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散文阅读的审美之趣
“传统文化与语文学习”结题论文证书编号:中教(传)字0820964阅读古代散文提升审美情趣龙岩四中翁怡芳注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都是美的载体,每一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
在阅读文本时,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感知,引导学生去品味文章的审美内涵,让学生能从读文中发现美,体味美,体会读文的乐趣,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发展。
许多作者创作文章,往往把强烈的感情、独到的见解熔铸于描绘的对象中,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说自己,还是说别人,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是对客观生活的深刻感受。
因为融入了很深的情感,所以作者能以审美的眼光,看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觉得它们都是审美的对象。
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有美文,还离不开欣赏美文的审美的眼光。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美,发现审美之趣呢?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
一、把握形象,启发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人在审美关照中,把自己的情感和对象相融,好像自己就是对象,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
想象是审美情趣实现的关键,没有想象,便没有真正的阅读,更谈不上从作品中得到美的享受。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双翼,在散文作品中畅游,就要善于捕捉散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
在散文讲析中,教师应在审美主客体之间,架起一道能够触发审美联系的桥梁——把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分析鉴赏艺术形象,以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融入作者借作品传递而来的情思中,心随作者而动,情随作者而发,与作者共喜怒,共笑颦。
读苏轼的《赤壁赋》,会感觉自己处于一片月光水色的笼罩之中,聆听一个哲人向你阐述人生的道理。
全文以景贯串,形象丰富:‚风‛和‚月‛是主要形象,辅之以山川、江水等次要形象。
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之教学策略
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之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何设计合理的散文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就分析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之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散文的情境出发,通过描述散文背后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介绍散文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作品创作背景等方面的信息,将学生带入到散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故事、音乐、影视等多种方式,感受散文中的情感和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去了解和解读散文,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散文的实际理解水平。
二、注重内容解读,注重感悟与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注重散文的内容解读,不仅在理解散文的表面意思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散文所蕴含的情感与意蕴。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内涵,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培养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对散文的兴趣与理解力。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与领悟,加深对散文的理解。
三、启发思维,培养写作能力散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散文,更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散文的结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学习文学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归纳。
老师还可以设计散文阅读的写作任务,例如写散文赏析、写散文体验、写散文感悟等,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巩固和提高对散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意识和写作表达能力。
四、交叉融合,多元发展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语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例如结合历史、地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所描述的情境和背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可以结合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学言语建构之理 赏散文文学之美——以《望月》教学片段及评析为例
GVANGJSIH GYAUYUZ案例赏析·课堂参考学言语建构之理赏散文文学之美——以《望月》教学片段及评析为例□柳州市鱼峰区教育局教研室陆劭桓【摘要】本文以《望月》教学片段为例,从阅读内容和方式引入,以言语建构引导学生赏散文文学之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汉字构字美,以拓展阅读品散文和谐美;以角色朗读悟散文的意境美;通过比较勾连赏散文的严谨美。
学生通过体验、享受阅读的愉悦,并学会运用语言、鉴赏品悟语言。
【关键词】言语建构散文《望月》教学片段评析【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93-03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途径。
