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心性论辨析
(1)心性论
(1)心性论佛说:“一切吉凶祸福、圣凡佛魔全在一心,一念觉你就是佛,一念迷你就是魔;在心性上讲“无佛亦无魔,无佛无众生”,一念明了你就是圣,一念糊涂你就是凡。
心性之学1 基本信息:心性之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范畴。
举凡儒家、道家、佛家思想,无不涉及这个范畴。
2 详细释义:心,本心;性,本性。
心性之学是关乎本心、本性的学问。
3 辨析:心性之学中的三个关键词语:(1)“心”,特指“本心”,不是一般心理学意义的心;(2)“性”,特指“本性”,不是一般“性别”、“性质”的“性”;(3)“学”,也不是一般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是特指关乎人的内在品德修养的学习。
所谓“学者,觉也”,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觉悟性。
4 参考:牟宗三《心体与性体》。
心性论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心性的理论或学说。
心性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先秦儒道两家的重要理论课题,老庄思想中便具有道法自然和无为合道的论述,儒家继孔子之后的思孟学派也建立了“尽心知性知天”的心性哲学。
中国哲学虽然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但是天人之际的核心不是天,而是人。
而人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性问题。
所以心性问题一直是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的一项基本理论。
对于心性的不同理解和说明,是儒学内部派别分歧的重要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儒学内部派别划分的主要标志。
从心性论的历史演变,可以清楚地检阅儒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1孔子时代作为儒学的开山始祖,孔子还没有确立完整的心性论。
孔子没有论及心,论性也只有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孔子一生讲得最多的是仁。
然而孔子论仁,主要局限于仁本身,即仁是什么,为什么行仁的层面上。
至于如何行仁,在孔子那里,还不是问题的重点。
孔子只是简单地说:“为仁由己。
”(《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行仁完全是人的自觉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是人的自觉的行为,孔子并没有展开具体的论证。
从“心”“性”“天”论孟子性善说
知 皆扩而 充 之 矣 ” ( 《 孟 子 ・公 孙 丑 上 》 ) , 将“ 四心 ” 扩充 之 , 成为仁义礼智的“ 四德” , 但 是 这 种 心 非 常
不稳 定 , 也很 微 弱 , 容 易 受 自身 情 欲 所 蒙 蔽 而 人歧
途, 一 旦放 弃便 会 失掉善 良本 心 。
“ 尽心” 也 即孟子所 谓 的“ 思诚 ” 、 孔 子 所 说 的
“ 修 身” , 三 者 在 自我 修 养 这 一 方 面 都 是 一 致 的 , 都 是培 育 自己善 良本 心 , 不 断 革 除 本 心容 易 被 蒙 蔽 的 事物, 例 如偏 见 、 偏爱等, 以免 掉 人 恶 的深 渊 。“ 诚” 的根 本 内容 “ 在其善” , “ 思诚” 的根 本 内 容 是 “ 明 乎 善” 。“ 诚身” 有道 , 不明乎 善, 不 诚 其 身 。“ 修身” ,
明辉先 生在解 释 “ 端” 字 时与 道 德 品 质联 系起 来 , 他
说: “ 所谓‘ 四端 之 心 ’ 之‘ 端’ 亦 是 就 良 知 之 呈 现 而
心, 人 皆有 之 ; 羞恶之心 , 人 皆有 之 ; 恭敬之心, 人 皆 有之 ; 是 非 之心 , 人 皆有 之 ” ( 《 孟 子 ・告 子 上 》 ) 。 “ 四心 ” 不 是 由外人 给予 的 。 是 我 本 身 具 有 的 。看 到 孺 子将 入 于 井 , 皆有怵易 、 恻 隐之 心 , 在那一 瞬间,
救人 者并 不是 因为 出于 赢 得社 会上 的赞 誉 , 也 不 是 为 了获得 小孩 家人 的感 激 , 更 不 是 厌 恶 孩 子 的 啼 哭
说, 故此 ‘ 端’ 就‘ 端倪 ’ 或‘ 端绪 ’ 之义 , 谓 良知 于 此
以"心"论性与以"生"论性——孟、荀人性论的分别说略
人性中的 “ 生”, 孟子认 为指人 的情欲 , 说:“ 他 口之于味
也, 目之于 色 也 , 耳之于 声 也 , 之于臭也 , 鼻 四肢 之于 安 佚 也 , 性 也 ” 《 子” , 》 , (孟 尽 ) 明确 指 出 口、目、 、 、四肢 等 感官 耳 鼻 的 欲 望 构成 了 性 的 “ ”的一面 。 子 在 这一点 上 , 人 生 苟 与孟 子相 同, 说 他 “ 之 好 恶、 性 喜怒 、 乐谓 之情 ” 情 者 , 哀 ,“ 性之 质也 :
国 学 讲 堂
CU L TU RE
以 “ ” 性 与 以 “ ” 性 论 生 论
孟\ 苟人性 论 的分别 说 略
_文 一陆建 华
・关 于 孟 子 和 苟 子 的 人 性 论 以 及 孟 子 和 苟 子 人 性 论 的 异 同 ,一 直 为 学 者 们 所 关 注 ,相
关 的研 究成 果也 较 多 ,但 是 ,仍 有未尽 人 意之 处。 本文 拟另辟 蹊 径 ,从 “ ”字 的结 性
“ 心”即 “ ” 指 人 的认 知 能 力。因此 , 说 “ 以 知 , 知 , 他 凡 人
情、 欲三者加以界定, 但在事实上, 情、 , 性、 欲 是一个东西的三
个 名称 。而苟 子 性 论 的特 色 , 在于 以欲 为性 ” 在 此 , 以看 正 。 可 出, 孟子人性 中的 “ ” 苟 子人 性 中的 “ 无论 在 内容还 是在 生 和 生” 本 质 上都 是相 同 的, 是 自然性 存 在 。 均
收缩 为 “ 四德 ” 从而 拔高 “ ” , 圣 的位 置 , 凸显成 “ 之艰 圣”
难 。与 孟 子 所 理 解 的 人 性 中 的 “ ”由 “ ”所 构 成 不 同 , 心 德 苟 子 则 认 为 人性 中的 “ 由 “ ” 构 成 , 就 是 说 , I 的 心” 知 所 也 人 生中
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诠释中的心性论问题
2019年第5期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诠释中的心性论问题李健芸摘要: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解释不同于通常理解的“先尽其心而后知性”,他认为“尽心”是“知性”实现之后达到的效果,而“知性”则是在格物穷理的工夫过程中对“性”的彻底把握。
这种解释的合理性在于:首先,“性”作为心灵活动的本质应然倾向,是“尽心”要实现的具体内容;其次,“知性”的“性”在根本上是普遍的本质应然倾向在人与物身上的具体呈现,但这只有经由格物穷理的过程,才能真实而具体地由心灵所把握,而这就是“尽心”的达成;最后,对“性”(也即“理”)的真实把握必然“不容已”地带出对本质应然倾向的落实,故而“尽心”既是知得尽,又是行得尽,“尽心”的达成因而实现了知与行的真正统一。
关键词:尽心;知性;朱子;孟子朱子对《孟子·尽心上》首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的理解在本章的诠释史上显得尤为特别,正如朱子所说:“人往往说先尽其心而后知性,非也。
”[1]1422常见的解释将“尽心”理解为“知性”的前提,而朱子则强调“知性却在先”[1]1422,即“尽心”以“知性”为前提。
朱子的理解不仅异于他的前辈,也遭到了后世黄宗羲、早年的王夫之等人的批评,今人牟宗三对朱子此说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批判。
但是,笔者认为,朱子对“尽心”“知性”的理解实有其内在的合理性。
这种合理性体现在朱子对《孟子》这句话固有文脉的考察、对心性关系的细密辨析,而如果我们更进一步将朱子的诠释置于其自身哲学脉络中加以理解,通过引入朱子哲学中心与性、格物穷理、知与行等相关范畴,将能够发掘出朱子诠释所具有的更为深广的内涵。
一、问题的提出朱子的解读其实有其对文段固有脉络的考察作为依据:“‘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者’字不可不子细看。
人能尽其心者,只为知其性。
”[1]1422在朱子看来,“者”字提示读者这句话是一个解释句,即后半句构成对前半句的解释,“知其性”构成对“尽其心”的解释。
对孟子心性论的再解读——兼论对儒家思想的一种解读方式
关键词 : 子; 善论; 性 舍一; 孟 性 心 天人 合 一
中图分类号 : 2 2 5 文献标 识码 : B 2. A
文章编号 :0 3— 14 2 1 )4—0 8 0 10 2 3 (0 0 0 07— 5
人性论问题是哲学上一个永恒 的话题 , 带有
