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导语形式注意问题论文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5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一、贯彻“深”、“厚”精神,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所谓“深”,就是实事求是、有的放失、有针对性地教育好同学;就是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深化浅出、讲求实效;就是要把大纲吃透,把教材吃透,把同学的状况吃透,把大纲用活,把教材讲活,把同学教活。
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们引导老师做到以下几点:1.挖掘教材。
设计好问题与习题。
实践证明,只有挖掘教材,才能理解教材中的观点。
只有理解教材中的观点,把握要求,把握同学的思想脉搏,所设计的问题和习题才能符合教材要求,具有针对性;才能触及同学的思想实际,达到统一熟悉、提高熟悉的目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吃透教材、更深刻地熟悉理解教材中的观点呢?我们的做法是:第一,组织老师学纲。
大纲是讲课的依据和遵循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在每学期开学伊始,都组织老师仔细地学纲,为把思品课推上一个新台阶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矗其次,抓住备课这一关。
给时间让老师自己备课,找时间让老师集中备课。
把共性问题和疑问提出来共同讨论探讨,这样能深刻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
如,在讨论新教材三班级下册《拾金不昧》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大家讨论:“拾到一分钱或巨款交还失主或交公,应当表扬谁?”“拾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拾到十元钱或更多的钱交给爸爸,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由于教材把握得好、道理讲得明白,使得课堂气氛活泼,收到了良好效果。
2.选择敏捷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效果。
“运用敏捷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和主动性,引导同学独立思索,分辩是非,自己教育自己。
”这是大纲对思品教学的要求。
依据这一要求,我们在思品课上实行了故事启迪、情景激发、行为辨析、示范训练、录音录像、幻灯图片、争论沟通等教学方法,收到了令人满足的效果。
3.运用榜样的力气,进行正面教育。
少年儿童具有仿照性强,可逆性大的特点。
我们运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和优秀品德影响同学的思想、感情和行动,把高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使少年儿童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对少年儿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
对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反思论文
对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的几点反思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
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便是”导课”,引人入胜的导课,是一节成功的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特点,在新课改的条件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听课热情,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环节。
本文站在教师的角度,对思想政治课导入环节进行了几点反思。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导入反思可能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假设一开头就平淡乏味、冗长拗口、人云亦云,我们是没有兴趣再把这篇文章往下面读的。
同样,导课--作为教学过程的开端,正如文章的开头一样,如果枯燥乏味、千篇一律,就会成为无味的开场白,于是上课一开始便会出现了冷场,教师泛泛而谈,学生则兴趣索然。
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课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是因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高度抽象为特征的,而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来说总是相对缺乏的。
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了倦怠情绪,听课情绪不高,出现教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的普遍现象,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开头十分钟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学生往往怀着”开头究竟是什么”的好奇心。
所以,如果在课堂的一开始,就能用别开生面、情趣盎然、新颖活泼、机敏巧妙的导课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就能为整个教学过程奠定良好氛围,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心理准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怎样才能设计好这个导课环节呢?这是个难题。
高尔基也曾说过:”开头第一句话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作为一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处在课堂教学的第一线中,我对导课环节进行了几点反思:一、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论文
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导入法有效导入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思想品德课就其内容而言,它拥有较多的是理论和抽象的概括,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有效的导入尤为重要。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利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对课堂导入的运用、改进、总结、积累中摸索出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时政导入,激发兴趣思想品德课教学本身带有很强的时政性,时政导入是把相关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当前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巧妙地引入,引起孩子们讨论,这样既增强了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时效性,拓展了政治课的外延,又激发了孩子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对问题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运用贴近孩子们生活的时政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和矫正错误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体现了知行一致的原则。
在教学中,每遇重大国内国际时政要事,笔者都契机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孩子们在上课的最初几分钟里,主动参与讨论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维的习惯。
在孩子们讨论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不可使之偏离主题。
时政导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多听新闻、多看书报、多做剪贴,即多收集各类素材,切准社会前进的脉搏,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特征,这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二、生活导入,倍感亲切课本知识的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政治的兴趣。
