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2命题、定理、证明
命题的定义: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1、只要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 不管正确与否,都是命题。 2、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
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
语句都是对某一件事情作出“是”或
“不是”的判断.其中问句,画图,感叹句, 祈使句不是命题!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①请你吃饭。 ②大象是红色的 ③同位角相等. ④连接A、B两点. ⑤你多大了?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是: 两个角是对顶角 结论是: 这两个角相等
④同位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是:两个角是同位角 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
★ 如:对顶角相等
题设
结论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题设 结论
问题5
下列语句是命题吗?如果是,请将它们 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5)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问题7 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哪些命题是错误的?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2)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同旁内角互补; (5)对顶角相等.的真假
有些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两个命题的真假
命题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3)你能举出反例吗?
如命题:“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 能被2整除”对么?
如命题:“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对么? 确定一个命题真假的方法:
利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验证、推理、 举反例等方法。
问题1 请同学们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真命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3.1平行线的性质
● A.平行
B.相交C.平行或相交 D.不能确定
● 4.如果∠A与∠B的两边分别平行,∠A比∠B的3倍少36°,则∠A的度数是
(
)
● A.18°
B.126°
C.18°或126°
D.以上都不对
● 5.下列说法: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相等的角是对顶 角;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其 中正确的有(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 6.小明从A处出发沿正东方向行驶至B处,又沿南偏东15°方向行驶至C处,此时需把 方向调整到正东方向,则小明应该( )
● A.右转165° B.左转75°
C.右转15°
D.左转15°
9∴1∴∴∴A直(④性1三平两简内解性∴∵理位求再小①线C解1A思∴讨A1问的1∴2直A④(解●●●●●●●●●1. .、 .22....AA∠∠∠∠∠∠.线两两质、行直单错:质由置角任结在所:考论题角线两两:...BM3A31B1∵∵下下 掌下004277①的位A8①平是A9A相1==+=a直 点 3平 线 线 说 角 1: 关 的 意 : 同 截 : : 。 得 a点 直 A∥小BA若若∥个个个0aa0∠列列 ∥::握面∥BCE. . . . . . 0C°//°C1∠∠线之行和平成相∵系度画平一,类平到之线明//∠∠2bb∥bb=在 两 角 内 行 这 交1=D.说命 两两平的N2AA(AA, ,平间线角行:等得数一行平所似行新间平5在C两((((下 已 下10若B(B∠∠与与内两法°题 条条行语同D所所同 条 相 错 ; 两 ,(行直的的时两,C到的条线面得地线的直行∥楼个 若A直B已已等∠∠,错直一: 平平线句位+列 知 列直CCC以以,线基大,直两角基截的内的,三一线,BBB上线BB知知量一 线 等 角 ④ 点 则BDD理角D线两定① 行行的,...角∠∠∠的的同最本小应线直的本线判,同已个组最内点平))((.说 下 说线.代2由已相2两 2平正相 线线基不113相两两平 段 ; 相 同 间 它=位短性关联平线数思定不位知性平短错dA个==行,,个个个换如知等直行确等 被被本正,等处1a法列法边边1角,质系想行平量路与相角两质行,角∠∠,)同面必⑤等旁的们下8),线∥角的 的第 第 , 性 确同.,行11分分,相其是到,行关:性交相直的线其相30中 结 一==位:两平是角 三三质的样同°两到别别内 平 两 ; 内 距 互等中紧平内系根质的等线条,中等,的b77角行直(是 条条,是度位直楼正 论 定平平,00)正密行错,据两⑤平件这正)CCC相, 行 条 ② 角 离 相BC°°,线两对 直直能(量角线...下行行..确联线角通平条两行是种确. .确 : 正a等同平顶 线线用各相)平222点,,不 ; 平 相 互 ; 平的系的相过行直条,什角的边∥个个个)位行角 所所几个等)行B.22的 确且且有在三等上线线平能么的有处重 ③ 行 等 补 其 行))角分; 截截何个角c)∠∠..(一个述的必行否?大(..有 的的,相,,语A的A合 相 线 的 ; 中D起性相判平线得结小别比比小等同同言度.( 是的质互定行被到论关则DDD))∠∠丽的 等 被 角 ⑤ 正CD)平旁位准数....BB,,转由②第同是系. . 两(的b内角确,的的331两 的 第 是 垂 确由化角过三旁什与行个 个 个∥俯角相表你3333条两,的一条内么直倍倍角条 角 三 对 直 的,个互等述的)c条从数点直角?少少不是补性猜.B直 是 条 顶 于 有直而量有线之它而443.质想.00相2且所间与)°°线 对 直 角 同D(°其,还,,,一只截的判. 交会成则则那若 顶 线 ; 一有,数定中条用立∠∠4的么一一量有BB不 角 所 ③ 条一个基吗)点直条对关什==直个本?B相 ; 截 过 直直内系么__个线性__处线线错?区__交 ④ , 直 线角质的__的与角别__叫进小度度, 两 一 线 的已的?比平行丽做..知角(则 条 对 外 两另简看行直平分平单点必 直 内 一 条线分组一线的A行垂线讨处平 线 错 点 直个推有直互论的线理行 被 角 有 线③相)角小且,相平明; 第 的 且 平的并只等行的能②三角只行的3仰有有倍角角在条平有;条一是是少理同直分一⑥对_条地_4顶_一线线条两将0_C角_°过.平所互直点:__程④,_若面截相线之写_两_那出两_内,平与间条_来_直么条_,所行已的,_线这度且线不得.知线被.能第两段相的直段解三个决不交同线就条实直际 角的度数是( )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b ,若∠1=55°,则∠2等于( )A .35°B .45°C .55°D .125°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B =6,BC =8,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边BC 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DE 交AC 于点G ,BE =2,三角形CEG 的面积为13.5,下列结论:①三角形ABC 平移的距离是4;②EG =4.5;③AD ∥CF ;④四边形ADFC 的面积为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3.如图,在ABC 中,//EF BC ,ED 平分BEF ∠,且70∠︒=DEF ,则B 的度数为( )A .70°B .60°C .50°D .40°4.如图,已知AB ∥CD, EF ∥C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BCD= ∠DCE;B .∠ABC+∠BCE+∠CEF=360︒;C .∠BCE+∠DCE=∠ABC+∠BCD;D .∠ABC+∠BCE -∠CEF=18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C.射线就是直线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A.∠1=∠3 B.∠2=∠3 C.∠1=∠4 D.∠3=∠47.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A.(1)(2)B.(3)(4)C.(2)(3)D.(1)(4)8.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则回答正确的是()已知:如图,∠BEC=∠B+∠C,求证:AB∥CD证明:延长BE交__※__于点F,则∠BEC=__⊙__+∠C又∵∠BEC=∠B+∠C,∴∠B=▲∴AB∥CD(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A.⊙代表∠FEC B.□代表同位角C.▲代表∠EFC D.※代表AB 9.下列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若0a b->,则a b>B.若0a b-=,则0ab≥C.若0a b-<,则a b<D.若0a b-≠,则0ab≠10.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CE,且∠ADC=∠B:④AB∥CE,且∠BCD=∠BAD.其中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二、填空题11.如图,//AB CD,GF与AB相交于点H,与CD 于F,FE平分HFD∠,若50EHF ∠=︒,则HFE ∠的度数为______.12.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B D 重合,若固定三角形AOB ,将三角形A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周,共有 _________次 出现三角形ACD 的一边与三角形AOB 的某一边平行.13.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1)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4.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28HG cm =,5MG cm =,4MC 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15.如图,直线a ∥b ∥c ,直角∠BAC 的顶点A 在直线b 上,两边分别与直线a ,c 相交于点B ,C ,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__.16.如果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如图所示折叠,那么∠α等于____.17.如图,AB ∥CD ,∠B =75°,∠E =27°,则∠D 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AD ∥BC ,∠D=100°,CA 平分∠BCD ,则∠DAC=________度.19.如图,CB ∥OA ,∠B =∠A =100°,E 、F 在CB 上,且满足∠FOC =∠AOC ,OE 平分∠BOF ,若平行移动AC ,当∠OCA 的度数为_____时,可以使∠OEB =∠OCA .20.如图,直线////a b c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135∠=︒,则2∠等于_______.三、解答题21.(感知)如图①,AB ∥CD ,点E 在直线AB 与CD 之间,连结AE 、BE ,试说明∠BAE+∠DCE=∠AEC ;(探究)当点E 在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试说明∠AEC+∠BAE+∠DCE=360°; (应用)点E 、F 、G 在直线AB 与CD 之间,连结AE 、EF 、FG 和CG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若∠EFG=36°,则∠BAE+∠AEF+∠FGC+∠DCG=______°.22.已知:直线l 分别交AB 、CD 与E 、F 两点,且AB ∥CD .(1) 说明:∠1=∠2;(2) 如图2,点M 、N 在AB 、CD 之间,且在直线l 左侧,若∠EMN +∠FNM =260°, ①求:∠AEM +∠CFN 的度数;②如图3,若EP 平分∠AEM ,FP 平分∠CFN ,求∠P 的度数;(3) 如图4,∠2=80°,点G 在射线EB 上,点H 在AB 上方的直线l 上,点Q 是平面内一点,连接QG 、QH ,若∠AGQ =18°,∠FHQ =24°,直接写出∠GQH 的度数.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 APC ∠ 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 P 作 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5060110APC ∠=+=.问题迁移:(1)如图3,AD BC ,点 P 在射线 OM 上运动,当点 P 在 A 、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BCP β∠=∠.CPD ∠ 、 α∠ 、 β∠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 P 在 A 、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 P 与点 A 、 B 、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 CPD ∠ 、 α∠ 、 β∠ 间的数量关系.24.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______. 问题迁移: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ADP α∠=∠,BCP β∠=∠.(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25.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60B ∠=︒,45D E ∠=∠=︒.(1)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3BCD ACE ∠=∠,求BCD ∠的度数;(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E AB ,并简要说明理由.26.如图1,已知直线PQ ∥MN ,点A 在直线PQ 上,点C 、D 在直线MN 上,连接AC 、AD ,∠PAC =50°,∠ADC =30°,AE 平分∠PAD ,CE 平分∠ACD ,AE 与CE 相交于E . (1)求∠AEC 的度数;(2)若将图1中的线段AD 沿MN 向右平移到A 1D 1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A 1E 平分∠AA 1D 1,CE 平分∠ACD 1,A 1E 与CE 相交于E ,∠PAC =50°,∠A 1D 1C =30°,求∠A 1EC 的度数.(3)若将图1中的线段AD 沿MN 向左平移到A 1D 1如图3所示位置,其他条件与(2)相同,求此时∠A 1EC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得:∠1和∠2是同位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1=5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B解析:B【解析】分析:(1)对应线段的长度即是平移的距离;(2)根据EC 的长和△CEG 的面积求EG ;(3)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详解:(1)因为点B ,E 是对应点,且BE =2,所以△ABC 平行的距离是2,则①错误; ②根据题意得,13.5×2=(8-2)EG ,解得EG =4.5,则②正确;③因为A ,D 是对应点,C ,F 是对应点,所以AD ∥CF ,则③正确;④平行四边形ADFC 的面积为AB ·CF =AB ·BE =6×2=12,则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有:①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平移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3.D解析:D【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EF=14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 的度数即可.【详解】∵ED 平分BEF ∠,且70∠︒=DEF ,∴70DEB ∠=︒∴270140BEF ︒=∠=⨯︒∵//EF BC∴180B BEF ∠+∠=︒∴180********B BEF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相关性质的运用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形中的同旁内角、内错角即可判断.详解:延长DC 到H∵AB ∥CD ,EF ∥CD∴∠ABC+∠BCH=180°∠ABC=∠BCD∠CE+∠DCE=180°∠ECH=∠FEC∴∠ABC+∠BCE+∠CEF=180°+∠FEC∠ABC+∠BCE -∠CEF=∠ABC+∠BCH+∠ECH-∠CEF=18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5.D解析:D【解析】根据真假命题的概念,可知:A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选项错误;B 、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钝角,还应包含直角,选项错误.C 、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选项错误;D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选项正确;故选:D .6.C解析: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由∠2=∠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 ∥BC ,由∠1=∠4,得到AB∥CD.故选C.7.A解析:A【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四句话进行判断.【详解】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它是命题;(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它是命题;(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它不是命题;(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它不是命题.所以,是命题的为(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8.C解析:C【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BEC=∠EFC+∠C,结合∠BEC=∠B+∠C可得出∠B=∠EFC,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出AB∥CD,找出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延长BE交CD于点F,则∠BEC=∠EFC+∠C.又∵∠BEC=∠B+∠C,∴∠B=∠EFC,∴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代表CD,⊙代表∠EFC,▲代表∠EFC,□代表内错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找出∠B=∠EFC 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B、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C、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D、错误,例如a=2,b=0;故选D.【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等式的性质,难度不大.10.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CD,不符合题意;②∵∠3=∠4,∴BC∥AD,符合题意;③∵AB∥CD,∴∠B+∠BCD=180°,∵∠ADC=∠B,∴∠ADC+∠BC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④∵AB∥CE,∴∠B+∠BCD=180°,∵∠BCD=∠BAD,∴∠B+∠BA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故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11.65°【分析】由AB//CD可得∠HFD=130︒,再由FE平分∠HFD可求出∠HFE.【详解】∵∴∠EHF+∠HFD=180°∵∴∠HFD=130°∵平分,∴∠HFE=∠HFD=解析:65°【分析】由AB//CD 可得∠HFD=130︒,再由FE 平分∠HFD 可求出∠HFE .【详解】∵//AB CD∴∠EHF+∠HFD=180°∵50EHF ∠=︒∴∠HFD=130°∵FE 平分HFD ∠,∴∠HFE=12∠HFD=1130652⨯︒=︒ 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也可实际用三角板操作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详解】解:分8种情况讨论:(1)如图1,AD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45°;(2)如图2,解析:8【分析】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也可实际用三角板操作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详解】解:分8种情况讨论:(1)如图1,AD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45°;(2)如图2,当AC 边与OB 平行时,∠BAD =90°+45°=135°;(3)如图3,DC 边与AB 边平行时,∠BAD =60°+90°=150°,(4)如图4,DC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135°+30°=165°,(5)如图5,DC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45°﹣30°=15°;(6)如图6,DC 边与AO 边平行时,∠BAD =15°+90°=105°(7)如图7,DC 边与AB 边平行时,∠BAD =30°,(8)如图8,DC边与AO边平行时,∠BAD=30°+45°=75°;综上所述:∠BAD的所有可能的值为:15°,30°,45°,75°,105°,135°,150°,165°.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示意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平行平行垂直【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由,得出a∥c;根据垂直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可由,得到a∥c;根据,,得到a⊥c.故答案为平行,平行,垂直.点睛:由平解析:平行 平行 垂直【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由//,//a b b c ,得出a ∥c ;根据垂直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可由,a b b c ⊥⊥,得到a∥c;根据//a b ,b c ⊥,得到a⊥c.故答案为平行,平行,垂直.点睛:由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求解(1),因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求解(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3). 14.130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解析:130cm 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直角梯形EFGH 是由直角梯形ABCD 平移得到的,∴梯形EFGH ≌梯形ABCD ,∴GH=CD ,BC=FG ,∵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S 梯形ABCD -S 梯形EFMD =S 梯形EFGH -S 梯形EFMD ,∴S 阴影=S 梯形MGHD =12(DM+GH )•GM=12(28-4+28)×5=130(cm 2). 故答案是13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15.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 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解析: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b∥c∴∠2+∠4=180°,则∠4=180°-∠2,∵∠BAC是直角,∴∠3+∠4=180°-∠1+180°-∠2,∴90°=360°-(∠1+∠2),∴∠1+∠2=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解析: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12DCF DCE ∠=∠,∴∠α=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7.48°【分析】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EFC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AB∥CD,∠B=75°解析:48°【分析】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EFC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AB∥CD,∠B=75°,∴∠EFC=∠B=75°,又∵∠EFC=∠D+∠E,且∠E=27°,∴∠D=∠EFC﹣∠E=75°﹣27°=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性质.18.40°【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详解】∵AD∥BC,∴∠BCD=180°-∠D=80°,又∵CA平分∠BCD,∴解析:40°【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详解】∵AD∥BC,∴∠BCD=180°-∠D=80°,又∵CA平分∠BCD,∴∠ACB=12∠BCD=40°,∴∠DAC=∠ACB=40°.