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的探索与实践
五权一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
“五权一体”: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探索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事业有力推进的组织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农村政治发展进程中,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以及农村其他组织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
农村基层组织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基本功能得到不断发挥。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亦应看到在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尚存在关系不顺、职责不明、运转不畅、工作不力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五里村党委从村情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大胆探索新形势下村级组织民主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经过数年的实践,逐步确立起了“五权一体”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
该机制是指村务管理的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执行权、监督权等“五权”相对独立,分别由不同主体行使;同时,“五权”的行使又在村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下进行,“五权”前后衔接,互相推动,环环相扣,循环往复,形成一个既开放又闭合的运行体系。
本着总结实践、提取经验的目的,本文回顾了“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的实践背景,分析了“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科学架构,总结了“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积极成效。
一、“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的实践背景“五权一体”民主管理运行机制的探索,源于解决农村基层民主管理中所面临迫切问题的需要。
重庆市万盛区万东镇五里村距万盛主城区3公里,全村幅员面积8.72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0个合作社,1099户3678人,村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121名党员。
全村有8个合作社不同程度受到煤矿采空影响,农赔矛盾和矿地纠纷十分突出。
前些年,由于当时村级基层组织中部分干部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存在作风轻浮、立场不公、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等不良现象,导致村民怨气多、对立情绪大。
此外,由于当时解决群众急难问题主要凭经验办事,缺乏健全、科学的制度,使一些问题久拖不决,导致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一度紧张。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规范权力运行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是保障国家治理有效性和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
在一个组织、企业或国家中,权力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权力的行使是否符合法律、民意和道德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和原则。
首先,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保护公民的权益。
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能随意滥用。
通过建立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保护公民的权益和尊严。
例如,建立独立的法院和监察机构,对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行使权力的人员能够依法办事,不得违反法律和职责。
其次,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加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过程必须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通过建立权力公开、信息公开和行政透明的制度和机制,可以使决策者更加公正和负责任,增加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公信力,提高社会对政府的信任。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可以查询政府文件和决策过程,推动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公开性。
再次,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事实和科学的规律,不能凭空臆断和主观判断。
通过建立科学决策和风险评估机制,引入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降低决策的风险。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政府应该建立科学评估和论证机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制定环保政策和标准。
最后,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权力的行使必须考虑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利益,不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和冲突。
通过建立权力协调和合作机制,促进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商,可以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
例如,在社区治理中,政府应该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合作,听取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共同解决社区问题和矛盾。
总之,规范权力运行机制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建立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护公民的权益,增加公共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使权力真正为社会所需,服务公共利益。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实践与探索——来自新化县油溪桥村村
NONG JIA CAN MOU
农家参谋Biblioteka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实践与探索
——来自新化县油溪桥村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调查
郑能友
(中共新化县委党校,湖南娄底,417600)
