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活而有序”——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纪律管理
课堂小组里的规章制度

课堂小组里的规章制度
《课堂小组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堂学习和小组合作,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希望大家能共同遵守:
1. 尊重他人: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大家要互相尊重,不要批评或歧视其他成员,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
2. 参与讨论: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和活动,不能沉默或者懒惰。
要尽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认真倾听其他人的看法。
3. 分工合作:在小组任务中,大家要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分配工作,尽量平衡各人的贡献和付出,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4. 守时守纪:每次小组活动都要准时到达,不要迟到早退。
同时,要遵守老师和小组成员的约定,不要无故缺席或取消安排。
5. 保护环境:我们要爱护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环境,不要在教室里乱扔垃圾或破坏公共财物。
6. 团结友爱:在小组合作中,大家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
不要因为个人利益而破坏团队凝聚力。
以上规章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小组学习和合作,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共同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小组氛围。
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

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管理如何达到小组有序进行,达到活而不乱之效?1、班主任要按组分好黑板,粉笔谁管理,黑板谁擦,要明确。
任课教师上课时黑板必须用好,达到每节都充分利用。
学生到黑板前要先写上自己名字,设计好板面,书写要清楚。
2、加强对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教育和宣传,尤其是让学生明白:倾听他人发言是一种美德,是合格的中学生一种表现,小组讨论声要小,开口之前要想好,别人发言我倾听,意见不同我不吵。
同时要求发言者声音宏亮、抑扬顿挫,发言前先评价他人发言,养成好习惯。
班长管好小组,组内纪律组长管理好组员,教师管课堂。
3、小组内结对子方法:每组内1号与6号,2号与5号,3号与4号,(或1与8,2与7,3与6,4与5)结对子实行捆绑,一人违纪,两个都受罚,一个答不上,两人都受牵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组间开展“四比”活动,建立竞争机制。
此活动教师可以:(1)作业完成情况。
(2)学生参与人数多少。
(3)课堂纪律。
(4)小组考试成绩总分等四个方面来考核。
等级制或百分制,5分制均可。
要求每位教师每节课将上述四项内容实行日查,周结,两周一表奖。
评选分组合作学习标兵、发言积极分子、优秀学习小组、进步最快生等。
5、课下教师与学生谈心。
课上经常违纪,表现异常的学生,采取课上冷处理,课下单独谈心,多找闪亮点,带显微镜看学生。
6、对于反复无常、屡教屡犯的学生,放学后进行意志训练或留校制度。
前一天通知家长,你的学生需要放学后意志力训练多长时间,并且要求家长来接。
7、每周班会,班主任要对课堂现象及其措施要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8、每个小组内要有追赶目标,要有措施,要有计划,每位组员要有月计划,包括追赶前面同学目标,自信名言,具体学习内容与时间安排,学会利用“三前”(睡前、饭前、上厕所前)时间学习等。
9、自习时,教室要突出“静”字。
以学生独立完成任务为主。
我校分组合作学习刚一年有余,,一定会有一个从新鲜、适应、艰苦到成功的过程。
我校全体师生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充分的认识,要积极地发动,全员地参与,细致地操作,不断地完善,才能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最终才能实现争先保中的目标。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

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管理细则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的管理是确保课堂顺利进行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基础。
良好的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课堂纪律与教学秩序的管理细则。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课堂纪律的管理从建立良好的课堂规则开始。
在开学之初,教师应该制定一系列合理、明确的规则,并向学生宣布。
这些规则可以包括迟到、早退、请假和按时交作业等事项的处理方式,以及学生的表现得到承认和奖励的方式。
制定规则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利益,鼓励他们遵守规则。
同时也要告知学生规则背后的原因,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些规则。
二、严格执行纪律制度建立了课堂规则后,教师要严格执行纪律制度。
无论是迟到、走神或是干扰他人学习,都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是口头警告、在班级公示或是与学生家长交流等。
当然,对于严重违纪行为,教师可以适当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如惩罚性作业、留校察看等。
重要的是,教师要始终保持公正,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三、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除了严格管理纪律,教师应该注重激励学生的积极行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表扬那些对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做得好的学生,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良好的表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小奖励机制,如课堂小活动的胜出者可以获得小奖品或者在班级公开表彰等。
这些积极的激励措施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管理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
四、倡导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维护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至关重要。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尊重师生、尊重他人的学习需求。
