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2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三单元《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教案】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我的金色阿勒泰》《赛乃姆》《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
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
二、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了解阿泰勒: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
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
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日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2、教师播放歌曲,思考:(1)乐曲的情绪、乐曲的特点?生:歌曲旋律节奏较为简洁,句式结构比较自由,赞颂了阿勒泰群山下美丽的牧场和家园。
(2)运用的乐器是什么?生:冬不拉,是一种二弦弹奏乐器,是哈萨克族3、再次欣赏乐曲:(1)让学生画出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2)提问并讨论:观看冬不拉乐器,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歌,对你们有什么触动?了解弹拨乐器——冬不拉。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我的金色阿勒泰》《在那银色的月光下》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我的金色阿勒泰》《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内容: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聆听《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新疆少数民族民歌的主要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2、结合《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了解“三段体”结构特点。
3、了解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冬不拉。
4、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感受民族音乐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歌曲啊?老师演唱《玛依拉》片段,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哪个民族的?(引出同学们对哈萨克族音乐的兴趣)。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展示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阿勒泰地区自然风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回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域不同、风俗不同,那他们的音乐也充满了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先欣赏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演唱《玛依拉》之前可讲述哈萨克族民歌类型,学生说出《玛依拉》属于哪一类)二、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1)初听歌曲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结合刚刚看到的画面,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结合歌词欣赏,学生说出歌曲类型,及介绍本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冬不拉弹唱)(2)简要介绍新疆阿勒泰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千米。
全区总面积117078平方千米。
总人口66万人(2012年)。
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约占总人口一半,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这里的风光秀美,山峦起伏,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哈萨克人至今还保留着季节性的游牧方式。
(3)再听歌曲师:下面就让我们骑着马儿和哈萨克老乡共同领略一下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吧。
初中七年级音乐《我的金色阿勒泰》教学设计2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我的金色阿勒泰》一课的教学中,主要是感受、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表现歌曲的多形式创作练习和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㈠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㈡通过欣赏,了解阿勒泰及哈萨克民族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㈢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大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 3.2.1我的金色阿勒泰 教案设计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我的金色阿勒泰》课时教学目标:一、聆听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歌曲,对比欣赏这三首民歌,感受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认识冬不拉、库木孜等新疆特色乐器。
二、结合聆听《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了解“三段体”音乐结构的特点。
三、欣赏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感受这一传统大曲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价值。
体验“赛乃姆”音乐特点,学习“赛乃姆”节奏型,并能运用这一节奏型为《赛乃姆》旋律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特色乐器及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体验“赛乃姆”音乐特点,并能运用赛乃姆节奏型为旋律伴奏。
教学过程:一、丰富多彩的新疆少数民族歌曲欣赏复习提问:边唱边想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由谁收集整理创编的?(一)《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由王洛宾整理的一首歌曲-----《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边听边思考:①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民歌?②歌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绪?③节奏有什么特点?1、播放歌曲,听后讨论。
