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测量步骤

合集下载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一、流程1.准备阶段:搜集相关图纸和资料,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明确测量和放线的目标和标准。

2.确定控制点: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在施工现场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测量和放线的准确性。

3.测量控制点: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经纬仪等,对控制点进行测量,记录准确的坐标和高程。

4.绘制图纸:根据测量结果,制作测量图纸,标明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并绘制出施工线路、位置和尺寸等信息。

5.拍摄照片:拍摄控制点和测量线路的照片,以备施工过程中的参考和证明。

二、方法1.静止法:在测点上固定一个测具,用测具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再通过测具上的标尺读出测量结果。

2.针眼法:利用放线针,在被测点打上针眼,再通过读取针眼与参考线的距离来确定测量结果。

3.三角测量法: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已知边长与角度,计算出待测边长或角度值。

4.三线测量法:利用三根放线杆的位置关系,通过测量与计算,确定待测点的坐标。

三、步骤1.确定测量内容:明确需要测量和放线的位置、线路、尺寸等内容。

2.准备测量工具:准备好全站仪、经纬仪、测量杆、放线针等测量工具。

3.定位控制点:在施工现场确定控制点的位置,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精确定位。

4.进行测量和放线:根据测量内容,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和放线,按照设计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

5.检查测量结果:核对测量结果和放线情况,确保准确性和质量。

6.记录和处理数据: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比对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

7.编制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明确测量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方案1.施工准备:搜集相关图纸和资料,了解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明确测量和放线的目标和标准。

2.测量准备: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仪器,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控制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和位置合理的控制点,确保测量和放线的准确性。

4.测量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放线。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

测量施工施工工艺一、平面测量:(一)全站仪使用1、操作前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主要了解拟建工程的规划红线控制点的位置,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2)确定测量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的情况,确定出测量方案。

方案一: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进行定位。

方案二: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测定的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2、操作前仪器准备(1)选择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全站仪。

(2)全站仪必须经过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全站仪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

(3)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业务知识,明确测量方案并熟悉仪器的操作要领。

3、用电子水准器精确整平按功能键并激活对中/整平功能打开激光对中器,如果仪器倾斜太多会显示倾斜符号。

旋转基座螺旋使电子气泡居中。

当电子气泡居中,仪器已经整平。

检查对中,必须时重新对中。

确认关掉电子水准器和激光对中器。

4、常规测量当仪器安置架设完毕,打开电源开关,全站仪已作好了测量准备。

在测量显示中,可以调用固定键、功能键、热键中的功能。

如果没有进行定向设置或没有启动应用程序或在常规测量中,激活了测量把目前的水平方向设置作为目前的测站定向。

(二)经纬仪使用1、操作前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主要了解拟建工程的规划红线控制点的位置,与原有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2)确定测量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的平面定位的情况,确定出测量方案。

根据附近原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以及城市规划部门测定的道路中心线、规划红线或场地平面控制网定位。

2、操作前仪器准备(1)选择满足测量精度要求的经纬仪。

(2)经纬仪必须经过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经纬仪的检定周期为12个月)。

(3)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业务知识,明确测量方案并熟悉仪器的操作要领。

(二)现场平面测量1、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工程现场水准测量步骤(四等)

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 红-红)(1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 )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 8)这四步观测, 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黑一黑一红一红 ) ”,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 减 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 规范允许采用 “后一后一前一前 (黑一 红 一黑一红 ) ”的观测步骤。

2 、 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 7-11 。

① 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 — (2)]X100m前视距 (10)=[(4) — (5)]Xl00m 前、后视距差 (11)=(9) — (10)前、后视距差累积 (12)= 本站 (11)+ 上站 (12)② 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 十K — (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 十 K — (8) 三等≯ 2mm ,四等≯ 3mm( 上式中的 K 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 4. 687m 或 4. 787m)③ 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 — (6)或 (17)=(14) — (13)三三等≯ 75m ,四等≯l00m三等≯ 3m ,四等≯ 5m三等≯ 6m ,四等≯ l0rn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100]等≯ 3mm,四等≯ 5mm高差的平均值(18)= [ ( 15)+(16) ±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 ,反之,取—0.100。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

隧道施工测量方法及步骤引言隧道施工是指通过地下开挖或钻孔等方式建造通道,常用于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地下管线等领域。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够确保隧道的准确位置和尺寸,以及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施工人员进行准确和高效的测量工作。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隧道施工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具体的步骤如下:1.梳理测量任务:根据工程需求,明确隧道施工中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测量计划。