例如,不应该打断他人发言,不应该在课堂上随意交流,不应该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以维护一个安静、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起到榜样作用,遵守课堂规则,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
五、注重教师管理的灵活性在课堂纪律和教学秩序管理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来管理纪律。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和规则,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环境。
预备1.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课程。
2.每个小组应包括 3-5 名学生。
3.小组成员应该彼此了解,在学术、时间等方面要有充分的沟通和协商。
4.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工具和资源,包括学习材料、教材、笔记本电脑等。
请提前准备好这些资源并确保其可用。
任务分配1.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有一个相应的任务,并对任务完成负有责任。
2.任务分配应遵循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分布,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3.每个小组成员应该经常向其他成员更新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要求他们的帮助或意见。
纪律1.每个小组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得擅自延迟或留下任务未完成。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任何个人或集体行为不得损害组成员的学习和利益,不得干扰其他小组的学习。
3.小组成员应尊重其他成员的观点并保持合理和互相谦让的态度。
4.发生争议时,小组成员应努力去解决问题,并听取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最佳解决方案。
惩戒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遵守规则和规章制度的小组成员会面临惩戒。
1.首先,教师将给予口头警告。
2.如果行为持续不改,教师将给予书面警告,并报告相应的国际学校的领导人。
3.如果上述情况仍未能解决问题,教师将通知家长,并约定进一步行动。
4.在特定情况下,教师将可能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来确保学习环境的安全和有序。
结束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中普遍应用于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我们希望通过本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和规则,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好!。
学习小组合作规章制度

学习小组合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习小组是由若干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的学习组织,旨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第三条学习小组成员应遵守本规章制度,并尊重其他成员,共同维护学习小组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组成与管理第四条学习小组成员应达成共识,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选取一名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工作。
第五条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组织能力和领导力,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小组的发展。
第六条学习小组组长在学习过程中应起到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学习讨论,为成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三章学习规划与执行第七条学习小组应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安排、任务分工等,并严格执行。
第八条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应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积极分享知识和经验。
第九条学习小组应设立学习目标,并定期进行学习评估,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第四章学习交流与讨论第十条学习小组成员应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遵守学习规则,积极参与学习讨论和交流。
第十一条学习小组成员应尊重他人意见,谦虚学习,不得轻视他人或诋毁他人。
第十二条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讨论中应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学习的深入和提高。
第五章学习纪律与奖惩第十三条学习小组成员应遵守学习纪律,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学习活动,不得干扰他人学习。
第十四条学习小组组长有权对违反规定的成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第十五条学习小组组长有权对积极表现的成员进行奖励,鼓励成员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规章制度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制定和修改,并由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执行。
第十七条学习小组组长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规章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
第十八条学习小组成员有权向学习小组组长提出建议和意见,共同促进学习小组的发展。
学习小组合作规章制度是学习小组管理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只有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执行,才能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根据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2. 小组合作学习应以学生自愿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助,实行民主、平等、互助、共进的原则。
3. 小组合作学习应涵盖各学科,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
二、小组组建与管理1. 小组划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每组人数一般为5-8人。
2. 小组分工:每个小组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如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副组长负责记录、组员负责发言等。
3. 小组动态管理:教师应定期对小组进行调整,以保持小组成员的活力和竞争力。
