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课内实验

合集下载

短学期实验安排

短学期实验安排

2010级学生短学期电路分析实验通知各位学生:2011年6月短学期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电路分析实验安排如下,望相关同学相互转告。

开课时间和地点:6月23日-7月6日,第二教研楼中209;213;227;229实验项目:共22学时,开设8个实验,分6次完成,另有1次考试。

具体如下:第一次:常用实验设备及仪表使用第二次: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的应用第三次:受控源电路设计与研究第四次:一阶动态电路及其响应第五次:正弦稳态电路相量研究、正弦交流电路功率因数提高第六次:RLC串联谐振电路研究第七次:考试具体时间段:说明:(1)本次参加短学期的学生人数为478人,分成6个大批次进行,每个批次分4个小班,每班20人,对应一个实验室(实验室里有具体名单)。

每个大批次即上表中的批次号(①②③④⑤⑥),各批次对应的学生名单见附件。

(2)轮到的学生一天做两次实验,然后剩下的两天写报告和作好下次的预习。

请同学们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实验要求:1 实验前应充分预习,并写好实验预习报告;2 上实验课带齐上次的实验总结报告纸、笔等必备文具;3 实验中独自完成实验测试内容,并由教师检查认可的实验数据;4 实验结束后,必须整理好实验设备和器件,关闭使用过的电源。

5 实验后根据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和测试的数据,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得出相应结论。

6 实验要遵守操作规则,并注意安全。

实验总结应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实验报告要求:见实验模板,由指导教师提供。

实验说明和注意事项:1 若因请假,实验未能按时做的同学应及时补做实验,在考试前必须做完所有实验;2实验中有部分室强电实验,一定要使用强电实验用的连接导线,若发现导线有金属外露的请及时上交并更换导线。

其他未尽事宜,请及时联系吕伟锋老师:lvwf@ 86915094附件:下一页第五批(即通知上的⑤)以下4小班第六批(即通知上的⑥)以下478人。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操作系统任课教师:沈超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姓名: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第一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Process[numberschedul].order=tempcounter;}程序结果截图:二、银行家算法(网上借鉴)银行家算法,当进程提出资源申请时,系统首先检查该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量是否超过其最大需求量及系统现有的资源能否满足进程需要。

若超过,则报错,若不能满足,则让该进程等待;否则进一步检查把资源分给该进程后系统能否出于安全状态,若安全,则分配,否则置该进程为等待资源状态。

算法实现过程:设进程i 提出请求REQUEST [j] ,则银行家算法按如下规则进行判断。

(1) 如果REQUEST [i] [j]<= NEED[i][j] ,则转(2) ;否则,出错。

(2) 如果REQUEST [i] [j]<= A V AILABLE[i][j] ,则转(3) ;否则,出错。

(3) 系统试探分配资源,修改相关数据:A V AILABLE[j]-=REQUEST[i][j];ALLOCATION[i][j]+=REQUEST[i][j];NEED[i][j]-=REQUEST[i][j];(4) 系统执行安全性检查,如安全,则分配成立;否则试探险性分配作废,系统恢复原状,进程等待。

Check()关键代码:{int k, f, no=0;int work[M],a[M];char finish[M];anquan=1;for(i=0;i<n; i++) finish[i]='F';for(j=0;j<m; j++) work[j]=available[j]; k=n;do{ for (i=0;i<n; i++){if (finish[i]=='F'){ f=1;for (j=0;j<m; j++)if (need[i][j]>work[j]) printf("处于安全状态.");printf("安全序列号:");for (i=0;i<n;i++) printf ("%d ",a[i]); printf("\n");printf("进程");printf(" ");printf(" Max ");rintf(" ");rintf("allocation");printf(" ");printf("need");printf(" ");f=0;if (f==1)//找到还没完成的且需求数小于可提供进程继续运行的{ finish[i]='T';a[no++]=i;//记录安全序列号for (j=0;j<m; j++)work[j]=work[j]+allocation[i][j];//释放该进程已分配的资源available[j] =work[j];}}}k--; }while(k>0);f=1;for (i=0;i<n; i++)//判断有没有进程没完成{ if (finish[i]=='F'){f=0;break; }} if (f==0) {printf("不安全状态!\n");anquan=0;} else {printf("available");printf("\n");for (i=0;i<n; i++){ printf("%2d",i);printf(" ");for(j=0;j<m; j++)printf("%2d",max[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allocation[i][j]);printf(" ");for(j=0;j<m; j++)printf("%2d",need[i][j]);printf(" ");for(j=0;j<m; j++){if(i>0)break;printf("%2d",available[j]);}printf("\n");}}}程序结果截图:三、实验总结:这次上机模拟了进程调度过程和解决了死锁问题,让我对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和银行家算法有了比在课堂上更深刻的认识。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内实验报告(第1-2次)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内实验报告(第1-2次)