收稿 日期 :0 0—0 21 4—1 6
日: 水 信 无分 于 东西 , “ 无分 于上 下乎 ? 人 性 之 善也 , 水之 就 下也 。人 无有 不善 , 犹
水 无 有 不下 。令 夫水 , 而跃之 , 搏 可使 过 颡 ;激 而行 之 ,可使 在 山。 是 岂水之 性
哉?其势则然也 。 人之 可使 为不善 , 其性
淮 北煤炭师范学 院学 报 ( 哲学 社会科学 版) 第 3 卷 第 4期 1 21 0 0年 8 月
J un lo ab i C a n u t e c es C l g o r a fHu ie o I d sr T a h r ol e l y e (hl oh n oi cecs P i spyad Sc lSi e) o a n
、
对 孟 子性 善 论 的反 思
其所说 的人是人文社会的人 , 是现实性的人。
告 子 日:“ 犹 湍 水也 ,决诸 东方 则 性 东流 , 决诸 西 方则 西流 。 性之 无 分 于善 人 与不 善也 , 犹水 之 无分 于 东西也 。” 子 孟
要理解孟子的性善论 , 对其所论之 “ ” 性 的认 识是 一个 关键 , 对孟 子 所论 之 “ ” 性 的反思 我 们 可
V0. 1 N . 13 o 4
Au 201 昏 0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
《孟子》两章必备知识点《孟子》是孟子所著的一本道德哲学著作,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之一、全书分为七篇,共51章。
以下是《孟子》中的两章必备知识点。
第一章-尽心篇1.心性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善良,人性的真谛在于具备良知,即心。
人的心有自爱、孝道、忠恕等伦理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善与恶,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和态度来判断。
2.心性运用:人要发挥心性的力量,推动其实现,而不是任由其被动。
重要的是充实人的心灵,通过修养和教育来拓展心性,使之影响和改变个人行为和社会环境。
3.至善:孟子认为至善是指所谓道德真理,是理想的境界。
他提出了“至善至美”的观点,认为能够践行道德的人,就是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境地。
4.人的完善过程: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通过修养、教育、实践来实现。
他提出了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从自身到家庭、社会再到天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养生篇1.养心:孟子提出了养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心灵健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通过自我约束、修养和培养正直的品德,可以使心变得安宁而不受外界干扰。
2.心体合一:孟子提出了心体合一的观点,即心灵和身体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心灵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而身体的健康也可以影响到心灵的状态。
3.“心有所憾则生知,生知则息求,息求则心安,心安则养生。
”孟子认为,只有保持满足与安定的心态,才能养护身体的健康。
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过度的物质欲望,才能获得真正的养生之道。
4.饮食调理:孟子提出了饮食调理的观念,主张适度的饮食,不过量、不过度。
他认为饮食应当适应各个季节的变化,根据不同体质的人进行调整,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总结:《孟子》两章主要介绍了孟子的人性观与养生之道。
他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心性是人性的核心,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拓展心性,实现人的道德完善。
此外,他还强调心体合一,认为心灵的状态影响身体的健康,提出了满足与安定的心态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关注饮食调理,主张适度、适时的饮食,倡导人们注重个体差异和和谐发展。
试论孟子“心性”说
文化论坛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邶
w
籼
囤
( 湖北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06) 302
摘 要:孟子乃儒家亚圣,在我 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 “ 心性”说方面,孟子主张人 性本善。孟子的 “ 心性说” ,即性善论是其 “ 内圣”学说的核心,不仅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且对后
世儒 学影响也 十分深远。 关键 词 :孟子 ;心性 ;性善 论
中图分类号:B 2 文献标识码:A 2 2
文章编号:1 2 5 9(06 4 00 — 2 6 — 4 2O)0 — 1 0 7 O 0
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就像人本来 就有 手脚 四肢 一 样 。人生而有四肢 ,故人生而有四端 ,人由这四端 而可以发展仁、义 、礼 、智 。这就是孟子 “ 性善 ” 论 中著名的四端说 。孟 子在这里从心善讲 到性善 , 在孟子的观念中 “ 心”和 “ 性”几乎是同一 的。所 以他更 直接地说 “ 侧隐之心 ,人 皆有之。丑 恶之 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 皆有之 。是非 之心 , 人 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丑恶之心 ,义也。恭 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 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在这里甚至把四端 ” 等同于仁义礼智 , 不仅四端是人所 固有 的,且仁义 礼智也是人所固有的 , 以此来反对告子所谓 “ 并 性 无善无不善”说 ,反对有的人 “ 性可以为善 ,可以 为不善 ”说 ,反 对有 的人 “ 有性 善 ,有性 不善 ” 说。可见 ,孟子是一位十分坚定 的性善论者 ,正如 徐复观所说 ,孟子并不是认为人性应 当是善的 , 而 是认为人性实在是善的,孟子不是把它当作 “ 应然 地”道理来看 ,而是把 它 当作 “ 实然地”事实 来 说。 J -也就是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一个事实存在。 2 这在 《 告子上》第一章也可看出。告子说 : “ 性犹 杞柳也 ,义犹栖栳也 ;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 栖栳 。 ”孟子则说 需要顺着杞柳 的性来做栖栳 ,潜 在之意则说人性如同杞柳 的性一样是客观存在的 , 只有顺着人性发展才能达到仁义 。 孟子认为人固有性善的四端 ,且人本性善是一 种事实存在 ,但 同时孟 子仍然看 到 了人世 间存在 恶 ,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认为尽 管人性本善 ,但并 非人人都保持了这颗善良的本心 ,正因为一些人丢 失了本心才造成恶 。这些人又是 什么缘故丢失 了本 心了呢?孟子认为是外部的形势即环境引起的。这 在 《 告子上》 中有 阐述 : “ 人性之善 ,犹水 之就下 也。人无有不 善 ,水 无有 不下。今 夫水 ,搏而跃 之 ,可使过额;激而行之 ,可使 在山。是 岂水之性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
儒学文献——孟子思想的三个方面《孟子》七篇不只是述仲尼之意。
牟宗三先生说:“内圣一面的彰显自孔子立仁教始,曾子、子思、孟子、《中庸》、《易传》之传承,即是本孔子仁教而展开者。
就中以孟子为中心,其器识虽足以笼罩外王,然重点与中点以及其重大贡献,实落在内圣之本之挺立处。
”(《心体与性体上》“综论”第4章)《孟子》的思想包含下列三个方面:一、心性论孟子的心性论是有开创意义的。
他是在“生之谓性”之外,另开了一个新领域。
孟子的新理论也不是凭空来的,是根据一个传统来的。
这个传统是从谁开始的呢?从孔子。
从孔子的哪一个概念开出了新传统呢?孔子点出了“仁”。
孔子言“仁”的境界那么高,那是以前没有的。
没有人讲“仁”达到孔子那么高的境界。
孟子讲的“性善”是根据孔子所言“仁”讲的。
