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法的具体操作
“BEI”行为事件访谈

“BEI”行为事件访谈一、BEI是什么:“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简称BEI),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是揭示胜任模型特征的主要工具。
是一种结合关键事例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的访谈方式,主要的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
二、核心假设:优秀标杆的共性行为是预测成功的有效指引。
三、BEI操作过程-STAR法则主要过程是请受访者回忆过去半年(或一年)他在工作上最感到具有成就感(或挫折感)的关键事例,在访谈过程中遵循“STAR原则”,具体如下:1)情境的描述(Situation),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2)任务的确认(Task),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哪些人参与?您在其中担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行为的描述(Action),实际采取了哪些行为,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采取的行为是什么?(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
)4)结果确认(Result),最后结果如何?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五、访谈提纲:1)开场白:访谈目的介绍:***你好,非常感谢你能够抽出时间跟我们进行本次访谈沟通,此次访谈会占用你30分钟左右的时间。
1.访谈的目的是希望了解你当下(做为Top Sales)在做这个岗位的工作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
2.访谈的内容想请你谈谈你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重要工作事例,以及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重要工作事例的。
3.整个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全程录音,记录的内容我们会严格保密,仅为本次访谈和岗位工作能力模型所用,不做他用,请您放心。
如无问题,我们将开始正式访谈!六、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参考):结束语:感谢你今天的时间,以上信息我们会严格保密,之后在团队未来发展时可能会再次和你进行探讨,到时候会在企业微信上联系你,谢谢!附:常见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关键点1)从正向的事件开始,探究相关的时间、地点和心情,通常有助被访谈人回忆起当时的情节;2)一次只描述一个情况,注意探究其行为模式。
第七章访谈法

第七章访谈法本章阐释了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个别访谈、集体访谈的特点和具体实施过程,还特别介绍了各种访谈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对几种重要的访谈类型做了简要的评价。
在本章最后,还就如何挑选和训练访谈者提出了意见。
其中重点是访谈的类型及其操作方法。
一、访谈法的概念和类型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访谈法本来是特指直接的、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但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增加了电话访问、网上交流等间接访谈方式。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既可以主要依靠访谈法搜集资料,也可以将访谈法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而且后者往往效果更佳。
定性研究主要就依靠访谈法。
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1.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
这种访谈的特点是:整个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
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纪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
结构式访谈的优点是:任务书类似问卷,因此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可用做定量分析,便于对不同被访谈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
而且由于在访谈法中,访谈者必须当场与调查对象直接交流,这样就能够控制调查环境和调查过程,避免他人代替或几人商量填写问卷等弊端,还可以随时督促和核对访谈对象的回答,也可以对某些特定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问卷的有效回收率,降低来自访谈对象的误差,提高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此外,它还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一些对访谈对象的经济收入、身份、能力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分辨其回答的真实程度,对所获资料和答案进行评估。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七章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七章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51b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7f.png)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七章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国开[课程号]-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题目】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题目】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和;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正确答案是: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题目】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正式访谈、四个环节。
正确答案是:接触访谈对象,结束访谈【题目】一定的与一定的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是:提问方法,行为方式【题目】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和控制访谈进程。
正确答案是:表情,动作【题目】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小时为宜。
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正确答案是:1~2,告别【题目】集体访谈也叫,实际上是的一种扩展形式。
正确答案是:会议调查法,个别访谈【题目】按照查询拜访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正确答案是:直接访谈,间接访谈【题目】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和访谈的要求更高。
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精确谜底是:掌握,效率【题目】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
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C.个别访谈D.集体访谈E.标准化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正确答案是:重点访谈,深度访谈,客观陈述式访谈【题目】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
A.个别访谈B.集中访谈C.深度访谈D.结构式访谈精确谜底是:结构式访谈【题目】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A.个别访谈B.集体访谈C.非结构式访谈D.结构式访谈正确答案是:个别访谈【题目】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
A.当场记录B.事后记录C.手工记录D.机器记录精确谜底是:机器记录【题目】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
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B.节省人力、物力、财力C.访谈范围不受限制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E.对访谈者没有特别要求F.情况能够掌握,资料的质量能够保证正确答案是: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灵活性大,适用性强,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题目】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陶保平版第四章访谈法经验总结法预测法等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三、访谈调查法的步骤与技巧
3、正式访谈 1、发问要口齿清晰、用语准备,且口气委婉、从容。
2、题目转换尽量过度自然。
3、提问时态度要诚恳、谦逊,给以访谈者以充分的 思考与回答的时间,不要过于急促,否则被访者也 会仓促简短回答问题,以致丢失有效的宝贵信息。
4、始终做到有兴趣的倾听被访谈者对问题的回答,多利用 表情、神态或及时用笔记录等方式鼓励其充分地表达意见 和态度,引导被访者充分有效地回答问题 5、访谈中根据需要适时的发问与插话。
4/17/201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三、 经验总结法
4/17/2018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一、经验总结法的含义