为了消除孩子们对学习政治的厌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把政治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带着一种亲切、愉快的心情学习。
笔者曾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带去过两个惊喜,一是给孩子们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个盛有漂亮金鱼的水缸,并把让其中一个孩子捧着水缸在教室里走了一圈,以便让更多的孩子近距离地欣赏,孩子们纯澈的眼神随着金鱼的游离而大放异彩。
论文: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思想品德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了,同时也对思想品德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是众多教师时常探讨的问题,方法各种各样,众说纷纭,而“导入新课”无一例外地被认为是一堂好课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开始,老师用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导入新课,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愉快而生动地进行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课前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部分。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一、以境育情导入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情感受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
开课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不知不觉中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情景交融,导入新课。
在开始上《挑战自我激发潜能》一课时,我给学生听贝多芬的故事,在生动讲述故事的同时,配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从音乐中去感受贝多芬多仄的命运,领悟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对自我的挑战,将学生引入到“渴求目标,战胜自我”的意境中来。
在情感共鸣中,板书课题。
这样,用一段音乐、一个故事等,创境育情,把学生引入“佳”境,增强讲课的感染力。
二、演艺导入法“演艺导入法”也可称“小品导入法”,就是针对所上课文的内容、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让学生编排小品故事,扮演不同角色,从角色扮演中体验、判断、思考、回答的一种课堂导入模式。
我在讲《家庭保护、学校保护》时,根据家庭保护的含义和内容设置如下镜头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演戏”。
镜头一:家长忙于打麻将,竟将孩子关在门外;三缺一了,叫孩子顶上……镜头二:孩子在阅读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爸爸不分青红皂白地拿起木棍,大声吼道:为什么考试不及格?……镜头三:某个家庭的家长只考虑跟前的暂时的经济利益,认为读书不如赚钱,要孩子弃学从商、做工……戏开演了,学生非常兴奋,有的鼓掌,有的笑,有的在议论,课堂气氛马上被带动起来。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论文]
初探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摘要: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如何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这是所有老师都在探讨的一个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
”都告诉我们好的开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本文就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最优导入因子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导入因子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要掌握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
”教学环节中最重要一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序,如同电影“序幕”。
好的引导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兴趣大门开启了,为课堂教学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对整堂课的作用却很大,一个优秀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会重视导入的短暂几分钟,根据多年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的最优导入要注意以下因子。
一、趣味性因子1.用有趣味性的故事入题。
针对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老师搜集、编写有针对性的故事,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初步领会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
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扩思维,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认真安静的听讲故事的同时,用实例证明了要学习的内容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给同学们先讲“苏武牧羊”的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故事中后,再让学生感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顺理成章地进入课堂教学。
2.用娱乐性游戏开头。
初中生虽已告别童年时期,但对游戏仍然喜爱,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
采用游戏式导入,运用于场景性强的内容教学中,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3.用漫画开启。
漫画具有幽默、形象和哲理性。
而思想品德概念和原理抽象,理论性和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学起来常感到吃力、枯燥。
因此教师在导入运用漫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既让学生学习既轻松又易懂,又能让教师教学自然、深入浅出。
4.用表演引入。
初中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更注重思维能力的感性认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方法[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方法探析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所以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运用精炼而贴切的语言,结合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好导入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好学心,使学生一开始就抓住本堂课的重点,课堂教学必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有法,导无定法,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用到的一些导入法予以浅述。
一、设置情境导入法设置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的巧妙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心灵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课堂教学因丰富多样的情境导入而焕发活力。
1.运用谜语设置情境谜语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字联想游戏。
它可以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历来深受学生们喜欢。