2、教师归纳总结(略)3、齐读典型节奏型“x x ▏x. x x x ▏x - ”,并听琴跟唱第一段歌唱。
4、了解复三段体结构。
(二)《我的金色阿勒泰》1、认识乐器:冬不拉课件出示图片,简介冬不拉。
2、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歌曲简介。
视唱第一乐句曲谱前4小结。
(1-4小节)边听边思考:歌曲使用了哪些音?主音是哪个?歌曲的节奏是稀疏的还是紧凑的?速度怎样?歌曲的旋律线又有何特点?听后讨论交流:歌曲使用了“1 2 3 4 5 6 ♭7ⅰ”,主音“1”;节奏稀疏,中速;歌曲旋律有上行、下行、波浪形;抒发了哈萨克人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三)《歌唱吧,我的库木孜》1、认识乐器:库木孜2、播放歌曲《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思考:与《我的金色阿勒泰》在节奏、速度、情绪等方面何变化?3、模唱第四乐句,体验柯尔克孜族的民歌风格。
二、走近维吾尔族之魂《十二木卡姆》(一)、初识《十二木卡姆》1、看视频,说说这是哪种表演形式?这种艺术形式的名称叫什么?2、视频中有我们认识的乐器吗?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归纳:短片中的这种艺术形式称为“十二木卡姆”。
第三单元天山之音——《我的金色阿勒泰》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简介: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 区的哈萨克,诺盖,卡拉卡尔波克等民族的 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 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不拉弹唱
曲体结构极为自由,没有固定曲调,以说唱为主,伴奏为辅, 弹唱时往往以热情洋溢的前奏引出高亢悠扬的歌声,如激流 倾泻,珠玉生辉。另一种阿肯弹唱,有几种固定曲调,音乐 上以大幅度的节奏变化,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听觉美 感。另外有男女对唱形式,多见于草原上一年一度的阿肯弹 唱会。曲目内容广泛,有英雄史诗《阿尔卡勒克》,描写爱 情的长诗《萨丽哈与萨曼》、《赛里木湖的传说》等。
哈萨克民歌大致可以分成五种类型
劳动民歌 颂赞民歌 爱情民歌 习俗歌曲 其他歌曲 演唱形式:独唱、弹唱和对唱
这首歌曲的旋律线,看看是否呈延绵起伏的山峦形状。 提问并讨论: 观看冬不拉乐器,哈萨克族少年边弹冬不拉边赞美家乡的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音箱是用 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 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无论是在田间、山头、牧场还 是重大的集会活动,新疆人民 情总是乐于将身心自由地融入 到歌舞当中,抒发他们的内心 感受。只要羊皮手鼓一响 跳起 舞蹈就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祝福 带来喜悦、带来好运、带来期 盼。
民歌在新疆民间音乐中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城市到乡村,从庭院 到田间,哪里就有歌声, 驱走痛苦,抚平忧伤, 播撒欢乐。
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 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 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
谢谢!
这首歌歌颂了阿勒泰的群山及群山下的草原牧 场,歌颂了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哈萨克人 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是冬不拉弹唱中颇具影响 力的一首歌曲,这首歌的歌词富有诗意,旋律热情 奔放,学生不仅可以欣赏,还可以即兴编创歌词, 以自制弹拨乐器参与演唱,感受哈萨克弹唱歌曲的 风格和魅力。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3.2.1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例题1:
题目:请简述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的特点。
答案: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的特点包括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等。旋律优美体现在旋律线条流畅,富有歌唱性;节奏鲜明体现在节奏多变,富有动感;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在音乐风格独特,反映了阿勒泰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例题2:
题目:请分析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中的乐器演奏特点。
(2)学生可以欣赏阿勒泰地区民间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学生可以学习阿勒泰地区民间乐器的演奏方法,尝试演奏阿勒泰地区的民间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4)学生可以了解阿勒泰地区的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学习他们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技巧,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5)学生可以参加阿勒泰地区举办的音乐文化活动,亲身体验阿勒泰地区音乐文化的魅力,提高音乐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3.2.1章节“我的金色阿勒泰”的教材,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学习。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阿勒泰地区的音乐文化。例如,准备阿勒泰地区的民间乐器图片、音乐家演奏视频等。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阿勒泰地区音乐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我的金色阿勒泰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思考:歌曲 表达人物怎样的情感?
教师总结为:通过对长江雄伟、 壮丽的赞美与歌颂,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与爱国之 情。
老师范唱歌曲,并请同学思考:应该用什么样 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生通过将歌曲与情感的结合, 可以回答出:用坚定有力、稍显 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点题升华 教师提问,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内容? 请学生作答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呼吁学生热 爱生活与大自然,拥有一双发现美 的眼睛,热爱生活。源自谢谢同学们,下课请 休息!