经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中通过探究和反思而 获得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经验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获取的从事教育活动的 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努力 探索和不断思考的结晶,是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 的。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进行任何特殊处理和控制的自然状态 下,人们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对从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经 验经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 教育研究方法。分实践性总结和理论性总结
二 、教育经验总结法的特点 1)对象的生动性 2)研究方式的回溯性 3)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4)研究结论的具体性
基本要求: 1)创作性 2)典型性 3)有效性 4)现实性 5)操作性 6)可靠性
三、教育经验总结法的功能及其局限性
1)教育经验总结能形成对教育实践具有 直接指导作用的教育理论 2)教育经验总结能有效提高教育实践工 作者的专业素质 3)教育经验总结能有助于教育实践工作 者形成和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4)教育经验总结有助于教育理论发展和 教育实践改革的紧密结合
《访谈法的实际操作技巧》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九年级综合实践第二单元第二课《访谈法》---第二讲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并掌握访谈活动运用中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访谈法收集材料。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设计和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交流的能动性,实现对访谈法的运用技巧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归纳方法,总结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互相交流中相互学习,合作分享的意识,在小组合作中体验组员之间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形成在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访谈法的技巧,并能将技巧运用于实际访谈中。
2. 教学难点:掌握访谈法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访谈法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情境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青岛的宣传片!(视频播放)2018 年6 月上合峰会在我们美丽的家乡青岛举行,这是青岛近期承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盛会!全球2000 多名记者参与了峰会的采访,他们通过话筒和摄像机向全世界展示了峰会中的风云人物以及青岛的碧海蓝天,人文风貌!你想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或主持人吗?本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访谈法,还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并体验做一名记者的乐趣。
(导出课题,访谈法。
)二、情境体验,感受访谈法《杨澜访谈录》是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看视频,1,2 组关注问的技巧,3,4 组关注如何听,5,6 组关注主持人如何回应,如何记录。
78 组同学关注并记录主持人问了那些问题!播放视频。
《杨澜访谈录》---杨澜访谈俞敏洪1.小组合作,总结出访谈法的问题设计的技巧: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第七,敏感性问题不要直接提问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小试牛刀: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将课前准备的访谈提纲进项修改,完成!并进行展示,看他们的问题找一找哪些问题设计的好?好在哪里?那个问题还要改改?2. 探讨听的技巧:主持人身上还有那些技巧我们可以学习呢?如何听的呢?总结听的技巧积极关注地听(目光平视、友好)不要轻易地打断对方;容忍被访者的沉默。
方法指导课——访谈法(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全国通用

方法指导课——访谈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以访谈法为核心,围绕其定义、重要性、操作步骤和技巧展开。
访谈法是一种收集信息、研究问题和理解他人观点的重要工具。
教学内容将涵盖如何准备访谈、进行访谈、记录信息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学生能够理解访谈法的概念,认识到其在信息收集中的价值。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访谈的基本步骤,包括准备访谈问题、进行实际访谈和记录访谈内容。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访谈的兴趣,提高其沟通和社交能力。
教学难点1. 访谈技巧: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引导访谈对象提供更多信息。
2. 信息整理与分析:如何指导学生从访谈中整理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访谈法的步骤和技巧,示例访谈视频。
2. 学具:笔记本、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示例访谈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访谈法的话题。
2. 理论讲解:介绍访谈法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操作步骤。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简短的访谈,练习提问和记录。
4. 实践演练: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的访谈练习,教师提供实时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访谈法的步骤和关键点,包括准备、进行、记录和分析访谈的各个方面。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准备一个访谈计划,包括访谈主题、问题列表和预期目标。
他们还需要写一份关于访谈技巧的反思报告。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访谈法的价值,并掌握进行有效访谈的基本技巧。
教师应评估学生的访谈计划和实践演练,以确定他们对访谈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四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使他们能够掌握访谈法这一重要的信息收集工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情感态度上得到积极的影响。
教学难点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访谈法

(2)通过寻找共同点来接近对方。
访谈者开始与调查对象接触时,涉及访 问的内容先避而不谈,而把话题引到双 方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上去, 以引起对方的共鸣,使对方产生碰到了 知己的感觉,然后再切入主题。
(3)从正面直接接近对方。
双方一见面,访谈者即开门见山,作了自 我介绍后,直接向被访谈者说明来意,以 委婉的言辞来取得对方的配合。此法简便、 省时、效率高,在对方无顾虑的情况下, 一般都可以采用此法。
提问方式,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 一般来说,复杂和敏感的问题,应小心谨 慎、委婉迂回地提出;简单、普遍的问题, 则可不必顾虑,从正面直接提出。
二是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一般来说,对性格孤僻、思想上顾虑大 或理解能力较差的人,应耐心诱导、逐 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对性格开朗、无顾 虑或教育程度高、理解能力强的人,则 可以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提出问题。
三、访谈的技巧
(一)访谈准备
访谈地点在无其他人的办公室、人口较少的家 里、僻静的地方、咖啡屋; 访谈时间在1—2小时之间; 较深入的访谈至少要三次; 母语访谈;
准备后继访谈的要留下铺垫
(二)访谈的提问
提问是访谈调查的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访 谈的技巧关键是提问的技巧,提问成功与否 决定着访问能否顺利进行和调查的效果。
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被访谈者的知识程度; 第二,了解被访谈者的兴趣和禁忌; 第三,问话应当简短明了; 第四,应尽量使问题具体化,避免抽象化; 第五,应始终保持中立态度,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感 情色彩的词句; 第六,维持受访者的情绪; 第七,注意非言语交流; 第八,要遵守访谈的保密与承诺原则。
行为事件访谈法(BEI)的操作过程

行为事件访谈法(BE)的操作过程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lnterview, BE)是由麦克里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测验而提出来的。
虽然BEI是在进行胜任模型研究过程中提出来的,但是对于人才的招聘选拔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BEI的具体操作过程,希望对各位HR的招聘工作有所帮助。
行为事件访谈法采用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察技术,通过让被访谈者找出和描述他们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详细地报告当时发生了什么。
具体包括:这个情境是怎样引起的?牵涉到哪些人?被访谈者当时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在当时的情境中想完成什么,实际上又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然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内容分析,来确定访谈者所表现出来的胜任特征。
行为事件访谈法提供了一个人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怎么想的和感觉如何等这些方面的信息。
行为事件访谈法被广泛采用的一个原因是:它提供了时间压缩的观察。
