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应

合集下载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三.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思考讨论】
据 Na2O2 与 CO2、H2O 反应的分析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 CO2 或 H2O 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 通过足量的 Na2O2 时,CO2 或 H2O 与放出 O2 的物质的 量之比是多少?
为什么?
应用: 此性质可鉴别 NaHCO3 和 Na2CO3 溶液
(4) 与 CaCl2溶液反 应
Na2CO3 NaHCO3
Na2CO3+ CaCl2 = CaCO3 + 2NaCl
不发生反应
应用: 此性质可鉴别 NaHCO3 和 Na2CO3 溶液
(5) 与 Ca(OH) 2溶液反 应
Na2CO3 NaHCO3
二、Na2CO3 和 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三、焰色反应
洗→烧→蘸→烧→洗
【情景引入】
(1)钠的氧化物有哪些,各有什么性质?
(2)过氧化钠常用作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的供氧剂,
原理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 NaHCO3+HCl=== NaCl+ H2O+ CO2↑
结论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 NaHCO3, 相对不剧烈的 是 Na2CO3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
- + - 盐酸逐滴 CO2 + H ===HCO 3 3 + 加入时的 HCO- + H ===CO2↑ 3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通用7篇)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通用7篇)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钠的重要化合物》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钠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教材的重点之一,本节知识是钠单质性质的延伸和发展,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转变为钠的化合物,所以钠单质和钠的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只有既了解了钠单质的性质又了解了钠的化合物性质,才会比较全面的了解钠这种金属。

通过钠单质及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既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又为学习其他几种重要金属化合物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模式。

2、教学目标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学生能了解两者性质的差异、掌握二者的转化关系及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学习,学生应初步掌握对比、推理、归纳的能力。

2)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探究。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动手合作的乐趣,在交流中养成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学习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世界制碱工业、我国化学工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和已有知识,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转化。

教学难点:Na2O2的性质。

二、说学情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以及钠单质的性质等知识,能够对化学反应的得失电子情况及离子反应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可以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比,归纳出实验结论。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钠的氧化物和焰色试验(教师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讲义:钠的氧化物和焰色试验(教师版)

钠的氧化物和焰色试验1.根据碱性氧化的通性,理解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认识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3.结合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实例,了解过氧化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自主梳理2008年9月27日,宇航员翟志刚成功完成中国历史上首次太空行走,使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宇航员出舱时,呼吸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太空服中的呼吸面具。

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了氧气。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滴加水后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及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结论有气体生成反应放热有氧气生成有碱生成有漂白性实验:将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通过导管向脱脂棉吹气。

现象:脱脂棉燃烧结论:反应放热且有氧气生成。

焰色试验操作蘸取碳酸钠溶液做焰色试验蘸取碳酸钾溶液做焰色试验现象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1.请你写出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焰色试验,可以判断试样中所含的______元素。

1.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2.金属预习检测1.(2023年北京丰台区期中)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式为Na2O2B.白色固体C.能与H2O反应D.能与CO2反应【答案】B【解析】A项,过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2O2,正确;B项,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错误;C项,过氧化钠能与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正确;D项,过氧化钠能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正确。

2.(2022年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一中期中)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成分相同B.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D.都属于碱性氧化物【答案】A【解析】A项,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都生成NaOH,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成分相同,正确;B 项,氧化钠中氧元素为-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1价,错误;C项,Na2O中含有2个Na+和1个O2-,Na2O2中含有2个Na+和1个O22-,二者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错误;D项,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O2、H2O,不是碱性氧化物而是过氧化物,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

.解析/将










生!








为%*78120,
%
Hale Waihona Puke """!
78*20,@20*#@1*0$
往 78120, 溶 液 中 通 入 20*!可 除 去 少 量 78*20,!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78*20,@1*0@20*"""*78120,$
.答案/将混合物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往 78120, 溶液中通入20*$
"$
!
;<=>
"
#
!-为什么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
$ %
的钠+ 为什么+ 同学们知道哪些钠的化合物+
& '
(
)
*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有哪些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可和
水作用!生成对应的碱+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焰色试验是检验物质的性质还是元素 的性质+ 所有元素都有焰色反应吗+
它能将红色物质氧化而褪色!故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故选 .答案/:
项: $
,-9
%-.解析/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所以只要含有该元素!不论该物质是单
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均呈现特殊的颜色$
.答案/9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固体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或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2.电子转移关系
在 Na2O2 与 CO2 或 H2O 的反应中,Na2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 1 mol O2 都 转移 2 mol 电子。
3.固体质量关系
(1)2Na2O2+2CO2===2Na2CO3+O2 Δm(固体)
2×78 g 2 mol 2×106 g 56 g
(2 mol CO 的质量)
混合物(括号内的为杂质)
除杂方法及试剂
Na2CO3 固体(NaHCO3)
加热
NaHCO3 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 CO2 气体
Na2CO3 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 NaOH 溶液
1.下列关于 Na2CO3 和 NaHCO3 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色态
白色粉末
细小白色晶体
溶解性 2.化学性质
水中易溶
水中易溶,但比 Na2CO3 的溶解度小
(1)热稳定性
①Na2CO3 性质稳定,受热不易分解,Na2CO3·10H2O 易风化。 ②NaHCO3 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H2O+
CO2↑。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
1.Na2CO3 与 NaHCO3 的鉴别方法
依据
原理
热稳定性
△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 CaCl2、 BaCl2 的反应
与盐酸反应的 剧烈程度
Na2CO3 受热不易分解 CO23-+Ca2+===CaCO3↓, CO23-+Ba2+===BaCO3↓; HCO- 3 与 Ca2+、Ba2+不反应
生成气体剧烈的是 NaHCO3,相对 不剧烈的是 Na2CO3 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体的是 NaHCO3,开始不产生气体,滴加 一会才产生气体的是 Na2CO3