长 江之歌
徐
慧
请欣赏话说长江纪录片
• 捕捉有关长江的知识
聆听音乐 (1)初次聆听 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怎样的? 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生共同总结:歌曲的情绪为 热情、激动、亲切地;给人一种 壮阔、震撼的感觉。
(2)再次聆听 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的演唱形式 为什么采用要这样的演唱方式呢?
人音版音乐7年级下册3.2.1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哈萨克族音乐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哈萨克族音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哈萨克族音乐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哈萨克族音乐。
首先,在音乐审美方面,通过欣赏和演唱《我的金色阿勒泰》,使学生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
其次,在文化理解方面,通过对哈萨克族音乐的深入学习,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包容性和全球视野。
再次,在艺术表现方面,通过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编排,使学生能够运用音乐语言进行情感表达,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哈萨克族音乐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哈萨克族音乐和《我的金色阿勒泰》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简短介绍哈萨克族音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哈萨克族音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哈萨克族音乐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特点。
(3)让学生参与哈萨克族音乐创作活动,如编创哈萨克族歌曲、编排哈萨克族舞蹈等,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开展哈萨克族音乐知识竞赛或音乐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5)组织学生参观哈萨克族音乐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了解哈萨克族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鼓励学生参与哈萨克族音乐教育项目,如支教、志愿服务等,提高他们对哈萨克族音乐教育的认识和参与度。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哈萨克族音乐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七年级音乐天山之音《青春舞曲》、《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天山之音—青春舞曲和我的金色阿勒泰》教学设计课型:综合课课时:1课时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单元《天山之音》一、教材分析:单元《天山之音》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音乐文化。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歌舞之〞的美称。
新疆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多元化特点,因而在音乐文化上也就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受西域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伊州乐等影响深远,时至今日,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民,继承并发扬了这些鲜明的民族风格而著称于世,本单元主要就是让生们对新疆地区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方案三课时完成,本单元第一课时主要以维吾尔族《青春舞曲》和哈萨克族《我的金色阿勒泰》作为学唱和欣赏的主要歌曲。
《青春舞曲》是由作曲家王洛宾搜集编创的一首维吾尔族民间歌曲。
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鲜明生动,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
它不仅短小精悍,而且有激人奋进的哲学思想,王洛宾在创编中运用了中国传统作曲“鱼咬尾〞的创作方式,使作品更能得到广阔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为西部少数民族音乐做出了伟大的奉献。
《我的金色阿勒泰》是哈萨克族的一首颂赞歌曲,表演形式属于“冬不拉弹唱〞。
歌曲歌颂了阿勒泰的群山及群山下的草原牧场,歌颂了阿勒秦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哈萨克人民热爱家的纯朴感情。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阶段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但是音乐根底理论知识还是较差,音的长短、节奏与节拍等在运用上还需要老师多引导。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新疆歌曲,学生在新疆特色节奏附点音和切分音拍打上会需要多加练习,学生在演唱歌曲时,音准和演唱技巧问题,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意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从体验不同民族歌曲的情绪中,感受到对民族音乐、祖国和家的热爱,也使学生能从作品中懂得青春易逝,珍惜光阴的道理。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教案标题:我的金色阿勒泰教学目标:1. 了解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
2. 提高学生对阿勒泰地区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3. 激发学生对地理和民族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重点:1. 了解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
2. 了解阿勒泰地区的特色文化和民族风情。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阿勒泰地区的独特之处。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教学准备:1. 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有关阿勒泰地区的资料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阿勒泰地区的位置和地理环境,激发学生对该地区的好奇心。
二、讲授(15分钟)介绍阿勒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包括阿勒泰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植被、动植物资源,以及哈萨克族、图瓦人等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三、展示(10分钟)播放有关阿勒泰地区的视频,或展示阿勒泰地区的图片和文化产品,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更直观地了解该地区的风土人情。
四、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阿勒泰地区的认识和感受,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阿勒泰地区的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多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阿勒泰地区的作文或制作一份阿勒泰地区的文化展板,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阿勒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特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我的金色阿勒泰》《在那银色的月光下》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我的金色阿勒泰》《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教学内容: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聆听《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国新疆少数民族民歌的主要特点,感受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2、结合《在那银色的月光下》,了解“三段体”结构特点。
