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
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3岁,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
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
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1.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
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旁,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
2.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 ) 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
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
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
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
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的喜悦。
3.缠人型依恋儿童(70% ) 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
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
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近年来,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
抚养者按情感依附性质可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混合依恋等类型。
在幼儿发展过程中,情感依附对于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都具有关键性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以期更好的理解幼儿的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一、研究概述在幼儿期,幼儿往往会选择一个重要的他们依赖的人来寻求安全感,这个人通常是母亲或父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断学习和发展,他们会进一步建立和发展与其他重要人物的依附关系。
情感依附是孩子早期发展的基础,是感知自我与世界的重要途径。
因此,情感依附的特征有助于了解幼儿的行为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可能对孩子未来的社会适应度、成就和幸福感产生影响。
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情感依附性质进行探究。
在一定程度上,幼儿对抚养者的依恋行为决定了他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这些互动方式有可能通过保持或改变与抚养者的依恋关系来实现。
研究表明,幼儿对抚养者依恋模式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混合依恋三种类型。
塔基尼(John Bowlby)和艾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是情感依附研究的奠基者,他们提出的“分离-再会”现象是研究这一主题的基础。
二、研究方法情感依附的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课题,需要许多不同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方法包括动态测量、实验室观察、家庭观察、问卷调查等。
(一)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是随时间变化而进行测量的方式。
例如,通过观察幼儿在分离和再会时的行为、心理反应等来判断他们的依恋类型。
(二)实验室观察实验室观察是在实验室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测试,通常会通过一些活动或任务来诱导幼儿的不安全行为,以评估他们的依恋特征。
(三)家庭观察家庭观察是将研究对象带回到家庭环境中,通过观察幼儿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了解他们的依恋关系。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
儿童依恋研究论述儿童依恋研究论述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依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时的依恋基本上会影响我们此后怎样与他人建立关系。
本文将综述依恋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以及我对依恋的看法。
一、依恋的概念依恋是儿童和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正性情绪联结.[1]多数情况下,儿童依恋于为之提供安全与照顾以满足其各种需要的特定养育者,此人通常是母亲,在人类社会中,依恋也多为母子间的依恋,依恋最初目的是保证新生生命能够生存下去。
最早对依恋进行研究的人是生态学家Konrad Lorenz,他在非人类的动物王国中通过对鹅的观察得出了一种倾向,即刚出生的小鹅习惯将它看见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当做自己的母亲,Lorenz将此过程称为印刻:发生在关键期,涉及对观察到的第一个移动物体产生的依恋行为。
Lorenz提出的印刻现象说明依恋是基于生物学的因素,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依恋的发展来自父母为她们提供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食物,即满足婴儿口唇需要的能力,此观点被称为依恋的碗柜理论。
[2]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果碗柜理论成立,那么只需要有充足的食物,婴儿是不是与谁都可以建立依恋关系呢,根据我们平常的观察也不会简单的承认的。
有些家庭的婴儿母亲给予其充足的食物,而随着婴儿的生长却发现婴儿对其奶奶有更多的依恋。
Harry Harlow在1965年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提出并证明了他的假设,婴儿可能会依恋那些给他们接触性安慰的人。
Harry将刚出生的幼猴与母亲分开,分别制作了两个人造母亲,一只用铁丝制作,上面有食物,另一只用绒布制作,结果发现幼猴大部分时间和绒布母亲在一起,偶尔会去铁丝母亲那里去取食物,当幼猴遭遇惊吓、恐惧时,幼猴会到绒布母亲那里寻求安慰。
当有新刺激物出现时,幼猴则把绒布母亲作为行动基地,此后才会去探索新事物。
[1]Harry的研究证明食物并非依恋形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婴儿并不像一些动物那样存在印刻现象,更多的是在与母亲的不断交流中获得依恋。
依恋研究报告
依恋研究报告1. 引言依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和依赖关系,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心理学领域,依恋研究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报告将探讨依恋的定义、依恋理论的发展以及依恋对个体健康和社会交往的影响。
2. 依恋的定义依恋可以定义为一种情感连接和依赖的关系,它形成于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并在成长过程中继续影响个体的人际关系。
依恋关系主要通过情感、行为和认知等方面来体现。
早期依恋关系的形成和质量对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依恋理论的发展3.1 碧忒斯依恋理论碧忒斯依恋理论是依恋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经验对其依恋样式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碧忒斯将依恋分为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和避免型依恋等不同类型,这些类型受到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互动质量的影响。
3.2 内在工作模型理论内在工作模型理论认为,婴幼儿通过与主要照顾者的互动体验建立了内在工作模型,这种模型对其后续的人际关系产生了影响。
内在工作模型包括了个体对他人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期望与信念。
3.3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和依恋是基于对他人意图和行为的解释和理解。
而这种解释和理解受到个体内在模型、过去经验和外部信息的影响。
4. 依恋与个体健康的关系依恋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情绪调节和自尊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与更好的心理健康和情绪调节能力相关联,而不安全依恋则与焦虑、抑郁和自我负向评价等不良心理状态相关。
