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发展孩子的触摸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发展孩子的触摸觉
不到两岁的瑞瑞,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刚刚给他收拾好东西,转眼之间他又会把东西东西搞乱。
有些书本他故意扔在地上,有时候自己刚捡起来,又把它扔出很远。
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的书,他都拿来撕成一条条的,有时候还会把重要的东西撕的粉碎,实在令人头痛。
不仅如此,家里的东西,他都喜欢到处摸摸看看,不让他碰,他还非要去碰。
瑞瑞眼急手快,动作意想不到的敏捷,经常闯祸。
为此,妈妈不得不时时看着瑞瑞。
妈妈很纳闷,这孩子真是个搞破坏的料,莫非是在用触摸去探索他眼中好奇的东西?
专家诊断
婴儿时期,是孩子触摸觉发展的敏感期。
新生儿的触觉与生俱来,婴儿时期触觉的发展十分迅速。
从3个月大开始,婴儿就通过触觉探索来获得关于周围世界的信息。
刚开始,婴儿会用嘴去接触并探索物体。
一岁以后,嘴部的探索逐渐减少,而手的动作增加了。
就像案例中的瑞瑞,开始到处摸摸、动动,在妈妈的眼里,成了搞破坏的小坏蛋了。
孩子对周围的东西总是喜欢摸一摸、动一动。
其实,这是孩子在锻炼自己的触摸觉。
对于孩子来说,触摸活动好像在吸取营养,缺少这种营养,孩子的心理就得不到发展。
可以说,触觉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
物体的质地、形状、方位、距离等的感知都要依赖于触摸与动作的经验。
值得家长注意的是,触觉能力是孩子以后感知觉发展的基础,所以不要漠视孩子触觉能力的发展,更不要禁止孩子到处摸摸、动动。
因为,触摸物体是孩子这个阶段心理发展的需求,剥夺了孩子的触摸活动,也就剥夺了孩子探索周围事物的技能。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用脑又用手,才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由此看来,孩子的手是要不断地运用,才能增强各方面的能力。
对孩子来说,在触摸的基础上,孩子感觉动作的技能也逐渐得以发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慢慢学会把感知觉和动作结合起来,这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大进步。
因此,当孩子能松开紧握的小手,能用手指、嘴和眼睛去探索不同质地、不同硬度和形态的物体时,父母就要开始训练孩子的触摸觉了。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一些玩具、物品给孩子去探索、去感知,让孩子获得触摸不同物体时的感知经验。
专家建议
俗话说:“心灵手巧。
”这个说法也得到教育家们的认可。
蒙台梭利说:“手是小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特别重视手的作用,他还曾经专门创造了一首“手脑相长歌”,来强调对孩子的触摸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因此,对小孩子来说,特别是两岁不到的婴儿,让他们动手去探索更显得尤为重要。
父母在家中不妨采用下面的方式来发展孩子触摸觉。
建议一:创设安全的探索环境
1~2岁的孩子,正是触摸觉发展的快速期。
通常这一阶段的孩子,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丢、扔、猛打来加以试验,并且对自己扔东西的结果很感兴趣。
比如,有的孩子会把桌子上的小勺子扔掉,看看它掉落到哪里,然后再捡起来,接着扔,再捡再扔,不厌其烦地重复手中的动作。
父母常常觉得孩子淘气,事实上,这正是孩子探索事物的开始,父母应该加以引导,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探索环境和多种多样的用手触摸的材料,让孩子的兴趣在玩耍中得到满足。
如家里的洗发水空瓶、报纸里的广告、皮球等都可以收集起来,作为孩子摸索、摆弄的材料。
家长应该注意的是,有的孩子喜欢把那些能抓能玩的东西往嘴里塞,所以,不要提供给孩子小得可以吞食的玩具,玩具上的细小附件也要牢固。
同时,玩具要定期消毒,保持干净卫生,以免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危害。
建议二:提供适宜的触摸类玩具
市面上能提供专门用于发展孩子触摸觉的玩具并不多见。
因此,父母可以在生活中就地取材,为孩子收集一些适合触摸的材料。
家中质地不同的布料,如亚麻类、丝绸类、帆布、化纤布、毛巾、塑料布、毛料、皮革等材料或者用它们制成的玩具都是不错的触摸玩具。
沙子、泥土、面团也是发展孩子触摸觉的天然玩具。
其实,只要父母留心,就会在生活中、大自然中发现并创造各种适合孩子的触摸类玩具。
建议三:多和孩子一起玩触觉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玩触觉类游戏,告诉孩子一些触摸的感受,让孩子不知不觉中积累触摸感受的经验,促进孩子触觉的发展。
下面介绍两个触摸觉的游戏: 1.触觉板
学具准备:有粗糙面的长方形木板以及有光滑面的长方形木板各四块。
目的:让孩子辨别粗糙和光滑的不同,学习相应的词汇。
操作过程:
把学具介绍给孩子看,先让他认识学具的形状。
然后,取出粗糙面的木板,父母先示范触摸方法,让孩子学习。
再让孩子试试看,从而体验“粗糙的”、“好粗”、“刺手”的感受。
接着,取出光滑面的木板,父母先示范触摸方法,并让孩子学习。
再让孩子自己触摸,从而体验“光滑的”、“细腻”的感受。
2.识别布料
学具准备:绒布、塑料布、毛料、皮革、丝绸各两块。
目的:让孩子感知薄、厚的不同,柔软程度的不同。
操作过程:
父母先取出布或者用这些布做成的玩具放在光滑的平面上。
接着,让孩子通过触摸感知相同的两块布料,并进行配对,从而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
总之,父母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提高孩子游戏的兴趣,更能直接促进孩子触觉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