第一次实验内容:调查表编码与输入电脑上机时间:2014年5月13日一、SPSS软件的安装1.将SPSS安装压缩包和SPSS破解补丁压缩包均复制到C盘目录下。

2.双击SPSS statistics,完成解压,打开后系统自动提示安装SPSS软件。

3.按照系统默认提示安装,单击下一步,创建副本,并未自己的电脑创建用户名。

4.按照系统盘安装,点击“安装”按钮,系统完成安装5.成功安装SPSS后,在许可证授权界面,取消注册方框内√号,单击“确定”按钮。

6.授权许可界面,选择“取消”,在提示框中选择“是”,退出许可向导。

7.双击SPSS19.0破解补丁,完成解压,按照系统默认盘,选择安装。

8.在弹出的“确认文件替换”对话框中,选择“全部选是”,弹出SPSS软件编辑界面,安装成功。

二、介绍SPSS软件的主要界面介绍SPSS软件中的“文件”“编辑”“视窗”“数据”“分析”“制图”等窗口,以及主要功能。

三、SPSS中调查表编码方法1.点击“变量”窗口,熟悉“变量”窗口中变量名、类型、变量宽度、小数点位数、标签,标签值等命令窗口;2.“变量名的命名”一般采用英文或拼音,最好和问卷对应的变量名称一致;3.“变量类型”要根据问卷中变量的类型设置不同的变量,主要有类别、定距、定序、定比变量。

4.“变量宽度”和“小数点位数”要明确和问卷调查数据的宽度和小数点一致。

5.“变量标签”要明确采用汉字表示,主要用于提示数据录入者变量所代表的含义。

6.“变量标签值”主要用于识别变量的类型,一般采用不同的数值来代替对应的变量类型。

7.根据调查表在SPSS中的以上编码方法,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四、调查数据在SPSS中输入方法将教材P175-177中案例的所展示的调查问卷,将其变量类型输入SPSS软件,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第二次实验内容:四种不同变量输入SPSS软件的方法上机时间:2014年5月20日一、进一步完成和检查第一次实验的内容先将第一次实验第四步未完成内容完成,建立数据输入窗口。

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3篇)

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前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的学科,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我们开展了生物化学课内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对本次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内容1. 蛋白质鉴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了解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蛋白质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具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从而实现对蛋白质的鉴定。

(3)实验步骤:①制备蛋白质样品;②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③加入Folin-酚试剂,观察颜色变化;④计算蛋白质含量。

2. 酶活性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酶活性测定的方法,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过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可以评估酶的活性。

(3)实验步骤:①制备酶反应体系;②测定酶催化反应的速度;③计算酶活性。

3. 核酸提取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核酸提取的方法,了解核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遗传物质,通过特定的方法可以将核酸从细胞中提取出来。

(3)实验步骤:①破碎细胞;②提取核酸;③检测核酸。

4. 脂质分离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脂质分离的方法,了解脂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2)实验原理:脂质具有不同的极性,可以通过特定的方法将其分离。

(3)实验步骤:①制备脂质样品;②加入氯仿,观察分层现象;③分离脂质。

三、实践总结1. 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掌握了蛋白质、酶、核酸和脂质的鉴定、提取和分离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仪器和记录实验数据,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础。

3.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生物体内化学反应及其调控规律,增强了我们对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实践反思1. 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实验原理掌握不牢固,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第四章(第二次课) 两相流动局部压降

第四章(第二次课)  两相流动局部压降
0 .2
v l

另一组曲线示于图4-6, 用于修正其它质量流速 下的值,的插值公式与 压降梯度计算式分别为
2 dp f dz ln G 2 G
2
ln G 2 G 1
1
2
G 2 l0 l0 2Dl TP

假定两相流通过突扩接头时空泡份额保持不
变,即,我们就得到Romie公式,
G 1 1
2
p 2 p1
1 x 2
1
l
l x2 v
另外从能量转化角度也可以推导出压降计算
2
对于分相模型
d W vuv Wlul dp dz TP dz A G
2 2 1 x u l d x uv dz 1 2
x 2uv 1 x u l dA A 1 dz G
n
B 55 G
0 .5
B 520 G B 15000
0 .5
G
2
0 .5
(3)
Friedel经验式 Friedel在约25000个数据的实验数据库的基 础上,比较现有经验式后,提出了下述关系 式: 对于垂直向上与水平流动

2 l0
E
3 . 24 F H Fr
p
f
p f
1 5 . 3Y Y
l
2
三通与阀门
对于三通、阀门等其它管件研究甚少,可按
均相模型计算三通与阀门,即
1 2l G
2
p f
vv 1 x v l