此外,中年和老年人的依恋样式也与认知功能和身体健康相关联。
5. 依恋与社会交往的影响依恋对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安全依恋者倾向于建立更为稳固和亲密的人际关系,他们更愿意寻求帮助和支持。
而不安全依恋者和避免型依恋者可能更难建立和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更容易遭受排斥、孤立感和社交焦虑等负面体验。
6. 结论依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心理概念,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健康方面均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幼儿依恋行为的教育研究报告
关于幼儿依恋行为的教育研究报告(腾冲市机关托儿所腾冲 679100)实施新课程以来,本人对幼儿依恋行为进行了教育实验研究。
依恋行为,是指幼儿与照料者之间情感联系相关的各种行为,并提示必须确保与被看护者的密切接触,提供安全和舒适,以及有一个可供实施探究行为的地方。
亲子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依恋安全感的建立非常有助于儿童积极、愉快情绪情感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儿童形成对他人的同情感,并对儿童自信心自尊感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依恋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不同表现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有不同的类型。
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陌生情境测验发现,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
回避型依恋与反抗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混合型依恋表现出前两者的混合行为,被看作是最不安全的类型。
由于以上差别,研究者将安全型依恋视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把其他三种依恋视为消极、不良的依恋。
研究发现,早期属于安全依恋型的幼儿4岁时被学前班教师评定为自尊心强、交际能力强、受欢迎、富有同情心等;非安全型的孩子则是孤独的、与他人无联系的、不团结的、易发脾气的[3]。
张文新发现在一岁时被划为安全型依恋的幼儿较不安全型幼儿能在以后社会能力和认知方面如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好奇心、问题解决的坚持性等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与母亲或其他监护人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将成为幼儿与其他个体建立关系的内部模式,并决定幼儿与其他个体之间关系的特质,即依恋关系将影响幼儿与其他成人、同伴的社会关系。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依恋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起源于国外。
从最早期的针对婴幼儿的依恋研究发展成为现在的对青少年的依恋研究和成人依恋的研究,在理研究和实证研究中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对依恋研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理论。
国内对依恋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理论上大多承袭国外的成果,没有太多的突破。
实证研究中,在借鉴了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国内的现状,做了大量的研究,逐步形成适应国内的依恋理论与实证的体系。
本文从依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理论上介绍了不同学派的依恋理论观点,包括精神分析学派、习性学理论、认知理论等,各个理论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总结了各学派的成就和不足。
实证研究介绍了依恋的研究方法、依恋的影响因素、依恋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包括:依恋与友谊、依恋与心理健康、依恋与青少年犯罪、依恋与欺负行为、依恋与认知等,在相关研究中,介绍了依恋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文中整合了前人的成果,想借此机会,能吸引相关学科的学者将依恋理论用于实践。
在最后,提出了对依恋的展望,包括:依恋与家教、依恋的代际传递、依恋的纵向研究、成人依恋的研究,这几项是对依恋研究的一点体会,本人认为依恋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相关的研究中,应该使依恋的研究成果走入实际的家庭教育和个人自我提高,使依恋的成果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依据。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友谊质量;代际传递I】】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20th century,the1飞eo ry of Constr uctivism has beenlo觚o verV popular in t he wOrld.The att ach ed IeS ea lch c a n hace backwan im e D eriods at the earliest stage and o ri gi na t ed a broad.F如m ex p ec t a t the earli estst a固e Of t0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conti nu e to long fbf of ba by ki d b ecam e continuin g to 10ng fof te e na g e r of now th e research and adult continue to long fbr 0f rese arch,a U got a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in the f e a s o n re sea rc h an d substantial evidence th e rese arch,be cam e more Derl.ect theOries towards continuin g to long for a r ese ar ch alreadv.Local riglltness th e r ese ar ch start for continue to lon2for to compare with night,,s tudy of theoretically mostly inherit title a fo re i2n result,there a r e n o too manv brea k th ro ug ll s.A i m at local p re se nt∞n出tion in drawin2】ess彻s ffom ab|oad a re se arC h result fou ndatio n in lh e substantial evidence research,did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霉,adually become tO adapt locallY sVstem Of continIle tO long for the th eoIfi es an d substantial evidenc{B.But retum tO the related data which cont inue to long for a re se arc h seldom currently;the dat a is Dp pos it e z e r o sp re ad,th e continuous an d w hol e0f t he res ear ch retum not enougll pe—bct,con ti nu e to long fo r to the push of t he res ear ch will not fise very VOur wOrk t O u s e an d wasted a】Ot Of c a n make t l se of a resouI℃es.Continue t0 long fbr of practice researc h much concent rat ed in conti nue to lOng for Of in the related research,to continu e to long for ones eIf0f th e fbnnation stud y opp os ite1ess,is less t O contin ue tO 10ng fbr a theOries applicatiOnat the ed uca ti ona l research.This text from cOntinue t0 long fbr of theories researc h a nd substantial evidence s tudy2tO c ar r y o n summ arV,theo reti call y i ntr odu ced t he theories sta nd poi nt of th e con ti nue to long fbr of di£ferent school Of thOught a nd tall ied up the achievement and s hon ag e o f each school of thought.The