钠的重要化合物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精品课件

钠的重要化合物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PPT精品课件

3.2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 修一
-13-
3.2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 修一
探究一
探究二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关于Na2O2与CO2、H2O的反应 问题探究
1.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指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1.一小块钠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的一系列产物有Na2O、NaOH、
Na2CO3·10H2O、Na2CO3。
2.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2
Na2O2。
3.在Na2O和Na2O2中,钠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
价是-2价和-1价。
-3-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1-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 主要性质和用途(科学探究 与创新意识) 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 主要性质和用途(科学探究 与创新意识) 3.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与操 作(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2-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3.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 ( ) A.用滤纸擦干净后才能使用 B.用水多洗几次 C.用稀盐酸洗涤后,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 D.先用稀盐酸洗涤,后用水洗涤 解析: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的铂丝,每次用完后都要用稀盐酸 洗涤,再灼烧到无颜色时为止,防止对其他物质的检验产生干扰。 答案:C
课前篇 自主预习
1.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解析:Na2O2为淡黄色固体,A项错误;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B项 错误;二者均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C项正确;Na2O没有强氧化性,D 项错误。

学案1:3.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学案1:3.2.1 钠的重要化合物

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它们的用途。

3.了解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及钠、钾的焰色。

知识导学一、氧化钠与过氧化钠Na2O+H2O2Na2O2+2H2O4NaOH+O2↑2NaOHNa2O+CO22Na2O2+2CO22Na2CO3+O2⑨Na2CO3二、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水中易溶,但比Na2CO3溶解水中易溶溶解度小2.化学性质(1)热稳定性①Na2CO3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Na2CO3·10H2O易风化;②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①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②NaHCO3:NaHCO3+HCl NaCl+H2O+CO2↑。

(3)与碱(氢氧化钠)反应①Na2CO3:与NaOH不反应;②NaHCO3:NaHCO3+NaOH Na2CO3+H2O。

三、焰色反应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

2.操作(1)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火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2)蘸取试样在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

(3)用盐酸洗净铂丝,并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再检验下一个试样。

3.几种金属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

知识运用1.过氧化钠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什么?2.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吗?为什么?3.Na2O和Na2O2在常温下均能与水发生反应,它们的反应类型分别是什么?4.所有元素都有特征焰色吗?三点探究探究1:Na2O2与H2O、CO2的反应1.200 ℃时,11.6 g 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 g(如图所示)。

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钠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

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钠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
第11页,共36页。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2O2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2)利用加热法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 (3)晶体Na2CO3·10H2O在空气中风化: 。 答案(1)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2)2NaHCO3 Na2CO3+CO2↑+H2O(3)Na2CO3·10H2O=Na2CO3+10H2O
第7页,共36页。
知识铺垫
自主测试
3.用途(1)碳酸钠: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第8页,共36页。
知识铺垫
新知预习
自主测试
三、焰色试验1.定义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由此可判断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2.操作
第16页,共36页。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3)固体质量关系。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下列关系式:
①与CO2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消耗的CO2等分子数的CO的质量。②与H2O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消耗的H2O等分子数的H2的质量。3.Na2O2的漂白性Na2O2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使有机色质褪色。
第17页,共36页。
探究一
探究二
素养脉络
随堂检测
素能应用典例1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Na2OB.Na2O2与水的反应中,Na2O2只做氧化剂C.Na2O2属于碱性氧化物D.Na2O2与CO2或H2O反应后,固体质量都将增大答案D解析Na2O2久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Na2CO3,A项错误;Na2O2与水反应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错误;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根据两反应中固体成分的变化:Na2O2 Na2CO3、Na2O2 2NaOH可知,D项正确。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映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映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映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前预备及课堂检查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过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