基础实验B第二次课(LU)

基础实验B第二次课(LU)

实验步骤
一、直接测量
按图1接线,先不接电源。 1,2端用短路线 连接。用万用表欧姆档适当量程测3,4端电阻 Ro (只适用于无源或能令独立源置零的情况。) ,填 入表1。
实验步骤
一、直接测量
实验步骤
二、加压定流
按图2接线(实验板上接线不变,3,4端接上 电流表,电压表和电源),调整电源电压,使电流
电压值。 (注意:此时稳压电源被限流为:0.05A。)
实 验 步 骤:
1、测发光二极管伏安特性
• (1)按图5.1.4(a)电路 接线,按表5.1.1给定的 电流值测量发光二极管 的正向特性,电压值记 录于表5.1.1中。 表 5.1.1
Id(mA) 0 1 3 正向 连接 Vd(V) 0
图5.1.4(a) 正向测量电路
图5.1.5(b)反向测量电路
Vd(V) 0 -3 -5
反向
连接 Id(uA) 0
-1 -5
-10 -15
提问:电压表的读数与稳压管上的 电压是否一致。
回答:是不一致的。原因是电流表上有内 阻=0.25V/25mA=10Ω,有一定的分压作用。 但是,由于稳压管的反向导通电阻很大只 有几百K或几MΩ,R电表内阻<<R稳压管反向内阻其分压 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 计。这时,可认为 电压表的读数与稳 压管上的电压基本上 是一致的。
V --
图3 实验接线图二
实验步骤
表1


1
2
3
4
5
参数
V
Voca
Vocb Isca
Ro
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图
图1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实验接线图
13 No 24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学》第二次课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学》第二次课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遗传分类 和质量控制
康爱君
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 清楚,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 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检定及药品、生物制 品生产的动物。
experimental animal
2015/12/18
2
实验动物按遗传特点分类
近交系(Inbred
2015/12/18 16
近交系动物命名实例

DBA/1fC57BL/6J DBA: 小鼠品系名 1 :亚系名 f :表示代乳 C57BL: 代乳母鼠品系名称 6:亚系名 J:亚系名
17
2015/12/18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和应用
1、基因位点的纯合性 近交系动物中任何 一个基因位点上纯合 概率高达99%,因而 能繁殖出完全一致的 纯合子,品系内个体 相互交配不会出现性 状分离。
2015/12/18 40
封闭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C3H/HeH是由Hanwell(H)保存的Heston(He) 亚系。
2015/12/18 13
亚系(Substrain)命名

作为以上命名方法的例外情况是一些建立 及命名较早,并为人们所熟知的近交系, 亚系名称可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 BALB/c、C57BR/cd等
2015/12/18
14
常用亚系符号
12
2015/12/18
亚系(Substrain)命名

c) 当一个保持者保持的一个近交系具有两个 以上的亚系时,可在数字后再加保持者的缩写 英文名称来表示亚系。如:C57BL/6J, C57BL/10J分别表示由Jackson保持的C57BL 近交系的两个亚系。 d) 一个亚系在其他机构保种,形成了新的群 体,在原亚系后加注机构缩写。如:

B2B课内实验报告

B2B课内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
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至年度第学期
步骤三:选择一家生产企业
步骤五:查看工作任务扫描,准备开始实验操作
步骤六:到EDI中心注册企业信息
步骤七:到银行申请企业账号
步骤十四:生成采购帐
步骤十五:到银行付款(即在线转账)
步骤十六:确认付款
步骤十七:生成财务帐
步骤十八:查看工作任务扫描,检查确定实验完成并退出
(二)扮演物流公司管理员角色
步骤一:登录畅想电子商务模拟软件,进入课堂练习模式实验
步骤三:查看工作任务扫描,了解实验流程
步骤五:到网上银行申请企业支付账号
步骤七:生成送货通知单
步骤八:发送提货通知单
步骤九:办理提货手续
步骤十:生成到货通知
步骤十四:查看工作任务扫描,检查确定实验完成并退出。

浙江大学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第二次)

浙江大学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第二次)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实验姓名:wzh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xxxxxxxx指导教师:王子立选课时间:星期二9-10节2017年 6月 17日CopyrightAs one memb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 sincerely hope this will enable you to acquire more time to do whatever you like instead of struggling on useless homework. All the content you can use as you like. I wish you will have a meaningful journey on your college life.——W z h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指导老师:王子立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CST仿真、喇叭天线辐射特性测量实验类型:仿真和测量同组学生姓名: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CST仿真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理论分析与增益理论值基本原理。

2.熟悉 CST 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利用 CST 软件进行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设计和仿真。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 喇叭天线概述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频带宽、功率容量大、调整与使用方便。

