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例谈如何实现低年段说话、写话至中年段习作的有效过渡

合集下载

修得一支生花笔——做好低段写话向中段习作的过渡

修得一支生花笔——做好低段写话向中段习作的过渡

以二 年 级 下册 第 三单 元 “ 的家 乡 ” 例 , 我 为 向大 家展 示
如何 做好 低段 写话 向中段 习作 的过渡 。

丰盈 , 流 自然活 泼 泼地 昼夜 不息 。 的确 , 活是 写作 的源 溪 ” 生 泉 。 么 , 样培 养学 生 的观察 能 力呢 ?我们 最常 用 的方法 那 怎
朱熹 说 :古 人作 文作 诗 , 是模仿 前 人而 作之 。 “ 多 盖学 之
既久 , 自然纯 熟 。 可 见 , ” 古人 把模 仿 范文 作为 最初 学 习作 文 作诗 的方 法 , 们先作 “ 他 依样 画葫 芦” “ 芦文 ” 然 后逐 步 的 葫 ,

采—— 众家之 长
是开 展语 文实 践 活动 , 利用 春游 、 如 中队会 、 运 会等 活动 , 校 适 时进 行现 场 指 导 , 发 学生 观 察 兴趣 , 动后 组 织交 流 , 激 活
扩大 观察 效果 。 但这 样教 学具 有 一定 的局 限性 。 时无 法与 有
课文 的教学 内容结 合起 来 。 是 , 尝试 以语 文综合 实践 活 于 我
的断桥 , 水 泛着 点 点银 光 , 周 的树 木郁 郁 葱葱 ; 丽 多 湖 四 绚 彩 的霓 虹灯 , 把西 湖装 扮得 金碧 辉煌 。寥 寥几 旬 , 西湖 夜 把
景 的美 描写 得淋 漓尽 致 。

习作教学论文: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习作教学论文: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三部曲

习作教学论文:小学中段习作教学三部曲中年级把作文称为习作,是作文启蒙阶段,它处于低、高年级转折点,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在习作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时期。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这方面都眉头紧锁,如何教和如何写均成了各自的包袱。教师怕教、学生怕写,这已成为当前习作教学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

《新课标》强调:“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中年级的学生初学写作,如何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对习作有兴趣,乐于表达真情实感呢?笔者经实践,总结出以下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三步曲。

第一步:创造条件,引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现实生活

要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这一习作中的最大困难,首先要引导学生尽情地投入生活、体味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开掘心智,由此感受语文无处不在,习作时时、事事可写。

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活动日,可组织学生走街串巷,看一看五颜六色的广告牌,瞧一瞧琳琅满目的商品;课余时,可鼓励

学生动手栽花浇树……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去亲近生活,在生活中观察、聆听、感悟,让鸟语、亲情、阳光都呈现在他们面前,并能“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从而自觉、快乐地在习作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只要我们用心规划,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让他们用心生活、享受生活,他们在习作时自然有事可述、有理可析、有感可抒。

第二步:抓好训练,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段”中取胜,“生”机盎然

“段”中取胜,“生”机盎然

“段”中取胜,“生”机盎然

作者:李雨虹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7年第12期

【摘要】

三年级上学期是低年段写话到中年段习作过渡时期,习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面对学生的

畏难情绪,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强化段的训练,为学生习作由段到篇章夯实基础。依托文本,

训练文章中典型的构段方式;习作指导中根据班级情况强化段的训练;广泛阅读,让学生习得

更多段的叙写技巧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段的训练语言文字习作兴趣习作能力

进入三年级,写话变成了习作,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写作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从低

年段三言两语的写话过渡到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难度可想而知!正因如此,许多刚刚接触习作的

三年级学生很不适应,对作文怀有畏惧心理,有时提起笔来一筹莫展。

三年级上学期是说话、写话向习作过渡的中转站。如果说低年段的写话侧重于句子的训练,而写好一段话则是三年级上学期习作训练的重点。对于习作刚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段的

训练必不可少。缺少了这一“走”的训练,学生从“爬”到“跑”则更加吃力!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为,“段”中取胜,方为低年段写话到中年段习作的过渡教学的高招。段的训练打牢夯实,就减少了学生对篇的畏惧感,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依托文本:早有蜻蜓立上头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儿童模仿前人,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语文书

中一篇篇课文既体现阅读训练重点的好教材,也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写好一段话是三年级上学

期习作训练的重点。对文章中典型的构段方式进行仿写无疑是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最佳阶梯。

在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中,总分式这种基本的构段方式很多,我们可以重点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小学语文中年段初步习作的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中年段初步习作的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中年段初步习作的指导策略

