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产业集群 推进产教融合 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产业”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产业”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收稿时间]2023-04-05[基金项目]2022年度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教学改革项目“以高水平产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类专业‘1+1’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220603);国家级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程序设计I ”。

[作者简介]苏日娜(1978—),女,辽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设计与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和行业产业不断升级,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交融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为更好培养产业所需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需要探索专业与产业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宁波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专业产业共制育人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造实践教学、共建实训基地和“双创空间”、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推进“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努力培养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和战略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产业人才;人才培养;计算机专业[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8-0105-04September ,2023University Education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随着“互联网+”国家发展战略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交融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以承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育高水平、高素质、综合型产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自2018年起,教育部聚焦未来战略领域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和推进“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的主要特征包括跨界整合性、超前性、衍生性、创新驱动性以及应用实践性[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05•【文号】国办发〔2017〕95号•【施行日期】2017.12.0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决策部署,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原则和目标。

统筹协调,共同推进。

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服务需求,优化结构。

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完善教育资源布局,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1.02.08•【字号】晋教〔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山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晋教〔2021〕2 号各本科高等学校:为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结合山西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总体部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和“六新”突破的创新人才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办学思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转变办学方式,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转变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内涵发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能力培养为核心,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培养符合我省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坚持产业为要,主动服务发展。

建立健全与我省能源革命和14+N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高度契合、紧密关联的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提高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对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支撑作用和服务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持产教融合,全面协同发展。

推动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持续深入,破解科教协同和产教融合壁垒,打通产、学、研、转、创、用一体育人“堵点”,完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打造一体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坚持改革引领,加快创新发展。

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等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调,打造比较优势,蹚出一条示范引领的可持续、内涵式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一、引言二、产教融合视角下的教学质量保障1. 产教融合理念的重要性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通过合作、交流和共建,共同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产业界为教育界提供了专业实践、技术设备和实际工作经验等资源支持,而教育界则为产业界提供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的支持。

产教融合的理念对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教学质量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促进学校和产业的紧密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了确保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质量,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制度体系,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良好发展。

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教学质量保障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评估和监督体系,还应该包括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校企共建的实践环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内容。

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需要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路径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关键。

在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充分结合产业界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建设的调整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引入产学研一体化的课程体系,设置针对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和项目实践等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在产教融合的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既懂学术又懂产业的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教师与产业界的交流合作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中来。