孔子并没有把“仁”说成是性,因为孔子那个时候,人性问题还没有孟子时那么显要。
所以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第十三章)但是,孔子认为''仁’’就是人心,如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
” 孟子就在孔子的基础上证成人性本善,由仁心说人性,心性是一,是良知良能,天生本具,而且进一步证成“尽心知性知天”(见《尽心章句上》第一章)。
这就是孟子的心性论。
孟子的心性论,对孔子的理论作了很好的解说和发展,形成了儒学自己的理论系统,奠定了儒家内圣之学的基础。
一谈到性,人们立即想到“食色性也”。
不错,食色是人之性,但也是其他动物之性呀。
我们稍加思索,就不禁要问:这些维持形躯生存的种种欲求,就是人生的全部了吗?人是否只是一个较聪明的动物,永远只受其感性欲求驱使而不能解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孟子举了很多例子来表示义理生命和自然生命之间的冲突,由二者的冲突而彰显出人的生命中,有超越于形躯私欲的道德心在,其核心是“每个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
孟子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是孟子对自然主义思想的一种重要总结,是中国儒家中审
慎性的重要观点。
孟子的人性论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本身具备了智慧、勇气、仁和义。
他认为,人要想发挥最大的潜力,就需要把握三个原则:仁义与礼仪、真实与善心,这才能发挥人
的本性。
孟子称之为“本性”,它也称之为“本心”,是一种超越个人意识的至高境界,
指的是一种完全纯净的人性理念,表现为仁义智慧。
孟子的道德修养论认为,人的道德修养不可以少,他认为,道德修养是培养“本心”
的一种有机统一,只要有了这种机制,人的伦理意识就会根植于智慧,形成有序的伦理行为,从而与良知形成和谐统一。
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要通过两个关键环节:内在修养和外
在修养来实现。
内在修养,指的是个人的内心灌养,即要求心有灵犀,心清气定,目标明确,道德深刻,实现“本心”;外在修养就是与外界接触,学习传统的文化手段,通过学习,锻炼人的智慧,形成“本心”。
在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中,他认为,“仁义”,“道德”和“本心”是发挥最
大潜能,实现最大效益的基本原则。
孟子强调,只有将“本心”和“仁义”无缝结合,才
能形成有序的理论意识和行动,实现自身、家庭、国家和世界各个领域的发展。
他还认为,人们要在实践中发挥本性,靠学习、沉思和内心修养来加深认识,最终实现自己的潜能。
总之,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他深刻地把握了人的本性,认为人的道德可以通
过内心的修养和外界的接触来实现。
他认为,坚持仁义,发挥本性,才能扬长而避短,自
修自强,最终达到和谐之境。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以《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主张以礼以义治理国家,以及调节人际关系。
其中,孟子的心性理论是他独具一格的思想理论,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浅析。
首先,对孟子的心性理论进行定义。
孟子的“心性理论”是指他关于人心的思想,他主张要把人的心性摆在第一位,以调节这种心性去驱使人行为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其心性,心性关乎人的健康、善恶、智力等等,如果不能改变人的心性,就会一直影响到人的行为,因此,必须对之进行调节。
其次,从孟子的心性理论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
孟子认为,假如有一位帝王能够以公道为本,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言,让百姓的心性正常,他就能够得到百姓的肯定,这是让政治稳定的基础。
换言之,经由调节心性,孟子认为可以把国家带向富强。
此外,孟子认为要想调节人的心性,必须要有道德作为基础。
孟子认为,人的行为受制于其心性,因此,必须要去强调人的道德。
孟子把道德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宣扬做人必要立其道,以“法”和“礼”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人的言行受到一定的支配。
最后,对孟子的心性理论可以进行总结。
孟子的心性理论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独具一格的理论思想,他强调人心一切行为出于心,因此,要调节人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基础,由此可以得到孟子强调的以礼以义治理国家、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
从孟子的心性理论可以看出,其实他的政治思想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这种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孟子的心性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他的政治思想强调以礼以义治理国家,其次,他强调以道德调节人心,最后,他的思想对于当今的政治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孟子的心性理论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传递着对人性的理解与探讨,而且,从根本上论,它也涉及到以理性观念调节人的行为。
今天,我们也可以从孟子的心性理论中学习到许多东西。
总的来说,孟子的心性理论对世界哲学和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析《孟子》中“心”、“性”、“天”的思想
浅析《孟子》中“心”、“性”、“天”的思想作者:陈花艳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1期摘要:心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作为儒学的创始者,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认为人的本性生来相近,而后天的积习却相差很远,最早将人性问题明确提了出来,但孔子并未进一步详细论述;郭店楚简中,有《性自命出》一篇,首次把“性”与“天”联系起来。
孟子继承孔子、子思的思想,研究人与“天”、“性”、“心”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心性理论,其核心是“尽心”、“知性”、“知天”。
关键词:孟子;心;性;天在孟子思想中“心”、“性”、“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很难分开来讲,但为了更进一步理解孟子“心”、“性”、“天”的具体含义,准确把握孟子的心性论,本文为了叙述方便而逐一进行分析。
一、孟子关于“心”、“性”、“天”的基本含义1、“心”,在孟子这里心的主要含义有两种。
(1)自然心自然心在其实质上是官能之“心”,也就是心的机能,具体指人的主观活动即人的主体意识。
心是人特有的活动,心的特点是思,而心所思的是内在的道德体验。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
此为大人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在这里孟子把“耳目之官”与“心之官”都看作是官能。
孟子告诉我们“耳目之官不思”因此容易为外物纷繁复杂的表象所遮蔽,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心’是思维的器官,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用‘心’去‘思’,否则就不能得到,这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特殊能力。
”(2)道德本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尽心上》)人只有充分的扩张自己的道德本心,才能够认识到人的内在本性。
然后达到“知天”,让自己的行为符合天的要求自觉“事天”。
孟子明确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解析《孟子》中的“心”“性”“天”