【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9.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解析: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又因为∠OEB=∠EOC+∠ECO=40°+x.当∠OEB=∠OCA,a=80°-x,40°+x=a,解得∠OCA=60°.【点睛】本题考查角度变换和平行线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20.【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35°,然后进一步得出∠4的度数,从而再次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如图所示,∵,,∴,∴∠4=90°−∠3=55°,∵,∴∠2解析:55︒【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35°,然后进一步得出∠4的度数,从而再次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 b ,135∠=︒,∴335∠=︒,∴∠4=90°−∠3=55°,∵////a b c ,∴∠2=∠4=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感知】见解析;【探究】∠BAE+∠AEC+∠DCE=360°;【应用】396°.【分析】感知:如图①,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探究:如图2中,作EG∥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应用:作FH∥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理由如下,【感知】过E点作EF//AB∵AB//CD∴EF//CD∵AB//CD∴∠BAE=∠AEF∵EF//CD∴∠CEF=∠DCE∴∠BAE+∠DCE=∠AEC.【探究】过E点作AB//EG.∵AB//CD∴EG//CD∵AB//CD∴∠BAE+∠AEG=180°∵EG//CD∴∠CEG+∠DCE=180°∴∠BAE+∠AEC+∠DCE=360°【应用】过点F作FH∥AB.∵AB ∥CD ,∴FH ∥CD ,∴∠BAE+∠AEF+∠EFH=360°,∠HFG+∠FGC+∠GCD=360°,∴∠BAE+∠AEF+∠EFH+∠HFG+∠FGC+∠GCD=720°,∴∠BAE+∠AEF+∠EFH+∠HFG+∠FGC+∠GCD+∠EFG=720°+36°,∴∠BAE+∠AEF+∠FGC+∠DCG=720°-360°+36°=396°故答案为39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理由见解析;(2)①80°,②40°;(3)38°、74°、86°、12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证;(2)①过拐点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理即可得到答案;②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角的度数; (3)分情况讨论,画出图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分别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AB CD1EFD ∴∠=∠,2EFD ∠=∠12∠∠∴=; (2)①分别过点M ,N 作直线GH ,IJ 与AB 平行,则//////AB CD GH IJ ,如图:AEM EMH ∴∠=∠,CFN FNJ ∠=∠,180HMN MNJ ∠+∠=︒,()80AEM CFN EMH FNJ EMN MNF HMN MNJ ∴∠+∠=∠+∠=∠+∠-∠+∠=︒;②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AEP ∠=∠,4CFP ∠=∠, ∵EP 平分∠AEM ,FP 平分∠CFN , ∴11344022AEP CFP AEM CFM ∠+∠=∠+∠=∠+∠=︒, 即40P ∠=︒;(3)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由已知条件可得80BEH ∠=︒,①如图:118082EPG BEH AGQ ∠=︒-∠-∠=︒182HPQ EPG ∴∠=∠=︒11118074GQ H EHQ HPQ ∴∠=︒-∠-∠=︒ ②如图:104 BPH FHP BEH∠=∠+∠=︒,22122BQ H BPH AGQ∴∠=∠+∠=︒;③如图:56BPH BEH FHP∠=∠-∠=︒,3338BQ H BPH AGQ∴∠=∠-∠=︒;④如图:104BPH BEH FHP ∠=∠+∠=︒ ,4486GQ H BPH AGQ ∴∠=∠-∠=︒;综上所述,∠GQH 的度数为38°、74°、86°、12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辅助线的作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23.(1)∠CPD=∠α+∠β,理由见解析;(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分析】(1)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根据题意得出AD ∥PE ∥BC ,从而利用平行线性质可知α∠=∠DPE ,β∠=∠CPE ,据此进一步证明即可;(2)根据题意分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以及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两种情况逐一分析讨论即可.【详解】(1)∠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理由如下:如图4,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EPD ,β∠=∠CPE ,∴∠CPD=∠CPE −∠E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5,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综上所述,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4.110︒;(1)CPD αβ∠=∠+∠;理由见解析;(2)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 αβ∠=∠-∠;当点P 在射线AM 上时,CPD βα∠=∠-∠.【分析】问题情境:理由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到 PE ∥AB ∥CD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过点P 作PQ AD ,得到PQ AD BC 理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P DPQ ∠=∠,BCP CPQ ∠=∠,即可得到CPD DPQ CPQ ADP BCP αβ∠=∠+∠=∠+∠=∠+∠(2)分情况讨论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以及点P 在射线AM 上时,两种情况,然后构造平行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通过推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问题情境:∵AB ∥CD ,PE AB∴PE ∥AB ∥CD , ∴∠A+∠APE=180°,∠C+∠CPE=180°,∵∠PAB=130°,∠PCD=120°,∴∠APE=50°,∠CPE=60°,∴∠APC=∠APE+∠CPE=50°+60°=110°;(1)CPD αβ∠=∠+∠过点P 作PQ AD .又因为AD BC ∥,所以PQ AD BC则ADP DPQ ∠=∠,BCP CPQ ∠=∠所以CPD DPQ CPQ ADP BCP αβ∠=∠+∠=∠+∠=∠+∠(2)情况1:如图所示,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过P 作PE ∥AD ,交ON 于E ,∵AD ∥BC ,∴AD ∥BC ∥PE ,∴∠DPE=∠ADP=∠α,∠CPE=∠BCP=∠β,∴∠CPD=∠DPE-∠CPE=∠α-∠β情况2:如图所示,当点P 在射线AM 上时,过P 作PE ∥AD ,交ON 于E ,∵AD ∥BC ,∴AD ∥BC ∥PE ,∴∠DPE=∠ADP=∠α,∠CPE=∠BCP=∠β,∴∠CPD=∠CPE-∠DPE=∠β-∠α【点睛】本题主要借助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25.(1)180BCD ACE ∠+∠=︒,理由详见解析;(2)135°;(3)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分析】(1)依据∠BCD=∠ACB+∠ACD=90°+∠ACD ,即可得到∠BCD+∠ACE 的度数;(2)设∠ACE=α,则∠BCD=3α,依据∠BCD+∠ACE=180°,即可得到∠BCD 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当∠BCD 等于150°或30°时,CE//4B.【详解】解:(1)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BCD ACE ACD ACE ∠+∠=︒+∠+∠9090180=︒+︒=︒;(2)如图①,设ACE α∠=,则3BCD α∠=,由(1)可得180BCD ACE ∠+∠=︒,∴3180αα+=︒,∴45α=,∴3135BCD α∠==︒;(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当//AB CE 时,180120BCE B ∠=︒-∠=︒, 又90DCE ∠=︒,∴36012090150BCD ∠=︒-︒-︒=︒;②如图2所示,当//AB CE 时,60BCE B ∠=∠=︒, 又90DCE ∠=︒,∴906030BCD ∠=︒-︒=︒.综上所述,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1)∠AEC =130°;(2)∠A 1EC =130°;(3)∠A 1EC =40°.【解析】【分析】(1)由直线PQ ∥MN ,∠ADC=∠QAD=30°,可得∠PAD=150°,再求∠PAE=75°,可得∠CAE=25°;由∠PAC=∠ACN,求得∠ECA=25°,故∠AEC=180°﹣25°﹣25°;(2)先求出∠QA1D1=30°,∠PA1D1=150°,再求出∠PA1E=∠EA1D1=75°,再求出∠CAQ=130°,∠ACN=50°,根据平分线定义得∠ACE=25°,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性质可求∠CEA1;(3)根据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求得∠QA1E=∠2=15°,∠ACE=∠ECN=∠1=25°,再由∠CEA1=∠1+∠2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如图1所示:∵直线PQ∥MN,∠ADC=30°,∴∠ADC=∠QAD=30°,∴∠PAD=150°,∵∠PAC=50°,AE平分∠PAD,∴∠PAE=75°,∴∠CAE=25°,可得∠PAC=∠ACN=50°,∵CE平分∠ACD,∴∠ECA=25°,∴∠AEC=180°﹣25°﹣25°=130°;(2)如图2所示:∵∠A1D1C=30°,线段AD沿MN向右平移到A1D1,PQ∥MN,∴∠QA1D1=30°,∴∠PA1D1=150°,∵A1E平分∠AA1D1,∴∠PA1E=∠EA1D1=75°,∵∠PAC=50°,PQ∥MN,∴∠CAQ=130°,∠ACN=50°,∵CE平分∠ACD1,∴∠ACE=25°,∴∠CEA1=360°﹣25°﹣130°﹣75°=130°;(3)如图3所示:过点E作FE∥PQ,∵∠A1D1C=30°,线段AD沿MN向左平移到A1D1,PQ∥MN,∴∠QA1D1=30°,∵A1E平分∠AA1D1,∴∠QA1E=∠2=15°,∵∠PAC=50°,PQ∥MN,∴∠ACN=50°,∵CE平分∠ACD1,∴∠ACE=∠ECN=∠1=25°,∴∠CEA1=∠1+∠2=15°+25°=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熟练运用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推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全章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相交线(1)学习内容:相交线.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对顶角.邻补角的位置关系的过程;2.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3.知道“对顶角相等”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说理.重点、难点: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相等”是重点;正确区别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和运用“对顶角相等”说理是难点.教学资源的使用:课件.导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投影1)下图是一段铁路桥梁的侧面图,找出图中的相交线、平行线.“米”字形中的线段都相交,“米”字形中间的线段都平行,等等.相交线和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我们将在前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同时还要介绍一些有关推理证明的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学习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二)互动探究(投影2)面是一把剪刀,你能联想到什么几何图形?两条直线相交,如图.1B 23B4OBB ACBDB上图中两条相交直线形成的四个角中,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六对角,即:∠1和∠2、∠1和∠3、∠1和∠4、∠2和∠3、∠2和∠4、∠3和∠4.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你能将上面的六对角分类吗?可分为两类:∠1和∠2、1和∠4、∠2和∠3、∠3和∠4为一类,它们的和是180º;∠1和∠3、∠2和∠4为二类,它们相等.第一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条边公共,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讨论:邻补角与补角有什么关系?邻补角是补角的一种特殊情况,数量上互补,位置上有一条公共边,而互补的角与位置无关.第二类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公共的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角,互为对顶角.思考:〔投影3〕下列图形中有对顶角的是()〕注意:对顶角形成的前提条件是两条直线相交,而邻补角不一定是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每个角的对顶角只有一个,而每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在用剪刀剪布片的过程中,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在这过程中,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研究下面的问题.如图,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1和∠3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和∠3相等.∵∠1+∠2=180º,∠2+∠3=180º .∴∠1=∠3(同角的补角相等)同理∠2和∠4相等.这就是说:对顶角相等.你能利用这个性质回答上面的问题吗?因为剪刀的构造可以看成两条相交的直线,所以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互为对顶角,由于对顶角相等,因此,两个把手之间的角与剪刀刃之间的角始终相等.(三)应用示例(投影4)如图,直线a、b相交,∠1=400,求∠2、∠3、∠4的度数.解:∵∠1+∠2=180º,∴∠2=180º—∠1=180º—40º=140º.1234OBACD1B 23B4OBACD∠3=∠1=40º,∠4=∠2=140º.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课本5面练习.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习题5.1中2题,预习“垂线”一节. 课后反思:相 交 线(2)学习内容: 垂线.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的概念.2.理解垂线的性质1.3.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重点.难点:垂线的概念、性质1和画法是重点;画线段和射线的垂线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使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取两根木条a 、b ,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 ,转动木条b.当b 的位置变化时,a 、b 所成的角α是也会发生变化,当α=90º时;垂直.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自主学习显然,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即两条直线相交成90º的情况.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 垂直于直线CD ,记作AB ⊥CD ,垂足为O.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如:〔投影2〕aOBAC D十字路口的两条道路方格本的横线和竖线铅(二)交流展示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思考:(投影3)下面所叙述的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②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①②③都是垂直的.(三)互动探究探究(投影4):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3)经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由画图可知:(1)可以画无数条; (2)可以画一条; (3)可以画一条.这就是说,经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一条垂线,即: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四)解决疑难、适度拓展①“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②“过一点”中的“点”在直线上或在直线外. (五)总结梳理1.垂线的概念,垂直的表示;2.垂直的性质1;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课本5面练习1、2题.3.垂线的画法.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课本8面3、4、5题,预习下一节.课后反思:相交线(3)学习内容:垂线段.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段的概念.2.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重点、难点:“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是重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课本图5.1-8),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 处, 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说到最短,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点P ,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呢?把江河看成直线l ,那么原问题就是这样的数学问题:在连接直线l 外一点P 与直线l 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垂线段最短的性质. (二)互动探究演示:在黑板上固定木条l , l 外一点P ,木条a 一端固定在点P ,使之与l 相交于点A.左右摆动木条a , l 与a 的交点A 随之变动,线段PA 的长度也随之变化,a 与l 的位置关系怎样时,PA 最短? a 与l 垂直时,PA 最短.这时的线段PA 叫做垂线段. (投影2)画出PA 在摆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点A 1、A 2、A 3……在l 上,连接PA 1、PA 2、PA 3……,P O ⊥ l ,垂足为O ,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 、PA 1、PA 2、PA 3……的长短,可知垂线段PO 最短.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 垂线段最短.(二)自主学习我们知道,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 O 就是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三)解决疑难、适度拓展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四)总结梳理1.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2.垂线的性质2及应用.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投影3)1.判断正确与错误,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若错误,请更正.lPaAbaCBA EDBAl PO A 2 A 1 … A 3(1)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的一点间的线段的长度是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2)线段AE是点A到直线BC的距离.(3)线段CD的长是点C到直线AB的距离.2.(投影4)已知直线a、b,过点a上一点A作AB⊥a,交b于点B,过B作BC⊥b 交a 上于点C.请说出线段AE的长是哪一点到哪一条直线的距离?CD的长是哪一点到哪一条直线的距离?3.课本中水渠该怎么挖?在图上画出来.如果图中比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完成课本8面6题,预习习题5.1中7—11题.课后反思:练习课学习内容:习题5.1中7—13题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平行线垂线的概念.2.会用平行线.垂线解决问题.重点难点:重点是做练习,难点是平行线.垂线的应用.教学资源的使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对顶角和邻补角:有并且两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有并且的两个角是邻补角.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一个角的邻补角只有一个C.补角即为邻补角D.对顶角的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3.垂直和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叫做的垂线.〔2〕题 [3]题 〔4〕题(2)(投影)如图,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且∠3=260,则∠1= . 4.垂直的性质:(1)经过一点有且只有 与 垂直;(2)垂线段 .〔注〕性质(1)说明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是垂线作图的依据;性质(2)是定义点到直线距离的依据.(3)如图,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C =900,其中最长的线段 是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4〕如图,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D 到直线BC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B 到直线CD 的距离,线段 的长度表示点A 、B 之间的距离.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这一节做一些练习. (二).应用示例例1如图,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AB 上由A 向B 行驶,MN 分别是位于公路AB 两侧的村庄.(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 上点P 位置时,距离村庄M 最近,行驶到点Q 位置时,距离村庄N 最近,请在图中的AB 上分别画出点P.Q 的位置;(2)当汽车从A 出发向B 行驶时,在哪一个位置到村庄M.N 的路程之和最短?请在图中标出这个位置.例2 如图,直线AB.CD 相交于点0,OD 平分∠BOF ,EO ⊥CD 于O ,∠EOF=1180,求∠COA 的度数.(三)互动探究讨论习题5.1中7—13题.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 ,B ,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 ,PB=5cm ,PC=2cm ,则点P 到 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2.如图所示,AD ⊥BD ,BC ⊥CD ,AB=a , BC=b ,则BD 的范围是〔 〕 A.大于a B.小于bC.大于a 或小于bD.大于b 且小于a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习题5.1中10、11题.