3. 产教融合条件下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是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保障,只有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基金项目:陕西省2022年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 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2022HZ143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 数字经济发展与新商科人才培养研究 (22GDSK0407);陕西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2年度青年课题 数字经济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SGH22Q222);陕西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 现代产业学院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 双师型 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SGH23Y2810)㊂作者简介:衡希(1991-),男,汉族,山西晋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战略管理㊂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探索衡㊀希㊀刘晓莉㊀吕㊀瑞(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㊀要: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教领域探索现代化多元办学的创新模式,在促进校企合作㊁深化产教融合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㊂现代产业学院在多元协同治理㊁师资队伍建设㊁课程体系重构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还存在问题㊂基于此,需要进一步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关键,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努力形成校企教师双向流动的灵活性师资队伍体系;注重以能力为本的课程研究与实践;共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创一体化融合;契合现代产业需求,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培养体系㊂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4.0321㊀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可以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行业企业的有效互动,形成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联合体,达到高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深度实质性合作,提升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㊂1.1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特色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㊁服务面向㊁办学思路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对接服务地区的产业链,培养适应一线工作岗位的创新应用型人才㊂现代产业学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寻求特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建设路径㊂在 四新 发展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提升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能力㊂在现实发展中,高等院校培育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常常产生脱节现象,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后经过岗前培训和工作训练,不见得能够胜任岗位工作㊂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为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强调做有用的事㊂如何破除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壁垒,是校企共同面临的难题㊂因此,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㊁提高产业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㊁多元协同育人等具有重要意义㊂1.2㊀优化专业设置,突出时代特点当前,地方政府着力推动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通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联合高等学校和优势行业,有利于更好地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效联系,提高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科学性㊂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高等院校与区域内传统优势产业㊁新兴产业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对接,积极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㊂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有利于高等学校培育与创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专业人才,也围绕地方产业发展规范了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利于加快培育新型人力资源进度,并通过改造部分传统专业,取消了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㊁办学条件较差㊁综合实力不足的传统专业,从而形成了与区域特点结合的学科专业体系,使高等学校学科的设置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㊂2㊀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存在问题2.1㊀企业㊁院校㊁政府等相关主体协同治理问题现代产业学院的组成主体主要为学校㊁企业和政府部门,三者的期待与要求略有不同㊂因为三者的价值差异,容易引发多元价值冲突,在价值层面上无法达成共生㊁共进和共荣的理想局面㊂在 强政府 的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模式下,地方政府部门作为办学者和监督者,往往利用地方政府职权过多干涉办学秩序和发展走向,产业和院校的市场话语权不被关注,缺乏市场化运营,经营效益较低,协同效应也无法体现㊂在 强产业 的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模式下,政府部门与高校的主导力量不够,一味谋求收益最大化,忽视了对人才的培育,极易形成短视行为㊂在 强学校 的现代产业学院管理模式下,高等院校职权过大,企业参与管理的权利被压缩,使得产业力量不能切实地投入到现代产业学院的运作中,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高校和产业联系不密切,也不能考虑㊃001㊃2024年第4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到产业的实际需要和利益需求,服务产业学院的企业积极性不高,造成高等院校一意孤行的局面㊂怎样统筹现代产业学院中政府㊁行业与高校的利益关系,平衡发展,形成协同效果,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㊂2.2㊀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成效的有力保障㊂按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要求,需探索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在于:一是现代产业学院师资选用标准问题㊂企业和院校的人才选用属于不同的序列,院校人才选用关注学历㊁专业㊁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企业更关注解决问题能力,选用适当的标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师资绩效考核的问题㊂院校师资绩效考核主要关注教师教学㊁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更关注业务能力和创造的经济价值,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一套自己独有的师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调动师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师资培养问题㊂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培养,培养什么内容均是现代产业学院面临的问题;四是职称晋升的问题,应采用什么样的职称晋升机制,使得二者能够消除不同序列职称晋升的不一致现象㊂上述四个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㊂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真正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形成可持续性的人才输入㊂2.3㊀课程建设问题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抓手是课程㊂企业有较为完备且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体系,但如何将企业培训课程转化为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是一个难题㊂如编制教材或工作手册等,一方面既要满足教育评估的要求,还要确保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㊂具体的困境主要包括:第一,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优化问题,设计符合现代产业学院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即介于院校理论化课程体系和企业培训体系之间的第三种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迭代问题,形成教学内容迭代的机制,确保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变化;第三,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㊁生产流程㊁项目开发的协调统一问题,将行业标准㊁生产流程和项目开发的内容转化为课程内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教材,用于现代产业学院课程教学和实践;第四,教学方法问题,将企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采用项目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㊂2.4㊀实习实训问题现代产业学院就是要打造一种不同于现有教学场景的新范式,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中提升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背后的逻辑,还能够搭建新型的实验㊁实训和实习基地,兼有生产㊁教学㊁研发和创新功能㊂但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第一,如何将教学㊁生产和创新融为一体㊂构建不同于传统的实习实训基地,既能满足教学又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