2.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根据测量任务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测量杆、测距仪等。

3.安装和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安装和校准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制定安全措施:确定测量现场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志、采取防护措施等,以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

二、隧道轴线测量隧道轴线测量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任务之一,它用于确定隧道的中心线位置,以指导施工工序的进行。

以下是隧道轴线测量的具体步骤:1.确定测量起始点: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隧道轴线测量的起始点,一般选择在隧道口附近的地面上进行。

2.设置控制点:在起始点和隧道端部适当位置设置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要合理,以便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3.安装全站仪:在每个控制点上安装全站仪,确保仪器的稳定和水平,然后进行校准。

4.进行观测测量:使用全站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可借助反射器或棱镜进行观测,并记录测量结果。

5.计算坐标及中心线: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得到各个控制点的坐标,并通过插值计算得出隧道的中心线位置。

三、隧道断面测量隧道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隧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和位置,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

以下是隧道断面测量的步骤:1.设置测量断面:根据设计要求,在隧道内的适当位置设置测量断面,一般选择在隧道的不同节段进行。

2.安装测量设备:在每个测量断面上安装全站仪或测距仪等测量设备,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方法
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施工坐标系: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建立施工坐标系,使得坐标系的原点与施工区域的中心点重合,并且坐标轴的方向与施工区域的主要方向一致。

2. 测量原地形:使用测量仪器对施工区域内的原地形进行测量,获取原地形的高程数据。

可以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3. 设计地形图:根据测量得到的高程数据,设计地形图,标明原地形的高程、坡度、水文等信息。

4. 计算填挖量:根据设计地形图和施工要求,计算填挖量,为后续的土方调配提供依据。

5. 施工放样:根据施工坐标系和设计地形图,进行施工放样,确定填挖边界和坡脚线等位置。

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放样。

6.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对填挖边界、坡脚线等位置进行监测,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使用GPS接收机、全站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7. 调整施工方案:根据监测结果和实际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高程测量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射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施工坐标系的选择要符合施工要求,使得测量和计算更加方便。

3. 在填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挖量,避免超挖或欠挖的情况发生。

4. 施工监测的频率和精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质量。

以上是场地平整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的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的方法

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的方法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在现场进行实际测量并标示出具体位置的过程。

放线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准确的放线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建筑物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建筑施工测量放线的方法。

1.使用传统的尺度方法:这是最基本的测量放线方法之一,通过使用尺度或直尺来进行测量并标示出具体位置。

当需要测量直线距离时,可以使用直尺或尺度,确定起点和终点,通过绘制一条直线来确定具体位置。

当需要测量角度时,可以使用角度尺或转角尺,将其放置在需要测量的角度上,然后将角度标示出来。

尺度方法适用于简单的放线需求,但对于复杂的建筑布局,尺度方法的精度和准确度可能有所不足。

2.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是一种现代化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它集合了测距、测角和测高的功能。

全站仪通过激光技术和电子仪表,能够精确地测量位置和角度,并将测量数据实时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可以大大提高精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复杂的建筑布局和大型工程项目。

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的步骤如下:1)设置全站仪的工作模式,选择测距、测角和测地高的功能。

2)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需要测量的位置和角度。

3)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实时显示在仪器屏幕上。

4)根据测量数据,在施工现场进行标示,确定具体位置。

3.使用三角测量法进行放线:三角测量法是一种经典的测量放线方法,主要用于测量不可直接测量的地方,如高层建筑的外墙等。

三角测量法利用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两个已知边长和夹角,计算出未知的边长和角度。

三角测量法的主要步骤包括测量两条已知边长、测量夹角和计算未知边长和角度。

三角测量法适用于无法使用尺度或全站仪进行测量的情况,但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测量经验。

4.使用导线放线法进行放线:导线放线法是一种基于直线和角度测量的放线方法,主要用于较长距离的测量放线。

导线放线法的主要步骤包括设置起点和终点,测量直线距离和测量角度。

施工现场勘查流程

施工现场勘查流程

施工现场勘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施工现场进行勘查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

工程施工土方开挖测量(3篇)

工程施工土方开挖测量(3篇)

第1篇一、土方开挖测量的目的1. 确保施工精度:通过测量,可以精确掌握土方开挖的深度、宽度、长度等参数,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控制施工进度:测量结果有助于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 保障施工安全:通过测量,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排除。