3、了解哈萨克族民族乐器---冬不拉。
4、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感受民族音乐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哈萨克族、塔塔尔族)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今天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是什么歌曲啊?老师演唱《玛依拉》片段,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哪个民族的?(引出同学们对哈萨克族音乐的兴趣)。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几张图片(展示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阿勒泰地区自然风光)。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回答。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地域不同、风俗不同,那他们的音乐也充满了民族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先欣赏一首哈萨克族民歌----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演唱《玛依拉》之前可讲述哈萨克族民歌类型,学生说出《玛依拉》属于哪一类)二、教学过程1、欣赏歌曲(1)初听歌曲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结合刚刚看到的画面,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结合歌词欣赏,学生说出歌曲类型,及介绍本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冬不拉弹唱)(2)简要介绍新疆阿勒泰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西北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相连,东北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05千米。
全区总面积117078平方千米。
总人口66万人(2012年)。
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约占总人口一半,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这里的风光秀美,山峦起伏,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哈萨克人至今还保留着季节性的游牧方式。
(3)再听歌曲师:下面就让我们骑着马儿和哈萨克老乡共同领略一下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吧。
2023音乐七下第3单元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2
艺术特色 阿肯弹唱善于抒情,有如湍湍激流倾泄不止。这种弹唱适于演唱古老的叙事长诗,也便于演唱即兴创作的诗歌,用以描绘大自然,歌唱牧区草原的新生活。另一种阿肯弹唱,有几种固定的曲调,音乐上以大幅度的节奏变化,频繁的2/4与3/4的对比变化和富有特色的调式交替而给人以充满活力的听觉美感。演唱时往往有幽默风趣的表情,适于演唱自然风光、生活习俗等短歌。另外有男女对唱的形式,常见于草原上一年一度盛行的阿肯弹唱会。20世纪50年代以后兴起的多人齐唱形式,是借鉴了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弹唱”逐渐演变而成,以弹唱短歌为主,节奏比较简单,曲体结构严谨,易唱易记,大都是歌颂新生活的创作。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
初中音乐《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
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聆听、感受、体验、探究过程中,体会哈萨克民族音乐的特点及作品所表现的情绪、情感。
知识与技能:了解乐器冬不拉及哈萨克族音乐文化,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哈萨克音乐的特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演唱《龙船调》,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是我国那个地方的民歌呢?引出是湖北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之后导入新疆哈萨克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
(二)教授新课1.初步感知(1)通过多媒体完整欣赏歌曲,提出问题: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热情奔放、乐观振奋、高昂有力)(2)教师范唱,提出问题:首歌曲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看到了群山及群山下的草原牧场,以及辽阔、美丽的阿勒泰风光)之后师简单介绍歌曲。
(作品背景:阿勒泰,因山得名,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这是一首颂歌类型的歌曲,表演形式是“冬不拉弹唱”;歌曲向我们展现了美丽的阿勒泰自然风光,同时也表现了哈萨克人民热爱家乡的淳朴感情)2.深入了解(1)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提问:旋律起伏是怎样的?(像是延绵起伏的山峦的形状)(2)发声练习:要求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腰腹同时扩张,并借助问花香等方式,不断纠正和巩固歌曲呼吸的科学方法。
(3)教师弹琴,学生用“la”音模唱歌谱,要求演唱情绪要热情奔放。
(4)引导学生加入声势律动,用拍手、捻指(或者拍手、拍肩)等为歌曲伴奏。
(5)多媒体播放歌曲,提问:猜一猜这是那种乐器?音色有什么特点?之后教师简介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音色优美表现力非常丰富,尤其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6)再次通过多媒体完整聆听乐曲,感受热情奔放的旋律和歌曲的意境。
☆我的金色阿勒泰
热瓦甫简介
热瓦甫是新疆具有代表性的少 数民族弹拨乐器,既能演奏旋律, 又能奏和弦,大多用于独奏,音色 柔和细腻。在新疆民族管弦乐和民 间器乐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赛乃姆的舞蹈动作多来源于生活,如常见的脱 帽式、挽袖式、拉裙式、瞭望式、抚胸式等。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我的金色阿勒泰》
哈萨克族民
冬布拉弹唱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柯尔克孜族
库木孜弹唱
《十二木卡姆》 融歌、乐、舞于一体的大曲, 每一套有三个部分: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来 甫。
结束语
新疆是歌舞之乡,是音乐的海 洋,是我们每一个人向往的地方, 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到新疆去亲身感 受,体验那里各族人民美妙的歌声 和欢乐的舞蹈。
欣
《我的金色阿勒泰》
赏
《赛乃姆》
天山之音
教学目标
聆听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歌曲, 对比欣赏这三个民族的民歌,感受新疆少数民族音 乐的丰富多彩;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是融歌曲、 器乐曲和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视听《十二木卡 姆》经典段落,感受这一表现形式及其文化价值。
体验“赛乃姆”节奏型,“冬·大 O 大 ︱冬 冬冬 ︱” 。
十二木卡姆
木卡姆是流传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一种 传统大曲。这种大曲具有统一的调式体系、曲 式结构、演唱方法,并由歌、舞、乐三种艺术 形式综合而成。
由于在新疆木卡姆有十二套之多,因而又有 “十二木卡姆”之称。
流行于新疆的木卡姆:喀什木卡姆、伊犁木卡 姆、多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