·M ·NBAA BC DEF 112131O ABCDEFO2、预习“平行线”.课后反思:平行线及其判定(1)学习内容:平行线和平行公理.学习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概念,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2.掌握平行公理及平行线的画法.3.平行公理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及平行公理是重点;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根据几何语言画出图形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情景导入(投影1)我们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除相交外,两条直线还存在其它的位置关系吗?看下面的图片:双杆上面的两根横杆,支撑横杆的直干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吗?游泳池中分隔泳道的线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交吗?屏风的折处和边所在的直线相交吗?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样的问题.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1.平行线.2.平行公理.(二)互动探究:1.平行线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把它们想象成三条直线.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 相交逐步变为在右侧与b 相交.想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 与直线b 不相交的位置呢?有,这时直线a 与直线b 左右两旁都没有交点.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记作“AB ∥CD ”.注意:①“同一平面内”是前提,以后我们会知道,在空间即使不相交,可能也不平行;②平行线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线段或两条射线平行,就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③“不相交”就是说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归纳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动手画一画. 相交和平行两种.注意:这里所指的两条直线是指不重合的直线. 2.平行公理再来看上面的实验,想象一下,在转动木条a 的过程中,有几个位置能使a 与b 平行? 有且只有一个位置使a 与b 平行. 如图,过点B 画直线a 的平行线,能画几条?试试看. 只能画一条.从实验和作图,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事实?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一基本事实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我们称它为公理,这个结论叫做平行公理.在上图中,过点C 画直线a 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 画的的平行线平行吗?试试看.过点C 画的直线a 的平行线与过点B 画的直线a 的平行线相互平行. 这说是说,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符号语言:∵b ∥a ,c ∥a ∴b ∥c.如果b 与c 不平行,那么经过直线外一点就有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上面的结论是平行公理的推论.(三)总结梳理1.什么是平行线?“平行”用什么表示?2.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3.平行公理及推论是什么?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投影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相交就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平行于直线AB 的直线只有一条.(3)如果几条直线都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几条直线都互相平行. 2.课本13面练习.a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课本16面2题.2.预习“平行线的判定”. 课后反思:平行线及其判定(2)学习内容: 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1.学习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会用判定定理解决问题.3.经历探索两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重点、难点:探索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重点,理解“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投影1)如图1,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 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 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 与木条b 平行?图1 图2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学习平行线的判定. (二)互动探究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13面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3 2bac41cba 43215 6 87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如图,∠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 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符号语言:∵∠1=∠2 ∴AB ∥CD.如图(课本14面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投影2)如图2,(1)如果∠2=∠3,能得出a ∥b 吗?(2)如果∠2+∠4=180°,能得出a ∥b 吗?(1)∵∠2=∠3(已知)∠3=∠1(对顶角相等) ∴∠1=∠2 (等量代换) ∴a ∥b (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3 ∴a ∥b. (2)∵ ∠4+∠2=180°,∠4+∠1=180° (已知)∴∠2=∠1 (同角的补角相等) ∴a ∥b. (同位角相等,条直线平行) 你能用文字语言概括上面的结论吗?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 ∵∠4+∠2=180° ∴ a ∥b.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完成课本15面练习1,补充(3)由∠A+∠ABC =1800可以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依据是什么?2.课本16面2题.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作业16面1、2题.2.预习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课后反思:DC B A平行线及其判定(3)学习内容: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初步了解推理论证的方法,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3.初识符号语言的运用. 重点.难点:直线平行的条件及运用是重点;会正确的书写简单的推理过程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学习过哪些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投影1)(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3)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平行线的判定的应用. (二)例题导引(投影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答:这两条直线平行. ∵b ⊥a c ⊥a (已知) ∴∠1=∠2=90°(垂直的定义) ∴b ∥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你还能用其它方法说明b ∥c 吗? 方法一: 如图(1),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方法二:如图(2),利用“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说明.(1) (2)cba21cba21cba21注意:本例也是一个有用的结论.(投影3)如图,点B 在DC 上,BE 平分∠ABD ,∠DBE=∠A ,则B E ∥AC ,请说明理由. 分析:由BE 平分∠ABD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联系∠DBE=∠A ,我们又可以知道什么?由此能得出B E ∥AC 吗?为什么?解:∵BE 平分∠ABD ∴∠ABE=∠DBE (角平分线的定义)又∠DBE=∠A ∴∠ABE=∠A (等量代换)∴B E ∥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注意:用符号语言书写证明过程时,要步步有据. 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1.(投影2)如图,∠1=∠2=55°,试说明直线AB ,CD 平行?.1题 2题2.如图所示,已知直线a ,b ,c ,d ,e ,且∠1=∠2,∠3+∠4=180°,则a 与c 平行吗?•为什么?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1.完成课本17面7.2.预习习题5.2中剩余题目. 课后反思:练 习 课学习内容:复习平行线的判定. 学习目标:1.复习平行线的判定.2.会运用平行线的判定解决问题.3.开拓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是做一些练习,难点是练习时符号语言的运用.ABCD E3 A BCDEF21d ecb a3412A.1个B.2个C.3个D.4个导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 有且只有 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 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4.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的 的两个角叫做同位角;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 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在截线的 ,被截直线 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5.平行线的判定(1) ,两直线平行. (2) ,两直线平行. (3) ,两直线平行. 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这一节做一些练习,复习平行线的性质. (二)例题导引例 如图,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有( ) ①因为∠1=∠2,所以BC ∥AD ; ②因为∠2=∠3,所以AB ∥CD ; ③因为∠BCD+∠ADC=180°,所以BC ∥AD ; ④因为∠BCD+∠ADC=180°,所以BC ∥AD.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平行;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若a ∥b ,b ∥c ,则a 与c 不相交.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直线的位置关系可能是〔 〕A.平行或相交B.垂直或相交C.垂直或平行D.平行.垂直或相交3.如图,点E 在CD 上,点F 在BA 上,G 是AD 延长线上一点. (1)若∠A=∠1,则可判断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 (2)若∠1=∠_________,则可判断AG ∥BC ,因为_________. (3)若∠2+∠________=180°,则可判断CD ∥AB ,因为____________.4.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 需要AB 边与CD 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5.不相邻的两个直角,如果它们有一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另一边相互〔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平行或垂直或相交ABCD4 132 GE21D C B A6.如图,AB ∥EF ,∠ECD=∠E ,则CD ∥AB.说理如下:∵∠ECD=∠E ( ) ∴CD ∥EF ( ) 又AB ∥EF ( ) ∴CD ∥AB ( ).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 预习下一节.平行线的性质(1)学习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学习目标:1.学习平行线的性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性质的过程. 重点、难点:直线平行的性质是重点;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 投影仪. 导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怎样判定两条直线平行?这就是说,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一)呈现目标 1.平行线的性质.2.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继续学习符号语言.(二)互动探究 利用练习本上的横线画两条平行线a ∥b ,然后画一条直线c 与这两条直线相交,标出所形成的八个角,如图. 度量这些角的度数,把结果填入表内:哪些角是同位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哪些角是内错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哪些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 ,同样度量并计算各个角度数,这种数量关系还成立吗?cb a 43215 7 86 FEDCB A那么由此你得到怎样的事实:1.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相等.3.平行线被第三条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思考: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有什么关系?由角的数量关系得出两条直线平行是“判定”,由两条直线平行得出角的数量关系是“性质”,因此,两者的条件和结论正好互换.你能根据性质1,推出性质2吗?如上图,∵a∥b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1(对顶角相等) ∴∠2=∠3.对于性质3,你能写出类似的推理过程吗?(三)总结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能画图说明吗?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独立完成课本21面练习1题.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习题5.3中草药2.3题.2.预习下节例题.课后反思:平行线的性质(2)学习内容:平行线的性质.学习目标:1.学习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经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过程,掌握学习技能.重点.难点:平行线的性质是重点;综合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难点.教学资源的利用:投影仪.导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平行线有哪些性质?2.你能画图说明吗?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平行线性质的应用研究. (二)例题导引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线全部分,量得∠D=100°,∠C=115°, 梯形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分析:梯形有什么特征?∠A 与∠D 、∠B 与∠C 有什么关系? 解:∵AB ∥CD ∴∠A+∠D=180°,∠B +∠C=180°∴∠A=180°-∠D=180°-100°=80° ∠B=180°-∠C=180°-115°=65°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80°,65°. (三)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课本21面练习2题. (四)总结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性质,要注意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行线的判定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我们能准确地运用.三、强化训练、当堂达标分组讨论习题5.3中6、7题. 四、设计问题、布置预习1.完成课本22面4、5题2.预习“命题、定理”. 课后反思:平行线的性质(3)学习内容: 命题与定理. 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定理.的含义.2.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3.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性. 重点.难点:命题及组成是重点;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难点. 教学资源的利用: 多媒体. 导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我们平常说的话细究起来是有区别的,例如,“你吃饭了吗?”与“今天天气不好”就有区别,前一句表示疑问,没有作出判断,后一句作出了判断.数学中象这类对某件事情作D C BA出判断的语句还很多,值得我们研究.二、呈现目标、任务导学(一)呈现目标命题、命题的组成、定理.(二)互动探究再来看几个句子(投影):①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②等式两边都加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内错角不相等;⑤同位角相等.这些语句都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了“是”或“不是”的判断,象这样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思考:(投影)下列语句是命题吗?为什么?①蓝蓝的天空白云飘;②这不是坑人吗?③画AB∥CD.不是命题.因为它们只是对某件事情进行了陈述,表达了疑问,并没有作出判断.(三)自主学习1.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的部分是结论.例如,上面命题①中,“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是已知事项,是题设,“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是结论.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怎样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呢?我们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如,上面命题⑤可改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2.上面的命题中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如果是假命题,题设成立,不一定能保证结论成立.要确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必须通过推理证实,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通过证明是真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是推理的依据;要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四)合作求解1.请你把上面的命题②.③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2.探究:(投影3)下面的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锐角小于它的余角;(2)若a2>b2则,a>b.(3)如图,如果∠1=∠2,C E∥BF,那么AB∥CD;(1)是假命题,如65º角的余角是350,而65º大于35º.(2)是假命题,如当a=-3,b=-2时a2>b2,而a<b.(3)是真命题.说明:∵C E∥BF∴∠C=∠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知)∴∠C=∠1(等量代换)A BC DEF12。
中考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中考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画射线E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与∠2是同旁内角B.∠A与∠1是同位角C.∠3与∠A是同旁内角D.∠3与∠4是内错角2.下列说法: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④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其中正确的有()A.0个B.1个C.2个D.3个3.①如图1,AB∥CD,则∠A +∠E +∠C=180°;②如图2,AB∥CD,则∠E =∠A +∠C;③如图3,AB∥CD,则∠A +∠E-∠1=180° ;④如图4,AB∥CD,则∠A=∠C +∠P.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4.下列说法: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⑤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E,DF∥AB.若∠AEC=100°,则∠D等于()A.70°B.80°C.90°D.10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C.射线就是直线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①若a与c相交,b与c相交,则a与b相交;②若a∥b,b∥c,那么a∥c;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垂直三种.A.3个 B.2个 C.1个 D.0个8.如图,如果AB∥EF,EF∥CD,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1+∠2−∠3=90°B.∠1−∠2+∠3=90°C.∠1+∠2+∠3=90°D.∠2+∠3−∠1=180°9.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当光线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在空气中平行的两条入射光线,在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也是平行的.若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且∠1=122°,则∠2=()A.61°B.58°C.48°D.41°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个数为().①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垂直.②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11.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B=∠5,③∠3=∠4,④∠5=∠D,⑤∠B+∠BCD=180°,其中能够得到AD∥BC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能够得到AB∥CD 的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12.如图,已知∠1=(3x+24)°,∠2=(5x+20)°,要使m∥n,那么∠1=_____(度).13.已知直线AB ∥CD ,点P 、Q 分别在AB 、CD 上,如图所示,射线PB 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至PA 便立即回转,并不断往返旋转;射线QC 按顺时针方向每秒1°旋转至QD 停止,此时射线PB 也停止旋转.(1)若射线PB 、QC 同时开始旋转,当旋转时间30秒时,PB'与QC'的位置关系为_____; (2)若射线QC 先转45秒,射线PB 才开始转动,当射线PB 旋转的时间为_____秒时,PB′∥QC′.14.如图, 已知//AB CF ,//CF DE , 90BCD ∠=︒,则D B ∠-∠=_________15.如图,已知,∠ABG 为锐角,AH ∥BG ,点C 从点B (C 不与B 重合)出发,沿射线BG 的方向移动,CD ∥AB 交直线AH 于点D ,CE ⊥CD 交AB 于点E ,CF ⊥AD ,垂足为F (F 不与A 重合),若∠ECF =n°,则∠BAF 的度数为_____度.(用n 来表示)16.