1 针对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关键性 新时代是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服务好人民是村级组织与村干部的使 命。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根治“小微腐败”,村级“小微权力” 能发挥大效益,服务好群众,实现从严治党、乡村振兴的举措在村一级落 实落地。 2 结合某村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探索 湖南省新化县某村作为全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像内容 丰富的“万花筒”,在强化进步和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以解放思想和走进 基层为主导,强化该地区的乡风文明和村民的自主自营的优势,可以说各 项工作都是强化进步和创新的举措。其中,以村级“小微权力”的规范运 行为主,从根本上来根治腐败及其影响企业进步的趋势,为该村的发展和 进步提升了效益空间。该村在整体的发展上坚持以核心为平台给村干部设 置了明细的工作浏览表,先从村干部开始带领大家一起入手干,把不足的 地方和弱势的地方进行改革和发挥,杜绝一切放松的思想和权利侵蚀,以 方便村民办事为主。正如村支书彭育晚说的,“为村民办实事,就要办到 规矩上,办到心坎上。” 2.1 干部依图服务,群众照图办事 某村在实施浏览图中,坚持贯彻着村干部的权利为主,不断的将规 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的序幕,主要浏览图的趋势是以各地势的招标和 投资及其财务的开支,该村房地产的审批及其村民的工作需求,都要列入 到各个环节上,同时还要进行工作分栏,让每个不再其位的干部明确各项 工作的流程,以清清楚楚为准,避免独揽大权的不足。流程以精简为主的 操作环节,对于村组中的各项大事来说,要不断的完善权利和监督及其明 确各个权利的环节,规范村干部的权力界限、决策程序、办事程序和办结 时限等方方面面,梳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权力事项及其重大决策和便民服 务等类型,日常管理类 27 项。明确了村组干部哪些事项不可为、哪些事 项可为以及怎么为。同时,为了让够明确各项工作深入人心,该村主要结 合宣传栏和电子屏为主,来让村民明确该村权利的公开和整个运行程序的 应用,并且以各个环节为依据来强化和掌握小微权力的相关内容,对于村 民不清楚的事项要及时进行解答,让村民明白自己的事情如何办怎么办最 合适。 2.2 干部流程管理,群众坦诚监督 如何更好的实现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是结合该村打造村务政策和国 家规定的手段来强化。所有重大事项都按照完善的工作法进行,以会议的 形式为依据,不断的实现村委书记和其他干部的职责,定时划清界线,各 个村民干部所代表的职责不同其工作流程也存在差异化,同时还要将各个 权利进行责任化,实现权力运行公开。乡基层站所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 村便民服务站完全有效对接,职能站所全入驻,办公内容全公开。 “小微权力”有了清单,监督具体实在。对于该村在实施村务受理 过程全程公开,工作过程全程督查。把各个党员干部的工作履历和档案进 行细节划分,以文明勤政和廉洁为主,不断的以好人好事来控制和避免违 反村规民约的,在档案中一览无遗,党务村务财务检查实在。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之桐庐模式研究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之桐庐模式研究Ξ□ 王兴春 摘 要:桐庐县坚持以“三务、三资”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准则,以民主督察为保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针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监督力量、管理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应以创新优化组织建构为本、以权力资源阳光运行为核心、以监督考核评估激励为准则、以组织建构优化升级为目标,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农村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村干部权力运行中图分类号:D26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10)01-0030-04 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我们党新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桐庐县结合农村实际,坚持以“三务、三资”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准则,以民主督察为保障,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本着总结提高的原则,结合桐庐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深入农村调研,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炼桐庐县农村村干部权力运行的基本模式。
一、桐庐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桐庐县2个街道、7个镇、4个乡。
区块的调整,使原来405个村建制,通过调整和合并,建成了186个行政村。
整体看桐庐县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完整,但集体经济严重薄弱,两者之间的严重不均衡,容易引发群众与村党员干部之间的矛盾。
从近几年全县的情况来看,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信访件居高不下,据统计,2005-2008年,每年信访件占到全县纪检监察信访总量的50-60%左右。
2008年,桐庐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217件(次),反映农村党员干部的有124件,占信访总数的57%,其中反映村干部的信访有97件,占农村信访总数的78%。
新时期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实践初探
新时期强化权力运行制约与监督实践初探摘要:新时期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党内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方面还有一些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是:解决好思想观念认识不清的问题;解决好权力运行监管不力的问题;解决好权力运行不够透明的问题;解决好权力滥用惩戒不严的问题。
关键词:权利;监督;思考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13-0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把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
然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当前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个别主要领导的权力、关键岗位的监督还不够到位,产生了腐化堕落的现象。
因此,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要求,是应对“四个危险”和“四种考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新形势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课题。
一、党内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六易六难”现象一是监督集体执政领导易,检察勤政廉洁自律难。
各级都能够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
在监督检察勤政廉洁方面,少数基层单位,局限于民主评议、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不同程度存在上级不察不监督、群众不告不监督、不发生问题不监督等现象,监督跟着问题走,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二是严群众基层易,严领导机关难。
党委、纪委对下级能够做到严格监督检察。
但在内部监督时,磨不开面子,顾虑重重,监督书记怕得罪主要领导给“小鞋”穿,互相监督怕伤了和气影响人缘,正副书记监督委员怕产生对立情绪难开展工作。
部分同志认为纪委的人、财、物受制于同级党委,“自己监督自己,缺乏约束力”,在监督工作中消极应付。
三是掌控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内易,跟踪“八小时”以外难。
随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日趋复杂,活动空间逐渐扩大,仅靠在单位和正常的工作时间内的监督,很难对他们的行为作出客观、准确地判断和把握。
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探索与创新
目录绪论 (1)一、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面临的困境 (1)(一)组织困境 (1)(二)制度困境 (2)1 村务公开缺乏制度保障 (2)2 在村级组织体统中缺少一个常设的村务监督机构 (2)(三)文化困境 (2)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制度设计 (3)(一)成立“一个机构”,明确监督主体 (3)(二)通过“两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3)1 决策决议执行情况监督 (3)2 村务、党务公开监督 (3)3 财务管理监督 (3)4 资产资源管理监督 (3)5 重大事项监督 (3)6 人事安排监督 (3)7 村干部效能作风监督 (4)8 其他方面职责 (4)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运行特点 (4)(一)权力的相互制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以制度约束权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施全程性的村务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行经常性的专门监督...........................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实践绩效 (5)(一)化解了基层矛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5)(二)落实了村务公开,提高了村委会的权威和公信力 (5)(三)反映了群众心声,扩大了民主参与渠道 (5)(四)提高了农民热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5)五、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5)(一)继续深化对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5)(二)进一步明确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6)(三)继续抓好村民监督委员会的制度、纪律建设 (6)结论 (6)参考文献 (7)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中民主监督的制度创新摘要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主监督是我国村民自治的重要环节,是目前我国村民自治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亟需突破的重要课题。