4. 节约资源:合理的土方开挖测量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二、土方开挖测量的步骤1. 勘测现场:在土方开挖前,需对现场进行勘测,了解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周边环境等因素,为后续测量提供依据。

2. 设备准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如全站仪、GPS设备、水准仪等。

3. 实际测量:按照设计要求,按10米、25米、50米等间距设置测量断面,每个断面测量至征地边线间距5米、10米左右。

具体取值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4. 数据汇总: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绘制横断面图,标注设计建筑物的设计边线。

5. 计算分析:根据横断面图,计算土方开挖的体积、面积等参数,为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6. 现场放样:根据计算结果,在现场进行放样,确保机械开挖的准确性。

7. 施工跟踪:在土方开挖过程中,使用测量仪器对机械工作进行跟踪,确保开挖精度。

三、土方开挖测量的注意事项1. 确保测量精度: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仪器的校准、数据的记录等,确保测量精度。

2. 注意安全: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现场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严格执行规范: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测量,确保施工质量。

4. 加强沟通协调:与施工、监理等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土方开挖测量是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严格的测量,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一、土方开挖测量的目的1. 确保土方开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因开挖不准确而导致的工程事故。

2. 控制土方开挖的进度,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土建测量施工方案

土建测量施工方案

土建测量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正确的测量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提高整体工程的效率。

本文档将介绍土建测量的施工方案,包括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保证测量精度的措施。

二、测量工具1.测距仪:用于测量距离的工具,有手持式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等不同类型。

2.建筑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等,用于测量建筑物的各种参数,如高度、角度等。

3.土方测量仪器:包括平板水准仪、水准仪等,用于测量土地表面的高程差异。

4.钢尺、皮尺和卷尺:用于测量长度和宽度等线性距离。

5.角度测量器:用于测量角度的工具,如传统的角度尺和电子角度计。

三、测量方法1.平面测量:包括测量建筑物的长度、宽度、面积等参数,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放样测量法和相交法等。

2.高程测量:用于测量建筑物或土地的高程,常用的方法有水准测量法和三角高程测量法等。

3.倾角测量:用于测量建筑物或土地的倾斜程度,常用的方法有物镜倾斜测量法和水平仪测量法等。

四、测量精度控制措施1.校准仪器: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合理布置控制点:将控制点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以确保测量点能够被准确地定位。

3.重复测量:对重要的测量参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4.消除误差:及时发现并修正测量误差,如设立误差补正点或重新测量。

5.经验总结:根据以往测量数据和经验,总结出各类测量的技巧和问题解决方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施工方案步骤一:准备工作1.根据工程要求,确保具备相应的测量工具和设备。

2.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3.在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控制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步骤二:平面测量1.使用测距仪对建筑物的长度、宽度和面积进行测量。

2.使用角度测量器对建筑物的外墙角度进行测量。

3.根据具体要求,采用不同的平面测量方法,如直接测量法、放样测量法或相交法等。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范本最新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范本最新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范本最新一、引言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测量可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精度。

本文旨在对工程施工现场测量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过程、测量结果处理等内容,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准备测量仪器设备: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准备适合的测量仪器设备,包括测距仪、水准仪、经纬仪等。

2. 制定测量计划:在进行实际测量前,应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包括测量的范围、目标、方法等,确保测量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3. 安排专业人员:测量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提前安排好相关的人员,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确认测量目标:在进行实际测量前,需要对测量目标进行确认,包括测量的具体位置、高度、角度等,以便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5. 做好安全措施:工程施工现场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在进行测量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测量过程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入现场进行测量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确定测量基准点:在进行测量时,需要先确定测量的基准点,然后根据基准点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进行测量工作:按照预先制定的测量计划,通过测距仪、水准仪等进行测量工作,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校对和修正。

4. 实时监控测量结果:在进行测量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测量结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处理测量结果: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四、测量结果处理1. 校对和验证测量结果:在完成测量之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对和验证,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生成测量报告:根据测量结果,生成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测量数据、图表、图纸等内容,方便工程施工后续的工作。

3.随时更新测量数据: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更新测量数据,以及时应对变化和调整,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