镇江市旅游局为了亮化某景点,在两条笔直且互相平行的景观道MN 、QP 上分别放置A 、B 两盏激光灯,如图所示.A 灯发出的光束自AM 逆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回转;B 灯发出的光束自BP 逆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回转,两灯不间断照射,A 灯每秒转动12°,B 灯每秒转动4°.B 灯先转动12秒,A 灯才开始转动.当B 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 之前,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时A 灯旋转的时间是 .17.如图,已知EF∥GH,A、D为GH上的两点,M、B为EF上的两点,延长AM于点C,AB平分∠DAC,直线DB平分∠FBC,若∠ACB=100°,则∠DBA的度数为________.18.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19.如图,a∥b,∠2=∠3,∠1=40°,则∠4的度数是______度.20.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 1 所示,现将 45°的三角尺ADE 固定不动,将含 30°的三角尺ABC 绕顶点 A 顺时针转动(旋转角不超过 180 度),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 2:当∠BAD=15°时,BC∥DE.则∠BAD(0°<∠BAD<180°)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EF MN,点,A B分别为EF,MN上的点.21.已知直线//(1)如图1,若120FAC ACB ∠=∠=︒,12CAD FAC ∠=∠, 12CBD CBN ∠=∠,求CBN ∠与ADB ∠的度数;(2)如图2,若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则ADB =∠_________︒; (3)若把(2)中“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改为“FAC ACB m ∠=∠=︒,1CAD FAC n ∠=∠, 1CBD CBN n∠=∠”,则ADB =∠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22.已知//AB CD ,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点G 为平面内一点,连接EG 、FG .(1)如图,当点G 在AB 、CD 之间时,请直接写出AEG ∠、CFG ∠与G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2)如图,当点G 在AB 上方时,且90EGF ︒∠=, 求证:90︒∠-∠=BEG DFG ;(3)如图,在(2)的条件下,过点E 作直线HK 交直线CD 于K , FT 平分DFG ∠交HK 于点T ,延长GE 、FT 交于点R ,若ERT TEB ∠=∠,请你判断FR 与HK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不可以直接用三角形内角和180°)23.阅读下面材料:彤彤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 //CD ,E 为AB ,CD 之间一点,连接BE ,DE ,得到∠BED . 求证:∠BED =∠B +∠D .彤彤是这样做的:过点E 作EF //AB ,则有∠BEF =∠B .∵AB //CD ,∴EF //CD .∴∠FED =∠D .∴∠BEF +∠FED =∠B +∠D .即∠BED =∠B +∠D .请你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1)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若∠ABC =60°,∠ADC =70°,求∠BED 的度数; (2)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设∠ABC =α,∠ADC =β,直接写出∠BED 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24.如图1,AB CD ∥ ,130PAB ∠=︒ ,120PCD ∠=︒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按小明的思路,求APC ∠的度数;(问题迁移)(2)如图2,//AB CD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记PAB α∠=,PCD β∠=,当点P 在B 、D 两点之间运动时,问APC ∠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问题应用):(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B 、D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O 、B 、D 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APC ∠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25.(1)①如图1,//AB CD ,则B 、P ∠、D ∠之间的关系是 ;②如图2,//AB CD ,则A ∠、E ∠、C ∠之间的关系是 ;(2)①将图1中BA 绕B 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Q (如图3).证明:123BPD ∠=∠+∠+∠②将图2中AB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交CD 于H (如图4)证明:360E C CHA A ∠+∠+∠+∠=︒(3)利用(2)中的结论求图5中A B C D E F G ∠+∠+∠+∠+∠+∠+∠的度数. A B C D E F G ∠+∠+∠+∠+∠+∠+∠=26.如图1,//PQ MN ,点A ,B 分别在MN ,QP 上,2BAM BAN ∠=∠射线AM 绕A 点顺时针旋转至AN 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BP 绕B 点顺时针旋转至BQ 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AM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2度,射线BQ 转动的速度是每秒1度.(1)直接写出QBA ∠的大小为_______;(2)射线AM 、BP 转动后对应的射线分别为AE 、BF ,射线BF 交直线MN 于点F ,若射线BP 比射线AM 先转动30秒,设射线AM 转动的时间为t ()0180t <<秒,求t 为多少时,直线//BF 直线AE ?(3)如图2,若射线BP 、AM 同时转动m ()090m <<秒,转动的两条射线交于点C ,作120ACD ∠=︒,点D 在BP 上,请探究BAC ∠与BCD ∠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根据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的概念解答即可.【详解】解:A .∠B 与∠2是BC 、DE 被BD 所截而成的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B .∠A 与∠1不是同位角,故本选项错误;C .∠3与∠A 是AE 、DE 被AD 所截而成的同旁内角,故本选项正确;D .∠3与∠4是内错角AD 、CE 被ED 所截而成的内错角,故本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内错角以及同旁内角,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2.A解析:A【分析】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判断①③错误;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判断②错误;据线段的性质可判断④错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在同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①错误;②对顶角相等,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②错误;③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故③错误;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④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公理、平行线的性质、相等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有关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C【详解】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180°,∠C+∠CEF=180°,所以∠A+∠AEC+∠C=∠A+∠AEF+∠C+∠CEF=180°+180°=360°,则①错误;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C=∠CEF,所以∠A+∠C=∠AEC+∠AEF=∠AEC,则②正确;③如图3,过点E作EF∥AB,因为AB∥CD,所以AB∥EF∥CD,所以∠A+∠AEF=180°,∠1=∠CEF,所以∠A+∠AEC-∠1=∠A+∠AEC-∠CEF=∠A+∠AEF=180°,则③正确;④如图4,过点P作PF∥AB,因为AB∥CD,所以AB∥PF∥CD,所以∠A=∠APF,∠C=∠CPF,所以∠A=∠CPF+∠APC=∠C+∠APC,则④正确;故选C.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直线公理对①进行判断;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对②进行判断;根据线段公理对③进行判断;根据角的定义对④进行判断;根据线段的中点的定义对⑤进行判断.详解:根据直线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①正确;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所以②错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③正确;有一个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所以④错误;若AB=BC,且B点在AB上,则点B是AC的中点,所以⑤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B解析:B【解析】因为AB∥DF,所以∠D+∠DEB=180°,因为∠DEB与∠AEC是对顶角,所以∠DEB=100°,所以∠D=180°﹣∠DEB=80°.故选B.6.D解析:D【解析】根据真假命题的概念,可知:A、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选项错误;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钝角,还应包含直角,选项错误.C、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选项错误;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选项正确;故选:D.7.B解析:B【解析】①若a与b相交,b与c相交,则a与c相交或平行,故本小题错误;②若a∥b,b∥c,则a∥c;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上面说法正确;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正确;④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两种,故不正确.因此只有②③正确.故选:B.8.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3=∠COE,∠2+∠BOE=180°,进而得出∠2+∠3-∠1=180°.【详解】∵EF∥CD∴∠3=∠COE∴∠3−∠1=∠COE−∠1=∠BOE∵AB∥EF∴∠2+∠BOE=180°,即∠2+∠3−∠1=18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9.B解析:B【分析】由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3的度数,由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2的度数.【详解】如图,∵水面和杯底互相平行,∴∠1+∠3=180°,∴∠3=180°﹣∠1=180°﹣122°=58°.∵水中的两条折射光线平行,∴∠2=∠3=5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牢记“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C解析:C【分析】根据在同一平面内,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直的性质、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点到直线的距离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平行,故①不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故②不正确;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故③正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故④不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⑤不正确;∴不正确的有①②④⑤四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线相交、直线垂直、直线平行以及垂线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二、填空题11.①④ ②③⑤【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1=∠2,∴AD∥BC;②∵∠B=∠5,解析:①④ ②③⑤【分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1=∠2,∴AD∥BC;②∵∠B=∠5,∴AB∥DC;③∵∠3=∠4,∴AB∥CD;④∵∠5=∠D,∴AD∥BC;⑤∵∠B+∠BCD=180°,∴AB∥CD,∴能够得到AD∥BC的条件是①④,能够得到AB∥CD的条件是②③⑤,故答案为①④,②③⑤.【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熟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75【分析】直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1+∠3=180°,∵m∥n,∴∠2=∠3,∴∠1+∠2=180°,∴3x+24+5x+20=180解析:75【分析】直接利用邻补角的定义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答案.【详解】如图所示:∠1+∠3=180°,∵m∥n,∴∠2=∠3,∴∠1+∠2=180°,∴3x+24+5x+20=180,解得:x=17,则∠1=(3x+24)°=75°.故答案为7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1+∠2=180°是解题关键.13.PB′⊥QC′ 15秒或63秒或135秒.【分析】(1)求出旋转30秒时,∠BPB′和∠CQC′的度数,过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PEF和∠QEF的度数,进而得结论;解析:PB′⊥QC′ 15秒或63秒或135秒.【分析】(1)求出旋转30秒时,∠BPB′和∠CQC′的度数,过E作EF∥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得∠PEF和∠QEF的度数,进而得结论;(2)分三种情况:①当0s<t≤45时,②当45s<t≤67.5s时,③当67.5s<t<135s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角的关系,列出t的方程便可求得旋转时间.【详解】(1)如图1,当旋转时间30秒时,由已知得∠BPB′=4°×30=120°,∠CQC′=30°,过E作EF∥AB,则EF∥CD,∴∠PEF=180°﹣∠BPB′=60°,∠QEF=∠CQC′=30°,∴∠PEQ=90°,∴PB′⊥QC′,故答案为:PB′⊥QC′;(2)①当0s<t≤45时,如图2,则∠BPB′=4t°,∠CQC′=45°+t°,∵AB∥CD,PB′∥QC′,∴∠BPB′=∠PEC=∠CQC′,即4t=45+t,解得,t=15(s);②当45s<t≤67.5s时,如图3,则∠APB′=4t﹣180°,∠CQC'=t+45°,∵AB∥CD,PB′∥QC′,∴∠APB′=∠PED=180°﹣∠CQC′,即4t﹣180=180﹣(45+t),解得,t=63(s);③当67.5s<t<135s时,如图4,则∠BPB′=4t﹣360°,∠CQC′=t+45°,∵AB∥CD,PB′∥QC′,∴∠BPB′=∠PEC=∠CQC′,即4t﹣360=t+45,解得,t=135(s);综上,当射线PB旋转的时间为15秒或63秒或135秒时,PB′∥QC′.故答案为:15秒或63秒或135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第(1)题关键是作平行线,第(2)题关键是分情况讨论,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14.90°【分析】根据AB∥CF,可得出∠B和∠BCF的关系,根据CF∥DE,可得出∠FED和∠D的关系,合并即可得出∠D―∠B的大小【详解】∵AB∥CF,∴∠B=∠BCF∵CF∥DE∴∠解析:90°【分析】根据AB∥CF,可得出∠B和∠BCF的关系,根据CF∥DE,可得出∠FED和∠D的关系,合并即可得出∠D―∠B的大小【详解】∵AB∥CF,∴∠B=∠BCF∵CF∥DE∴∠FCD+∠D=180°∴∠FCD+∠D-∠B=180°-∠BCF,化简得:∠D-∠B=180°-(∠BCF+∠FCD)∵∠BCD=90°,∴∠BCF+∠FCD=90°∴∠D―∠B=90°故答案为:9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将∠BCD分为∠BCF和∠FCD,然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角度转换.15.n或180﹣n【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在线段上;点在延长线上,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作AM⊥BC于M,如图1,当点C在BM延长线上时,点F在线段AD上,∵解析:n或180﹣n【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M在线段BC上;点C在BM延长线上,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过A作AM⊥BC于M,如图1,当点C在BM延长线上时,点F在线段AD上,∵AD∥BC,CF⊥AD,∴CF⊥BG,∴∠BCF=90°,∴∠BCE+∠ECF=90°,∵CE⊥AB,∴∠BEC=90°,∴∠B+∠BCE=90°,∴∠B=∠ECF=n°,∵AD∥BC,∴∠BAF=180°﹣∠B=180°﹣n°,过A作AM⊥BC于M,如图2,当点C在线段BM上时,点F在DA延长线上,∵AD∥BC,CF⊥AD,∴CF⊥BG,∴∠BCF=90°,∴∠BCE+∠ECF=90°,∵CE⊥AB,∴∠BEC=90°,∴∠B+∠BCE=90°,∴∠B=∠ECF=n°,∵AD∥BC,∴∠BAF=∠B=n°,综上所述,∠BAF的度数为n°或180°﹣n°,故答案为:n或180﹣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6.6秒或19.5秒【分析】设A灯旋转t秒,两灯光束平行,B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需要180÷4=45(秒),推出t≤45−12,即t≤3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度间关系,构建方程即可解答.【详解析:6秒或19.5秒【分析】设A灯旋转t秒,两灯光束平行,B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需要180÷4=45(秒),推出t≤45−12,即t≤3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度间关系,构建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设A灯旋转t秒,两灯的光束平行,B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需要180÷4=45(秒),∴t≤45﹣12,即t≤33.由题意,满足以下条件时,两灯的光束能互相平行:①如图,∠MAM'=∠PBP',12t=4(12+t),解得t=6;②如图,∠NAM'+∠PBP'=180°,12t﹣180+4(12+t)=180,解得t=19.5;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的值为6秒或19.5秒.故答案为:6秒或19.5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7.50°【解析】解:如图,设∠DAB=∠BAC=x,即∠1=∠2=x.∵EF∥GH,∴∠2=∠3.在△ABC 内,∠4=180°﹣∠ACB﹣∠1﹣∠3=180°﹣∠ACB﹣2x=80°﹣2x.∵直线解析:50°【解析】解:如图,设∠DAB=∠BAC=x,即∠1=∠2=x.∵EF∥GH,∴∠2=∠3.在△ABC内,∠4=180°﹣∠ACB﹣∠1﹣∠3=180°﹣∠ACB﹣2x=80°﹣2x.∵直线BD平分∠FBC,∴∠5=12(180°﹣∠4)=12(180°﹣80°+2x)=50°+x,∴∠DBA=180°﹣∠3﹣∠4﹣∠5=180°﹣x﹣(80°﹣2x)﹣(50°+x)=180°﹣x﹣80°+2x﹣50°﹣x=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性质并理清图中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8.80【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解析:80【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2∠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19.4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分别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a∥b,可得∠1=∠5,∠6=∠7,∠8=∠4,然后根据∠2=∠3,即∠5+∠6=∠7+∠8,然后由∠1=40°,可求得∠4=40°.解析:4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分别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a∥b,可得∠1=∠5,∠6=∠7,∠8=∠4,然后根据∠2=∠3,即∠5+∠6=∠7+∠8,然后由∠1=40°,可求得∠4=40°.故答案为:40.20.45°,60°,105°,13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当AC ∥DE 时,∠BAD=∠DAE=45°;当BC ∥AD 时,∠DAE=∠解析:45°,60°,105°,13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当AC ∥DE 时,∠BAD =∠DAE =45°;当BC ∥AD 时,∠DAE =∠B =60°;当BC ∥AE 时,∵∠EAB =∠B =60°,∴∠BAD =∠DAE +∠EAB =45°+60°=105°;当AB ∥DE 时,∵∠E =∠EAB =90°,∴∠BAD =∠DAE +∠EAB =45°+90°=135°.故答案为45°,60°,105°,13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要证明两直线平行,需使其所构成的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是否互补).三、解答题21.(1)120º,120º;(2)160;(3)()1360n m n -⋅- 【分析】(1)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根据 120FAC ACB ∠=∠=︒,平行线的性质和周角可求出120GCB ∠=︒,则 120CBN GCB ∠=∠=︒,再根据 12CAD FAC ∠=∠, 12CBD CBN ∠=∠,可得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可求出 60ADH FAD ∠=∠=︒,60BDH DBN ∠=∠=︒,根据ADB ADH BDH ∠=∠+∠即可得到结果; (2)同理(1)的求法,根据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求解即可; (3)同理(1)的求法,根据FAC ACB m ∠=∠=︒,1CAD FAC n∠=∠, 1CBD CBN n∠=∠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EF ,DH EF ,∵EFMN ,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 ∴60DBN CBN CBD ∠=∠-∠=︒,又∵60FAD FAC CAD ∠=∠-∠=︒,∴60ADH FAD ∠=∠=︒,60BDH DBN ∠=∠=︒,∴120ADB ADH BDH ∠=∠+∠=︒.(2)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EF MN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 ∵1403CBD CBN ∠=∠=︒, 1403CAD FAC ∠=∠=︒ ∴80DBN CBN CBD ∠=∠-∠=︒,又∵80FAD FAC CAD ∠=∠-∠=︒,∴80ADH FAD ∠=∠=︒,80BDH DBN ∠=∠=︒,∴160ADB ADH BDH ∠=∠+∠=︒.故答案为:160;(3)同理(1)的求法∵EF MN ,∴EF MN CG DH ,∴ACG FAC m ∠=∠=︒,∴3603602GCB ACG ACB m ∠=︒-∠-∠=︒-︒,∴3602CBN GCB m ∠=∠=︒-︒, ∵13602m CBD CBN n n ︒-︒∠=∠=, 1m CAD FAC n n︒∠=∠= ∴()()360213602=3602m n m DBN CB D m n N n CB ︒-︒-︒-︒-︒∠-∠=-=∠︒, 又∵()1n m FAD FAC CAD m m n n -︒∠=∠-∠=︒-=︒, ∴()1n ADH FAD m n -∠=∠=︒, ()13602n BDH DBN m n-∠=∠=︒-︒, ∴()()()1113602=360n n n ADB ADH BDH m m m n n n --∠=∠+∠=-︒︒-︒︒-+︒. 