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总结
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对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和发展。
首先,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法制化和规范化。
在过去的实践中,一些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存在着权力滥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这不仅损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其次,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需要更加重视民主参与和透明化。
村社区治理应当是全体村民的事情,而不是少数人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促进村民参与村社区事务的权利和机会,让村民的声音能够被充分听到,让村民的意见能够被充分尊重。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让村民了解权力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增强村民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信任。
最后,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需要更加注重专业化和能力建设。
村社区治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来支撑。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执政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村社区的发展和民生服务。
总的来说,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提高能力,共同推动村社区小微权力工作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社区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五有一化” 权力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五有一化”权力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诸暨市枫桥镇党委张晓冬今年4-5月,绍兴、诸暨两级纪委在我镇开展了规范乡镇权力运行试点工作,探索形成“五有一化”权力运行模式,并积极付诸实践。
半年多来,镇党委政府在全体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严格落实,强化执行,为积极打造阳光型政府锐意进取,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规范从政行为进一步完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率不断提高。
一、“五有一化”权利运行模式的具体内容“五有”即:1、有规则。
健全完善了综合、组织人事、财务管理、工程政策、决策监督五大类12项制度,出台了《枫桥镇议决事制度汇编》。
进一步明确了党委议事决策的范围、原则、方法;强调党委是重大事项的决策机构;纪委书记必须事先参与人事酝酿;党委书记必须末位表态;清晰地划定了必须列入党委议决事范围的80项具体工作。
2、有程序。
即以程序固化制度,针对重大事项决策、人事讨论、财政资金使用、工程联系单验收等重要制度,确定相应的运作流程,使镇级事务在严格规范的程序中操作。
共明确经济、人事、财务、工程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10项重点内容的规范化程序。
3、有监督。
一是参与式监督。
贯彻实行《乡镇纪委同级监督实施办法》,乡镇纪委参与党委议事决策、用人酝酿的全过程。
二是轨迹化监督。
实行一次会议,两本记录,即党委、纪委对重大事项决策、人事讨论、财政资金使用安排等全过程,如实记录,并形成纪要分别保管。
三是网络化监督。
镇纪委通过《乡镇重大事项决策结果即时上报系统》软件,将本镇重大事项决策情况,上报上级纪委,以便实时监督,并提出意见建议。
四是巡查式监督。
由市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办开展巡视检查,重点检查事关人、财、物等权力运行情况。
五是社会化监督。
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的作用,以恳谈会、听证会、走访等形式,对重大事项决策实施监督。
4、有测评。
严格执行市纪委《乡镇权力运行规范指数评估办法》,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估。
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总结
规范权力运行工作总结规范权力运行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保障公平公正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对权力运行的规范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反思,下面是我对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
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基础,我们在规范权力运行工作中,始终坚持以制度为抓手,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权责明确、法定程序、公开透明。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明确权力的行使范围、程序和责任,防止权力滥用和任性行为。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了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对权力的行使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证权力的公正、公平和合法。
二、强化领导责任领导干部是权力运行的主体,也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核心力量。
我们认识到,要规范权力运行,首先要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执掌态度。
此外,我们加强了领导干部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和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行使权力,做到公正、廉洁、高效。
三、加强权力运行监督监督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我们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工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遏制了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行为。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权力透明度的提高,加强权力运行信息的公开,让群众和社会各界能够监督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的任性和不法行为。
四、完善权力运行的程序程序是权力运行的保证,我们在规范权力运行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办事、程序正义的原则。
我们推行了“谁主张、谁证明”的原则,坚持证据的重要性,杜绝了权力的随意行使。
同时,我们加强了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审查,确保每一个决策都符合法律和规定的要求。
五、深化权力运行的改革改革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动力,我们在规范权力运行的工作中,不断推进权力运行的改革。
我们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干预的空间,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权力运行的公众参与,实现权力运行的民主化和法治化。
