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骨显像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核医学骨显像ppt课件
高的异常浓聚影,呈圆形,类似于“炸面圈” (doughnut)征。
ANT
POST
左股下端骨纤维肉瘤-骨显像呈“炸面圈”征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4. 骨外组织放射性浓聚
• 生理情况下,显像剂经泌尿系统排 泄,故肾脏和膀胱显影。
• 病理情况下,骨外组织摄取骨显像 剂可见于心包钙化或心瓣膜病、急 性心肌梗塞、畸胎瘤、包囊虫病、 乳腺炎症或乳腺癌、原发骨肿瘤肺 转移灶、脑膜瘤或子宫肌瘤钙化、 瘢痕皮肤及骨化性肌炎等。
• 骨组织由无机盐(羟基磷灰石晶体)、有机物(胶原纤维 和层粘蛋白)和水组成。
• 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其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如99mTc-MDP) 和离子交换(如85Sr、18F)两种方式进入骨内与羟基磷灰石 晶体结合。
• 少量骨显像剂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胶原纤维)结合。 • 利用核医学仪器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出的r射线,即可得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 儿童由于骨质生长活跃,在骨骺及干骺端有更多放射性 的分布是其பைடு நூலகம்征,通常是全身骨骼中影像最强的部位 。
ANT POST
半岁
ANT POST
4岁
核医学骨显像
ANT POST
12岁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 骨动态显像-三相骨显像
• 血流相:反映受检局部大血管血流通畅情况。 • 血池相:反映受检局部软组织血供。 • 延迟相:反映受检局部骨骼的代谢状态 。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骨 动 态 显 像 ( 三 时 相 骨 显 像 )
ANT
POST
左股下端骨纤维肉瘤-骨显像呈“炸面圈”征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4. 骨外组织放射性浓聚
• 生理情况下,显像剂经泌尿系统排 泄,故肾脏和膀胱显影。
• 病理情况下,骨外组织摄取骨显像 剂可见于心包钙化或心瓣膜病、急 性心肌梗塞、畸胎瘤、包囊虫病、 乳腺炎症或乳腺癌、原发骨肿瘤肺 转移灶、脑膜瘤或子宫肌瘤钙化、 瘢痕皮肤及骨化性肌炎等。
• 骨组织由无机盐(羟基磷灰石晶体)、有机物(胶原纤维 和层粘蛋白)和水组成。
• 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其主要通过化学吸附(如99mTc-MDP) 和离子交换(如85Sr、18F)两种方式进入骨内与羟基磷灰石 晶体结合。
• 少量骨显像剂与骨组织中有机成分(胶原纤维)结合。 • 利用核医学仪器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出的r射线,即可得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 儿童由于骨质生长活跃,在骨骺及干骺端有更多放射性 的分布是其பைடு நூலகம்征,通常是全身骨骼中影像最强的部位 。
ANT POST
半岁
ANT POST
4岁
核医学骨显像
ANT POST
12岁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 骨动态显像-三相骨显像
• 血流相:反映受检局部大血管血流通畅情况。 • 血池相:反映受检局部软组织血供。 • 延迟相:反映受检局部骨骼的代谢状态 。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核医学骨显像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骨 动 态 显 像 ( 三 时 相 骨 显 像 )
核医学骨显像ppt课件
可早期发现病变,常较X线摄片早3~6月甚至18月发现病变 可一次性全身成像 对于其临床分期、治疗计划的制定及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的价值 能客观、有效地监测骨转移癌的治疗效果。
38
第三节 骨、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
A
B
C
D
A:X线平片-腰椎退行性变
B:MRI-L4、L5椎体信号改变 C:CT-L4椎体成骨性改变,L5椎体骨质破坏 D:骨显像-腰椎、骨盆、肩胛骨、颅骨、左股骨异常浓聚
冠状断层
矢状断层
18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正
常
骨
断
CORONAL
层
显
像
19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五、骨显像的异常影像
(一)异常静态骨显像
1.异常放射性浓聚增强 是骨显像最常见的异常骨显像表现。 骨病损处显像剂的浓聚明显高于对侧或周围 正常骨骼,呈“热”区。表明局部骨组织血供 丰富、代谢增强、成骨活跃。 异常浓聚灶数目:单发与多发。异常浓聚形 态:点状、圆形、条状、片状。其中最常见的 类型是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浓聚“热”区。