substantial evidence res ear ch introduces a n at tac he d res ea rch me th od an d con tinues to long for th e res ear ch res ult whi(血obtains in each realm.Integrated the people Of the past’s result in the text,want t0lend this opportunity,can draw o n th e s cho Ia r of reIated academics will co nt inu e tO 10ng for theories to used for fulfillme nt,ma ke to continue10 10n2fof a fesearch t0 not only stay around academic circles,but als0 c a n guide a lifeT111e m idd le p e r i od continues to long for fro m20ce n tu r i es of p u t for war d tilJ now,dome sCi c and jnte邝a“onal ma ny s c h01a r S e s 90t many conclusions in contjnue to long fo r ofth e or ie s and s ub s t an t i a】e v i d en c e the re se a rc h.B u t,nn d er th e great envir onm en t o f di f ce re n ce that a r e a cultural dif I隐ren ce in everypl ace,develop di虢rence and c on st it ut e,t he conclusionof t he re s e ar c h unavo idabl y w ill p ro du ce d封¨el en c e.Cb nl inu e to long f6r is m a n k i nd c o n l玎10n fes e a rc h to pi c,n e ed th e sc h ol ar s to be a p a n o f the conclusion the d i ff e re n c e,s o w ill pfod uce in t he r e se a r c h r e sp ec t iv e ly is th e s it ua ti on of璺D vem me nt,obst ru c£e d a n a tt a c he d re s e a r c h.0w i n g to thi s,this t e xt overvie w continue to Jong for a research rcsult at home andI V东北9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road,the a i m is proV iding a win do w wa y w h i ch h as full c o nt r o l o ve r a ll s it ua ti o n f or t he researcherS an da nn ou n ci ng Co public short age with ha vin g late r s c h ol a r c a n contain newbre ak th rou gh tow afds con tinui ng to long for a research at this founda tion to p.Key w ords:at tachm ent;t y p e s of attachmen t;衔endship quality;inte玛enerationaltr an sm is si on.V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综述一、引言依恋理论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家鲍尔比(Mary Ainsworth)和美国心理学家鲍尔斯(John Bowlby)共同构建的一套关于人类依恋关系的理论体系。
从儿童早期经验的角度出发,鲍尔比与鲍尔斯认为,婴幼儿期的依恋经验对儿童后续的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对儿童依恋行为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儿童依恋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二、儿童依恋模式依恋理论认为,婴幼儿期的依恋经验主要通过母亲或主要照料者与婴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建立。
在研究中,通过观察儿童与母亲之间的互动行为,鲍尔比与鲍尔斯提出了三种主要的儿童依恋模式: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焦虑型)以及无恋依恋。
1.安全依恋安全依恋是指婴幼儿与母亲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互信、关爱的依恋关系。
这些儿童通常表现出与母亲的亲密接触、探索环境的能力较强、对外界情境有较高的自信心及对陌生人较为友好等行为特点。
研究发现,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依恋模式能够提供稳定的情感基础,加强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焦虑型两种模式。
回避型依恋是指婴幼儿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展现出回避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回避母亲的视线、不关注母亲的情感表达以及对母亲离开无反应等。
这种依恋模式意味着儿童对探索环境的主动性欠缺,容易产生行为厌恶和情绪障碍等负面影响。
焦虑型依恋则是指儿童表现出对母亲的过度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安全感。
此类儿童常常对母亲的离开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恐惧,对母亲的回归也表现出过度的亲密行为和依恋需求。
焦虑型依恋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以及学习困难等问题。
3.无恋依恋无恋依恋是指儿童缺乏与母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形成依恋的行为特点。
此类儿童常常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无情感反应,对离开母亲或主要照料者的情感漠然。
儿童依恋研究
儿童依恋研究作者:韩玉董淦诚来源:《速读·中旬》2020年第08期摘要:母婴关系是生命的第一关系,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
成人在亲密关系(恋人或朋友)中会重现儿时对其父母的情感连结,成人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与童年时期的依恋形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了解个体早期的依恋形成有必要意义,本文从依恋的内涵、内部工作模式,依恋类型及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概括描述。
一、什么是依恋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的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约翰·鲍尔比看来,依恋主要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基础上——即他们天生具有躲避捕食者动机。
随着婴儿认知的发展,他们开始知道某个特定的个体最能够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这样的理解最终导致了和该客体一通常是母亲一特殊关系的发展。
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
早期的母婴交流,是婴儿最主要的社会关系经验来源,对人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它是决定个人生命能否建立安全、信任能力的关键。
二、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是根据依恋对象的反应、敏感性等外部因素发展出一系列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心理表征。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幼儿对于抚养人行为的预期(抚养人是否会离开、抚养人是否对我的哭闹给予及时关注)。
二是幼儿与他人最早人际关系的相关细节和情感体验(冷漠的抚养态度会让婴儿产生较低安全感,甚至产生情感抑制)。
内部工作模型中最重要的两种成分是自我意象和他人意象。
自我意象即“自我是否是能够引起依恋对象做出有效反应的人”,是对自我的一种表征,我是否有能力、有价值、能否获得他人的帮助?这种自我表征反映出婴儿最早时期形成对自我价值的认同程度。
如果抚养人行为更多表现出拒绝与冷漠状态,那婴儿对自我的认知更倾向于是无价值的,不讨人喜欢的,有缺点的。
他人意象即“依恋对象在自己需要支持和保护时是否会及时做出反应的人”依恋对象是否可以保护我、回应我和安抚我,抚养人视而不见的态度会让婴儿体会到冷漠消极的情感体验,他人意向往往影响以后人际交往中的情感距离。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
幼儿亲子依恋状况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某县幼儿园为例摘要亲子依恋是亲子关系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一个概念。
