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路基路面工程名词解释简答题思考题
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强度:指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或出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或应力)。
3.疲劳曲线:各种疲劳应力的分布曲线。
4.小挠度弹性薄板:虽然板很薄,但仍然具有相当的弯曲刚度,因而其挠度远小于厚度。
5.冲突系数:振动轴载的最大峰值与静载之比称为冲击系数。
6.轴载谱:记录各种压力轴下,各种轴载的分布图。
7.容许弯沉:路面使用期末不利季节,标准轴载作用下双轮轮隙中容许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8.CBR: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和在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标准碎石的承载能力为标准,以相对值的百分数表示CBR值。
9.疲劳:材料强度下降的现象。
10.疲劳强度: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而不发生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11.疲劳原因:材料的不均质或存在局部缺陷。
12.疲劳寿命:材料出现疲劳破坏所对应的重复作用次数称为疲劳寿命。
13.疲劳极限:材料在某一重复应力作用次数后,经受多次作用也不产生疲劳破坏,该作用次数称为疲劳极限。
14.滑坡:边坡丧失其原有稳定性,一部分土体相对另一部分土体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15.主动土压力:主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在墙后土体作用下向前发生移动,致使墙后填土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6.被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是指挡土墙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向后发生移动而推挤填土,致使墙后土体的应力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填土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7.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是指挡土墙不发生任何方向的位移,墙后土体施于墙背上的土压力。
18.理想线弹性体: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应力与应变关系呈线性特征,且当应力消失,应变随之消失,恢复初始状态。
19.基层反射裂缝:指半刚性基层先于沥青层开裂,在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基层开裂处的面层底部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面层底部开裂,而后向上扩张致使裂缝贯穿面层全厚度。
路基路面复习
一、名词解释:1、路床:指路面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0m)及下路床(0.80~1.50m)两层。
2、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路堤在结构上可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路面底面以下0.80m~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路堑: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4、CBR(加州承载比)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
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5、压实度: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6、路基设计标高: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则为设置超高、加宽前的路基边缘标高;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可与新建公路相同,也可采用路中线标高。
设有中央分隔带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
7、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8、挡土墙: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9、抗滑桩:抵抗土压力或滑坡下滑力的横向受力桩。
10土钉:在土质或破碎软弱岩质边坡中设置钢筋钉以维持边坡稳定的支护结构。
11、预应力锚杆(索); 由锚头、预应力筋、锚固体组成,通过对预应力筋施加张拉力以加固岩土体,使其达到稳定状态的支护结构。
12半刚性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土类材料铺筑的基层。
13刚性基层: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14柔性基层: 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
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配碎砾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基层材料。
15柔性路面: 采用柔性结构层组成的路面称为柔性路面,它具有刚度较小、抗弯拉强度较低,主要靠路面材料的抗压、抗剪强度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的路面。
路的各种结构定义
路基主要是指道路结构组成的一部分,道路也是结构物,主要简单的可以分为道路的路基、基层和面层三个部分。
路基指直接承载道路基层和面层的最下面的那部分,一般是指自然基础或者人工填筑的道路基础,一般由性质较好的土或者级配砂石组成,需要进行碾压填实。
路堑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挖方路段的说法,一般是指挖方路段的路基,叫做路堑。
路肩,是一般公路中比较常见的,指道路两侧留出的50cm左右的土质路肩,或者其它材料的路肩,主要作用是对道路稳定性有一定作用,而且利于道路排水,经过雨水冲刷后可以保证道路机构部分不被破坏等等作用。
路堤是指填方段的道路路基。
和路堑是相对的。
路床指的就是路基,只不过我们说路床指的比较具体,路基和路床应该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当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
路堤通常由路基面、边坡、护道、排水沟等几部分组成。
当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堑。
路堑通常由路基面、侧沟、边坡、截水沟等几部分组成。
路床是放置路基用的,一般修路前都要根据路基的厚度开挖路床,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会多用料废钱。
太浅每一层的厚度保证不了,尤其是沥青面层的厚度必须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的厚度偏差值。
路基就是道路的每一层结构的总称,比如说你做的道路第五层是混沙,第四层是二灰,第三层是水泥混凝土,第二层是沥青面层的第二层,第一层是沥青面层的第一层。
那从一到五层的总厚度就叫做路基!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指路面下面的部分。
有路堤和路堑两种。
还有上路堤(路面底面以下深度80~150cm)和下路堤。
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有零填及路堑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
路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散布载重力路面:是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汽车行驶的构造物.边沟【intercepting ditch】指的是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基两侧设置的水沟。
路基路面结构复习题---大部分都是自己手打的,全是老师号的重点
(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2)土的分类:根据土颗粒的粒径组成、土颗粒的矿物成分或其余物质的含量、土的塑性指标进行区划。