施工的现场测量步骤

施工的现场测量步骤

总结经验教训
对每次施工测量过程进行 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持续改进技术
关注施工测量技术的最新 发展动态,不断引进新技 术、新方法,提高施工测 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施工前,分 析施工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为后续 施工提供参考。
建立测量控制网
根据工程规模和精度要求,建立测量 控制网,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精度 和可靠性。
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
实时监测施工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对关键部位和重 要结构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 质量和安全。
测量计划
根据测量任务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测 量计划,包括测量时间、人员、安全 措施等。
测量方案
设计具体的测量方法、技术路线和数 据处理流程,以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 进行。
准备测量工具和测量设备
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设备,如全站 仪、GPS接收器、水准仪等,确保其 精度和可靠性。
对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 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
数据采集
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 性和完整性。
记录测量数据和绘制测量草图
记录测量数据
将实地测量的数据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各点的坐标、高程、角度等信息。
绘制测量草图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测量草图,标明各点的位置关系和地形特征,为后续施工提 供参考。
03
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筛选
输出测量结果和绘制测量图
输出
将计算和分析得到的测量结果以书面报告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输出,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绘制测量图
根据测量数据和结果,绘制施工所需的测量图,如平面图、立体图等,为施工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范本样本)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范本样本)

施工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步骤和方案(范本样本)为了保证本工程项目的平面位置和几何尺寸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我公司对平面及高程控制如下:由项目经理组织负责平面坐标及高程传递,项目施工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平面、道路、广场地形及地形标高测量,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负责平面坐标及高程验收。

施工测量程序施工准备→测量作业→自检→合格→报验→合格→进入下步工序。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以业主(采购人)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坐标控制网。

测量小组根据施工区域分别确定测量任务,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测量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

1、测量原则我公司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先确定平面控制网,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区域的定点放线。

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同时坚持测量技术符合的工作制度,控制网用全站仪进行放线,局部用经纬仪放线。

建立施工坐标系,采用直角坐标结合定位。

2、测量的准备工作我公司已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审核图纸。

测量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及周围环境,掌握景观树、构筑物、道路、给排水管道沟位置及坐标。

测量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应送检测厂家校验,校验合格才可使用。

现场所用仪器:全站仪*台、经纬仪*台、水准仪*台、测量标杆、塔尺*套、50米钢尺*套等。

3、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依据设计大地坐标系基点,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设,控制网桩位的选点应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并用油漆作好标记。

测量完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定位桩的精度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的基本步骤

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的基本步骤

全站仪是一种精密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道路施工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在施工现场,全站仪的使用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测量人员快速准确地进行施工放样测量,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测量的基本步骤。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放样测量之前,首先要做好全站仪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查全站仪的电量是否充足、仪器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调节仪器的各个参数和设置仪器的工作模式等。

二、确定控制点确定测量的控制点,通常是根据设计图纸或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控制点。

控制点的设置要求稳固、明显易找,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三、架设全站仪在确定好控制点后,需要在控制点附近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架设全站仪。

架设全站仪时要注意仪器的稳定性,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四、校准全站仪在架设好全站仪后,需要进行全站仪的校准工作。

校准包括水平仪的调校、垂直仪的调校、角度仪的调校等步骤。

只有全站仪经过准确的校准,才能保证后续测量的准确性。

五、进行测量校准完全站仪后,即可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进行施工放样测量。

1. 设置基准点在进行测量前,首先要在控制点上设置一个基准点。

通过全站仪测量确定基准点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后续施工测量的基准。

2. 进行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或工程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放样测量。

通过全站仪测量各个测点的坐标和高程,保证施工位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数据采集和处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全站仪会产生大量的测量数据。

需要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六、校核测量结果在测量结束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校核。

校核工作包括对比设计图纸和实际测量数据,检查各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的基本步骤,可以实现全站仪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放样测量的工作。

全站仪作为现代化测量仪器,其精准、高效的测量能力,为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有力保障了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测量施工方案(6)

测量施工方案(6)

测量施工方案(6)
在进行施工工程之前,测量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测量施工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测量任务
在开始测量之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任务和目的。

这包括确定需要测量的区域范围、精度要求、测量对象的特点等。

只有明确了测量任务,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工作。

第二步:选择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任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GPS测量、全站仪测量、水准测量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测量方法。

第三步:准备测量工具
在开始测量之前,要确保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包括校准仪器、检查测量设备、备用设备等。

第四步:现场实施测量
根据测量任务和选择的测量方法,在现场进行测量工作。

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第五步:数据处理和分析
完成测量后,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绘制测量图等工作。

