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兵 风景画欣赏教案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 风景如画(二)》教学设计1
苏少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如画(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风景如画(二)》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生动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丽风景。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风景画的绘画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风景画的创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风景画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可能对风景画的构图、色彩搭配、画面表现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学会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自然景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步骤和技巧,能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段表现自然景观。
2.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构图设计、画面表现等方面。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风景画作品,使学生了解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和风格特点。
2.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风景画的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风景画作品。
4.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绘画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风景画作品、绘画材料、投影仪、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绘画材料、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风景画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风景画的绘画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对风景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小学美术课《作品欣赏》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艺术作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依赖他人的观点,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引导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最后,我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课堂检测和反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2.教学难点
(1)艺术作品情感与内涵的把握:例如,《星夜》中的情感表达与艺术家生平背景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情感。
(2)艺术风格与技巧的辨识:如《格尔尼卡》中的立体主义风格和表现主义技巧,学生可能难以分辨和掌握。
(3)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的理解:对于《富春山居图》这样的中国山水画作品,学生可能对画作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背景理解不深。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作品欣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艺术作品的魅力。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不同艺术风格的辨识和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过程中,对于各个艺术风格的特点和区别没有强调得足够清晰。为了改善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对不同艺术风格代表作的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美术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风景欣赏
美术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之风景欣赏一、引言在美术课程设计中,风景欣赏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和学习风景画,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趣,还能学习到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
本文将介绍一份美术课程设计教学教案,以便教师们能够有效地开展风景欣赏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2. 培养学生欣赏风景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3. 学习和掌握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风景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理解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 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构图、色彩运用等绘画技巧;3. 学会用绘画表现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观,并能独立创作一幅风景画。
四、教学步骤1. 风景画的历史背景和发展(20分钟)a. 教师介绍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 通过展示经典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风景画特色。
2. 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30分钟)a. 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原则,如第一构图定律、黄金分割等;b. 分析和讨论一些经典的风景画作品,强调其构图和色彩运用的特点;c. 给学生分发素描纸和彩色油画棒,让他们尝试练习绘制几张基础构图。
3. 风景画的表现手法(30分钟)a. 教师介绍风景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如透视、明暗对比等;b. 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表现手法的运用;c. 指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绘制一幅有层次感的风景画。
4. 创作一幅风景画(40分钟)a.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选择一个题材,并进行构思和素描;b. 学生使用彩色油画棒进行上色,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运用;c.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分享,并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通过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其对风景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 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寻找进一步提高的方法。
六、教学资源1. 经典风景画作品集,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风景画;2. 素描纸、彩色油画棒等绘画工具;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作品和介绍相关知识。
小学美术《风景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美丽的风景》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风景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风景画的概念,认识风景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
2.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画的创作,包括以下步骤:
a.观察身边的自然风景,选取一个喜欢的场景进行绘画。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品质。