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砂性土最优,黏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于不良材料。
重黏土,特别是蒙脱土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全国划分为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全年不冻土三大地带,然后根据水热平衡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冻土、温润、干湿过渡、湿热、潮暖和高寒7个大区。
(3)路基的干湿类型划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稠度:是指土的含水率W与土的液限Wl之差与土的塑限Wp和液限Wl之差的比值。
路基临界高度H: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水水位的高度。
(4)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1,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应具备是、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磨,不透水;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2,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足够的水稳定性、较好的平整度。
3,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是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5)路面等级划分:通常按路面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的稳定性,将路面划分为四个等级:高级、次高级、中级、低级。
路基路面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
路基路面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路基路面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1. 路基路面的基本概念路基路面是指公路工程中的基础部分,是支撑车辆荷载的结构。
路基路面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是关于路基路面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教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理解和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2. 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的内容概述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是一本系统介绍路基路面工程理论和实践的教材。
其中包含了路基和路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各个方面,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 深入探讨路基路面设计原理在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中,对路基路面设计原理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其中包括了路基承载力、路面结构设计、路基排水设计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原理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路基路面设计的理论基础,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4. 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除了设计原理,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还详细介绍了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内容。
在施工工艺方面,包括了路基土石方施工、路面材料的铺设和压实等内容;在质量控制方面,包括了路基路面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案。
这些内容对于路基路面工程的实际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知识对于公路工程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系统介绍了路基路面工程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我个人认为,通过深入学习这本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基路面工程的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深入探讨了路基路面黄晓明第七版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和内容概述。
我们介绍了其中包含的设计原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内容,并分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重要知识。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复习1、路基的概念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与路面共同承担交通荷载的作用;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固性和耐久性。
2、路面的概念路面是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的层状结构物。
路面一样由面层、基层、底基层、路基组成;路面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和足够的强度、刚度,其表面还应满足平坦、抗滑和排水的要求;各级公路的行车道、路缘带、匝道、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硬路肩和应急停车带等均应铺筑路面。
面层:面层是直截了当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担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因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阻碍,同其它层次相比,它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较好的水稳固性与温度稳固性,且应耐磨、不透水;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与平坦度基层(基层的最下层为底基层):要紧承担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及土基,因此,它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并应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受大气阻碍较面层小,但仍可能受地下水及面层渗入雨水的浸湿,故也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固性;为保证面层平坦,它还应具有较好的平坦度。
垫层: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使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阻碍或爱护土基处于稳固状态;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与变形,并可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按其作用可分为排水层、隔离层、防冻胀层等。
路基处于下列状况的路段应设置垫层: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状态的路段;排水不良的土质路堑;有裂隙水,泉眼水等水文不良情形的岩石挖方路段;季节性冰冻地区可能产生冻胀的中湿、潮湿路段;基层可能受污染的路段。
对路基路面整体性能要求:承载能力稳固性耐久性表面平坦度表面抗滑性能阻碍路基路面稳固性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由于湿度与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阻碍称为路基水温状况。