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最终的测量结果。

第六步:制定报告和交付
最后一步是制定测量报告,并将测量结果交付给相关方。

测量报告应包括测量任务、方法、过程、结果、分析等内容,以便相关方了解测量工作的全貌。

以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测量施工方案。

通过严谨的步骤和方法,可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施工工程提供有力支持。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流程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流程

工程施工现场测量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就是确定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工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实际工程测量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了解,包括测量对象的形状、尺寸、位置等信息,以便确定测量的方法和方案。

3. 根据测量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4. 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工作,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和准确度,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5. 在进行实际测量前,需要根据测量对象的具体情况设计测量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测量流程和操作步骤,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施测量工作1. 开展测量前,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测量方案,确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范围,明确测量的目的和要求。

2. 在进行测量工作前,需要对测量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搭建测量基准点、清理测量场地等。

3. 根据测量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全站仪、水准仪、测距仪等,并进行仪器的调试和校准。

4. 根据测量方案和操作步骤进行具体测量工作,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及时记录和处理测量数据。

5. 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判读,修正和优化测量数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最后,还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工作,及时归还和妥善保管,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使用。

三、测量验收和总结1. 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测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和要求。

2. 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收集和整理测量数据,编制测量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3.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便于后续的查阅和审查。

4. 需要及时总结和反思测量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和技术,提高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

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

施工员测量放线步骤施工员是工程现场的核心人员之一,他们负责现场各项工作的统筹和协调。

测量与放线是施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它能够为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精确指导,因此施工员在测量与放线工作中有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

本文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施工员在测量与放线工作中的具体步骤。

步骤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与放线作业之前,施工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明确施工的范围和要求。

其次需要准备好测量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品质和准确性。

最后还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测和标记,确定测量位置和测点。

步骤二:用激光测距仪确定测点激光测距仪是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测量设备,它能够快速精确地确定测点位置。

测量前需要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保证其准确性。

然后将激光照射到所需的测点上,可以根据测距仪上的数据确定测点的水平和高度。

步骤三:利用经纬仪确定测点方位角经纬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设备,用来确定测点的方位角。

在进行该步骤前需要保证经纬仪的准确性,并且需要在测量前设置好起始点和目标点。

将经纬仪指向测点,并记录下当前方位角值。

步骤四: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测量水平距离可以使用比较常见的测距工具,如卷尺、钢尺等,但这些设备测量精度较低,适合于较短距离的测量。

对于较长距离的测量,需要使用测距仪等较精密的设备。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保证测量工具和设备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出现。

同时需要测量高差,可以采用测高仪等专业测量设备。

步骤五:利用三角定位法计算坐标在完成水平和垂直距离的测量后,可以利用三角定位法计算测点的坐标。

三角定位法是一种基于三角形的几何定位方法,可以根据测量的三边和一个角度来计算出测点的坐标。

步骤六:进行放线当计算出测点坐标后,可以利用放线工具将测点位置在工地上标记出来。

在进行放线前需要确认站位,避免误差的产生。

同时需要在测量完成后对测量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以确保其精确和长久使用。

以上就是施工员在测量与放线工作中的具体步骤,我们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施工员的工作内容,以及测量与放线工作的重要性。

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方法与要点

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方法与要点

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方法与要点一、概述在施工工程中,测量与定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们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本文将介绍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的方法与要点。

二、测量工具在进行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测量带、水平仪、经纬仪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测量人员进行准确的长度、角度和高度测量。

三、测量原理在进行现场测量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测量原理。

例如,测量尺可以用来测量长度,而水平仪可以用来确保水平度。

测量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原理,并确保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四、测量过程在进行现场测量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操作。

首先,确定要测量的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然后,进行实际的测量操作,记录相关数据。

最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定位方法现场施工中的定位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定位方法包括三角测量法、激光定位法和卫星定位法等。

不同的定位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并进行必要的校正和调整。

六、定位要点在进行现场定位时,需要注意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要保证测量设备和定位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基准点和参考点,确保定位的准确性。

最后,要定期进行校正和调整,以保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七、测量与定位的应用现场测量与定位在施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布局与定位、地面平整度的测量、道路标线的绘制等。

同时,测量与定位还可以用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验收,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八、技术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场测量与定位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引入无人机测量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高精度的测量与定位。

同时,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测量与定位相结合,可以提高测量与定位的智能化水平。

九、挑战与解决方案在现场施工测量与定位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可能存在测量误差。