2017.05在《孟子》中,“心”是一个体用合一的概念,他所指的东西,是人们精神活动的承载者,也是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
心是孟子将人和兽区分开的关键。
简单来说,孟子是以人心来对人性进行解释的,他认为“心”是天之所与的,因此他把心与天贯通。
在孟子的眼中,不仅人是有心的,天同样也是有心的,并且天的心和人的心是相通的,这就是所谓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两句话所表明的是,天的心是公平的,善良的。
孟子正是用此论证了人性的善良。
在文学领域对于“心、性、天”这三方的讨论也非常多,但“心”的含义,孟子使用这么多“心”字的原因,心、性、天三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分析。
一、《孟子》中“心”的含义“心”在《孟子》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同一个心字,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也有区别。
《孟子》中“心”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指道德情感和意识。
例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指的是怜惜他人,不忍心看他人受苦受难。
将这种思想转换成现代文学的角度,就是人内心深处发出的情感,即人思想意识的重要组成。
《孟子》表述情感意识的时候经常选择“心”来阐述,除了上述的例子之外,还有“恻隐之心”等。
二是指一种心理状态。
例如“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都渴望得到公平的待遇,渴望被尊重,这是人们共同的想法。
在这句话里,“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
这种用法在《孟子》里也非常多,像“专心致志”里的“心”指的是注意力,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
三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
例如“养心莫善于寡欲”,这里的“心”指的不仅仅是道德,更多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
这种用法在《孟子》中也经常出现,但很多时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认为孟子使用“心”字只是在对道德情感和意识进行解释,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四是指大脑这个精神活动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指思维的精神内容。
如“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理和义是内心深处的感知,所以只有当“心”代表人内心深处所反映出来的东西之时,才能够使理和义达到“心之所同然”的地步。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
孟子的心性理论浅析孟子(Mengzi),又名孟轲,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最早的伦理哲学家之一。
他的心性理论(moral psychology),也就是“内心有美”,是他的著名思想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理解孟子的心性理论以及它的影响。
首先,解释孟子的心性理论需要先简要介绍他的哲学观点。
孟子认为,在人的道德行为方面,一个人应该拥有“真知”和“正义”,而这些观念只能来自一个人的内心。
在其他许多哲学家看来,社会习俗和道德概念会限制人的行为,但孟子却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源泉,而是从内心写出来的。
正是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有美,才能达到真正的“正义”。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孟子的心性理论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孟子认为,一个人对道德行为的认知,是建立在某种内心共鸣或感悟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社会习俗而已。
因此,孟子的心性理论最终消解了“社会习俗”这一传统观念,并将人的内心(孟子称之为“本心”)视为哲学讨论的核心。
从此,后来的哲学家们也将孟子的思想引入到他们的讨论中,纳入了一系列关于人的本性的问题。
最后,孟子的心性理论仍然对当今伦理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孟子将哲学的重点从社会习俗的角度转向“本心”,这也激发了今天伦理学家们究竟如何去定义一个人的本性,以及如何从这一本性中分析和认识各种伦理行为。
此外,孟轲还提出了“仁”这一哲学概念,他认为它是完善社会秩序,促进民众和睦相处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今天的伦理学者们也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孟子的心性理论在解构传统道德概念,转到将“本心”作为哲学思考的核心,让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审视道德概念。
孟子的心性理论既改变了对待伦理哲学的方式,也影响了后代哲学家的思考,因此值得继续理解和探讨。
总而言之,孟子的心性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并开启了中国道德哲学思维的新纪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基于此,学者们仍需努力深入研究孟子的思想,以此推动孟子的心性理论的发展,并为当今的伦理学思考提供更多的启示。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孟子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解读。
在牟宗三视域下,孟子心性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牟宗三认为孟子心性思想的核心是“性即心性”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这个本性即是人的心性。
牟宗三通过对孟子的思想进行研究,指出了孟子心性思想的根本论点:人性本善。
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具有追求善良和完美的愿望,这种追求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心性,是不变的、恒久的。
牟宗三强调了孟子心性思想的实践意义。
他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为了解决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和谐。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实践性的思想,要通过实践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内在的善良和完美的本性,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牟宗三对孟子心性思想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解读。
他指出,孟子的心性思想不仅仅是指人的本性,还包括了人的理性和意志。
牟宗三认为,孟子将人的心性分为性、理、意三个层面,性即本性,理即理性,意即意志。
性是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倾向;理是人的思维能力,具有认识和判断的功能;意是人的意志力,具有决断和行动的力量。
牟宗三认为,这种对心性的多层次解读,使孟子的心性思想更加丰富和深入。
牟宗三在对孟子心性思想进行探析时,强调了其核心观点、实践意义、内涵以及与现代价值观的联系。
他的研究使我们更加理解和认识了孟子的心性思想,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追求个人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牟宗三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心性思想做出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