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
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我镇农村基层权力清单化、阳光化、制度化,确保村级组织和干部权力更加科学、规范、透明运行,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按照省、xx市、xx市相关工作部署,根据《xx市农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暂行办法、《xx市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工作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镇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按照“彻底清权、依法确权、全程控权”要求,全面梳理我镇村级“小微权力”事项,通过厘清职权、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深入开展“小微权力”清单管理规范运行工作,在全镇各村建成民主自治、监督制衡、规范运行、公开透明、便民利民的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为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清单范围“小微权力”是指村级组织及从事公共管理和服务人员在基层组织建设、村务决策、村务审批、村务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村级工程建设、强农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工作中,行使的领导、组织、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权力事项。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三资”管理类。
包括集体资金收支管理、集体资源开发利用、集体资产管理处置等方面的权力事项。
(二)基础设施建设类。
包括集体房屋建设装修、水电管网和道路建设改造以及农田水利、园林绿化等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权力事项。
(三)物资、服务采购类。
包括农村集体采购生产资料、办公用品和劳务服务,以及村专职工作人员和卫生保洁员、水电工等非专职人员招聘录用等工作中的权力事项。
(四)社会保障救助类。
包括办理城乡居民保险保障、救助帮扶和优抚对象确定及物资、资金发放等工作中的权力事项。
(五)落实强农惠农(惠民)政策类。
包括落实农业补贴、农资发放、危房改造及集体惠民福利等强农惠农(惠民)政策中的权力事项。
(六)基层组织建设类。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为了了解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探讨如何保障基层小微权力合法行使的途径和方案,以便更好地服务广大民众,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调研方式和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向10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众发送问卷,随机抽取50个基层单位开展实地访谈。
调查主要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层小微权力规范制度建设情况;2.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和评价机制;3.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三、调研结果1.基层小微权力规范制度建设情况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超过70%的受访者认为基层小微权力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制度形式不够规范,规范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不明确,难以让管理者和民众双方都完全理解和执行。
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受访者建议加强规范制度的建设,优化标准和内容,切实做好督查工作。
2.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和评价机制在实地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督查体系不健全,评价手段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一些管理者难以做到较好的管理和监督。
此外,一些受访者对基层小微权力的运行和管理并没有很好的了解。
为此,我们认为,基层单位需要加强监督和评价机制建设,确保评价科学、准确,督查规范、有序,让民众能够对基层小微权力的运行情况做到有所了解。
3.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受访者存在“搞好关系”“人情社会”等观念,认为在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私人关系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
同时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基层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关注人情风险,对于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的问题,要严格按照程序依法处理,不能让私人关系自由干涉。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基层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状况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基层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尚不完善,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加强;2.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需要加强对运行过程的监督和对管理效果的评价;3.私人关系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改正。
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精简篇)
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2016年以来,XX县发改局根据《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按照权由法定,依法审核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了此项工作,为规范我县发改工作运行、提高我县发改工作效能提供了制度保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规范权力运行的现状(一)统筹安排,制定《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行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有效举措。
我局领导十分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局长为组长、相关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纪检组、监察室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下发了《发改局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召开了动员会,局主要领导亲自对整体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安排部署,有力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步调,为开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落实责任,确保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规范权力运行机制,促进各项行政权力规范透明的运行,我局明确局长为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坚持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把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平时由局纪检组、监察室和局办公室负责对此项工作的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在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中,找准结合点,突出重点,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的重大举措。