7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理想的骨显像剂
•亲骨性好 •血液清除快 •骨/非骨组织比值高 •有效半衰期短 •r射线的能量适中等。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显像剂:99mTc-MDP
8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三、显像方法
骨动态显像 骨静态显像 骨断层显像 骨融合显像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女,21岁,右股骨下 段骨肉瘤术后9个月, 99mTc-MDP静态显像示复 发伴多处骨转移。
ANT
POST
38
第三节 骨、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
A
B
C
D
A:X线平片-腰椎退行性变
B:MRI-L4、L5椎体信号改变 C:CT-L4椎体成骨性改变,L5椎体骨质破坏 D:骨显像-腰椎、骨盆、肩胛骨、颅骨、左股骨异常浓聚
冠状断层
矢状断层
18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正
常
骨
断
CORONAL
层
显
像
19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五、骨显像的异常影像
(一)异常静态骨显像
1.异常放射性浓聚增强 是骨显像最常见的异常骨显像表现。 骨病损处显像剂的浓聚明显高于对侧或周围 正常骨骼,呈“热”区。表明局部骨组织血供 丰富、代谢增强、成骨活跃。 异常浓聚灶数目:单发与多发。异常浓聚形 态:点状、圆形、条状、片状。其中最常见的 类型是单发或多发的局限性浓聚“热”区。
7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理想的骨显像剂
•亲骨性好 •血液清除快 •骨/非骨组织比值高 •有效半衰期短 •r射线的能量适中等。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显像剂:99mTc-MDP
8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三、显像方法
骨动态显像 骨静态显像 骨断层显像 骨融合显像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女,21岁,右股骨下 段骨肉瘤术后9个月, 99mTc-MDP静态显像示复 发伴多处骨转移。
ANT
POST
(医学课件)核医学骨显像
核医学骨显像的原理
核医学骨显像的原理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与正常骨组织亲 和性差异,即病变骨组织对示踪剂吸收量多于正常骨组织 ,从而在影像上呈现出病变部位。
常用的示踪剂有99mTc-MDP(甲基丙烯酸二亚基三磷酸 盐)等。Βιβλιοθήκη 核医学骨显像的应用1
核医学骨显像主要用于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骨质疏松症、骨折及愈合等骨骼系统疾病。
多学科融合
核医学骨显像与骨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日益密切,使其在临床上 的应用更加广泛,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
个体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核医学骨显像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通过对患者的基因 、分子和细胞水平进行检测,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核医学骨显像的未来展望
02
高灵敏度
核医学骨显像具有高灵敏度,可以检测到早期的骨骼病变,尤其是恶
性肿瘤骨转移等病变。
03
全身骨骼成像
核医学骨显像可以一次性对全身骨骼进行成像,有助于早期发现多发
性骨髓瘤、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
核医学骨显像的局限性
1 2 3
有辐射性
核医学骨显像需要使用放射性核素,对人体有 一定的辐射性,需要注意防护和安全。
骨质疏松症
核医学骨显像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其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检查禁忌
对于一些患有特定疾病或正在接受某些治疗的 患者,核医学骨显像检查可能存在禁忌,需要 进行排除。
核医学骨显像的过程
检查前准备
01
在检查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如关闭金属物品、
停止某些药物等。
核医学全身骨显像骨显像PPT课件
竖脊肌附着部。约7%的骶棘肌在脊柱的附着部 可表现为垂直线样放射性增高。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
正
a
常
变
异
b
23
11/3/2019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11/3/2019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11/3/2019