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获得真切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阅读发现,从而建构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而教师该如何从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入手,引导学生体验,推动学生在不断阅读发现中享受阅读的愉悦,并有效运用语言、鉴赏品悟语言呢?曾在广西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的柳州市东环路小学郑梨花老师,她所执教的《望月》一课让笔者感受颇深。
郑梨花老师依托语文新课程标准,紧扣文本教学资源,通过设计一个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不同层面的教学体验中获得阅读发现,有效达成新课标的年段要求,并在落实言语建构运用、审美鉴赏创造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望月》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是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述了舅甥俩在夜深人静的江轮甲板上赏月、诵月、论月的过程,表现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以及人们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教学中,郑梨花老师引导学生获得阅读享受、感悟发现、言语习得。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思考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思考作者:刘大国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02期多年前,听过一位老师讲朱自清的《春》,印象很深刻,这位老师首先是引导学生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为内容将文章分成五幅图景后,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写了那些花,这些花有哪些特征,春风又有哪些特征,春雨有哪些特征……最后让学生分析这些春花春风春雨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并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来。
整节课把一篇充满春天生机和活力的散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毫无美感,恹恹欲睡。
教学实践中,这种将一篇原本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得寡淡无味的现象并不少见。
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散文的文学艺术这一属性,而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审美价值。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地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散文阅读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理念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以,如果散文都如上面这位老师那样教下去,就不仅悖离了散文教学的宗旨,也使得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成为空谈。
那么,散文阅读课怎么上才能既展示文本原有的美,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就从审美的角度谈谈散文有哪些美,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来审美。
散文是美的。
从散文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那就是一幅浸染了情感汁液的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人生百像和社会风情的美丽画图,如诗如歌的语言之河中流淌着作者动人的美的情感。
在无声的情感倾诉中传达着作者灵魂深处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在《形散神不散》中说:“看起来,没有一篇紧扣题目,就题论题,…散‟得很;实际上,是用自己精深的思想红线把生活海洋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
虽然色彩斑驳,但却粒粒如数;虽然运思落笔似不经心,但却字字玑珠,环扣主题;形似…散‟,而神实不散。
浅谈散文阅读教学
二、 深入研究教材 。 做 到 对 教材 了然 于心
非 常 确切 的 散文 的特点之 二是 它篇篇有 “ 我” . 个性 鲜明 从 写法上说 。 散 文 最 多是 第 一 人称 。 这 不仅 是 为 了 叙 述 更 加亲切 、 自然、 真实 , 同时 。 也 是 为 了 更 好 地 表 露 作 者 的 鲜 明 个性 , 在 所有 的文学形式 中 . 而 细 腻 地 表 现 作 者 主 观 情 绪 的 一 种 文 体 了 。作 者 巴 金 在 谈 到 他 的散 文 时 说 : “ 我 自己 有 一 种 看法 。 那就 是我 的每 一篇 散 文 里 都 有 我 自 己 ” 。 这 是 十 分 富 有概 括 性 的 一 句 “ 行话” 。可 以说 . 在 每 一 篇 散 文 里, 不 管 作 者 自 己是 否 出 场 了 , 他总 是“ 无处不在 ” 的。 他 或 者 是 满 腔 热 情 地 向读 者 倾 吐 自 己 的 见 闻 .或 者 是 诚 恳 率 直地 和 读 者 促 膝 谈 心 。触景 生情 也 好 . 感物 抒 怀 也罢 . 他 总 在 字 里 行 间 渗 入 自 己 的真 情 。
散 文 的特 点之 三 是 它 形散 神 聚 . 舒 卷 自如 优 秀的 散 文 作 者 总 是 在 平 素 的生 活 实践 中 .把 自己 的 所 闻 所
学 中的症结 . 我结合 自己的教学 实践和 体会 。 谈谈散文
教 学 应 注 意 的几 个 问 题 。
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审美情感
由教师启发引导, 得出值得探究的问题。而探究课题的选择,
主要取决于学生 , 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及其体裁的理解。如研 读《 将进酒》 学生可选取李 白诗歌的风格研究 , , 也可选李 白 的诗与酒的关系进行研究 , 或选李白的“ 与屈原的“ 对 醉” 醒” 比研究 。 第三步, 专题研讨与课题探究。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 习中研讨。 这是一个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
关键词 :散 文 审美情 感
散文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朵奇葩, 是智慧的结晶,
有着迷人的魅力。 它给予人类比较高级的审美感受, 提高人的 精神境界 , 洗涤人的灵魂 , 这些都缘于它的真实但不平庸 , 挥 洒自 如但不漫无边际, 千锤百炼但又不拘一格。总而言之, 散 文家带着读者从平凡之处走人丰富的大千世界 ,他们从平凡 的身边事写起, 以其伶俐的耳 目, 沉着的心思, 悟出人生的真
5. WebQuest 研究模式。 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