合理的选择喇叭尺寸,可以取得良好的辐射特性:相当尖锐的主瓣,较小副瓣和较高的增益。

因此喇叭天线在军事和民用上应用都非常广泛,是一种常见的测试用天线。

喇叭天线的基本形式是把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的开口面逐渐扩展而形成的,由于是波导开口面的逐渐扩大,改善了波导与自由空间的匹配,使得波导中的反射系数小,即波导中传输的绝大部分能量由喇叭辐射出去,反射的能量很小。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第一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一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我们都是科学家实验序号: 1实验名称:让纸鹦鹉“站起来”所需仪器: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二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二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实验序号: 2实验名称:观察我们周围的小动物所需仪器:蜗牛、蚂蚁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三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一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3实验名称:感受植物体内的水所需仪器: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四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4实验名称: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所需仪器: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五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5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毛细现象所需仪器: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水的毛细现象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六次实验记录单元:第三单元课次:第三课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实验序号: 6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所需仪器: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杯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课内实践教学记录单(3篇)

课内实践教学记录单(3篇)

第1篇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XX课程授课班级:XX班授课教师:XX老师实践教学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践教学地点:XX实验室/XX基地二、实践教学目标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XX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1. XX实验/实习项目一(1)实验/实习目的:通过XX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XX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2)实验/实习内容:详细描述实验/实习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3)实验/实习过程:详细记录实验/实习过程,包括实验/实习时间、实验/实习人员、实验/实习结果等。

2. XX实验/实习项目二(1)实验/实习目的:通过XX实验/实习,使学生掌握XX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实验/实习内容:详细描述实验/实习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3)实验/实习过程:详细记录实验/实习过程,包括实验/实习时间、实验/实习人员、实验/实习结果等。

3. XX实验/实习项目三(1)实验/实习目的:通过XX实验/实习,使学生了解XX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实验/实习内容:详细描述实验/实习步骤、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

(3)实验/实习过程:详细记录实验/实习过程,包括实验/实习时间、实验/实习人员、实验/实习结果等。

四、实践教学过程1. 实践教学准备(1)提前安排实验/实习计划,明确实验/实习目的、内容、步骤等。

(2)准备实验/实习所需设备、材料、工具等。

(3)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

2. 实践教学实施(1)讲解实验/实习目的、内容、步骤等,确保学生理解。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操作,纠正操作错误。

(3)监督实验/实习过程,确保实验/实习顺利进行。

3. 实践教学总结(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实习总结,分析实验/实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精选5篇)

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精选5篇)

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精选5篇)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1这学期我们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

我们都对这门课很感兴趣,因为计算机普遍的应用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在这个信息时代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第一次实验课时做双绞线,也就是我们平时上网用的网线,我们高兴极了,所有同学都是那么的认真。

前面在理论课上老师已经给我们讲解了必备的基础知识,所以在实验课上老师就给我们讲了一些实验规则,并给我们做了示范,看起来挺简单的。

很快我们也就拿着工具和材料开始做起来了,看似简单的实验做起来却平平出错,不是把网线的顺序排错就是把水晶头弄坏,不过还是有同学是顺利完成了的。

在整个实验中我们认识到了很多。

实验的成与败并不重要,当然当我们成功的完成实验的时候,那也是一份难得的快乐!不过大部分同学还是出错了,所以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不要过于着急。

实验中我就是范了一个很傻的错误,我把线接反了,导致报废了以个水晶头,这应该是不认真导致的后果,在这个实验中需要的是我们认真严谨、大胆、自信,还有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次实验才知道我们拥有的东西太少了,还有很多好的习惯我们都不具有,这些习惯很重要,它们将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的我们常常粗心大意,胆小,有一些自卑,没有目标,我们在盲目的过着每一天,这就是现在的我们,二十岁的我们还像个长大的孩子,对于我们曾经的梦想却无从下手,我们无奈的挣扎在生命的每一天里。

这次实验我们受益匪浅,不求以后能有多大的改进,只求自己能坚持每天都在进步,哪怕一点点就好。

同时也希望能在今后的课程中学到更多,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2时间过的很快,一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要结束了。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使得自己在计算机网络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计算机网络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我们本学期做的实验基本上全面介绍了搭建网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重要的硬件设备,了解其特点、适用、连接和配置,给出了很多的规划方案、应用实例和配置策略。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内实验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内实验心得体会

机械原理课内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原理课内实验心得体会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十几天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除技能以外的其他东西,领略到了别人在处理专业技能问题时显示出的优秀品质,更深切的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相互协调合作的机制,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产生了良性的变化.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人能在诸如学习上取得了不一般的成绩,那绝对不是侥幸或者巧合,那是自己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的,这就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它将指引着一个人意气风发,更好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戒骄戒躁,态度端正,虚心认真….要永远的记住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一、温故而知新。