7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显像方法
9
11/3/2019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10
11/3/2019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13
11/3/2019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颈下部。由于颈椎前凸或甲状软骨摄取99mTcMDP而在前位颈下部出现放射性增高。
脊柱融合不良可出现局部透光区。
正
a
常
变
异
b
23
11/3/2019
a.前位:左侧上颌骨(箭头)局灶性放射性增高,颈前“心形” 放射性增高(箭头),甲状软骨,这两者都是正常变异。b.后位: 颈部右侧见局灶性放射性增高(箭头),由颈椎骨赘引起。
基质(钙、磷盐) 比重65%
11/3/2019
骨显像的原理
显像原理
与骨骼无机盐离子交换、化学吸附 与骨骼有机成分结合
影响显像剂聚集因素 *
骨骼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更新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似离子交换树脂
羟 基 磷 灰 石 晶 体
11/3/2019
7
K+ Na+ FMg+2 PO4 –3 P-C-P P-O-P
显像方法
9
11/3/2019
病人准备
无需特殊准备,疼痛而不能平卧者,予以 阵痛药物;
显像时,除去身上的金属异物。
延迟显像,注射药物后嘱患者多饮水、多 小便,避免放射性污染;2~6小时进行显像; 检查前排空膀胱,必要时进行导尿。
显像方法
10
11/3/2019
二.三相骨显像
血流显像:用64X64矩阵,弹丸式注射显 像剂,立即按每2~3s一帧采集20帧,序排 显示及20帧叠加显示。
显像方法
13
11/3/2019
七.SPECT/CT融合显像
将SPEC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的空间位置/坐 标配准后进行叠加, 使融合影像获得增量的互补信息。 融合显像的优势是同机采集、 定位精确,明显改善了对 骨骼病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能力,降低了骨显像诊断 骨转移的假阳性,提高了诊断特异性。
骨骼系统ppt课件
右股骨下段骨肉瘤
多发性骨髓瘤 14
Paget病的诊断: Paget病又称畸形性骨炎。骨显像的特征是: ①受累骨的全部或大部分显著的放射性摄取增加并均匀分布; ②常为多骨受累,单发少见; ③受累骨增大和变形,病灶边界整齐,可见解剖学上的细微 结构,如椎骨的横突; ④四肢骨病变几乎总是源于关节端,向骨干进展; ⑤病灶多年缓慢变化。
骨显像优势在于评价Paget病骨骼病变范围。
15
Paget氏病
16
骨折的诊断: X线检查是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当X线检查阴性或可
疑时,骨显像可早期检查出X线未能发现的骨折。骨影像表 现为骨折部位及其周围放射性浓聚,正确定位病变部位。
全身多发骨折
17
缺血性骨坏死的诊断: 常见的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梗死骨表现为放射性
③断层骨显像:适用于在骨骼结构重叠部位病变的诊断,在 平面影像完成后进行,配备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的SPECT 仪,环形或椭圆形轨迹转360º,每帧6º,15~20s/帧,采集60 帧图像,经重建得到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
5
4、正常影像:
①静态平面骨显像:正常的全身骨骼显像清晰,放射性分布 左右对称,松质骨如扁平骨及长骨的骨骺端能摄取较多的显 像剂,而密质骨如长骨的骨干摄取的显像剂较少,故前者较 后者显影清晰,肾脏及膀胱影像可见;
骨骼聚集放射性显像剂的多少与其局部血流量、无 机盐代谢速度、成骨细胞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3
2、显像剂: 常用的显像剂为99Tcm标记的磷酸盐和膦酸盐两大类: ①含无机P-O-P键的磷酸盐,以焦磷酸盐(PYP)为代表,在 血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慢,本底高而显影稍差; ②含有机P-C-P键的膦酸盐,在体内极为稳定,以MDP和 MHDP最常用,在血液和软组织中清除较快,为比较理想 的显像剂。
骨显像【核医学科】 ppt课件
2. 影响骨组织浓聚显像剂的因素
骨的代谢:骨质代谢的活跃程度。
骨生成的快慢是最主要影响因素。破骨
大于成骨时放射性浓聚减低。
血流供应:增加或阻断;药物。
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时可使毛细血
管关闭而间接影响血流。
ppt课件 13
五、显像方法
ppt课件
14
1. 骨显像剂及代谢
99mTc
- MDP(亚甲基二膦酸盐)
构变化不如X线精细准确。
ppt课件 8
四、骨显像原理
ppt课件
9
1. 骨显像原理
将趋骨性显像剂引入体内,随血流
到达全身骨骼,与羟基磷灰石晶体和有
机质结合而沉积于骨内。用显像仪器于
体外探测显像剂在体内的分布,从而显 示全身骨骼的形态、血供和代谢情况。
ppt课件 10
当骨骼发生病理改变时(如肿瘤、 炎症、骨折等),导致血供、代谢和成 骨溶骨过程变化,在相应部位显像剂聚
ppt课件 24
脊柱畸形
重叠效应?