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谜语创设情境导入,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一课时,我以本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突破口设计谜语情境导入:“美人靠衣装,水去了无痕。
滴滴润亭台,园内玉生香。
”这是一四字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围绕谜语展开讨论,聪明地学生马上联系到将要讲授的新课。
有说“法治国家”的,有讲“有法可依”的,有同学猜到是“依法治国”四个字。
在这个情境导入设计中,老师紧扣本课的内容,运用谜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兼听他人的意见。
老师客观及时地评价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运用生活中常见事例设置情境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要你留意运用,它们就可以被作为设置情境的素材来进行课堂导入。
运用这些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贴近学生生活,亲切、自然,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给学生上《主动沟通健康成长》这课时,我在导入阶段做了如下设计:“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拿出来,我抽查一下。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道德与法治论文篇1 1.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
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
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
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
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
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
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
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
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
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
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
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当我们“推开那扇门”,进入孩子们的天地时,会发现那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天地,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在那里有很好的体现。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论文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中学思想品德课理论性强,课堂教学时间相对较少,如果教师教学不注意教育教学方法,学生就会毫无兴趣,学习效果低下。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在日常教学中我进行了探索。
一、多种形式,精心设计导语课堂教学的引入,就好比“人的第一印象”,精妙的开场,能够迅速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那么导语如何设计呢?一是可以通过讲与本节有关的故事、成语等导入新课:比如,学习初一《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课时,我就通过讲古希腊雄辩家——德摩斯梯尼的故事引入。
德摩斯梯尼从口吃到雄辩家,对自己充满自信通过努力,最终成功。
这样引入不仅使学生很感兴趣,而且也起到了知识预设教育作用。
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谢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引入。
比如:小红没有完成作业却欺骗老师完成了,大家想一下,老师知道后,会是什么结果呢?引起大家思考,激起大家学习的兴趣。
三是充分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课本材料和相关补充资料,扩展学生认识面,调动学生兴趣。
比如,讲《毒品危害》一节内容,适时地播放图片、图表、动画等,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感同身受,充分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这些设计都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学习兴趣思想品德课说教篇幅较多,教学时很容易枯燥无味。
因此,一定要尽量少讲,要想办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习。
一是要重视引导学生自学,尝试使用永威学校“先学后教”教学方法,目标清楚,自学指导设计科学,学生按提示能轻松自学,通过自我感悟去领会内涵。
二是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加大学生讨论和练习的时间。
让学生在议论过程中畅所欲言、精神放松、兴趣盎然,既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了思想认识。
三是多鼓励学生质疑。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思想多元化、获取知识多样化,思维灵活,面对更为宽泛性的思想品德课,他们很想提出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保护和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创设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思想品德课导入方式论文
思想品德课导入方式论文摘要:政治课的导入是课堂艺术的开始,导入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要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这既是讲授教学内容的需要,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
每一位政治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特长,结合政治课文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最佳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导入新课的“第一锤子”敲在学生心上,这样教学效果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它在于激励和引导学生。
一个成功的导入法,可以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
传统的政治课导入设计多为新旧联系式,这种复习导入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政治概念的因果联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思想,但往往缺少趣味性,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显得平淡呆板而常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因此,因课而导,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政治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导入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热点式导入热点式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
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当今全球关注的伊拉克战争新闻材料和各国人民的反战游行示威材料,教师提问: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说明了什么?伊拉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是什么?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游行示威又说明了什么?我们青少年能为世界和平做哪些贡献?通过层层设问指导学生学习新课内容,在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当今两大主题后,进一步认识到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原因,从而引入新课学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论文.doc