4. 小组评价:建立科学的小组评价体系,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1. 课前准备:小组成员应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课堂讨论: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
3. 课后总结:小组成员对本次学习进行总结,记录学习收获和不足,为下次学习提供参考。
4. 小组互助:小组成员应互相帮助,解答疑惑,共同提高。
四、小组合作学习评价1. 个人评价:教师应对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纳入个人成绩。
2. 小组评价:教师应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成果、团队协作、课堂表现等。
3. 评价结果运用:小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五、违规处理1. 违反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的学生,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2. 小组成员不履行职责,影响小组合作的,教师应督促其改正,多次不改者,调整出小组。
3. 恶意破坏小组合作学习氛围的,教师应严肃处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正常进行。
六、附则1. 本规定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3篇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3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制度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1一、小组学习方式1、课前合作:分配预习工作,查找资料,完成规定预习内容。
2、课堂合作:课堂上的提问、讨论、交流、提问、点评、互改作业等都是课堂合作内容。
3、课后合作:检查朗读、背诵,以及复习、整理未弄懂的问题,以便下次学习继续解决。
二、小组组建方式1、分组:按优、良、潜能生合理搭配,同时兼顾性别、特长等,保证各小组有各学科优秀学生。
根据本班学生的多少,可5人小组,也可以分为6人小组,做到优势与劣势的整合。
2、排位:由传统的插秧式变为方阵式,便于1帮1或多帮1。
3、编号:给每个小组编号或者个性化取名,便于识记和评分。
三、合作小组的管理分工及职责:(一)组长的职责:1、组织督促小组学生一起完成学习任务;2、给小组同学分配确定具体的学习任务并帮助其确定知识的展示的方式;3、负责本组的上课纪律;4、评价本小组学生的上课表现和目标任务达标情况。
(二)小组内学生评价细则1、每个组准备一个考评本,设正副两个组长。
2、正组长负责学习,副组长负责管理纪律,一节课一考评,一天一统计,一周一评比。
用“正”字统计自己负责的5位同学一天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及展示的成绩情况。
考评共分五项:①课堂发言:发言一次加一分(正字画一笔得一分),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回答错误不加分。
②课堂展示:展示一次加一分,有解题方法的总结或得到老师的特殊表扬加二分;展示错误不加分。
③组内讨论:积极参与组内讨论的,一节课1分,表现比较突出的加2分;不积极不参与该项为0。
④完成任务:老师或组长分配的学习任务,及时完成的加1分。
不及时为0。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和教师。
3. 小组成败与否,关系到班级荣誉和个人的成长,全体师生应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二、小组组建与管理1. 小组人数一般为6-8人,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可适当调整。
2. 小组成员应遵循“互补原则”,在性格、成绩、兴趣等方面尽量做到多样化,以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与合作。
3. 小组成员固定,不得随意更换。
如确需更换,需向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 小组设立组长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并向教师汇报。
5. 组长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周。
组长负责制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6. 小组内部分工明确,各成员按照分工完成任务,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动1.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探究、小组竞赛等。
2. 课堂讨论: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后作业,互相检查,确保作业质量。
4. 实践探究:小组成员针对某一课题进行实践探究,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5. 小组竞赛: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激发小组成员的竞争意识,提高团队凝聚力。
6. 小组活动记录:组长负责记录小组活动情况,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以备查验。
四、考核与评价1.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作为评价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
2. 小组成员的个人表现计入个人成绩,组长额外给予一定加分。
3. 小组成员学习成绩的评定采用积分制,根据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竞赛成绩等方面进行积分。
4. 每学期末对小组进行一次全面评价,表彰优秀小组和个人。
5. 对表现不佳的小组,教师应进行指导和帮助,引导小组成员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背景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一种常见教学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学习效率。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确保小组的顺利运作并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小组的有效运作,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也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了解,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合作。
组建小组小组合作的学习的第一步是组建小组。
以下是建立小组的一些准则:1.其一是确定小组的目的和方向。
每个小组都要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例如,完成一个研究项目、撰写一篇论文或者解决一个问题。
2.其次,确定小组的规模。
小组的规模取决于小组的目的和需要。
通常情况下,小组的规模在3~5人之间。
3.第三是确定小组成员。
最好是由老师或者教授指定或推荐学生参加小组。
如果学生要自己组建小组,则需要事先了解小组成员的能力和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计划小组的工作计划将确保小组在时间上和任务上的有序进行。
在计划中,小组成员应详细说明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