ppt课件
斜位鉴别
25
肋骨单发、肾积水、污染、漏出
ppt课件
26
七、异常骨影像
(静态平面显像)
ppt课件
27
1. 异常影像分析要素(判别要领):
1)骨架结构不完整或形态异常。 2)与对侧或邻近正常骨对比,放射性
分布不均匀或不对称,呈现局部或
弥漫性放射性增高(热区)或降低
ppt课件 58
多发性骨髓瘤 ppt课件
59
ppt课件 左胫骨近端骨肉瘤
60
左股骨上端骨肉瘤:侵犯同侧髋臼
ppt课件
61
2)良性肿瘤:
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纤维 性骨结构不良、骨软骨瘤、成软骨
影像核医学课件 骨显像
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2.原发性骨肿瘤:主要是用于观察原发 性骨肿瘤的实际病变范围和疗效评价, 为手术切除范围、放疗布野、针吸活检 部位等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对早期发现 跨越转移(skip lesion)有重要临床意 义。
临 床 应 用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仅在后期,X平片才有异 常发现,而骨显像在早期即有异常变化。
早期:股骨头局部显像剂缺损,而因髋臼磨损 导致滑膜炎使得股骨头周边出现浓聚带,形成 特征性改变--“炸面圈”样改变。
后期:髋臼磨损进一步加重,使得显像剂明显 浓聚,掩盖了缺血坏死区“冷区”,断层显像 仍可发现“炸面圈”样改变。
Nuclear medicine
骨骼系统
请思考……
当患者诉说骨骼疼痛等症状时,你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ECT?
ECT与X线在诊断骨骼疾病中有何 不同?
比较差异
病史:男, 56岁,肺癌 病史,术后 半年。近1周 来感觉腰背 部不适,其 他无特殊。
为什么会有差异呢?
全身骨显像 部分显影浓聚
部分显影稀疏
骨显像 +
+
-+
X 平片 -
+
+
显像剂:常用99mTc-MDP(亚甲基二磷酸盐)
ECT骨显像与X线平片的比较
可一次全身成像,而不 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首选诊断方法,
比X线平片早3-6个月发现转移灶。各种恶性肿 瘤都可发生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 癌骨转移率最高,达85%左右。 典型骨转移癌影像特征是:多发、无规则的浓 聚灶,有时伴有缺损区(冷区)。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2.原发性骨肿瘤:主要是用于观察原发 性骨肿瘤的实际病变范围和疗效评价, 为手术切除范围、放疗布野、针吸活检 部位等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对早期发现 跨越转移(skip lesion)有重要临床意 义。
临 床 应 用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仅在后期,X平片才有异 常发现,而骨显像在早期即有异常变化。
早期:股骨头局部显像剂缺损,而因髋臼磨损 导致滑膜炎使得股骨头周边出现浓聚带,形成 特征性改变--“炸面圈”样改变。
后期:髋臼磨损进一步加重,使得显像剂明显 浓聚,掩盖了缺血坏死区“冷区”,断层显像 仍可发现“炸面圈”样改变。
Nuclear medicine
骨骼系统
请思考……
当患者诉说骨骼疼痛等症状时,你 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ECT?