心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学习即生活,对于思想品德课堂尤其如此。
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生活中的兴趣所在,除了关注社会热点及重大事件外,还要从学生的身边取材,选取符合教学内容的材料来设置问题。
提问方式多样化。
要想整堂课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意提问方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一门艺术。
首先,设置的问题类型应该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堂中常用的问题类型有:选择式问题、反问式问题、开放型问题、引导型问题、推测型问题、装傻型问题等。
(教学论文二、提问有“度”——避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现象。
要想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一定要注意避免超限效应的出现。
因此,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做到适时有度,对提问频率及提问时机进行适当把握。
提问频率的把握。
整堂课一讲到底被认为是“填鸭式”教学,是不足取的。
而频繁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
事实上,提问过多不仅烦琐费时,而且往往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增大回答问题的肓日性,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导致超限效应的发生,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因此教师的提问次数应保持在一定范岡内。
试想一下,如果针对某个学生还算感兴趣的情境,教师说“接下来我有两个问题需要大家进行讨论”,学生可能会认真讨论并且积极参与,但如果当教师宣布“接下来我有十个问题需要大家来解决”,学生估计马上就失去了讨论的兴趣。
同时,对问题频率的把握除了问题数量不能太多太滥以外,还要注意在提出一个问题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也能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更全面。
提问时机的把握。
要避免超限效应的发生,除了要注意提问频率,对提问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即教师的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在不同的时间提出适宜的问题,主动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心理。
思想政治课导入论文
思想政治课的导入之我见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不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不会目不离屏。
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水平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加上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不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不会目不离屏。
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到我们授课中,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整个课堂效率。
那么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正如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要点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来点燃这火把呢?”兴趣,它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
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上课之前,为了使学生从下课的兴奋状态中转到上课的气氛中,我就经常用一些诗歌、事例导入新课,结果,绝大部分的学生,马上就完成了状态的转换,从而使整堂课有了人个良好的序幕。
以下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一、热点时政导入热点时政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
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用传说、典故、名言名句等开始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由于理论性较强,如再加上呆板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而传说、典故、名言警句等开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理论的抽象难度,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三、从欣赏漫画导入温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它针贬时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浅议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入方法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新课导语至关重要。
它是优化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授课效率的关键一环。
导语是一堂课的起点,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和创造情境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恰当地设计导入环节,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松弛中吸引过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令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导入新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如何开场也即如何导入新课呢?正如古希腊有位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那么用什么来点燃这火把呢?“兴趣,它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十分注意导入新课方式的设计,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温故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通过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在教授新知识前,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复习旧知识,进而引出新知识,这样能使学生从已知的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例如:我在上初三年级第三课第二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之前,我先对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进行复习提问,使学生对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人口问题、资源和环境形势等主要内容得到巩固。
然后告诉学生,本节课我们就要开始学习我党根据以上基本国情所制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这样做,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
二、故事导入小故事有生动的情节和形象,思想政治课往往有较多抽象的概念、原理,把二者恰当地结合起来才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
要增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要先使学生喜欢听,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到理性认识。
小学思品教学论文(精选3篇)
小学思品教学论文(精选3篇)篇1:小学思品教学论文一、营造良好德育环境,耳濡目染熏陶学生心灵良好的德育环境绝非仅仅是外在的物质之美,更需要内涵之美,具体体现在教学环境美,师生交流中流露出的情感美等。
如学习氛围、生活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处,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使他们感受心灵的熏陶。
