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艺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
玻璃态是热力学不稳定、动力学稳定的状态,在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中,由于粘度增长很快、析晶速度很小而保持熔融态的结构,因此。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玻璃结构除了与成分有关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硅酸盐熔体形成条件、玻璃的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有关,不能以局部的、特定的条件下的结构来代表所有玻璃在任何条件下的结构状态。即不能把玻璃结构看成是一成不变的。(2)玻璃是过冷的液体,玻璃结构是熔体结构的继续。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有一定的继承性。
(3)玻璃冷却到室温时,它保持着与这温度区间的某一温度相应的平衡结构状态和性能。即玻璃结构与熔体结构有一定的结构对应性。
1828年法国工人罗宾发明了第一台吹制玻璃瓶的机器。
1905年英国欧文斯发明了第一台玻璃瓶自动成型机。
1959年英国皮尔金顿公司经30年的研究将浮法应用于平板玻璃的生产,是玻璃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并不断取代其它方法。
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常含有:Al2O3、TiO2、CaO、MgO、Fe2O3、Na2O、K2O、Cr2O3、V2O5等杂质成分,其中Fe2O3、Cr2O3、V2O5、TiO2能使玻璃着色,降低玻璃的透明度,是有害杂质。
B2O3是玻璃的形成氧化物,它以硼氧三角体[BO3]和硼氧四面体[BO4]为结构组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SiO4]共同组成结构网络。
B2O3能降低玻璃的膨胀系数,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当B2O3引入量过高时,由于硼氧三角体[BO3]增多,玻璃的膨胀系数反而增大,发生反常现象。--硼反常现象
一般选择引入氧化钠的原料时,可优先选择纯碱,在纯碱供应紧张时或为降低成本,可引入适量的芒硝(2-3%)。原因有以下几点:
A)热耗大,难分解;
B)侵蚀性大(包括芒硝蒸汽、“硝水”:硝酸钾或者硝酸钠的溶液,此处指熔融的芒硝,还原剂用量不足时产生的)
C)需加入适量的还原剂:量不足时不分解的芒硝易生成侵蚀性较大的硝水;过量时会还原Fe2O3、Na2SO4生成FeS、Fe2S3和硫化物,并生成硫铁化物,最终导致着色,而还原剂的实际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D)运费高,储存加工费用大。
E) 容易导致芒硝泡(硝水进入成形流,在冷却时熔融的硫酸盐硬化而析出白色的结晶状小滴)和硫酸盐结石(硫酸盐在玻璃中的溶解度很小);
为什么在芒硝完全分解前后须分别保持还原气氛和氧化气氛?
为保证芒硝能以较低的温度分解在熔化前期,芒硝未完全分解之前,须保持还原气氛;在熔化后期,为防止硫酸盐进一步被还原而生成硫化物并与铁的硫化物生
成着色物质,须保持氧化气氛。
玻璃的料性:玻璃熔体粘度随温度变化快慢的特性。变化快的玻璃称为短性玻璃,反之为长性玻璃。一般可用熔制温度与成形温度之差来判断料性,温差越大,玻璃的料性越长。
石灰石宜用大颗粒的原因:
i、可以减少飞扬;
ii、使纯碱优先与石英砂反应,生成初生液相;
iii、大颗粒石灰石、方解石间缝隙易于初生液相顺利通过,对
石英砂进行均匀湿润包围,加速反应,颗粒较小优先与初生液相反应生成高粘度的硅酸盐复盐,阻碍初生液相进一步侵蚀石英砂
iv、大颗粒的石灰石、方解石不易完全分解,会在高温下放出一些气体,有助于澄清;
引入SiO2的原料是石英砂、砂岩、石英岩和脉石英
引入B2O3的原料:硼酸、硼砂和含硼矿物(硼镁石,钠硼解石,硅钙硼石)。
引入Al2O3的原料:长石、高岭土、叶蜡石、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等
引入P2O5的原料:工业磷酸产品如磷酸二氢铵、磷酸铝、磷酸钙等
引入氧化钠的原料:纯碱、芒硝、硝酸钠、氢氧化钠
引入氧化钾的原料:碳酸钾、硝酸钾
引入氧化锂的原料:碳酸锂、天然含锂矿物。
引入氧化钙的原料:方解石、石灰石、白垩、工业碳酸钙等
引入氧化镁的原料:白云石(苦灰石)、菱镁矿(菱苦石)
引入氧化钡的原料:硫酸钡和碳酸钡
引入氧化锌的原料:锌白(亚铅华)和菱锌矿
引入氧化铅的原料:铅丹(红丹)、黄丹(密陀僧)、硅酸铅
玻璃配合料要求具有一定量的水分,一般是通过加水来达到含水量的要求。请问加水有哪些作用?