ECT与X线在诊断骨骼疾病中有何 不同?
比较差异
病史:男, 56岁,肺癌 病史,术后 半年。近1周 来感觉腰背 部不适,其 他无特殊。
为什么会有差异呢?
全身骨显像 部分显影浓聚
部分显影稀疏
骨显像 +
+
-+
X 平片 -
+
+
显像剂:常用99mTc-MDP(亚甲基二磷酸盐)
ECT骨显像与X线平片的比较
可一次全身成像,而不 增加患者的辐射剂量
Bone Imaging-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骨转移癌:是首选诊断方法,
比X线平片早3-6个月发现转移灶。各种恶性肿 瘤都可发生骨转移,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 癌骨转移率最高,达85%左右。 典型骨转移癌影像特征是:多发、无规则的浓 聚灶,有时伴有缺损区(冷区)。
骨显像PPT
• 超级骨影像特点:
• 1、全身骨影像普遍浓聚; • 2、肾呈淡影或不显影。
代谢性骨病
1、全身骨骼显影异常清晰,放射性对称性浓聚, 软组织本底极低; 2、颅盖骨“帽状”浓聚、下颌骨放射性增强; 3、肋软骨连接处呈串珠样放射性热点; 4、胸骨“领带征”; 5、肾脏、膀胱显影极淡甚至不显影; 6、关节周围的放射性摄取增加; 7、可见软组织钙化影。 8、24h全身99mTc-MDP存留率明显增高。
X线摄片法:
基层
优点: 可了解骨的形态结构
医院
骨折定性和定位
鉴别骨质疏松与其他疾病
缺点:
早期诊断的意义不大。
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
骨量下降30%才可以显现
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二、单光子吸收法 单光子吸收骨密度仪(SPA):利用放射性核素241Am发射的低 能γ射线(59.6 KeV)对管状骨做横行单线式扫描,将碘化钠探测 器置于对侧同步移动,测量射线透过骨质后,由于骨矿物质吸收 而减弱的程度,由计算公式自动计算出骨骼矿物质含量。 优点:重复精度好、辐射量小。 缺点:由于SPA不能消除人体软组织对吸收测量的影响,因此 主要用于桡尺骨远端15%和中下1/3处骨矿物质含量的测定,对于 髋骨和腰椎等深部则无法测量。 常用的测量部位是尺桡骨中远段1/3交界处的骨干。
骨密度的测量方法
五、定量超声法
通过被测物体对超声波的吸收(或衰减),以及超声波 的反射来反映被测物体的几何结构。超声速度(SOS)是 指超声波通过被测骨的直径或长度所经过的时间,可反 映骨的密度和骨的弹性因素。
优点:无射线辐射;经济、方便。 缺点:不能测定深部骨骼;精确度不稳定;目前尚 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不能替代对腰椎和髋部骨量(骨矿含 量)的直接测定。
骨 骼 显 像PPT
3.延迟相:1)局部放射性增高 2)局部放射性减低 3)“超级影像”(superscan) 4)闪烁现象(flare phenomenon)
肺癌
右侧肱骨中段放射性分布缺损,缺损区周围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 T11和T7~8放射性分布缺损;左侧髂前
上棘处放射性分布缺损,缺损区周围放射性分布浓聚;右侧坐骨和右侧股骨下端放射性异常浓聚。
肾脏排泄
骨骼显像
Skeletal Imaging
影响因素: 1.局部血流量 2.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程度 3.交感神经状态
显像剂
显像剂:临床常用显像剂 99mTc-MDP 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亲骨性能好; 2.血液清除块,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