《我的金色阿勒泰》PPT课件2
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
害了。
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瞎熊, 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瞎熊,并与 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
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 消息告诉给国王。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 勇地去见国王。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 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 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 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 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 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 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
简介: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 亚地区的哈萨克,诺盖,卡拉卡尔波克等 民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 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不拉的传说:
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
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3.3我的金色阿勒泰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3.3我的金色阿勒泰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3.授课时间:2022年9月20日4.教学时数:1课时二、核心素养目标1. 通过学习《我的金色阿勒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2.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演唱,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阿勒泰地区的民族音乐特色,增强民族音乐文化的认同感。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学生为七年级一班,学生年龄在12-13岁之间。
在音乐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简单的乐理知识、基本的演唱技巧等。
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仍有待提高。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他们有一定的潜力,但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来进一步激发和培养。
在音乐文化认同感方面,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来加深理解和认同。
3. 行为习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但在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方面,他们需要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在音乐文化认同感方面,他们需要通过课程学习来加深理解和认同。
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对课程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但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讨论、案例研究和项目导向学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向学生介绍《我的金色阿勒泰》的歌曲背景和民族音乐特色;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通过案例研究,展示其他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通过项目导向学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歌曲演唱和创作。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教学内容:唱歌《我的金色阿勒泰》。
教学目的:1、能够对我国哈萨克民族的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与中原音乐文化间的联系,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我的金色阿勒泰》并背唱。
3、能够用冬不拉《我的金色阿勒泰》配伴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利用冬不拉弹唱教学的方式来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难点是为《我的金色阿勒泰》伴奏。
教学用具:冬不拉、中国地图、多媒体教学光盘。
教学设计:1、歌唱知识(1)歌唱的发声状态注意气息的控制以及声音的轻灵与弹性。
(2)弹奏乐器的关键问题要学会正确的指法,在熟练练习的基础上加上音乐,从而达到完成一部作品的程度。
2、导入新课在歌曲《向幸福出发》背景音乐下,跳一段阿萨克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并在地图上找出此民族所处的省份。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阿萨克族民歌《我的金色阿勒泰》,板书课题“我的金色阿勒泰”。
3、歌曲学唱1、播放录音,请同学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老师弹唱,让同学先作了解,然后老师教同学如何弹奏阿布拉最后配上音乐合唱。
4、表演(1)播放一段阿萨克族舞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
(2)请同学们为歌曲《我的金色阿勒泰》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3)教师带领同学们为歌曲伴舞。
5、合作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小节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阿萨克族歌曲,热情好客的阿萨克族族人创造了动人的歌声和多姿多彩的舞蹈。
我们要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并要象歌中所唱的那样珍惜青春大好时光。
同时通过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来加强我们对于56个民族是一家的信念,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他们为我们的文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贡献。
《我的金色阿勒泰》PPT课件二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 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 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
生命的奖赏远在旅途终点,而非起点附近。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够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到失败。但是我不会因此 放弃,我会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未来就为贫穷买单。
简介: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 亚地区的哈萨克,诺盖,卡拉卡尔波克等 民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 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
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
静的游牧生活。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 会儿又如泣如诉......
