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资料

合集下载

[精品]高中三年级学习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季羡林1

[精品]高中三年级学习语文一轮复习 早读人物素材 季羡林1

人物(季羡林1)一、人生缩影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二、懿行美德1.朴实“提包者”某年秋季,北大开学,燕园一片繁忙。

一名新生守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站在道旁发愁,他应该去系里报到,但找不到地方。

再说,带着这么多的行李,也不方便寻找。

正在这时,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位清清瘦瘦的老人,显得比他家乡的人还要乡气,眉目却很舒朗、清亮。

新生暗想:莫不是——老校工?他壮着胆问了一句:“老师傅,您能帮我提点行李吗?我一人拿不动。

”老人愉快地答应了。

他先帮新生找到报到处,又帮他把行李送到宿舍,这才挥手作别。

数天后,在全校迎新大会上,这名新生却傻了眼。

他发现那天帮自己提行李的老人,不是什么工友,正是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分析:有人评价季羡林,朴实之外,什么也没有。

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落入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

适用话题朴实、境界、爱心、平凡与伟大2.礼貌待人中央电视台编导周兵在回忆拍摄《东方之子》一些铭刻在心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季羡林。

周兵见过老人三次,第一次是和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

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

白岩松掏了较长时间,季羡林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

关于最后的大师--季羡林

关于最后的大师--季羡林

关于最后的大师--季羡林“最后的大师”,这个已被用滥的称谓,现在用在季羡林身上,或许才是最恰当的。

他的去世,使我们不仅损失了一位文化老人,同时也带走了20世纪那一辈学人最后的学术精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师出自“草根”季羡林,字希逋,生于辛亥革命爆发前的1911年8月,山东清平县(今属临清市)人。

在很多人印象中,在当时能店铺的年轻人,非富即贵。

但季羡林不是。

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清平是全山东最穷的县,官庄是全县最穷的村,而我又出生在全村最穷的人家。

”在他的早年回忆中,唯一的关键词就是饥饿,能吃上一顿白的(面),曾是他最大的奢望。

季羡林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始于6岁那年的第一次背井离乡。

依靠在济南谋生的叔父接济,他有机会进城读书。

在济南,这个敏感而聪慧的农村孩子,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他接受的基本是现代教育,他的中学老师中有前清的状元,也有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鲁迅的好友董秋芳。

在校园里,他还遇到了作为教师家属的上海滩“文小姐”丁玲,她穿着高跟鞋一瘸一拐的摩登形象,让他记忆深刻。

1930年,季羡林同时考取了当时最好的大学:北大和清华。

为赶上“出国热”,他最终选择了出国更容易的清华,入西洋文学系。

但他很快就不满意了,因为系里的外国老师们大多只会照本宣科,基本属于“误人子弟”。

倒是一些旁听课,如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朱光潜讲的美学,让他感觉如醍醐灌顶,以至于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方向。

在清华,季羡林很快崭露头角,成为小有名气的文青。

常与同学李长之、吴组缃、林庚等交游,指点江山、品藻人物,人称清华“四剑客”。

像今天的文学青年韩寒一样,他们会为“茅盾是不是好作家”这样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学生时代,他已开始在著名的《大公报》等报章副刊发表文章。

1934年清华毕业后,无权无势的季羡林一度遭遇“就业难”,只得“改行”回济南中学教国文。

一年后,他终于等到了一个难得的出国机会,考取了清华大学与德国大学的交换研究生,撇妻别子,第―次踏上出国之路。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的资料季羡林是中国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的学识广博,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泰斗”,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季羡林出生于1901年,是安徽省桐城人。

他自小聪慧过人,读书学习非常刻苦,17岁时就考入了北京大学。

毕业后,他前往英国留学,先后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等知名学府学习哲学和文学。

1927年,他回到中国,开始在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任教,并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

季羡林的学术成就非常丰富。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多个方面。

他曾经主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多部著作,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他也对西方文化和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季羡林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先进。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

他主张学生应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兴趣,而不是被迫接受传统的教育方式。

他的教育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除了学术和教育方面的成就,季羡林还是一位文化名人。

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对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也是一位文学家,曾经创作了多部小说和散文,被誉为“学者中的文学家”。

季羡林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在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时期成长和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变革和发展。