路基路面基本结构
路基路面基本结构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路基和路面两部分构成。
路基是指道路基础部分,主要承受车辆和行人荷载,分为填土路基和石方路基两种形式。
路面是道路的顶层,直接暴露在外,承受车辆行驶和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由路面结构层和路面材料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路基和路面的基本结构。
一、路基结构路基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承载和传递路面荷载,同时还能支撑路面,保证道路的整体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根据工程需要和地质条件,路基可分为填土路基和石方路基。
1.填土路基填土路基是利用土方工程,在地基上填充一定的土石材料构成的路基。
填土路基可分为下部填筑路基和上部填筑路基两个部分。
(1)下部填筑路基:一般由基底填筑料和背填土组成。
基底填筑料为粗砾石或碎石,用于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排水能力。
背填土是填在基底填筑料上的土石材料,通过压实和调整土壤的含水量和均质性,以提供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2)上部填筑路基:一般由路基填筑料、表层填筑料和路基面垫层组成。
路基填筑料通常为优质河沙或碎石,用于增加路基的厚度和提高承载能力。
表层填筑料为均质土壤或石方料,在路基填筑料上填筑,用于提供路面铺装的基础。
2.石方路基石方路基是指利用石方料构成的路基。
与填土路基相比,石方路基更适合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壤较差的地区。
石方路基在路基填筑料和表层填筑料的选择上与填土路基类似,但填筑的是石方料。
二、路面结构路面是道路工程的顶层部分,直接暴露在外面,承受车辆行驶和气候变化的作用。
路面结构主要由路面结构层和路面材料组成。
1.路面结构层路面结构层分为基层、底基层、粗磨层和面层四个部分。
(1)基层:一般由优质砂砾料和黏土料混合而成,用于承受和分散来自上层结构和路基的荷载。
基层的设计厚度和材料的选择根据路面的使用情况和交通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底基层:一般由石质料或混凝土构成,用于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底基层的设计厚度和材料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有所不同。
19土木专升本《路基路面工程》作业
19土木专升本《路基路面工程》作业1姓名:赵永桂班级:19土木升1班学号:190361210043 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是铁路和公路的基础,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
修筑在良好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的路基。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2、路面:是指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顶面,供车辆直接在其表面行驶的一层或多层的道路结构层。
3、粗粒土:指大于0.1毫米颗粒含量较多的土,大致相当于砂类。
4、路基工作区: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车辆荷载引起的应力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只占一小部分(1/5~1/10),在此深度以下,车辆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将此深度Z 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5、路基高度:指天然地面高程与铁路或道路路肩高程之差。
6、路基边坡稳定系数:抗滑力R除以下滑力T K=R/t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路面横断面通常指道路铺装部分的断面结构。
随道路等级的不同,路面横断面可选择不同形式,路面横断面通常可分为全铺式和槽式两种。
2、路基平衡湿度状况可依据路基的湿度来源分为干燥、中湿和潮湿三类。
3、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圆弧滑动面假定的圆心辅助线确定方法有试算法和解析法。
4、冻土可根据冻结持续时间、地面温度特征和冻融特征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多年冻土三类。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我国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是什么?一级区划有哪七个大区?答:自然区划以自然气候因素的综合性和主导性相结合为原则,采用地理相关分析为基础的主导标志法,从分析自然综合情况与公路工程的实际关系出发,选出具有分区意义的主导标志。
在确定区界时,还需进行地理相关分析对区界进行修正,以求其同一区内有相似的公路工程自然环境。
但综合性或主导因素原则,均应遵循地带性和分地带性理论。
路面名词解释
路面名词解释
路面是指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道路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
质量良好的路面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稳定性,其表面应达到平整、密实和抗滑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路面名词解释:
1. 路基:路基是指铺设道路前需要挖掘的地面部分,用于承载道路结构和交通荷载。
2. 基层:基层是指路面结构中最底部的一层,通常由碎石、砂石等材料组成,用于承载和分散交通荷载。
3. 中间层:中间层是指路面结构中位于基层和面层之间的一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等材料组成,用于承载和分散交通荷载。
4. 面层:面层是指路面结构中最上部的一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合料等材料组成,用于提供平滑的行车表面和防水防滑的功能。
5. 路肩:路肩是指道路两侧的边缘部分,通常用于停车、紧急停车、路侧停车等。
6. 车道:车道是指道路中用于车辆行驶的部分,通常根据车流量和车速的不同,分为不同的车道数和宽度。
7. 路缘石:路缘石是指道路两侧的边缘部分,通常用于分隔车道
和路肩,同时也可以起到引导行车和防止车辆偏离道路的作用。
8. 路面标线:路面标线是指在道路表面上划线标记,用于指示车辆行驶方向、车道分隔、交通指示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路面名词解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路基路面工程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路基: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面: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
对路基的特点基本要求1、具有足够的整体结构稳定性2、具有足够的强度3、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路基路面要求具有的基本性能1.足够的承载能力2.足够的稳定性3.耐久性4.优良的表面平整度5.较高的表面抗滑性能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土的类别路基土的分类: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性,土的塑性指标和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并进一步细分为11种土。
各类公路用土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在选择路基填筑材料,以及修筑稳定土路面结构层时,应根据不同的土类分别采取不同的工程技术措施。
(也可见课本11页)巨粒土包括漂石(块石)和卵石(块石),有很高的强度和稳定性,是用以填筑路基的良好材料;亦可用于砌筑边坡。
级配良好的砾石混合后,密实程度好,强度和稳定性均能满足要求。
除了填筑路基之外,可以用于铺筑中级路面,经适当处理后,可以铺筑高级路面的基层、底基层。
砂土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小,具有较大的内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好,但砂土粘结性小,易于松散,压实困难,但是经过充分压实的砂土路基,压缩变形小,稳定性好。
