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问题探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一院林诗蓉,2013年9月21日)教育是什么?德国教育专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三者关系是动态的。
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里,认为教师是这三者中的关键要素,是教育过程的主导者,那么,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差别只在于其效果是春雨润物还是上行下效。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大部分教育者的浪漫抱负,而教育是动态的、双向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已成为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一名本科大学生,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育思想。
德育:以人为本,先育人再育才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
人是一个整体,德、智、体、美不可分割,而德是方向,是人生发展的关键。
大学生既要—1—成才,又要成人,成人是成才的前提和前提。
如今的大学课堂,重视“制器”,而非“育人”,即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思想、灵魂、智慧的培育和塑造。
校园里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思想政治教育成为课表上可有可无的安排,被学生贴上“枯燥乏味”、“讲大道理”的标签。
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惨淡的课堂出勤率令教育者费尽心思。
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学生想听什么。
大二时《毛邓三》的一位讲师不实行强制点名,而是以趣味横生课堂留住了学生。
她用一本名为“流动微博”的本子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将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在课堂上娓娓道来,加以启迪,激发出思想的火花。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
”这位讲师的举动其实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流于形式地灌输道理,而是积极创造机会去点燃学生心灵的花苗,让灵魂燃烧。
教师是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读《什么是教育》薄薄的一本书,却因为作者深邃的思想而变得无比厚重。
什么是教育?我跟随着雅斯贝尔斯,步入他神圣哲学殿堂,在美的意蕴,朴素的的字里行间,探寻着教育的本质。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什么是教育?有谁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涉足人类教育史的滔滔长河中追溯先贤与哲人的深刻领会: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韩愈:“传业,授道,解惑。
”许慎在《说文解字》上面对教育有着这样的解释:“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做善也”。
要求长辈或教师对于学生要以身作则使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鲁迅:“教育就是要立人”。
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马克思、恩格思: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视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碟曲意迎合或违心曲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加德纳:什么是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摘录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内容摘录
1.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启发另一个灵魂。
——《德米安》
2. 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斯宾塞
3. 人的影响远超过其它因素。
一个人的作用,对于所教学生的每一门学科,应该比那些教材本身更感兴趣。
——赫尔岑
4.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指导者,而不是教师。
——柏拉图
5. 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成为完美的人,而在于帮助他们成为能够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问题的答案的人。
——杜威
6.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夸美纽斯
7. 教师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自己的语言中成为话务员,而不是听众。
——布卢姆
8. 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健康和精神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
9. 教育的本质就是自我教育。
——苏格拉底
10. 教育不是填鸭子式的灌输,而是启发式教学。
喜欢的教育格言