他坚定地维护了自己的学术独立性和思想自由,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一生是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典范,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总之,季羡林是一位伟大的学者、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学术成就、教育理念和文化贡献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他的一生是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的典范,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和思想,继承他的学术传统和文化遗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季羡林2015作文人物素材(DOC)

季羡林2015作文人物素材(DOC)

季羡林(1911—2009),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

早年留学欧洲,上世纪40年代回国后,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精于语言,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精于此语言仅有的几位学者之一。

季老驰骋于多种学术领域,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诸如梵文名著《沙恭达罗》和世界瞩目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等。

先生又是散文高手,另外尚有诸多的各类作品,总计上千万字。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

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伟大无须装饰,也不可形容,伟大只能是它自身。

人物简介:“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是“感动中国”送给一位九旬老人的颁奖词,这位老人家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现年98岁的季羡林长年任教北京大学,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其著作已汇编成24卷的《季羡林文集》。

季老为人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

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有人评价季羡林:“他就是大海,站在他面前远望看不到边,向下看不到底。

”他用一生浓缩的品与格、学与证明,他乃当代圣贤。

朴实“提包者”某年秋季,北大开学,燕园一片繁忙。

一名新生守着大包小包的行李,站在道旁发愁,他应该去系里报到,但找不到地方。

再说,带着这么多行李,也不方便寻找。

正在这时,他看到迎面走来一位清清瘦瘦的老人,光着脑袋,上身穿一件半旧的中山装,领口露出洗得泛黄的白衬衣,足蹬一双黑布鞋,显得比他家乡的人还要乡气,眉目却很舒朗、清亮,老远就笑眯眯地望着他,似乎在问:你有什么事儿要我帮忙吗?新生暗想:老人瞧着熟悉亲切,仿佛自家人一样,这年头儿谁有这份好脾气?莫不是——老校工?他壮着胆问了一句:“老师傅,您能帮我提点行李吗?我一人拿不动。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

季羡林的资料简介基本背景内容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临清市)康庄镇官庄一个农民家庭,六岁以前在清平随马景恭老师识字。

1917年,离家去济南投奔叔父,进私塾读书,学习了《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

1926年初中毕业,在正谊中学读过半年高中后,转入新成立的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此期间,开始学习德语。

1929年,转入新成立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

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老妇》、《世界的末日》、《老人》及《玫瑰是多么美丽,多么新鲜啊!》等,先后在山东《国民新闻》趵突周刊和天津《益世报》上发表。

高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后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方向是德文。

在清华大学四年中发表散文十余篇,译文多篇。

1934年,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

应母校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的邀请,回母校任国文教员。

1935年,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了交换研究生的协定,报名应考被录取。

同年9月赴德国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学,主修印度学。

先后师从瓦尔德史米特(Waldschmidt)教授、西克(Sieg)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