明确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即以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依法行政和预防腐败为目标,以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公开透明为重点,紧密结合年度工作任务,强化思想教育,突出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严格考核奖惩,有力推动了机关整体工作的开展。
(三)开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是建设法治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经过层层的宣传发动,我局营造了良好的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的舆论氛围。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专题调研报告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专题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基层治理中一直存在着法治化的问题,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实地调研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一、调研背景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中存在缺乏法治意识、法治制度不够健全、基层干部法律素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基层治理效果不佳。
二、调研情况1.缺乏法治意识我们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在治理过程中缺乏法治意识,难以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
这种情况表现为,不合理地干预村民自主管理、不能依法处理纠纷等,导致村民对基层治理的不满情绪上升。
2.法治制度不够健全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地区的基层治理中存在法治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无法有效依据法律罚款、处罚等,导致治理效果不佳,没有起到规范村民行为的作用。
3.基层干部法律素养不足基层干部在农村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我们发现,有些基层干部的法律素养较差,对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的理解,在村务纠纷处理中往往难以运用正确的法律条款,也无法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三、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从调研结果中,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对策。
1.提升法治意识重视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素养,增强其法治意识,这是基层治理工作中首要的一步。
同时,需要吸纳一些法学专业的人才到基层去工作,为农村法治事业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
2.完善法治制度完善基层治理的法律制度,规范处罚与纠纷解决流程,建立追究基层干部失职的责任法律制度。
同时,制定更明确的经济管理办法,对非法经营、违法建设等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3.加强基层干部法律培训加强基层干部的法律培训,开设针对基层干部的法律与政策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法律眼光,提高底层治理水平。
同时,建立村级法律顾问制度,为基层干部提供咨询、辅助服务。
四、结论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中的法治化问题值得重视。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使村(居)级小微权力运行规范提升,进一步加强村(居)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街道对村(居)级小微权力运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xx街道共x个行政村,x个社区,现有村(居)“两委”成员共x人,其中男x人,女x人。
文化程度:硕士研究生x人,大学文化x人,大专文化x人,中专文化x人,高中文化x人,初中文化x 人。
村务监督委员会共有x人,包括监委会主任x人,监委会成员x 人。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一)继续实行“四位一体”村级规范管理。
自xx年以来,按照xx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合同监管、实行项目竞标及区纪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组织建设深化“三项制度”的要求,积极开展以村级合同监管、项目竞标、公章委托监管、村级三资委托代理为内容的“四位一体”村级规范管理工作。
通过开展“四位一体”工作,有效防范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定期进行“三务公开”。
各村都设有公开栏,都能按要求对村务、财务、党务按时公开,街道每季度检查一次。
尤其是财务公开,各村每月都能按时完成。
各村每月报账完毕后三资中心打印统一制式的财务公开表,及时张榜公示并留取公示影像资料(照片要求远近各一张),照片通过微信、QQ、邮箱等方式及时报送到三资中心,三资中心及时上传农廉网进行网上公示。
有部分村现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平台进行三务公开。
目前辖区在裴家营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正在有序逐步推开,截止目前共有 6个村已经建立完成,三资中心将在年底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先进的标准。
(三)做好村级民主决策。
村级民主决策机构目前主要是村民代表大会。
民主决策的主要内容是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如集体财产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土地补偿款发放等内容,大部分村能按照民主决策的程序进行。
(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加强基层政权监督制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摸清我国当前基层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对象与方法本次调研对象为各地行政机关、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政务公开不够透明在小微权力的运行管理中,政务公开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务公开的相关制度执行不够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甚至出现了拒绝公开、强行禁言等情况。
这种情况不仅使得维权难度增加,影响政府形象,更会引发社会不满,容易滋生不稳定因素。
2.职权下放不到位为了避免职权过于集中的问题,近些年来,政府开始进行职权下放。
但是,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职权下放的范围过小,下放到的机构和人员不够恰当,下放的职权也不够明确等问题。
在基层,一些小微权力可能由于其不重要、细碎、过于琐碎等原因,以至于相应的机构得不到明确的职责权限分工,导致一些权力无所依托,也会出现“某事无人负责”的情况。
职权下放不到位,不仅不能使权力分散和权力下移,反而增加了中央和地方权力的博弈和矛盾。
3.监督机制不健全小微权力的监督也是基层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基层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监督相对较弱的部门,如监察、审计等部门在小微权力中的监督效果较差。
甚至有些地方,监督委员会的效果并不如预期,这是由于监委本身的权利只是建议性质的,缺乏对于使用权力的直接制约。
此外,对于权力的监督也存在一些监督措施不到位、监督方式过于武断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经验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经验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意识的觉醒,小微权力的运行工作在农村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
为了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的运行工作,保证农村发展的顺利进行,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的经验。
首先,建立健全村级“小微权力”的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应当包括权责清单、决策程序、监督制约等内容。
权责清单明确了每个“小微权力”的职责范围和权限,避免了职责不明、权限滥用的问题。