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早期亲子依恋的质量会对个体的人格和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国当前亲子关系现状,在一些家庭中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父母权威,忽视幼儿主动性,亲子之间缺乏互动支持等现象。
本文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数据并整理记录,对影响幼儿亲子依恋因素的分析,探讨阻碍幼儿与父母建立安全亲子依恋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希望通过探究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促进建立安全型的亲子依恋,为亲子关系研究提供一份力量,进而来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后期成长。
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幼儿与父母的亲子依恋状况良好,依恋类型以安全性为主,幼儿与父亲和母亲的亲子依恋状况差别不大,幼儿的年龄差异对于与母亲依恋的影响大于与父亲依恋。
要促进亲子依恋状况的更加良好发展,需要家庭,托幼园所和社会共同努力。
关键词:幼儿,亲子依恋,影响因素A Case Study on Early Childhood Attachment——in a Preschool in Hebei provinceAbstract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a concep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early parent-child attachment will be important impact on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ical. The current statu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our country, is common in some familie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authority of parents, neglect children's initiative, the phenomenon such as the lack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suppor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collect the data and record,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ldren'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hinder the children and parents to establish safety of the main causes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This study belongs to application research. Hope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is issue, promote to establish a secur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provide a power for thestudy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then to improve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romote the children grow up l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children with parent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 attachment styl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security, children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s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tatus difference is not big, young children's age difference for attachment is greater than the effect of attachment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status, need family, kindergartens and social work together.Key words: children,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nfluencing factors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一、选题由来家庭是集情感、文化、道德等多种因素于一体的集合体。
早期依恋干预研究综述
早期依恋干预研究综述作者:刘艳谷传华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07期摘要早期依恋干预的目的在于提高早期儿童依恋的安全性。
近年来,研究者从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入手,进行了行为层面、依恋表征层面及综合两者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某些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今后仍须加强适用一般儿童与特殊儿童干预方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关键词早期依恋;干预研究;依恋表征对于早期依恋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持久影响,包括安全型依恋的积极影响与不安全依恋的消极影响,人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些研究与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生命前三年神经系统受损会产生不可逆影响的研究,一起证明了早期依恋及其依恋干预的重要性。
近年来,研究者从影响依恋安全性的因素人手,进行了一系列“打破不安全依恋”的早期干预研究。
一、从行为层面提高母亲的敏感性这种类型的干预都基于同一个假设:母亲的敏感性、反应性与母婴依恋的安全性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因此,一些干预的重点在于改善母婴之间的接触和互动,以提高母亲的敏感性。
如Amsfeld等人(1990)在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时给母亲提供一个可以背着婴儿的装置,以增加母婴的身体接触,这种方法提高了母亲对婴儿信号的敏感性和反应性,结果也提高了婴儿依恋的安全性。
另一些依恋干预研究采用对存在抚养行为问题的家庭进行家访等形式,改善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Van den Boom等人(1991)对100个低收入家庭中6到9个月大、气质为易怒型婴儿的母亲进行干预,包括三次家访,干预的内容主要是协助母亲根据婴儿特定的线索(特别是婴儿表达的负性情绪线索,如哭泣)调整她们的行为,结果实验组成为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显著多于控制组。
Juffer和Bakermans等人(2005)采用实验组控制组随机实验设计,对更可能形成混乱型依恋的被收养婴儿家庭进行干预。
实验组一的母亲可以获得一本有关依恋的个人手册;实验组二的母亲获得同样的个人手册,并接受三次录像反馈家访;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儿童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
儿童依恋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综述作者:吴晋芸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10期摘要:在儿童早期生活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依恋,对个体将来的社会性发展也极为重要,是个体发展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早期的儿童安全依恋关系有助于儿童今后的发展,使其更好适应社会,而且对其人格的形成也有直接影响。
因此基于心理学研究者进行的大量有关研究,本文主要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对儿童依恋的演进过程进行论述,再探讨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父母、自身以及家庭和社会系统三方面。
关键词:儿童依恋;儿童自身;父母;家庭和社会系统一、前言大概在1940年,依恋最早的研究始于英国的鲍尔比,一开始是观察在孤儿院的儿童,由于他们在战争中离开或失去双亲,心理上也因此出现了问题,鲍尔比在基于自己研究的前提下,整合了一系列精神分析理论等其他理论,最终创立了依恋学说。