工作计划应尽可能具体和详细,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和差错。
2. 进度更新和汇报小组的成员通常会承担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任务。
通常,这包括会议记录、报告和文档编写等等。
在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必须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情况和问题。
3. 协作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是一系列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一般来说,沟通需要在团队中开展。
这也意味着要为小组建立友好,积极和尊重的沟通氛围。
同时,也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竞争情绪。
4. 分工合作建立合理的分工有助于使小组更为高效。
因此,小组成员需要确定每个人的职责,并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兴趣来分配任务。
同时,也需要确保每个人都在小组任务中拥有明确的贡献。
5. 问题处理在小组学习中,问题往往不可避免。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前言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良好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制度。
组建小组阶段1:确定小组人数小组的人数应该在3-6人之间,建议以3-4人为宜。
人数太多,容易产生团队分化;人数太少,难以发挥团队协作的效果。
阶段2:组建小组小组的组成应该避免单纯的亲缘关系、同班同学或好友多聚在一个小组,应该尽可能打破同班同学、班级划分,让其跨度越大越好,尽量达到不认识彼此的状态,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阶段3:确定小组角色在组建小组时,需要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角色,如组长、秘书、财务主管、时间主管等等。
这有利于小组成员明确主要任务,合理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小组阶段4:规划小组任务在每次小组合作学习前,需由小组成员商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等。
小组成员首先要确定小组任务的目标,再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和策略。
阶段5:小组工作评估教师可以利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去评估小组工作,如每个小组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后填写一个反馈表格等。
在反馈表格中,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将自己的工作表现打分或者自我评价,同时也要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
这种评估方式不仅可以评估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的自评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阶段6:小组教学小组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是一种将课程和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有效方式。
在小组教学中,小组成员可以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一起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阶段7:小组成员的权利每个小组成员有平等参与、表达意见等权利。
阶段8:小组成员的义务每个小组成员应有承担工作任务、认真听取他人意见、尊重他人等基本义务。
结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才能确保学习效率的提高。
从组建小组到小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都需要有详细的规定。
这里提出的管理制度只是一个基本参考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规章制度】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小组合作学习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3.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小组组建与管理1. 小组人数一般为6-10人,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需求可适当调整。
2. 小组成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特长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
3. 小组成员应固定,尽量避免频繁更换。
如确需更换,教师需进行审核并同意。
4. 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成员都有具体的职责和任务。
5. 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内的学习活动,督促成员完成任务,并向教师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6. 教师应定期对小组长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三、学习活动与评价1.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实践探究、小组竞赛等。
2. 小组成员应按时参加小组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不得迟到、早退或请假。
3. 小组成员应尊重他人,倾听他人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 小组成员应诚信学习,杜绝抄袭、剽窃等不端行为。
5. 小组成员应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如需帮助,可向小组长或教师请教。
6. 小组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察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成果评价主要考察小组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7. 教师应定期对小组进行评价,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佳的小组进行指导和帮助。
8. 小组成员的成绩应以小组整体表现为基础,适当考虑个人贡献。
四、违纪与处罚1. 小组成员如有违反学习纪律、不完成任务、恶意攻击他人等行为,将视为违纪。
2. 违纪行为将记录在案,并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如警告、罚款、取消评优资格等。
3. 小组长未履行职责,导致小组学习活动无法正常进行,将追究小组长责任。
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规则

织形式缺乏应有 的了解和 区分 。 还 表现 为用词 的准确性存在很 大问题 , 特别是动词 的使 用 , 部 分学生存在死 扣词汇表 中 的释 义, 缺 乏 上 下 文 的 灵 活性 。 四、 教学建议
