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国际”研究的历史和社会学视角
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论文
国际制度研究:从旧制度主义到新制度主义- 论文关键字:理论主义制度国际历史政治研究组织社会学国际制[摘要] 国际制度研究在早期阶段具有形式或法律的制度主义的深刻印记,在研究方法上属于旧制度主义的范畴。
行为主义革命的发生和“国际机制”概念的提出为新制度主义取代旧制度主义创造了学术积累上的必要条件。
当前在国际关系研究中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新制度主义,即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就解释行动的基本逻辑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属于“预期结果逻辑”,社会学制度主义则属于“适当性逻辑”,但就历史观而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都认为历史总是有效率的,历史制度主义则将无效率的历史带入研究议程。
[关键词] 国际制度研究;旧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就人类生存的基本社会空间———由竞争性的民族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而言,国际制度(internatinal institu2tins) 的确立、扩展与强化无疑是20 世纪后半期最为引人注目的历史性变革之一。
作为对这一现实的回应,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际制度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与经验研究中的主要焦点,新制度主义( ne institutinal2is) 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确立了分析范式的地位。
本文旨在通过一种跨学科的视野,阐明新制度主义进入国际关系研究的学科背景,概述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三种新制度主义范式,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种范式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一、国际制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国际关系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由于其早期拓荒者们“大多局限于威尔逊的国际政治观”,[1 ] ( P215) 这一学科在幼年时期具有鲜明的乌托邦性质。
在著名的“十四点方案”中,威尔逊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设想,希冀通过这样一个国际制度来维护和保卫世界和平。
在“十四点方案”的影响下,国际制度从国际关系学科诞生之时起就在其研究议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威尔逊理想主义以致命打击,但人们对国际制度的关切并没有因此而趋于消弭。
社会学研究中的国家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国家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国家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国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
社会学家们通过对国家的研究,可以为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建议。
一、认识国家国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有自己的独立领土、政治组织、法律法规、文化传承等标志性特征。
政治学家通常将国家定义为拥有主权的政治实体,而社会学家则更侧重于国家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制定法律规则、行政管理、税收征收等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
国家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研究国家与社会关系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本质和功能,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规律。
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国家通过扫除障碍、制定法律、规范行为等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而社会也会通过反馈机制,来提示国家是否需要调整政策。
例如,在疫情初期,社会对于政府反应不力的批评,就迫使政府加快了防控措施和疫苗研发进程。
三、国家治理国家治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芝麻开花,国家治理问题也愈发突显。
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和实施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需要通过法律规范、经济政策、公共服务等手段,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近年来,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给政府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国家问题的未来发展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
未来,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国家与社会关系、国家治理、国家制度等问题,从而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总之,国家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8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第二, 共产主义的实现, 还意味着全面消 灭人的本质的分裂和异化状态,真正实现 人的“类本质”。仅仅以民族、国家的形 式存在的人由于民族、国家利益的限制, 使他们还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化了的人 类”。民族的、国家的利益是他们追求的 现实的利益,人类的利益在他们的活动中 还只是“词”。当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同 全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他们首先考虑的 还是狭隘的民族、国家利益,甚至以牺牲 全人类的利益为代价去实现民族的、国家 的利益。
第四,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辟的, 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向全世界扩张的过程。这是一个先进 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生产方式的过程,既具 有必然性,也具有历史进步性,同时又是 一个与奴隶贩卖、建立殖民地联系在一起 的残酷而血腥的过程。
第五,正是通过海外殖民地和国际市场。一方 面,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利润,并缓解和转移了国 内矛盾,维持资本主义的再生产,先发国家的发 展确实是以广大落后国家的存在为前提,以国际 剥削为前提;另一方面,则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 了无产阶级,造成了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资产阶级的世界历史最终要为无产阶级的世界历 史所替代。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共产 主义只有在世界性普遍交往的条件下,在形成普 遍的世界历史性的个人的时候,才是可能的。
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许多重大 偏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重大 失误和弯路,一个重要的思想原因之一, 就是没有能很好地重视和理解马克思的世 界历史理论。确切地说,是没能站在世界 历史的高度来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封建主义的战略性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下,总结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 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 个重要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 主义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社会学的趋势与前沿方向
社会学的趋势与前沿方向随着社会不断变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关注社会现象的学科也在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研究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本文将就社会学的趋势与前沿方向进行探讨。