它能使研究者获得被访谈人在几个月、几年内发生的事情,从这角度来讲,它直接观察或对实时模拟中表现的行为的编码效率更高。
一般来讲,行为事件访谈法有以下几个步骤:( 1)访谈开始阶段的自我介绍和解释;( 2)了解被访谈人的工作学习经验;( 3)深入挖掘被访谈者的行为事件(一般采用STAR法); ( 4)求证被访谈者所需特质;(5)结束语。
行为事件访谈的中心目标,是让被访谈人详细讲述4—8个重要事件。
这一部分占了大部分的访谈时间,并且要求被访谈人提供具体的细节。
常用的提问是:请您谈谈在最近1〜2年中,您负责过的最成功或最满意的3个事例。
访谈者访谈的重点在过去确实的情境中采取措施和行动方面,不是假设性的答复,哲理性、抽象性或信仰性的行为。
这需要采用STAR方法来深层次挖掘出具体的行为细节来。
STAR方法主要有4个问题:S(situation)“那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境?什么样的因素导致这样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有谁参与?”(T Task)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A (Action )“在那样的情境下,您当时心中的想法、感觉和想要采取的行为是什么? ” 在此,要特别了解被访谈人对于情境的认知和事例的关注点。
最新国开工作分析实务形考作业全套答案

工作分析实务作业1(考核范围: 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工作:是长时间内,做着重复的一系列的动作,做重复一系列的事情,工作就是长时间内做重复的动作,铜鼓工作来产生价值,通过工作换取一些物质,通过工作来寻找生活的目标,工作也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
2、工作分析:是工作信息提取的情报手段,通过工作分析提供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使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
3、工作要素:是工作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
工作要素是形成职责的信息来源和分析基础,并不能直接体现在职位说明书之中。
工作要素在工作活动达到某一工作目的的集合叫任务。
工作要素是职务分析常用术语之一。
4、职务: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它是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岗位,随着语义的拓展职位亦有此意思。
5、职级:是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相同或充分相似的职系的集合。
依照分类不同,同一职级内的各个职位可以采取同一个称谓表示,同一职级内各个职位所需资格条件相同,可以采取同样的任职、考核和待遇标准。
6、职业:职业,即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工作内容、任职资格或者对组织的贡献的相似程度划分的同一组职位是( )A职级B职系C职位簇D任务2是工作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A职级B职系C职位簇D任务3通过( ) 工作人员可以对建立健全组织中的规范和制度提出要求A组织B工作分析C再设计D设计4在工作中如果( ) 不完善就容易导致员工职责划分不清晰、相互推诿情况的出现A工作说明书B工作分析C公司组织体系D生产技术5只有明确了工作分析的( ) 组织才能够确定工作分析的范围、对象和内容A目的B任务C内容D设计三、判断题1、工作不仅是组织系统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任务的组合也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责任与权利的统一体(错)2、组织的划分与部门业务的分割往往是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错)3、工作任务是指工作中不能继续分解的最小动作单位(错)4、工作分析是企业或其他组织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对)5、工作分析只能反映组织或企业的目标不能反映组织的结构( 错)6、工作分析结果也被用于企业劳动安全与员工健康方面( 对)7、在一个组织中工作分析的目的不同其信息收集的重点也就不同(对)8、工作分析小组成员还要根据工作任务的内容对各个岗位的任职者进行相应的培训(错) 9、工作规范化是工作分析小组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分析的重要保障(对)10、工作要素是开展工作分析的主体其对工作分析的内容和过程最为熟悉因此通过和他们接触工作分析人员可以更快地收集信息(错)四、简答题1一份完整的工作计划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答: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2)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
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三、访谈法的种类 (二)按一次访谈被访者的数量,分为个别访谈
访谈调查法
四、访谈法的具体操作 (二)访谈过程
3、倾听 访谈过程,既要“善问”,也要“会听”。 (1)虚心地倾听。要有礼貌,决不轻易打断
对方的谈话。对于一时没有听懂的内容,要虚 心求教。对于被访者的不够完整或不够恰当的 回答,通过适当的解释、引导和询问,使其讲 清所要询问的问题。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都不可流露不耐烦的情绪。
利于发挥谈话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 于适应变化着的客观情况和谈话的具体情境; 有利于对研究问题作深入的探讨。 非标准化访谈(非结构性访谈)的缺点是对 访谈的结果难于进行定量分析。
访谈调查法
三、访谈法的种类
(二)按一次访谈被访者的数量,分为个别访谈 和集体访谈。
个别访谈,即研究者对单个对象的访谈。通 常我们说的访谈,即指个别访谈。
师生关系”?为什么这样认为? ④您认为您中学时代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讲述一个与您关
系较好的老师的故事,为什么您认为您和他(她)的关系 好?(在学习上给予无私的帮助、生活上细心照顾、有共 同语言、具有人格魅力等。)
访谈调查法
四、访谈法的具体操作
(一)访谈准备
访谈提纲设计实例: ④您怎样看待大学里的师生关系(重要/不重要/
访谈调查法
访谈调查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和特点 二、访谈法的优缺点 三、访谈法的种类 四、访谈法的具体操作
访谈调查法
工作分析实务 形考

工作分析实务形成性考核任务一:一、名词解释1、工作分析:是工作信息提取的情报手段,通过工作分析提供有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使对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
2、访谈法:又称面谈法,指工作分析员就某项工作,面对面地询问任职者其主管以及专家等对工作的意见及看法。
3、问卷法:以书面的形式,通过任职者或其他职位相关人员单方面传递来实现的职位信息收集方式,问卷调查法收集完整信息,系统操作简单、经济,可在事先建立的分析模型的指导下展开,因此人所有结构化职位分析方法在信息收集阶段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4、观察法:指工作分析人员直接到工作现场,针对特定对象的作业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记录有关工作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5、工作日志法:要求任职者在一段时间内实时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工作,按工作日的时间记录下自己工作的实际内容,某一工作岗位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工作活动的全景描述,使工作分析员能根据工作日志的内容对工作进行分析。
6、关键事件法:由工作分析考察,管理者或工作人员在大量收集与工作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详细记录其中关键文凭以及具体分析某岗位特征要求的方法,其特效之处在于基于特定的关键行为与任务信息来描述具体工作活动。
7、工作研究: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工作中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因素排除,寻找更经济和更容易操作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一、单项选择题1、1.1747年,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工作分析的人是( C )。
C.丹尼斯·狄德罗2.将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研究中,探索如何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率的人是( A )。
A.芒斯特伯格3.泰勒将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的( B )。
B.第一原则4.将工作分析作为工业心理学的分支来研究的是( B )。
B.斯科特5.心理学家欧内斯特·麦克米克在19世纪50年代设计出了一种适用于各种文秘工作的( B ) B.核对清单6.关键事件法在工作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是( C ) C.以人为基础的工作分析7.战略性工作分析全过程的关键因素是正确挑选( C )C.设计专家8.在通用的工作分析方法中,利用访谈法时,访谈开始阶段的重点是帮助被访谈者保持(A )A.信任的心态9.通过访谈能够收集全面的信息,但不利于任职者进行发散性思维,这种访谈类型是( C )C.集体访谈10.主要作为原始工作信息搜集方法,为其他工作分析方法提供信息支持的分析方法是( D )D.问卷法11.文献分析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 A )A.工作清12.以工作为基础、以管理型职位为分析对象的职位分析的结构化工作分析方法是( B )。
岗位职责访谈操作说明

岗位职责访谈操作说明职位分析访谈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交流某项或某系列工作的信息的会谈。
它是一种重要的收集基本工作信息的职位分析方法,通过访谈法收集的工作信息不仅是职位分析的基础源泉,而且可以为其他职位分析方法提供最初始的资料供给,例如通过访谈法获取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职位分析问卷等。
一、访谈法的基本要素:(一)参与者在一般情况下,访谈的参与者为两人:职位分析师和被访谈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访谈中的一方或双方都为多人的情况,例如SME会谈法。
为了收集更为全面完整的职位分析信息,访谈的对象除了工作的直接任职者之外,往往还包括任职者在整个工作流程中的上游供给者(supplier)和下游接收者(recipient)、管理层级中的直接上级(supervisor)以及同事(co-worker),对其下级的访谈可以作为信息补充。