又能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第二,资源统筹问题㊂现代产业学院的实习实训基地的构成主体是否局限于合作企业和院校,是否要引进其他社会资源,以及如何引进,也是实习实训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㊂2.5㊀人才培养问题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培养适合产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㊂将企业或行业标准转化成人才培养标准,能够进行测量或可视化成果展现,形成不同类型产业人才培养标准,并向其他院校推广,形成一套可行的认证体系㊂具体面临的问题是:第一,行业或企业标准转化问题㊂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同样要接受专业评估,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将企业或行业标准转化成人才培养标准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第二,跨专业融合问题㊂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跨专业融合人才,在院校端口仍参照学科分类进行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如何将跨专业的内容融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是现代产业学院需要关注的问题㊂3㊀应用型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建设路径现代产业学院的一体化建设涉及政府㊁高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全方位融合过程,是社会㊁人文㊁经济㊁技术㊁人才培养㊁运行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之间的全方位相互作用过程㊂3.1㊀以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为关键,构建多主体协同治理结构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重点之一是 管理创新 ㊂通过管理创新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㊁地方政府㊁行业协会㊁产业组织等多重力量之间的合作,形成教育链㊁创新链㊁产业链的深度融合㊂不沿袭过去的学校管理模式,要重新整合推进新的制度框架构建与发展机制,以学术视角促进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式建设,以企业视角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创新,以市场视角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建设㊂一方面,双方将共同研讨并制定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规划㊂制订工作计划,逐步形成教学管理㊁实验室与实训场所管理㊁双师型教职工管理等规章制度管理体系,确保现代产业学院的顺利运作㊂另一方面,现代产业学院是多方共管共治共培㊂教育成效不仅仅反映在学生就读时的成绩,更应把企业实习㊁就业㊁职业发展融入到考核之中,多维度考核学生把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现实生产工作中的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的问题,进而调整培养策略㊂通过正确地分析人才培养的成果和差异,可以检查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进一步明确在现代产业学院工作中校企双方应各自肩负的任务目标㊂3.2㊀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实现双主体协同育人教师队伍建设是现代产业学院工作开展的重要保㊃101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4期障,要努力形成校企教师双向流动的灵活性师资队伍体系㊂构建由院校学术型导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形成的较为稳固㊁优势互补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是现代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突破的瓶颈㊂在执行过程中,要把高校特色学科群打造和优秀学术共同体打造实现有效融合,紧紧围绕学科建设㊁教学改革打造优质教学团队;要加强对企业优秀人才的聘请能力,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激励措施;要有序引导学校老师到企业进行培训㊁实践㊁提高,熟悉并了解前沿的知识㊁技术㊁理论㊂另外,要发挥高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资源优势,通过联合培养加强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㊂3.3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更新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现代产业学院的建立离不开专业课程的研究㊁开发与实践㊂现代产业学院是产教精准衔接和深度整合的人才培养实体,其主要课程设置由社会经济发展确定㊂第一,注重以能力为本的课程研究与实践㊂现代产业学院在课程建设中,要将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实际职业能力需要,将基本职业应用能力㊁特殊职业迁移能力和具体职业的基础能力与关键能力等融合为教育标准与课程内容,以培育具备良好职业素质㊁基本职业适应能力和专门技术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㊂第二,要着力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内容创新㊂在内容方面,将企业的生产流程㊁技术标准㊁产品开发㊁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且成为固化模式,便于常态化将最新的企业成果植入教学中,通过最新的对接企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以训练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行业㊁企业㊁产品的了解程度,进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科学设计企业工作室㊁创客空间等 任务载体 ,以项目式教学的方式促进校企课程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鼓励学生参与真实项目,解决企业问题的同时训练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㊂3.4㊀共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创一体化融合现代产业学院既要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更要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㊂第一,积极引企入校,共建创新创业平台㊂充分发挥高校技术研究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将实验室㊁研究中心㊁工程中心㊁工作室等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建立到高校㊂利用网络平台,企业提供技术难题㊁科研项目和科研资金,通过双方组建人才队伍开展攻关㊂一方面,高等院校增加了办学条件㊁提高了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高等院校还协助企业克服了引进人才难㊁留住人才难㊁培养人才成本高㊁科研实验建设投资成本高等困难㊂第二,引校入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基地㊂基于学校校企工作校内与校外齐头并进的发展思想,学校一方面着力建立技术含量高㊁实战功能强㊁管理水平高的学校工程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另一方面,与合作企业一起建立校内外的工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工作条件,参与合作企业的生产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实训,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㊁从校园到企业㊁从学习培训到生产实训的大转变㊂依托平台提供的项目,由专业老师负责项目实施培训,带动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把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选题,实行真题真做;强化实习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㊂3.5㊀契合现代产业需求,构建多方协同育人培养体系现代产业学院的核心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在此过程中最大限度调动各相关利益主体㊂在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行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使院校㊁企业能充分发挥 协同作用 ,争取使校企深度融合培养工作实现更大突破㊂现代产业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首先需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科人才培养优势,这就必须与行业㊁企业的发展无缝连接㊂所以,学校必须以构建特色学科和专业为发展目标,充分调动企业积极融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共同设定和调控学科与专业架构,共同组织教学研究与课题实践,共同构建具备鲜明定位与突出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㊂在人才培养制度的共建进程中,既可以引进先进专业技术标准,与国家的职业技能规范相对接,又能够通过与专业联合建立教育制度,把先进专业所需技术标准转变为技术技能型培养目标㊂积极开展专业认证,以适应行业㊁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共同推动专业设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合力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与行业企业发展深度结合㊁学科特点突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创新平台㊂参考文献[1]蓝军斌.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现代产业学院运行模式探究[J].经济师,2022,(08):161-163.[2]张卫丰,邢云凤.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校企产教融合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1,7(23):77-80.[3]夏积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模式㊁特征及有效路径[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2,34(02):104-110.[4]王东波. 新工科 背景下省域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践分析 以粤苏浙闽四省为例[J].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36(04):68-73.[5]蒋惠凤,张兵,刘益平,等.组织生态学视角下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内涵㊁困境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 2022,(12):88-93.㊃201㊃。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发表时间:2019-11-20T09:11:03.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甄祯[导读]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基石。