A. 加速熔化
用一定量的水,或含有湿润剂(减少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如食盐)的水,湿润石英原料(硅砂、砂岩、石英岩),使水在石英原料颗粒的表面上,形成水膜。这层水膜,可以溶解纯碱和芒硝达5%,有助于加速熔化。
B.防止分层
原料的颗粒表面湿润后粘附性增加,配合料易于混合均匀,不易分层。
C.减少粉尘
加水湿润,可以减少混合和输送配合料以及往炉中加料时的分层与粉料飞扬,有利于工人的键康,并能减少熔制的飞料损失(减少5%)。
含水量:一般纯碱配合料在3-5%,芒硝配合料在3-7%,砂粒越细,所需水量越多。
玻璃液中可见泡的消除的两种方式
1、使较大的气泡长大、上浮直至破裂;
2、使较小的气泡溶解吸收;
澄清的常采取的措施有()。
A.机械搅拌
B.加入澄清剂
C.适当降温,回溶部分小泡
D.池底鼓泡
改善玻璃均化效果的措施
(1)保证原料和配合料质量,对配合料进行粒化、烧结等预处理;
(2)进行人工均化(如机械搅拌、池底鼓泡等),加强扩散;
(3)采用先进的熔制技术(如电熔窑可减少挥发);
(4)对挥发量大的玻璃液可采用密封和液面挡料、定期池底放料等方法;
由于温度及炉气变化破坏了在澄清时建立的平衡,在已澄清的玻璃液中产生的小气泡称为二次气泡。
二次气泡的特点:二次气泡均匀分布在整个玻璃液中,泡径小,数量多。
玻璃液中气体的存在三形式
1、可见气泡:量少;
2、物理溶解:较多,多是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气体;
3、与玻璃液中某些组分化学结合:量最大,尤其是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助熔剂的作用机理
(1)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初熔阶段反应;
(2) 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低共熔物;
(3) 降低熔体的表面张力或粘度,促进各组份间的润湿、扩散;
(4) 形成界面旋流,使各组份更均匀地混合(如芒硝);
(5)变价作用:有些加速剂的可将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提高玻璃液的透明度,使玻璃的热透性增加,从而加速熔制过程。
玻璃熔制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窑压制度、液面制度。
窑炉气氛对熔制过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窑内各处气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按其组成可分为氧化、中性或还原状态,视配合料和玻璃的组成以及各项具体工艺要求确定。如,在熔制无色瓶罐玻璃的普通纯碱配合料时,必须保持氧化气氛。在熔制含有碳粉作为还原剂的纯碱-芒硝配合料时,为了保持碳粉不在加料口烧尽,第一及第二对小炉必须保持还原性,但是在最后的小炉又必须将碳粉完全烧尽,以避免玻璃液被着色,故最后的小炉喷出口应当是氧化焰。芒硝如果没有在熔化部反应完毕,它可溶解于玻璃液中,虽然溶解度不大,但是在冷却部或成形部被还原时,已经足够使玻璃中产生极显著的二次气泡。
熔制纯碱-芒硝配合料时,窑的熔化部应保持还原气氛,而且配合料中还要有足够的还原剂,使芒硝分解完全。若是碳粉作还原剂,则澄清部最后又必须是氧化气氛,以烧掉过剩的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