一、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社会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例如贫穷、失业、犯罪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难点,也是政府制定社会政策的原动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社会问题也愈加多元化。
因此,研究社会问题的难度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寻求解决方案,社会学家们不断深入研究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及时跟进社会问题发展的动态,以期提供更精准和高效的政策建议。
同时,社会学家们开始更关注社会政策的实际操作效果。
他们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社会政策实施的影响和效果进行评估,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字社会与新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社会和新媒体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新方向。
在数字社会中,社交媒体和大数据逐渐成为热点话题。
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使人们从未有过的角度展现了社会现象。
同时,大数据的使用,使研究者能够从数以亿计的数据中提取规律,并深入解析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
因此,数字社会和新媒体成为了社会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他们通过数字分析方法,探索数字社会中的社会问题、社会结构等内容,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三、全球化与跨国问题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成为了社会学研究的热点方向。
跨国问题,如移民、难民、贸易等也成为了社会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由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问题众多,研究难度随之增加。
但是,社会学家们始终关注跨国问题的影响和原因,并不断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以期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分析。
此外,他们还关注跨国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为政策制定提供指导。
四、社会学的实践研究社会学的实践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有形和无形的社会现象中,社会学家开始更注重社会现象的表面和背后的本质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学史
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学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社会学史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
本文将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社会学史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欧洲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如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等。
这些变革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现象,并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
社会学的先驱包括康德、埃姆涅斯特·德·拉波利特、圣西门等人。
二、社会学的早期发展19世纪初期,社会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当时的社会学还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方法论。
在这个时期,许多社会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和方法,如恩格斯和马克思提出的阶级斗争理论,孟德斯鸠提出的社会契约论等。
随着社会学的发展,研究的重点逐渐从个人转向社会。
美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在他的著作《社会学的基础》中提出了“社会实在”的理论,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任何社会现象都应该从社会的整体性质出发来研究。
三、社会学的理论争鸣20世纪初期,社会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那就是理论竞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各种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开始相互竞争,如结构功能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冲突理论、现代性理论等。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功能互相联系的系统,社会的运转依靠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制度的互动。
符号互动主义则认为社会是由每个人的行为和语言互动所建立起来的,重视个体和社会的互动。
冲突理论则认为社会是不稳定的,社会的运转依靠着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
现代性理论则认为现代社会的变革是一种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四、社会学的发展与当代社会21世纪的社会学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也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伴随着社会学研究的拓展,新的领域和新的问题也不断浮现,如环境问题、多元文化问题、全球治理问题等。
总之,社会学史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现象认识和研究的历程,其中涌现出的各种理论和观点为我们理解和探讨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
国际关系中的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国际组织是自发而成立的,由不同国家、国际/regional政府、社会集团或个人组成的结构,其目的是促进各方间合作、协调利益与解决共同问题。
国际组织旨在通过多边合作与协调努力,实现全球治理的目标,从而使国家和人民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保障。
国际组织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除了国际关系学外,也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最为典型的国际组织有联合国(United Nations,简称UN)、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等,它们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人权保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组织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
从制度角度来看,国际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国际社会需要共同行动解决全球性问题。
国际组织通过制定规则、行动准则等方式,规范国家行为,提供了一个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平台。
这种制度化的合作有助于调和各国利益差异,促进和平与繁荣。
此外,国际组织的研究还可以从政治角度出发。
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冲突的调解、冲突预防、及和平建设工作,是一种促进全球稳定和和谐发展的手段。
国际组织的合作与冲突的关系,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要议题。
国际组织研究也可通过经济角度来探索。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国际组织在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际组织通过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维护了全球经济秩序。
这对于保护弱势国家的利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角度,社会学角度也是国际组织研究中的一门重要视角。
国际组织在卫生、教育、人权、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对建设一个公正和谐的国际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国际组织将全球人类共同事务与个人及群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提供公共服务,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国际组织的治理模式、效力等也是研究的重点。