2.过氧化钠与水的反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用手轻轻摸摸试管外壁______,滴入酚酞后溶液____ Na2O2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且反应________3.化学性质(1)Na2O、Na2O2与H2O反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与CO2反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途Na2O2可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色态白色细小晶体俗名溶解性水中______ 水中____,但比Na2CO3 溶解度小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速率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与NaOH溶液反应不反应受热分解不分解水溶液酸碱性相互转化Na2CO3NaHCO31.焰色反映: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1)“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为止。

(2)“蘸”:用铂丝蘸取试样。

(3)“烧”:在外焰上灼烧,观看火焰颜色;观看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______________。

(4)“洗”:用__________洗净铂丝,并在外焰上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再查验下一个试样。

第2节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教案

第2节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教案

第三章 第二节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掌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通过对比实验,初步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3、了解焰色反应,能用焰色反应判断某些金属元素的存在。

[教学重点] 1、过氧化钠的性质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学习过程]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思考与交流]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及生成条件。

2.氧化钠与水、CO 2的反应和氧化钙与水、CO 2的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入表1表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学生活动][实验探究] Na 2O 2与水反应<课本P 55实验3-5) 现象:。

结论:。

[讨论] 比较“吹气生火”及实验3-5归纳总结过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填入表1。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溶解性 [实验探究]物质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化学式 颜色状态 生成条件 与水反应 与CO 2反应用途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课本P56科学探究)步骤Na2CO3NaHCO3步骤①现象步骤②现象步骤③现象初步结论[思考]:1、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得到的块状晶体是什么?2、Na2CO3和NaHCO3都属于盐类,为什么称其为食用碱?<2)热稳定性[学生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思考]1、加热时试管内固体有什么变化?2、加热时试管壁有什么物质生成?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将答案填入下表中: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Na2CO3NaHCO3△2NaHCO3====Na2CO3+ H2O + CO2↑<3)与酸反应[讨论]写出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问题探究]Na2CO3和NaHCO3与稀盐酸反应,哪一个较快?答:。

表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俗名颜色状态水溶性与酸反应:热稳定性三、焰色反应[学生活动]将一根火柴点燃,透过蓝色钴玻璃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活动]实验探究课本P57实验3-6阅读课本P57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思考]1、焰色反应定义?,焰色:钠钾;2、步骤:→→;3、应用:。

《钠的几种化合物及焰色反应》 名师教案

《钠的几种化合物及焰色反应》 名师教案

钠的几种化合物焰色试验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钠的单质一节,对金属钠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对其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掌握。

在前一节内容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的内容,可以对几种重要钠的化合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对知识点也会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另外,这部分内容实验多,与生活联系紧密,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高一学生已经有一定比较总结、分析归纳的能力,所以学好该部分内容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钠的化合物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钠的化合物性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通过对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的学习,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学生复习氧化物的分类以及上一节课的知识,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试剂及用品。

【引入】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钠的单质的性质,同学们应该还记得上节课的“滴水点灯”实验,这节课我们还是要做一个点火的实验。

【演示实验】“过氧化钠点火”实验:在棉花上加一些过氧化钠的粉末,用胶头滴管向其中加蒸馏水,观察到棉花被点燃了。

【引入】同学们可以观察到,向棉花中滴加水,棉花就燃烧了,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钠的化合物。

【过渡】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钠的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应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过氧化钠是一种______色固体。

(1)Na2O、Na2O2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2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途Na2O2可用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1.焰色反应: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1)“烧”:将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为止。

(2)“蘸”:用铂丝蘸取试样。

(3)“烧”: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______________。

(4)“洗”:用__________洗净铂丝,并在外焰上灼烧至______________颜色一致时,再检验下一个试样。

3.几种金属的焰色钠:______色;钾:______色。

知识点1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淡黄色固体B.都能与水作用生成碱C.都是碱性氧化物D.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2.向紫色的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A.产生大量气泡B.溶液无变化C.最后溶液变为红色D.最后溶液变为蓝色知识点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3.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化学式和俗名一致的是()A.碳酸钙、CaCO3、生石灰B.氢氧化钠、NaOH、纯碱C.碳酸钠、Na2CO3、苏打D.碳酸氢钠、NaHCO3、苏打4.现在有混有少量碳酸氢钠的碳酸钠固体,下列有关提纯碳酸钠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加入适量的盐酸C.将固体充分加热,直到质量不变为止D.加入氯化钙溶液知识点3焰色反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该物质中肯定含有钠元素B.某物质的焰色反应不显紫色(未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该物质中肯定没有钾元素C.焰色反应不能用于物质的鉴别D.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6.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表述确切的是()A.焰色反应是离子的特有性质B.焰色反应是单质的特有性质C.焰色反应是元素的特有性质D.焰色反应是化合物的特有性质练基础落实1.Na2O2在储存和运输时应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胃酸过多,制发酵粉等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3.下列是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①观察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主要是滤去钠元素焰色的干扰②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弱的火焰⑤没有铂丝时,也可用光亮洁净的铁丝代替A.③B.④C.⑤D.全部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各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Na+B.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C.既含有Na+,又含有K+D.可能含有Na+,可能还含有K+5.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是()A.Na2CO3B.NaHSO4C.NaHCO3D.Na2S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练方法技巧7.把足量CO2通入含NaOH 0.8 g的烧碱溶液中,将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蒸干后,得到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1.37 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A.0.44 g B.0.88 g C.0.66 g D.都不是规律关于混合物的计算,一般采用守恒的方法列出方程组进行求解。