各类对象在访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提供的信息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详见图5-1:(二)访谈者的角色定位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访谈目的、访谈者的风格等的不同,即可以是消极的信息记录者也可以是积极的思维引导者。
作为信息记录者,其主要职责是根据访谈提纲尽可能收集其需要的信息,以信息的完备性作为其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访谈者应积极引导任职者进行扩展思维,根据任职者提供的线索深入追问,以获得附加信息,以信息的广度和有效性作为其追求的目标。
(三)访谈的结构化程度根据实际需要,职位分析师可以选择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面试方法。
非结构化访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收集职位信息,但在收集信息的完备性方面存在缺陷;结构化访谈信息收集全面,但不利于任职者的发散性思维。
实际运用中,往往将两者结合起来,以结构化访谈问卷作为访谈一般性指导,访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就某些关键领域进行深入探讨。
通常,职位分析师可以通过以下主要途径,实现访谈的结构化和规范化:职位分析访谈作为收集工作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决定职位分析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多数职位分析师来说,需要遵循一定的访谈流程,以最大限度的控制访谈结果的误差。
社会研究方法---访谈法 - 2020.7.5

6、您一般以什么样的方式与教师交往? 7、您对目前的师生关系满意吗?为什么? 8、您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访谈提纲的设计
1. 明确研究目的,围绕研究目的考虑从哪几个 方面提问,每一方面提出几个问题。
QQ 、微信等访谈法
新的访谈原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可分为纯文本、语音聊天、视频聊天
纯文本聊天,优点在于能保留聊天记录,在当事人需要时,还可 对聊天记录进行复制;
语音聊天,可使表达和理解更容易。而且,单位时间内接发的信 息要远远超过纯文本方式,,适当需要录音设备。
视频聊天,它不是一种可独立存在的聊天方式。
访谈法与有意识交谈的区别:
目的性 计划性 工具性 单向性
访谈法类型
访谈法的类型
结构式访谈
无结构式访谈
个别访谈
集体访谈
头脑风暴法
德尔菲法
提纲
结构与非结构
社会调研中,访谈法通常采用无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和半结构式访谈都处于从属地位。
标准与非标准
标准化访谈法(结构式访谈) 非标准化访谈法(无结构式访谈)
2. 注意问题的表述,让问题清晰、具体。 3.问题排列: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 访
(改进措施)等方面着手 。
例:
……以下为2020年6月1日与某幼儿园园长的访谈内容:
研究者:您认为幼儿园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某园长:学校目前主要很缺一些经验丰富、服务意识高的优秀
6.记录访谈内容
当场记录(应征得被访者同意); 事后记录(不破坏交谈气氛,访谈能自由顺
利进行)。
四、访谈的技巧
在进行集体访谈时,应采取哪些具体操作方法

一、什么是问卷法?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答: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其中问卷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它的形式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用以测量人们的特征、行为和态度,以及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有关情况。
在下列情况下适宜采用问卷法。
1.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和定量分析。
2.成分单一的被调查总体。
二、什么是量表?在什么情况下适宜采用量表?答:量表是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特殊类型的问卷。
它是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其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
三、问卷调查步骤?答: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设计问卷是在先期完成的选择调查课题、初步探索、提出研究假设等几项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进入设计阶段之后,需要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
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调查者要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
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
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
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
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
2024最新国开电大人力资源专《工作分析实务》形考任务2答案(西安)

一、名词解释1.访谈法访谈法也叫面谈法,是访谈人员通过与被访谈人员面对面沟通来收集工作分析相关信息资料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也是目前在国内企业中运用最广泛、最成熟且最有成效的工作分析方法。
访谈法适用于各类工作分析,尤其适用于对高层管理工作进行深度分析。
2.问卷法问卷法是以书面形式,通过任职者或其他职位相关人员单方面传递的信息实现职位信息收集的方式。
3.工作日志法工作日志法也称工作写实法,是由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记录工作过程,经过归纳分析,达到工作分析目的的一种方法。
4.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是一种结构化的以管理型职位为分析对象、以问卷为信息收集基本方法的工作分析方法。
5.工作要素法工作要素法是从工作本身出发,研究组成该工作的各种要素,并对成功完成该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人员特征进行分析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6.任务清单法任务清单分析法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倾向性工作分析方法。
任务清单分析系统一般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是用于收集工作信息的一套系统的方法、技术。
二是与信息收集方法相匹配的用于分析、综合和报告工作信息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系统。
任务清单的调查对象一般是某一职业领域的任职者及其直接管理者。
二、单项选择题7.容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致使信息不全或失真是()的缺点。
A.访谈法B.工作日志法C.观察法D.关键事件法8.访谈法的()阶段其所有工作都将围绕如何得到完整、全面的信息而展开。
A.开始B.结束C.进程中D.主体9.节省时间,在短时间内即可收集所需的信息资料,可在工作时间外填写,不影响正常工作是()的优点。
A.访谈法B.工作日志法C.观察法D.问卷法10.耗时,成本高,程序繁琐是以下哪种方法的缺点。
()A.访谈法B.工作日志法C.观察法D.职位分析问卷法11.()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倾向性工作分析系统。
A.访谈法B.工作日志法C.观察法D.任务清单分析法12.运用职位分析问卷法进行工作分析首先要对()进行处理。
访谈法的具体操作

五、访谈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一)访谈前的准备(以学生论文为例)1、确定访谈的目的和主要任务2、选择访谈对象3、制定访谈计划——访谈的形式、时间、地点、工作进度等。
(双方)4、编制访谈问卷或提纲——围绕访谈目的,列出通过访谈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采用结构式访谈,应首先编制访谈问卷,其编制的要求基本与调查问卷的编制相同,可以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问题并用。
在访谈中开放型问题可能更多地被采用,因为它给回答人留下了大量可解释的余地。
至于具体问题的设计,除了要使访谈题目的表达尽量口语化外,还应在实质性问题中有意识地插入一些验证性问题,以检验被访者回答内容的真伪。
如:可先问学生课业负担,间隔一段时间再问每天他们有多少时间可供自己支配。
也可在一些具体问题之前设计过滤性问题,以确定这些具体问题是否需要被访者回答。
如可以先问被访者是否有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没有,就没必要再问他对哪些课外读物感兴趣等相关问题了。
如果采用的是非结构式访谈,也应该编写一份细线条的访谈提纲。
无论是访谈问卷还是访谈提纲,在编制的时候都应该紧扣研究的目的和事先确定的研究变量,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预访”,以揭示问卷或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
要具体、大问题要细化。
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虽然要尽量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但也不可不讲方式方法。
(王志与福原爱——你来中国打球,想没想过日后在国际赛场上大家成为对手,你赢了中国队怎么办?——能不能不问这么难的问题?——你猜想一下——哭了。
)5、培训访谈员,准备好访谈设备,有必要的话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预访谈。
(二)开始正式的访谈1、访谈前的联系2、初步接触——恰当的称呼,亲切自然,不卑不亢——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研究目的、意义、内容,请求被访者的支持和合作,必要时要出示有关证件消除对方的疑虑。
——表示访问的意愿,要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来。
3、开始访谈——打破坚冰的5个要素(1)合理的场景和第一印象访谈场所要给令人感到安全并尽量使被访者感到舒适,访谈者给被访者的第一印象应当尽量地温和、亲切、安全可信,不要太前卫,当然也不要与被访者的差距太大。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七章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第七章自测题》复习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6246dcc17552707220874.png)