5.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风景画,了解不同地域的风景特色,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风景画是以自然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它可以展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它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观察和欣赏自然。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位著名画家的风景画作品。这个案例将展示风景画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现自然风景。
b.风景画的透视关系
-让学生了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等基本透视原理,并能将其运用到绘画中,使画面具有空间感。
c.风景画的实践创作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基本创作流程,包括观察、构思、草图、上色等。
2.教学难点
a.线条的表现力
-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不同线条的表现力,需要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线条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b.运用线条、色彩表现风景画的透视关系、光影效果。
c.合理布局画面,注意构图的美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观察自然风景,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使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
《外国风景画赏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六、学生在课堂上能和同学们讨论合作。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教师活动1
一、对比导入
对比上节课《海港日出》和《日出·印象》
引出印象派
学生活动1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围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系列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学生分析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分享交流中学习并有实际收获。下同)
2.师根据情况补充表现技法和审美情趣
山坡和地平线都以对角线形式交叉组合画面,从而构成伸向低谷的变化多端的斜坡。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动静处理十分巧妙。浓重的树木类似剪影般屹立于前景,白雪覆盖着沉睡的大地,肃穆宁静,而穿越于林间的猎人和机灵的猎狗、远处冰河上的溜冰者身影以及空中飞翔的小鸟,使沉静的山野充满生机。
1.基本信息
德朗(1880~1954)出生于法国沙东,是法国野兽派先驱者。1906年3月,德朗来到伦敦,并在透纳的海景画激励下,创作了一批风景画,《威斯敏斯特大桥》是其中之一。
思考:画家为什么这样表现?它有什么意义?通过交流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野兽派作品。
组2:示例作品《雪中猎人》
1.基本信息
彼得·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不仅发展了凡·埃克和博斯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为了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斯艺术的先导。
要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引导学生多欣赏,多感受,多分析和讨论,提高鉴赏能力。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的不同绘画风格,了解立体派和抽象派的艺术特点。
幼儿园欣赏美丽风景画教案
幼儿园欣赏美丽风景画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观察、感知、欣赏美丽风景的能力。
2. 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认识、理解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欣赏美丽风景画的能力。
2. 提高幼儿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水平。
教学难点:1. 通过欣赏和绘画提高幼儿对美丽风景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美丽风景画集。
2. 彩色画笔、颜料、画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集体欣赏美丽风景画(10分钟)教师把美丽风景画集带到班级内,推荐一些适合幼儿的美丽风景画,让幼儿自由欣赏,并标注其局部和整体特点,以及幼儿在看画时的感受和想法。
Step 2:引导幼儿欣赏并创作(30分钟)1. 让幼儿摸索出他们想画的风景画和具体的构图和色彩组合并交流,以提高其创作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2. 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绘画构图方式和调色的技巧,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挑战自我。
Step 3:个别指导和评价(20分钟)1. 观察幼儿绘制的画面,帮助幼儿纠正一些绘画技巧上的错误,指导幼儿绘画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2. 对每幅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的表现并建议改进。
Step 4:分享和展示(10分钟)1. 让幼儿分享他们的作品和创作过程,激发幼儿展示和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2. 教师可将幼儿的作品用PPT或DIY海报等形式展示,并邀请家长参加观摩和点评。
教学反思:美丽风景画的欣赏和绘制是幼儿美育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它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水平和创造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的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调整细化教学目标和过程,促进幼儿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课风景画教案模板
年级:六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特点,掌握风景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风景画创作。
教学重点:1. 风景画的构图和表现手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画创作。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将观察到的自然景物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风景画范画、风景画工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风景画材料(水彩纸、水彩颜料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自然景物的笔记本、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风景画范画,引导学生欣赏,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这幅风景画吗?请说一说你们喜欢它的原因。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风景画的特点,如色彩丰富、构图合理、表现手法多样等。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风景画的构图方法,如近景、中景、远景的布局,画面层次的安排等。
2. 教师讲解风景画的表现手法,如线条、色彩、光影等。
3. 教师示范风景画的绘画过程,包括构图、描绘景物、添加细节等。
三、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风景画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风景画的特点和绘画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说一说风景画的特点和绘画方法。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风景画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风景画中的光影表现,如明暗对比、光影效果等。
2. 教师讲解风景画中的色彩搭配,如冷暖色调、饱和度等。
三、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风景画作品。
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
文章标题: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1. 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受是至关重要的。
而自然风景画欣赏作为一种美育活动,有助于引导孩子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2.1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观看自然风景图片或画册,播放自然风景的音频或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第二步:感受让孩子们用五官感受自然风景的美,比如听风的声音、闻草木的清香、摸大地的温度等,通过感官的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