1960年左右,依恋理论已是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要理论之一,相比于国外,我国的依恋研究大概开始于1990年左右,所以大部分研究理论也都是参考国外先前的研究,并且也获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所做的相关依恋研究,论述和评价依恋理论的发展历程后,再综合探讨儿童依恋是如何被各个因素所影响。
二、儿童依恋理论的概述随着人们不断深入对儿童依恋理论的研究,现在“依恋”被用来形容最亲密的情感,研究者们不再局限于婴幼儿的依恋研究,将研究范围扩散至青少年和成人中。
依恋在個体的整个发展中不断地发挥作用。
以往很多研究都表明处于良好的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儿童,能够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和受人欢迎的亲社会行为,由此更能够被同学所接纳;反之,那些在不良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儿童,有可能就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从而无法和同伴和谐相处。
早在此之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儿童离不开母亲,儿童对母亲产生的依恋是日后成人依恋、婚姻依恋等各种依恋的原型,后来鲍尔比进行了一系列的关于母婴分离后的研究,与母亲分离之后的婴儿会出现各种偏激的消极情绪,由此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离去或消失的抗拒心理,通过精神分析的角度,鲍尔比指出婴儿对父母的依恋行为,比如看到父母的离开出现的吵闹、大哭行为,都是由于婴儿与其最亲密的照顾者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情感联结,这种联结不仅持续存在于童年期,更是伴随其成长过程。
幼儿依恋的发展范文
幼儿依恋的发展范文幼儿依恋的发展是指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感纽带的形成过程。
依恋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幼儿依恋的定义、理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探讨幼儿依恋的发展。
首先,幼儿依恋是指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建立起的亲密、安全的情感关系。
依恋行为是幼儿在面对不安全、陌生环境时,寻求安全的方式,表现出对主要照顾者的亲近和依赖。
幼儿依恋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未定型期、定型期、目标导向期和互操作期。
未定型期出现在出生到2个月的宝宝身上,他们还不具有对人的依恋行为,对任何人都没有显著的偏好。
定型期约在3个月到6个月之间,幼儿开始发展出对特定照顾者的偏好,表现出寻求安慰和接近的行为。
目标导向期则是从6个月到2岁,孩子对照顾者产生了较大的情感依赖,照顾者的离开会引起孩子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的互操作期从2岁开始,幼儿能够与照顾者实施相对独立的玩耍或分离,在遇到危险时仍然会寻求照顾者的安全感。
其次,幼儿依恋的发展与多种理论密切相关。
约翰·鲍德温提出的依恋理论是最具影响力的依恋理论之一、依恋理论认为,在幼儿早期关系的建立中,照顾者的反应对幼儿的依赖需求起着关键作用。
当照顾者能及时、准确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时,幼儿会形成积极的依恋关系;相反,如果照顾者无法满足幼儿的需求,幼儿可能会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鲍德温提出的依恋理论对后来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了依恋理论,碧波思提出的情绪整合理论也对幼儿依恋的发展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情绪整合理论强调了幼儿与照顾者情感交流和情绪调控的重要性。
通过与照顾者在情感和行为上的互动,幼儿逐渐学会了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形成了安全的依恋关系。
幼儿依恋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照顾者的反应和关注是影响幼儿依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照顾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满足幼儿的需求,给予关怀和爱的回应时,幼儿更容易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
(完整版)儿童依恋研究综述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1.依恋概念的界定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
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近年来,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综述
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综述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综述引言:依恋关系是指个体对于他人的依赖和依附程度,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咨询中,依恋关系研究是一项关注个体与他人关系、人际互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综述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研究,探讨依恋关系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心理咨询中运用依恋关系理论的实践策略。
一、依恋关系的类型依据早期儿童依恋理论研究,可以将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焦虑型和混合型四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关系表现为个体对于他人有信任感,能够依赖和接纳他人,同时也能够相信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个体通常不愿亲密接触和依附他人,常常保持情感隔离。
焦虑型依恋类型的个体常表现为强烈的依赖需求,他们对他人的关注和接纳怀有强烈的焦虑和担心。
混合型依恋类型则是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依恋类型的混合表现。
二、依恋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依恋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关系与个体的自尊、自我价值感、心理幸福感和适应能力有着正向的关联。
这种关系形成了一个安全的基础,个体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而回避型依恋关系和焦虑型依恋关系则与心理健康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避型依恋关系通常与人际冲突、孤独感和抑郁症状等问题相关,而焦虑型依恋关系则与焦虑症、恐惧症等焦虑相关问题相关。
三、心理咨询中的依恋关系理论应用在心理咨询中,依恋关系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实践。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了解个体的依恋类型,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依赖需求和内心情感。
针对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个体,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建立信任和安全的治疗关系,鼓励其主动探索内在世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和依赖。
对于焦虑型依恋类型的个体,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情绪调节和认知重构等干预手段,帮助其减少焦虑和痛苦情绪,同时培养更为健康的依恋关系。
此外,心理咨询师还可以通过依恋关系治疗,帮助个体建立更为安全和健康的依恋样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
依恋理论研究综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1级研究生田瑞琪010083摘要依恋理论从上世纪60年代兴起至今,一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该文介绍了涉及依恋的三个主要理论;介绍了依恋的研究阶段;综合了依恋的研究成果:早期依恋的发展阶段、类型、影响因素和跨文化研究,最近国外成人依恋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早期依恋和成人依恋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依恋理论研究阶段早期依恋的研究成果成人依恋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依恋(attachment),是指个人与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强烈的情感关系。