国开[课程号]01304-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题目】
试卷满分100分得分100分
【题目】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和;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正确答案是: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
【题目】个别访谈的实施一般包括访谈准备、、正式访谈、四个环节。
正确答案是:接触访谈对象,结束访谈
【题目】一定的与一定的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是:提问方法,行为方式
【题目】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其中主要指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和控制访谈进程。
正确答案是:表情,动作
【题目】一般的访谈时间不宜过长,以小时为宜。
访谈者对结束访谈和一定要有所重视,争取给被访者留下一个关于访谈的整体的美好回忆。
正确答案是:1~2,告别
【题目】集体访谈也叫,实际上是的一种扩展形式。
正确答案是:会议调查法,个别访谈
【题目】按照调查的方式不同,集体访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一类是。
正确答案是: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题目】集体访谈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方法与个别访谈大体相同,只是对访谈过程的和访谈的要求更高。
这是访谈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正确答案是:控制,效率
【题目】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
A. 重点访谈
B. 深度访谈
C. 个别访谈
D. 集体访谈
E. 标准化访谈
F. 客观陈述式访谈
正确答案是:重点访谈, 深度访谈, 客观陈述式访谈
【题目】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
BEI操作手册

BEI操作手册第一部分:BEI的含义及目的BEI是英文单词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的首字缩写,即行为事件访谈。
BEI最初是心理学家进行心理测评的一种方法,现已发展成为行为能力模型建立的一项核心技术。
BEI是建立能力模型过程中最有效、最可靠的途径和手段。
访谈过程中要求被访者陈述1至3个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其本人经历的代表性事件,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收集被访者在这些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详细信息。
通过对所收集信息的对比分析,寻找杰出者普遍具备的个人特质——行为能力,从而为行为能力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BEI的组织1、BEI的组织形式BEI是一种“一对一”的访谈,其过程是十分严谨的,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咨询顾问或客户方人员主持。
访谈主持人与被访者在事先约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单独面谈。
主持人根据BEI的结构化流程及提问规则提出问题,重点要求被访者回忆其在这些代表性事件中的具体行为和想法(如:“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对他说的?”、“你采取了什么措施?”等)。
BEI访谈通常要求录音。
主持人事后根据录音进行整理、分析,寻找绩效优秀者普遍具备的能力特质。
一次BEI通常需要持续1-2个小时。
2、BEI的人员构成及要求主持人:应是受过BEI专门训练的顾问或客户方工作人员。
被访者:特定职位/职位族过去一段时间(1-2年)内绩效表现优秀的员工。
因此,被访者在当前岗位任职的时间应不少于1-2年。
每个职位族的被访者人数应尽量控制在10人以内(至少应保证6-8个高质量的样本,因此人数可能需要根据已访谈的样本质量进行灵活调整)。
3、BEI的准备工作顾问应至少于1周前将访谈提纲发至客户方工作人员,并协商确定被访者名单、时间及场地安排。
访谈提纲中应简要说明访谈的目的、组织形式、需要提前思考的问题等内容。
客户方工作人员应至少在BEI访谈前3天(建议1周前)通知被访者。
通知的同时应附上BEI访谈提纲,请被访者提前阅读和准备。
访谈法的实施技巧和方法

访谈法表面看起来与日常谈话相似,但实际上其操作并不那么简单,而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一)访谈前的准备 1.访谈员的选择 合格访谈员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第一,在初次见面时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第二,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常识和本学科基本知识;第三,具有搜集本学科资料的技巧;第四,在访谈工作中能做到正确、可靠及诚实;第五,能忍受厌倦、烦琐、重复的访谈工作;第六,在任何时间里都可作访谈;第七,有礼貌且风度良好;第八,受过相当的教育;第九,无不良的嗜好和品行记录;第十,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特质适合于访谈工作需要. 2.紧扣选题确定访谈内容和访谈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访谈内容和方法,比如,是个别访谈还是集体访谈,是直接访谈还是间接访谈. 3.编制访谈提纲 (1)访谈提纲设计的原则 访谈提纲设计的原则有:要紧密结合访谈目标设计访谈提纲;问题不宜太多(8~10个);按受访者思考问题的逻辑顺序提问;问题内容与过程尽量覆盖为达成目标的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 (2)访谈提纲设计的形式 访谈提纲的设计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①主题式.只列出5~6个关键问题,但这些问题属于起始性问题,深层问题由访谈员在现场把握. ②问卷式.列明非常具体的对话问题、提问方式,确保访问者关注的问题不会被遗漏. ③剧本式.列明更多具体展开问题,同时在提纲的关键处明确提出了追问、出示道具、不同情况答案的应对规则等. 4.确定合适的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的选择皆服务于访谈目的,了解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教育水平、习惯、兴趣、经历、社会心理状况是非常必要的.个案调查一般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受访者,抽取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和概率抽样的方法,选取研究者所需的受访者.其中,非概率抽样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条件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是以概率理论和随机原则为依据来抽取样本的方法. 5.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和携带必要的访谈工具 在访谈地点的选择上,一般以受访者方便为主;访谈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必要的访谈工具是指文具、录音机、录音笔、摄像机、照相机、介绍信等. (二)初步接触受访者 1.获准进入 在访谈法中,获准进入常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正式渠道,获得单位和组织介绍信,自上而下地进入;二是启用亲友关系网络,通过熟人介绍的路径进入.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方法用得相对多一些. 2.建立信任关系和协商有关事宜 获得准入之后,访谈员接下来需要进行关系运作和预备性访谈以赢得受访者的信任,协商有关访谈的事宜并通过自愿原则和保密原则以巩固信任关系. (1)建立信任关系 通常的做法是:访谈员向受访者礼貌地说明来意并出示相关证件以打消受访者的疑虑,还可以根据对日常生活的提问,得以掌握一些双方共同对话的基本知识,以消除拘束感,减少双方心理的隔阂.访谈员也可以运用政府机构、知名人士、知名单位、报刊等的权威性,引起受访者对访谈的重视和接纳. (2)协商有关事宜 一般来说,访谈员在访谈开始之前应当向受访者介绍自己和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并且就语言的使用、交谈规则、自愿原则、保密原则和录音问题与对方进行磋商. (三)实施访谈 访谈过程从访员提出第一个问题开始,到被访者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结束.访谈过程的控制,是指访员在访谈过程中,通过提问、追问、插话、目光、表情、动作等来组织、引导访问的过程. 1.语言控制 访谈过程中的语言控制包括提问、追问、插话等. (1)提问 ①提问的方式 提问成功与否决定着访谈能否顺利进行.提问的方式很多,有开门见山式、投石问路式、顺水推舟式、顺藤摸瓜式、借题发挥式、循循善诱式等.具体采用何种提问方式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要根据问题本身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提问方式.对于简单、普遍的问题可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进行提问,如调查家庭成员情况时,可直接问:"大妈,您有几个孩子?现在和谁一起住?"一般可得到确切的回答;而对于复杂、敏感的问题,提问时则应小心谨慎,尽量采用委婉迂回的提问方式,如调查家庭年内死亡人口情况时,用"年内家中有增减人口吗?"比直接问"年内家里有人死亡吗?"更让人容易接受.第二,要根据被访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问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思想上有顾虑的被访者,提问不宜过于直接,应该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逐步深入地提出问题,如对家庭收入的调查,可先和被访者聊聊各自对第二职业的看法及社会的认同,再问"您及家人从事过兼职吗?"比直接问"请问您有工资以外的收入吗?"更容易得到答案;对那些性格开朗或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者则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第三,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进行提问.从问题预期所获答案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访谈的问题分为抽象型与具体型问题.具体型问题有利于受访者回到有关事件发生时的时空和心态,对事件的情境和过程进行细节上的回忆或即时性建构.