施工员测量放线手册,工程测量步骤大全

施工员测量放线手册,工程测量步骤大全

施工员测量放线手册,工程测量步骤大全一、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熟悉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在测设前,应熟悉建筑物的设计图纸,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的尺寸和施工的要求等,并仔细核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

测设时必须具备下列图纸资料:1)总平面图如图所示,从总平面图上,可以查取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

2)建筑平面图从建筑平面图中,可以查取建筑物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的基本资料。

3)基础平面图从基础平面图上,可以查取基础边线与定位轴线的平面尺寸,这是测设基础轴线的必要数据。

4)基础详图从基础详图中,可以查取基础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这是基础高程测设的依据。

5)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从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可以查取基础、地坪、门窗、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是高程测设的主要依据。

(2)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对施工场地上的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检核。

(3)施工场地整理平整和清理施工场地,以便进行测设工作。

(4)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略图,如图所示。

(5)仪器和工具对测设所使用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核。

二、定位和放线1.建筑物的定位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各轴线交点(简称角桩,即上图中的M、N、P和Q)测设在地面上,作为基础放样和细部放样的依据。

由于定位条件不同,定位方法也不同,下面介绍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拟建建筑物的方法。

(1)如图2所示,用钢尺沿宿舍楼的东、西墙,延长出一小段距离l得a、b两点,作出标志。

(2)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并从b沿ab方向量取14.240m (因为教学楼的外墙厚370mm,轴线偏里,离外墙皮240mm),定出c点,作出标志,再继续沿ab方向从c点起量取25.800m,定出d点,作出标志,cd线就是测设教学楼平面位置的建筑基线。

施工现场勘测

施工现场勘测

施工现场勘测施工现场勘测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施工现场勘测的目的、内容和步骤,并讨论一些常见的施工现场勘测方法。

一、施工现场勘测的目的施工现场勘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施工工作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通过勘测,可以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施工现场勘测还能够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设备,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二、施工现场勘测的内容1. 地形勘测:地形勘测是对施工现场的地表进行详细测量和记录的过程,包括地面起伏、地势倾斜、地表水体等方面的特征。

地形勘测主要采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如全站仪、测距仪等。

2. 建筑物勘测:建筑物勘测是对施工现场内已有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和状态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

建筑物勘测可以通过全站仪和测量工具来完成,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设计变更提供依据。

3. 地质勘测:地质勘测是对施工现场地下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地质勘测主要确定地下岩层的性质、厚度和稳定性,以及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压力等因素。

地质勘测通常需要依靠地质勘探技术,如钻探、取样和测试等。

4. 环境勘测:环境勘测是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的过程。

环境勘测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资源、土壤污染和噪声等方面的调查。

环境勘测可以采用现场观察、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进行。

三、施工现场勘测的步骤1. 项目准备:明确施工现场的范围和要求,并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准备工作。

2. 测量设备校准: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测量精度和准确性。

3. 仪器设置: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布置测量点位,确保测量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4. 测量操作:按照预定的测量方法和程序,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和记录。

5.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和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A 348.758 m
458.000 m 433.570 m 解: y AP arctan AP arctan 370.000 m 348.758 m x AP 485934 AB AP 1034848 485934 544914
2.点位测设方法
S R
P
DAP DAP DBP A B
Q DBP
丈量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 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
D D ll lt lh
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
(1)A点置仪,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定出C1点; (2)测出AC1水平距离D′,求△D=D-D′ (3)根据△D,改正至C点,用木桩标定其点位
C ∆D
C1
A
D D′
(4) 实测AC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 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

x:700.00m y:600.00m

1.计算测设数据
建筑物的长度 yc ya
x:650.00m y:580.00m
b
c
x:620.00m y:530.00m
580.00 m 530.00 m 50.00 m
xac
x:600.00m y:500.00m
xⅠa
a
yac
d
650.00 m 620.00 m 30.00 m
2 2 DAP x AP y AP
( 370.000 m 348.758 m) 2 (458.000 m 433.570 m) 2
32.374 m
2.点位测设方法
S R
1 2
DAP A
DAS
P
4 3
DBQ
Q
DBR
1 2
3 4
B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 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 法或精密方法。
b c
30.00m 90
a d
30.00m
20.00m 20.00m m n Ⅳ Ⅰ 30.00m 50.00m 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 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 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 法或精密方法。
二、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 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 适宜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 面位置?
三、角度交会法
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 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 出点的平面位置。 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 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 宜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 位置?
1.计算测设数据
x P
AP
A
x x
1 AB
x
AP
1.计算测设数据
S P (xP,yP)
(1)计算AB、 AP Q 边的坐标方位角。
R
DAP
AB
A
AB