由于国际组织的成员国众多,利益多元,因此其治理结构和机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问题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全球化问题研究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全球化发展,全球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学者开始关注全球化的影响及其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全球化的概念、影响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全球化的概念与特点全球化是一个多重多义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其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最为广泛的定义是指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全球交流与联系加强的现象。
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提高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联系性,人类社会已经从一个国家所主宰的体系发展为一个更为全球化的体系。
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全球经济、全球文化、全球政治等。
全球经济一直是全球化的核心,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跨国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增加,全球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跨国生产和分工加剧,商品和信息的跨国流动加快等。
而全球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全球政治主要表现为政治联系的增强和全球治理的形成。
二、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对全球各个国家及其社会经济、文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经济影响全球化加剧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系和依赖,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互动。
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球生产和分工合作加深,世界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然而,全球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收缩,职业分化加剧,产生大量失业、贫富差距增加等问题。
2、文化影响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全球经济交流,同时也导致了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和碰撞,推进了文化多元化的进程。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和文化传播的单一化问题。
文化融合过程中,文化的本土性可能被忽略,文化侵略可能发生。
3、政治影响全球化加强了全球治理的形成和国际交往的紧密程度,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更加激烈。
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背景不同,全球治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国家主权被削弱,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和恐怖主义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作者简介:花勇(1979—),男,博士,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摘要:国际政治社会学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兴学科。
近年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和重视。
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国际政治和国际社会的互动,坚持社会本体论。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时期、成长时期、壮大时期、成熟时期四个发展阶段。
国际政治社会学始终强调国际政治的社会内涵,突出政治权力的社会性,关注国际社会的扩展和演变。
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成熟将为国际关系研究打开新的研究视界,为国际关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国际政治社会学;国际社会;国际政治;社会本体论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3)09-0035-05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花勇(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传统悠久。
迪艾尔·比格(Didier Bigo )和沃尔克(R.B.J.Walker )在《政治社会学与国际的问题》(Political sociology and the Problem of the International)一文中开门见山地提出,尽管政治社会学在多数国际关系理论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但政治社会学的传统并没有被排除于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之外,对国际问题研究意义重大。
[1](p726)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拉动下,国际政治社会学逐渐从边缘走向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可以说“在国际政治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建构主义起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2](p260)国际政治社会学是以社会本体论为基础,借用社会学方法,以国际社会的结构构成、国际社会的演变、国际社会与国际政治之间的互动、国际社会与国内政治之间的互动、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之间的互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国际政治社会学主要包括:自由主义的跨国研究和一体化研究、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研究、哥本哈根学派的安全化研究、社会建构主义研究、历史社会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学研究等。
国际关系的社会学分析
标题:国际关系的社会学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关系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国际关系的影响无处不在。
然而,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政治、经济等单一的视角,而应该从更广阔的社会学视角进行审视。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国际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结构与国际关系社会结构是国际关系的基础。
不同的社会结构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国家是基本的社会单元,国家间的互动构成了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等。
这些行为体的出现,使得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理解国际关系,需要从社会结构的演变出发,理解不同社会结构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与国际关系社会文化是国际关系的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文化不仅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方式,也塑造了国家间的互动方式。
例如,不同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方式等都会影响国家间的决策和互动。
此外,文化也会影响国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因此,在国际关系的研究中,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力。
三、社会组织与国际关系社会组织是国际关系的载体。
不同的社会组织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社会组织包括政府组织、企业、民间组织等。
政府组织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企业的经济活动、民间组织的文化交流都与国际关系紧密相关。
这些组织的行为和互动方式都会影响国际关系的走向。
因此,对国际关系的研究,需要关注社会组织的作用和影响。
四、社会过程与国际关系社会过程是国际关系的发展过程。
不同的社会过程会对国际关系产生不同的影响。
国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过程包括权力分配、社会冲突、社会变迁等。