故答案为:()1360n m 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度的运算,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G=∠AEG+∠CFG ;(2)见解析;(3)FR ⊥HK ,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写出结论;(2)过点G 作//GP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相等和互补,即可得证;(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角相等,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过点G 作//GH AB ,∵//AB CD ,∴//GH CD ,∴AEG EGH ∠=∠,CFG FGH ∠=∠,EGF AEG CFG ∴∠==∠+∠AEG ∴∠、CFG ∠与G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G AEG CFG ∠=∠+∠.故答案为:G AEG CFG ∠=∠+∠.(2)如图,过点G 作//GP AB ,180BEG EGP ∴∠+∠=︒,180EHG HGP ∠+∠=︒,90180EHG EGP ∴∠+︒+∠=︒,90EHG EGP ∴∠+∠=︒,//AB CD ,DFG EHG ∴∠=∠,180180()1809090BEG DFG EGP EHG EGP EHG ∴∠-∠=︒-∠-∠=︒-∠+∠=︒-︒=︒.(3)FR 与HK 的位置关系为垂直.理由如下: FT 平分DFG ∠交HK 于点T ,GFT KFT ∴∠=∠,90EGF ∴∠=︒,90GFT ERT ∴∠+∠=︒,90KFT ERT ∴∠+∠=︒,ERT TEB ∠=∠,90KFT TEB ∴∠+∠=︒,//AB CD ,FKT TEB ∴∠=∠,90KFT FKT ∴∠+∠=︒,90FTK ∴∠=︒,KT FR ∴⊥,即FR HK ⊥.∴FR 与HK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时,一定要弄清题设和结论,切莫混淆.23.(1)65°;(2)1118022αβ︒-+【分析】(1)如图1,过点E 作EF ∥AB ,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根据∠ABC =60°,∠ADC =70°,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BED 的度数;(2)如图2,过点E 作EF ∥AB ,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ABC =α,∠ADC =β,参考彤彤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出∠BED 的度数.【详解】(1)如图1,过点E 作EF ∥AB ,有∠BEF =∠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EBA +∠EDC .即∠BED =∠EBA +∠ED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 ∴∠EBA =12∠ABC =30°,∠EDC =12∠ADC =35°, ∴∠BED =∠EBA +∠EDC =65°.答:∠BED 的度数为65°;(2)如图2,过点E 作EF ∥AB ,有∠BEF+∠EBA=180°.∴∠BEF=180°﹣∠EBA,∵AB∥CD,∴EF∥CD,∴∠FED=∠EDC.∴∠BEF+∠FED=180°﹣∠EBA+∠EDC.即∠BED=180°﹣∠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12∠ABC=12α,∠EDC=12∠ADC=12β,∴∠BED=180°﹣∠EBA+∠EDC=180°﹣12α +12β.答:∠BED的度数为180°﹣12α +12β.【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24.(1)110°;(2)∠APC=∠α+∠β,理由见解析;(3)∠CPA=∠α-∠β或∠CPA=∠β-∠α【分析】(1)过P作PE∥AB,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APE=180°,∠C+∠CPE=180°再代入∠PAB=130°,∠PCD=120°可求∠APC即可;(2)过P作PE∥AD交AC于E,推出AB∥PE∥D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3)分两种情况:P在BD延长线上;P在DB延长线上,分别画出图形,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α=∠APE,∠β=∠CPE,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过点P作PE∥AB,∵AB∥CD,∴PE∥AB∥CD,∴∠A+∠APE=180°,∠C+∠CPE=180°,∵∠PAB=130°,∠PCD=120°,∴∠APE=50°,∠CPE=60°,∴∠APC=∠APE+∠CPE=110°.(2)∠APC=∠α+∠β,理由:如图2,过P作PE∥AB交AC于E,∵AB ∥CD ,∴AB ∥PE ∥CD ,∴∠α=∠APE ,∠β=∠CPE ,∴∠APC=∠APE+∠CPE=∠α+∠β;(3)如图所示,当P 在BD 延长线上时,∠CPA=∠α-∠β;如图所示,当P 在DB 延长线上时,∠CPA=∠β-∠α.【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题目是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解题时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25.(1)①B D P ∠+∠=∠,②360A E C ∠+∠+∠=︒;(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3)540︒.【分析】(1)①如图1中,作//PE A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作//EH A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2)①如图3中,作//BE CD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4中,连接EH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利用(2)中结论,以及五边形内角和540︒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①如图1中,作//PE AB ,//AB CD ,//PE CD ∴,1B ∴∠=∠,D 2∠=∠,12B D BPD .②如图2,作//EH AB ,//AB CD ,//EH CD ,1180A ∴∠+∠=︒,2180C , 12360A C , 360A AEC C .故答案为B D P ∠+∠=∠,360A E C ∠+∠+∠=︒.(2)①如图3中,作//BE CD ,3EBQ,1EBP EBQ , 2132BPD EBP .②如图4中,连接EH .180AAEH AHE ,180C CEB CBE , 360A AEH AHE CEH CHE C ,360A AEC C AHC .(3)如图5中,设AC 交BG 于H .AHB A B F ,AHB CHG ∠=∠, 在五边形HCDEG 中,540CHG CD E G , 540A B F C D E G【点睛】本题考查图形的变换、规律型问题、平行线的性质、多边形内角和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学会利用结论解决问题.26.(1)60°;(2)当30t =秒或110秒时//BF 直线AE ;(3)BAC ∠和BCD ∠关系不会变化,2BAC BCD ∠=∠.【分析】(1)根据2BAM BAN ∠=∠得到60BAN ∠=︒,再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设灯转动t 秒,直线//BF 直线AE ,分情况讨论重合前平行、重合后平行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补角的性质表示出BAC ∠,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表示出BCD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BAM BAN ∠=∠180BAM BAN ∠+∠=︒,∴60BAN ∠=︒,∴QBA ∠60BAN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结果为:60︒;(2)设灯转动t 秒,直线//BF 直线AE ,①当090t <<时,如图,//PQ MN ,PBF BFA ∴∠=∠,//AE BF ,EAM BFA ∴∠=∠,EAM PBF ∴∠=∠,21(30)t t ∴=⋅+,解得30t =;②当90180t <<时,如图,//PQ MN ,180PBF BFA ∴∠+∠=︒,//AE BF ,EAN BFA ∴∠=∠180PBF EAN ∴∠+∠=︒,1(30)(2180)180t t ∴⋅++-=,解得110t =,综上所述,当30t =秒或110秒时//BF 直线AE ;(3)BAC ∠和BCD ∠关系不会变化,理由:设射线AM 转动时间为m 秒,作//CH PQ ,//PQ MN ,////CH PQ MN ∴,2180QBC ∴∠+∠=︒,1180MAC ∠+∠=︒,21360QBC MAC ∴∠+∠+∠+∠=︒,180QBC m ∠=︒-,2MAC m ∠=,()123601802180BCA m m m ∴∠=∠+∠=---=︒︒-︒,而120ACD ∠=︒,()12012018060BCD BCA m m ︒︒∴∠=-∠=--=-︒︒,1802CAN m ∠=︒-,()18022120BAC QBA m m ︒︒∴∠=∠--=-,:2:1BAC BCD ∴∠∠=,即2BAC BCD ∠=∠,BAC ∴∠和BCD ∠关系不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补角、角的运算、直线平行的性质和判定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结合图形添加辅助线、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件(共37张ppt)
如图,两平面镜а、β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
射到а上,经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O' B 平行于а,则角
θ=__6_0__0度
分析 : 依题意有OA // ,O ' B // ,
а
B 且1 2,3 4,
O1 2
由OA // 得1 A 由O ' B //得4 ,5 2
2. 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
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如图(2). 1与2, 3与4是对顶角。
21
(1)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3. 邻补角的性质: 同角的补角相等。
1与3互补,2与3互补
3 12
4
种:(1)相交; (2)平行。 3. 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1) 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 推论(平行线的传递性)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指的是一条直线分别与两条直线 相交构成的八个角中,不共顶点的角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 它们与对顶角、邻补角一样,总是成对存在着的。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在这五种方法中,定义一般不常用。
读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
• 点p是直线AB外的一点, 直线CD经过点P,且与直 线AB平行;
• 直线AB、CD是相交直线, 点P是直线AB外的一点, 直线EF经过点P与直线 AB平行,与直线CD交于E.
A
P.
A
D
.P
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作业稿
OEDC BA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课题:5.1.1 相交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1=28°,•则∠2=_____.2.如图2,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O 作一射线OC 使∠AOC=3∠BOC ,则∠BOC=_____.3.如图3,直线AB 与CD 相交于点O ,若∠AOC+∠BOD=90°,则∠BOC=_____.(图1) (图2) (图3)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公共顶点的角是对顶角B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 .对顶角一定相等D .不是对顶角的角不相等5.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它们的交点个数是( ).A.1B.2C.3或2D.1或2或36.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A 平分∠EOC ,并且∠EOC=70°,求∠BOD 的度数.7.如图,直线a ,b ,c 两两相交,∠4=120°,∠2=∠3,求∠1的度数.二、拓展探究1.如图,AOE 是一条直线,OB ⊥AE ,OC ⊥OD ,找出图中互补的角有多少对,分别是哪些?2.如图,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AOE=30°,∠BOC 是∠AOC 的2倍多30°,求∠DOF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1. 对顶角和邻补角都是指两个角之间的关系,即互为对顶角、互为邻补角;2. 对顶角相等,但相等的角却不一定是对顶角;邻补角是两角互补的特殊情况.课题:5.1.2 垂线一、基础练习1.如图1,OA ⊥OB,OD ⊥OC,O 为垂足,若∠AOC=35°,则∠BOD=________.(1)ODCBA(2)OCBA E(3)O D CBA2.如图2,AO ⊥BO,O 为垂足,直线CD 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3.如图3,AB 、CD 相交于点O,若∠EOD=40°,∠BOC=130°,则OE 与AB 的位置关系是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A.1个B.2个C.3个D.4个 5.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6.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B,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 到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 7.已知钝角∠AOB,点D 在射线OB 上. (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8.如图,O 是直线AB 上一点,OD ,OE 分别是∠AOC•与∠BOC•的角平分线.试判断OD 和OE 的位置关系二、拓展探究1.如图,已知∠AOB=165°,AO ⊥OC ,DO ⊥OB ,OE 平分∠COD.求∠COE 的度数.2.如图,直线AB,CD,EF 交于点O,OG 平分∠BOF,且CD ⊥EF,∠AOE=70°,•求∠DOG 的度数.三、难点透释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例,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出无数条,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垂足可能在所给图形的延长线上;过直线外一点的斜线段有无数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专题练习(附答案)
小专题(一)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模型1 M型【例1】如图,已知AB∥CD,则∠B,∠BED,∠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知,AB∥CD,但图形中没有截这两条平行线的第三条直线,因而不能直接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为此可构造第三条直线,即过点E 作EF∥AB,于是BE,DE就可以作为第三条直线了.变式当点E运动到平行线的外侧1.已知AB∥CD,点E为AB,CD之外任意一点.(1)如图1,探究∠BED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探究∠CDE与∠B,∠BE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1)如图1中,AB∥CD,则∠E+∠G与∠B+∠F+∠D有何关系?(2)在图2中,若AB∥CD,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如果出现多个拐点时,可以作多条平行线,从而将多拐点问题转化为一个拐点问题来处理.M型最终的结论为:朝左的角之和等于朝右的角之和.模型2 铅笔型【例2】如图,直线AB∥CD,∠B,∠BED,∠D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3.(1)①如图1,MA1∥NA2,则∠A1+∠A2=度;②如图2,MA1∥NA3,则∠A1+∠A2+∠A3=度;③如图3,MA1∥NA4,则∠A1+∠A2+∠A3+∠A4=度;④图4,MA1∥NA5,则∠A1+∠A2+∠A3+∠A4+∠A5=度;从上述结论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如图5,MA1∥NAn,则∠A1+∠A2+∠A3+…+∠An=度.小专题(二)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的度数类型1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求角度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l∥OB.若∠1=52°,则∠2的度数为( ) A.52° B.54° C.64° D.69°2.如图,CD∥AB,点O在AB上,OE平分∠BOD,OF⊥OE,∠D=110°,则∠AOF 的度数是( )A.20° B.25° C.30° D.35°3.如图,AB∥CD,CB∥DE,∠B=50°,则∠D=.4.如图,已知EF∥AD,∠1=∠2,∠BAC=80°,求∠AGD的度数.类型2 借助学具的特征求角度5.如图,将直尺与30°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1=40°,则∠2的大小是( )A.40° B.60° C.70° D.80°6.如图,一块直角三角板的两锐角的顶点刚好落在平行线l1,l2上,已知∠C是直角,则∠1+∠2的度数等于( )A.75° B.90° C.105° D.120°类型3 折叠问题中求角度7.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若∠ABC=26°,则∠ACD=.8.如图,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B=∠D=90°,∠C=130°.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B′点,AE是折痕,则∠AEB的度数是.类型4 抽象出平行线模型求角度(建模思想)9.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8°,一束光线(与水平线OB平行)从点C射入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落在OB上的点E处,已知∠ADC=∠ODE.则∠DEB的度数是度.10.如图1是我们常用的折叠式小刀,图2中刀柄外形是一个梯形挖去一个小半圆,其中刀片的两条边缘线可看成两条平行的线段,转动刀片时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1与∠2,则∠1与∠2的度数和是.小专题(三)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教材P37T13的变式与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37T13):完成下面的证明.(1)如图1,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DE∥BA,DF ∥CA.求证:∠FDE=∠A.证明:∵DE∥BA,∴∠FDE=.∵DF∥CA,∴∠A=.∴∠FDE=∠A.(2)如图2,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求证AC∥BD.证明:∵∠C=∠COA,∠D=∠BOD,又∠COA=∠BOD( ),∴∠C=.∴AC∥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五种:①平行线的定义;②平行公理的推论;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⑤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判定两直线平行时,定义一般不常用,其他四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推理时要注意书写格式.(3)由两条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解题时应结合图形先确认所成的角是不是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同时要学会简单的几何说理,做到每一步有理有据.1.如图,已知AD⊥BC,EF⊥BC,垂足分别为D,F,∠2+∠3=180°.试说明:∠GDC=∠B.下面是不完整的说理过程,请你将横线上的过程和括号里的理由补充完整.解:因为AD⊥BC,EF⊥BC(已知),①所以∠ADB=∠EFB= (垂直的定义).②所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所以∠1+∠2=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又因为∠2+∠3=180°( ),⑤所以∠1=∠3( ).⑥所以AB∥DG( ).⑦所以∠GDC=∠B( ).2.如图,点G在射线BC上,射线DE与AB,AG分别交于点H,M.若DF∥AB,∠B=75°,∠D=105°,求证:∠AME=∠AGC.3.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点F,∠CFE=∠E.求证:AD ∥BC.4.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平分线.你能判断DF 与AB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5.如图,AB⊥BD于点B,点E是BD上的点,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求证:CD⊥BD.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求∠1,∠2的度数.7.如图,已知BC∥GE,∠AFG=∠1=50°.(1)求证:AF∥DE;(2)若AQ平分∠FAC,交BC于点Q,且∠Q=15°,求∠ACQ的度数.参考答案:小专题(一)平行线中的“拐点”问题模型1 M型【例1】如图,已知AB∥CD,则∠B,∠BED,∠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知,AB∥CD,但图形中没有截这两条平行线的第三条直线,因而不能直接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为此可构造第三条直线,即过点E 作EF∥AB,于是BE,DE就可以作为第三条直线了.【解答】∠BED=∠B+∠D.理由:过点E作EF∥AB,则EF∥CD.∴∠B=∠BEF,∠D=∠DEF.∴∠BED=∠BEF+∠DEF=∠B+∠D.变式当点E运动到平行线的外侧1.已知AB∥CD,点E为AB,CD之外任意一点.(1)如图1,探究∠BED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探究∠CDE与∠B,∠BE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B=∠BED+∠D.理由如下:过点E作EF∥AB,则AB∥CD∥EF.∴∠BEF=∠B,∠D=∠DEF.∵∠BEF=∠BED+∠DEF,∴∠B=∠BED+∠D.(2)∠CDE=∠B+∠BED.理由如下:过点E作EF∥AB,则AB∥CD∥EF.∴∠B+∠BEF=180°,∠CDE+∠DEF=180°.又∵∠DEF=∠BEF-∠BED,∴∠CDE+∠BEF-∠BED=∠B+∠BEF,即∠CDE=∠B+∠BED.拓展平行线间有多个拐点2.(1)如图1中,AB∥CD,则∠E+∠G与∠B+∠F+∠D有何关系?(2)在图2中,若AB∥CD,又能得到什么结论?解:(1)∠BEF+∠FGD=∠B+∠EFG+∠D.理由:过点E,F,G分别作EM∥AB,FN∥AB,GH∥AB,由AB∥CD,得AB∥EM∥FN∥GH∥CD.∴∠BEM=∠B,∠MEF=∠EFN,∠NFG=∠FGH,∠HGD=∠D.∴∠BEF+∠FGD=∠BEM+∠MEF+∠FGH+∠HGD=∠B+∠EFN+∠NFG+∠D=∠B+∠EFG+∠D.(2)在图2中,有∠E1+∠E2+∠E3+…+∠En=∠B+∠F1+∠F2+…+∠Fn-1+∠D.如果出现多个拐点时,可以作多条平行线,从而将多拐点问题转化为一个拐点问题来处理.M型最终的结论为:朝左的角之和等于朝右的角之和.模型2 铅笔型【例2】如图,直线AB∥CD,∠B,∠BED,∠D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解答】∠B+∠BED+∠D=360°.理由:过点E作EF∥AB.∵AB∥CD,∴AB∥CD∥EF.∴∠B+∠BEF=180°,∠D+∠DEF=180°. ∴∠B+∠BEF+∠D+∠DEF=360°,即∠B+∠BED+∠D=360°.拓展平行线间有多个拐点3.(1)①如图1,MA1∥NA2,则∠A1+∠A2=180度;②如图2,MA1∥NA3,则∠A1+∠A2+∠A3=360度;③如图3,MA1∥NA4,则∠A1+∠A2+∠A3+∠A4=540度;④图4,MA1∥NA5,则∠A1+∠A2+∠A3+∠A4+∠A5=720度;从上述结论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如图5,MA1∥NAn,则∠A1+∠A2+∠A3+…+∠An=180(n-1)度.解:每增加一个角,度数增加180°.小专题(二)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角的度数类型1 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求角度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l∥OB.若∠1=52°,则∠2的度数为( C ) A.52° B.54° C.64° D.69°2.如图,CD∥AB,点O在AB上,OE平分∠BOD,OF⊥OE,∠D=110°,则∠AOF 的度数是( D )A.20° B.25° C.30°D.35°3.如图,AB∥CD,CB∥DE,∠B=50°,则∠D=130°.4.如图,已知EF∥AD,∠1=∠2,∠BAC=80°,求∠AGD的度数.