有狭义和广义依恋之分,狭义依恋指母婴依恋,广义依恋除了母婴依恋之外,还包括儿童依恋、青少年依恋以及各种类型的成人依恋。
1.依恋理论1.1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非常重视人早期同父母形成的亲密关系,他们把依恋看成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种关系是在婴儿先天的自我关注或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为抚养者满足了婴儿的需要,特别是使婴儿吮吸的愿望得到满足,婴儿逐渐开始依恋那些抚养、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
相对与早期精神分析而言,新精神分析学派更强调人的社会性存在。
艾里克森认为,在以基本信任感的确立为发展任务的第一年,母亲因能提供营养及满足儿童的需要而在儿童生活中占有主要地位,成为儿童的依恋对象。
在此意义上,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实质上是儿童对现实世界信任感的集中体现。
精神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依恋的情感内涵,触及了依恋的本质;从需要的意义上讨论了依恋的建立与发展,并以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否作为依恋确立、发展与转移的内在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把依恋的发生发展与特定阶段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对有关研究与教育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不过总的来说,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过分强调儿童生理需要满足的意义,过分看中喂养与口腔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其他交往经验与抚养方式对于依恋形成的影响,割裂了儿童早期经验的完整性。
留守儿童安全型依恋状况研究(终稿)
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留守儿童安全型依恋状况研究姓名学号07156055 院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_专业07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中国·合肥二零一一年六月I摘要本文以安徽省泾县云岭镇三所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三年级,四、五年级学生共15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4人,女76人,其中全留守儿童48人,半留守儿童58人,非留守儿童44人。
对这些儿童进行了依恋类型量表测试,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总分和两个分维度得分差异显著,其中焦虑安全维度得分差异特别显著。
受测儿童中,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的与没有父母照顾的人在安全型依恋的得分上差异特别显著。
父母外出打工者中,与子女的联系频率影响到儿童的安全型依恋的形成,联系越频繁,儿童越易形成安全型依恋。
留守儿童安全型依恋的性别差异不明显。
关健词留守儿童;安全型依恋;联系频率目录一前言 (1)(一)研究主题 (1)(二)研究意义 (1)二、研究回顾 (2)(一)理论基础 (2)1、依恋风格 (2)2、依恋风格的可塑性 (2)(二)研究现状 (2)三、研究方法 (3)(一)研究对象 (3)(二)研究工具 (3)(三)研究过程 (4)(四)数据处理 (4)(五)概念界定 (4)1、留守儿童 (4)2、安全型依恋 (4)(六)研究假设 (4)四、研究发现 (4)(一)留守儿童的整体状况 (4)(二)留守儿童内部的差异 (5)五、研究结果 (7)(一)结果综述 (7)(二)结果讨论与反思 (7)六、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8)(一)研究不足 (8)1、研究被试选取的不足 (8)2、研究方法的不足 (8)3、因果关系 (8)(二)改进不足,未来研究展望 (9)1、扩大被试群体。
(9)2、编制更加有效的问卷。
(9)3、关于依恋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9)七、参考文献 (10)八、英文摘要 (11)九、致谢 (12)十、附录 (13)留守儿童安全型依恋状况研究07应用心理学马霄驰一、前言(一)研究主题近年来,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的开题报告
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儿童依恋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儿童依恋是指婴幼儿和青少年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包括情感连接的建立、维持与发展。
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不良的依恋关系则可能导致儿童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因此,研究儿童依恋对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本综述旨在对儿童依恋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以下问题:
1. 儿童依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 儿童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 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研究目的:
1. 综述已有的儿童依恋研究,总结儿童依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2. 探讨儿童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分析影响因素;
3.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对策,为促进儿童依恋关系的建立和增强儿童心理健康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综述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儿童依恋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的概述;
2. 儿童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探讨;
3. 影响儿童依恋关系形成的因素的分析;
4. 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对策。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本综述旨在对儿童依恋的研究进行综合性梳理和分析,对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预期成果如下:
1. 总结不同类型儿童依恋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2. 分析儿童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3. 提出未来儿童依恋研究的方向和对策。
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_钟鑫琪
文章编号:1008 6579(2007)01 0059 03 综述与讲座 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钟鑫琪 综述,静进 审校 (广州市中山大学北校区公共卫生学院妇幼系,广东广州 510080)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B摘 要: 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对依恋的探索一直是心理界、教育界和医学界的热点之一。
本文对依恋研究的四种经典的测试方法、传递性以及其与精神病理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依恋;传递性;精神病理依恋(attachment)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
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他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离,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 n anx iety)。
对依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Sig mund F reud),他认为童年期获取的对环境中人、事、物的经验会影响其成长后的生活方式,童年期的亲子关系经验将成为日后各种人际关系的原型。
发展心理学近年来十分关注依恋关系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母婴依恋的性质与特征,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依恋的经历和依恋类型所带来的后果。
A insw or th讨论了青少年和成人与父母的持续关系、与亲密朋友的关系,以及依恋在情侣中的作用[1]。