向的学习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 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 行交互的信息都来 自因特网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 考资料。在这类课程计划模式中,教师首先设计一个基于In-
ter et的 ebquest网站作为资料库提供给学生, n W 学生通过WebQuest网站得到一个课题任务和一系列的因特网资源, 并通
1. 发现性学习模式。 学生以个人为主体, 积极发现未知信 息, 并进行质疑、 查询、 解疑, 在发现探究中获取知识。 2. 合作研究模式。由于课堂时间限制 , 在通读课文、 确立 课题后, 教师将较大的课题分解成不同的子课题, 由不同的小 组承担不同的研究方向, 从而合作探究课题的学习目的。 3. 对抗式研究模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通过论辩, 达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4. 拓展型研究模式。 结合课文及读本的“ 例题”利用图书 , 室、 网络等工具场所, 将课堂搬出教室, 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 识面和涉猎范围的目的。
让“美”尽情于散文阅读教学
让“美”尽情于散文的阅读教学【摘要】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理解美和表达美。
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本身的美,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现代许多人认为“散文是美文”,就认同了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
毫无疑问,散文中有丰富的“美”的因子,在散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让散文的“美”尽情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美、散文、阅读、赏析美的内涵自古以来美学界意见纷纷、各呈其说。
希腊的古典主义认为“美在形式”;十七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认同“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十八、十九世纪的德国古典美学,认为“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十九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肯定“美即生活”——因为美的意蕴的多元性,所以说审美活动是读者各种复杂的精神活动的交织,是生理和心理、感性和理性、社会与历史、文化与智慧的综合产物。
,从本质上说就是理解美和表达美。
课文的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以及语言本身的美,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
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认识、实践的过程,而且是审美的过程,语文教学要促进语文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沟通、交融、互补和相长。
,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在散文中,有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有微妙莫测的心灵领域;散文的笔法变化无穷,无拘无束;〖jp3〗阅读散文令我们愉悦,令我们沉思,令我们扼腕长叹,令我们愁肠百转……〖jp〗现代许多人认为“散文是美文”,就认同了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
毫无疑问,散文中有丰富的”美”的因子,在散文教学中,应让这些美的因子闪耀出自身的光彩。
新的课程标准又给教师的“美教”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1.美读——在朗读中领会美品的第一步,学习散文,首先要读。
朗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范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应根据不同篇章与风格交替使用,达到“美读”的目的。
“美读”,就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吟诵课文,“美读”是感知文章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径。
关于散文阅读中的审美教学
关于散文阅读中的审美教学作者:唐春燕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散文是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
中学语文教学课程布局有不少散文,在这些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去欣赏散文的美,即就是"散文阅读中的审美教学"。
本人从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深入体验,仔细品评等几个方面指导教学,目的是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散文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散文阅读;审美教学法;感知;想象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69-01散文是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体,初中语文也选录了一定的单元进行教学。
散文是"文",特别是选入教材中的散文多是大师的名篇,更是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或构思精巧,或意境优美,或情真意切,或热情奔放。
有的淡雅清新,有的绚丽灿烂,有的细腻传神,各有不同的美学风范。
但是接受美学告诉我们,一部作品的真正完成在于读者的阅读,同样,散文的美也只有在审美鉴赏中才能实现。
那么,怎么样才能充分感受作品蕴藏着的丰富的审美内容,并由此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呢?在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觉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最好,本人以课内外一些文章为例进行分析和阐述。
1.整体感知各个层面的美对审美客体感知,是审美实现的基石,"美则凭直感的能力去认识"(《鲁迅全集》第四卷)。
尽管这种"直感"往往显得比较粗糙,却始终影响着情感、想象、理解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的完成,所以不轻视或忽略。
由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不象线条、色彩、音乐和体形那样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受而引起愉悦,因而感知的整体性尤为重要。