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

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

Nu f Re, Pr
其中,努谢尔特数
雷诺数
Re uL
Nu
hL

C p
普朗特数
Pr
对于沸腾来说,采用这种形式的关系,需要
解决两个问题,即1. 速度u如何定义?2. 长 度尺度L如何定义? 对于前者,u取液相相对于壁面的速度,它用 以提供产生蒸汽,于是

如图5-17(a)所示的情况,由图5- 17(b)中看出,“A”线为单相强迫对流 下换热系数在一定液相速度下随壁面过 热度的变化,“B”线是池内核态沸腾的 曲线(比单相强迫对流要陡)。图中的 虚线为联合效应(即可看作流动核态沸 腾的热流密度随壁面过热度变化的曲 线)。

由图5-18可以看 出,随着液相流 速的增加,线“A” 上移,线“B”则 基本不移动。于 是,在高液相流 速情况下,只有 在较大的壁面过 热度时核态沸腾 方起主要作用。
第二课 池内沸腾与流动沸腾
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系
沸腾的类型




一般根据沸腾的机理,沸腾分为: 1)核态沸腾:蒸汽以汽泡形式在固体表面形成; 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一薄层液膜传出 液相气化不以 汽泡形式发生,而是在气液相界面上直接蒸发; 3)膜态沸腾:加热面为一层汽膜所覆盖,热量由蒸汽传出, 而气体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 根据沸腾的几何状况,沸腾分为: 1)池沸腾:沸腾发生于浸没在液体中的加热固体表面,除 了对流,液体整体是静止的; 2)流动沸腾:沸腾时,液体在流道中流动,尤其在管内。 通常核态沸腾与膜态沸腾在池沸腾与流动沸腾中均有发生, 而对流沸腾则通常只发生在流动沸腾中。
l0 .79

0 .5
0 0 .24 l0 .29 g .24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三、教具准备:青蛙、小鸟剪贴图各一幅。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我们在《识字4》中学了很多成语,你们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成语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成语。

)2、师:你们积累的成语可真多!别看这些成语大多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可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先走进《坐井观天》这个成语。

(点击课件)板书课题。

3、听过这个故事吗?那谁能来说一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呢?(指名说: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小朋友都听过这个故事,那这节课我们来把这个故事读好、读懂,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朋友打开书60页自己先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自学(出示课件)⑴这些生字宝宝认得吗?开火车来读一读。

⑵摘掉拼音帽子,还认得吗?开火车。

⑶老师还给它们找了个朋友,会读吗?请小老师来领读。

3、哪一组愿意开火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呢?(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你瞧,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老师这儿画了一口井,他们应该在哪个位置呢?你能上来摆一摆吗?(学生边说边板贴青蛙和小鸟。

)2.师:哦,这就是(井沿)。

师板书:井沿(沿还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呢!小朋友拿起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注意横折弯)井沿就是井口的边,那么桌子的边叫什么?(桌沿)床的边呢?(床沿)(四)学习2-7自然段1.新朋友见面,他们开始聊上了。

(出示课件)青蛙问小鸟(生读),小鸟回答说(生读)。

像这样青蛙问一句,小鸟回答一句,就是一次对话。

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2-7自然段,数一数青蛙和小鸟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

《热工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热工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

《热工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四、换热器传热性能实验课程编号:20S509Q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课程层次与学位课否:专业课程/必修学时数:16/1实验序号:4课内实验学时数:16一、实验方式对于换热器传热实验,采用新的实验方式,改变过去发放统一实验指导书的做法,由学生自己组织试验,作为锻炼能力的一次综合练习。

实验目标:根据实验室提供实验设备条件自行设计实验任务、完成实验。

通过实验系统的消化理解、绘制实验系统图、实验内容立意、独立编写实验指导文件、公开讲解实验内容、实验操作等多个自主环节设置,学生对解决科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以及过程获得一次完整历练,使学生独立思考与解析能力得到全面训练。

1.方法:学生根据对实验室提供实验装置的分析研究,提出既有实验台的修复改造意见,自己编制试验指导文件,完成试验。

2.大纲内容:试验对象、目的,试验原理、设备及测量系统,试验步骤工况选定,绘制数据记录表格,数据处理方法等。

3.时间安排:第一次课:对试验设备进行分组讨论、绘制实验系统图,课下编制试验大纲。

第二次课:分组依据编制的试验大纲为指导进行公开讲解并试验。

二、实验装置简介实验装置如图1:本实验台的热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方式,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采用巡检仪,采用温控仪控制和保护加热温度。