这些过程都会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权力分配会影响国家间的互动方式和决策过程;社会冲突会影响国际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社会变迁会影响国际关系的结构和内容。
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
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教育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作为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实践经验,也为我们深化对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的理解提供了重要视角。
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发展历史悠久,其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和拓展。
从早期的功能主义、冲突论到后来的符号互动论、结构主义等,各种理论流派不断涌现,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多元的视角和思路。
国外教育社会学也注重实证研究,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剖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尽管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同理论流派之间的对立和争议、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性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育社会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知识体系。
1. 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及研究意义教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专注于研究教育现象与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进行深入思考与借鉴,对于丰富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内容、提升教育实践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一个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复杂社会现象。
教育社会学通过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剖析教育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揭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
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推动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
教育社会学关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资源分配等核心问题,致力于揭示教育不平等现象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通过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学习与借鉴,我们可以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有益启示。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研究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研究近年来,国家治理成为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
与此同时,国家治理也一直是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国家治理的研究就更加强调重视社会多元性和身份差异,着眼于民众社会的内在动态。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研究涉及了国家治理模式、意识形态、公共政策等领域,成为了探讨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
一、国家治理模式社会学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国家治理模式反映了社会动态的变化。
从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向“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转换,再到现在的网络治理理念,国家治理模式在不断变化。
研究人员需要思考的是,改变发生背后的原因。
在现实中,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采用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来适应本国的特点。
从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中国,到欧美国家更加强调市场价值和个人自由,每个国家的治理模式都有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
针对这种多样性,社会学家需要发现每一个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的不同之处,来推断他们的长效影响和对公共政策的决策。
二、意识形态在现代国家治理范式中,意识形态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共和党和民主党到保守党和工党,意识形态都在影响人们的行动方式。
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会学如何介入国家治理中的意识形态,成为了研究社会学独特的目标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形成了几个特征,一个便是高度自主性和多元化。
在多元化的民间社会组织中,有各种各样带有意识形态特色的政治组织。
例如,在中国,某些由艺术家或普通公民自发组织的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包括支持土地权益的农民运动和反对高压城市化的环保运动等。
这些和其他形式民间社会组织都与公共政策和意识形态影响政策制定有关。
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研究需要准确地了解意识形态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作用和影响,挖掘出各式各样的社会利益,给政策制定者提供离散的、面对诸如人口增长、气候变化、移民等社会挑战而制定的政策选项。
三、公共政策在社会学家看来,政策制定是政治行为的核心,同时也反映了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社会学中的国家和政府研究
社会学中的国家和政府研究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活的学科,而国家和政府则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学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国家和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影响通常会反映在社会层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社会学中的国家和政府研究,包括国家和政府的定义、国家和政府的演变和变革、以及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和政府的理解。
国家和政府的定义国家和政府是社会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这两个概念的定义,社会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一般来说,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拥有行使统治权力的机构和组织,同时,国家还具有组织政治社会生活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职能。
政府则是国家权力机构的具体实践和行使者,通常由国家元首和一些负责管理国家事务的官员组成。
国家和政府的演变和变革国家和政府的演变和变革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其核心是对国家和政府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在社会学视角下,国家和政府的演变和变革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早期国家和政府的出现是在人类社会分工趋同和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随着人们共同生产的实现,人们之间开始出现了分工的差异,而不同的分工呈现出不同的等级关系,从而形成了阶级。
为了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社会生活,政府便得以诞生。
其次,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出现是在18世纪欧洲大陆由于人口增长、农业经济危机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滞后导致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国家和政府以越来越完善的机构、法律和秩序体系不断完善并发展。