解:∵EF∥AD,∴∠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2,∴∠1=∠3(等量代换).∴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AC+∠AG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AC=80°,∴∠AGD=100°.类型2 借助学具的特征求角度5.如图,将直尺与30°角的三角尺叠放在一起.若∠1=40°,则∠2的大小是( D )A.40° B.60° C.70° D.80°6.如图,一块直角三角板的两锐角的顶点刚好落在平行线l1,l2上,已知∠C是直角,则∠1+∠2的度数等于( B )A.75° B.90° C.105° D.120°类型3 折叠问题中求角度7.将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图形.若∠ABC=26°,则∠ACD=128°.8.如图,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B=∠D=90°,∠C=130°.把纸片按如图所示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B′点,AE是折痕,则∠AEB的度数是65°.类型4 抽象出平行线模型求角度(建模思想)9.如图,∠AOB的一边OA为平面镜,∠AOB=38°,一束光线(与水平线OB平行)从点C射入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落在OB上的点E处,已知∠ADC=∠ODE.则∠DEB的度数是76度.10.如图1是我们常用的折叠式小刀,图2中刀柄外形是一个梯形挖去一个小半圆,其中刀片的两条边缘线可看成两条平行的线段,转动刀片时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1与∠2,则∠1与∠2的度数和是90°.小专题(三)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运用——教材P37T13的变式与应用教材母题(教材P37T13):完成下面的证明.(1)如图1,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DE∥BA,DF ∥CA.求证:∠FDE=∠A.证明:∵DE∥BA,∴∠FDE=∠BF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F∥CA,∴∠A=∠BF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FDE=∠A.(2)如图2,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求证AC∥BD.证明:∵∠C=∠COA,∠D=∠BOD,又∠COA=∠BOD(对顶角相等),∴∠C=∠D.∴AC∥B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有五种:①平行线的定义;②平行公理的推论;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⑤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判定两直线平行时,定义一般不常用,其他四种方法要灵活运用,推理时要注意书写格式.(3)由两条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解题时应结合图形先确认所成的角是不是两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位角或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同时要学会简单的几何说理,做到每一步有理有据.1.如图,已知AD⊥BC,EF⊥BC,垂足分别为D,F,∠2+∠3=180°.试说明:∠GDC=∠B.下面是不完整的说理过程,请你将横线上的过程和括号里的理由补充完整.解:因为AD⊥BC,EF⊥BC(已知),①所以∠ADB=∠EFB=90°(垂直的定义).②所以A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所以∠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又因为∠2+∠3=180°(已知),⑤所以∠1=∠3(同角的补角相等).⑥所以AB∥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⑦所以∠GD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如图,点G在射线BC上,射线DE与AB,AG分别交于点H,M.若DF∥AB,∠B=75°,∠D=105°,求证:∠AME=∠AGC.证明:∵DF∥AB(已知),∴∠D=∠BHM(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75°,∠D=105°(已知),∴∠B+∠BHM=75°+105°=180°.∴DE∥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ME=∠AG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如图,AB∥CD,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点F,∠CFE=∠E.求证:AD ∥BC.证明:∵AE平分∠BAD(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AB∥CD(已知),∴∠1=∠CF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已证),∠CFE=∠E(已知),∴∠2=∠E(等量代换).∴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如图,∠E=∠1,∠3+∠ABC=180°,BE是∠ABC的平分线.你能判断DF 与AB的位置关系吗?请说明理由.解:DF∥AB.理由:∵BE是∠ABC的平分线,∴∠1=∠2(角平分线的定义).∵∠E=∠1(已知),∴∠E=∠2(等量代换).∴AE∥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AB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ABC=180°(已知),∴∠A=∠3(等量代换).∴DF∥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如图,AB⊥BD于点B,点E是BD上的点,AE平分∠BAC,CE平分∠ACD,且∠1+∠2=90°.求证:CD⊥BD.证明:∵AE平分∠BAC,CE平分∠ACD(已知),∴∠BAC=2∠1,∠ACD=2∠2(角平分线的性质).∴∠BAC+∠ACD=2∠1+2∠2=2(∠1+∠2).∵∠1+∠2=90°(已知),∴∠BAC+∠ACD=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D=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180°-∠B(等式的性质).∵AB⊥BD(已知),∴∠B=90°(垂直的定义).∴∠D=90°,即CD⊥BD.6.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求∠1,∠2的度数.解:∵AD∥BC,∠EFG=55°,∴∠2=∠GED,∠DEF=∠EFG=5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由折叠,知∠GEF=∠DEF=55°.∴∠GED=110°.∴∠2=110°.∴∠1=180°-∠2=7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7.如图,已知BC∥GE,∠AFG=∠1=50°.(1)求证:AF∥DE;(2)若AQ平分∠FAC,交BC于点Q,且∠Q=15°,求∠ACQ的度数.解:(1)证明:∵BC∥GE,∴∠E=∠1=50°.∵∠AFG=∠1=50°,∴∠E=∠AFG=50°.∴AF∥DE.(2)过点A作AP∥GE,∵BC∥GE,∴AP∥GE∥BC.∴∠FAP=∠AFG=50°,∠PAQ=∠Q=15°.∴∠FAQ=∠FAP+∠PAQ=65°.∵AQ平分∠FAC,∴∠CAQ=∠FAQ=65°.∴∠CAP=80°.∴∠ACQ=180°-∠CAP=100°.。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命题、定理、证明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3.2 命题 定理 证明
学习目标
1.理解命题,定理及证明的概念,会区分命题的 题设和结论;(重点) 2. 会判断真假命题,知道证明的意义及必要性, 了解反例的作用. (重点、难点)
观察与思考
导入新课
下列语句在表述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
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②垂线段最短.
五、证明的概念
讲授新课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 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作证明.
注意:
证明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
典例精析
讲授新课
例2 已知:b∥c, a⊥b .
求证:a⊥c.
证明: ∵ a ⊥b(已知)
A
但它们不是对顶角.
O
)1 )2
C
确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的方法:
B
只要举出一个例子(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
但不满足结论即可.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D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D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 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bc 12
a
∴ ∠1=90°(垂直的定义)
又 ∵ b ∥ c(已知)
∴ ∠2=∠1=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a ⊥ c(垂直的定义).
六、举反例
讲授新课
思考:如何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五章_相交线与平行线_全章讲与练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一节、知识梳理:相交线与平行线一、学习目标1.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掌握其性质,会用其性质进行有关推理和计算;2.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3.掌握“三线八角”的内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邻补角、对顶角以及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2.掌握两直线平行的三个判定方法.学习难点: 1.对顶角的性质、垂线性质;2.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来解题.三、知识概要1.要正确理解邻补角、对顶角的含义:(1)判断两个角是否是邻补角,关键要看这两个角的两边,其中一边是公共边,另外两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2)邻补角是成对的,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互补的角;(3)判断两个角是否是对顶角,看这两个角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且有相同的邻补角,只有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2.垂线、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混淆:(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特殊在交角都为直角,垂线是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称呼;(2)垂线是直线,垂线段是一条线段,是图形.(3)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数量,不能说成垂线段是距离.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在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一是相交(有一个公共点),二是平行(没有公共点):(1)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关键是要抓住“三线八角”,只有“三线”出现且必须是两线被第三线所截才能出现这三类角;(2)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时要正确判断出是什么角,什么关系,由此可以推出哪两条直线平行.四、知识链接1.本周相交线、平行线是以前学的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延伸.2.通过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等角度的比较得到平行线.而由平行线又可得到下周的平行线性质.五、中考视点平行与相交线中的垂直是经常考的内容.一般考其基础知识,以填空选择为主.平行线的性质与平移一、学习目标1.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会应用.2.理解命题并会判断.3.理解平移的定义并会应用平移的特征.二、知识概要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对于这个概念,应注意三点:(1)两条直线必须是平行的;(2)第三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它们;(3)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个具体的数,而不是线段这个图形.3.关于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每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4.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就称做为平移. 5.平移的基本特征平移的基本特征是: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三、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平行线的性质及其应用.2.平移的特征.学习难点:1.命题的判断.2.平移变换及其性质应用.四、知识链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定理有互逆性,平移变换及性质是研究动态几何的基础内容之一.五、中考视点平行线的知识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在填空选择中经常直接考平行线的性质.在解答题中经常与其他知识联系,综合考查.平移知识也是考的比较多的内容,尤其是在做辅助线时经常用到.第二节、教材解读:理解“三线八角”当两条直线AB和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如图),可得到八个角.根据位置特征不同,把∠1和∠5、∠2和∠6、∠4和∠8、∠3和∠7这样的称作同位角;把∠4和∠6、∠3和∠5这样的称作内错角;把∠4和∠5、∠3和∠6这样的称作同旁内角.在数学中也常把与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相关的问题称作“三线八角”问题.1.所谓同位角也就是位置特征相同,如∠1和∠5同在“左上”(AB和CD左侧,EF上方);∠2和∠6同在“左下”(AB和CD左侧,EF下方);∠4和∠8同在“右上”(AB和CD右侧,EF上方);∠3和∠7同在“右下”(AB和CD右侧,EF下方).2.所谓内错角是指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在第三条直线左右错开的位置的角,如∠4和∠6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和∠5在AB和CD之内,而在EF左右两边错开的角.3.所谓同旁内角是指在第三条直线同旁,而在两条被截直线之内的位置的角,如∠4和∠5同在EF 上边而在AB和CD之内;∠3和∠6同在EF 下边而在AB和CD之内.第三节、错解剖析【例1】填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错解:垂线段.【思考与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它是一个数量而不是图形.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垂线段的长度.【例2】判断正误:有公共端点且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此题错在没有抓住对顶角概念的实质,出现了扩大概念实质和概念外延的错误,把一些不是对顶角的角看成了对顶角,如下图中∠1和∠2有公共顶点且没有公共边,但它们不是对顶角.错误的原因是概念不清.正解:如果一个角与另一个角有公共端点且两边分别是这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例3】如图,若AB∥CD,CD∥EF,则AB∥EF.理由是什么?错解:等量代换.【思考与分析】上面的回答把相等和平行混为一谈,相等说的是两个量的大小关系,平行说的则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完全不是一码事,所以,平行线的传递性是不能用"等量代换"来表达的.错误的原因是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混淆正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例4】判断正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平行线是讲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或线段有可能延长或反向延长后相交.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分清“三线”的区别和联系.正解: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例5】判断正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错解:正确.【思考与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但在空间里很容易找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而且它们并不平行,错误的原因是思考不周.正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第四节、思维点拨【例1】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且∠AOE=150°,你能求出∠AOC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观察图形我们可知,∠AOE与∠BOE是邻补角,所以∠BOE的度数可求,又由OE是∠BOD的角平分线可求得∠BOD=2∠BOE,而∠AOC与∠BOD是对顶角,故∠AOC 可求.解:∵ AB是直线(已知),∴∠AOE与∠BOE 是邻补角(邻补角定义).∴∠AOE+∠BOE=180°(补角定义).又∠AOE=150°(已知),∴∠BOE=180°-∠AOE=180°-150°=30°(等式性质).∵ OE平分∠BOD(已知),∴∠BOD=2∠BOE(角平分线定义).即∠BOD=2×30°=60°.∵∠AOC与∠BOD是对顶角(由图可知),∴∠AOC=∠BOD(对顶角相等).∴∠AOC=60°.反思:在思考过程中抓住角平分线DE与各个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思考与解: ∵OE⊥AB,∴∠AOE=90°.∵OF平分∠AOE,∵∠1与∠3是对顶角,∴∠1=∠3.∴B正确.∵∠AOD与∠1互为补角.∴C正确.∵∠1=15°30′,∴∠1的余角=90°-15°30′=74°30′.∴D不正确.故选D.【小结】我们在做这类选择题时,首先把题中条件与图形一一对应,然后看每个结论是否与条件冲突.【例3】已知,如图,直线AB、CD互相垂直,垂足为O,直线EF过点O,∠DOF=32°,你能求出∠AOE的度数吗?【思考与分析】我们由AB⊥CD可知∠AOC=90°,因此,∠AOE与∠EOC 互余.又因为∠EOC与∠DOF是对顶角,于是∠EOC=32°,于是∠AOE可求.解法一:∵直线CD与EF交于O(已知),∴∠EOC=∠DOF (对顶角相等).∵∠DOF=32°(已知),∴∠EOC=32°(等量代换).∵AB、CD互相垂直(已知),∴∠AOC=90°(垂直定义).∴∠AOE+∠EOC=90°.∴∠AOE=90°-∠EOC=90°-32°=58°.解法二:∵直线AB、CD互相垂直(已知),∴∠BOD=90°(垂直定义).∴∠BOF+∠DOF=90°.∵∠DOF=32°(已知),∴∠BOF=90°-∠DOF=58°.∵直线AB与直线EF交于点O(已知),∴∠AOE=∠BOF(对顶角相等).∴∠AOE=58°.反思:第一种解法先用对顶角后用互余,第二种解法先用互余后用对顶角,我们在平时做题时也应该多想多做,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例4】如图3,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F,EF⊥CD,则∠AFE与∠DFB之间的关系是______.【思考与分析】我们由所给的条件EF⊥CD,得∠CFE=90°,也就是说∠AFE+∠AFC=90°,又根据对顶角相等,得∠AFC=∠DFB,所以∠AFE+∠DFB=90° .本题也可利用平角的定义来解,即由∠AFE+∠DFB+∠EFD=180°,又因为∠EFD=90°,所以∠AFE+∠DFB=90°.解:∠AFE与∠DFB互为余角(或∠AFE+∠DFB=90°).【小结】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有条件而无结论,要从所给的条件出发,通过分析、比较、猜想,寻找多种解法和结论,再进行说理证明.这类题目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思维空间较大且灵活,突破了死记概念的传统模式.【例5】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题】(1)如图1,在△ABC中,∠ABC=90°,∠A=50°,BD∥AC,则∠CBD的度数是°.(2)已知:如图2,直线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你能说明∠P=90°吗?(3)如图3,已知AB∥CD,∠C=75°,∠A=25°,则∠E的度数为 .【思考与解】(1)解法一:由题意我们知BD∥AC.所以∠ABD+∠BAC=180°.所以∠CBD=180°-50°-90°=40°.解法二:由题意我们知∠C=90°-∠A=90°-50°=40°.又因为BD∥AC. 所以∠CBD=∠C=40°.(2)因为AB∥CD.所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BEF+∠EFD=180°.又因为EP、FP分别平分∠BEF和∠EFD.所以∠P=180°-(∠1+∠2)= 180°-90°=90°.(3)因为AB∥CD. 所以∠BFE=∠C=75°.所以∠AFE=180°-∠BFE= 180°-75°=105°.所以∠E=180°-∠A-∠AFE=180°-25°-105°=50°反思:我们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一定要想是不是这样做最简单,是不是只有这一种解法?【例6】如图1,如果∠B=∠1=∠2=50°,那么∠D= .【思考与分析】我们通过观察图形,由∠B=∠1=∠2=50°可得AB∥DC、AD∥BC,再利用其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可得∠D的度数.解:因为∠B=∠1,所以AB∥DC,所以∠B+∠BCD=180°,∠BCD=130°.又因为∠B=∠2,所以AD∥BC,所以∠BCD+∠D=180°,∠D=50°.反思:我们解题时用的是同旁内角互补.还可以利用∠D=∠1=∠B=50°.也可以利用∠D=∠2=∠B=50°.大家可以试一试.【例7】如图2,直线l1、l2分别与直线l3、l4相交,∠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4=125°,则∠3= .思考与解:因为∠1与∠3互余,∠3的余角与∠2互补,所以∠1+∠2=180°.所以l1∥l2.所以∠3=∠5=180°-∠4=55°.反思:我们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1+∠2=180°?我们可由题意列式∠1+∠3=90°,90°-∠3+∠2=180°.两个式子相加可得∠1+∠2=180°.在解决有关平行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添加必要的辅助线,而添加平行线作为辅助线,更是解决此类问题好的帮手.下面举几例说明.【例8】如图1所示,直线a∥b,∠ACF=50°,∠ABE=28°,求∠A的大小.【思考与分析】要求∠A的大小,关键是确定辅助线的位置.于是我们会想到过点A作AD∥b,这样利用平行线的知识即可求解.解:过点A作AD∥b,则∠DAC=∠ACF=50°.又因为a∥b,所以AD∥a.所以∠DAB=∠ABE=28°.所以∠BAC=∠DAC-∠DAB=50°-28°=22°,即∠A的大小是22°.反思:在解题时我们做AD∥b,那么是不是必须要做辅助线呢?我们继续思考:∠A在△ABG中,∠ABE也在△ABG中且等于28°,那么只要求出∠AGB的度数,就可求∠A的度数.【例9】如图2,AB∥CD,EO与FO相交于点O,试猜想∠AEO、∠EOF、∠CFO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思考与分析】由于∠BEO、∠EOF、∠DFO三个角的位置较散,设法通过辅助线使之相对集中,我们可以考虑AB∥CD,可以过点O作MN∥AB,这样即可找到三个角之间的关系了.由此猜想∠AEO+∠CFO+∠EOF=360°.解:过点O作MN∥AB.因为AB∥CD,所以CD∥MN.所以∠AEO+∠EOM=180°,∠MOF+∠CFO=180°.所以∠AEO+∠CFO+∠EOF=∠AEO+∠EOM+∠MOF+∠CFO=180°+180°=360°.反思:我们解这道题是用的两组同旁内角之和.其实我们还可以连结EF,正好把这三个角分成一组同旁内角和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由同旁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可得出同样的结论.【例10】如图3,已知AB∥ED,α=∠A+∠E,β=∠B+∠C+∠D.试探索β与2α的数量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思考与分析】我们由已知条件AB∥ED可知α=∠A+∠E=180°,于是只需知道β=∠B+∠C+∠D的大小即可探索出β与2α的数量关系.此时可以过点C作CF∥AB,从而求出β=∠B+∠C+∠D=360°,即有β=2α.解:猜想β=2α.理由是:过C作CF∥AB,因为 AB∥ED,所以∠α=∠A+∠E=180°.又因为AB∥ED,所以CF∥DE,即(∠B+∠1)+(∠2+∠D)=360°.故β=2α.【小结】这道题的思路与我们做的上题是相同的,也可以连结BD来解.