从牟宗三的观点来看,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以人为本的,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理智思考的重要性。
下面从牟宗三的视角探讨一下孟子的心性思想。
一、心性是人的内在本质孟子认为,人的心性是天赋的本能,是人作为人的本质所在。
牟宗三认为,这一观点表明了孟子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观念了人。
即在孟子的世界观中,人是自然与天命的结合体,是具有独立存在和生命力的有机个体。
孟子提出,心性包含了良知和情感两个方面。
良知即是人的理性,是人类所具有的道德感和价值观念,是人的本能直觉的延伸。
而情感则包含了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人的本能反应。
牟宗三认为,良知与情感融合构成了孟子心性思想的核心,良知上升为情感,情感表现为良知。
人通过内心的良知来指导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情感中不断提炼和升华出更高层次的道德智慧。
二、心性具有天赋的道德价值在孟子的心性思想中,心性具有天赋的道德价值。
即人所具有的内在本质中包含了道德的积淀和认知,并可通过不断修炼和提升来达到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与人性本善是相辅相成的。
人既有天赋的道德感和理性判断,也因为受到环境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而可能受道德污染。
因此,孟子认为修炼心性是实现人性本善的必要途径。
孟子提出“养气”,即通过内心的自我修炼和控制来让心灵达到自我升华的境地。
而为了真正达到道德高峰,必须不断实践、反思和提炼,从而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
三、心性可以借助外部环境来达成更高层次的修行孟子认为,人的内在心性可以通过外在的物质和环境来影响和刺激。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这一观点强调了环境和人的内在本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外部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可以对人的心性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塑造。
比如,良好的根据地和家庭教育可以使人更易于理性思考和道德修养。
而不良的环境和社会关系,可以让人产生消极、压抑和虚伪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牟宗三是现代思想家,其思想深受孟子影响,他提出了“心性哲学”,从人的心性出发,探析了其与道德伦理的关系。
本文将从牟宗三的视角出发,探析其对孟子心性思想的解读与拓展。
一、孟子心性思想概述孟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儒家思想家之一,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做到道德行为的根源,在于其内在的心性。
孟子认为,人的心性本善,但人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偏离善的方向,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育、完善自己的心性。
孟子认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可以通过道德的实践来展现,从而获得与神明的和谐。
牟宗三从生态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加深了对孟子心性思想的理解。
他认为,孟子所说的心性是指人的内在生物本能、情感,是一种关于人的文化适应性的观念。
而这种内在先天的“善”,也是人在进化过程中所适应的环境的产物,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牟宗三也指出,人的性情倾向是可以变化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比生物本能更为显著,因此,人的心性也可以通过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牟宗三所强调的“内在先天的善”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孟子思想的“心性本善”和“受外界影响”的观点相一致。
同时,牟宗三也深刻地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环境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重新审视心性与道德的关系。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进步不仅取决于科技的发展,更需要人类在道德品质上的提升。
而这种品质的提升,必须从心性出发,进行个体的修养和完善。
在此基础上,牟宗三提出了“心性哲学”,认为人的良心、正义感、判断力等道德品质都是来源于心性的力量,而萌芽于初生的本我,然后通过文化的教化逐渐成长和发展。
因此,人类的心性不仅有个体层面的内容,也有社会共同层面的内涵,这也扩展了孟子心性思想的内涵和应用。
三、牟宗三视域下的心性哲学的启示牟宗三所提出的“心性哲学”,不仅为我们理解孟子心性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更为道德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认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必须从内在出发,通过对自己本我内在的结构、信仰、价值观念的认识和锤炼,才能真正地提升个体的道德品质,并产生真实的道德行为。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视域下的孟子心性思想探析
牟宗三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文化评论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研究有着重要的贡献。
在他的著作中,牟宗三对孟子的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牟宗三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他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是他对人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真理的认识。
孟子的心性思想强调人的本质是善良的,人们的行为和品质受到内在心性的驱动和影响。
牟宗三强调了孟子心性思想的人本性和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们的心性可能会生变。
为了使人们的心性保持善良,必须通过自我修养和社会教化来培养。
对于孟子的心性思想,牟宗三提出了四点具体的认识。
他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非宗教性的伦理观,强调人的内在心性的善良和人本性的价值。
牟宗三指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社会性的伦理观,认为人的性格和品质是在社会交往和教育引导的作用下形成的。
他主张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实践性的伦理观,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修养和实践实现自身的完善和成长。
他认为孟子的心性思想是一种历史性的伦理观,强调人的心性和品性是在具体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的历史时期会产生不同的心性和品性。
牟宗三对孟子的心性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他认为,孟子非常重视人的心性修养和自我完善,主张通过自我修养和追求道德修养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牟宗三认为,孟子在心性思想中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主张通过实践来发展人的心性,通过行善来提高人的品质。
牟宗三还指出,孟子的心性思想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主张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理想,不断追求自身的完善和提高。