为了加强压实和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振动法压实,并可掺加少量粘土,以改善级配组成。
砂性土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颗粒;级配适宜,强度、稳定性等都能满足要求,是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
如细粒土质砂土,其粒径组成接近最佳级配,遇水不粘着,不膨胀,雨天不泥泞,晴夭不扬尘,便于施工。
粉性土含有较多的粉土颗粒,干时虽有粘性,但易于破碎,浸水时容易成为流动状态。
粉性土毛细作用强烈,毛细上升高度大(可达1.5m),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容易造成冻胀、翻浆等病害。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资料
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4.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
6.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X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7. 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是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9.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2. 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含水量与路床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18. 临界荷位:刚性路面进行应力计算时,选取使面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破坏的一个荷载位置。
现行设计规X采用混凝土板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19. 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22. 压实度:现场干密度与室内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23. 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与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
26. 深路堑:通常将大于20m的路堑视为深路堑。
28、累计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的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再根据确定的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r和设计年限算得累计当量轴次。
33. 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测或低路堤的坡脚外测,多与路线中心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X围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37、当量轴次:按路面损坏等效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成与标准轴载BZZ-100相当轴载作用次数。
二、填空题1、我国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气候分区采用的指标有:高温指标、低温指标、雨量指标2、影响路基压实的因素有:土质、含水量、压实机具、压实方法;施工中控制含水量是首要关键。
路基路面知识点范文
路基路面知识点范文路基路面是道路的基础构造,负责支撑道路的承载和荷载传递。
它一般由路基和路面两部分组成。
路基是道路的基础层,采用天然土壤或人工填筑的方式建造。
路面是道路的表面层,通常由不同材料组成,目的是提供平稳的行车表面。
下面是关于路基路面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1.路基构造:-路基的选择:根据地质环境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宜的天然土壤或合适的填土材料建造路基。
-路基的层次:一般包括路基底层、路基填土层和路基表层三层,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要求。
2.路基工程:-路基填筑:选择合适的填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填建。
-路基压实:采用机械压实设备对填土进行处理,提高其密实度。
-路基排水:确保路基有良好的排水能力,以防止积水对路基的损害。
-路基加固:在路基中使用合适的加固材料,如地工合成材料或加筋土壤等,以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路基防护: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加装护坡、设置护岸等,以防止自然灾害和车辆冲击对路基的破坏。
3.路面结构:-路面材料:常用的路面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砂石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路面设计:根据道路的类别和交通量,设计合适的路面厚度和结构。
-路面施工:包括材料搅拌、铺设和压实等工序,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牢固和平整度。
-路面养护:定期进行路面的检修和维护,包括补修裂缝、铺设新材料等,以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4.路基路面的荷载传递:-路基的承载能力:路基需要能够承受车辆的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地基或地面上,以保证道路的安全和稳定。
-路面的承载能力:路面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车辆和交通荷载的作用。
5.路基路面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法:-差异沉陷:由于地质条件不同,路基的沉降差异会导致路面的不平整,可以采取填方平整或挤压法解决。
-震动和位移:车辆行驶产生的震动和位移会对路基和路面造成破坏,可以采取加固和增强措施,如加装护坡和设置缓冲带等。
-破损和裂缝:路面长时间使用会产生破损和裂缝,可以进行补修和维护,如填补裂缝、重新铺设新材料等。
4.1路基路面工程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
巨粒土
浙江理工大学
二、路基路面的基本构造
粗粒土:粗粒土又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两 类,矿物成分也为原生矿物,水稳定性良好。
砾类土由于粒径较大,内摩擦力亦大,压实 后具有良好的强度。
砂类土又可分为砂土和砂性土两种。砂土
无塑性,透水性强,毛细上升高度很小,具
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强度和水稳定性均较
好。
粗粒土
浙江理工大学
2)土的工程评价:土的力学性质很复杂,不同的土类有各自不同的工程特 征。即使是同一类土,在不同的状态下表现出来的工程特征也差异巨大。因此, 在选择路基填筑用土时,需要了解以及正确评价土的工程特性,并在实际中应 用中采取合适的工程技术措施。
浙江理工大学
二、路基路面的基本构造
巨粒土:巨粒土有漂(块)石和卵石两类, 矿物成分为原生矿物且颗粒很大,故该土 具有很高的强度及稳定性,是填筑路基很 好的材料。其中漂(块)石还可以用来修 砌边坡;对于卵石土,填筑后压实达到规定 的密实度即可。
特殊土
浙江理工大学
土的分类
浙江理工大学
二、路基路面的基本构造
(3)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影响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 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
二、路基路面的基本构造
(2)路基土的分类和及工程特性:
1)路基土的分类:我国公路路基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 标以及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大类, 并进一步细分为12小类。巨粒土分为漂石土和卵石土;粗粒土分为砾类石和砂 类土;细粒土分为粉质土、黏质土、有机质土;特殊土分为黄土、膨胀土、红 黏土、盐渍土、冻土。
第二篇 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第一章