喜欢的教育格言1.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就像老师耐心引导我们,如同树与树的互动,云与云的推动呀!比如老师给我讲题,一点一点启发我,不就是这样吗?2.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多像那些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呀!想想我们的老师,不就是全心全意为我们付出,却从不求回报吗?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不就是说家长要以身作则嘛!就像我爸,他要求我诚实,他自己首先就做到,我自然就会跟着学啦!4.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这话说得太对啦!就好像我们也需要玩耍放松的时间呀,不然怎么能学好呢?5.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老师们的鼓励真的好重要呀!像我那次比赛前很紧张,老师的鼓励就让我充满力量,这不就是激励唤醒嘛!6.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这不是就是让我们能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嘛!就像我们去参加户外活动,那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呀!7.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呀,就像我们班同学各有各的优点,可不是都得一个样嘛!8.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这多像我们应该发展自己的个性呀!难道都要变成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吗?9.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家长和老师做榜样可比光嘴上说有用多啦!比如看到大人有礼貌,我们也会跟着学呀!10.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教育真的可以像艺术一样美好呀!想想那些有趣的课堂,不就是艺术般的体验吗?我觉得这些教育格言都特别有道理,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的意义和方法,也让我们更加珍惜那些给予我们良好教育的人呀!。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对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说的话
教育(jiàoyù)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tuī dòng)另一朵云,一个灵魂(línɡ hún)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孩子上学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期待的事啊!在我们(wǒ men)眼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的第一次。
看着父母领着孩子走进新学校,内心或兴奋、或紧张、或新奇、或恐惧……为什么?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未知与不解,陌生与茫然。
此时的父母最需要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陪伴孩子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
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呢?一、父母对自身(zìshēn)角色认识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许。
然而,通常父母会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和“母亲”。
怎样认识自身的角色呢?1、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拨出时间陪孩子,教导孩子。
3、父母应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共同找出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保持一致性。
4、重视父母本身的“身教”。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二、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很关心他是不是该长牙了、走路了、说话了。
现在,孩子入学,家长又开始关心他的发展是不是能跟上别人?其实,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好比有些人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人却要慢到一岁半。
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长参考:1、生长缓慢而稳定。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5、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游戏。
6、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7、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时间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8、爱画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我愿做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
交 心 。虽 然 现在 分班 了 ,可 是每 逢节 日我都 会 收到 他 的祝
福 。看着那些 短信 ,心里 暖暖 的。老公 笑我 你就这么 容易满 足 。我说 你 怎么 能体 会得 了当老 师享 受 学生 的 祝福 时 的喜
走。
去年冬天 没有下雪 ,但 寒冷 的味道依然 让同学们 想蜷 缩 我 回到家 吃完早 点 ,想着他也 没吃孩子 楼下站着 ,就给 在教 室里 。这 天早 操 ,莉莉 没有来 ,也没有请假 ,我 就去 了 他也拿 了一个 肉夹馍 。没 想到就我 这一 个小 小的举动竟然 解 教室 ,她正趴 在桌子上 睡觉 。我 叫醒 了她 ,把她请下 了楼 , 决 了我头疼 已久的 问题 。他变 了!我后来反 思 ,有爱 心就能
《②一 E . M A . L : y x 。 H 9 9 @ 2 6 . c a M
让她 跟我一起 跑 ,我给 她讲 我上高 中时候 的一些事情 。 比如 早 操 , 自习等 等 。也 许她 觉得 有 同感 ,给 了我 一个 甜甜 的 笑 。我觉得这 是一个好 机会 ,于是 开始 了 “ 蓄谋 已久 ”的谈 话 。我告诉 了她我 眼中的她有那 么多的优点 ,是一个 很讨 人 喜欢 的女生 。她有些飘 飘然了 ,第 一次 向我 打开 了话 匣子 。 说老 师我真 的有那么 多优点吗 ?可 是我 为什 么总是觉 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己 没有 别人优 秀?这些 天我很厌烦学 习 ,甚至 不想上学 了。我 不想 上操就是 因为不 想上学 。听完她 的这一 番话 ,我 内心打 了个 颤栗 ,幸亏我今天找她谈 话了。 上完操 ,我让她 陪我在操场再 跑两 圈。我告诉她 ,人求 上进很好 ,但 是不 能一 己之短 比他人之 长 ,这样会挫 伤 自己 的锐气 。人的一生 目标要 明确 ,怎能半 途而废? 何况 像你我 这样 的农村孩 子 ,考 取好 的大 她听后也 很受 触动 。我 趁热打 铁 ,又问 ,我看你 这些天精力 不集 中还 有没有其 他的原 因?