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要通过语言、表情不断给学生创设德育渗透的情境,在耳濡目染中影响学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子,不失时机渗透品德教育在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尤为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可谓蕴含在各个单元。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这些德育因子,将其适当放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以良好心灵的升华。
如,学习动物这个单元的时候,如:dog,cat等,我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让学生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动物不友好,一方面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物种逐渐减少,同时,也是在毁坏我们共同的家园,既培养了学生爱护我们共同家园的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关爱世间万物,呵护生命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渗透德育,不留痕迹滋养学生品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瞄准时机,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收到润物无声、不留痕迹的效果。
否则,生硬的灌输、牵强附会的生拉硬扯都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效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四、组织丰富多彩活动,春风化雨塑造学生心灵德育教育,重在感化熏陶,一味地说教不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遭致学生思想上的反感。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巧于设计,精于谋划,通过一些学生情感上乐于接受的活动,让学生内化为思想上的认识。
如通过课余的单词拼读、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总之,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恰当的方法,将德育渗透与英语教学巧妙融合起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长此以往,美好的品德必然犹如雨露,深深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成长为自信、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思品课堂论文六篇
思品课堂论文六篇思品课堂论文范文1一、“开放式”——联系社会,引导实践统观思想品德教材,实践性强是它的一大特点。
不少课文内容都是取自现实社会,距离同学身边很近的实例,因而在教学中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带领同学走向社会课堂,进行现场教学;或组织同学拟定实践主题,引导身心参加。
例如《要节省水电》一课,课文中主要介绍节省水电的事例,属于榜样教学。
为了挖掘课文的深层思想内涵,增加教育效果,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带领同学走出课堂,到学校四周的自来水厂和电站参观、访问,进行现场教学,让同学目睹自来水生产和发电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工人叔叔生产劳动的艰辛,再回头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易于增加教学效果。
而在《做集体的小仆人》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则参照课文的内容,引导同学以“庆五一,颂祖国”为主题,自行组织支配一次班级文娱活动,然后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对这一活动进行总结,让大家在实践中体会怎样做好“集体小仆人”。
这种教学方式,我们把它总结归纳为“开放式”。
二、“表演式”——增加爱好,直观形象思品课的内容,虽说都通俗易懂、详细、明白,但依据学校生活泼好动,喜好直观的心理特点,若能根据教材不同内容特征,辅以表演之类的形式,使教学更生动,形式更多样,课堂气氛更活泼,同学爱好更高,教学自然也就更易见成效。
例如:有一位二班级的思品老师在讲授《集体力气大》一课时,为了让同学正确理解“集体力气大”的内涵,她细心设计了一个小品:让四个学校生搬一张桌子,先是四人朝四个方向用力,结果搬不动。
后来让四人朝一个方向齐心协力,很快将桌子移动了。
小品形式虽然简洁,但同学投入专注,爱好很高。
经过小品的直观表现,同学一下子就明白了:集体力气大,不等于人多力气大,发挥集体力气必需以团结为前提。
三、“摸拟式”——生动活泼,加深理解有些课文内容,靠单纯讲解说教,同学反应不很乐观。
教学效果就难免要打折扣。
于是,我们在教学中又尝试了另一种教法——“模拟式”。
用得好,既能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同时也能使同学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论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导入【摘要】在教学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课堂环节要有“凤首、猪肚、豹尾”。
这句话真是再形象不过了:课堂导入要像凤首一样精彩短小、提纲挈领、引人入胜;课堂主要环节要像猪肚一样包容量大,学生能最大程度地学到更多的知识;课堂结尾要像豹尾一样简短有力、神采飞扬、意犹未尽。
而本篇文章内容笔者是要讨论一下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导入。
【关键词】课堂导入导入类型误区探索新形势下初中政治课的导人方法,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实施素质教育、改变传统政治课程教学的形式的单一性的必要手段。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在实际的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导人方式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一、课堂导入的几种类型1.漫画引人法漫画以特殊的方式针砭时弊、扬美抑丑。
运用漫画这些特点,恰当地把漫画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还会使广大学生身临情境、倍感亲切。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并不要急于出示新课题,而是先展示一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漫画,并根据教材内容与漫画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妙趣横生的漫画去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课文。
例如,如:在学习“学法的重要性”时,首先出示漫画“犯罪之路”,漫画的大意是:在一个标有“犯罪之路”的独木桥上,桥旁设有标示牌“禁行”,桥上一位戴着法盲眼镜的人,正在走上“犯罪之路”的独木桥。
漫画形象地说明了导致人们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对法律观念淡薄,进而警示人们要认真学法,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紧接着问:那种认为“我不违法,学不学法无所谓”的观点对吗?青少年要不要学习法律知识呢?本课的学习将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
2.以旧引新法从旧知识中引入新知识,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旧知识之间尤其是思想品德一个单元之间往往有较强的连贯性,对于此类课文,以旧引新往往是一个必备的环节。
例如:在导入《人民当家作主是本质要求》这一标题时,由于内容较为抽象,这时我们可以复习之前我们学过的知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最根本的政治制度”这一内容来引入本节课的新内容,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也有利于新旧知识间的衔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导语形式及注意的问题导语顾名思义就是导入新课的语言,即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它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讲授新课之前运用的语言。