(血池)比值高; 3.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 4.纯γ 射线,其能量适于ECT显像。
骨
吴发英,F65, ຫໍສະໝຸດ 癌(咳嗽、胸痛半年)骨骼显像
四、临床应用 2.原发性骨肿瘤范围、疗效判断 3.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 4.骨折诊断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 6.移植骨、假体监测 7.代谢性骨病 8.Paget病
孙胜英 性别 女
年龄 55就诊卡号0001254590计算机号
040829 科 别 骨 科 病 区 骨 科 Ⅱ 床 号 080017 检 查 日 期
姓名 张玉梅 性别 女 年龄 63 就诊卡号 计算机号 030742 科别 肿瘤 病区二十一 床号 +1 检查日期 2003 年 04 月 22 日 临床诊断 胃Ca术后25天
骨骼显像
四、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首选方法 较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 中轴骨、肋骨、骨盆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
骨骼显像
肺癌
右侧肱骨中段放射性分布缺损,缺损区周围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 T11和T7~8放射性分布缺损;左侧髂前
上棘处放射性分布缺损,缺损区周围放射性分布浓聚;右侧坐骨和右侧股骨下端放射性异常浓聚。
肾脏排泄
骨骼显像
Skeletal Imaging
影响因素: 1.局部血流量 2.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程度 3.交感神经状态
显像剂
显像剂:临床常用显像剂 99mTc-MDP 理想的骨显像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亲骨性能好; 2.血液清除块,组织本底低,骨/软组织
(血池)比值高; 3.有效半衰期短,人体吸收剂量低; 4.纯γ 射线,其能量适于ECT显像。
骨
吴发英,F65, ຫໍສະໝຸດ 癌(咳嗽、胸痛半年)骨骼显像
四、临床应用 2.原发性骨肿瘤范围、疗效判断 3.急性骨髓炎早期诊断 4.骨折诊断 5.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 6.移植骨、假体监测 7.代谢性骨病 8.Paget病
孙胜英 性别 女
年龄 55就诊卡号0001254590计算机号
040829 科 别 骨 科 病 区 骨 科 Ⅱ 床 号 080017 检 查 日 期
姓名 张玉梅 性别 女 年龄 63 就诊卡号 计算机号 030742 科别 肿瘤 病区二十一 床号 +1 检查日期 2003 年 04 月 22 日 临床诊断 胃Ca术后25天
骨骼显像
四、临床应用 1.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
首选方法 较X线提前3~6个月发现病灶 中轴骨、肋骨、骨盆 前列腺癌、乳癌、肺癌
骨骼显像
全身骨显像-PPT
骨关节显像(方法)
❖ 显像方法
❖ 99mTcO4- :口服KCLO4封闭甲状腺 静注显像
剂
局部 全身 动态显像
❖ 99mTc-MDP:同静态骨显像
❖骨、关节显像图像分析
全身骨显像(SPECT正常图象)
❖ 分五区 ❖ 颅骨 ❖ 胸部 ❖ 椎体 ❖ 骨盆 ❖ 四肢
各关节处放射 性聚集高于邻 骨组织。内部 放射性分布匀 称,松质骨摄 取较多,密质 骨较少.