教育的细节摘抄及感悟
教育的细节摘抄: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
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感悟: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教育上尤为重要。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或一句简单的话语,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传递出积极、正面的信息。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习惯和思维方式。
教育者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需要耐心和爱心。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天赋。
教育者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用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育者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成长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每日一荐】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荐】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朋友们,⼤家早上好!昨天,为⼤家推荐的是和青年有关的名⾔,今天,为⼤家推荐和教育有关的名⾔。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著名⼩说家、诺贝尔⽂学奖得主莫⾔先⽣说:
教育的本质是:⼀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这话说得真漂亮,⼜真有道理啊!莫⾔先⽣是在谈⽂学与⾃然科学的关系时说这番话的。
莫⾔先⽣认为,与⾃然科学相⽐,⽂学似乎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处,但是,⽂学能够影响⼈的思想,塑造⼈的灵魂,所以,⽂学是最⽆⽤也是最有⽤的。
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中的影响,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
反观我们的现实,教育,在很⼤程度上是缺少这种“⽆⽤”性的,我们的学校,已经越来越变为⽣产会做题的“产品”的“车间”,⽽教育⼀旦成了流⽔线上的⽣产,那么,就注定偏离了它的本质,其“产品”也多为精致的利⼰主义者就不⾜为奇了。
在⽇常⼝语交际中,我们可以引⽤这句话,引出⾃⼰对教育的看法以及主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反省对⼦⼥的教育,做没做到“⼀棵树摇动另⼀棵树,⼀朵云推动另⼀朵云,⼀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杭州班第5期
5⽉6、7⽇在浙江⼤学开课;
张嘴就来演讲⼒训练营295期,
5⽉28⽇—30⽇在复旦⼤学开课!
演讲⼒训练专家⽂若河⽼师授课,
3天学会演讲,练就⼀副好⼝才,轻松闯职场!
微信回复:⼿机号+期数,即可报名。
也可以拨打:400-645-1230 报名。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孩子上学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而又期待的事啊!在我们眼中很平常的一件事,对孩子而言,却是平生的第一次。
看着父母领着孩子走进新学校,内心或兴奋、或紧张、或新奇、或恐惧……为什么因为孩子有太多的未知与不解,陌生与茫然。
此时的父母最需要扮演好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陪伴孩子开始一段新的成长历程。
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呢一、父母对自身角色认识每一个父母,当孩子一生下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许。
然而,通常父母会希望有一个既乖巧懂事、又聪明能干的孩子,却疏于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和“母亲”。
怎样认识自身的角色呢1、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同样重要。
2、即使父母工作再忙,也应拨出时间陪孩子,教导孩子。
3、父母应关注孩子身心两方面的成长,共同找出适合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保持一致性。
4、重视父母本身的“身教”。
父母怎样做,孩子就会怎么学。
二、认识自己的孩子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一定很关心他是不是该长牙了、走路了、说话了。
现在,孩子入学,家长又开始关心他的发展是不是能跟上别人其实,每个孩子并不完全是一样的,好比有些人十个月就会走路,有些人却要慢到一岁半。
只要孩子总体看起来健康正常,就不必因一、二项的差异而过分忧心。
小学一二年级阶段儿童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呢提供以下供家长参考:1、生长缓慢而稳定。
2、女孩比男孩早熟。
3、易感染疾病。
4、因过剩的精力,很少有静止的时候。
5、爱赛跑、跳高、跳绳、做模型、玩游戏。
6、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要求父母或老师回答。
7、注意力短暂,对于长时间要求注意力的活动易显出坐立不安。
8、爱画画及色彩,可以独自游戏或工作。
9、由与邻座小朋友游玩,发展到小团体游玩。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
这对教育是多么完美的一种描述啊!如果教育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呈现,那承担教育的人将是怎样的一群人?一、他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有位哲人说过: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绝对不是分析、理性、程序、而是一种激情和本能。
也许有些绝对,但是我想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这种激情,或者是比较张扬,或者是相对内敛,但一定是激情!前者以优秀教师李镇西为代表,后者以魏书生为典范。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成就事业的激情。
教育原本就是一首诗,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在变换着不同的主题,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责任感,才能够提出问题,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散文家张放在描写徐志摩教书时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副场景:“他给我们在课堂上讲英国浪漫派诗,特别是讲雪莱,眼睛朝着窗外,或者对着天花板,实在是自己在作诗,天马行空,天花乱坠,大概雪莱就是化在这一片空气里了。
”徐志摩先生做教师的时候,每每上课,有时干脆把学生带出室外,到青草坡上杂乱躺坐,听小桥流水,望群莺乱飞,学生在他的激情引领下,随他遨游诗国。
这样的教师,这样的课堂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写诗是需要有灵感、悟性和冲动的,真正的教师也应具备这样的品格,永远憧憬明天。