最后,当代国家和政府的演变和变革也与全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有关。
当代国家和政府对于经济的控制和调节逐渐减少,同时,企业和市场对国家和政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家和政府的职能逐渐转型为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和政府的理解社会学视角下对国家和政府的理解是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基础的。
社会学家通过对国家和政府的研究,揭示出了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社会学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
社会学的国际关系与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
国际关系及国际合作成为了当今世界上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同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社会学的视角,为我们理解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社会学是什么?说到社会学,我们不得不先了解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在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探讨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机制。
社会学负责研究社会各种分散的对象与问题,从宏观的层面去理解个体、社会以及文化的演化和发展,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分析。
二、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的范围。
社会学研究个体、群体与社会的关系,而国际关系则把个体、群体等聚合成国家或政治组织,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
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的接口主要是研究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及交流,并探究背后的社会规律和机制。
三、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关系从社会学框架下探究国际关系,我们要关注的主要是国际关系的三个方面:国家主权、国家权力、多元化的交流与互动。
首先,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国家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领域内独立自主的权利及其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自主决策的权利。
社会学视角下,我们看到的是,国家主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与国家历史发展之间的逻辑产物,更是来自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构建。
其次,国际关系中的权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也是社会学家们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
权力在国际关系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会直接影响各个国家之间的交互以及发展的方向。
在中美贸易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巨大的权力互补和权力不平衡如何影响全球经济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最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是社会学家们研究的另一个热门领域。
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旅游、教育等交流和互动,都直接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民同仁在世界范围内跨国迁移、探亲访友、学习、工作,国际关系的发展也更多了自然地、多元化的顺势与互动。
社会学研究中的国际关系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国际关系问题社会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组织、动态、变化及其内部互动关系的研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
而国际关系,则是因为无数的国家和民族存在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社会形态,它看似是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无国界社会”,但实际上又是有诸多地缘和民族语境因素影响的。
在社会学研究中,国际关系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对国际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态度,这些差异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依此加深和紧张。
那么社会学研究中的国际关系问题包括哪些呢?我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讨论。
第一,国家战略和国家安全在习惯看待问题的国家中,不同的安全观念和利益,决定着其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在国际社会中,不同国家发展的战略是因视其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而异的,而这种地位被评价基于它们的历史、地缘、人口、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的因素。
因此,一个国家的安全感是建立在其对自身利益的认知和理解上的,即使在多边组织如联合国中,不同国家对安全和维护世界秩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第二,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全球化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影响和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但同时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挑战了国家主权的确立,政治权力的下沉已经发展到地区和城市层面。
这既说明了全球性问题在地方化治理中的爆发和影响,也表明了地方化治理可能在其处理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作用。
第三,国际组织和地缘政治国际组织在促进国际协调和解决共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国际组织自身的功能和影响也受到其成员国之间的力量关系和重大利益的影响。
例如,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拥有否决权,它们的决策往往受到其各自国家的地缘政治考虑的影响。
解决地缘政治问题是建立在多边组织和协议的基础上的,这可能需要对现有国际体制进行深入思考和重大调整。
第四,国际民间交往和跨国组织国际民间交往和跨国组织也是重要的国际社会力量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案例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案例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强调了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历史社会学研究中,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被广泛运用,有助于深入理解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现象和事件。
本文将以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为切入点,介绍一个具体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案例,分析其在历史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
我选择的案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发生在1919年的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这场运动的爆发背景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了中国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和外国列强的不满情绪的爆发,展现出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民主和自由的强烈愿望。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在近代遭受列强侵略,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历史进程中的主题。