及俄文、南斯拉夫文、阿拉伯文等。

1937年,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

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

"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

[季羡林留德十年]留德十年

[季羡林留德十年]留德十年

[季羡林留德十年]留德十年第一篇留德十年:教育家季羡林的故事一.高考数学4分季老小时候很顽皮。

打架很厉害。

而且上课还偷看书。

“他的桌子上放着课本。

桌底下偷看各种书。

他什么书都偷看。

在中学时代他把《金瓶梅》看了。

”此外。

季老小时候文理偏科严重。

高考数学百分制的考卷只考了4分。

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居然是数学系。

二.布衣教授: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

山东省清平县人。

出身贫农这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

先生永远是一身中山装。

每日三餐粗茶淡饭。

他23岁科去留洋在德国十年。

一生都在搞外国文学、外语教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研究。

却没有一点儿洋味呢?这大概是他身上农民子弟的基因使然。

小时穷得吃不饱饭。

给一个亲戚割牛草。

送草后磨蹭着等到中午。

只为能吃一口玉米饼子。

现在仍极为节俭。

害怕浪费。

厌恶虚荣。

有一年一位北大新生看见一个老头在报名处。

就对他说:“大爷。

你替我看一下行李。

我去办手续。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

次日当他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那老头坐在主席台上。

一打听。

他就是北大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时真的吃惊不小。

对同学说:“就像个邻居大爷。

一点也看不出来。

”三.糟糠之妻:他是农民的儿子。

从小家里没有一本书;他的叔父决定送他上学。

令其命运有了转折。

但也给他一个包办婚姻。

在离家求学十余年后。

他依然跟妻子相濡以沫。

1946年。

季羡林回国后经陈寅恪推荐赴北京大学任教。

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为了专心研究。

独自过了16年。

他才把家属接来。

他的妻子叫彭德华。

济南人。

比季羡林大四岁。

只念过小学。

婚后。

l933年他们先有了女儿。

取名婉如。

1935年。

又有了儿子延宗。

即是季承。

这桩婚姻。

既无爱情可言。

又由于文化差异悬殊。

缺少共同语言。

让季羡林从一开始感受的就不是欢乐。

而是痛苦。

在季羡林眼中。

彭德华是一位贤妻良母。

她对季羡林关怀备至。

对子女也做到了慈母应做的一切。

她同季承的祖母一起。

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

季羡林维持了这段婚姻。

以及表面的安乐与祥和。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的资料

在我能记事儿的时候,我们家已经穷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

一年大概只能吃一两次“白的”(指白面),吃得最多的是红高粱饼子,棒子面饼子也成为珍品。

我在春天和夏天,割了青草,或劈了高粱叶,背到二大爷家里,喂他的老黄牛。

赖在那里不走,等着吃上一顿棒子面饼子,打一打牙祭。

夏天和秋天,对门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总带我到外村的田地里去拾麦子和豆子,把拾到的可怜兮兮的一把麦子或豆子交给母亲。

不知道积攒多少次,才能勉强打出点麦粒,磨成面,吃上一顿“白的”。

我当然觉得如吃龙肝凤髓。

但是,我从来不记得母亲吃过一口。

她只是坐在那里,瞅着我吃,眼里好像有点潮湿。

我当时哪里能理解母亲的心情呀!但是,我也隐隐约约地立下一个决心:有朝一日,将来长大了,也让母亲吃点“白的”。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还没有等到我有能力让母亲吃“白的”,母亲竟舍我而去,留下了我一个终生难补的心灵伤痕,抱恨终天!我们家,我父亲一辈,大排行兄弟十一个。

有六个因为家贫,下了关东。

从此音讯杳然。

留下的只有五个,一个送了人,我上面已经说过。

这五个人中,只有大大爷有一个儿子,不幸早亡,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我生下以后,就成了惟一的一个男孩子。

在封建社会里,这意味着什么,大家自然能理解。

在济南的叔父只有一个女儿。

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要把我送到济南。

当时母亲什么心情,我太年幼,完全不能理解。

很多年以后,我才听人告诉我说,母亲曾说过:“要知道一去不回头的话,我拼了命也不放那孩子走!”这一句不是我亲耳听到的话,却终生回荡在我耳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季羡林先生从1935年到1945年留学德国,在哥廷根大学演习梵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

他在《留德十年》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忆述了那段特殊日子的艰辛学习和生活经历,见证了纳粹从猖獗到覆灭的过程。

我初到德国的时候,供应十足充裕,要什么有什么,根本不知饥饿为何物。

但是,法西斯头子侵略成性,他们早就扬言:“要大炮,不要奶油。

季羡林cym

季羡林cym

主要译著 《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 (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 《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 《安娜· 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 战前,剑桥大学向季羡林发出聘约。 季羡林接到剑桥大学聘约时,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他 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需要的资料,全世界只有欧洲最全,剑桥大学 的藏书则更丰富,是做研究的理想地方。可是,一想到祖国正处 在灾难中,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前途,置家国于不顾,那简直就是 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但是,如果回国,自己的学术前途将付诸东 流。最后,他想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先回国看看。 回国后,季羡林受到北大的优待,本已打消了去剑桥任教的 念头,可是面对中国图书馆梵文典籍空空如也的现状,他又感到 前途黯淡。剑桥大学丰富的藏书、优越的研究条件,令他向往不 已。最后,他决心回济南老家看看,再作决定。 • 当他迈进老家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家庭经济困难的 程度远比他想象中要严重很多,两个孩子瞪大眼睛望着陌生的父 亲.眼前的一切另他痛苦万分,流下了眼泪.悔恨、内疚、痛苦的 心情一齐涌上心头,他立即作出决定:拒绝剑桥大学的聘请。 • 后来他在书中写道:“我立即忍痛决定,不再返回欧洲。我不是 一个失掉天良的人,我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必须承 担起来。”
季羡林曾被授予2006年“感动中 国”人物。颁奖词中称:“智者
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 欲。一介布衣,言有物, 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 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 心留在东方。……季羡林先
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 还因为他的品格。……他的书,不 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 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怀念母亲》、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中国国学大师