第三步:创作让孩子们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感受和理解,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第四步:欣赏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让他们相互欣赏、交流,通过共享和交流,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自然之美。
3. 文章总结通过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幼儿园的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创造力和保护意识,为他们今后对自然的认知和热爱打下良好的基础。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更容易被自然的美所感染和吸引。
通过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可以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
结语在幼儿园教育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的开展有益于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自然,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5. 深入感受自然的美丽在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深入感受自然的美丽。
在感受环节中,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校园或者自然风景区,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孩子们可以聆听鸟鸣虫鸣,欣赏清澈的溪水和青山绿水,品味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感受自然的变化和魅力,引导他们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意境。
6. 创作表达自然之美在创作环节中,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和理解。
美景赏析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美景赏析的基本方法,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去欣赏美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美景赏析的基本方法。
2. 从不同角度欣赏美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美景赏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幅画让你想到了什么?”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欣赏美景。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美景赏析的基本方法,包括:(1)观察法:仔细观察美景的形态、色彩、布局等。
(2)联想法:将美景与自己的经历、情感联系起来。
(3)比较法:将美景与其他美景进行比较,找出其独特之处。
(4)想象法:发挥想象力,将美景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美景赏析练习,选取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多个角度去欣赏。
(1)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师提问:“这首诗歌描绘了哪些美景?你是从哪些角度去欣赏的?”(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赏析心得。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组自然风景照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赏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赏析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景赏析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景,互相交流赏析心得。
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眼中的美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美景赏析,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美景赏析活动。
小学风景美术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方法,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搭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和色彩搭配。
2.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风景画作品、教材、画板、画笔、颜料、水彩等。
2. 学具:学生自备画板、画笔、颜料、水彩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风景画吗?为什么?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风景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景画。
(二)新课讲授1. 讲解风景画的基本特点:画面内容以自然风景为主,构图饱满,色彩丰富,富有空间感。
2. 讲解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包括前景、中景、远景的布局,以及画面主次关系的处理。
3. 讲解风景画的色彩搭配:包括色彩的冷暖、明暗、饱和度等,以及如何运用色彩表现景物特征。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风景画的构图和色彩搭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 学生分组进行风景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风景画的特点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创作一幅风景画。
2. 学生将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展示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3.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注:以上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风景画教案
初中风景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风景画的基本绘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2. 风景画的绘画技巧3. 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4. 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风景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风景画的图片、绘画材料和参考书籍。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著名的风景画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这些作品,探讨风景画的魅力所在。
2. 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的知识。
结合实际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技巧。
3. 观察与表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观察自然景观。
引导学生关注景观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景观,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表现力。
4. 创作实践(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进行风景画的创作。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互相欣赏、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培养具有绘画天赋的学生。
七、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继续练习风景画创作,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教师定期收作业,进行评价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风景画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鉴赏与欣赏》教案