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一代对封建传统的反抗,是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通过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必然性。
在历史社会学研究中,对“五四运动”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社会转型和发展。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它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主化实践,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同时,五四运动也是中国青年一代对未来的探索和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责任和担当。
总之,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历史社会学研究案例“五四运动”展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规律和社会的演变,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历史唯物主义将继续指引我们深入研究历史社会学,探索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
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关系
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关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我们很少会将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联系起来,但是事实上这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关系,包括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在全球化时代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共性首先,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研究的对象都是人类社会。
两者的目的都是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揭示社会世界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此外,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都需要运用一些相同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其次,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都非常关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社会学家研究的是一国内部的社会问题,而国际关系学家则更多关注国际社会间的交往与变化。
无论是哪一个层面,社会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政治组织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社会学与国际关系学的差异虽然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有很多共性,但是两者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有着不同。
具体表现如下:1.研究领域不同社会学主要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者社区内的社会现象,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等。
而国际关系学则是研究国际关系领域,关注的是多个国家之间的社会现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治组织、国际组织等。
2.研究问题不同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结构、社会类别、社会生活等等社会现象本身,而国际关系学则是研究国际关系大的框架和数据,研究国际国家之间的全球化、国际协调和冲突等问题。
3.研究方法不同社会学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和分析,进而得出对社会现象深刻的理解和解释。
而国际关系学的研究方法则相对灵活,可以很好地运用统计学、理论模型等方式进行研究。
尽管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很多联系和交叉点。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两者的关系:1.社会学对国际关系学的贡献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与规律,从而能为国际关系学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考,让研究者能更好地了解跨国交往的本质和规律,例如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政治意识等理论或实践,它们可以为国际关系学研究社会组织、跨越国界的身份等问题带来新的思考。
历史研究的市场趋势
历史研究的市场趋势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过去的好奇不断增长,历史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历史研究不再仅仅是学术殿堂中的专属,它正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并在市场中展现出独特的趋势。
首先,历史研究的普及化趋势日益明显。
以往,历史研究似乎只是专业学者在象牙塔内的探索,但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得益于各种媒体的发展,如电视纪录片、网络视频、历史主题的社交媒体账号等。
这些平台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历史故事和事件,吸引了广大观众和读者。
例如,一些讲述古代王朝兴衰、名人传记的纪录片,以其精彩的画面和深入浅出的解说,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同时,网络上众多的历史爱好者自发创建的博客、论坛和群组,也为普及历史知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心得、分享见解,进一步激发了对历史研究的热情。
其次,跨学科研究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向。
历史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其他领域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等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为历史事件和现象提供更全面、深入的解读。
以经济史为例,通过将历史学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贸易模式以及经济发展的规律。
同样,在研究社会变迁时,结合社会学的视角能够揭示出历史中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组织的演变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
跨学科研究不仅丰富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也为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提供了历史借鉴。
再者,数字化技术为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大数据、数字化档案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历史研究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量的历史文献、图像和资料被数字化,使得研究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和分析信息。
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以往难以察觉的历史规律和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则让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增强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然而,数字化技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版权问题以及技术鸿沟导致的研究资源不均衡等。
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学研究合作
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学研究合作:跨学科视角下的合作机制与挑战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国际关系中的社会学研究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合作机制,并讨论合作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剖析这一跨学科领域,我们发现社会学研究合作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深化对国际社会现象的理解,并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关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跨学科的研究合作变得日益重要。