实验台参数:1、换热器换热面积{F}:(1)套管式换热器具 m2(2)板式换热器 m2m2(4) 玻璃热管换热器 0.028 m22、电加热器总功率: 4.8KW。

3、冷、热水泵:允许工作温度:≤80℃;额定流量:3m3/h;扬程:12m;电机电压:220V;电机功率:120W。

4、转子流量计型号:型号:LZB-15 ;流量:40-400升/小时;允许温度范围:0-80℃。

图1实验装置简图1.热水流量调节阀2. 热水套管、列管、板式换热器调节阀门组3.热水转子流量计4.换热器热水出口压力计5.换热器热水进口压力表6.电压表7.巡检仪8.A相电流表9.B相电流表 10.C相电流表11.冷水进口压力表 12.水泵及加热开关组 13.冷水出口压力计 14.冷水转子流量计 15.冷水套管、列管、板式换热器调节阀门组 16.冷水流量调节阀 17逆顺流转换阀门组 18、温度控制仪表.。

课内实践教学计划(3篇)

课内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课内实践教学方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验教学(1)基础实验:针对基础课程,开展基础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原理。

(2)专业实验:针对专业课程,开展专业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案例教学(1)课堂案例:结合教学内容,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课外案例: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案例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校企合作项目(1)企业实习:与相关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岗位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2)项目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合作,让学生参与项目实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4. 创新创业实践(1)创业培训:邀请成功创业者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2)创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四、实践教学实施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1)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特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2)合理分配实践教学课时,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2. 建立实践教学团队(1)选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2)组建实践教学团队,负责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3. 实施实践教学(1)基础实验:在实验室内进行基础实验操作训练,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请从课程的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请从课程的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请从课程的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最近,我们正在学习一门叫做“实验设计与实施”的课程。

课程要求我们必须完成6次实验,每次实验都要有一份实验报告。

这就是本次课题:请从这6次实验中选择2次完成,并提交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它不仅涉及研究方法学,还关注研究的内容和利用研究结果的问题。

实验设计可以利用多种实证方法来获得研究者所想要的结果,它能帮助我们尝试解决制约社会进步的难题。

在这6次实验中,我们都将接触到不同的方法和内容,了解如何有效地使用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一次实验是对不同文化的实验设计,关注的是如何把实验设计理论应用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由于文化背景会影响人们理解和应用实验设计理论,所以研究国家文化对实验设计有重大意义。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分析多个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实验设计,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对实验设计意义的影响。

第二次实验是对干预措施的实验设计,关注的是如何应用实验设计理论和实践去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

我们将根据不同的干预措施来选择实验设计的实验技术,研究干预措施是否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这是一项有趣的实验,它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干预措施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应用实验设计去研究干预措施的效果。

第三次实验是对复杂社会问题的实验设计,关注的是如何把实验设计理论应用到社会学研究中去。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分析多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了解实验设计的方法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性。

我们要了解实验设计如何揭示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从不同角度解释社会问题,以及利用实验设计能如何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问题。

第四次实验是统计分析的实验设计,关注的是如何使用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来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统计数据,以探索实验设计如何有效地帮助我们研究社会现象。

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实验设计的概念,并在研究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它。

第五次实验是实验数据分析,关注的是如何正确使用实验数据来分析实验结果。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步骤

三年级下册实验、活动、制作及仪器认识使用实验1(教材实验)(第1课)实验名称:小车的运动与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器材:计时器小车尺子垫圈棉线(或其他细线)实验过程:1.用1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2.用3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3.用5个垫圈的拉力测试小车走过50厘米的距离使用的时间实验结论:相同距离内,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注意事项:1、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控制实验的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小车的重量、小车经过的距离,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垫圈的数量)。

2、教师要提醒学生每个实验都做三次以上,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记录:实验2(拓展实验)(第1课)(征集中)实验名称:小车的运动与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推力大小的关系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相同距离内,推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注意事项:实验记录:实验3(趣味实验)(第1课)实验名称:不可思议的碰撞实验器材:中间有槽的尺子(也可用两个木板代替)、桌子、玻璃球实验过程:1.把尺子放在桌子上,在尺子的沟槽里一个挨一个地排放5个玻璃球。

另取一个玻璃球放在离其他玻璃球3-4厘米处,推动这个球撞击另5个球,观察球的运动情况。

2.再用两个玻璃球撞击。

把这两个玻璃球紧靠着放在距另5个球3-5厘米处。

推动后面一个球,使两个球一起滚向另5个球,观察球的运动情况。

实验现象:第一次:5个球中最前端的那个球向前运动,撞击的球停在第5个球后面。

第二次:5个球中最前端的2个球向前运动,撞击的2个球停在第5个球后面。

科学道理:第一次:滚动的玻璃球向前滚动时,具有一个冲力,撞到静止的玻璃球时,就把这个冲力传递到静止的玻璃球上,于是一个传递一个,一直传递到最前面,前面的球就运动起来。