3.情感态度:通过感受家乡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4.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操作,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耐心描绘的良好习惯。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乡风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表现家乡的特色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践。这个实践将演示构图原则和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践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5.团队合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与同学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构图原则: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构图原则,如前景、中景、背景的划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家乡的风景》,强调画面中景物的布局和层次感,使学生在创作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原则,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教材中的作品《家乡的风景》。这个案例展示了构图原则和色彩搭配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家乡的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前景、中景、背景的划分以及色彩的冷暖、明暗对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遵循构图和色彩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创作思路,引导学生勇于尝试,提高创新能力。
美术课风景画创作技巧讲解教案
美术课风景画创作技巧讲解教案课题名称:美术课风景画创作技巧讲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技巧,掌握使用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习风景画的构图、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风景画的构图技巧、色彩搭配和线条运用。
难点:如何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创作,并表达个人情感。
解决策略: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和认知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准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资源、教具和设备:提供画纸、画笔、颜料、画架、调色板等;根据学生年龄和水平选择适当的风景画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优秀的风景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技巧。
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风景画的构图技巧,如前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感。
2. 讲解色彩搭配原则,如互补色、类似色等。
3. 讲解线条运用技巧,如粗细、曲直、轻重等。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风景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表现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
四、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总结风景画创作技巧,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板书设计:1. 风景画概念2. 构图技巧- 前景、中景、远景- 透视原理3. 色彩搭配- 互补色、类似色4. 线条运用- 粗细、曲直、轻重课后反思:评估标准:观察学生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同行评价和学生的反馈将有助于改进教学策略。
初中美术之风景画教案
初中美术之风景画教案美术是一门强调观察和表现能力的学科,其中风景画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画是绘画艺术中一种非常具有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绘画形式,它反映了自然风光的美丽和人们对自然的喜爱,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和表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编写一份初中美术之风景画教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任务。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的发展历史、特点及表现手法。
2.掌握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学会分析和欣赏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培养审美眼光和艺术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提高创作水平,使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手笔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风景画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2.风景画的表现手法:平面的构成、色彩的运用、明暗的处理,以及形式化和写实化的表现方式。
3.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4.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风景画作品,包括中国和国外的名家作品。
5.通过实践,完成自己的风景画创作,包括选择合适的主题、选材、构图、写生和创作等环节。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介绍风景画的发展历史、特点及表现手法等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或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亲身体验法:在学生的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体验绘画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掌握。
4.讨论法:在欣赏和分析作品的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和思考能力。
5.实践体验法:学生通过现场写生、户外写生等方式,加深对自然风光的观察和感受,提高审美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或其他方式,展示一些先进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对风景画有所感知。
2.讲解(20分钟)介绍风景画的发展历史、特点及表现手法等相关知识。
3.示范(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不同绘画材料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探索大自然的美
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探索大自然的美自然风景画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观赏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份能够引导孩子们深入欣赏自然风景画的教案,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从介绍自然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展开对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的深入探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孩子们探索大自然的美。
一、自然风景画的基本概念1.自然风景画的定义:自然风景画是指以山水、花鸟、林木等自然景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它通过艺术家的笔触和色彩,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绚丽。
2.自然风景画的作用:自然风景画不仅可以使人们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更能够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风景画还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各种景物,培养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二、幼儿园自然风景画欣赏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让幼儿:- 掌握自然风景画的基本概念,了解山水、花鸟等不同类型的自然风景画;-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绚丽,培养审美情感;- 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教学准备- 准备展示图片或图书,包括山水、花鸟、林木等不同类型的自然风景画;- 教师应提前对自然风景画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和准备,以便能够深入讲解;- 准备一些简单的绘画材料,如颜料、画笔等,以便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活动。