如学习《三峡》,先反复诵读全文,此时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含义的推究,应该摒弃于一切试图解释的努力,融整个身心去把握作品的语言所给你带来新鲜的感觉,也就是把握语感。
散文阅读教学初探
散文阅读教学初探作者:焦春艳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第10期散文是目前中学语文课本的主导文类,但无论是国内文学界还是语文教学界基本认为散文无文类特征,难寻规范,这给目前的散文阅读教学造成了很大的难题,但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探寻散文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笔者以古代和现代散文批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近五年国内初中散文教学的获奖案例,还根据自己阅读散文的体验与教学实践,对目前的初中散文教学内容及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究。
目前,国内的语文教师在写作或阅读教学中多依据文体来确定教学内容,王荣生、李海林、郑桂华等学者非常关注目前的散文教学,并从区别于小说、诗歌、戏剧的四大文体角度阐释了散文的特点。
李晓虹在《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中指出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王荣生也认为散文言说的对象具有写实性,抒发的情感具有特定性,写作意图具有分享性。
根据笔者的阅读和教学经验,我认为散文是作者通过曾感知的物象抒发特定情感并希望读者亦有所感所悟的文学样式,因而我们可以判断解读散文的三要素为:作者、情感、物象。
其中,作者之性情与追求在文外却时时隐在文中,情感与物象借助作者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呢?国内多位学者意识到,由于散文种类繁多,表达特征复杂多样,教材编写委员也没有给语文教师确定出教材中所选散文的教学点,从而导致许多老师不知道该“教什么”。
王荣生教授曾试图从文学语体与文章语体的区别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他认为散文的语体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性,因而散文教学内容应该是通过具体的字词、修辞手法体味作者的情,即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
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将散文细分,如分为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哲理散文。
这样,我们拿到一篇散文时可以先分类,然后通过分析情之变化或者事件或者观点通往文本的核心价值。
那么,这一篇散文的教学核心价值如何确定?笔者认为首先考虑作者、情感、物象三要素,然后考虑“这一篇”在学生整个学习体系中位置,也要考虑作者在整个散文作家谱系里的独有特色。
散文阅读教学探析
“ 披文入情” 其实就是说在阅读过程 中, 学生与文本作者展开心 灵的交 因此 , 在散文教学的文本解读 中, 要复原 文本作家 的原意和思想情 感,
己 当时 的 心境 , 以 对话 中产 生 多元 性 的 释 义 又 是 一 种 必 然 的现 象 。如 李 所
括 ,形 散 ” 括 起 来 主要 指 散 文 取 材 自 由、 构 不 拘 一 格 、 达 方 式 灵 活 、 汇 、 想 的 融 合 , “ 概 结 表 思 实现 超 越空 间 的精 神 上 的对 话 。 论 的 萧 云 儒 的观 点 , 神 聚 ” “ “ 即 中心 明 确 , 凑 集 中 ”; 形 散 ” “ 聚 ” 紧 “ 与 神 内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 至是不 可能 , 甚 即使是 作家 自己也未 必说得清 白 这 ~ 命 题 曾给 人 以深 广 的 启发 , 当 长 时 期 内 , 文 教 学 以 此 散 文 观 汉荣的《 相 散 山中访友》, 学生在与文本 ( 作者 ) 的对话 过程 中, 的从文本 中感 有 为教 学 的准 绳 , 求 在 散 文 的 欣 赏 与 解读 中 探 究 和 总 结 出 散 文 高 度 明确 和 受 到 作 者 对大 自 然 的热 爱 , 的 感 悟 出 作 者 对 大 自 然 的 感 激 , 的 则 体 会 要 有 有
自由灵活, 或叙述、 或抒发、 白描、 或 或说理, 多种表达, 自由调度 。 4 语言诗化 , . 洗练精 美
文 明发展、 历史进步的足迹”, 的认为揭 示了善恶交 织的人 性的复杂 , 有 还 有 的 认 为 文 章叙 写 了现 代 文 明对 农 业 文 明下 传 统 道 德 的 冲 击 等 等 。 散文结构灵活 多变 , 易把握 , 不 通过抓 线 索, 就可 以理 清 文章的思路 。
阅读教学呼唤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美感
父母 ”逼 “ 我”要回木雕是 文本 的感 性认 识 逐步 上升 到理 性认 识 ,对文 本 的意象 美 就会有 质 的 回木雕而陷入深深的自责与痛苦中, “ 对 孩子 的很 深 的伤 害 ,因此 ,不该 要 回木 雕 ;又有 学生 说文 章前 半 飞跃 。
部 分交 代 这个 木雕 很贵 重 ,是不 能轻 易送 人 的 ,要 回木 雕是 对 的 。 二 深 化体验——给学生一个美的 回忆 每一个学生都有 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因而在体验文本时,教 这 足可看 出学生语文学习 中的价值取 向具有人本主义倾向。尤其 师要 抓 住文 本 中 的一 点 一滴 ,尊 重学 生 的个 性 ,走 进学 生 的 内心 , 是现 在人 们 的思维 方式 的 活跃 ,观念 的更 新 ,学生 的是非 判断 也开 激 活学 生 的体验 ,让 学 生 “ 注重 感悟 ,乐 于表 达 ” ,以激发 每一 个 始具 有独 特 的个性 理解 。虽 然 学生有 时 在语 文学 习 中的感 受是 稚嫩 学 生 的思维 火花 。 的 、浅 薄的 ,但这 是学 生 真实 情感 的流 露 ,是与 文本 内容 沟通 对话 教 师要 深入 了解 学 生的 心灵 ,了解 他 们 的兴趣 、需 要 、愿 望 、 的结 果 ,是语 文实 践能 力 的最 好反 映 。
读一线贯穿 ,以充分诵读中体会它的情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理解 。 教师 可 以铿锵 激越 的 朗读深 深感 染 学生 ,许 多无 法用 语 言表达 的感 在教学 《 羚羊木雕》时,最后关于 “ 该不该要 回木雕” 这一问 我 情可 通过 读来 悟 出 。学生 在老 师 的引导 下 ,多角 度 朗读课 文 ,将对 题 ,学 生展 开 了激烈 的争 论 ,有学 生 说文 章结 尾也 交代 “ ” 因要
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思考
叙事节奏。 音乐美的把握 主 要借助朗 诵, 进入角色的声情并茂的朗诵有助 于学生对文本意蕴的感知 , 也有助于
在这一点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 个语文教师品德高尚,具有很强的人 格魅力, 赢得 了 学生的热爱和崇敬, 学 生就会 在不知不觉中模仿 自己的老师
树上。 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 躯 干, 鬈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 团团绿云;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 , 迎 眷佥黄的阳光 , 透明如片片碧玉, 在 就有 了 丰厚的基础, 就 像 禾苗一样 , 有 了 肥沃的土壤 , 就会茁壮成长。 所以, 作为语 文 教 师,平常一定要注意加强