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 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 “阿肯”。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公开课教学设计《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公开课教学设计《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歌曲的艺术美。
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
2、感受、体验、探究、表现作品情绪、情感。
3、了解维吾尔族的传统大曲木卡姆,愿意探索与其有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重点:1、了解新疆的民间歌舞曲,培养学生对新疆音乐文化的兴趣。
2、感受冬不拉乐器的魅力,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大曲木卡姆艺术。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新疆民间歌舞的兴趣。
2、学会聆听、欣赏、分析音乐,感受民间艺术之美。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音乐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特色的歌舞,今天请随着老师的导领,我们作一次民族音乐风情游。
(通过从学生感受极深的歌曲导入欣赏,使学生对少数民族歌舞产生浓厚兴趣。
)欣赏冬不拉弹唱《我的金色阿勒泰》。
1、欣赏《我的金色阿勒泰》了解阿泰勒: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
贯穿阿尔泰山的“千里岩画长廊”至今仍释放着远古文明的信息;“草原丝绸之路”给这里留下一部文明交汇、碰撞的传奇史和众多的文化遗产,“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驻足于此,踏上西征的行程。
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阿尔泰山“七十二道沟,沟沟有黄金”,清朝就开始了黄金的规模开采;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卫星所用的锂、铍、钽、铌、铯等稀有金属主要来自阿勒泰,被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诉说着阿勒泰矿业的辉煌历史;全国第二大铜矿--阿舍勒铜矿等一批矿山企业的崛起,昭示着阿勒泰矿业发展的灿烂前景。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
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
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金色阿勒泰》教案
指导思想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结合冬不拉这一民族特色乐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在《我的金色阿勒泰》一课的教学中,不追求学生的识谱能力、歌唱技巧,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特征,感悟到阿泰勒的魅力以及人民对他的热爱。
教具:
冬不拉,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㈠学唱歌曲,使学生体验作品中轻快活泼的情绪。
㈡通过欣赏,了解阿勒泰及哈萨克民族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㈢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懂得大自然的美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歌曲情绪与风格特点的体验和实践。
教学难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阿勒泰,因山得名,蒙古语为“金山”之意。
这里有古朴的草原风情。
哈萨克族是当地主体民族,至今仍保存着世人已不多见的季节性游牧方式。
每年春天,皑皑白雪尚未化尽,勤劳淳朴的哈萨克人便离开居住了半年的“冬窝子”,奔向大山深处的夏牧场,与曰月相伴,逐水草而居,尽得天地之精华。
(二)学唱歌曲:
①认识冬不拉。
②有感情的朗诵歌词,注意“字正”才能“腔圆”。
③教师弹唱。
④学生跟老师合唱。
⑤老师尝试教同学如何弹唱。
(三)拓展阶段:
①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一些关于哈萨克族方面?大家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②介绍歌曲的由来。
㈤小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我的金色阿勒泰》这首歌曲,也对祖国美丽的西部有了一些了解,我们要热爱我们的民族,喜爱我们的民歌,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我们更要爱我们的家乡,家乡养育了我们,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有机会好来回报我们的家乡,等我们有能力了就回家乡来建设家乡,为家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