3.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自然风景画,向幼儿介绍自然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并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类型的自然景物;- 第二步:通过观赏自然风景画,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绚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第三步:组织幼儿进行绘画活动,让他们用画笔和色彩表现自己心目中的自然风景,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教学总结在本次教学中,幼儿通过观赏和绘画自然风景画,不仅加深了对自然风景画的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2024年风景写生美术教案导入
2024年风景写生美术教案导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四章“自然与生活”的第三节“风景写生”。
详细内容包括风景画的起源、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写生技巧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起源和风景写生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写生技巧的实践操作。
重点:风景写生的概念,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板、画架、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铅笔、橡皮、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2024年风景写生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风景画美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美景的?”2. 知识讲解:(1)介绍风景画的起源和发展;(2)讲解风景写生的概念及重要性;(3)分析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技巧。
3. 实践操作:(1)现场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进行风景写生,讲解写生步骤及注意事项;(2)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风景写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3)作品展示:展示学生的写生作品,进行评价与交流。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经典风景画作品,讲解其构图、色彩运用及表现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现场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风景画的起源与发展2. 风景写生概念及重要性3. 构图与色彩运用技巧4. 写生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景”为主题,完成一幅风景写生作品。
2. 答案要点: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能表现出家乡风景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多观察自然风景,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表现风景美,提高绘画水平。
王志兵 风景画欣赏教案
风景画欣赏教案授课人:王志兵一、课题:风景画欣赏课二、教材: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欣赏》高一年级第六章第二节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学生分析:本节课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们经过了小学至初中的美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
并在高一的前五章中学习了素描、壁画、中国画、书法、篆刻的知识。
还在之前的一节课中初步接触了一些油画知识,这便于这节课对油画的深入介绍,并更容易通过与其它画种的横向联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高中的学生自主能力强,不喜欢被动式的接受并且因升学压力学习紧张,只将学习重心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对美术欣赏课缺乏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尽量精简枯燥的文字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
并通过大量图片来吸引学生,以图片为桥梁来自然的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
本教材难度适中以欣赏为主,学习起来没有压力,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
五、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风景画欣赏。
本节内容属于西方文化类教材,对学生进行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先介绍什么是风景画以及风景画的特点。
然后介绍风景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再以丰富的图片介绍各国各时期的风景画作品。
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风景画形式、风格的多样性,体验如何欣赏风景画。
本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欣赏极具代表性的优秀风景画作品来体会不同时期不同画派风景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提高风景画的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风景画,风景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提高欣赏风景画的审美能力。
但是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
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由于学生没有油画基础和缺乏鉴赏能力,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
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风景画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及其艺术特征。
并学会欣赏风景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高中鉴赏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材:《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系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认识风景画的类型和风格。
2. 培养学生欣赏风景画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分析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感悟人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风景画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和风格。
2. 教学难点:如何欣赏风景画,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画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风景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风景画。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风景画的定义、表现手法、色彩运用等。
2.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风景画的类型和风格。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幅风景画作品,分析其类型和风格。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景画,谁能分享一下你所了解的风景画?”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风景画,深入探讨如何欣赏风景画。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如何欣赏风景画,包括:观察画面构图、色彩搭配、表现手法等。
2. 教师展示不同风格的风景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表现手法和审美特点。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以个人为单位,选择一幅风景画作品,撰写一篇欣赏文章。
