此为了保护其非法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材料,学生不仅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提高了历史的可信度,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