[进路,孟子,心性]由“端”浅析孟子心性论的逻辑进路
由“端”浅析孟子心性论的逻辑进路孟子以心为性之端,正是借助于端这一重要范畴,孟子合理地建构了其心性论的逻辑发展进路。
端在时间维度上为初始开端,在空间维度上则为细微端倪,在自然质性上为幼弱稚嫩。
端的这三层意涵,在逻辑上决定了孟子哲学中由心向性发展的三重导向。
一、初始而可成孟子通过人、禽之别,确定了心为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的类本质,又通过性、命之分,将仁、义、礼、智纳入到人的本性层域。
在孟子看来,心虽然只是性之端,然而因为其具有本源动力,显露活泼生机,所以可以成就德性。
孟子日: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孟子离娄下》)此几希的内容便是心,其具体要目包括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
在孟子看来,此四心既为人人所共有,又是人类区别于他类之根本特性,倘若缺乏其中之一,则不能属于人之类。
他说: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四端是构成人的四大基本要素,作为标志性的要素,缺失其一则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犹如四体缺失其一便成残疾。
二、细微而需知端既为草木初生之象,亦有细微难察之意。
孟子以端言心,意味着心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易为他物遮蔽、细微难以察觉的特征。
在孟子看来,心其体虽微,其用甚大,若能觉解到本心的存在并自觉扩充,则足以安定天下;相反,则不足以赡养父母。
孟子所谓心或本心(《孟子告子上》),就人与人之间的对比而言,为人人共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就人类与它类的比较而言,则为人类独有,是至尊至贵的。
然而,对于人人皆有的至尊至贵的本质特性,并非人人都能觉解到它的存在。
在孟子的视域中,心为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上》),四端虽在每个人的生命中生根发芽,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将之积极推行,以致其德性无法彰显。
_孟子_心_概念辨析_戴兆国
《孟子》“心”概念辨析*戴兆国(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安徽芜湖,241003)摘要:《孟子》文本中“心”概念的使用较为频繁。
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的方法对其“心”概念进行分析和注解。
在《孟子》文本表达的语境中,其“心”概念的涵义主要指心理意识活动。
后世学者在注解《孟子》“心”概念的过程中,出现了将其形而上学化的倾向。
这是注解者根据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的过度解释。
获取对“心”概念的合理解释途径,需要正确分析心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孟子》;“心”概念;心物关系DO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5.01.003中国传统哲学对于许多概念的使用和处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就哲学理论的发展而言,先秦时期众多思想概念的出现、演化和发展,对后世思想起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
辨析和梳理这些概念,对于准确把握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探寻中国哲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我们试图以《孟子》中的“心”概念为对象,详细检视这一概念在《孟子》原文中的意思表达,进而分析如何获得对其“心”概念解释的合理途径。
一《孟子》文本中的“心”概念辨析《孟子》一书“心”字共出现125次①。
梳理和解释这些“心”字的确切含义,存在诸多困难。
根据我们的统计,“心”这一概念大多是与其他词合并使用的。
为了明晰孟子使用这些“心”概念的具体用法,我们对之进行了以下分类。
第一类:动词+心,如尽心、用心、有心、动心、戒心、劳心、设心、放心、忧心、养心等,27处;第二类:名词或代词+心,如其心、吾心、何心、是心、此心、我心、斯心、人心、予心、父母之心、君心等,37处;第三类:助词之+心,以及表示心处于某种状态的专有词。
前者主要包括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仁心等,26处,后者指恒心、良心、本心,7处,共33处。
这一类涉及心的概念主要是对心的道德价值判断或对道德心所做的限定;第四类:心独立作为一个词使用,25次;第五类:人名孔距心,3处。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
浅析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车,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儒家学说的发展者和宣扬者之一。
他在《孟子》一书中阐述了丰富的人性与道德修养的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进行浅析。
我们来看看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千里,不辍其志”,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的本性的看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出发点是“人之初不由己而由人也”,人生下来就有天赋的良善本性。
这和孟子的老师孔子的观点是相似的,他们都认为人性本善。
而在《尽心下》一章中,孟子提出了人性的养成过程:“故人有不善之心者,非其性也;其所以失之者犹衢也,居易也。
”孟子认为,人的不善行为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不是本性的问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是由天赋的因素决定的。
这就是孟子的人性论的核心观点。
我们来看看孟子的道德修养论。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他指出,“教使之善,不使之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道德修养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身来实现。
在《公孙丑上》中,孟子指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
”这句话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修养就像是端午节挂在门前的艾草,不断地浇灌才能养得好。
通过教育和修养,人才能达到善的境界。
孟子还提出了“性善”、“心正”、“道达”、“明达”、“公平”和“德修”等道德修养的要素。
他认为,这些要素是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是实现道德境界的必备条件。
他还强调了“道”、“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并且认为这些规范是实现道德修养的重要指导。
孟子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论是相互关联的。
他认为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
他强调了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现人的善的关键。
他提出了道德修养的要素和规范,指导人们如何实现道德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心性之学的理论体系首先是围绕天人之际展开的 , 他说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 性 ,所以事天也 。”②人如果能尽心 ,就能知性 ,知自己的本性 。 知性 ,也就会知天了 。由尽心 —知性 —知天和 存心 —养性 — 事天的逻辑进路中不难看出 ,孟子围绕天人之际的理论出发 点在于人心 ,由人心而人性 。心与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 孟子是如何来规定心与性的呢 ?