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风景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分析风景画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撰写一篇欣赏文章,展示对风景画的鉴赏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山水画赏析教案
课题:山水画赏析教学目标:1、简要了解山水画的发展概况2、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山水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美3、感受山水画意境美,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健康心理教学重点:区别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的特点,了解山水画发展概况教学难点: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艺术美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1、江苏是我国山水园林、名胜古迹高度集中的省份,你知道我们家乡有哪些著名的湖光山色2、提问学生游览过祖国哪些名山大川,谈谈感受二、合作探索1、投影显示本地风景名胜照片,并出示教师为本地名胜所创作的一幅山水画,通过比较讨论问题(1)照片中的景与画中的景有无异同(2)照片中的景属保种美?画中的景又属何种美?景是现实美,画是艺术美。
现实美较之艺术美有无与伦比的丰富性,但它缺乏艺术美的高度集中性高度和高度理想性,所以才有“西湖风景美如画”散点透视即透视没有固定的视点、视向、视域,取景作画不局限于视点、视向的束缚2、比较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和倪瓒《幽涧寒松图》讨论两幅山水画表现方法有何不同?重点语:青绿山水画属中国画中工笔重彩画范畴之内的画种,是把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性颜料涂在经过勾皴的山峰与坡脚形成主色调,使山水处于浓郁的青翠之中水墨山水画的水墨为主进行勾、皴、擦、染、点来表现山石树木等,其中包括用不同的植物颜料渲染的没色山水画3、通过画家创作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的录像,强化学生对这两种山水画的感知效果4、分组讨论《溪山行旅图》、《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清凉环翠图》、《淮扬清秋图》,对它们的技法特征、画面布局、艺术效果畅谈自己的感受,每组选一名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教师小结时,交代山水画发展的简要脉络、代者的师承关系、画家身处的轶闻趣事等,让学生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品味我国古代山水画杰作,从而产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敬仰的热爱的健康心理三、感情体验阶段1、《千里江山图》属何种山水画?其美何在?2、《溪山行旅图》与《富春山居图》主要区别是什么?3、《清凉环翠图》表现的是何方水土?你知画该地现在变成了什么状况?4、清代四僧指的是谁?他们共有种怎样的情感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请举一例说明重点语:宋初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师,写实为本,《溪山行旅图》以“景真”“情真”为美,令观者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感。
初中美术教案范文——风景画技法教案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美的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好的开发意识和观察力。
今天我们来讲一下初中美术风景画技法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风景画基本的技法和要素。
2.掌握不同构图和调色技巧的运用。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4.增强学生对自然美景的赏析和感悟力。
二、教学内容:1.介绍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
2.讲解不同部位的素描、白描、浓淡处理。
3.阐述不同构图和调色技巧的运用,如透视、明暗变化等。
4.教授绘画风景画的基本要素,如天空、云朵、山脉、水景等。
5.通过创造性的绘画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实际技巧。
三、教学流程:1.互动交流:教师向学生介绍风景画的特点和意义。
并实践演示初步手段。
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风景画的基本构图和色彩搭配,并进行详细的讲解。
3.示范训练:教师展示不同部位的素描、白描、浓淡处理,以及不同构图和调色技巧的运用。
4.学生独立练习:让学生自己练习,完成一幅风景画。
5.作品展示: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自身绘画能力。
2.采用情境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自然环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提高风景画的绘制技巧和品质。
3.强调艺术性,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美学素养。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
2.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评估。
3.教师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进行评估和指导。
六、教学体会:通过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初中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通过学习绘画技法和综合素质提高,不仅能够开发自身品质和创造能力,还能够感受到美的宁静和艺术的魅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进取,更新教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迸发出更多的创意和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画欣赏教案授课人:王志兵一、课题:风景画欣赏课二、教材:广西美术出版社《美术欣赏》高一年级第六章第二节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学生分析:本节课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们经过了小学至初中的美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美术知识。
并在高一的前五章中学习了素描、壁画、中国画、书法、篆刻的知识。
还在之前的一节课中初步接触了一些油画知识,这便于这节课对油画的深入介绍,并更容易通过与其它画种的横向联系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高中的学生自主能力强,不喜欢被动式的接受并且因升学压力学习紧张,只将学习重心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对美术欣赏课缺乏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尽量精简枯燥的文字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
并通过大量图片来吸引学生,以图片为桥梁来自然的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
本教材难度适中以欣赏为主,学习起来没有压力,较适合高中学生学习。
五、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风景画欣赏。
本节内容属于西方文化类教材,对学生进行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材先介绍什么是风景画以及风景画的特点。
然后介绍风景画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再以丰富的图片介绍各国各时期的风景画作品。
让学生直观的了解风景画形式、风格的多样性,体验如何欣赏风景画。
本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欣赏极具代表性的优秀风景画作品来体会不同时期不同画派风景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提高风景画的审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风景画,风景画的艺术特点及其历史,提高欣赏风景画的审美能力。
但是按照教材上课,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只是欣赏了解。
教师难备课,课也容易空洞,由于学生没有油画基础和缺乏鉴赏能力,很难参与讨论,教学很难展开。
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风景画几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及其艺术特征。
并学会欣赏风景画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对风景画的喜爱,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七、教学重点:1、风景画的定义。
2、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欣赏。
)八、教学难点:1、如何欣赏风景画。
九、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八开清晰彩色风景画和摄影挂图。
对风景画做深刻地了解,熟练掌握本课内容。
2、学生准备:美术课本。
课前上网搜索或去图书馆了解一些风景画知识,寻找感兴趣的风景画家或画。