有人也认为依恋并不是婴儿或儿童所特有的,成人也存在依恋。
所谓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对自己童年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它不仅建立在童年依恋经历的事实上,更是建立在成人目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上[2]。
成人依恋会影响个人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
依恋测试方法的不断发展使得对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依恋进行评价和测量成为可能,从而对婴儿早期依恋是否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父母依恋模式与子女依恋模式的联系、不安全依恋模式与精神障碍等方面进行广泛且深入的研究。
依恋研究报告
依恋研究报告
依恋研究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人际关系中的依恋行为和依恋模式。
以下是一个基于依恋研究的报告范例:
报告题目:依恋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
介绍依恋的概念和研究意义,解释为什么依恋是一个重要的
研究领域。
2. 目的与研究问题
明确研究的目的,例如探索依恋与亲密关系之间的关系,或
者比较不同依恋模式的影响等。
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描述研究采用的研究设计和方法,例如是否采用问卷调查、
实验设计、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说明研究对象、样本容量和数据收集过程。
4. 结果分析
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
如果有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可以使用图表展示研究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结合研究结果,回答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可以探讨结果与理论模型的一致性,对结果的解释进行分析。
6. 研究局限与建议
指出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例如可以扩大样本容量、采用其他测量工具等。
7. 结语
对整个依恋研究进行总结,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结果对实际问题的启示。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依恋研究报告范例,实际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会因具体研究设计和研究结果而有所不同。
在撰写报告时要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和规范,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依恋研究综述【摘要】本文从对依恋的概念、发展阶段、已有研究理论到已有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述,然后对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个阐述以及展望。
【关键词】依恋依恋理论依恋的评估方法现状依恋(attachment) 是儿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依恋的形成及其性质对儿童一生的发展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对依恋的生物和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依恋这种亲子关系的早期经验会成为我们日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础。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做一个综述。
一、依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依恋概念的提出和依恋发展的阶段1.依恋概念的界定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attachment)这一概念。
[1]所谓依恋指的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
在这里抚养者主要是指母亲。
杨丽珠提出,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 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近年来, 张文新又提出,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可见, 依恋的主体是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 可以是儿童, 也可以是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看护者; 依恋的客体或对象一般是能形成对主体的情感呼应并与之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特定个体,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群体。
在发展心理学中, 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所形成的情感联结。
2.依恋发展的阶段儿童依恋心理的发展同其他心理现象的发展一样,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许多研究者依据对儿童依恋的研究,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谢弗和爱默逊(Schaffer & Emorson)提出的阶段模型及鲍尔贝的依恋阶段论。
谢弗和爱默逊从儿童依恋对象的选择性, 即依恋行为的指向性发展的角度, 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1) 非社会性阶段(0~6周)。
该阶段儿童只能发出哭、笑等无定向的信号。
( 2) 无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7个月)。
该阶段儿童会对任何人发出信号并从中得到安慰与关注。
( 3) 具体依恋阶段(7~11个月)。
该阶段儿童的依恋集中指向特定的个体, 依恋行为的组织也更具有选择性。
〔4〕鲍尔贝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 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前依恋期(0~3个月)。
这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
他喜欢所有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
(2) 依恋关系建立期(3~7个月)。
这期间婴儿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对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
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
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反应。
(3)依恋关系明确期(7个月~2岁)。
这一时期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 出现了分离焦虑与对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 出现了对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 并能与人进行有目的的人际交往。
(4)[1] Bowlby J.Attachment and Loss.V ol.1,Attachment,New York Bassic books,1969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2岁以后)。
这时, 婴儿开始考虑母亲的愿望、需要和情感, 认识到母亲的离开是暂时的, 并不是抛弃他, 母亲是爱他的, 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研究表明, 几乎所有的婴儿在1岁左右都能与抚养者形成某种依恋关系。
(二)依恋形成发展的理论对依恋的实质及依恋作用的心理机制, 发展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 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依恋理论, 主要有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习性学的依恋理论、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依恋起源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婴儿的喂养, 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性质, 健全的依恋来自母亲给予的温暖、宽容和充满感情的照料。