当前,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304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兴旺的基石。

当前,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教育领域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引言现如今,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是一种体系性的变革过程,既有贯彻落实宏观政策的被动性,又有将政策目标与自身办学传统协调统一适应的主动性,其目标达成更需要关注的是组织内部要素间的协调。

1、产业学院建设背景所谓的“产业大学”最先从英国回溯到所谓的“产业大学”。

英国教育雇佣部从1998年开始企划和酿造工作,2000年正式运营。

不是现实的大学,而是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质量学习产品的开放式远程学习组织,是一种中介机构。

目前福建省部分普通大学采用建设产业大学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探索性实践,具有初步的参考、参考、可推动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2、应用型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的问题(1)主观偏向选择和客观实力限制导致的认识本位主义。

一是关于产业学院本身的认识本位主义。

已有的研究中,众多学者或相关主体均从自身关切出发,表达自身对产业学院的理解,各取所需。

比如,有学者认为“产业学院是基于中国国情和高职办学规律而提出的一种办学模式”“产业学院的定位是对高职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是具有中国特色高职办学模式的实现形式”。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

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需求日益复杂,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国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始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推进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所需技能相契合的培养模式。

然而,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面临着一些困惑和挑战。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困惑所在,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首先,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推进产教融合中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问题。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学生的笔头能力培养,而产业界更加注重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如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让学生既具备理论素养,又能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成为了挑战。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推行“双师型”教学,即由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共同指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

同时,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该引导教师将更多实际案例融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接触和理解实际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其次,产教融合中的另一个困惑是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教师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传递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力量,又是联系产业界和学校的桥梁。

然而,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中,既有一部分教师缺乏产业界经验,无法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也有一些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经验,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施。

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供更多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让教师能够接触到实际问题和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企业导师制度,邀请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担任兼职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施。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以盐城工学院新能源学院为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机制探索与实践——以盐城工学院新能源学院为例
少于 3 个月的“ 顶岗” 实习ꎮ “ 顶岗” 实习期间企业按
照员工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并给付相应劳动报酬ꎬ
No 8
Aprilꎬ2024
以企业实际研发项目内容作为学生的课程设计与毕
业设计课题ꎬ使学生实现“ 知行耦合” ꎮ
2 2 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2 2 1 校企协同构建课程体系
新能源学院将风力与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制造、
在产业学院合作企业或新能源产业相关企业进行学
习、实习与毕业设计ꎬ培养学生解决生产现场工程问
题的实践能力ꎮ 企业学习阶段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
师共同指导ꎮ
实施“ 顶 岗 + 项 目” 人 才 培 养 计 划ꎬ 创 新 教 学 形
式ꎮ 该校与相关新能源企业开展了定向人才培养培
训项目ꎬ要求参加培训项目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完成不
新能源学院为例ꎬ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与学习评价体制等产教融合机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ꎬ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ꎬ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质量ꎮ
关键词:产教融合ꎻ应用型本科院校ꎻ地方产业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2020 年 7 月ꎬ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
因此两者所处的维度完全不一致ꎬ在产教融合过程
中ꎬ必然存在较多的难点ꎬ主要包括以下几点ꎮ
一是高校缺乏面向产业办学的支撑平台ꎮ 由于
产教双方出发点不一样ꎬ产教融合的培养方案与专业
建设方案、高校与企业有效的合作模式等面向产业办
学的支撑平台就难以形成ꎮ 高校老师大多只能根据
课程大纲与教材ꎬ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ꎬ很
请企业导师在生产现场进行讲授ꎬ如风机的组成与运
维、光伏电站的运维等课程内容ꎬ请江苏金风科技有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王亓剑计勇【内容摘要】学校和企业之间要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必须解决企业、高校和学生之间的难题,产教融合则是解决校企合作难题的重要方法。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市场人才需要,既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和独立性又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本文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实施进行探讨,并提出学校、教师、学生应高度重视这种模式,掌握其优点,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希望形成“产、学、研”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者简介】王亓剑(1986 ),男,安徽临泉人;安徽新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新工科、物联网计勇,安徽新华学院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列为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政策的出台,立即在高校、企业和教育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将会对我国高校的今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新工科”的发展,对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用近十年的时间进行改革模式的摸索与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应用型大学要想在未来建设成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必须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结合产业升级和新兴技术以及产业的发展,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