十、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拿出莫奈的《日出·印象》的图片让学生们欣赏。
让学生们说说对这幅画的认识。
(引导学生们回想之前学习的油画知识,让同学们回答这是油画中的哪种绘画形式)由此引出新课,这节课所学习的就是风景画。
活动一:(以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主,教师补充引导为辅。
培养学生的系统概括力。
)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的37页阅读1分钟。
再让同学们先自己说说什么是风景画。
(提问让同学自己回答,教师加以补充引导。
)然后让同学总结之前各种答案。
最后教师小结并归纳(再说)出完整准确的风景画定义。
风景画就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
(中国画中的山水画属于风景画,但不用此概念。
)该词约在20世纪传入中国,仅使用于西方传入的油画、水彩画等。
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风景画,主要用于油画、水彩画等画种。
西方风景画之所以古今中外都喜爱,是因为它表现了美丽丰饶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情感与希望,能唤起人们的审美共鸣。
活动二:(组织知识纵向联系,使同学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并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自学质疑、独立思考。
)挂出摄影作品与风景画让同学们观看、比较。
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既然都是以风景为对象的记录与描绘,那摄影与风景画又有何不同呢?(引导同学们发现与一般风景摄影只是照实记录现实事物不同,风景画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加入了画家的主观想象与创造,更能反映出画家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使得作品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愿望、感受等,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接着让同学们看课本(美术书)上的风景画,问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提示同学们从各幅画的用色,技法,构图方面进行比较。
让同学们发现各幅画的形式、风格都大不相同。
)然后再问为什么风景画会有形式、风格多样性的表现呢?(提示同学们在刚刚所学的知识里找答案。
同学们就会发现是因为画中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思想,各幅画表达了各个作者不同的思想内涵而使画作呈现出形式、风格的多样性。
)最后补充风景画呈现多样性的原因也有作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和风景画的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让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到风景画的发展历史并朗读。
活动三:(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对风景作品进行赏析)让同学们对莫奈的《日出·印象》进行赏析。
先让同学们回答对作者莫奈的了解。
提出引导问题:莫奈是哪个国家的?哪个时期?哪个画派?该画派在艺术观点上有何主张?绘画风格是怎样的?同学们还认识莫奈的什么别的作品?(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讨论并积极发言)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对莫奈做介绍:克劳德·莫奈(1840-1926)1840年生于巴黎。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
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
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
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
代表作有《日出·印象》、《睡莲系列》、《卢昂的圣母院系列》等。
印象主义作为绘画流派出现于法国。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吸收荷兰、英国、西班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
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
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
然后让同学们对《日出·印象》画面进行赏析。
提出引导问题:该画作于何时?作者画的是什么?使用了怎样的色彩?使用了怎样的技法?对整幅画面有何感觉?给此画在当时受到怎样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看法,艺术的鉴赏不同于数学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加以引导。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对《日出·印象》做分析:这幅名画是莫奈于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
《日出·印象》描绘的是在晨雾笼罩中日出时港口景象。
在由淡紫、微红、蓝灰和橙黄等色组成的色调中,一轮生机勃勃的红日拖着海水中一缕橙黄色的波光,冉冉生起。
海水、天空、景物在轻松的笔调中,交错渗透,浑然一体。
近海中的三只小船,在薄雾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远处的建筑、港口、吊车、船舶、桅杆等也都在晨曦中朦胧隐现……这是画家从一个窗口看出去画成的。
如此大胆地用“零乱”的笔触来展示雾气交融的景象。
这对于一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乃是艺术的叛逆。
该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使然,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
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引起了官方的反对。
当1874年莫奈和一群青年画家举办展览时,这幅《日出·印象》遭到了诽谤和奚落。
有的评论家挖苦说:“毛坯的糊墙纸也比这海景完整!”更有人按这幅画的标题,讽喻以莫奈为首的青年艺术家们为“印象派”,于是“印象主义”也就成了这个画派的桂冠。
活动四:(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已习得的知识。
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敢想、敢说、敢做、敢冒风险、敢标新立异。
)让同学们自己对凡·高的作品《星月夜》进行赏析并分组讨论。
提示同学们用分析《日出·印象》的方法来分析,并可以参考课本上的资料。
讨论结束让各组派位同学对《星月夜》做分析。
教师对同学们的分析给予肯定,然后向同学们说说不同的人对此画不同的理解:(以此来让同学们了解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对错,使同学们有更开阔的思维,并更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星月夜》中,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彗星的景象。
它给人的感觉是,陷入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的天空,仿佛已变成一束反复游荡的光线的一种扩散,使得面对自然的奥秘而战战兢兢的芸芸众生,顿时升起一股绝望的恐怖。
”-- [意] 利奥奈洛·文杜里《从马奈到劳特雷克》“凡高的宇宙,可以在《星月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
凡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和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然而这种幻想,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
”-- [美] 阿纳森《现代艺术史》“这幅星月之夜是凡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宇宙进化) 感受...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的蠕动着。
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绚丽的色彩”--《世界名画与巨匠-凡高》“荷兰自古以来即有画月光风景的题材,但是能够像凡高般,把对宇宙庄严与神秘的敬畏之心表现在夜空的画家,却前所未有 ... 一方面表达高亢压抑的感情,另一方面画面构图又经过精确的计算。
画中以树木衬托天空,以获得构图上微妙的平衡,从这点来看,就可明白绝非是光靠激情即可画出来的。
”--《西洋美术家画廊-凡高》“摄人心魄的仍是打着大海一样旋纹的夜空,点缀其中的星星纷纷爆裂,宛如一团烟火;月亮在夜空灼灼闪光-- 文森特又使出妙手,把月亮涂成了黄的。
”--《大艺术家系列-凡高》挂出柯罗的《池塘边的三头牛》。
让同学们以这节课所学到的赏析方法对此画进行赏析并分组讨论。
各组派同学说明自己对此画的理解,然后再让同学们对刚才的回答提出自己的看法:是同意还是反对?理由是什么?或加以补充。
真正的让同学们自主完成对一副风景画的赏析,掌握欣赏风景画的方法。
给同学们欣赏风景画作品,教师做简单说明:作品:《深渊》作者:列维坦(1860~1900)俄罗斯年代:1892年画幅:150cm×209cm 收藏于莫斯科特列恰柯夫美术馆十一、课后作业:根据资料及这节课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深渊》写一篇短小的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