4 . 面批作文 。通过面批作文 , 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 , 另一 方 面可以直接进行更正 , 提高纠错效果 。 建议 一周进行一次 , 确定
起看她做 , 所 以就慢 了” 。借此机会 , 笔者适 时对开展小组合
作学习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课堂 的时间有限 ,定 时间可以促进学生更 快地进行 研究 。 教师事先对实验的时间进行科学预测 , 然后定下一个大概 的时 间, 这样 , 学生 由于受时间的约束 , 动作也会相对加快 。
组更好地合作学 习 , 初步拟定了“ 四定” 规则 : 1 . 定成员 定小组成 员也就是把全班学生 打乱 , 进 行混合编组 , 让 小
异, 教 师要根据学 生的差异 , 拟定一定 的规 则 , 把他们 “ 有机结 合” 在一起 , 以取得 1 + 1 > 2的效果。 例如: 笔者在执教 “ 导体 与绝缘体” 时, 让 学生进行 小组合
多 以教师的讲 解代替学生运用 。 这样导致 学生虽然对词汇有印 象, 但 当真正要 用时 , 却根 本不 能正确使用 , 以表达 自己的意
思, 或者根本达不到词汇学 习的 目的。 因此 , 建议教师在加强词 汇教学的同时 , 更多地让学 生进行 口、 笔方式 的训练 , 培养学生
实 际 运 用 词 汇 的能 力 。
出现此种现象 , 与笔者对学生平时 的小组合作学 习要 求过 松有关 。究 其原 因 , 大概有 以下 几个方面 : 对小组 的组建不 合
理, 小组是前后 的 自然组 , 造成了组与组之间水平 的差异大 ; 对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前言在现今社会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育领域,取代了传统的个人学习方式。
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在高校课堂中,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们的选择。
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整体效率往往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有些同学可能会被其他事情分散了精力,有的同学可能在团队中表现不佳,从而影响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管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需要建立一系列高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一、小组设置1.学生自行组队:学生可以自行自由组合不超过7人的小组或者由老师安排。
2.合理分组原则:小组成员应以志同道合,目的相同,能力上相近为原则进行分组。
3.固定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一般不宜过多更换,如果必须换组,也要在学期末前完成。
二、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1.组内角色分配: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小组应按照组员的特长、能力、倾向等方面,合理分配组内角色,促进任务执行的高效率。
2.任务分配原则:小组成员在任务分配中应不失公正,强调自愿原则,其任务量应根据组员能力和负责度来分配。
3.任务分配时间:小组成员应在开始任务前明确文档、PPT、课件、通讯录的归属和利益分配,并在任务展开的过程中每日进行任务进度的汇报和沟通。
4.任务分工:小组成员在任务分工时,应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优势分工,而不是一味地根据任意因素进行任务分配。
5.任务进度追踪:小组成员应在任务进展过程中及时跟进任务进行情况,确保时间的有效利用及进度正常。
如有进度延误或其他问题,应及时沟通,并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交给组员再协商决定。
6.组员交流:小组成员间应及时沟通交流学习、知识以及进度情况。
7.组员合作: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克服个人的自私和利益冲突,积极参与组内任务和工作,严格执行小组任务分配制度,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8.互相帮助:小组内应形成优质的互帮互助和诚信、友爱的组员关系。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一、引言小组合作学习在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并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然而,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小组协同效率的提高。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二、小组成员的分配小组成员的分配应以随机或者抽签的方式进行,以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差异化和平等性。
老师可以根据班级总人数和小组数目来确定每个小组的人数。
若小组成员因事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则可以通过老师调整小组人员或者学生自主调换小组实现。
三、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制定。
每个小组要有明确的小组目标和分工任务。
老师可以制定小组目标和任务书,或者直接口头通知。
同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分配任务,使小组成员的工作量和贡献比较平均。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之间应保持沟通和信息分享,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管理1.小组会议流程在小组会议开始之前,小组成员应确定会议起止时间和议程。
会议时长应合理,议程内容应明确。
会议记录应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以便后期回顾。
在小组会议中,每个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发言机会和行动计划,议题应围绕小组目标和任务展开。
2.小组合作学习反馈机制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合作学习反馈机制,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工作进展的可追溯性。
反馈机制可以采用以下形式:•每个小组成员向小组汇报自己所负责的任务进展情况;•每个小组成员向小组其他成员汇报自己所了解的课程知识;•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或者改进意见提出建议。
五、小组合作学习绩效评估小组合作学习绩效评估是对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成员之间互动情况的评估,可采用如下方式:•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估;•教师对小组的学习成果和小组互动情况的评估;•教师采用滚动式考核模式,定期检查小组学习成果和成员贡献度。
如何有效管理课堂秩序

如何有效管理课堂秩序在教育过程中,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一堂安静有序的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专注于学习,而且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并非易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教师管理课堂秩序。