社会学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分支,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合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国际关系现象,为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二、社会学研究合作的重要性1.深化对国际社会现象的理解: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是社会结构、文化、群体行为等层面,这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国际关系现象,进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2.推动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跨学科的研究合作有助于推动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借鉴。
3.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合作: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国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三、合作机制1.学术交流:通过定期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在线交流等方式,学者们可以分享研究成果、交流思想,促进跨学科的交流和理解。
2.联合研究:不同领域的学者可以共同开展研究项目,通过共同的数据收集、分析方法、成果发表等过程,实现跨学科的合作。
3.合作网络:建立学术合作网络,有助于学者们更容易地交流和合作,打破地域和领域的限制。
4.人才培养:通过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研究人才,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奠定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1.学科差异: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合作过程中的沟通障碍。
2.时间和资源投入:跨学科的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效果。
国别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与新方法
国别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新范式与新方法国别史学是一门研究特定国家或地区历史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深入研究,揭示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国别史学史研究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本文将从新领域、新范式和新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国别史学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新领域1. 跨国比较研究:传统上,国别史学注重对单一国家或地区历史的研究,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国比较研究逐渐成为国别史学的新领域。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可以发现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各国历史的本质和特点。
2. 文化史研究:在国别史学研究中,文化史的地位日益重要。
文化史研究强调对特定国家或地区文化的深入挖掘,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思想等方面。
通过文化史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
3. 社会史研究:国别史学史研究中,社会史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社会史研究关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变迁和社会问题,如阶级关系、性别关系、族群关系等。
通过社会史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
二、新范式1. 多元视角:传统的国别史学研究往往只从国内角度出发,忽视了国际环境对国家历史的影响。
新的国别史学研究范式强调多元视角,即通过比较和联系国内外的历史进程,揭示国际因素对国家历史的作用和影响。
2. 反思主义:新范式下的国别史学研究还强调反思主义的应用。
传统的国别史学研究往往只关注国家的正统历史,而忽视了被压迫和被边缘化群体的历史。
反思主义的应用使得国别史学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呈现不同群体的历史经验和视角。
三、新方法1. 数字人文:数字人文是一种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国别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字人文的方法,可以对大量历史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国家历史。
2. 口述历史:传统的国别史学研究主要依赖于书面文献的分析,而口述历史则强调通过采访和访谈等方法,获取个人的历史记忆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和新韦伯主义是历史社会学中两大主要学派,而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国家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体系理论、法兰克福学派、葛兰西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学派活跃于国际关系研究中。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把国家当作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政治或国家体系是一个独立领域,而马克思主义则把国家放在社会或世界整体中,并以生产、劳动,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权力等分析国家及其体系的进程、特征、行为和利益。其中,经济、生产和劳动是基础,这种分析方式被认为基础上层建筑模式。
为克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不足,应以历史社会学视角重新审视国际关系。然而,与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社会学本身一样,国际关系中历史社会学也边界模糊,其中不仅有一批具有强烈学科意识的学者,如霍布森、马丁修(Martin Shaw)、林克耐特、沃勒斯坦和布赞等,也有一些使用历史社会学方法的学者,如费丽莫、艾肯伯瑞和克莱斯勒等。研究方法也具有多元特征,既可以是诱导式的或演绎式的,也可以建立在构成性理论(constitutive theory)或因果关系理论之上,在它们的一端是理性选择、关系主义(relationalism)、路径依赖、即时性(temporality)和历史制度主义方法,另一端则为文化的、后殖民的和后结构主义方法。[12]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能解释国际变化,于是,历史社会学重新大规模地进入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国际关系中历史社会学涉及众多的理论流派,它从不同于政治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国际关系,注重国际关系的社会和历史属性,尤其是把国家重新引入到国际关系分析之中,以此为基础重新铨释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如国家和国际等,并把它们置于社会或世界整体中考察其演进过程,尝试建立替代性的解释模式。这些解释模式远远超出了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的视野,是一种新的探索。
二、国家和国际的重新概念化
历史社会学能给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什么?[14] 多数学者认为,历史社会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把国家重新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重新概念化。20世纪50-70年代,国际关系理论一直把国家作为一个既定概念,没把它与民族、社会等概念区分开来,国家研究成为空白。[15] 更为奇怪的是,国家被剖为两半,分别置于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科中,形成了所谓的国家的两重生命,前者发掘出国家的内部特征,而后者分析其外部特征。[16]
变化的根源来源于行动层面,产生以上弊端的原因就是忽视了这个层面,尤其是国家层面。例如,在行动与结构关系图式中,沃尔兹强调结构对行动或个体的制约作用,但排除了对单元或国家的分析,忽视国家和国内政治的具体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国家因此被踢出分析之外。[9] 此外,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也被指责为欧洲中心论的,[10]因为国际关系建立在威斯特威利亚体系之上,非欧洲地区人们理解国际关系的方法和社会建构的方式没得到认同,无政府主义偏好是欧洲中心论的自然延伸,等等。[11]