季羡林简介及作品

季羡林简介及作品

季羡林简介及作品
1.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2年8月19日-2009年2月17日)是中国著名的文
化学者、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和作家,其学术研究涉及广泛,包括中
国文化史、佛教、道教、儒学、汉字和方言等方面。

他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并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中
担任要职。

2. 主要作品
季羡林著有多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以下为其中几部:
- 《中国文化史》:这是季羡林的代表作之一,共四卷,详细系
统地呈现了中国的文化传承和演变。

- 《论语新解》:这是对论语的一部精心注释和解读,尤其注重
对古语言的解释和对文化背景的考量。

- 《汉字字典》:这是一部集字源、字形、字义、用法、例证于
一体的汉字词典,是汉字学领域的一部里程碑之作。

此外,季羡林还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其中包括《散步》、《走出
尘埃》等,这些书以其细腻的笔触和耐人寻味的思考获得了广泛的读
者认可。

阅读指导课:走进季羡林

阅读指导课:走进季羡林

礼貌待人 中央电视台编导周兵在回忆拍摄《东方之子》一些 铭刻在心的经历时,特别提到了季羡林。 周兵见过老人三次,第一次是和白岩松的在1995 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 名片准备递给他的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白岩 松掏了较长时间,季羡林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 场所有人感动不已。后两次再采访他时,虽然他已经有些 不记得记者们,但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 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做人 做到这分上真让人敬佩。”
分析:其实,人生本来就是平淡的,能有一点闪光,不要变成通 体金光。季羡林的活法,虽然过于苦索、古老,但却不含腐败的 气息,反有点宗教似的清谧,令人肃然起敬。
“铁皮暖瓶”的友情 季羡林是铁皮暖瓶,外表冰冷而内极热。 他一生阅历极丰富,到过30多个国家,在国内,足 迹也遍及大江南北,像这样的阅历,本应广交天下朋友, 但情况并非如此。他确实交了一些朋友,一些素心人,但 数目却不是太多。反思友情时,季羡林道出其中的玄机, 说:“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 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 成正比。往往有人相交数十年,甚至天天对坐办公,但是 感情总是如油投水,决不会融洽。天天‘今天天气’,哈, 哈,哈!天天像英国人所说的那样像一对豪猪,必须保持 一定的距离,天天在演‘三岔口’,到底成不了真正的朋 友。” 适用话题:淡泊、友情、交往、 所以,季羡林交朋友,决不追求表面的左一握手,右 缘分 一点头,如鱼得水,畅游无碍,他奉行的是“君子之交淡 如水”的原则。 分析:对比季先生“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谊观, 当今人们的作秀与轰轰烈烈的“虚伪”友情是否有些幼 稚可笑呢?淡泊处世,这是大师之大境界。
二、季羡林轶事
有人评价季羡林:“他就是大海, 站在他面前远望看不到边,向下看不 到底。”他用一生浓缩的品与格、学 与识,证明他乃当代圣贤。

《我的童年》季羡林

《我的童年》季羡林

3、小结:

其实,我不难发现作者谈到的灰黄就 是心灵的苦难,苦难是家庭的贫穷,苦难 是生活的艰辛,苦难是求知的单调,苦难 是心灵的孤独。这个苦难分为两个方面: 的苦难和精神 的孤独。
生活
细读课文,品童年

1.品读第一部分:
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 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我三四岁的时候……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重点品析:为什么是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说明了什么? 作者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是一种什么心情?哪些词语体现了这 种心情?是不是和“灰黄”不一致了呢? 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 的白面饼子尽情享受了。 重点品析:吃完了饭,为什又偷一块吃?体会“尽情”的深刻 内涵。 总结:作者就是这样,如话家常般的叙述、没有矫揉、没有造作, 只有质朴和真纯,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童年所经受的苦难。
3.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 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自学检测三:

作者认为童年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能给人 无限启迪,使人明白人生的道理,明白如何做 人。当然“受用不尽”。 “竟”字有出乎意料之意,表达出作者对自己 的伙伴成为“英雄”感到意外,也有作者感叹 世事难料的意味。这里的“骄傲”有特定的含 义,局限于当时的时代,在作者看来,“哑巴 小”的所作所为给自己灰黄色的童年增添了一 点儿传奇色彩。
总结:灰黄或许就是苦难的家庭,苦难的家世。那些父辈痛苦的记 忆,留给季羡林先生深深的伤痛。