在心中永远有一股激情,有一种冲动,如果这些东西停止,那么在一个教师身上展现出来的东西,就会变的平常、平庸、平淡。
那些教育行为就会变的琐碎、乏味,缺少感染力。
二、他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因为有爱,常常就可以唤起一个冰封的内心世界。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师成功的基础。
我们有很多教师日复一日地在教,但是他从没有在教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没有取得一种爱的热潮。
这样的教师永远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把握教育的真谛。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
教育就像云与云之间,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像树与树之间,一棵树撼动着另一棵树。
这是一种动态的耦合,一种有节奏的相互折衷,一种潜移默化的接力。
教育,就像俯视蓝天的无尽宇宙,尽管表现出一种出神入化的完美,却只是中间某一部分
的缝缝补补。
教育,就像一朵晨露般轻蔓起伏的仙境,从序幕到完满,从生到卒,积累飞躍,搏空比运。
每一段教育过程,都是不断折衷的,每一节课都是不断激荡的。
无论是否看得懂,每一处
看似繁琐的答案,都在向学生传递着对生活的一份思考。
教育,就像彩虹般缤纷多彩的穆斯林,像河流般自由、自由的道路,像黑暗般深邃的树林,也许有人会陷入其深处,但也会有人在此中重生。
我们早该清楚知道,教育是以折衷思想为指导,以实验为奠基,以无限的想象力为向导的。
我们应该及早为孩子们启航,让他们尽情漂流,直至汇入繁花盛开的港湾。
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意思
让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个体或事物可以影响和启发另一个个体或事物。
具体来说,“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意味着一棵树的摆动可以引起另一棵树的摆动,两者之间产生了互动和影响。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则是指一朵云的运动可以引发另一朵云的移动,云与云之间有了相互作用。
这句话也可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启发。
一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言语、思想等方式影响另一个人,而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
同样地,一个事物也可以通过其存在、变化或特点来启发另一个事物。
总之,这句话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启发和引导。
它提醒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它们可能会对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同时,也要学会从他人或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中获得启示和灵感。
教育从心出发教育名言
教育从心出发教育名言
以下是一些关于“教育从心出发”的教育名言:
1.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卡尔·雅斯贝尔斯
2.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威廉·巴特勒·叶芝
3. 教育之根味苦,教育之果味甘。
——亚里士多德
4. 用心灵去浇灌花朵,用真情去感化学生。
——佚名
5.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爱的传递。
——佚名
6.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颗心去影响另一颗心。
——佚名
7. 从心出发,以爱育人,让教育充满温度。
——佚名
8. 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爱默生
9.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是学生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佚名
10. 用心教育,静待花开。
——佚名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教育要从内心出发,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以爱和尊重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它们提醒教育工作者要用心去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和心灵互动。
教后反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后反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后反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磨的过程不可谓不辛苦。
在一次又一次的试中删去,修改,增加,完善,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失败后绞尽脑汁创新,都是折磨人的。
但是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每一次发现缺陷时,都有同伴与我一起思索,修正。
即使是在上的时候,想到我是在讲台上展示集体的智慧,我的心里也多出了一些从容,少了一些担忧。
接下,我说说在这过程中的获得和思考。
一、手段是为目的而服务的。
在选的时候,我其实是有野心的。
去年在杭州学习,观摩到台湾老师的堂,他们的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甚至震撼的印象。
原语真的可以摆脱老师一句,学生一句的说讲式教学,原老师可以放手到学生自己动手,自己体悟,自己发现,不需要从老师那里复制知识。
我非常想尝试。
我非常改变我堂上琐碎的问答,组织合适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领悟学习的内容。
我非常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我的堂我做主”的感觉。
于是我选择了这样的一片理性十足的科学小品,我把教学目标定成了“通过小组合作,理解并正确排列出“尘埃说”的表达顺序,以此认识因果句群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个野心,我一直到第四次尝试失败,才真正放弃。
堂第一次,学生因为对纸条的好奇,对活动的高度兴趣,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这时间却并不是花在研究语言字的探索上,是花在动手这个实践的操作上。
学生因为没有经历过小组合作的训练,还没能把兴趣和注意力从贴这个动作集中语言字的语序排列上,堂时间就已经溜走了。
接着,第二次,我为了给后面的活动节省时间,在学习字词那个板块加快了脚步,却给人以蜻蜓点水的印象,字词学习并不扎实。
接着,第三次,第四次……经历过失败,我明白了,想要在班级里开展动手合作的活动,必须设置活动的规则,养成活动的一系列好习惯,比如,分工要详细,动作要快,静。
只有把这些养成了习惯,学生才能有效率地完成实践,进而在实践里关注到语的知识,真正达到动手合作的目的。
说会这个设计。