依恋就其实质而言, 是儿童对能满足其生理需要, 为其提供快乐与舒适的抚养者的一种情感联结。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较早期弗洛伊德主义者更强调人的社会存在性, 认为婴儿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关系决定着依恋的质量, 如果缺乏这种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儿童将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社会化。
但他们都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都认为父母对儿童生理需要的满足是依恋的起源和基础。
2.社会学习理论的依恋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虽接受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某些观念, 也把喂养看作依恋确立的决定因素, 但是它摈弃了本能力量在儿童早期亲子关系中的绝对支配地位, 注重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突出亲子双方社会经验的相互作用。
在社会学习论者看来, 依恋实质上是指母亲满足儿童基本需要而获得的二级强化行为。
也就是说, 母亲反复与婴儿的生理需要满足相联系, 减少了婴儿的基本内驱力, 于是母亲的在场、微笑、声音获得了二级强化的性质, 母亲就成了婴儿的依恋对象。
3.习性学的依恋理论鲍尔贝是一位深受习性学影响的精神病学家, 他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精神病学理论, 创立了自己的依恋学说。
他系统地论述了依恋产生的生物基础、依恋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内部机制, 还对依恋的主要特征作了分析。
他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
鲍尔贝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 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 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依附等)以吸引成人接近, 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 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
在习性论者看来, 依恋是一套生物学上的本能反应, 它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 其作用在于保护幼小, 为他们提供一种心理安全感。
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型”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
鲍尔贝指出, 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型”, 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
此外, 习性学依恋理论还看到了依恋作用的双向性, 改变了传统上只重视婴儿对成人的依恋而忽视成人对婴儿的依恋的倾向。
4.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 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
该理论认为, 要想形成依恋, 儿童必须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必须学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 若缺乏这种能力, 儿童既不会形成对特定对象的依恋, 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儿童依恋的研究及其新进展是必须具备认知永久客体的能力。
认知心理学家卡根(F·Kagan)采用“图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形成机制。
卡根设想, 婴儿在交往中会逐渐形成一些人和物体的图式。
当与图式相似的刺激物出现时, 婴儿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当与原先图式不同的刺激物出现时, 婴儿会产生兴奋、好奇或害怕的情绪。
婴儿在6~9个月时已经形成对抚养者的专门图式, 因此产生了特定的依恋。
(三)依恋研究方法1. 陌生情景法陌生情景法( strange situation ,SS) 主要是用以评价8~18个月婴儿依恋关系的标准化程序。
该方法的理论背景是依恋理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行为”( security base behavior) 。
通过行为控制系统的调节,儿童和依恋对象不断转换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的寻求亲近行为和探索行为,陌生情景法就是对“安全基地行为”的考察。
该方法将儿童的依恋分为 4 种类型:安全型( securely attached) 、焦虑回避型(anxious2avoidant ) 、焦虑矛盾型(anxious2am2bivalent) 、混乱型(disorganized) 。
研究者对陌生情景中的个体行为差异的探索中发现两个矛盾的观点: ①陌生情景中的行为反应的是个体与照顾者已经建立的依恋关系; ②行为反应的是儿童个体气质而不是已经形成的母子依恋关系。
前者认为经过早期敏感、积极照顾的婴儿在陌生情景中会以安全依恋表现出来。
后者则认为儿童气质能解释在陌生情景中儿童行为的显著差异,虽然不能以气质来区分安全或不安全型,但可预测不安全的类型。
近来这个争论不断倾向一致:早期依恋经历和儿童气质均会影响儿童的早期依恋模式,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行为反映了两者的相互作用。
陌生情景中的婴儿依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儿童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对母亲的依恋行为,它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依恋研究中。
陌生情景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①与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反应强度相比,儿童在标准实验室里的依恋行为要大得多,所以有研究者认为该方法缺乏生态效度。
②施测受文化的影响。
首先,文化会影响参与者对陌生情景意义的认知,从而影响亲子关系的性质,使亲子在实验中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文化特性。
其次,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不同。
研究发现,安全性依恋在所有国家中的样本都很相似,差异在于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所占的比例不同。
③陌生情景法也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首先,它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只适合8~18个月的婴儿。
其次,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大样本,从而保证实验的内部效度。
另外,许多难以控制的额外变量,比如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等,往往会削弱陌生情景法的效度。
2. 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at2tachment Q2Set ,AQS) 是继“陌生情景法”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公认为有效和可靠的儿童依恋行为测量工具,它克服了陌生情景法生态效度上的缺陷,主要是测量家庭环境中1~5 岁儿童的依恋行为。
迄今,它广泛用于评价儿童对母亲的依恋行为,亦用来评价儿童与保育人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和跨文化研究。
AQS 和陌生情景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它符合依恋理论的假设,即在外部环境不发生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儿童依恋行为模式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AQS 的优点在于:首先使用方便,一般了解儿童行为的成人经过简单的训练便可有效的使用它。
其次适用于小样本甚至单一研究对象的情景。
其三是具有启发性特点,特别适宜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新的思想和假设。
最后AQS 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分析,使这一方法更为实用。
不过,须要说明的是,AQS 具有强迫选择和分类的性质,限制了被试的自由反应,并有可能遗失重要的信息。
二、依恋研究现状(一)儿童依恋的纵向研究通过对前学龄期儿童的认知、社会认知和语言等方面的测验与依恋关系的研究, 可以发现前学龄期儿童的自主和服从是自我系统发展的重要部分, 而这与依恋的质量有着重要关系, 儿童的行为问题也与婴儿期的不安全依恋有着密切联系。
随着儿童环境的变化,母婴依恋的结构和作用形式也随着变化, 它通过影响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作用着正在建构的儿童的自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