B (xB,yB)
(xA,yA)
AP
y AB arctan x AB y AP arctan x AP
(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
AB AP
P
三.高程的测设
根据给定点位的设计高程——H设 利用附近的水准点——H水 在点位上标定出设计高程的位置。
P
BM
HP
HBM 大地水准面
1.视线高法
例: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水准 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 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
3.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 与测图工作程序相反; 测定:地面 图纸
测设:图纸
地面
精度要求高 工业建筑比民用高;高层建筑比底层高等等 与施工联系密切,贯穿施工的全过程; 施工现场干扰大。 通视、交叉作业、点位保存
4.施工测量的原则
从整体到局部; 由高级到低级; 先控制后碎部。
四、距离交会法
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 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 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 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 地适宜用距离交会法测设 点的平面位置?
1.计算测设数据
S P
R Q
DAP DBP
A B 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DAP和DBP。
A
hAB HA HB
大地水准面
B
例: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地面附 近有一水准点R,其高程为HR。
吊杆
b2 =HA+a1-|b1-a2|-HB
b1 a1 BMR
a2
b2
注:该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
§8.3 测设平面点位的方法
正拨、反拨的概念: 水平角正拨——顺时针测设;
水平角反拨——逆时针测设
关系:反拨角值=3600-正拨角值
测设方法有:
1、直角坐标法 3、距离交会法 2、极坐标法 4、角度交会法
一、直角坐标法
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 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 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 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 宜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 位置?
二、测设已知水平角
1.直接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
后视A

测站O
待定点 P(盘左) P(盘左盘右平均)
P P
P
P(盘右)
2.精确测设法
方法:直接法放样角值 → 测回法实测角值,量距离 →计算改正值并修正
( ) D 206265
后视A
例:已知OP’=100.00米,设计值=40, 设测得’=395920,计算 修正值PP’。 ’ 解:=-′=40 D PP′﹦100×40/206265 测站O ≈ 0.0194m ≈19mm 得: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 PP′⊥OP′
2 2
(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DAP ( x P x A ) ( y P y A ) x AP y AP
2 2
y A 433.570 m x P 370.000 m y P 458.000 m AB 1034848
例: 已知 试计算测设数据β和DAP。
1 0
1.236 m
a 1.556 m
H i 46.236m
BM3
±0.000
b
A
H 3 44.680 m
大地水准面
H0 45.000m
a.读BM点后视读数a ,求 b应=HBM +a –H设 b.上、下移动水准尺至前视读数为b应,沿尺底画线
2.高程传递法
待测设高差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
§8.2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定 三项 工作
测定两点间水平距离 测定两个方向间水平角 测定点的高程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D 测设已知水平角 测设已知高程 H
平面位 置X、Y
过程相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测设 三项 工作
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已知方向; 已知距离; 确定已知距离的点位
1.钢尺测设法—— 一般方法 例: 沿AC方向放样B点,DAB=20m B´ A DAB a.沿AC方向量20m得B ´点;
B
C
b.往返丈量AB´;
如DAB ´ =19.998m,DB ´ A=20.000m,D平均=19.999m
c.△D=D-D平均 ,向外改正1mm得B点
1.钢尺测设法 ——精确方法
用检定过的钢尺; 使用经纬仪定线; 根据已知水平距离D,经过△ll、 △lt和△lh后, 计算出实地测设长度D′(在钢尺上)。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
内容提要:
§8.1 §8.2 §8.3 施工测量概述 测设的基本工作 测设平面点位的方法
§8.1 施工测量概述
1.定义: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测设或放样
2.基本任务:
场地平整、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建(构)筑物的定位和基础放线; 基础施工、构件与设备安转的测设; 竣工测量;
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宽度 xc xa

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Ⅰ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差):
yⅠa
xⅠa xa x 620.00 m 600.00 m 20.00 m yⅠa ya y 530.00 m 500.00 m 30.00 m
2.点位测设方法
Ⅱ Ⅲ
90
BP
2
B
3
CB
C
CP
BA
(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αAB、αAP、αBP、 αCB和αCP。 (2)计算水平角β1、β2和β3。
2.点位测设方法
P
1
A
2
3
C
示误三角形
B
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 测设β1、β2和β3时, 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 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 方法和精密方法。 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