因为一开始的设想,就只是为了动手而动手,我把手段复杂化了。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Quantity, price, time and spac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investment.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高考结束了,一个班主任给家长发了一则短信:不管成绩怎样,没有什么优生差生的区别;家长们知道,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看着他一点点地成长,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国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他也是一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大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人大附中数学老师王金战;以下是王老师总结的教育经验,强烈建议每位父母花约三分钟时间阅读,仔细品味一定会受益匪浅0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0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0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0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0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0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0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0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0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扞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24.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25.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26.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27.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28.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29.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30.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31.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32.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家长和孩子就像两颗彼此分离又相互靠近的大树和小树,大树要为小树遮挡风沙,也要给小树留下足够的空间,感受阳光,呼吸空气;这样小树才能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自由伸展,茁壮成长;太靠近大树的小树是不能长成参天大树的,而远离大树的小树却要去独自地抵挡风沙,虽坚强无比却又极易扭曲或夭折;每一个小孩都是种子,请允许Ta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耐心的等待吧,种子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育人故事
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育人故事
《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我记得那是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特别调皮的小男孩,叫明明。
这小家伙,那真是让我头疼不已啊。
一次上课,大家都在安静地听我讲着有趣的知识,可明明呢,一会儿玩
玩笔,一会儿又和旁边的同学说小话。
我提醒他好几次,他都是消停一下,然后又故态复萌。
这可把我气坏了,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难管呀。
有一天课间,我看到明明一个人在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对着墙不知道在
干什么,于是我悄悄地走过去。
好家伙,原来他在扮演怪兽呢,嘴里还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还不停地做着夸张的动作,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看着他那模样,一下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听到我的笑声,明明有点惊讶地转过头看着我,脸上还有一丝不好意思。
我蹲下身子,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明明,你演得可太像啦!”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有点不敢相信。
从那以后,我发现明明其实有很多闪光点。
我开始鼓励他,让他在适当的时候给大家表演他的小节目,他特别开心,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而且在我的鼓励下,他在学习上也慢慢认真起来了,虽然偶尔还是会调皮一下,但已经进步很多啦。
通过明明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一棵大树有自己的生长方式。
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种方法去对待所有孩子,而是要用心去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正如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
我会继续用这种耐心和爱心,去陪伴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他们想成为的那棵大树。
而明明,也将永远是我教育生涯中特别难忘的一个孩子,见证着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历程。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理解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理解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被理解为,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是互相依存的,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使命。
当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时,它传递了某种信息或能量,这可能是一种警示、鼓励或帮助。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存在于树木之间,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动植物之间,甚至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
相互作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谐。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种相互作用,并尽可能地为它做出贡献。