抽象型问题则便于对某一类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或者对一个事件进行比较笼统的、整体性的陈述.当我们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一个过程性的内容时,我们应当采用具体型问题,如"请问你们在申报这个课题时主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样直接的询问有利于节约调查时间,并且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相关信息.而抽象型的问题多用于了解被访者的某些态度、想法或情感.但这类问题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内容,因此通过提问具体型的问题来达到抽象型的回答内容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你喜欢上艺术课吗?"被访者回答:"喜欢",则可以继续追问:"你在上艺术课的时候主要做什么呢?最喜欢艺术课里的什么活动?"这可以将回答内容具体化. 除了要注意问题的类型,还要注意问题排列的顺序;第一,提问问题要由简单到复杂、宽泛到具体,注意循序渐进.第二,要按照问题的逻辑性或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提问,不能东问一句西问一句.这里要注意问题的自然过渡,一般可以用"您刚才说到,那么我想了解"类似的句式,使问题导入显得自然. 总之,提问作为一种谈话艺术,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有经验的访谈人员会在提问开始前,对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设想出不同性格的人对问题的可能反应,然后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被访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顺其自然、随机应变,以取得良好的访谈效果. ②在提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提问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对回答不做任何评价.研究者要对所提问题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如果被访者对问题会意错误,研究者可以在不给予暗示的前提下,重复问题或者做出进一步解释.尤其是涉及不同观点或者是有争议的话题时,无论研究者是否赞同,都不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只能做出中性的反应,例如"我明白您的意思了,请继续说"等.第二,保持被访者的访谈兴趣.被访者的合作是访谈成功的重要前提.当谈话双方的气氛趋于紧张时,研究者可以暂时转换到被访者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来缓和紧张气氛.如果被访者厌倦回答问题,或者情绪低落,此时研究者可以暂停访谈,稍作休息,待被访者情绪稳定后继续访谈. (2)追问 在提问过程中,为了帮助被访谈者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访谈员还要善于对问题进行追问.追问不是引导,也不是提出新的问题,而是对已经谈过的问题中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再次询问,是对提问的延伸或补充,目的是使问题的答案更准确、更完整.在访谈过程中,如果发现被访问者的回答前后矛盾或含混不清时,访谈员就需要追问.如发现被访者回答婚姻状况为"已婚有配偶"而家庭成员中没有配偶的信息时,可追问:"大叔(大妈)不在家住吗?"如发现被访者回答的收入明显少于家庭支出时,可用"有吗?""还有吗?""您认为没有了吗?"等语句进行反复追问,让被访者感到自己存在纰漏,迫使其给出真实的答案.在与一位教师的谈话中,她谈到自己每天都很累,但没有说出具体的情况.这时,研究者就要进一步追问:"您每天工作多少个小时?""家务事都由您自己操劳吗?"这样可以了解到"累"的具体含义.在与一名贫困生的谈话中,他谈到自己没有人管.研究者就要进一步追问:"你父母都在哪里?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等问题,来了解"没人管"的具体原因.在与学生A的谈话中,要了解学生A对教师B某种行为的具体看法,研究者就要追问:"教师B平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接受B的这种行为吗?""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等问题,来深入挖掘学生A的态度. 在追问时,对问题的追询要做到适时与适度.另外,要把握好追问的时机和分寸,以不妨碍访谈的顺利进行和不伤害被访问者的感情为原则.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员应当多注意被访谈者的神情和分析其语言中的深层含义,以判断是否适合追问.在访谈刚开始还未进入较为深层次的访谈时最好不要追问,否则会使被访者产生抵触的情绪. (3)插话 在访谈过程中,因为访谈员或被访者的原因,可能产生偏离访谈主题,或者需要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的情况.这时候,访谈员就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引导,通过插话的方式转换话题,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有效控制,以便掌握访谈进度和访问时间.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访谈员及时插话,控制访谈局面:一种情况是访谈员将正在进行的话题转向另一个新的话题,被访者由于思路的转向而出现停顿,或者因为缺乏心理准备而产生困惑时,需要访谈员启发、诱导,以使访谈顺利进行;另一种情况是当被访问者出现答非所问、欲言又止或漫无边际扯得太远时,需要访谈员及时加以引导,通过插话打断正在进行的话题,使访谈能够围绕相关问题继续展开. 2.非语言行为控制 在访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除了有语言行为,还有各种非语言行为,如外貌、衣着、动作、面部表情、眼神、谈话距离、沉默时间长短、说话的音量等.双方的非语言行为可以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能有力地反应被访者的情绪体验. 一般来说,被访者在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出相应的非语言行为,如高兴时会笑,伤心时会哭;被访者频繁看时间,说明他希望加快速度或者结束谈话;被访者东张西望,表示对刚才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注意力已经转移;被访者打哈欠或者做小动作,表示已经很累.如果被访者的非语言行为与其语言表述之间相互矛盾(谈论痛苦的经历时, 脸上却是轻松、开心的表情),这便为研究者验证被访者所说内容的真伪和了解被访者的人格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因此,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对被访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做出一些简短的记录. 同时,研究者也需要学会表情与动作控制,通过自己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掌控访谈进程的目的.第一,研究者要会用动作中断被访者的谈话,如通过送水、点烟来打断被访者的偏离主题的谈话.第二,研究者在访谈全程要表现出礼貌、前续、诚恳、耐心的表情.第三,研究者要表现出对被访者的谈话非常感兴趣,即使在被访者的谈话与研究无关或被访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时候.第四,研究者的表情要适应被访者所谈的内容,要做到对被访者的喜怒哀乐表示出同感.第五,研究者要恰当用眼、专心用耳.既不能只顾低头记录笔记而忘记回应,忽视被访者的存在;也不能一直看着被访者,使被访者感觉不自在,要在二者之间寻找合适的方式. 3.倾听 在访谈过程中,倾听也是重要的方面,因为访谈者只有通过倾听被访者的回答,才能切实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尽管倾听更多是一种无声的形式,但若忽视了这一环节,研究者就会难以把握访谈进程,因为倾听决定了回应的方式和内容.以下几个倾听原则是访谈者必须掌握的: (1)不要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谈话 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一般来说,被访者说话时都有自己的逻辑,虽然某些时候研究者可能认为被访者的谈话偏离主题,但被访者的表述一定有自己的目的,他(或她)认为有必要说出来.访谈者一定要耐心倾听,不要有丝毫厌烦情绪,不仅要注意被访者所说的具体内容,而且要结合被访者的身份特征,来思考他这样说的目的和愿望是什么. (2)把握沉默时机 在访谈中,经常会出现被访者因为不好意思、有意拒绝回答、间歇性的思考问题等原因而导致沉默现象的发生. 如果谈话双方已经建立起良好的氛围,谈话也一直很顺利,而此时被访者在某一问题上突然沉默下来,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思考问题,组织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述.此时,很多访谈者可能会焦虑地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不恰当而导致被访者的沉默,往往会为了打破僵局而立刻主动发话,来缓解内心的焦虑.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打断被访者的思路,失去深入了解谈话内容的机会.因此,访谈者首先要提高自己容忍沉默的能力.当然,某些时候研究者无法确定被访者长时间地保持沉默的原因,此时可以试探性地用温和、友好的语气询问对方:"请问您在想什么呢?"这样可以帮助访谈者了解对方当前的心理. 为此,访谈者就要对自己所问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对当时的访谈情境有一定的判断.总之,当被访者沉默时,研究者不要立刻发话来打断沉默,要先判断被访者沉默的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回应. (3)有感情地倾听 人的情感很容易产生共鸣.一般来说,如果研究者没有相应的情感表露,被访者也不会轻易表露出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研究者如果在访谈中摆出公事公办的死板面孔,就会使被访者感到压抑,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访谈者在倾听过程中应该明显地表现出对对方的同情、理解、宽容,接纳对方的情绪体验.这样,被访者往往会受到对方的感染,感到自己的情感被对方理解,会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4.回应 回应是指访谈者对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言行做出的反应.回应的目的是使访谈者与被访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及时地将自己的态度、意向和感觉传递给被访者.回应会影响到被访者的积极性和谈话内容.