第五节、竞赛数学在竞赛试题中,平行和垂直是做为基础知识应用在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之中,单独出题的情况很少,但当平行和垂直的性质与实际情况结合时,往往也会被做为新题型来考查.【例1】请说明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及交点个数.【思考与分析】本题有多种分类,如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再考虑第三条直线的位置;又如以三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分类等.下面我们就第二种分类加以说明.解:(1)如图1,三条直线互相平行,此时交点个数为0;(2)如图2,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1;(3)如图3,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同一点,此时交点个数为3;(4)如图4,其中两条直线平行,都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此时交点个数为2.综上所述,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为0或1或2或3个.(如果按第一种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又该如何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反思:求解中(2)、(3)两种情况称为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当题目中图形不全或不确定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分类.【例2】(1)请你在平面上画出6条直线(没有三条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并简单说明画法.(2)能否在平面上画出7条直线(任意3条都不共点),使得它们中的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如果能,请画出一例,如果不能,请简述理由.【思考与分析】“6条直线相交且任意3条都不共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首先画出两条相交直线,这样可以发现若不出现3条直线共点可以出现平行线.对于(2)中所求,可以根据(1)得到的结论先对其进行推理,不要盲目的画图.解:(1)在平面上任取一点A,过A作两直线m1与n1.在n1 上取两点B、C,在m1上取两点D、G.过B作m2∥m1,过C作m3∥m1,过D作n2∥n1,过G作n3∥n1,这时m2、m3、n2、n3交得E、F、H、I四点,如图所示.由于彼此平行的直线不相交,所以,图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3条直线相交.(2)在平面上不能画出没有3线共点的7条直线,使得其中每条直线都恰与另外3条直线相交.理由如下:假设平面上可以画出7条直线,其中每一条都恰与其它3条相交,因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又因没有3条直线共点,所以每条直线上恰有与另3条直线交得的3个不同的交点.根据直线去数这些交点,共有3×7=21个交点,但每个交点分属两条直线,被重复计数一次,所以这7条直线交点总数为因为这与交点个数应为整数矛盾.所以,满足题设条件的7条直线是画不出来的.反思:本题在说明理由时应用了假设法.利用假设推导出结果是否与题中条件冲突.这与我们以后要学的反证法相类似.【例3】平行直线AB和CD与相交直线EF、GH相交,图中的同旁内角共有()对.A. 4对B. 8对C. 12对D. 16对【思考与解】我们可将原图分解为八个“三线八角”即“直线AB和CD 被直线EF所截”、“直线AB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AB所截”、“直线EF和GH被直线CD所截”、“直线AB和EF被直线GH所截”、“直线EF和CD 被直线GH所截”、“直线AB和GH被直线EF所截”、“直线GH和CD 被直线EF所截”.每一个“三线八角”都有两对同旁内角,故原图中共有16对,因此选择D.【小结】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如何用图形分解法把图形分成若干个“三线八角”.【例4】有10条公路(假设公路是笔直的,并且可以无限延伸),无任何三条公路交于同一个岔口,现有31名交警,刚好满足每个岔口有且只有一名交警执勤,请你画出公路示意图.【思考与解】我们可以把公路想象成直线,岔口想象成交点,由警察的人数及题意可知,10条直线刚好有31个交点.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平面上的10条直线,若两两相交,最多出现45个交点,现在只要求出现31个交点,就要减去14个交点,这种情况下,通常采取两种办法:(1)多条直线共点;(2)出现平行线.根据题意,方法(1)不能实现,所以想到使用平行线.在某一方向上有5 条直线互相平行,则减少10个交点,若6条直线平行,则可减少15个交点,所以这个方向上最多可取5条平行线,这时还有4个点要去掉,换一个方向取3条平行线,即可再减少3个交点,这时还剩下2条直线与1个要减去的点,只须让其在第三个方向上互相平行即可,如图所示:【小结】本题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做题时,要牢牢把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图形结合,从简单的图形推理找出问题的入手点.【例5】把正方形ABCD边AD平移得到EF,作出平移后的正方形能有几种作法?【思考与分析】据题意,平移是指正方形整体平移,只有一个.我们根据以前学过的作图方法和本周学的平移作图,作法有如下几个:作法1:过E作EF的垂线,截取EG=EF,过G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F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2:过E、F分别作EF的垂线,截取EG=EF,F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GH,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3:过F作EF的垂线,截取FH=EF,过H点作EF的平行线,截取GH=EF(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1).作法4:过E作AC的平行线,过F作BD的平行线,截取EH=AC,FG=BD(注意截取方向).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如图(2).作法5:连接EA,FD,过B点作EA的平行线,过C作FD的平行线.截取BG=EA,CH=FD (注意截取方向).如图(3).连接EG,GH,HF,就得到平移后的正方形.【小结】平移变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连结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要描述一个平移变换,必须指出平移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例6】电脑游戏上有一种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游戏规则:在所给各种各样的方块中,通过平移、旋转的方式,罗列方块使之排满每一横行,每排满一行,便消去一行,得100分,依次类推(本题特殊规定,只准平移),小方块在屏幕顶端居中出现(奇数列时居中偏左).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如图所示).(1)若按规定,想得分,甲方块需要怎样平移,才可能直接得分或为以后打下得分基础?乙方块呢?(2)若你把甲方块放到左侧,发现屏幕已暗示出丙方块为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丙方块只需如何移动,便可得多少分?(注:屏幕上一共有10行10列)【思考与分析】第(1)题观察甲方块与底部方块的特点,我们可得出平移方式.第(2)题将丙方块通过平移嵌入空隙之中,即可得分.解:(1)甲方块可左移3个单位,下移7个单位放到屏幕左侧;乙方块需向右平移3个单位,下移8个单位,放到屏幕右侧.(可用其他平移方式)(2)丙方块下移7个单位,便可排满2行,得200分.【小结】解本题的关键是将各个方块通过平移嵌成一个长方形,需根据方块和现有图形选择合理的平移方式.【例7】如图1,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探索∠PAC,∠APB,∠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思考与分析】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我们只要过点P作出l1的平行线即可知道∠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可以分为如图2和如图3两种情形,同样分别过点P作出l1或l2的平行线,即有∠APB=∠PBD -∠PAC或∠APB=∠PAC-∠PBD.解:若P点在C、D之间运动时,则有∠APB=∠PAC+∠PBD.理由是:如图1,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E+∠BPE=∠PAC+∠PBD,即∠APB=∠PAC+∠PBD.若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则有两种情形:(1)如图2,有结论:∠APB=∠PBD-∠PAC.理由是:过点P作PE∥l1,则∠APE=∠PAC,又因为l1∥l2,所以PE∥l2,所以∠BPE=∠PBD,所以∠APB=∠BPE-∠APE,即∠APB=∠PBD-∠PAC.(2)如图3,有结论:∠APB=∠PAC-∠PBD.理由是:过点P作PE∥l2,则∠BPE=∠PBD,又因为l1∥l2,所以PE∥l1,所以∠APE=∠PAC,所以∠APB=∠APE-∠BPE,即∠APB =∠PAC-∠PBD.【小结】我们做这类题的时候可以发现:点的移动带动角的位置变化,角的位置变化决定了角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分类思想来分析题意,解决多种情况的讨论.第六节、本章训练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的关系是().A.互相垂直B.互相平行C.相交但不垂直D.不能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同旁内角互补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3.如图1所示,已知DE∥BC,CD是∠ACB的平分线,∠B=72°,∠ACB=40°,那么∠BDC等于().A.78°B.90°C.88°D.92°4.下列说法:①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④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其中是平行线的性质的是().A.①B.②和③C.④D.①和④5.船向北偏东50°方向航行到某地后,依原航线返回,船返回时方向应该是()A.南偏西40°B.北偏西50°C.北偏西40°D.南偏西50°6.线段AB是由线段CD经过平移得到的,那么线段AC与BD的关系为().A.平行B.相交C.相等D.平行且相等7.如果两个角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而另一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D.没有关系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8. a∥b,a∥c则_______∥_______,根据______.9.经过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______.和______.分别相等,图形的______.和______.没有发生改变.10.在同一平面上,如果AB⊥EF,AC⊥EF,那么点C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11.把△ABC向右平移4cm得△A1B1C1,再把△A1B1C1向下平移3cm得△A2B2C2,若把△A2B2C2看成是由△ABC经一次平移得到的,请量一量,其平移的距离是______.cm.12.船的航向从正北方向依逆时针方向驶向西南方向,它转了_____度.13.已知梯形ABCD,AD∥BC,BC=6,AD=3,AB=4,CD=2,AB平移后到DE处,则△CDE的周长是_____14.如果△ABC经过平移后得到△DEF,若∠A=41°,∠C=32°,EF=3cm,则∠E=______,BC= ______ cm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5.如图,AC⊥AB,∠1=30°,∠B=60°,(1)你能确定AD与BC平行吗?(2)能确定AB平行于CD吗?16.如图,AD平分∠EAC,AD∥BC,你能确定∠B与∠C的数量关系吗?17.如图所示,AB∥CD,AD∥BC,∠A的2倍与∠C的3倍互补,求∠A和∠D的度数.答案一、 1.B 2.B 3.C 4.A 5.D 6.D 7.C二、 8. 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9. 对应角、对应边,形状、大小10. 在直线AB上11. 512. 13513. 914. 107°,3三、15.【思考与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我们可以得到:∠ACB=180°-∠BAC -∠ABC=180°-90°-60°=30°.由此可得AD∥BC.但是由题中条件我们求不出∠D或者∠ACD,因此不能判定AB与CD是否平行.解:(1)因为∠BAC=90°,∠B=60°,且∠BAC+∠B+∠ACB=180°,所以∠ACB=180°-∠BAC-∠B=180°-90°-60°=30°.所以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不能确定.因为求不出∠D或者∠ACD,找不到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所以AB与CD不一定平行.16.【解题思路】我们通过观察图形并结合题中条件可知,要想知道∠B与∠C的数量关系,就得利用AD∥BC,从而得到∠B=∠1,∠C=∠2.只要∠1=∠2,那么∠B=∠C.而题中给出了AD平分∠EAC,正好得到∠1=∠2!解:因为AD∥BC,所以∠B=∠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所以∠C=∠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因为AD平分∠EAC,所以∠1=∠2.所以∠B=∠C.17.【思考与分析】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可知,题目要求∠A和∠D的度数,而条件只给出了∠A和∠C的关系.因此,分清∠A、∠C和∠D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因为AB∥CD,所以∠A+∠D=180°.所以∠A=180°-∠D.因为AD∥BC,所以∠C+∠D=180°.所以∠C=180°-∠D.所以∠A=∠C.再由2∠A+3∠C=180°解得∠A=∠C=36°.所以∠D=144°.提高训练题一、填空题1. 直线l1,l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则它们的位置关系是.2. 若直线l1// l2,l2// l3,则 ____ // ____,其理由是.3. 若直线l1//l2,一条射线与l1有交点,那么这条射线与l2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情况,直线l1和l2不一定是平行线()A. l1和l2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B. l1和l2都平行于直线l3C. 在同一平面内l1和l2没有一个公共点D. 在同一平面内,l1⊥l3,l2⊥l32. 若∠1与∠2的关系为内错角,∠1=40°,则∠2等于()A. 40°B. 140°C. 40°或140°D. 不确定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B.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是相等C.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D.所有的对顶角相等三、解答题1.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分别过A,B,C三点作它们的对边BC,CA,AB的平行线.。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学会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章内容在初中数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后续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观察能力,但对于抽象的几何概念和证明过程尚需引导。
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需要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过程,掌握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此外,学生需要学会用几何语言描述和证明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关系,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
2.学会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和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
2.用平行线与相交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几何语言的运用和证明过程的推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几何画板等软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4.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给予适时引导和帮助。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实例和教学素材。
2.制作课件,运用几何画板展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
3.准备练习题和拓展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相交线?什么是平行线?”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介绍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七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章节
七年级下册数学所有章节1.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 相交线。
- 平行线及其判定。
- 平行线的性质。
- 平移。
2. 第六章实数。
- 平方根。
- 立方根。
- 实数。
3.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4.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 二元一次方程组。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5.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 不等式。
- 一元一次不等式。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6.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 统计调查。
- 直方图。
每个章节都有其重点和难点,您想先了解哪一部分的详细内容呢?。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点+考点+典型例题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要点】1.两直线相交2.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1)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或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不相邻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两条线互相垂直。
5.垂线性质: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
6.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直线a,b 是平行线,可记作“a∥b”7.平行公理及推论(1)平行公理: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注:(1)平行公理中的“有且只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在性;二是唯一性。
(2)平行具有传递性,即如果a∥b,b∥c,则a∥c。
8.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
9.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在同一平面内)(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同一平面内)10.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补充:(5)平行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6)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11.平移的定义及特征定义:将一个图形向某个方向平行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特征: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完全一样;②平移前与平移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
【典型例题】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和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完本单元知识后,对某些知识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如,基础知识似懂非懂、不能在解题中准确应用所学知识等等。
问题比较集中的可能会是垂线的存在、唯一性及平行公理的限制条件的理解、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区分及综合应用等方面,教师应注意学生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知识点,教学中作重点突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系;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能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加深理解推理证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参与猜想、观察、实验、综合实践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了解数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的,了解数形结合思想,数学建模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数学严谨、抽象和应用广泛的特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四、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知识体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会利用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难点:会灵活应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证明题会分析、推理,会写出严谨的解答推理过程。
六、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讨论交流法七、教学准备:任务单、幻灯片、知识卡片八、教学过程(一)、本章知识点梳理(1、用八开纸书写本章知识思维导图,利用投影仪展示书写优秀的作品。
2、利用知识贴片将本章知识点进行系统归纳,由教师动手归纳操作,其他学生注意观察,并及时提出质疑。
)教师活动: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将本章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
启发、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积极思考并参与知识系统归纳。
设计意图:利用投影仪展示自己的作品,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知识贴片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复习旧知识及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完整版)相交线与平行线最全知识点