决策程序规定了权力的行使过程,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监督制约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效地遏制了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其次,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小微权力”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职责意识、廉政教育等方面。
通过这些培训,提高了“小微权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自我约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再次,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的监督和评估。
设立监督机构,成立监督小组,加强对“小微权力”的日常监督。
同时,开展定期的评估和考核活动,对“小微权力”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和行为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这些监督和评估机制的建立,有效地约束了“小微权力”的行为,确保了权力的合法性和廉洁性。
最后,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的信息公开与参与。
建立信息公开的制度,定期公布权力运行的相关信息,让村民了解权力的行使情况。
同时,注重广泛开展村民参与的活动,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增加村民对权力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通过信息公开和参与,增强了村级“小微权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总之,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教育、加强监督评估和信息公开与参与,才能确保“小微权力”的正常运行,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工作经验的相关内容另外有:提高村级“小微权力”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加强村级组织的内部沟通和协作,加强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监察力度,积极发挥村级“小微权力”的作用等等。
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小微权力运行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小微权力的合法性、透明度、公正性和效力性等方面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然而,在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权力滥用、现象、权责不清、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权力滥用问题农村小微权力滥用一直是一个影响社会治理稳定的重要问题。
在一些地方,一些村干部或村委会成员通过虚报农村土地规模、任意调整土地使用权、违规征收农民土地、私挖乱占农田等方式,滥用职权,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秩序和稳定,还损害了村容村貌的整体卫生和环境,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漏洞和不足,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了一些乡村干部的权力滥用现象比较突出。
二、现象问题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现象。
一些农村工作人员或乡村干部用假冒官司文件或乡村村规民约等手段,以官职为诱饵,打着政府的旗号,对农民进行敲诈勒索。
甚至还涉及利用职务便利,以荒唐的方式占有国家土地和非法侵吞国家资产等问题,这些行为于日积月累,成为了农村小微权力运行中的严重现象。
这些行为不仅仅破坏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还使农村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
三、权责不清问题在一些地方,农村小微权力运行过程中,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了一些问题的频发。
在村务决策、资金使用和项目落实等环节,由于权责不清、制约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了一些村委会成员有机会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违法乱纪的行为。
这些问题的发生不仅仅损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也进一步削弱了村级组织的权威和执行力,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和农村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担任村“两委”正职的实践与思考
担任村“两委”正职的实践与思考担任村“两委”正职的实践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新冠肺炎疫灾的爆发和国家的“富民强村”政策的实施,村“两委”正职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身为一名村“两委”正职,我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责任与挑战,也有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工作职责村“两委”作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其职责十分重要。
作为村“两委”正职,首先要承担起组织协调、决策部署等领导工作。
在此基础上,要积极主动地争取政府的支持,发起一些有利于村庄发展的项目,提高村庄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群众办好事,推动村庄繁荣发展。
其次,作为村庄的居民代表,村“两委”正职还要照顾好社会稳定方面的工作。
譬如,在公共管理方面,要督促居民遵守法律法规,保持生态环境卫生;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辖区的安全防范,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在文化建设方面,要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作为村庄的主要管理者,村“两委”正职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努力完成职责,推动村庄的全面发展。
二、实践经验作为一名村“两委”正职,我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
首先,遵守国家法律和村规民约。
在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政策的方向,不断学习和加强法律法规了解,发扬社会公正,做到忠诚履职,为群众服务。
其次,密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
村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因此,我们要与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
如开展村庄卫生整治活动,需要与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同推进;在筹划建设新农村时,需要与乡、镇政府积极协作,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提升村庄的面貌。
第三,关注群众利益。
村“两委”要时刻着眼于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群众谋取实惠、化解矛盾、解决难题;必要时,需要深入了解群众心理,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落实好各项民生任务,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誉。
三、思考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村庄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同时又面临着新的机遇。
如何解决村庄发展中的问题,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每一个村庄管理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
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标题:权力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摘要: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是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要求之一。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权力滥用、权责不清、监督缺失等。