1.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教师应该在第一堂课上明确向学生表达课堂行为规范和期望。
规定诸如不迟到、不打断他人发言、听从教师指令等一系列规则,并告诉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
这样的明确规定将给学生提供清晰的行为边界,并增强他们对课堂纪律的认识。
2.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正面的师生关系对于管理课堂秩序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亲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积极的互动,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怀和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遵守规定。
3. 创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互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愿意积极参与,并保持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而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
4. 灵活运用惩罚和奖励当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如提醒、警告、留堂等。
但是,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奖励来鼓励他们良好的行为。
奖罚并用可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同时提高他们对课堂纪律的遵守。
5. 制定灵活的课堂活动计划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制定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有时间框架,列出各个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并留出调整的余地。
一个清晰、有序的活动计划可以帮助学生预期课堂进程,并减少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
6. 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沟通渠道教师应该与学生的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通过经常与家长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状态,并通过家长的协助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行为。
同时,家长也能够对教师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支持,共同维护课堂纪律。
7. 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倡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当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参与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他们更容易专注于学习内容,而不会分心干扰他人。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

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1. 背景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方法,能够在学生身上培养出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2.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3. 管理制度3.1 小组构建和组织在小组的构建和组织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尽量采取随机组合的方式,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应该控制在3-5人之间,以保证每个成员充分参与。
•建议设立组长和副组长,负责小组的组织和流程管理。
3.2 任务分配和跟踪在小组任务的分配和跟踪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根据任务性质和难度,制定任务分配方案,并与小组成员协商确认。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抽空关注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给予及时帮助。
•按照任务完成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同时鼓励小组内部互相学习和协助。
3.3 讨论和表达在小组讨论和表达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给予小组成员足够的讨论和表达空间,建议使用轮流发言制,让每个成员都有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鼓励小组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建议教师及时纠正和引导,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
•在讨论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让每个成员都了解小组的进展情况。
3.4 成果展示和评价在小组成果展示和评价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事项:•在小组的任务完成后,建议通过学生展示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展示和表达自己的工作。
•对小组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工作成果,还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方面。
•在小组成员的评价中,应该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考虑小组内部的互相评价,还要考虑教师的评价。
4. 结论因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份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制度,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的组织和管理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秩序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秩序管理在如今教育的改革下,大力倡导教师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帮学生授课。
其中,很多教师都用到了小組合作学习的这个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快速的让教师感觉到教学效率的提高。
但是在这种模式的实施中,课堂秩序却难以让教师掌握,因为这种学习模式在互相交流的时候存在动态和复杂性。
那么想要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要对课堂秩序进行管理。