雨、 迎春为内容将文章分成五幅图景 后 ,不厌其烦地逐一分析写 了那些 间, 可以感受到那就是一幅浸染了情 感汁液的 山川草木 、 鸟兽 虫鱼 、 人 生
花, 这些花有哪 些特征 , 春风又有哪 些特征 , 春雨有哪些特征… …最后 让学生分析这些春花春风春雨表现 了 作者什么思想惑 睛, 并在 文中 找出 能表现 这种情感的句 子来。 整节课把 篇 充满 春 天生机和活力的散文肢 解得七零八落, 老师讲得索然无味 , 学生听得毫无美感, 恹恹勰 教学 实践中, 这种将一篇原本文质兼美的 散 文教得寡淡无 蛛 的现 象并不少见。 其根本 原因在于忽视 了散文的文学 艺术这 一属性, 而艺术最基苓的特征 是它的审美价值。 艺术家通过 艺术创 作来表现和传达 自己的审美感受和 审美理想 , 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 得美感 , 并满 足 自己的审美需要。 《 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也明 确地提出, 高中语 文课程基本理念之 是“ 关注学生情 感的发展 , 让 学生 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 觉的审美意识 和高尚的审美} 苛 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 审美 创造的能力。’ ' 敝 阅 读教学则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探究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探究发布时间:2021-05-26T12:24:04.9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作者:康丹丹[导读] 在教育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教学康丹丹宜昌金东方初级中学湖北宜昌 443000摘要:在教育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初中语文教学。
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重点,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但教学难度也比较大。
散文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何学生没能正确理解散文的内涵,就无法掌握其中的知识,影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探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散文阅读成为了初中语文考试中重要的考点,教师需要用富有情调且深邃的语言来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提升。
但许多教师习惯使用单一、独立的方法带领学生从字词、语句、段落分析课文,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对散文阅读存在着片面的认知。
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开展散文阅读教学。
一、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意义散文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的体裁形式,语文课本中散文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散文包含了随笔、游记、杂记等多种类型,既能够抒发情感也可以记叙事物,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受到了许多作家的喜爱。
纵观我国文学发展史,散文是仅次于诗歌的文学形式,经过多年的积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著作,给予了语文教学很大的选择空间。
而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散文不仅是传播知识的载体,还具有增强生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散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其次,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体现出人文关怀。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重视情感的表达,散文能够真实的记录作者的人物特点和经历,体现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能够在散文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认知,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升华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念。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教学之散文的形神之美
说目标
1. 整体感知《背影》《白杨礼赞》《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 而活着》《昆明的雨》五篇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 的情感。 2. 通过朗读与思考、质疑与探讨,分析这五篇课文的形神之美, 辩证看待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重点) 3. 联系实际,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借散文化的文字抒发自 己的独特感受。(难点)
形(散)?
(√) 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 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 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 总——分——总
(√) 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说教学过程
活动二:再感悟,思其神
篇目
形(散)?
背影 白杨礼赞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而活着
取材广泛,内容丰富 表达方式灵活多变
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总——分——总
昆明的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只要我 们有心,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万物的 情,同学们也尝试着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写 随笔吧。
感谢聆听!
我们在学习课文或者进行写作时,“形散神不散”依然具有 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 模式化、单一化。
说教学过程
活动三:写生活,抒己情
我下了楼,家里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时不时传来阵阵谈笑。 走在街道,朝霞已染红半边天,第一缕晨光洒满大地,充满生机。 我仰望蓝天,沐浴阳光,又是美好的一天呀!