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新课伊始,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导入新课,会像磁石一样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愉快而生动地进行学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方
法,使学生在兴趣、愉快中接受新课,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导入有法,导无定法。
教师必须注意导语的多样性,让学生常听常新。
心理学和教学实践证明,新颖的东西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
再好的导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就失去了新颖性,也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内容,导入新课的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导语功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采取形式多样的导语,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下面,结合教学中的实践,谈谈导语设计的形式。
1、歌曲导入法。
让学生在欣赏乐曲中导入新课。
比如,:我在讲授《民族情,民族魂》这一课时,播放了宋祖英的《爱我中华》,那优美、高亢、动听的旋律深深吸引着同学们,接着我及时引入“五十六个民族、
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歌唱出了我国各民族人们的共同心声,那么,为什么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呢?非常自然地导入到新课。
2、诗词名句导入法。
例如我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时,引用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佑的一首诗《望大陆》;接着导入:“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包括海外华人,海外游子的情感归依。
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接着下面我们来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温故导入式。
温故导入式,即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
这是一种较常用的导入方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
“温故”是为了“知新”。
采用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重温已学知识,牢固掌握已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识,学习新内容。
比如:在学习《做个成熟的消费者》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在第一框我们学习了“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益”;那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是什么呢?然后接着问:“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要保护呢?学生回答较好,我进一步归纳。
接着问,既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如
何做个成熟的消费者呢?学生兴趣很浓,自然导入新课。
4、漫画导入式。
可以利用幻灯片、多媒体进行教学。
讲课时,展示漫画内容,让学生分析,顺便导入新课。
例如,我在讲《杜绝不良嗜好时》,
给学生出示了有关吸烟的漫画,漫画的大意是:吸一支烟无妨,——二、三支烟小意思——还不过瘾——难以自拔——坟墓。
漫画形象展示了吸烟的危害。
接着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吸烟?吸烟有那些危害?如此导入新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
堂气氛,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故事寓言导入法。
例如我在讲《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时,讲了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清代宰相张英和叶侍郎毗邻而居,两人同在京城为官。
叶家的墙院占了张家三尺地面,张老夫人为此修书送到京城。
张英作诗回复老夫人:“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老夫人接信后立即令家丁将院墙让出三尺,叶家感到惭愧,也将院墙后退三尺。
听完这个故事后,我接着问:“①、如果张英和叶家互相不让,可能导致什么结果?②、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总之,不论是利用歌曲、漫画还是利用故事、诗词、名言、名句导入新课,都能使枯燥无味的思品课充满情趣,使学生感到新奇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知识。
导语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趣和效果,因此,在导语设计时应该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1、导语设计要由科学性。
导语的设计要与教学内容有机联系起来。
导语设计得科学与否,看它是否引起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注
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理解。
因此,导语设计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为理解教学内容打下基础,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如果导语与内容脱节,不管导语怎
样别致、精彩、吸引人,都只能是舍本逐末,劳而无功。
2、导语要有启发性。
导语要紧紧围绕激发学生的思维设计。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使设计的导语具有启发性。
教师要注意从教学内容出发,抓住授课内容的重点和关键,巧妙设置学生感兴趣而又一时难以解决问题情境,以此拨动学生求知欲的心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
3、导语设计要有趣味性。
导课的目的之一,就是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新知识的教学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因此,导语的设计,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促
进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厌倦心理。
4、导语要有适应性。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针对不同情况,不同问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导语的设计要与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相适应。
例如,讲新课、复习课、练习课的导语就有所区别,不能将新课的导语用于复习课,否则就难以发挥导语的功能。
教学内容不同,导语也往往有别。
例如,前后课联系的教学内容可采用温故知新式;前后课联系不密切的可采用开门
见山法,学生有不同看法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讨论深入式等等。
导语的设计还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等等。
5、导语要有精炼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子“和”序幕“,导语要短小精悍,语言要简练、概括,而不能庞杂冗长,要力求用最少的话语,迅速而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和集中到要讲授的新教学内容上。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导入新课的时间过多,势必会使讲授新课的时间减少,这样就会影响到整个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述。
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导语的生动,有趣,导入新课的时间过长,到讲述教材的主要内容时,面对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却印象模糊。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只有注意到了以上几个方面,正确发挥导语的功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新教材内容的注意和思考,在愉快中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