如今很多学校大力开展小组学习合作模式,小组学习模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小组学习模式中,采用了“动静相结合”的手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在使用这种学习模式下,教师也很难有序的组织学生纪律。
所以为了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效率提高,教师应该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秩序管理。
那么,应该怎么在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同时又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呢?对此,笔者做出了探讨。
一、小组合作模式的浅析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色由于新课标的改革,新课标比老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模式,大力倡导教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给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上课时请每个小组自主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比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合作积极性。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到来,它完全改变了以往学生以接受型为主的教学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取长补短,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模式中,应该做好预习准备,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下基础。
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应该提前给学生规划预习重点以及感悟等。
然后在授课中,教师应该提前发问,然后再由小组自己讨论,这样学生才能够自己带有目的性的进行探讨,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课堂班级秩序管理1、合理分配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由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特质,导致很多教师在实施学习模式时难以掌控纪律。
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做到“活而有序”

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做到“活而有序”-中学数学论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做到“活而有序”蒋美玲(江华县界牌乡喇叭口完小湖南江华425500)理想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互帮互学,然后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高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讲究的不是表面上的热闹,而是实效。
我们许多教师都曾经尝试过这种教学模式,每个人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但归纳一下主要有两个:一是课堂纪律不好把握,整个课堂闹哄哄,容易失控;二是部分学生对于小组成绩抱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小组荣誉感,当然也就没有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会让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活而有序”,真正高效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活”的前提是兴趣,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我是一名数学教师,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很抽象,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学生的智力、专注力、意志力等方面的要求很高,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课堂上我会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尽量把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奥妙,感受数学美。
当然,很多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多数时候知识本身挖掘不出什么趣味性,整个数学学习过程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力,那么,这时候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尤其重要。
从接手一个班开始,我就会经常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我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会尽量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表现。
同时,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我经常会用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赞语去表扬与肯定,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随时随地都要让学生意识到他在老师眼里是最棒的。
数学离不开测验,测验前,我每次都会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练习,掌握后再检测,必要的时候还会故意降低难度,尽可能让他们收获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建立了,自然也就有了学习这门学科的积极性。
小组纪律管理方案

小组纪律管理方案引言:在工作和学习中,小组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小组合作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纪律、分歧和冲突等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纪律严明的小组管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有效的小组纪律管理方案,旨在帮助小组成员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整体效能。
一、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期望小组成员在加入组织或项目期间,应明确了解小组的目标和期望。
小组的目标可以是完成一个任务、解决一个问题或实现一个项目。
在确定目标时,小组成员应该明确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衡量性,并共同商定工作绩效指标。
同时,小组成员应该理解领导者或项目经理对小组的期望,以便在工作中争取达到或超越这些期望。
二、制定规则和责任为了确保小组工作的有序进行,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责任是必要的。
规则可以包括小组会议的时间、地点和频率,工作责任的分配和轮换等。