第二篇道路路基路面结构第一章概述1路基: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 它既是线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品质。
2 路面:用各种筑路材料,按一定厚度与宽度分层铺筑在路基顶面上,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层状构造物,亦即供汽车安全、迅速、经济、舒适行驶的公路表面部分,又称行车道。
第一节对路基和路面的基本要求一对路基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公路的使用品质,对路基的基本要求有如下两方面:1足够的稳定性在地表上修筑路基,不挖即填,必然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原先处于稳定状态的地基,亦有可能由于填筑或开挖的结果引起受力状态的改变,导致路基失稳。
例如,在软土地基上填筑高路堤,或在岩质或土质山坡上开挖路堑时,有可能由于填土的附加应力超过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或是路堑开挖的结果使上侧坡体失去原有的支承,出现路堤的沉陷或坡体的滑坍破坏等,从而导致交通阻断或行车事故。
因此为保证道路的畅通与安全,必须①正确选用路基的断面形式与尺寸;②采取有效的排水、防护和加固等工程措施,确保路基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路基和路基下的地基,在自重和车辆荷载下会产生变形。
地基软弱、填土不密实或过分潮湿时,所产生的沉陷或固结变形和不均匀变形会使路面结构出现过量变形和应力增大,导致路面过早损坏影响道路使用品质。
因此,①路基要采取选择合适的填料;②进行充分的压实;③改善水温状况;④加固软弱地基等措施,以保证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
给路面以坚实的支承,确保其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
※二对路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公路与城市道路全年通车,提高行车速度,增强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运输成本和延长道路使用年限,要求路面具有下述一系列的性能:1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1)路面强度是指结构整体及其各组成结构层抵抗行车荷载作用产生各种应力、避兔破坏的能力。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1.路基工作区P3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2.路基设计标高P28路基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即路基边缘标高。
3.最佳断面法P46在既定设计流量条件下,以容许最大流量通过时,使所得的水流横断面面积为最小,据以确定排水沟渠的横断面尺寸,称为最佳断面法。
4.路基稳定性P19指路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
5.当量高度P65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
表示。
6.挡土墙P82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7.被动土压力P89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8.浸水路堤P75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路堤。
9.最大安全电流P163指在通电5min左右而不引起爆炸的最大电流。
10.交通量PP15指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11.当量轴次PP17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12.最小准爆电流P163指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通电而使雷管爆炸的最小电流。
13.石灰稳定土PP30在粉碎的或远离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参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合,压实机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1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PP42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
15.车辙试验PP48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16.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PP38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合、压实和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一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路面工程复习提纲2018(2)
路面工程复习提纲2018(2)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2.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路基路面是在降水、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作用下仍能保持其原有特性的能力,包括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
3.路基路面的耐久性:路基路面是在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与大气水温周期性的重复作用下的性能变化特性。
4.表面平整度:是路面表面纵向凹凸的偏差量,它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
5.路面抗滑性:是指路面表面抗滑能力的大小。
6.面层: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和水平剪切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7.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作用力(包括垂直力和拉应力),将垂直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承受拉应力作用并维持良好的耐久性。
二、填空1.路基路面应具有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路面抗滑性等一系列基本性能。
2.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包括路面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
3.路面通常按照各个层位功能的不同,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面层、基层、功能层和路基。
4.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及块料等。
5.功能层介于路基和基层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改善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6.按照路面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将路面面层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贯入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表面处治路面和砂石路面。
7.按照面层所用的材料区分,路面类型可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砂石路面等。
8.从路面结构的力学特性的相似性出发,可将路面结构划分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合式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类。
9.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等因素有关。
路基,路面,路床有什么区别
路基,路面,路床有什么区别
一、路面(
pavement/roadsurface
路面是铺筑在路基上直接承受车辆碾压的行车地带。
是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汽车行驶的构造物.