3.品读第三部分: 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没有钱买盐 ……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 重点品析:“一年到底”是什么意思?“一年到底”说明了什么? 你能体会到那种生活吗?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一位杰出的文化学者,受到广泛尊敬和赞誉。

他不仅在学术领域有着
丰硕的成果,还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季羡林的生平、学术成就、思想观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生平
季羡林生于1911年,出生在一个学术世家。

自幼酷爱读书,深受父亲的启发
和影响。

后来考入北京大学,拜李约瑟为师学习。

在当时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季羡林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努力钻研学问。

二、学术成就
季羡林在中国文化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宗教等诸多领域。

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了许多有深远影响力的见解和理论。

其著作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思想观点
季羡林在学术研究中提倡保持谦逊态度,尊重历史事实,注重客观真实。

他认为,要想深入了解一个文化,就必须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它,不能带有偏见和成见。

季羡林的思想观点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季羡林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学者,其学术成就和思想观点都为后人
树立了榜样。

我们应当向他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介绍,读者能对季羡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今后的学习
和研究中能够更好地借鉴他的学术精神和思想观点。

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的资料

一.季羡林的资料
季羡林,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季羡林的故事:
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

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

20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支持季羡林入党。

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

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年年各自奔长途,把手欣逢惊与呼!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

作家季羡林的简介季羡林,1918年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和作家。

他是中国现代学术界的泰斗之一,被誉为“中国学术界的国宝级人物”。

季羡林的家庭背景非常优越,他的父亲季振堂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名人,母亲则是清朝的宫廷歌妓。

季羡林从小受到了优良的家庭教育,父亲对他的教育非常注重,不仅让他学习古典文化,还让他接触了西方文化,并鼓励他学习外语。

季羡林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出色的学术才华。

他于1935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主修哲学,次修历史。

在大学期间,他接触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主义者。

1941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在不久后就因为参加了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救亡运动而被逮捕,被判处死刑,后来改为无期徒刑。

在狱中,季羡林并没有放弃学术研究,他通过狱中的图书馆,继续学习外语和文化知识,并且开始进行翻译工作。

他翻译了很多西方的文化经典,如《圣经》、《唐吉坷德》等,成为了中国翻译界的佼佼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季羡林被释放,回到南京大学任教。

此后,他先后担任了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员,并且创建了自己的研究机构——季氏文化研究所。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他涉及文化、历史、哲学、宗教、语言等多个领域。

他的学术成就非常显著,他在研究中国文化史、汉字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是中国学术界的权威人物之一。

除了学术研究,季羡林还担任了很多重要的职务。

他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等职务,还曾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香港特别行政区金紫荆星章等。

季羡林的著作也非常丰富,他出版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包括《中国文化史》、《汉字的故事》、《佛教文化史》、《道教文化史》等。

他的作品风格简练、深入浅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季羡林赏析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季羡林赏析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季羡林赏析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辞掉剑桥大学的约聘,毅然回国。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1995年11月,“北京大学季羡林海外基金会”成立。

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

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

(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优美的段落作上标志)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洪亮,女生感情细腻。

这里有几个词语需要特别注意。

浩渺篝火旖旎绝伦惆怅耄耋嚼烂慨然恍然大悟离乡背井(学生认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

在_______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______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_______的大海中,在_______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_______的,我都异常喜欢。

此地既然有___,有___ ,有___ ,有___ ,有__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____之上,上下___ ,______,而且______,____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这么好的段落大家应该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跟生字词语一样,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再复习巩固,不妨把它背下来。

同学们,朗读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但要真正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还必须深入分析,学会质疑,学会鉴赏。

同学们请结合背景资料,(提前印发《季羡林的故乡情》)默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你认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找出来。

有关季羡林的个人资料介绍

有关季羡林的个人资料介绍

有关季羡林的个人资料介绍季羡林是中国乃至国际上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生有许多的职业,但是比较著名的就是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还有作家,在清华大学毕业,出国深造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季羡林一直被称作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还有国宝,但他自己说过自己不是圣人,也就是这样的季羡林让我们觉得大师很可爱。