说重难点
1.重点:通过朗读与思考、质疑与探讨,分析这五篇课文的形 神之美,辩证看待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2.难点:联系实际,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借散文化的文字 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
说教法
阅读 理解
比对 分析
归纳 质疑
合作 探究
说教学过程
导入
在教学中彰显散文之美
。高 耸
摘 要 :在传统观念 中,散文之美只限于纯文学角度,很 少被 引进中学语文教 学中来。就教学而言,多以散文的
解读进行 ,偏向于知识点的重复灌输 ,而散文的情感 美却鲜有提及 。本文将教 学中的散文之 美作为一个突破 口, 分析 中学语文教 学和散 丈之情感美特征 ,提 高教学质 量,最终实现散 文情感美教 学的目标 关键词:教学 散文 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
在 各 科 课 堂 教 学 的 比 较 中 笔 者 发 现 , 语 文 教 学 和 其 数 文 学 先 辈 在 诗 文 的创 作 中 慢 慢 感 悟 到 ,诗 和 文 都 具 有 一 他 学 科 的教 学性 质 和 方 式 是 完 全 不 同 的 ,语 文 学科 中 各 种 个 相 同 的 特 点 , 即充 满 情 感 ,有 感 而 发 、有 情 而 发 , 所 以 诗 文 一 家 ”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老 类 型 的 课 文 又 各 具 不 同 ,特 点 鲜 明 。 散 文 的 教 学 不 同 于 自古 以来 有 种 说 法 : “
一
、
散 文 的情 感美
其 他 文 章 形 式 ,不 需要 明确 的 论 点 、 论据 、 典 故 、 情 节 、
情 感 性 是 散 文 最 重 要 的 审 美 属 性 ,所 以无 论 是 从 散 文 潜 台 词 等 ,它 不 同 于论 文 、 诗 歌 、小 说 、戏 剧 等 文 体 。散
的写 作 出 发 还 是 从 散 文 的 鉴 赏 出 发 ,感 情 都 是 最 重 要 的 突 文 具 有 独 特 之 处 , 它 的 语 言 无 需 华 丽 ,但 是又 不 是 文 字 的 破 口 ,饱 含 感 情 才 会 使 散 文 具 有 独 特 的艺 术 品 格 。 要 实 现 堆 积 ,它 需 要 作 者 将 随 机 有 感 而 发 的情 感 融入 到 平 白的 文 在 教 学 中 突 出散 文 美 感 的 效 果 , 首 先 需 要 了解 散 文 的 情 感 字 中 ,用 情 感 做 线 ,文 字 做 针 ,编 织 出一 篇饱 含 情 感 的 文 美 。我 国 著 名 散 文 家 峻青 曾 说 : “ 我 深 深 地 体 会 到 ,散 文 章 。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充 分 理 解 和 运 用 这 种 方 式 , 让 学 生 在 情
以阅读之美打开语文教学——浅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2021年05期47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本文相关信息引 言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充实个人思想的重要途径。
初中是课外阅读活动开展的重要阶段。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外阅读更应受到重视。
课外阅读教学并不是完全地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而是引导学生有重点、有选择地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体会阅读之乐。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字里行间的美阅读能够让人感受到千里之外的绝妙风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能让人洗涤灵魂、感受岁月、打磨人生。
课外阅读是丰富的、充满魅力的。
学生只有感受到字里行间的美,置身于故事情节中,才能越读越有趣[1]。
阅读需要学生耐住性子,忍住孤独,仔细咂摸文章的韵味。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要从细节处着手。
正所谓环境造就人,教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如设计读书月,并为每个读书月设计主题,组织学生完成手抄报、黑板报,让学生重视阅读,愿意利用阅读课和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教室设置一个读书区域,放置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如《人民文学》《意林》《读者》《小说选刊》等,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
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定期举办班级读书会,如开展“鲁迅作品读书会”,让学生共同探讨鲁迅先生的作品。
从典型人物形象到作品的语言风格,再到思想情感升华,学生可以从交流探讨中互相学习,以加深对课外阅读作品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合理设计课外阅读知识题目,如文学常识、主要情节、名言名句的含义等,用知识竞赛的方式来考查学生、激励学生,并为表现优异的学生准备小奖品等。
二、培养阅读习惯,感受内化于行的美阅读是一项能够提高个人情操、丰富知识的活动,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2]。
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坚持阅读,并学会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握好阅读时间,挤出时间去阅读。
当下,初中生有较多的课业压力,课程时间安排较满。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苏青叶(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旧铺小学,福建 泉州 362212)【摘要】在小学北师大版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它们具有自然风景美、语言美以及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设置情境、品味语言、朗读指导等方法,能更好地把写景散文蕴含的自然风景美、语言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关键词】情境;品味;升华【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在小学北师大版语文的课本中,有大量的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或描写日月星辰,或描写花鸟虫鸣,或描绘河流山林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尽情勾画自然风光的美,并在其中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瑞雪图》借雪景抒发自己的喜悦心情;《海上的日出》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情感等。
读者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仿佛置身其中,真真切切感受来自大自然的无限魅力,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感受文章之美。
根据写景散文的特点,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把写景散文蕴含的自然风景美、语言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
那么,怎样运用赏析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探寻写景散文之美?本文结合《美丽的小兴安岭》《瑞雪图》《海上的日出》教学,做如下阐述。
一、在情境中感受自然风景之美景物是最能直接引起美感的事物。
大自然有无穷无尽的使人精神愉悦的普遍的美,诸如日月星辰的光芒、花红叶绿的色彩、流水蝉鸣的声音、空气的清新与花香的浓郁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由此,自然美成为文学——特别是散文描写美的重要内容。
老舍曾经说:“写景在浪漫的作品中足以增高美的分量,真的,差不多没有再比写景更能使文字充分表现美来的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
而创设教学情境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方式:(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贵在有我”的探索与实践