胃显影对结 果的影响
尿液显影对结果 的影响
导尿管影像
骨、关节显像临床应用
二、原发骨肿瘤(Primary bone tumor )
❖ 初步鉴别良恶性 ❖ 判定疗效
骨肉瘤(Osteoid sarcoma)
治疗前
治疗后
骨肉瘤
治疗前
治疗后
尤文氏肉瘤
右侧肱骨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
血流相肿瘤 区放射性明显浓聚
动态骨显像(方法)
❖ 显像剂:99mTc-MDP
动态骨显像(方法)
❖ 显像方法
❖ 探头包括病变及对侧 ❖ 血流相 1桢/3S 20桢 ❖ 血池相 1桢/1~2min 5桢 ❖ 延迟相 静态显像 ❖ 24小时 静态显像
三时相显像 四时相显像
动态骨显像(方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处理,利用感兴趣区(ROI)记数,
全身骨显像(原理)
❖ PET代谢显像 ❖ 18F-FDG能反映体内葡萄糖利用状况。绝大
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特点,因此, 肿瘤细胞内可积聚大量18F-FDG,经PET显像 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数量及肿 瘤内的放射性分布。
全身骨显像(原理)
❖ PET骨显像 ❖ 18F-NaF中的18F离子可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
(医学课件)99mTcMDP全身骨显像骨显像
12
血流相:右股骨远端放射性增高。
13
血池相: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4
静态显像(2h):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5
静态显像(4h):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6
显像方法
四、针孔准直器局部骨显像 针孔准直器具有影像放大同时保持高分辨率的特点,
适用于小骨和关节显像,尤其用于小儿。需调节准直器 与体表的距离,使拟显像的部hole Body Scan, WBS) 准直器与能窗放置同三相骨显像,矩阵128X128,病人平卧,探头
或显像床的行进速度因放射性活度、探头灵敏度而定,以影像能清晰 分辨骨骼(尤其是各椎体间)为准。 六、断层显像 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128X128,躯干骨断层显像用椭圆形 64步采集,头部和四肢骨用圆形采集,每步(帧)25s。重建前进行 均匀性校正,用低通滤波(如Hanning 截止频率0.8),勿需衰减校 正,层厚6mm。
18
显像方法
七、SPECT/CT融合显像 SPECT的图像缺乏精确的解剖定位,CT影像的分辨
率高,可发现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并完成定位。 SPECT/CT由SPECT和CT结合而成,两者轴心一致, 共用一个扫描床,这样就使得在一次检查中可以获得 同一部位的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进而实现图像的融 合。还可为SPECT提供衰减和散射校正数据,提高 SPECT图像的视觉质量和定量准确性。
3
99mTc-MDP沉积在骨骼内的影响因 素
• 局部血流量 • 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的程度 • 交感神经状态
——当骨骼局部血流量增加、代谢更旺盛、成骨活 跃和新骨形成、交感神经损伤时,可较正常骨骼聚 集更多的99mTc-MDP,在影像上呈现异常的放射性 增高区。反之则表现为异常的放射性减低区。
血流相:右股骨远端放射性增高。
13
血池相: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4
静态显像(2h):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5
静态显像(4h):右股骨远端骨摄取增强。
16
显像方法
四、针孔准直器局部骨显像 针孔准直器具有影像放大同时保持高分辨率的特点,
适用于小骨和关节显像,尤其用于小儿。需调节准直器 与体表的距离,使拟显像的部hole Body Scan, WBS) 准直器与能窗放置同三相骨显像,矩阵128X128,病人平卧,探头
或显像床的行进速度因放射性活度、探头灵敏度而定,以影像能清晰 分辨骨骼(尤其是各椎体间)为准。 六、断层显像 采用低能高分辨准直器,矩阵128X128,躯干骨断层显像用椭圆形 64步采集,头部和四肢骨用圆形采集,每步(帧)25s。重建前进行 均匀性校正,用低通滤波(如Hanning 截止频率0.8),勿需衰减校 正,层厚6mm。
18
显像方法
七、SPECT/CT融合显像 SPECT的图像缺乏精确的解剖定位,CT影像的分辨
率高,可发现精细的解剖结构变化,并完成定位。 SPECT/CT由SPECT和CT结合而成,两者轴心一致, 共用一个扫描床,这样就使得在一次检查中可以获得 同一部位的功能图像和解剖图像,进而实现图像的融 合。还可为SPECT提供衰减和散射校正数据,提高 SPECT图像的视觉质量和定量准确性。
3
99mTc-MDP沉积在骨骼内的影响因 素
• 局部血流量 • 骨骼无机盐代谢和成骨活跃的程度 • 交感神经状态
——当骨骼局部血流量增加、代谢更旺盛、成骨活 跃和新骨形成、交感神经损伤时,可较正常骨骼聚 集更多的99mTc-MDP,在影像上呈现异常的放射性 增高区。反之则表现为异常的放射性减低区。
核医学骨显像医学PPT课件
ANT
POST
左股下端骨纤维肉瘤-骨显像呈“炸面圈”征
24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4. 骨外组织放射性浓聚
– 生理情况下,显像剂经泌尿系统排 泄,故肾脏和膀胱显影。 – 病理情况下,骨外组织摄取骨显像 剂可见于心包钙化或心瓣膜病、急 性心肌梗塞、畸胎瘤、包囊虫病、 乳腺炎症或乳腺癌、原发骨肿瘤肺 转移灶、脑膜瘤或子宫肌瘤钙化、
骨 断 层 显 像
12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SPECT/CT图 像融合显像