中的 ,其实现可以由主体自身决定 ,因此孟子不称其为命 ,而 称其为性 。性与命同为生而即有之物 ,但是二者的区别还是 明显的 。首先 , 性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之内的 , 命是 外在于人 的 。其次 ,“性之分定乃在于理言 , 命之分定多以数言 。”λ{ 最 后 ,性的实现全由自己主动掌控 ,命的实现完全是被动而无权 的 。君子之为君子就在于摆脱了低级的生理欲求 ,而追求更 高级的道德完善 。只有把握了“性 ”、“命 ”与“内 ”、“外 ”之别 , 才能真正理解孟子的人性学说 。也正是在此意义上 , 孟子是 性善论的首倡者 。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 : “此由于孟子所谓性 者 ,实有其特殊意谓 。孟子所谓性者 ,正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之特殊性征 。人之所同于禽兽者 ,不可谓为人之性 ; 所谓人之 性 ,乃专指人之所以为人者 ,实即是人之‘特性 ’……所以孟子 讲性 ,最注重物类之不同 。”λ|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 ,孟子认为人既有生而即有的生 理欲望 ,又有天生固有的道德追求 。像口甘于美味 ,目喜好美 色 ,鼻喜爱芬芳 ,四肢求安佚而不愿劳作 ,这些都是人的生理 欲求 。其实现往往受到某些外在必然性的制约 ,不能完全由 主体自主掌控 ,因此 ,孟子把它称之为命 ,而不称之为性 。所 谓命 ,孟子认为它是“莫之致而至者 ”。至于如父子之亲 ,君臣 之义 ,宾主之礼 ,贤者之智 ,圣人之天道 ,则都属于人的道德追 求 。它们虽然也受命的制约 ,但它们都是内在于人的生命之
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展开逻辑思维的理 论起点 ,也是宋明理学解决伦理学上如何达到道德理想之境 的可能切入点 。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 ,是关于心性的理 论或学说 。心性论体系最先是由孟子创立的 ,对于孟子的心 性理论 ,学术界的解读要么以心善即性善混同心性的区别 ,这 种观点较为普遍 ,要么认为孟子的心性是道德本体 ,从而得出 孟子排情的观点 。①因此 ,重新梳理和辨析孟子的心性理论 ,辨 明真理 ,纠正偏缪 ,有助于对心性问题研究的深入 。
二
孟子把人心看作是人的自然情感的载体 ,是人的道德的 来源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般规定 。并将人心提升为人性 ,他 认为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道德属性 ,是人的本质规定 。 其具体内容就是仁义等道德 ,这是人类的本质存在 。
人性乃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 ,孟子认为 :“人之所以 异于禽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 ,察于人 伦 。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 。”λω由“仁义行 ”的仁义就是指人性 。 孟子认为舜的成就虽然大如能够“明于庶物 ,察于人伦 ”,但只
人类的本人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 ,不仅如此 , 它还构成了人的道德本质之源 。孟子对此作了明确的阐述 , 他说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 辞让之心 ,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⑩
孟子把情感作为道德的本源 ,并把人的心理情感等经验 因素与道德完全割裂 ,肯定了道德不应该抛却情感而蜕化为 超经验的抽象物 。无独有偶 ,与孟子不同时代的西方伦理学 家休谟也有基本相同的论述 ,他以内在的心理情感解释道德 的起源 ,他说 :“道德上的善恶确实是被我们的情绪 ,而不是被 我们的理性区别出来的 。”而所有的情感之中 ,同情心又是最 为重 要 的 。“同 情 是 我 们 对 一 切 人 为 的 德 表 示 尊 重 的 根 源 ”。λϖ 由此可见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与休谟所说的同情心 、 怜悯具有相通之处 ,都是以心理情感来诠释道德的起源 ,表现 了十分相近的致思理路 。尽管他们处于不同时代 、不同社会 , 却都发现了道德与心理情感之间的内在关联 ,展现了某些普 遍的人类性的内容 。
孟子讲性 ,注重的是其特殊性 ,就是指性善 。近来有学者 提出孟子并非主张性善 ,认为“性 ”和“人性 ”在孟子心目中是 泾渭分明 、不容混淆的 。孟子主张的实际是“人性善 ”而非“性 善 ”。其根据是孟子 :“口之于味也 ,目于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 肢之于安佚也 ,性也 ”这段话 ,据此认为孟子所说的“性 ”是人 的感官和肢体的生理欲求 ,即人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 ; 而“人 性 ”,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 ”的道德属性 ,集中表现为能够 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仁义礼智等善德 。λζ 事实上 ,作者在引 述这段话时 ,只引述其中一部分 ,没有完整地引用 ,有断章取 义之弊 。《孟子 》的全文是 :“口之于味也 ,目之于色也 ,耳之于 声也 ,鼻之于臭也 ,四肢之于安佚也 ,性也 ,有命焉 ,君子不谓 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 ,义之于君臣也 ,礼之于宾主也 ,知之于 贤者也 ,圣人之于天道也 ,命也 ,有性焉 ,君子不谓命也 。”
2008 /12
孟子心性论辨析
杨健康