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贵在有我”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王志汝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12期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
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
笔者认为,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贵在有我”。
“贵在有我”的第一层要义,是指抒情散文是抒发作者独特感受的,以传达作家真实“自我”的个性和感情。
刘锡庆说:“散文姓‘散’(散行成体),名‘文’(文学),字‘自我’(具有独特个性的真实作者)。
”从“姓”到“名”再到“字”,精彩地概括了散文由外部范畴到内在属性逐渐凸显的过程。
因此,抒情散文的教学应引导学生透过言语形式,体察作者的有“我”之情,感受作者的有“我”之意,领悟作者的言“我”之志。
“贵在有我”的第二层要义,是指抒情散文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抒情散文文本之“我”到学生个体有“我”,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對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从而提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
下面,我将结合一堂课例谈一谈抒情散文“贵在有我”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问题搭建学生“有我”到文本“有我”的桥梁1.基于文本“有我”的问题设置汪曾祺《昆明的雨》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文章看起来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如何让学生通过作者无拘无束的笔触,触摸作者的情感,同时领悟到汪曾祺在文中所传达出的“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需要设置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散文阅读教学内容开发的路径
关于散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开发——以《听听那冷雨》教学内容的开发为例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郑桂华【摘要】探讨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是保障散文阅读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
这首先需要辨析散文这一文学样式的本质特征,散文是处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过渡性文体,它反映的往往是一定生活中的某些时空、情绪或思考的片段过程。
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内容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步骤:先认识散文的特征,明了散文的谱系;再知晓某位散文作家在整个散文谱系上的位置及其个人风格;其次是分析“这一篇”散文作为课文的独特价值,确定其教学内容;最后教师选择自己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所侧重的教学内容。
这四步实现,才可据此设计该散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
关键词:散文阅读教学内容“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好散文,但却未必是一篇好课文”!一位资深语文教师如是说。
这种观点看似矛盾难懂,却表现出了对语文教学的深刻见地:一篇好散文只需要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而一篇好课文,则还需要明显的教学特征。
什么是教学特征?《听听那冷雨》有没有教学特征?讨论这两个问题的价值并不仅仅止于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其背后隐藏的话题涉及到整个散文的阅读教学。
在不同版本语文教材的选文中,散文占的篇目比例毫无疑问是最多的,同样,语文考卷里的阅读材料,散文也少有缺席的时候(这种现象甚至引起了“语文学习怎么成了散文学习”的质疑)。
与散文在语文教材中的突出地位相比,人们对散文阅读教学规律的研究总结却很有限,既缺乏关于散文这种文类的核心知识,也缺少大家都认可的教学模式。
因此,大多数教师往往只能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跟着感觉走。
有些教师甚至执教某些课文多次以后,对“这一篇”应该教什么依旧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正确得当。
教师普遍喜欢那些篇幅短小、主旨明确、结构简单、文风鲜明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与《荷塘月色》、冰心的《笑》、莫怀戚的《散步》等。
因为这样的散文表达特征鲜明,确定教学内容比较容易,教师一看就知道该文写了什么,特点怎样,该怎样教学。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索作者:***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第09期散文因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与其他文体相比,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散文所体现的审美趣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导致教师无法形象地告诉学生如何进行感知与理解,故学生只能凭借自身的感觉去体会散文阅读中的审美境界,而学生自身的审美体会能力不足,阅读时,很容易造成审美困境。
因此,进行深度理解就成了学生的难题。
如果教师直接引导,又会使学生受到教师阅读教学的控制和同化,以教师给予的固定模式去阅读,学生又缺少了自身的审美体验。
为了能够让学生感受文人笔下的美景、关注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激发对自然的珍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体会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语文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走出审美困境。
《故都的秋》处于统编版教材必修上册中的散文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单元中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等散文名篇。
这些课文语言优美,融情于景,意蕴深厚。
郁达夫《故都的秋》描写故都北平的秋天,抓住富有特点的景物,细腻刻画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尤其是把悲凉的秋味写得特别美,作者的审美旨趣也隐含在字里行间。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对散文并不陌生,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存在着不足,需要教师在鉴赏方法和审美感知等方面加以引导。
在此,本文以《故都的秋》的教学为例,探究一下新课标下背景下散文教学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机结合。
一、以语言之钥打开情感大门语言是打开作者心灵世界的钥匙。
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品味作者的审美趣味;揣摩文字的温度,就是在斟酌作品的思想情感。
朱光潜说过:“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长久以来,美育是比较抽象的教育内容。
基于小学生接受了长达六年的语文教育,加之随着社会阅历与阅读量扩大的影响,在中学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认知规律与美学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语文课堂教学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让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流露出美育的教学风格。