路面是直接承受车辆碾压的行车地带,一般根据使用要求、受力情况和自然因素等作用程度的不同,把整个路面结构分成若干层次来铺筑。
二、路基subgrade/roadbed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指路面下面的部分。
由于地形的变化,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介于两者之间的称半填半挖路基。
三、路床roadbed:是路基的一部分。
说法(1: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路床的主要作用是排水和散布载重力。
有零填及路堑上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0~30cm),下路床(路面底面以下深度30~80cm)。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
路基路面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弯沉:指在规定的标准轴载作用下,路基或路面表面轮隙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2.压实度: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3.最佳含水量:使土体产生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量,称之为最佳含水量。
4.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后移动或转动,挤压填土,使土体向后位移,当挡土墙向后达到一定位移时,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叫被动土压力。
5.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背离填土方向移动的适当距离,使墙后土中的应力状态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墙背所受到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6.路基: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7.路面:是指各种筑路材料铺筑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构造物。
8.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路基中产生应力作用较大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9.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了保证路基稳定性,根据气候水文地质条件规定的路基边缘距离原地面之间的最小高度。
10.静止土压力:挡土墙位于原来位置不动,处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11.一般路基:是指在正常的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下,填土高度或挖方深度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路基。
12.石灰稳定基层:在粉碎的土和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适量消解后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技术规范,经拌合后,在最佳含水量时摊铺压实及养生,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路面基层称为石灰稳定类基层。
13.水泥稳定基层:在经过筛选的土中,掺入适当水泥、水或碎石,按照技术规范要求,经拌合、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称为水泥稳定类基层。
14.潮湿系数:年降雨量与年蒸发量的比值。
15.回弹模量:是指路基、路面及建筑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采用回弹模量作为路基抗压强度的指标。
16.湿软地基:天然含水量较高,胀缩性大,失陷性大,承载力低,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的地基。
路基路面专业术语
第一节路基第6.1.1条路基subgrade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第6.1.2条路堤embankment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
第6.1.3条路堑cutting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第6.1.4条半填半挖式路基part-cut part-fill subrade在一个横断面内,部分为路堤、部分为路堑的路基。
第6.1.5条台口式路基benched subgrade在山坡上,以山体自然坡面为下边坡,全部开挖而成的路基。
第6.1.6条路基宽度width of subgrade在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间的宽度。
第6.1.7条路基设计高程design elevation of subgrade指路基外缘、路中心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线的设计高程。
第6.1.8条(路基)最小填土高度minimum height of fill为保证路基稳定,根据土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所规定的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最小高度。
第6.1.9条边坡side slope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
第6.1.10条边坡坡度grade of side slope边坡的高度与宽度之比。
第6.1.11条(边)坡顶top of slope路基边坡的最高点。
挖方路基为边坡与原地面相接处,填方路基为路肩外缘。
第6.1.12条(边)坡脚toe of slope路基边坡的最低点。
填方路基为边坡与原地面相接处,挖方路基为边坡底。
第6.1.13条护坡道berm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第6.1.14条边坡平台plain stage of slope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边坡坡面上沿纵向做成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
第6.1.15条碎落台stage for heaping soil and brocken rock 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有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
路基路面
1.路基按其干湿状态可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2.稠度计算公式:ωc=(ωl-ω)/(ωl-ωp)ωc—土的稠度,ωl—土的液限,ω—土的含水率,ωp—土的塑限3.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
4.柔性路面:总体结构刚度较小,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弯沉变形较大,路面结构本身抗弯拉强度较低,它通过各结构层将车辆荷载传递给土基,使土基承受较大的单位压力,路基路面结构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这样的路面叫柔性路面。
柔性路面主要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5.刚性路面:刚性路面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高,与其他筑路材料比较,其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较其他各种路面材料要大得多,故呈现出较大的刚性。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水泥混凝土结构层处于板体工作状态,竖向弯沉较小,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通过板体的扩散分布作用,传递给基础上的单位压力较柔性路面要小得多。
