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汉大学新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汉大学总体布局功能分区--------选址特点

武汉市江汉大学新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江汉大学新校建设工程是经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武汉市社会文化事业重大项目之一,是实现武汉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工程。学校规模近期在校生为12000人,远期为15000人,教职工与学生比例为1:5,规划建设总用地为108.4公顷,总建筑面积36.88万平方米,是一所新型的综合性大学。新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18国道西侧,用地西南侧为正在建设的城市规划道路,东侧为三角湖,风景优美、环境宜人.

一、规划构思

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原有植被、水体,体现山水园林特色,营造理性、典雅、富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氛围,造就落落大方,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规划中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顺应教育信息变化,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功能和空间满足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多元化的要求。在规划中力求做到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性结构,做到规划的弹性与确定性统一,适应学校规模、学科、资金投入的变化,保证运行的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运用环境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方法分析校园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和日常活动中不同的行为模式,对应环境空间的不同要求,规划设计中做到使学生、教职工的各项活动在空间环境转换中实现行为与心理的同步过渡,努力创造一种环境与心理高度和谐的行为空间。力求做到:

1、依山就水,动静分离,疏密有致,内外有别,交融渗透的功能分区。

2、理性与浪漫相结合的校园布局。反映区域特色和学府氛围。

3、面向社会的开放性,体现生态环境多元性的结构模式。

4、流线分明,人车互不干扰。

5、适度集中,节能省地,形成弹性组团的建筑布局

6、线性骨架,枝状生长的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

二、空间布局

规划中采用理性与浪漫相结合的现代布局结构,以正南北十字轴和环湖弧线主路为基本构架。以行政楼为轴心的对称轴线体现了严谨治学的精神风貌。围绕十字中心的弧线主路以及沿湖、沿山的自由浪漫的路网布置,体现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以及人与环境的高度融合。

主体广场以西保留了高差较大、植被较好、视野开阔约8公顷的自然山体,以东留出了约10公顷的湖滨绿地,不仅为教学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留出了一定的余地。主教学区南端地势较低,规划中设计成校园内部的主要水景之一,把开阔的三角湖水面引入校园,由博大引入精深,由奔放转入细致,隔水相望是保留的自然山丘,山顶为学校的行政中心,如此将教学、生活、行政区、对外交流和后勤区合理分隔。

学生生活区分南北布置,均设有对外专门出入口。体育活动中心区设以用地西北,内外兼顾,利于社会化管理。学术交流中心、行政楼、大礼堂围合成前区广场,形成外向型的交流空间与内向型的教学区核心广场,用南北主轴相联系,相映成趣。

教学、生活、运动区之间的联系是学生活动的主线,规划以湖滨的人行通道和一条贯穿教学区的有顶盖步行道,将学生的大量活动组织在环路以内,大大减少了对主车行道的干扰。校园各入口均有较强的目的性,相应地减少了闲散车辆在校内的通行,进一步减少人车流线

的交叉,实现人车分流。教学活动、体育活动、起居活动区域呈三角分布,减少了往返距离,也避免了相互干扰,满足了流线的合理性。

考虑到校园建设周期长,学校的规模大,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及学科的交叉重组会对规划有一定的弹性要求,因此在设计中:

1、通过行政管理中心设一条水平的轴线,并在其西端重点处理成另一入口广场,加强与城市道路西面地块的联系,为学校后期发展保持了可延续的道路系统及空间序列。

2、大学校园建设有一定的周期性。为利于分期建设,滚动实施,在教学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形成由文理科综合楼、图书馆合围的校园中心广场,再通过南北向轴线有序列地展开,逐步形成线性骨架、枝状生长的布局模式,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单体建筑设计中注重与环境、水体的联系,主体建筑向水面层层叠落,各幢教学楼实验楼均沿三角湖方向呈阶梯形退台造型,目的是形成与湖面在空间上的对话,使群楼对湖面无压迫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赏湖方便。“公共活动”长廊呈波浪形,主题喻意为“腾飞”和“奔放”。

三、创新与特色

引入了山水园林式的校园生态型规划设计概念,体现了滨湖临水的地方特色,实现了规划设计、环境设计与现代教育管理方式的结合,并在实施性和操作性上取得了成功。在全教学区规划中运用新的建筑构成模式,创造了新的教学活动及学术交流空间。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108.4公顷

学生总人数12000人

教职工总人数2400人

总建筑面积36.88万平方米

容积率0.37

建筑密度12.4%

绿化率52.26%

教学区用地面积68.08公顷

教学区总建筑面积22.44万平方米

教学区容积率0.33

教学区建筑密度12.57%

教学区绿化率47.9%

生活区用地面积29.58公顷

生活区总建筑面积14.44万平方米

生活区容积率0.49

生活区建筑密度15.9%

生活区绿化率36.5%

篮球场个数68个

排球场个数64个

网球场个数8个

五、实施效果

新校于2001年11月交付使用,得到有关方面的一致好评。按规划实施的校园,功能合理,尺度宜人。主体教学楼坡向三角湖,可层层观景;校园中保留的山体、水池形成园中之

园,感受自然之美。新校在整体规划布局、建筑体量控制、环境色彩把握、原有植被保护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山水园林式的校园生态规划概念,使滨湖临水的地方特色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并取得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三方面统一。

卫星分布图

整体布局图

道路交通分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