摘 要 : 孟子建构了以心性论为基础的道德哲学பைடு நூலகம்系 ,是 中国哲学的理论起点 ,更是宋明理学解决伦理学上达致道 德理想境界的可能切入点 。孟子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意 义上把心规定为一种纯粹的自然情感和日用理性 ,这种本 然之心与人的存在合一就构成了人的道德本质之源 。而 人性则以人心之善为根据 ,体现人之道德本质 。人心与人 性在人之感性存在与理性本质上合而为一 ,实现了人心之 本然到人事之当然的内在联结 。 关键词 : 孟子 ;心性 ;情感 ;心善 ;性善 中图分类号 : B22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 - 490X (2008) 12 - 114 - 03 作 者 :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研究员 ;湖南 ,长沙 , 410082 基金项目 :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 , 06ZC23
三
孟子把人心与人性以先验的存在方式作为人之所以为人 的内在规定 ,人心所蕴含的恻隐 、羞恶 、辞让等情感因素为人 性的形成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而仁义礼智作为人性的当然之 则 ,构成了人性的具体内容 ,体现了人的道德本质 。从孟子的 这些论述中可以发现 ,人性与人心存在着内在的关联 。
对于人心与人性的关系 ,孟子做了明确的阐释 :“君子所 性 ,仁义礼智根于心 。”λ} 人心折射了人的情感存在 ,孟子将人 性置于人心的基础之上 ,表明道德并不是一种超验之物 , 相 反 ,它一开始就有其情感的根源 。二者的内在关联体现了理 性本质与感性存在的某种沟通 。
孟子所言之“性 ”即是“人性 ”,这一规定在与告子的辩难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 确认 。《孟子 ·告子上 》记载 :“告 子 曰 : ‘性 ,犹杞柳也 。义 ,犹桮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桮 棬也 。’孟子曰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 ? 将戕贼杞柳 而后以为桮棬也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 以为仁义与 ?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 ,必子之言夫 。’”“告子 曰 :‘生之谓性 。’孟子曰 :‘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 : ‘然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 曰 :‘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 认为天生的资质即是性 。所谓“食色 ,性也 。”饮食男女是人之 天生资质 ,是人的本性 。但是 , 孟 子并不认同告子 的这个观 点 。孟子认为不同事物的“天生资质 ”也是不同的 ,只有人的 “天生资质 ”,才可称为“性 ”。但也并非人的所有天生的属性 都是性 ,性乃是人的特殊道德属性 ,也才可称为性 。告子笼统 地说“生之谓性 ”,未能区分人之性与物之性 ,自然就混淆“犬 之性 ”与“牛之性 ”、“牛之性 ”与“人之性 ”的区别了 。尽管孟 子在与告子的辩论中运用了诡辩术 ,由白羽 、白雪之白相同推 出“犬之性 ”与“牛之性 ”、“牛之性 ”与“人之性 ”相同的结论 , 但其旨在于将人之性与动物之性区别开来 。因为孟子与告子 所论之性是不同的 ,告子之性为事物之性 (包括人性和动物 性 ) ,而孟子之性则专指人性 。告子并没有把人与动物区分开 来 ,他所谓性 ,并非专指人性 。这也正是孟子论人性较告子高 出一筹之所在 。
114
倾向 ,正如他自己所言“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者 ,今人 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 之父母 也 , 非 所 以 要 誉 于 乡 党 朋 友 也 , 非 恶 其 声 而 然 也 。” ⑥“乍见 ”二字 ,说明“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 ,而当体呈露 , 此乃心自身直接制呈露 。”“‘非所以内交于儒子之父母 ’数句 , 是说明由此心呈露而采取救援行动 ,并非由待于生理欲望之 支持 ,而完全决定于此一呈露之自身 ,无待于外 。”⑦人之四心 乃出乎自然情感的呈露 ,孟子认为这是天所赋予人的良知 、良 能 。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 良知也 。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也 ; 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 亲也 。亲亲 ,仁也 ;敬长 ,义也 。无他 ,达于天下也 。”⑧人的亲 亲之情亦本于人的良知良能 ,这是一种纯乎自然的情感 ,即使 是孩提之童 ,也能发乎本然之情而爱亲敬长 。正是这种人之 为人的本然之心 ,构成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般规定 :“无恻隐 之心 ,非人也 ;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 ;无是 非之心 ,非人也 。”⑨
按照孟子的看法 ,凡人皆有“四心 ”。他说 :“恻隐之心 ,人 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 , 人皆有之 。”③孟子对心的理论建构是对心的情感之义的规定 。 不难看出 ,恻隐之心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怜悯同类之情 ,羞恶之 心与恭敬之心分别表述的是自我与他人的内在情态 ,严格说 来也是一种情感 。是非之心可以说是理 ,“但这种理 ,不是西 方的理性之理 ,而是日常生活之理 ,是情理之理 。 ……孟子是 把纯粹情感与日用理性作为道德的基础 ,并以情感为统摄 。”④ 因此宋儒朱熹就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 ,皆情也 。”⑤这种以纯 粹的自然情感为统摄建立起来的心学 ,凸显的是人心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