6.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在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最终的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水泥混凝土。
由于这种材料的刚性处于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之间,因此,把这种基层和铺筑在它上面的沥青面层统称为半刚性路面。
7.Bzz-100图8.路基工作区:在路基的某一深度Za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σz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应力σb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5~1/10时,该深度Za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9.温克勒地基模型:土基顶面任一点的弯沉l,仅同作用于该点的垂直压力P成正比,而同其相邻点处的压力无关。
K=p/l(kN/m³)10.加州承载比(CBR):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它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3 4 5 6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8 19 202122 23 24 25 26 27 2829 30 31路堑:全部在天然路面开挖而成的路基。
路肩:道路行车道两侧,承受车辆偶然停留作用,并对路面结构起侧向支承作用。
一般路堤:填土高度在1.5~18m范围内的路堤浸水路堤:建筑在桥头引道、河滩及河流沿岸,受到季节性或长期浸水的路堤陡坡路堤:修筑于地面横坡度大于1:2.0的陡峻山坡上的路堤。
一般路基:指在良好的地质和水文等条件下,填方高度和挖方深度不大的路基。
路基: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的技术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路拱:为保证路面上的雨水及时排除,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湿和渗透,路面表面应做成两边低、中间高的路拱。
路面:一种由多层次结构层组成的复合结构物,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平均稠度: 用以判别路基干湿类型的路槽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80cm)各分层土样稠度的算术平均值。
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与路面标高之差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临界高度:指土基在不理季节,分别处于干燥、中湿或潮湿状态时,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路面回弹弯沉:是指在垂直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属相弹性变形。
高路堤:填土高度高于18m的土质路堤和大于20m的石质路堤。
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路基工作区路基设计标高:路基标高通常以路基边缘为准,即路基边缘标高。
路基稳定性:指路基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性质。
地基反应模量:WINKLER地基模型描述土基工作状态时压力P与弯沉L之比。
土基回弹模量:用以反映土基在瞬时荷载作用下可恢复变形性质的物理参数。
抗剪强度:指材料受剪切时的极限或最大应力。
路面设计弯沉值: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道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完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温度为20℃、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在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沥青路面弯沉计算和厚度设计时,由于力学计算模型、土基模量、材料特性和参数方面在理论假设和实际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理论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之间有一定误差,因此需要对理论弯沉值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即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路基边坡坡度:边坡坡度H与边坡宽度b之比。
通常高度取值为H=1,边坡坡率表达为1:n(路堑)或1:m(路堤)。
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外移动(位移或倾覆)时,墙后土压力随之减小,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强度:指材料达到极限状态或出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水稳定性:因水的影响,促使沥青从集料表面剥离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强度,最终造成混合料松散被车轮带走,形成大小不等的坑槽等水损害现象。
挡土墙:挡土墙是一种能够抵抗侧向土压力,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边坡,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锚定板挡土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定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组成的一种组合挡土结构。
路堤:全部用岩土填筑的路基。
32 33 34 3536 37 38 39 40 4142 43 44 4546 47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土体挤压移动时,土压力随之增大,土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土体对强背的抗力称为被动如压力。
当量轴次:将交通量中各级轴载换算为BZZ—100后得到的轴载作用次数。
当量土柱高: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时,以相等压力等效替代车辆设计荷载的土层厚度累计当量轴次:基于现有交通量,轴载组成以及增长规律的调查和估计,将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轴载与通行次数按照等效原则换算为当量标准轴载的累计作用次数。
边沟: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走向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截水沟:一般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尽量与大多数水流方向垂直,用以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
排水沟:主要用于排除来自边沟、截水沟或其他水源的水流,并将其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当量高度:在边坡稳定性验算时需要按车辆最不利情况排列,把车辆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来代替荷载,叫当量高度,用h。
表示。
标准轴载:我国路面设计用单轴双轮组100KN作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
交通量: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类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轴载换算:由于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很多,轴载也不相同,对路面的损坏程度也不同,因此选择一种标准轴载,并将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称为轴载换算。
冻胀:在正温度区内,因零度等温线附近土中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冻结,形成了同较深土层之间的湿度坡差,从而促使下面的水分向零温度等温线附近移动,而这些过量的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使路基隆起和路面开裂,发生冻胀。