8.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尽气体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Na2CO3B.Na2O2、Na2CO3C.NaOH、Na2CO3D.Na2O2、NaOH、Na2CO3练综合拓展9.“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O2后,在通入CO2之前,应事先用弹簧夹(K1、K2)夹持好,目的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Ⅰ内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K1、K2,加热试管Ⅲ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

则所得的化学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Ⅰ内试剂为CO 2饱和水溶液时,其它操作同(2),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可以证明Na 2O 2与潮湿的CO 2能反应且放出O 2。

(4)CO 2与过氧化钠反应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______Na 2O 2+______C 18O 2+______H 18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及焰色反应基础落实 一、1.白 淡黄 2.复燃 发热 变红 NaOH 和O 2 放热 3.(1)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2)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4.呼吸面具 潜水艇二、从左至右,从上至下:Na 2CO 3 NaHCO 3 白色粉末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易溶 易溶 快 更快 NaHCO 3+NaOH===Na 2CO 3+H 2O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较强碱性 碱性三、1.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特殊颜色 2.(1)与火焰原来 (3)蓝色钴玻璃 (4)稀盐酸 与火焰原来 3.黄 紫 对点训练1.B [Na 2O 是白色固体,Na 2O 2才是淡黄色固体;Na 2O 是碱性氧化物,而Na 2O 2不是碱性氧化物,且Na 2O 2中氧元素的平均价态为-1价。

]2.A [Na 2O 2与H 2O 首先反应放出O 2,其次由于Na 2O 2过量具有强氧化性,又将石蕊漂白。

]3.C 4.C [由于NaHCO 3不稳定,受热时,会分解生成Na 2CO 3、CO 2、H 2O ,所以当Na 2CO 3固体中混有NaHCO 3时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

]5.A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焰色反应时,钠元素的黄光会干扰钾的紫色,可用蓝色钴玻璃滤去钠的黄光;焰色反应常被用于物质的鉴别。

]6.C 课后作业1.D [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故应标明氧化剂。

]2.B [Na 2O 与H 2O 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Na 2O 2与水反应生成NaOH 的同时,还产生O 2,不是碱性氧化物。

]3.D4.B [由于黄色可遮住紫色,所以只能判断出一定含钠元素;要进一步判断是否含钾元素,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5.C [NaHCO 3为弱酸的酸式盐,可与NaOH 反应生成正盐Na 2CO 3,也可与盐酸(强酸)反应生成弱酸(H 2CO 3),H 2CO 3不稳定,分解生成CO 2和H 2O 。

]6.D [根据离子方程式:HCO -3+OH -===CO 2-3+H 2O ,Ca 2++CO 2-3===CaCO 3↓,故Na 2CO 3和NaHCO 3都能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元素守恒,等物质的量的NaHCO 3和Na 2CO 3中含C 相同,与足量酸反应时生成CO 2的量应相等。

]7.C [设得到Na 2CO 3、NaHCO 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 、y ,则有⎩⎪⎨⎪⎧2x +y =0.8 g 40 g/mol106x +84y =1.37 g解得:x =0.005 mol y =0.01 mol m (CO 2)=44 g/mol×(0.005+0.01) mol =0.66 g]8.A [1 mol Na 2O 2和2 mol NaHCO 3固体混合物加热后的反应为: 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2 mol 1 mol 1 mol 1 molNa 2O 2+CO 2===Na 2CO 3+12O 21 mol 1 mol 1 mol最后得到2 mol Na 2CO 3固体,A 项正确。

]9.(1)以防止试管Ⅲ内的过氧化钠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 (2)浓H 2SO 4 过氧化钠与干燥的CO 2不反应(3)带火星的小木条在试管Ⅱ的液面上复燃且剧烈燃烧,同时,Ⅲ内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4)2Na 2O 2+2C 18O 2+2H 182O===2Na 2C 18O 3+O 2↑+2H 2O解析 本题旨在利用对比实验,探究Na 2O 2与CO 2反应的环境,故实验步骤中,首先让Na 2O 2与干燥CO 2反应,必须保证整个环境中不能有H 2O ,故通入反应装置前CO 2必须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