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七

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内容提要〕司马光创作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的实践为我们提了一

个典型。司马光在其著作中力求描述历史的本来面貌用“国家兴衰、生民休

”两项纲领作为修史原则在历史编纂学上提出考异法、无修长编的修史原

。正是以这些史学思想为指导才得以完成《通鉴》这一“岁宏冒、

思精”的编年史。西方有的学者认为编年史只是假历史是空洞的叙述、

的事物。孰是孰非一留给学者们深思。

体大

无言

戚则

〔作者简介〕孙方明1915年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

研究宋史曾参与写作尚钱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

争护尹砂诊~沪~~沪、

、.

争一

\

司马光(1019一一108G年)字君实宋朝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出身于宫僚地主

家庭父司马驰历仕宋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天章阁待制、三司副使为“一时名臣”①。

司马光二十岁时(1。38年少考中进士甲科随因服丧在籍。到庆历六年(104G年)至京师

官大理评事大理寺垂嘉砧七年改天章阁待制兼侍讲仍知谏院英宗时任尚书吏部郎

中龙图阁直学士判流内锉。神宗时摧翰林学士权御史中尽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继

因反对变法请求外任专心编写《资治通鉴》。哲宗继位之后拜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居正宰相之位。有人说他“大用于砧际奋身许国揭万代之规模张胆极言切一时利病”②。其实司马光从丰八年五月至京师初任门下侍郎旋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

下侍郎到砧年九月初一病逝在位不过一年多时间他在政治上属于保守派特别是他晚年执政期间排斥新党一意孤行。但在史学方面却有着杰出的贡献。

司马光从小爱好史学他说:“臣性识愚鲁学术荒疏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

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③。壮而从政之后更加倍致力于史价“常欲艾去芜杂发挥精篱穷探治乱之源上助圣明之鉴”④。治平三年完成《通志分八卷上之英

宗皇帝。他说。“臣少好史学病其烦冗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力薄道悠久而未就今兹忽遇皇帝陛下……留意艺文……讲求古训臣有先述《通志》八卷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尽秦二世三年史记之外参以他书于七国兴亡之迹大略可见”⑤。他编

书受到极大重视与鼓励英宗“命自选辟官属于崇文院置局许借龙图、天章阁、三馆、

秘阁书籍”⑧续成其书并“赐以御府笔、墨、增、帛及御前钱以果饵”⑦。司马光

先后推荐翁源县令刘恕太常博士刘敛前知资州龙水县事范祖禹同修。司马光的儿子司

靡髻置袱粼赢六墓蕊鼎馨磊黔靠羹算瑟雹鑫翼纂曹蒸氨

当面赐给司马光命“候书成后写入”⑨。自此到熙宁三年因反对新法请准外任之前开局

于内院达五年之久编成《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进上。从熙宁三年出知永兴军

不久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西京篙山崇福宫前后六任听以书局自随。得专门从事

《资治通鉴、》.的编著凡十五年时间完成《通鉴》其余部分。到丰七年十二月全部告

成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包十六代编成二百九十四卷确是洋洋大观前古未有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一-

《资治通鉴))编修中搜罗和碑用了当时所能找到的史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正史之外

.

杂史至三百二十丰种”。张煦侯先生著价通鉴学扎根据《通鉴考异》所见书

名为主分十类探求司马光援用书共合三百零一种⑩。可见三百二十二种之说大致不错

足见引证书籍之广泛。特别在“所引之书已半亡佚”叭的情况下更显示了《通鉴》一书

的史料价值。

《通鉴》一书“罗宏富少考订精确。修书班子都由当时著名史学家组成例如刘恕博闻强记专精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犷。刘放则“博记能文章”⑩是著名汉史专家。范祖禹“智识明敏·一好学能文”O专精唐史著有《唐鉴》。他们分工合作“史记、前后汉则刘贡甫自三国历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唐讫五代则范纯甫”⑩。他们“研

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偏阅旧史旁采小说简犊盈积浩如烟海抉

摘幽一隐校计毫厘”⑩。为此书辛勤工作了十九年。为辅助《通鉴》的阅读或进而阐发修

《通鉴》的宗旨司马光写了《通鉴考异》三十卷为阐明对史料的“参考同异”之书与

《通鉴))同时进呈。另有:《稽古录》匕十卷·上起伏羲下至治平亦贯穿古今阐述治乱

兴亡之书。封建史学家司马光为其事业“鞠躬尽瘁”奋斗子终身。

《资治通鉴》一书完成后一受到统治阶级从封建皇帝到地主士大夫的推崇。

·

宋神宗接读《通鉴》后谓群臣日:“前代未尝有此书.过荀悦《汉纪》远矣”O。赵项还连续在迩英殿听讲《资治通鉴》南来高宗“与讲官言阅《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量”⑩。宋孝宗在明远楼下告诫皇太子“近日《资治通鉴》已熟”接着就该

经史并读

。吵无怪近代学者梁启超说《通鉴》是“绝好之皇帝教科书”⑩犷

南宋重视《通鉴》的研究往释和续编《通鉴》成了风气。补编《通鉴》的有刘恕的

《通鉴外纪》和南宋末金履祥的《资治通鉴前编》等都是补编三家分晋以前的上古史的。

续编有李熹的《续资治通鉴长编》%0卷记北宋九朝事迹(现在只520卷)。李心传的《建

炎以来系年要录》丫记宋高宗朝36年事迹。改编的主要有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另外

朱熹“病其(书)于正闰之际名分之实有未安者因尝窃取春秋条例。稍加具括别为一书”名《通鉴纲目》加强了《春秋》惩善恶、寓褒贬的书法。朱蓑是道学蒙名气

大明时期很多人丢开《通鉴》去学《纲目》。康熙时还有《御批通鉴纲目》编成。南宋史学界研究《通鉴》的多盛加称誉。晃公武在《郡斋读书志》说:“公武心好是

书学之有年矣”主应麟甚至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胡兰省热心于

《通鉴》的注释工作释《通鉴》三十年。其《音注》、《通鉴释文辩误》内容广泛成

为音注、解释、校注、全面注释《通鉴》的第一大书被称为《通鉴》功臣。

宋代指责《通鉴》阔失的最早推刘恕之子刘羲仲作《通鉴问疑》指出《通鉴》中间题凡八事⑩。以外晃公武谓“其大抵不采俊伟卓异之说”。胡贡谓“今谈其书盖

自唐及五代采取微冗年月或差”。洪迈则说:“通鉴凡年号皆以后来者为定……颇有窒而不通之处”⑩。

到清代考证史籍之风甚盛研究《通鉴》的学者也大有人在。明末清初系统地对《通鉴》进行校补的最著名的是严衍及其学生谈允厚严氏熟读《通鉴》病史家有七失谓

《资治通鉴》“则所云七病间亦有之”因竭三十年之精力于明崇祯十七年(l644年)成

《资治通鉴补》二百九十四卷为胡三省以后对《通鉴》用力最勤的人发现、补正‘《通

鉴》不少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