小组成员应知道他们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并有责任按时完成任务。
同时,小组成员应该尊重小组规则,尽量避免违反规定,以创建一个积极协作的氛围。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沟通是小组合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沟通可以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理解任务要求和工作进展,并促进信息共享和意见交流。
建立定期的小组会议、工作报告和联络渠道,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此外,小组成员还应遵循友好、尊重和有效沟通的原则,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
四、建立互相支持和鼓励的文化小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支持和鼓励,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
当一个小组成员面临问题或挑战时,其他成员应该提供帮助和支持,共同解决问题。
每个成员的进步和成果也应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可和肯定,以激励和鼓励每个人更好地发展和贡献。
五、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在小组合作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冲突如果无法有效解决,会导致团队分裂和进展受阻。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成员应该学会关注问题本质,尊重他人的观点,遵循问题解决的原则,并及时寻求领导者或项目经理的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可 ;不能借讨论 的
时机 忙里偷闲” 地干
习得 到科学 的组织 ,
周 翠英 每 个 学 生 都 能 被 调 动 起 来 积 极参 与 学
习。老 师 要 发 挥 主 导
别的事 ;发言时不能 同时抢着说 ,也不能
只 由某 一人 发言 ; 小 组讨论 出某一 问题 的
结 果 要 向全 班 同学 汇
“ 、 、 点 线 面的结合 ” 。这里所说 的“ ” 点 就是 重要 的知识点 ,面 ” “
就是全面、 总体 上把 握教 材的框架 ,线 ” “ 就是 把单元 、 、 的 课 框 相关知识点串联、 归纳起来 。 习课的特 点之一是“ ”对所学 复 理 , 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 使之 “ 竖成线” “ 、 横成片“ 达到提纲挈领 , 的 目的 : 特点之二是 “ ”融合贯通 , 清知识 的来 龙去脉 , 通 , 理 前
习的纪律 习惯 , 久而久之 , 就会 形成 “ 活而有序 ” 民主宽松 的良 好学习氛围。 二、 组建合理的学 习小组
在 划 分 小 组 之 前 ,老 师要
完成共同的任 务 ,有明确分 工
的互 助 性 学 习 。 这 种教 学 方 式
二、 研究热点 , 紧跟时事 , 专题整理 反映 时政热 点 , 视社会焦点 , 透 注重从现 实社会生活和 学 生 自身的生活 中选取素材是近年来中考试题 的显著特点 , 这就
于 新课 。新 课 着重 于 介 绍 基本 概 念 、 本 原 理 、 本 理 论 的 来 龙 基 基 去脉 , 在 “ ”重 在 面 面 俱 到 。 而复 习课 应 注 重 对 基 本 概 念 、 重 点 ,
基本原理 、 基本理论 的深刻理 解 、 把握 , 这是基础 , 更为 重要 的 是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培养学 生学 习的能 力, 重在
新 的评价与奖励 。当所 沂 有 的学 生 都 能 一 门 市 心 思 去 学 习 时 , 么 新 那 店 管 理 好 小 组 合 作 学 中 习的 课 堂 纪 律 就 不 学
会是难事了。
表 发 言 …… 当然 , 本
组 内 解 决 不 了 的 问 题 ,学生可 以离开座 位 与 别组 同学讨 论 , 还可 以找 老师 请教 , 没有喧闹声 ,只有激 烈的讨论 声。老师则 要注意及 时纠 正学 生
一
、
制定 合 作 的 纪 律 要 求
小组合作学 习不同于传统
学习, 在课 堂 上 , 生 被 分 成 若 学 干 个小 组 , 组 学 生 同 时活 动 。 每
题, 教师对每套试题的命 题原 则、 题型 、 考查 的知识点都要做到 心中有数 , 一定要认 真讲 解 , 对于命题角度较好、 能够考查重点 知识 , 设问有层次、 综合性 比较强的符合中考命题特 点的题 , 一
课 堂 是 学 生学 习的 主 阵 地 。 何 充 分 利 用课 堂 四十 五分 钟 如 搞 好 中考 思 想 品 德 的 复 习 , 高 教 学 质 量 , 是 每 一 位 初 三 思 提 这
作 用 ,科学分组 , 合
理 分 配 学 习任 务 , 适 江 时引导 , 养学生 良 苏 培
在教学和备考 中注重教材与时政 热点的结合 , 尤其要努力挖掘
谈小组合作学习的纪律管
让思品课堂 一 而有序 ~ 活
在 平 时 阅 卷 中发 现 , 些 同学 在 解 题 技 巧 上 犯 一 些 幼 稚 的 有
对学生 的性 格作全 面的 了解 ,
根 据 学 生 的 性 别 、 习能 力、 学 心
克服这些错误应该在每一 次的提 问和练 习,平时养成 好 习惯
了, 考场上才有好成绩。
四 、 人 以“ ”教 给 方 法 。 在 讲解 授 渔 , 重 在初 三 复 习 的最 后 阶段 ,每个 学校 都会 做 相 当数 量 的模 拟
堂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本人
做 了如 下 几 点 尝试 。
●
能充分发挥每 个学生学 习的主 动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 与学
需要教 师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本土文化资源 , 重视对家乡发展变化的关注与思考。
三 、 堂检 测 , 当练 习 , 时 巩 固 当 适 及
习并体 验到 学习成 功的喜悦 。
正是基于此 ,课堂气氛较 为活 跃 ,同时也容易出现课堂纪律 失控的现象。 那么 , 该怎样既发 挥合作学 习的优势而又不会出 现课堂纪律混乱的局面 ,使课
因后 果 。
作 引 课 纪 并 导 堂 律
小组合作 学 习 一
关 词小 合 耋 键 :组 理
的一 些影 响课 堂秩序
的行为,重复对他们
是 一种新型 的教学组 织形 式 ,
它是 指 学 生 在 小 组 或 团 队 中 为
的期望 , 必要时在课后对影响课
堂秩序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 并向 他们讲明道理。 让各组组员在小 组活动中逐渐养成遵守合作学
毛病 , 如错字 、 白字 , 答题丢问 , 答非所 问等 , 造成无 谓的失分 。
理特征等进行合理搭配 。一般
4~6人为 一组 , 循 “ 遵 组间 同 质、 内异 质” 则 , 组 原 以促进 组 内合作 , 组间竞争。 对每个组员
要 有合 理 明确 的 分 工 ,小 组 长 的职 责 重 大 ,要 对 本 组 成 员进
l_ l l 8 黼魔蘧AxE EcI 6 Touw Nu I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河北 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阳县五公 镇 中学
摘 要 : 组 合 作 小 学 习 中 的 课 堂 纪 律
如: 小组讨论时 , 不要 大声 喧哗 ,每个 同学 的声 音同组人 能听到
要 想得到有 效调控 ,
就 要 使 小 组 合 作 学
品教 师值得探讨的事情 , 我从教学 以来多年担任初三年级的思 想品德教学工作。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堂复习的有效性谈一点 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 以供大家参考。
一
报 时 ,可选派一位代
好 的习惯 , 实施有 效 省
、
有 的放矢 , 系统复 习。 夯实基础
在初三复 习的第一轮往往是基础知识的复习。 习课不同 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