一、本章共分4大节共14个课时;(2.16~3.7第1、4周)章节内容课时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45.1 相交线3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35.3 平行线的性质 45.4 平移2单元小结2二、本章有四个数学基本事实1.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本章共有19个概念1.对顶角2.邻补角3.垂直4.垂线5.垂足6.垂线段7.点到直线的距离8.同位角9.内错角10.同旁内角11.平行12.数学基本事实13.平行公理14.命题15.真命题16.假命题17.定理18.证明19.平移四、转化的数学思想遇到新问题时,常常把它转化为已知(或已解决)的问题.P14五、平移1.找规律2.转化求面积3.作图(2009年安徽中考)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cm ,其一个内角为60°.(1)若d =26,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求纹饰的长度L ;【解】(2)当d =20时,若保持(1)中纹饰长度不变,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解】第19题图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图形顶点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1与∠2有公共顶点∠1的两边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顶角相等即∠1=∠2邻补角∠3与∠4有公共顶点∠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3+∠4=180°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1243AB C DO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如图,PO ⊥AB ,同P 到直线AB 的距离是PO 的长.PO 是垂线段.PO 是点P 到直线AB 所有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开沟引水,牵牛喝水都是“垂线段最短”性质的应用.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垂线是一条直线,不可度量长度;垂线段是一条线段,可以度量长度.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垂直的性质)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两点间的距离是点与点之间,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点与直线之间.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特殊的两点(即已知点与垂足)间距离.⑶线段与距离 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不能等同.5.2平行线1、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与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 b a .b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PA BOab 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5、三线八角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b a ,l ①∠1与∠5在截线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的上方,l b a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 ②∠5与∠3在截线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l b a ,内且交错) ③∠5与∠4在截线的同侧,在被截直线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l b a , ④三线八角也可以成模型中看出.同位角是“F ”型;内错角是“Z ”型;同旁内角是“U ”型.6、如何判别三线八角 判别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键是找到构成这两个角的“三线”,有时需要将有关的部分“抽出”或把无关的线略去不看,有时又需要把图形补全. 例如: 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置关系:⑴∠1与∠2;⑵∠1与∠7;⑶∠1与∠BAD ;⑷∠2与∠6;⑸∠5与∠8. 我们将各对角从图形中抽出来(或者说略去与有关角无关的线),得到下列各图. 如图所示,不难看出∠1与∠2是同旁内角;∠1与∠7是同位角;∠1与∠BAD 是同旁内角;∠2与∠6是内错角;∠5与∠8对顶角.abl1234567816B A D 2345789FEC A BF 21ABC17ABCD26ADBF1AF58C注意:图中∠2与∠9,它们是同位角吗?不是,因为∠2与∠9的各边分别在四条不同直线上,不是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符号语言: ∵ ∠3=∠2 ∴ AB ∥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1=∠2 ∴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2=180° ∴ AB ∥C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请同学们注意书写的顺序以及前因后果,平行线的判定是由角相等,然后得出平行.平行线的判定是写角相等,然后写平行.注意:⑴几何中,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般都与某种“数量关系”有着内在的联系,常由“位置关系”决定其“数量关系”,反之也可从“数量关系”去确定“位置关系”.上述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就是根据同位角或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数量关系”,判定两直线“平行”这种“位置关系”.⑵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两种:①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②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⑴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线. 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⑶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解答:⑴错误,平行线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是一项重要条件,不能遗漏. ⑵正确 ⑶不正确,正确的说法是“过直线外一点”而不是“过一点”.因为如果这一点不在已知直线上,是作不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典型例题:如图,根据下列条件,可以判定哪两条直线平行,并说明判定的根据是什么?解答:⑴由∠2=∠B 可判定AB ∥DE ,根据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 BC DEF 1234⑵由∠1=∠D 可判定AC ∥DF ,根据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⑶由∠ACF +∠F =180°可判定AC ∥DF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符号语言: ∵AB ∥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AB ∥CD ∴∠4+∠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如图,直线AB ∥CD ,EF ⊥AB 于E ,EF ⊥CD 于F ,则称线段EF 的长度为两平行线AB 与CD 间的距离.注意:直线AB ∥CD ,在直线AB 上任取一点G ,过点G 作CD 的垂线段GH ,则垂线段GH 的长度也就是直线AB 与CD 间的距离.3、命题:⑴命题的概念: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⑵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是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析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注意: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4、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①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互逆的关系A BC DEF 1234A EGBC FHDn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其中,由角的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条件,得到两条直线平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线的判定;由平行线(位置关系)得到有关角相等或互补(数量关系)的结论是平行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已知∠1=∠B ,求证:∠2=∠C 证明:∵∠1=∠B (已知) ∴DE ∥BC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C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注意,在了DE ∥BC ,不需要再写一次了,得到了DE ∥BC ,这可以把它当作条件来用了.典型例题:如图,AB ∥DF ,DE ∥BC ,∠1=65° 求∠2、∠3的度数解答:∵DE ∥BC (已知) ∴∠2=∠1=6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DF (已知) ∴AB∥DF (已知) ∴∠3+∠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180°-∠2=180°-65°=115°5.4平移1、平移变换 ①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②新图形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 ③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2、平移的特征: ①经过平移之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与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 ②经过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典型例题:如图,△ABC 经过平移之后成为△DEF ,那么:⑴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__;⑵点B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⑶点_____的对应点是点F ;⑷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⑸线段BC 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⑹∠A 的对应角是______. ⑺____的对应角是∠F.AD FBE C123解答: ⑴D;⑵E;⑶C;⑷DE;⑸EF;⑹∠D;⑺∠ACB.思维方式:利用平移特征:平移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点的连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考点一: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对顶角的性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性质与平行公理的区别等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最新⼈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归纳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五章相交线与平⾏线5.1 相交线⼀、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中,相邻的两个⾓叫做邻补⾓,特点是两个⾓共⽤⼀条边,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互补;相对的两个⾓叫做对顶⾓,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相等。
①邻补⾓:两个⾓有⼀条公共边,它们的另⼀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互为邻补⾓。
如:∠1、∠2。
②对顶⾓:两个⾓有⼀个公共顶点,并且⼀个⾓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个⾓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互为对顶⾓。
如:∠1、∠3。
③对顶⾓相等。
⼆、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条直线叫做另⼀条直线的垂线。
3.垂⾜: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
4.垂线特点:过⼀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内错⾓、同旁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
1.同位⾓:(在两条直线的同⼀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侧)在两条直线的上⽅,⼜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叫同位⾓。
如:∠1和∠5。
2.内错⾓:(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叫内错⾓。
如:∠3和∠5。
3.同旁内⾓:(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叫同旁内⾓。
如:∠3和∠6。
5.2 平⾏线及其判定(⼀) 平⾏线1.平⾏: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的两条直线,互为平⾏线。
a∥b(在同⼀平⾯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线。
)2.平⾏公理:经过直线外⼀点,有且只有⼀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复习-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C
∴∠EDC=∠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5=∠A(已知),
等量代换
∠A
∴∠EDC=______(__________).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C//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AB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5+∠2+∠3=180°
例5.如图,E在直线DF上,B在直线AC上,若∠AGB=∠EHF,∠C=∠D,则
∠A=∠F,为什么?
解:∠AGB=∠DGF (对顶角相等)
∠AGB=∠EHF (已知)
∴∠DGF=∠EHF (等量代换)
∵B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AB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D (已知)
过程叫做证明.
四、平移
1. 平移的定义:“三要素”
一个图形、一个方向、一个距离.
2. 平移的性质:“四特征”
• 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改变;
•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 对应角相等.
四、平移
3.平移作图的一般步骤:
平移作图是平移性质的应用,利用平移可以得到许多美丽的图案,在具体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2=∠5,∠2+∠3=180°, ∴∠4+∠5=180°,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课堂小结
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有: 1.平行线的定义. 2.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4.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知识点四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
两条直线平行吗?为什么?
已知条件:直线 b 与直线 c 都垂直于直线 a .要说明的
结论:直线 b 与直线 c 平行吗? 解法一:如图,∵ b⊥a,∴ ∠1= 90°.
同理∠2= 90°.∴ ∠1=∠2.
A
明,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AB∥CD.
E
P
H1
D
G2 B F
一般地,有如下利用同位角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
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
几何语言:
1
∵∠1=∠2(已知)
∴l1∥l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l2
2
l1
c
a
2
43
b
1
2.如图,直线AE ,CD 相交于点O ,如果∠A=110°,∠1= 70°,就可以说明AB∥CD,这是为什么?
解:因为∠1=∠AOD(对顶角相等),∠1= 70°,所以∠AOD=70°. 又因为∠A=110°,所以∠A+∠AOD=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精华知识思维导图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几何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发现并提出问题观察、测量、归纳、对比、类比研究问题图形形状、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获得结论实践应用情感态度体会通过推理获得结论养成严之有据的习惯培养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5W2H(what\when\where\why\who\how many\how much)5.1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5.1.1相交线定义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形状)定义(位置)有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性质(数量)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形状)定义(位置)有公共顶点,只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性质(数量)邻补角互补5.1.2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成直角时,它们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画法用三角尺用量角器性质直线垂线条数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特殊位置关系二线四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两被截线同方,截线同侧;F型内错角两被截线之间,截线两侧;Z型同旁内角两被截线之间,截线同侧;U型相关术语角的位置关系三线八角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画平行线一落二靠三移四画五标平行公理公理内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通过”反证法“可以由平行公理得到此推论)5.2.2平行线的判定判定0.1定义判定0.2平行公理的推论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一个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角的关系得到位置关系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探究方法平行稿纸手工测量数学软件动态展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相交线和平行线
【知识框架图】
平移
判定
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及其性质
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公理
两三条条 直直线线被所第截两线条相直交
平行
相交
平线 面的 内位两置条关直系
【知识要点】
1、相交线:两条直线有唯一 公共点 时,它们的位置关系就叫相交。
两相交直线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2 对对顶角,有 4对邻补角。
(1)邻补角:两个角是邻补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一条公共边 ;③ 另不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
性质有 邻补角互补;若两个互为邻补角的角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是 90 度。
(2)对顶角:两个角是对顶角的条件有① 有公共顶点 ;② 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
性质有 对顶角相等 。
此类问题常常用方程思想列方程来解决。
2、垂线:
⑴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 直角,就叫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垂线。
过一点...(包括线上和线外两种情况)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有且只有一 条。
如图0,因为直线AB ⊥CD 于O ,(O 叫 垂足 ),所以∠ AOC =∠ BOC =∠BOD =∠ AOD = 90 °。
反之,因为∠ AOC= 90 °(或∠ BOC=
90 °或∠BOD= 90 °或∠ AOD = 90 °),所以AB⊥CD。
回忆并操作:如何过三角形(特别是钝角三角形)的顶点作对边的垂线。
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成为垂线段最短。
举例:跳远成绩的测量、从河流引水的水渠的挖掘等。
⑶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段的距离
3、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必将构成八个角,其中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分为三种情况: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位角成“F”形;内错角成“Z”形或“N”形,同旁内角成”C”形。
每一种角之间必须要有平行线为前提才有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否则其数量关系并不成立。
如找出图中的三线八角,能否确定它们之间的相等或互补的数量关系?(不能)
(学会图形的分解):
对同位角 12对邻补角
6对内错角 6对对项角
对同旁内角
4、平行线
⑴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即没有交点)的直线的位置关系叫互相平行,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的平行线。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图 0
O
D
C
B
A
E
B
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能分类说出n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交点个数〈多种情况〉及把所在平面分成的部分最多的个数分别是 1/2n(n-1) 、 1/2n(n+1)+1。
⑵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反证法、几何语言)
⑶平行线的识别:
①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②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第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⑤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平行线的性质:
①永不相交;没有交点;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用几何语言表达为:如图3:
∵AB∥CD,∴∠AGH=∠CHF,∠AGH= ∠GHD,∠AGH+ ∠CHG=180°。
(分别写出一组即可)
⑸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
这些线段是平行且相等的,所以有平行线中的一条上的两点与另一条上的所有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都相等。
要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和点到线的距离区别开来。
例:平行线判定与性质应用:
如图,已知AB ∥CD 试探索∠A, ∠E, ∠C 之间的关系?
5、命题:
(1)定义: 判断 一件事情的语句。
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可以分成
真命题 和 假命题两种类型。
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推理证明,判断一个命题是假题只要举一反例。
(2)命题的改写:命题可以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由此找出题设和结论。
命题的改写有时要添加适当的语句把如果那么部分成为完整的一句话。
如: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3)定理:正确性经过推理证实,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
6、平移:
(1)平移:将一个图形不改变其形状、大小沿同一方向移动到一个新位置的图形变换。
(2)性质:①对应点的连线 平行 且 相等; ②对应线段 平行 且 相等 或在一条直线上;
③对应角 相等 ;图形的平移由平移的方向(即对应点连线的 方向)和平移的 距离(即对应点连线的 线段的长度)决定。
所以根据性质可以通过找特殊点画出平移图形。
E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