第二次:滚动的玻璃球向前滚动时,具有一个冲力,撞到静止的玻璃球时,就把这个冲力传递到静止的玻璃球上,于是一个传递一个,一直传递到最前面,前面的2个球就运动起来。

关于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通用21篇)

关于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通用21篇)

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关于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通用21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篇1今天上午上第三节课时,老师拿着一个玻璃杯、一个水槽和一个集气瓶走进了教室,那玻璃杯里还盛着一杯水。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说着,老师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水槽中,又从口袋中掏出一枚硬币,把它抛入水中,问:谁能取出硬币,而且不沾到水?同学们都沉思起来,我也想:手不沾水,怎么取出硬币呢?同学们有的主张把水倒掉,取出硬币;有的说用一只手将水槽倾斜于一边,另一只手取出硬币。

这时,老师说∶还有一种更巧妙的方法,让我来展示给你们看看。

大家都很疑惑,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老师。

只见老师取出一张纸,把它揉成一团,再将纸团点燃。

当纸团烧到一半时,老师迅速地将它塞进集气瓶,然后把集气瓶反扣在水槽底部。

使人感到惊讶的是,那水槽里的水不断地向集气瓶里涌,集气瓶不停地吸水,直到把水槽里的水吸干为止。

此时,老师用手取出硬币,手果然没湿。

真是巧妙极了,有趣极了!同学们都看呆了,睁大了眼睛惊诧地望着老师,脸上充满了疑惑。

这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问老师。

老师说:因为纸的燃烧耗去了瓶里的部分氧气,是外面的压力比里面的压力大,所以把水压进玻璃瓶里去了。

哦,原来是这样!今天,我们又懂得了一个科学道理,期待下一节实验课。

课堂实验的小学生作文篇2今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烧纸船”,我们都议论纷纷,心里嘀咕着:会不会着火?带着这个小疑问开始了这个小实验。

老师先拿了一个纸船,再拿了一个蜡烛,把它点燃,接着老师又把清水倒进了纸船里,最后把纸船放在了火苗上,火苗像一片会走动的叶子,我心里念叨着:会不会烧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船两边被烧黑了,我心里紧张地想:是不是要烧坏了?是不是水要露出来了?又过了一会儿,里面的水冒出了白烟,我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纸船,里面的气泡越来越多,挨挨挤挤的,渐渐的气泡越来越大,变成了水蒸气,我惊讶地想: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内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郭长文1009290117 及学号:胡志强1009290118张学林1009290138 学院: 理学院班级: 信计101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题目:单链表的基本操作指导教师郭新辰教授姓名及职称:胡建平副教授刘力实验师2011年 10月 1 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实验内容 (1)三、实验要点及说明 (1)四、实现方法 (2)五、实验结果 (3)六、源程序清单 (4)一、实验目的1. 了解单链表的结构特点及有关概念;2. 理解单链表的存储结构;3. 掌握单链表的基本操作算法。

二、实验内容建立单链表,完成单链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逆转、输出、销毁, 置空表、求表长、求前驱、求后继、查找元素、判线性表是否为空。