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精通多国语言,比如英语、德语、梵语、巴利文、还能阅读俄文、法文,还有最神奇的是他精通吐火罗文,这是世界上很少有学者会的语言。

季羡林字希逋、齐奘,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长到6岁开始读书写字,1923年在山东小学毕业后,在中学期间,季羡林参加了古文学习班,晚上又学习英语。

1926年初中毕业进了山东大学的附属高中,开始学习德语。

1928年,日本侵华占领济南,季羡林以希道的笔名创作了多篇小说在天津发表,此后进入济南高中,1930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封散文,均在山东和天津发表,高中毕业考进了清华专修德文,1934年毕业被母校邀请担任教员。

1935年清华与德国交换研究所,季羡林被录取去德国主修印度学,后来又学习了多种文字,在学校的汉学系做讲师,直到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在1946年回国,此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经常以学者身份访问出国,直到退休。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季羡林也有过学生时代所以在《清华园日记》的节选里面,季羡林的日记一经出版就走红了,因为其中的一句“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抱怨教授整日考试。

其实在出版前编辑曾建议将这段删改,但是季羡林说不改任何一个字,他说自己70年前不是圣人,以后也不会是圣人。

季羡林的日记被网友当做是励志书,这些日记写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季羡林也是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对考试有满腹的牢骚,而且真的和现在一般的学生很像,比如说女子篮球的不是看打篮球而是看大腿,毕业论文东凑西凑终于完成了。

扬名海内外的季羡林在学生时代也和我们一样迷茫而无知,但是季羡林最后还是学有所成的。

季羡林留学德国的资料

季羡林留学德国的资料

为什么去德国留学呢?在德国季羡林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来看看!1942年,季羡林在德国拿到博士学位,准备回国。

但由于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承认汪政府,中华民国政府设在德国的使馆反而成了“非法机构”,而季羡林坚决不去汪伪政权使馆办理手续,所以回国之事只好耽搁下来。

当时德国纳粹政府为了战争,调集国内所有力量发展军备,并在民众间大征兵员。

季羡林所在的哥廷根大学里的男生甚至教职员工几乎都被征兵征走了。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德国国内的物资储备日渐紧张。

普通民众的物资供应越来越吃紧,先是肉类和奶制品的供应锐减,后来面包和土豆也限量供应。

有时候为了买一个糊口的面包,季羡林要跑几个商店,排很长时间的队。

买回来的面包里面掺了鱼粉,有一种腥味。

有一次为了改善一下伙食,季羡林同一个德国青年骑自行车到乡下去,帮一个德国农民摘苹果,当了一天的工人。

忙了一整天,得到了一篮子苹果和五六斤土豆。

季羡林大喜过望,当即把所有的土豆都下锅煮了,煮熟以后就着仅存的白糖一口气全吃了下去,但却没有一点饱的感觉。

当时指导博士论文的西克教授年事已高,因为食物的缺乏,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

季羡林心里很不是滋味,下决心一定要给教授做什么。

于是季羡林积攒了一个月,省下来一点奶油,又用奶油和别人换了鸡蛋、面粉和一斤白糖。

季羡林兴冲冲地把这些原材料交给一家糕点店,做成蛋糕,亲自送到西克教授家里。

当收到礼物时,教授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好不容易挨到战争结束,美军进入德国。

由于中国属于盟军重要成员国之一,作为战胜国的留学生,季羡林受到了美军的优待,每天可以去美军驻扎处领新鲜牛肉和大米。

季羡林把这些食物拿回住所,交给房东和西克教授,让身边的人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资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1]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自己种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先写了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人民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然后写了季羡林第二次到德国时,美丽的花依然开在家家户户的窗口上,最后写了德国人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词句解析
句子理解
(1)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这句话承接上一句,进一步点明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

因为花朵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

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颇”是“很、非常”的意思。

“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很多,课文中德国人养花,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各自又看别人的花;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同时,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4)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

时隔四五十年后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词语理解
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温柔美好地笑了笑(多指女性)。

家家户户: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也比喻事物繁荣兴旺、丰富多彩。

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1.养花是件平凡的小事,但作者通过写“花美”和德国人民种花习俗的特别来赞美德国人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美;通过写德国人民一代又一代传承这种爱花、养花的习俗,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德来赞美德国民族精神的伟大,这种写作方法就叫──(板书:以小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