13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四、骨显像的正常影像
• 静态骨显像
–全身骨骼显影清晰,放射性呈 均匀性、对称性分布。由于各 部位骨骼的结构、血流情况和 代谢活性不同,使得骨显像剂 沉积的量也不一,扁平骨、大 关节和骨骺端放射性浓聚高于 长骨骨干。
6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亲骨性好 •血液清除快
理想的骨显像剂
•骨/非骨组织比值高
•有效半衰期短 •r射线的能量适中等。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骨显像剂:99mTc-MDP
7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三、显像方法
骨动态显像 骨静态显像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 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
4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影响骨组织 摄取显像剂 的因素
局部血流灌注量 无机盐代谢速度 成骨细胞活跃程度
5
第一节 骨显像的原理、方法和图像分析
二、显像剂 • 骨示踪剂研发历程
20世纪三十年代:32P
20世纪40年代:45Ca、89Sr
20世纪50年代:85S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骨显像
关于辐射问题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 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 学最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 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 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 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 最多为2至3个小时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显像
国内采取的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 量限值为1mSv/年
全身骨显像
临床应用
1、骨转移:肿瘤分期、术前评价、预后 判断、疗效观察和随访
2、骨肿瘤:了解病灶单发、多发以及疗 效评价和判断预后。
3、骨创伤:比较全面的了解创伤部位 尤其对于多发骨折、不明显原因的骨痛
4、炎症性骨病、代谢性骨病、骨关节疾 病等
全身骨显像
检查流程
预约 注射显像剂(之后需要适当饮水) 检查(2小时以上)
全身骨显像
R
L
R
ANT
POST
前位
图11-1 正常成全身人骨显像骨显像
后位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像
全身骨显像是 ECT检查应用最多的项目
全身骨显像
骨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bone imaging)是 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 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 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 从而使骨骼显像。
全身骨显像
与其他影像学的区别
1、灵敏性较高,相比其他检查提早3-6个 月发现病灶 2、全身骨一次性成像,性价比高(特别是 多发病灶的) 3、特异性较差
关于辐射问题
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 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 学最常用的核素99m Tc为例,其半衰期 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 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 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 最多为2至3个小时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显像
国内采取的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 量限值为1mSv/年
全身骨显像
临床应用
1、骨转移:肿瘤分期、术前评价、预后 判断、疗效观察和随访
2、骨肿瘤:了解病灶单发、多发以及疗 效评价和判断预后。
3、骨创伤:比较全面的了解创伤部位 尤其对于多发骨折、不明显原因的骨痛
4、炎症性骨病、代谢性骨病、骨关节疾 病等
全身骨显像
检查流程
预约 注射显像剂(之后需要适当饮水) 检查(2小时以上)
全身骨显像
R
L
R
ANT
POST
前位
图11-1 正常成全身人骨显像骨显像
后位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像
全身骨显像是 ECT检查应用最多的项目
全身骨显像
骨显像原理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bone imaging)是 利用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放射性核素标记 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后聚集于骨骼,在体外 用SPECT探测放射性核素所发射的γ射线, 从而使骨骼显像。
全身骨显像
与其他影像学的区别
1、灵敏性较高,相比其他检查提早3-6个 月发现病灶 2、全身骨一次性成像,性价比高(特别是 多发病灶的) 3、特异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