三、实验要点及说明对问题的描述,即对各操作进行详细说明问题描述:编一个程序,作用是建立一个顺序表,且能完成顺序表的如下基本操作:1.建表。

建一个非空的单链表;2.插入。

根据单链表结点的位置在单链表里插入数据;3.查找。

根据顺序表结点的位置查找单链表中的数据;4.删除。

根据单链表结点的位置在单链表里删除数据;5.查找前驱。

按值查找,输出顺序表里的数据的前驱;6.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

判断头结点是否非空即可7.输出。

将顺序表里的数据全部输出;8.求表长。

返回其数据元素个数;9.置空表。

将链表初始化。

10.逆转。

将单链表里的元素逆序。

11.销毁。

释放链表的储存空间。

四、实现方法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算法分析: 函数名称 功能 InitList初始化链表 AddHead建立链表GetNode查找元素 InsertList 在单链表中插入元素 DeleteList 删除单链表中元素 DestroyList销毁单链表 PriorList 求前驱 ListLength 求表长 ListEmpty判断表是否为空 ClearList 置空表 InversionList逆转PrintList输出表类型 变量或常量typedef struct { DataType*data; int length;int listsize;}SeqList;结构体 变量字符型常量LIST_INIT_SIZE LISTINCREMENT主程序的流程以及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InsertList 主函数 ClearList DestroyList PrintList InversionList ListEmptyPriorListListLength AddHead GetNode InitList DeleteList五、实验结果六、源程序清单#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include<malloc.h>#define flag 0typedef struct node /*定义结构体类型的结点*/{int data;struct node *next;}LinkList;void InitList(LinkList *&head) /*初始化单链表*/ {head=(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if(!head)exit(-1);head->next=NULL;}LinkList *AddHead(LinkList *head) /*头插入法建表*/ {LinkList *p;int x;printf(" 请输入元素(输入0结束):");while(x!=flag){p=(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scanf("%d",&x);if(x!=0){p->data=x;p->next=head->next;head->next=p;}}printf("\t\t创建完成!\n\n");return head;}LinkList *GetNode(LinkList *head,int i) /*定位元素*/ {LinkList *p=head;int j=0;while(p->next&&j<i){j++;p=p->next;}if(j==i)return(p);else return NULL;}void InsertList(LinkList *head,int i,int x) /*插入元素*/ {LinkList *p,*q;p=(LinkList*)malloc(sizeof(LinkList));p->data=x;q=GetNode(head,i-1);p->next=q->next;q->next=p;printf("\t\t插入成功!\n\n");}void DeleteElem(LinkList *head,int i) /*删除元素*/{LinkList *q,*h,*p=head;q=GetNode(p,i-1);h=q->next;q->next=q->next->next;free(h);printf("\t\t删除成功!\n\n");}void DestroyList(LinkList *&head) /*销毁单链表*/ {LinkList *p;while(head){p=head;head=head->next;free(p);}head=NULL;printf("\t\t销毁成功!\n\n");}LinkList *PriorList(LinkList *head,int i) /*求前驱*/{return GetNode(head,i-1);}int ListLength(LinkList *head) /*求表长*/{LinkList *p=head->next;int i;for(i=0;p!=NULL;i++){p=p->next;}return i;}void ListEmpty(LinkList *head) /*判断表是否为空*/ {if(head->next)printf("\t\t表不为空!\n\n");elseprintf("\t\t表为空!\n\n");}LinkList * ClearList(LinkList *head) /*置空表*/{head->next=NULL;printf("\t\t置空成功!\n\n");return head;}void InversionList(LinkList *head) /*逆转*/{LinkList *p,*q,*r;q=head->next->next;head->next->next=NULL;r=head->next;while(q){head->next=q;p=q;q=q->next;p->next=r;r=p;}printf("\t\t已逆转!\n\n");}void PrintList(LinkList *head) /*输出表*/{LinkList *p=head->next;printf("\t\t");while(p){printf("%d ",p->data);p=p->next;}printf("\n\n");}void main(){LinkList *a,*q,*L;int i,x,c;while(1){printf("\t\t~~~~~~~~~~~~~~~~~~~~~~~~~~~~~~~~~~~~~~~~~~\n""\t\t1. 初始化\t\t2. 创建单链表\n""\t\t3. 插入元素\t\t4. 删除元素\n""\t\t5. 逆转\t\t\t6. 输出\n""\t\t7. 求链表长度\t\t8. 查找元素前驱和后继\n ""\t\t9. 查找元素\t\t10.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n ""\t\t11.置空表\t\t12. 销毁\n""\t\t0. 退出\n""\t\t~~~~~~~~~~~~~~~~~~~~~~~~~~~~~~~~~~~~~~~~~~\n");printf("\t\t请选择操作序号:");scanf("%d",&c);if(c==0){printf("\n\t\t\t感谢使用!\n\n");break;}switch(c){case 1: InitList(L);printf("\t\t初始化成功!\n\n");break;case 2: AddHead(L);break;case 3:{printf("\t\t请输入插入元素的位置:");scanf("%d",&i);printf("\t\t请输入要插入的元素:");scanf("%d",&x);InsertList(L,i,x);}break;case 4:{printf("\t\t请输入要删除元素的位置:");scanf("%d",&i);DeleteElem(L, i);}break;case 5: InversionList(L);break;case 6: PrintList(L);break;case 7: printf("\t\t表长为:%d\n\n",ListLength(L));break;case 8:{printf("\t\t请输入要求前驱和后继元素的位置:");scanf("%d",&i);a=PriorList(L,i);if(a!=L)printf("\t\t第%d个元素的前驱为%d;",i,a->data);elseprintf("\t\t该位置无前驱!\n\n");if(a->next->next!=NULL)printf("后继为%d\n\n",a->next->next->data);elseprintf("\t\t该位置无后继!\n\n");}break;case 9:{printf("\t\t请输入要查找的位置:");scanf("%d",&x);q=GetNode(L,x);printf("\t\t第%d个位置的元素为:%d\n",x,q->data);}break;case 10:ListEmpty(L);break;case 11:ClearList(L);break;case 12:DestroyList(L);break;}}}七、思考及总结编程方面还是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