本文将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以促进政府权力的规范化运行。
第一部分:问题分析1. 权力滥用问题权力滥用是当前权力运行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一些官员通过腐败行为滥用职权,侵害公民的利益。
此外,一些政府机构和部门可能会违法执法,违背法律精神,损害公正和法治原则。
2. 权责不清问题权责不清是权力运行中常见的问题。
一些官员利用职权模糊、权责不分明的情况,逃避责任,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失职现象的出现。
3. 监督缺失问题权力运行中的监督机制薄弱,监督缺失问题成为权力滥用持续存在的基础。
监督部门的职能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对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实施。
第二部分:整改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规范权力运行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立法工作力度,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的行使边界和责任。
2. 增强权力制约和监督力度设立独立公正的监督机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
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的内部审计制度,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控和纠正。
3. 推进政务公开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公民知情权和参与权,使权力运行过程更受公众监督。
4. 强化道德教育和正面激励机制通过加强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公职人员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
同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大正面激励和减少灰色收入,以提高公职人员的廉政意识。
5.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从权力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
通过完善政府服务流程,提高效能和效率,减少权力滥用的机会。
第三部分:整改措施的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权力运行的整改工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保证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村级权力规范运行的探索与实践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运行基层权力,是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抓基层、夯基础出发,注重制度完善,狠抓队伍建设,强化督促检查,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初步构建起“制度完善、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村级权力逐步得以规范运行。
一、抓建章立制,着力堵塞制度漏洞坚持从完善制度着手,查漏补缺、狠抓预防,严密监控、严肃审计,有效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
(一)建立事前预防制度。
以收入支出审批、财务管理公开、资产台帐建立、人员岗位职责等方面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源头预防腐败机制。
一是实施“三签字”。
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村民议事会逐级授权,由大到小各自履行资金审批权,各项开支的支出票据实行经手人、审核人(监督委员会主任)、批准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或居民委员会主任)“三签字”,在源头上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是实行“回避制”。
在所有乡镇(街道)成立代理会计核算中心,村级财务核算统一由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实施;明确村级“两委”主要负责人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本村的报账人员,由村民委员会提出报账人员聘用,经村民决策机构会议讨论通过后,报乡镇财政所和农经管理机构备案。
三是做到“五必到”。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实行“五必到”制,即村“两委”研究重大事项、使用大额资金开支、验收村组工程、集体资源承包、村级财务清理时,村务监督员必须到现场,并逐项填写现金收支公开榜,及时张榜公开。
(二)建立权力监控制度。
建立健全“三个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基层权力监控制度缺失问题。
一是构建村务监督制度。
制定《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导则(试行)》,建立《村民会议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试行办法》等配套制度,采取议事“六步法”等措施,明确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形式、工作机制,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更加注重对村“三委”干部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确保村务监督委员成为基层权力运行监督的主要力量。
全区120个村(社区)全面组建了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议事会决定落实率为95.5%,群众对村民议事会和村干部的满意度达到98.7%。
二是创新民主监督制度。
在全区开展“民主议政日”活动,建立村民评议制度,规定每月28日为“民主议政日”。
印发《关于在农村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确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将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等作为重点内容公开。
实行村组议事会成员包户联系制度,定期深入农户宣传政策以及议事会决议情况、执行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全区所有村(社区)都规范建立了村务公开栏,98%的村达到了规范化要求,群众对基层工作满意率达97%。
三是建立村级干部管理制度。
制定《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突出监督重点,重点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
建立村级领导干部准入、日常监管和任期考核制度,建立干部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立审计监督制度。
针对村级干部经责审计中监督力度小、村民自治权无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制定《XXX市XXX区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建立健全村级干部经责审计监督制度。
一是建立“长期性”组织制度。
成立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由区纪委牵头,区委组织部、区审计局等5个区级部门和各乡镇(街道)为成员单位,牵头组织协调全区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由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择优选取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工作人员进入“村级干部经责审计人才库”,通过实战培训方式,提高审计质量。
二是建立“民主性”审计模式。
通过采取由区村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委派审计组每年对全区三分之一的村(社区)进行审计的“委派审计”模式,以及对于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群众意见大或对审计有异议的村(社区),由村民委员会收集群众意见,联席会议采取“第三方审计”模式聘请审计,保证村级审计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三是建立“立体式”监督机制。
建立由区纪委牵头指导、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组织实施、派出纪工委全程监督、村级监督委员会直接参与的村级干部经责审计立体监督机制,坚持、“三年一轮审”、“四必审”和“十步工作法”等工作制度,围绕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审计力度,强化审计结果应用。