回应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认可 认可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回应方式,是指访谈者用简洁的方式表示自己正在关注被访者的讲话,并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具体方式包括一些语言行为,如"对""是啊""是吗""很好"等;还有一些如点头、微笑、与对方拥有同样的面部表情等非语言行为;甚至可以是如"啊""恩""哦"等几个简单的语气词.尽管访谈者并没有直接说出实质性的表示鼓励的话语,但如果访谈者在访谈中频繁使用这些方式,被访者就会感到自己所说的内容被接受,从而愿意继续交谈下去. (2)重复、重组和总结 重复是指访谈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重复说一下,目的是引导被访者继续就该内容的具体细节进行陈述,同时检验自己对该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例如,一位被访者谈到自己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半夜12点多才能睡觉,研究者此时可以重复说:"原来你每天工作都到这么晚啊."通常情况下,被访者听到这句话,就会接着说:"是啊,我每天都……"接下来就会引出更多关于他工作的内容和细节. 重组是指访谈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换一个方式说出来,以验证被访者前后所说内容是否一致和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无误.如上例中,访谈者如果对这个被访者的话进行重组,可以说:"看来你每天的工作都非常努力啊."被访者多半会说:"是啊,我一直都是这样……"如果访谈者的重复和重组内容符合被访者的个人意愿,被访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从而更愿意进一步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总结是指访谈者将被访者所说的内容用几句话概括出来,目的是为了帮助对方理清思路,同时检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重复、重组和总结虽然形式不同,但作用都是一致的,都是访谈者为被访者理清思路,检验自己对被访者说谈内容的把握是否正确,同时也为了表明研究者对被访者所说内容非常感兴趣,从而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 5.自我暴露 有经验的访谈者会在访谈中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暴露自己.自我暴露是指研究者就对方所谈的内容,通过叙述自己相似的经历或经验做出回应.这可以使被访者了解到研究者曾经有过和自己类似的感受,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使访谈气氛轻松、平等.例如,"我平时也……,常常会……",但是这种自我暴露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以免喧宾夺主. (四)记录访谈内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访谈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记录访谈内容对于日后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当被访者同意接受访谈后,研究者要找一个利于交谈、便于观察对方行为和便于书写记录的位置,随即进行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如果需要录音或录像,应先征求被访者本人的意见.一般来说,如果被访者没有异议,条件也允许,最好能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1.人员记录 一般来说,个别访谈必须是研究者亲自做记录;在集体访谈中,可以安排专人记录.现场记录主要是记录被访者所说的内容;也可以记录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看到的东西,如访谈环境、被访者的行为、表情、反应等;还可以记录研究者自己在访谈现场的感受、情绪和体会. 用笔记录要注意提高笔记速度,事后还要及时进行整理,把记录不完整的内容补充完整,把没有记录下来的补上,同时也不要因为一味埋头记录而忽视了适当的回应. 2.机器记录 某些时候,由于一些原因,研究者的笔记难以获得完整的谈话记录,为了获得更完整的信息,在征得被访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借助一些设备(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手机等)来辅助访谈.这样可以避免研究者笔记的误差,使得整个访谈情境可以重复、再现,便于日后资料的分析和整理.研究者也可以不必为笔录而分心,可以专注于谈话内容. 当使用辅助设备时,要事先检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如果是录音器材,则要放在距离被访者近一些的地方,保证音质清晰;如果是摄像器材,则要放在被访者稍侧面的位置,不要放在正对面,避免被访者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五)结束阶段 1.把握好访谈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被访者保持注意力的时间分别是:电话访谈为20分钟左右;结构式访谈为45分钟左右;集体访谈和无结构式访谈不要超过2小时.至于一次访谈究竟应该用多长时间,应以不妨碍被访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为前提,根据访谈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2.注意观察细节 访谈者在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除了要认真记录被访者的回答外,还要注意观察被访者的情绪表现.如果访谈的任务已经完成,而被访者所说的内容已经与研究关系不大,访谈者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暗示被访者结束谈话,例如:"我想了解的就是您之前说的那些内容",或者不用语言暗示,只做出访谈结束的姿态(合上记录本、整理访谈设备);如果此时被访者仍旧某个问题兴致很高地发表意见,即使内容已无关紧要,研究者也应该耐心听完,这是对被访者的尊重;如果被访者在结束阶段表现出疲劳、厌烦(说话变迟缓、语调降低、频繁看时间等),访谈者也应该适时结束谈话. 3.结束语 访谈结束后,访谈者要向被访者的合作表示感谢.如果因时间关系或其他因素导致访谈没有完成任务,仍需调查,就应该与被访者约定下次访谈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告知被访者下次访谈的大概内容,让被访者做到心中有数. (六)访谈所获资料的整理 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根据记录和录音、录像等对资料进行整理.如果距离访谈之时过长,可能会使研究者逐渐淡忘访谈时获得的感受,因此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应该越早越好. 在对资料进行整理时,要注意思考以下几点:资料是否按照原定提纲进行收集?收集到的信息是否有效,是否能说明一定的问题?提纲中的某些问题是否有遗漏?如果出现偏差,研究者不能只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做出判断.对于那些重要的问题,应尽可能重新访问;如果已经无法补救,就要把这个问题从材料中剔除. 对于采用结构式访谈获取的材料,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可以将回答内容制作成表格形式进行比较;对于采用无结构式访谈获取的材料,由于这类材料多为描述性的,不便于进行量化处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要尽量做到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最后,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整理分析后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后,得出研究结论,撰写出访谈报告(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访谈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一)访谈前的准备(以学生论文为例)
1、确定访谈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2、选择访谈对象
3、制定访谈计划——访谈的形式、时间、地点、工作进度等。
(双方)
4、编制访谈问卷或提纲——围绕访谈目的,列出通过访谈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采用结构式访谈,应首先编制访谈问卷,其编制的要求基本与调查问卷的编制相同,可以开放型、封闭型、半封闭型问题并用。
在访谈中开放型问题可能更多地被采用,因为它给回答人留下了大量可解释的余地。
至于具体问题的设计,除了要使访谈题目的表达尽量口语化外,还应在实质性问题中有意识地插入一些验证性问题,以检验被访者回答内容的真伪。
如:可先问学生课业负担,间隔一段时间再问每天他们有多少时间可供自己支配。
也可在一些具体问题之前设计过滤性问题,以确定这些具体问题是否需要被访者回答。
如可以先问被访者是否有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如果没有,就没必要再问他对哪些课外读物感兴趣等相关问题了。
如果采用的是非结构式访谈,也应该编写一份细线条的访谈提纲。
无论是访谈问卷还是访谈提纲,在编制的时候都应该紧扣研究的目的和事先确定的研究变量,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小范围“预访”,以揭示问卷或提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
要具体、大问题要细化。
问题的设计要合理,虽然要尽量多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但也不可不讲方式方法。
(王志与福原爱——你来中国打球,想没想过日后在国际赛场上大家成为对手,你赢了中国队怎么办?——能不能不问这么难的问题?——你猜想一下——哭了。
)
5、培训访谈员,准备好访谈设备,有必要的话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一次小规模的预访谈。
(二)开始正式的访谈
1、访谈前的联系
2、初步接触——恰当的称呼,亲切自然,不卑不亢
——表明自己的身份和研究目的、意义、内容,请求被访者的支持和合作,必要时要出示有关证件消除对方的疑虑。
——表示访问的意愿,要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出来。
3、开始访谈——打破坚冰的5个要素
(1)合理的场景和第一印象
访谈场所要给令人感到安全并尽量使被访者感到舒适,访谈者给被访者的第一印象应当尽量地温和、亲切、安全可信,不要太前卫,当然也不要与被访者的差距太大。
eg:盗梦空间里不合理的场景会引起防御
鲁豫穿奢侈品访灾区
采访农村教师不要硬留人家下班后在办公室
采访小学生尽量不要在班主任办公室
(2)趣味与共鸣
访谈前要下功夫,了解被访者的基本信息。
以便访谈时有话可说
eg:如果你访谈焦虑症患者或抑郁症患者,你起码要知道这些心理疾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这样你会获得他们的信任,愿意跟你倾诉或进一步详细解释。
再如,你要研究韩剧对年轻人的影响,那么你至少要知道喜欢韩剧的人群,最近在追什么。
这样才可能进一步交流,否则真是冷场不断,笑话不断了。
(笑话:super junior和big bang。
啊,我太喜欢你们组合的歌了!——哪个?——谎言!)