- 1 -。
更新教育理念,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更新教育理念,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关键词】:快乐情绪快乐方式激发兴趣塑造人格【正文】作曲家史提夫·摩利斯少年时视力不好,他常常为此感到自卑。
一次,他们在上实验课时,实验室的老鼠从笼里逃了出来,老师和其他同学找来找去,几乎把实验室翻个遍,也找不到。
这时,史提夫·摩利斯突然听到了一些轻微的声音。
他赶紧叫大家静一静,再认真地听了听,便给老师指出了老鼠藏躲的地方,大家一看,老鼠果然就藏在了这里。
实验课的老师由此发现他的敏锐听力与音觉,大加赞赏,并鼓励他发挥独特的优势,主攻歌唱。
这位老师对史提夫的认可和赞美,给了他莫大的自信和勇气,并为他开启了他崭新的人生:1970年起,史提夫·摩利斯便以“史提夫·汪达”之名扬名全世界,如今依然是资深的热门歌曲歌星与作曲家。
看来快乐可以改变一个人。
这个故事引发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如何教书育人。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怎样去“摇动推动和唤醒”受教育者呢?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教学态度,他的喜怒哀乐在很大程度上便决定其能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否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教师的精神面貌往往也就是成了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媒介。
学校教育,课堂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教授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体,是以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其特点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学环境、氛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教学氛围往往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因素。
教学环境有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容易达到,软环境就得靠教师的教学艺术来营造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把情感因素与智力因素结合得好,可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由最初发生的快感或兴趣,引向热情而紧张的思考去提高学习兴趣。
关于教育的美文分享
关于教育的美文分享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和启发。
好的教育应该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教育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为更好的人。
好的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与人相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学生也应该不断地自我反思和改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总之,教育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As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也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仿写
As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也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仿写
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也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仿写
1、一阵风追逐前一阵风,一排浪追赶前一排浪,人生的脚步啊不知疲倦。
人生的脚步啊勇往直前。
2、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粘着诙谐一路乐趣,轻装行囊一路攀崎,高山流水伴知音笑,看岁月花似锦。
4、一双手紧握着另一双手,一粿心牵动着另一个心,一份奉献感效另一份奉献,一份志愿带动另一份志愿。
5、斗转星移潜动天地,四季交替华章呈起,站成树木盘根林绿,化作云朵霞光天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作者:李良旭
来源:《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19年第02期
“轩朗,请你做件事,可以吗?”“李老师,什么事?”正要走出教室的韩轩朗听到我和他说话,停下了脚步,转身向我走来。
韩轩朗同学的作文写得特别棒,他的作文常常被我当作范文给同学们讲解,对同学很有启发。
听轩朗的父亲讲,轩朗从小就喜欢阅读,现在每天还坚持阅读两个小时,这为他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常对学生们说,要想写好作文,离不开阅读,这对提高自己的视野和鉴赏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只是轩朗的身体有些弱,缺少锻炼。
这样的体质势必会影响到以后繁重、紧张的学习。
我为韩轩朗欣喜中,又升起丝丝担忧。
我将他胸前的红领巾整理了下,说道:“王扉光的作文写得一直不理想,我讲了许多,对他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你能帮帮他吗?从你的角度,把你写好作文的经验和体会讲给他听,对他也许会有所帮助和提高!”
韩轩朗腼腆地一笑,说:“嗯,那我试试吧!”
放学了,我招呼正要离开座位的王扉光。
王扉光抱着一只篮球过来了。
我说道:“扉光,你体育很好,下次打球、跑步,喊下韓轩朗,让他和你在一起多锻炼下,让他也像你一样强壮起来!”
王扉光高兴地答应了,还即兴将篮球在手指上快速地旋转起来。
看着那旋转的篮球,我开始了美好的憧憬。
王扉光是体育委员,体育成绩非常好,浑身充满了活力,在他的身边,有不少这样体育成绩非常好的同学,他们跑步、投掷、打球……样样拿得出手。
班上几十名学生,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那些闪光点,如果播撒开来,在更多的同学身上闪烁,这是多么美丽的事。
我常常思考着这个问题。
几天后,我欣喜地看到这样一幕情景:教室里,韩轩朗在给王扉光讲如何写好作文,他们的周围围着不少人,全都听得津津有味;操场上,王扉光不时将球传给韩轩朗,韩轩朗过人、投篮,一气呵成。
场边,响起阵阵喝彩声和掌声。
我为学生们身上一点一滴的变化,感到无比高兴。
这种潜移默化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不仅增进了友谊,也提高了学习成绩,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棵棵树,那些树,随风摇曳,枝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就像在互相抚慰、呢喃。
恍惚间,那些树幻化成一个个孩子,那些孩子就像那一棵棵树,当一棵树摇动,轻轻地摇动了另一棵树。
这一棵棵树摇动起来,顿时产生了令人震撼的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