对新韦伯主义者而言,国家建立在制度之上,是拥有武力和管理职能的集权化群体,不但在内部与其他群体,而且在不同地域与其他行为者争夺资源,国家、社会和政府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形式。[20] 他们摆脱了基础上层建筑分析方法,追求多元解释模式,强调国内外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多原因分析(许多相互依赖的权力来源)、多空间性(相互依赖的多空间层面)、权力来源和行为体的半自主性、关于历史和变化的复杂观点(历史性)等,分析更加复杂。[21]
总之,历史社会学把国家当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国家有不同的特质。同样,社会或国际社会被视为一个整体,只有把国家放置其中理解才有意义,社会结构和历史结构中国内外因素互动是解释国家的关键。这是 国际分析的出发点。然而,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体系的概念化很不成功,沃尔兹的国际体系仅仅指国际政治体系,是静态的和国家中心论的。布赞修正了沃尔兹的分析,运用多元分析方法把国际体系分成军事、政治、国际经济和社会文化四种边界并不重合体系,相互作用把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其中任何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这与迈克尔曼的观点相似。他运用世界历史观点考察了国际体系进程,认为世界并不总是无序的,等级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可以共存。[27] #p#分页标题#e#
关键词国家 国际 历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5-0030-36
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际或国家间关系、世界的结构与进程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历史社会学家的视野。[1] 与此同时,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如结构现实主义等已不能解释世界变化,特别是冷战前后的变化,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区域使两门学科走到一起,国际关系研究便有了向历史学转向和向社会学转向。[2]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具有自我意识的历史社会学开始出现于国际关系学科之中,历史社会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复兴了,其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如沃勒斯坦、霍布森(John M. Hobson)和罗森伯格(Justin Rosenberg)等,[3]英国国际研究联合会(BISA)也成立了历史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研究平台。
在方法论中,结构行动问题尤其突出,其中至少包括结构主义、行动至上和结构与行动相互建构的三种观点。结构主义强调人类行为的深层次的、普遍的原因,以及它对行动的限制作用,如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思想,沃尔兹的新现实主义;行动至上论则相反,否认结构(社会结构和历史结构等)的限制性作用,只从具体行动中探寻它们存在或变化的规律与法则,某些韦伯主义者就是这个方面的典型;吉登斯的结构化(structuration)观点认为两者相互建构而融为一体,他似乎想建立一种包容一切的宏理论。[13]
其次,整体主义主要是空间上的反映,而变化则是时间上的表现,二者相互交织。国际关系理论中有很多不言自明的前提,主流学派很少去质疑它们,历史社会学家则不然,他们往往探究这些前提的来源,尤其是把它们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进程。而任何事件都存在于时间长河中,他们对变化情有独钟,往往运用比较研究和个案研究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历时性,揭示国际或世界舞台上存在的规律及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结构,从世界历史视角剖析国际关系理论的前提,力图纠正其中存在的错误,并以此批判欧洲中心论。
霍布森则总结了他们的分析,把结构和行动结合在一起,区分了国家的两种行动能力:国内行动能力(domestic agential power)和国际行动能力(international agential power),坚持国家同时具有不同程度的国内和国际行为能力,企图在两者之间搭建沟通桥梁。[25] 此外,马丁修追溯了主权在不同时期的含义,布赞重新诠释了安全,一些学者指出了国家地理边界的社会和规范含义,等等。英国 历史社会学与国际关系研究小组的议题更广,包括殖民地独立与主权;欧洲、主权和帝国;战争、帝国与民族国家;全球性、地区性和国家,民主与专制,等等。[26]
人们用不同名称界定自己的研究领域,如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国际社会学、世界社会学等,但历史社会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纷争的概念,是跨学科研究的产物,其中充斥着众多相互竞争的派别,国际关系理论的多派别界入加重了这种混乱,国际关系中历史社会学由此很难形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派,充其量只是研究方法的大致统一。霍布森把国际关系的历史社会学分为八类:新韦伯主义的、建构主义的、世界体系的、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的、后现代的、结构现实主义的和女性主义的历史社会学等,[4] 内容涵括太多,本文只能从其核心或要义方面简述历史社会学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
在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中,世界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现代国家只是它的派生物,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也是中心和外围资产阶级获取剩余的工具,国家被牢牢套在世界经济或体系之中,缺乏国际行动能力。为克服这种决定论,葛兰西追求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和合法性,科克斯(Robert M. Cox)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生产具有中心地位,生产结构形成阶级,而阶级结构是国家的基础,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国家又受世界秩序的束缚;同时,国家形式的变化导致生产关系的变化,也与世界秩序结构的改变紧密相连。[18] 罗森伯格认为国家并不是自主的政治行为体,它受社会关系结构和历史结构的制约,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结构。[19]
例如,斯科奇波尔认为国家对内维持秩序,对外与他国竞争,国家与国内的社会阶级之间相互作用,它还要适应国际社会,尤其是战争对国家的影响,国家革命与国际战争关系密切。[22] 梯蒂也有相似分析,但他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欧洲国家形成的国内外条件。[23] 与他们相比,迈克尔曼的分析复杂得多,他认为国家处于多重社会权力来源(意识形态的、经济的、军事的和政治的)的网络中心,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而是多形态的(polymorphous)的(如资本主义的、军事主义的、代议制的、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的和父系的等),它既是国际冲突的产物,也受资本主义、父权制、社会认同和规范等国内因素的影响。[24]
最后,反对国家中心论,主张人本主义,即从人类个体出发,研究社会或国际关系的变化,反对国家中心论。现代国家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其作用十分突出,但它镶嵌于社会之中,是社会的一部分,与其他行动者相互作用,相互建构。这种作用也溢出国家社会之外,进入国际舞台,成为国际关系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因子,更为重要的是,它们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的变化。因此,历史社会学家更关注社会中的个体(包括国家)。
一、 历史社会学的分析方法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不能解释世界的变化,这是历史社会学吸引国际关系学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5] 沃尔兹强调国际体系中无时间变化的结构(世界的无政府状态),实际上继承了行为主义的反历史主义传统,因而被指责为现世主义(presentism)的、 现世崇拜(chronofetishism)的和现世中心论(tempocentrism)的,国际关系研究应该向历史学转向。[6] 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受政治理论影响很大,尽管沃尔兹结合经济因素阐述国际政治结构,但忽视了其他因素,这是反社会学论(asociologism)的,[7] 其后果导致了国际与国内区域的分离,国内政治是有等级的,国际政治则被称为没有政府的政治,从而忽视了国内政治的具体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8] 因为国际区域并不是独立于国内事务之外;单位或个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主权国家的边界并不总是清晰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与等级结构不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形式,它们可以共存;世界上不只有一个国际体系,而是很多,两者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