(四)建立“三资”管理制度。
将推进农村“三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作为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实现“三资”从严管理,务实公开。
一是建立“家底”清查制度。
制定《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等“三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内容,通过清理摸清“三资”底数,建立和规范“三资”账簿。
截止2010年底,全区120个村(社区)集体资产状况是:村社集体资产总额12176.36万元,其中村级资产9104.7万元,社级资产3071.66万元;村社负债总额3327.88万元,其中村级负债2571.2万元,社级负债756.68万元;村社所有者权益总额8848.48万元,其中村级6533.5万元,社级2314.98万元。
二是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制定《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从现金票据管理、会计档案管理等七个方面对村级财务、资产资源管理进行规范,明确要对村级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状况及时进行乡、村两级审查;乡镇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及时监控村级财务处理情况和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情况,实现“三资”管理常态化。
三是建立资产公开制度。
要求所有村(社区)财务公开,实行透明管理,财务按月或按季进行公布。
抓好“四个规范”和“一薄、一箱”工作,即:规范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健全村(社区)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记录薄,设立财务公开意见箱,群众随时随地可在各乡镇代理会计核算中心查询各村(社区)财务收支情况。
二、抓宣传培训,打造遵纪守法队伍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加强对村级干部规范运行基层权力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基层干部遵纪守法意识。
(一)强化专题培训。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村级“三资”管理、经责审计和权力规范行使等一系列制度专题培训,让村干部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一是印制培训教材。
编制《规范农村权力运行专题制度汇编》,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合编成册,便于村级干部查阅和指导实际操作。
目前,已向全区乡镇(街道)及村(社区)干部免费发送500余册。
二是构建培训网络。
建立了区级部门、乡镇(街道)纪(工)委、村级监督委员会三级培训网络,将培训延伸到村。
今年上半年,区级部门召开专题学习会3场,乡镇召开学习会4场,村(社区)结合各种村级会议,组织学习各项制度平均5次以上。
(二)开展集中轮训。
制定《2011年XXX区村(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将村级干部经责审计人员和村务监督员培训工作纳入重要计划内容,狠抓村级审计和村务监督轮训。
一是着眼“三个特殊”抓实审计业务人员轮训。
针对村级干部经责审计人才库人员来源特殊、工作环境特殊、参加培训时间特殊的情况,制定《村级干部经责审计人员轮训实施方案》,编写专门的教材教案,确保每次课程应听必听,达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二是紧扣“四个重点”抓好村务监督员轮训。
对村(居)务监督委员开展集中轮训,让村(居)务监督委员知道如何监督村务公开、“三资”管理、重大人事任聘及村民委员会执行等四项重点工作。
(三)加强警示教育。
通过案例分析、正反面教育、谈心得体会等方式,增强村级干部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
一是正面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
以群众反映较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较好的姚渡镇芦稿村为正面实例,组织全区村(社区)干部在XX召开现场会,对村级干部进行示范教育;以XXX村、XXX村、XXX村某些干部以权谋私、违法违纪为反面典型案例,警醒全区基层干部时刻绷紧拒腐防变、廉洁从政这根弦。
二是直观教育和理论教育相结合。
结合信访情况,在各乡镇(街道)按照50%的比例选择村干部集中参加“走进监狱听警示”警示教育活动,组织观看《天网》等警示教育片;组织村(社区)领导干部参加村(社区)管理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报告会、反腐倡廉知识答题活动等,并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征文活动。
三是自我剖析和座谈谈心相结合。
组织党员干部撰写反腐倡廉心得体会,进行自我剖析,使反腐倡廉意识入脑入心;上特殊“党课”,课后进行谈心座谈,坚定村级干部与腐败现象做斗争的决心。
2010年以来,对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领导干部、重点岗位工作人员以及村级干部进行案例宣讲70余场,警示教育干部3800余名。
三、抓严肃执纪,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的落实作为“深化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主题活动的重要抓手,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执纪。
(一)围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开展督促检查。
充分发挥涉农部门的执法职责和纪检监察组织的监督职能,联合执法,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强农惠农政策案件。
一是组织开展自查自纠。
组织全区乡镇(街道)及12个涉农部门围绕中央、省市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各项惠农补贴、惠农资金是否按规定发放,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自查自纠,全区共梳理出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四大类12个问题,督促限期进行了整改。
二是组织专项联合执法。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涉农部门围绕职责范围内有关涉农政策的落实,牵头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检查。
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
按照实事求是、因村制宜、因事制宜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基层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共收到和发掘反映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信访举报和案件线索25件,对2件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了查处。
(二)围绕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开展督促检查。
将村务监督、“三资”管理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监督检查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完善检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探索建立维护群众利益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对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的监督检查。
采取定期督查、随机抽查、暗访、第三方调查等方式,对全区开展村民会议对村民议事会的授权工作、村民议事“六步法”的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
二是对村级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结合村级干部经责审计工作,严查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是否被截留、滞留、挤占、挪用和套取,严查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规划、布局、工程配套是否合理,严查项目预算与投资计划、建设标准是否擅自变更等问题。
三是加强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监督检查。
强化对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市场化等方面的监督。
2010年以来,先后成立6个专项督查组,组织各类专项集中检查7次,提出整改意见22件次,督促整改落实,有力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