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状。

十年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使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主要模式就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合作,针对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和培养人才方案的目标,结合企业用人标准,职业院校学生在企业进行教学活动,实际就是让学生提前进行工作,熟悉工作环境、企业文化、技术要求等。

2012年之后,我国部分高校开始进行产教融合的改革,探索新的、适合本高校办学特色的产教融合模式,结合校企合作,让企业进入校园,企业高管或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针对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了解企业不同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环境。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渠道,其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内涵、设想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模式及意义展开论述。

二、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内涵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是指高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参与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有机协同,形成共同推进的新型发展模式。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以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的积极参与为前提,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设想1. 组建校企合作机构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组建校企合作机构,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该机构可以充分调动学校和企业资源,搭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桥梁,营造学生与企业密切合作的氛围,助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就业能力的增强。

2. 建设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验室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设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和管理。

在实验室内,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编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与企业共同编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可以围绕企业需求和学校教学资源,统筹规划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意义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使得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2.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模式促进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实施“六个共同”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四川工商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

实施“六个共同”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四川工商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Academic New Vision of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第5卷第4期Vol. 5 No.42020年12月Dec. 2020实施“六个共同”助推产教深度融合——四川工商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熊斌(四川工商学院科技处,四川眉山620000)摘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转型改革的突破口与落脚点之一,更是民办本科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特色发展的关键路 径。

近年来,四川工商学院立足成都、眉山,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转型改革发展为引领,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定位,强调服务,开放式办学,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体制高效、灵活的优势,大力实施“6个共同”,深 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定位的特色发展之路。

通过产教协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办学质量 不断提升、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2017年,学校还被评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优秀单位。

关键词:共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The Implementation of "Six in Common" to Promote Deep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 in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Xiong Bin(institute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Sichu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Meishan 620000 China)Abstract :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breakthroughs and goals oftransfonnation, which is also the key path for private colleges to improve their school-running level and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facing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uided by transformation and refonn, Sichuan Technologyand Business University focuses on the “local ” and "application-orientecl" running orientation, emphasizes service in an opendmind, and gives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efficient and flexible mechanism system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way,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vigorously implements the “six in common^, and has embarked ona path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us the conditions of running has been improved, the quality has been constantly increased, and itssocial reputation is also constantly promoted. In 2017, the university was rated as an outstanding university for overal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Sichuan Province.Key words: Commo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Practice前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 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是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突破口。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8.04•【字号】云政办发〔2018〕60号•【施行日期】2018.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全省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一)统筹产教融合规划布局。

以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战略,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统筹考虑人口、生源、产业因素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推进17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中心)建设,形成滇中、滇东北、滇东南、滇南、滇西、滇西北6个区域职业教育园区,统筹管理和调配区域内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

完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机制,支持云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一流学科建设。

健全高校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业型企业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创新中心聚集人才、牵引产业升级能力。

引导高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适应新型城市群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载和创新能力,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

(省教育厅、科技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展改革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完善产教融合学科专业体系。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塑料成型工
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曹剑飞;李萌崛;廖益均
【期刊名称】《模具制造》
【年(卷),期】2022(22)8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趋势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是我国高等教
育发展的战略部署,作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改革。

分析了现今应用型本科高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从人才
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课堂实践与创新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评价体系、信息化科技辅助教学4个方面提出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改革及课
程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总页数】4页(P93-96)
【作者】曹剑飞;李萌崛;廖益均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
2.民办本科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几点思考
3.产教融合背景
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探究4."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5.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思考

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探索与思考一、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概念及意义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与教育界之间建立紧密合作与互相依赖的关系,共同培养未来的人才。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产教融合意味着学校与企业间建立起更加深入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研发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更多实际的生产和工程项目,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和从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毕业生更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和实习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3.促进产学研合作。