(3)关联信息与相似性
“套近乎”、“熟人信任”
(4)粘连的发问
针对被访者自己的话进行发问。
找到被访者的兴趣点所在,打开局面之后再导入访谈员预先设计的问题中。
eg:访谈家长对早教的看法。
你上来就问:您认为早教对孩子的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她会怎么回答你呢?——挺好的——怎么个好法呢——性格外向的人会回答你,不善言辞的人大概就给你冷场了。
那么如果一开始,你先和她聊她的孩子呢?你就会掌握很多被访者的信息,然后针对被访者给你的信息再结合你的问题,进行发问,寻求答案。
这样成功完成访谈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5)话题处理
避免过度的亲近与套近乎,当然也不要过于进攻和不知深浅。
(三)整理和分析访谈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六、访谈的技巧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访谈是一种互动,是研究者和被访者之间的口头语言互动,所以这种互动必然涉及到“问”和“答”,“讲”和“听”。
研究者既要做一个掌控整个访谈过程的引导者,也要成为积极主动的“聆听者”,在有效互动中完成资料的收集。
深度访谈的目的:找出我们不能直接观测的东西——人们的感受、思想和意愿;秘密、敏感或令人尴尬的问题;那些在很强的社会规范和社会认同力的影响下,个人意见容易被群体所遮蔽的事件(李银河为同性恋合法化的立法建议)。
(一)提问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问什么——实质性问题——事实性问题
——态度性问题
——建议性问题
——辅助性问题——接触性问题
——验证性问题
——过滤性问题
——怎么问①基本要求——维持被访者的访谈动机;提问要清楚明确;发问要口语化,
要自然流畅;不要给予任何评价;要注意非语言交流。
②四种提问的形式
——假设性提问:问受访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如何做。
以“如果……你会怎样?”或“假设……”开始
——激将性提问:如果受访者的回答很中庸,很敷衍,这个时候需要刺激受访者从新的角度重新回答问题。
如“有些人认为失业者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才失业的,你怎么认为?”
——理想设定性提问:让受访者描述一下自己理想的情形。
如“你想想中训练计划应该是什么样的?”“你认为中国梦应该是怎么样的?”“你认为学校怎么做才能使学生更满意?”
——解读性提问:用于先假设性的导语说明并寻求受访者的回应。
“你能说明成人重返校园对你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与你的预期有何不同?”
(二)倾听的技术和注意事项——听什么,怎么听,怎么回应,怎么追问
①基本的要求:少说多听,鼓励对方提供更多信息;通过点头或中性词表达自己的态度;要求陈述案例或具体事实;复述,检验理解是否正确;阶段性总结;对问题充分讨论完之后再转向下一个问题
说者为王;全面接纳;“十”头正:态度端正;“四”:眼睛要看着对方(投入,关注非语言交流);“一心”专心,用心。
③接引:接引是指在访谈中的承接与引导,即访谈者对被访者的言行作出的反应,包括语言反应和非语言反应。
当被访者不能正确了解和回答提出的问题是,就需要访谈者根据实际,及时进行接引,排除访谈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和障碍。
接引常用的技术:重述问题;对回答表示认可;停顿,给被访者留下思考的时间;解释;重述回答;澄清;转移话题;自我暴露(奥普拉〃温佛瑞==她深谙女性之间建立友谊的秘诀,通过交换秘密牵动嘉宾和观众的感情,对于隐私,大多数人是藏得越深越好,奥普拉则恰恰相反,她总是乐意向人们坦荡无遗,比如她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小时候的“劣迹”,曾经抽过可卡因,甚至谈到她幼年被强暴的经历。
她的坦率和真诚是主持人中少见的,一般主持人不欣赏也不具备这种品格,而她对观众动之以情,这使她的议题及观众能很快进入角色,也使她能开拓别人不曾想到过的话题。
)
接引的原则:要以非指导性的态度使用接引语(带主观倾向性)
④追问:当被访者的回答不清楚、不完整或不合乎题目的意思时,需要访谈员紧接着提出一些问题,已获得满意的回答,这就是追问。
需要进行追问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时
——被访者的回答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
——被访者的答案不够完整
——被访者的回答过于笼统、不具体
——访谈员没有听清回答,或没能准确及时记录下来时
——访谈员需要了解更多细节,使谈话更深入时
追问常用的表达方式:
“刚才您提到的……可以说的更详细些吗”、“关于……,您认为还有什么
具体的措施吗”、“您刚才所说的……是……的意思吗”
追问的重要原则:尽可能用被访者自己的语言和概念来询问
补充:访谈大纲的设计
1、选题;
2、找到核心概念;
3、概念的分解;
4、完成问题的表述
补充:新手访谈员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访谈浮于表面,较少涉及个人的意义解释——减少是否的提问,在访谈提纲中增加其他类型的题目
2、访谈过程缺乏追问,访谈结果不深刻——追问
3、急于抛出问题,害怕冷场
4、一次问多个问题,导致受访者回答不全
5、研究者的个人主观性过强
6、不能将访谈聚焦于研究问题——跑题(接引——学生访谈主任结果谈了2小时;朱军被周润发采访,要有应变能力)
7、责怪被访者。
(二)访谈的自我检测
1、反思:对于你研究目的解释,你认为你做得如何?访谈情景是如何促进或者限制访谈过程的?你的访谈问题是如何影响到被访者的回答的?你的问题中是否蕴涵着可能的答案?表达时,你是否问了不只一个问题?在访谈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等待时间的?在访谈过程中,你是否评价被访者对你问题的回答?如果是这样,被访者对这些评价是如何反应的?你的访谈问题聚焦在研究目的和你的研究问题上了吗?你把访谈看作一种交流了吗?如果是这样,你在交流中得到了什么?对你自己的访谈技巧,你有什么改进建议
2、助力和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