经过笔者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与同行经验得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学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美的规律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即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以多种美的形象和审美活动得以呈现,从而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一、配乐――引发美感
散文教学,通过听的形式最能感受文章的美好意境。
教师可以与散文相匹配的歌曲带入散文教学的环境。
一般在散文新课的教学中,一曲美妙切合文题的音乐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新课教学。
例如,以人教版朱自清的《春》为例,鉴于这篇文章活泼欢快的步调,为此,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选用笛子曲《幽兰逢春》,这首曲子轻快活泼、舒缓的旋律很有悬念意味。
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捉住学生心理特点,尝试着选用适合现代学生胃口的动画音乐《海潮之声》,由
于歌曲清亮温婉,与朱自清的《春》柔和的文风非常匹配,也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同行老师的赞叹。
课堂上一边朗读一边倾听着恰到好处的曲子能让学生激发美感。
在一次地区公开课上,一位老师选用《蓝色多瑙河》这首世界著名的圆舞曲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最后打分增添了分量。
《蓝色多瑙河》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优美的旋律立即把学生带入了春天的美好意境之中,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绪之中,获得对课文情境的具体感受。
一首歌,可以激起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诱发学生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朗读――感受美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为此,在散文的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独自默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随着电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还可以听配乐朗读,看电视听朗读等。
如人教版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给读者上了一堂关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课。
文章很适合朗读教学法,因为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能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在讲课文第一课时,笔者没有过多介绍什么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主要以小组竞赛形式(小组代
表)分角色朗读这篇文章,然后请学生自己评价朗读怎样,教师从作品人物角色上给适当提醒该用什么语气,最后教师做部分文段示范朗读,让学生借鉴模仿。
教师优美的语调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同时又能诱发其大脑的积极思维,使其进入审美的最佳状态。
待在朗读环节结束之后,师生一起倾听中国优秀配音演员孙悦斌老师对这篇《散步》的朗诵音频,再次让学生感受自然、人情之美。
三、想象――再创美境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
心理学表明想象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在人教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文章是按照花瀑――花穗――花朵,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顺序和层次来写的。
作者为了准确描绘出花开的景色,在文章中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需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出示一些紫藤萝花的照片),以再现文章的美境。
例如,“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里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在整体上给作者的美感。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句子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特点。
还有那“张满了帆”的紫藤萝花帆是小小的,
“舱”是尖尖的;“帆”色上浅下深,过度柔和;“船舱”贮满琼浆,闻之醉人。
这是紫藤萝花局部给人的美感。
作者以视觉、听觉和嗅觉的成功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个个美的组合,难道不能再现美境吗?
四、感悟――挖掘美蕴
优美的散文,除了以意境能引人入胜之外,就是以情感人了!一篇散文的或喜或怒,或爱或憎都是情感表达的一方面。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出乎情”。
一篇散文的写作或多或少与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倾向、个性特征以及文化修养息息相关。
为此,在散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背景材料之后,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当时的情绪,才能真正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各种思想感情。
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海燕》时,重点理解海燕的艺术形象,那么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然后从作品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象征体的意义。
因为文中的“海燕”蕴含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排山倒海的力量。
“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势力,“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的海燕则是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象征。
五、反思与小结
限于中学生的生活体验、人生阅历,多数学生在散文
鉴赏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作为教师而言,不能因此而放弃其对文学的欣赏能力的培养。
反之,一线语文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文章选取散文教学为例,以美育教育为出发点,探讨散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美育教育的功能。
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感染下,初中散文教学以“配乐――引发美感”、“朗读――感受美趣”、“想象――再创美境”、“感悟――挖掘美蕴”等教学方式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祖国、生命、大自然等的思想道德情操,这是语文素质教育走出“应试教育”误区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师的应尽之责。
参考文献:
[1]于芳侠“语文是一朵活色生香的花――浅谈散文诗歌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语文天地》2012年第2期。
[2]文玉玲“高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教学策略浅谈”,《学园》2012年第18期。
[3]沈烨萍“品出抒情散文的中国味”,《语文天地》2014年第5期。
(作者单位:永定县培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