通过产教融合,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推动产业的创新升级。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产教融合有多种形式和模式,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1. 项目合作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项目或创新创业项目,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2.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更直接地接触生产和工程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课程开发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适合市场需求的教学内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5. 专家导师制度模式。

学校邀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或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更专业化的指导和帮助。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始尝试产教融合的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以某高校为例进行分析:该校通过与当地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通过这些实践探索,该校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

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3.30•【字号】豫教发规〔2021〕44号•【施行日期】2021.03.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指导意见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产业学院是以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利用高校特色鲜明、产业关联性强的学科专业(群)优势,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非独立法人机构。

推动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有利于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性人才,有利于高效聚合科研、人才、技术等要素促进引领区域产业发展,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产教融合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8〕47号)精神,现就推进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产教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围绕区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为基本准则,推动高等学校探索产业学院建设模式,搭建区域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多元联动创新的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增强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二、建设目标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引领,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推动不同类型高校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合作建设一批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内设二级产业学院,将高等学校产业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学生创业和继续教育融为一体的多功能体,产业需求导向、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更趋完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实现全方位融合,校企之间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实现共享,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加。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7.07•【字号】陕政办发〔2019〕26号•【施行日期】2019.07.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19〕26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和国家有关精神,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服务“三个经济”建设,推进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化我省产教融合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格局将产教融合发展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

(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大力推进“四个一流”建设,培养高水平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在陕转化。

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及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转型发展。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组织高水平大学对口帮扶非省会城市高校建设,优质职业院校“一对一”对口帮扶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

(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与各设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全面实施“1155工程”。

构建重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服务、小微企业孵化培育的四级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持续推进技术成果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开发。

依托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建设“四主体一联合”等校企合作新型研发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联合攻关,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力。

推动省级创新平台开放共享,精准对接,支撑我省数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河南工程学院:做实行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河南工程学院:做实行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河南工程学院:做实行业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作者:汪诗怀来源:《河南教育·高教》2019年第06期近年,河南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建设“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为契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以行业学院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的路径、方式与方法,切实推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转型发展落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发布的“2019全国应用大学排行榜”中,学校在全国891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综合指数排名第73位,应用指数排名第48位。

明确发展目标定位,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明确发展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抢抓高校分类改革机遇,顺应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明确提出,要以建设位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018年,学校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提出了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强调将产教融合作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举措,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明确发展路径,健全产教融合制度体系。

学校根据确定的发展目标,坚持制度先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出台了《关于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行业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

尤其在推进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中,学校结合校情明确了共建共管行业学院、共建共享实验实习实训资源、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与培训、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8种产教融合方式。

特别针对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不明确导致的“不愿干”“不敢干”问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思想解放、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的激励性措施,有力地激励了广大干部担当作为,推动了实质性、深层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科教产教融合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访沈阳城市学院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

科教产教融合打造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访沈阳城市学院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

作者: 陈文华[1];陈桂萍[1]
作者机构: [1]不详
出版物刊名: 中国高校科技
页码: 64-66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7期
主题词: 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学院;城市;沈阳;高水;科教;校长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始建于2009年的沈阳城市学院作为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诞生的一所民办高校,该校提出并始终坚持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紧密接触、加强教学与实际的紧密联系、加强创新与传承的紧密结合"为导向,致力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开辟了独具特色的办学路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实践探索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育人实践探索作者:李永霞张建光张娟来源:《成才之路》2024年第03期摘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新时代下能够有效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的办学模式。

产教融合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育人实践工作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促进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通过打造协同育人模式、落实多角度共育共享、成立产教融合联盟、构建多元监管机制等路径开展相关育人实践活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多方同向发力提升育人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育共享;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3-0001-04基金项目:衡水学院“十四五”教育规划专项重点课题“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2SS W02);河北省教育厅2021年河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新文科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1GJXWK068);2022年度河北省教育厅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以美育人’的普通高校京剧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研究”;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师范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GJJG536)“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新时代背景下能够有效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优势的办学模式。

对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如何全面深化落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形成院校与区域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同频共振的局面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关系着能否担负起培养应用型人才、传承技术技能、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

1.产教融合从宏观层面来看,产教融合是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从中观层面来看,产教融合是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可将其看作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互动、互通,在弥补各自短板的基础上进行强强联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