翻浆:春融时,路基上层的土首先化冻,应水分过多而变得极为湿软,在行车作用下泥浆就沿路面裂缝冒出,形成翻浆。
公路自然区划:将自然条件大致相近并且从事公路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时有许多共性因素可以相互参考者划分为同一区划。
工程地质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大量的资料调查,拟定不同的土质类别及其所处状态下的边坡稳定值参考数据,在实际工程边坡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值作为设计值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沉陷:指路基表面在垂直方向产生较大的沉落。
滑坡:一部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面滑动。
车辙:路面的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及结构层材料的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
车辙试验:车辙试验是在规定尺寸的板块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上,用固定荷载的橡胶轮反复行走后,测定其变形稳定期每增加变形1mm的碾压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柔性路面: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种沥青面层,碎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沥青路面:用沥青材料做结合料粘结矿料修筑各类基层和垫层所组成的路面结构半刚性基层:主要使用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无机结合料,对级配集料做稳定处理的基层结构。
刚性基层:采用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修筑基层混凝土板而形成的沥青路面基层结构柔性基层:主要采用沥青处置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修筑的基层结构。
刚性路面:主要只用水泥混凝土做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石灰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土中掺入适量的石灰和水,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经拌合,在最佳含水量下摊铺、压实及养生的路面基层。
水泥稳定类基层: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土中,朝如适当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以此修建的路面基层。
上封层:铺设在沥青层上面,起封闭水分及抵抗车轮磨耗作用的层次,实际上也是表面处治的一种。
透层:透层是为了使路面沥青层与非沥青材料层结合良好而在非沥青材料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石油沥青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沥青层。
堤岸防护:针对沿河滨海,河滩路堤挤水泽路堤而采取的防止水流破坏和加固堤岸的防护措施。
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减缓温差及湿度变化的影响,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表面的风化、碎裂、剥蚀演变进程,从而保护路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兼顾路基美化和协调自然环境。
石灰稳定土:在粉碎的或远离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中、细粒土)中,参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合,压实机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加入适量的水(通常为最佳含水量),经拌合、压实和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一定要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
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指除接缝处和一些局部范围(如角隅和边缘)外板内不配置钢筋的水泥混凝土面层。
沥青路面垫层:位于基层以下主要用于路基状况不良路段确保路面结构不受路基中滞留自由水浸蚀以及冻融危害的沥青路面结构层。
临界荷位: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时,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选取使板内产生最大应力或最大疲劳损伤的一个荷载位置作为应力计算的荷载位置,称为临界荷位,现行设计方法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
压实度:指压实后土的干密度与该种土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将重锤提高倒一定高度,然后使其自由下落,重复夯击,将地基表层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强夯法:利用几十吨重锤从高处落下,反复多次夯击路面,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化学加固法:利用化学溶液或胶结剂,采用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土颗粒胶结起来,达到加固目的。
换填土层法:将基底下一定深度范围的湿软土层挖去,然后回填以砂,碎石,灰土或素土等以及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的材料,并予以压实的地基处理方法。
排水固结法:利用地基排水固结规律,采用各种排水技术措施处理饱和软弱土的一种方法加州承载比CBR:用以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以材料与高质量标准碎石的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能力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劲度: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应力应变关系随温度和荷载作用时间而变化,将沥青材料在给定的荷载作用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劲度。
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在给定温度和加荷时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参数。
77 78 79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92 93 94 95 96 97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指在高温条件下,沥青混合料能够抵抗车辆反复作用,不会产生显著永久变形,保证沥青路面平整的特性。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用不同粒级的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
第二破裂面:当挡土墙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的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滑动,该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
极限平衡法:近似把岩土看作本身无变形的钢塑性材料,计算岩土体在破坏面上达到极限平衡时的安全系数,以判断其稳定程度。
耐久性:指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环境不利因素的能力及承受行车荷载反复作用的能力,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抗老化、抗疲劳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