摘要: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重要阶段,更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部分教师不能采取正确的指导方式帮助学生强化习作能力,导致其对自作渐渐产生了厌烦和畏惧心理,进而影响到了习作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此如何加强习作指导就是当前亟需处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步习作;小学中年段;指导策略

引言:

在小学初步习作当中,加强学生的写作指导,能够进一步强化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写作强化夯实基础。对于小学中年段的学生来说,其智力已经发育至一定高度,写话和遣词造句能力都有所提升,但这种能力却仍然非常初级和朦胧,犹如一颗亟待发芽的种子,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破土而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其习作指导就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一、小学中年段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缺少对学生系统的有效性训练。首先,部分教师缺少系统性的有效训练,仅仅是满足于单元习作的训练,没有进行巩固训练,阶梯式训练。

其次,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充分考量和紧密融合学生的兴趣喜好,而是直接固定好相应的作文题目,让学生一个脚印一个坑地进行训练,不仅无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还扼杀了学生的创意。

最后,对写作限制较多。如习惯事先确定好作文题目、作文要求,甚至作文梗概也会提前确定出来,让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写作,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习作构思[1]。

二、习作指导策略

(一)在积极观察下为写作积累素材

对于中年段学生来说常常感觉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生活体验太少,

为了弥补这一点就需要加强观察训练。例如要写一篇关于“物”的习作,倘若学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

作者:陆晴晴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07期

摘要:新《课标》把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分别定位为写话教学和习作教学,在具体目标的划分上,两个阶段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往往忽视这两个阶段的紧密联系,造成不少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后在习作上“水土不服”,习作能力跟不上,习作热情减退。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习作困难,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的衔接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话习作衔接策略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新《程标》对阶段目标的划分,写作教学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学段为写话教学,第二三学段为习作教学,第四学段为写作教学。这四个阶段既独立又统一,逐步递进,螺旋上升,旨在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写作兴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低年级写话和中年级习作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频出,教学效果不明显,往往达不到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使低年级学生在写作能力上平稳过渡到中年级的问题值得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思。

一、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衔接的教学意义

1.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

从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到中年级习作之间开展一定的衔接,首先能够使得语文教学体系更符合儿童语言发展规律。从低年级写话到中年级习作都是针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循序渐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要求的年段变化——以写人习作为例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要求的年段变化——以写人习作为例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习作要求的年段变化

——以写人习作为例

◆ 重庆市合川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所 李 亮

摘要:厘清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习作要求的年段变化,有利于教师在语文课程的目标序列及学生能力发展梯度的整体框架下树立大语文观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将年段目标精准落地,做到不跨界、不越位,克服随意性。教师通过梳理习作要求的年段变化、年段侧重点以及基于年段变化的知识建构、教学评价,实现每篇课文的知识价值和教学使命,可有

使命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表达情感”

上“你”的一言一行,加上“我”的所见所感

分段走,助力学生写真作文

分段走,助力学生写真作文

分段走,助力学生写真作文

作者:马玉梅

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9年第11期

马玉梅

流水批阅试卷作文时,我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一沓沓试卷作文不但结构大同小异,内容

也极其相似。学生之所以写出这样的“假作文”,根源还在于教师——追求作文的高分值刻意

而为的结果。如何让学生写出“有我”的真作文?我采用“分段走”创新作文形式,回归作文

本真,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一、低年段扶着走,培养写作意识

低年段说话、写话教学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打好作文基础的关键,是需要教师“扶着”

走的阶段,教师的扎实训练和“扶走”作用对学生今后是否能写出真作文有着密切关联。如何“扶”好学生,培养其写作意识呢?

1. 在字词学习中训练“说”。在检测每课时生字词时,我会启发学生用其中的一个词语练习说话,然后循序渐进加深难度,引导学生用二到三个甚至更多的词语说话,让“会说”为

“会写”做好铺垫。

2. 重视写话课的设计、指导、引领。此环节需要教师提供写在作文格里的“下水作业”,通过希沃白板展示,让学生模仿、借鉴段落的分布,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3. 在活动中训练。教育教学活动永远是学生说好话、写好话的源头活水,所以不管是班级、学校举行了何种形式的活动,我都让学生第一时间把过程、感受用简短的话写下来,有效培养

了学生的写作意识。

二、中年段引着走,激发写作兴趣

中年段作文起步是个难题。如何引导学生写出结构较完整的作文呢?为让学生“有据可行”,我主要采用“师生共写”形式引导入门。审题之后,师生一起讨论头怎么开,如何选材,材料怎么安排,结尾怎么布局等;然后师生一道,学生畅所欲言,我用键盘“择优录取”,将

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二年级写话向三年级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
1、课题概念的界定
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的认识和感想。
作文。
(3)、教学有效策略:教学有效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即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本课题研究的教学有效策略是指“抄写”、“补写”、“改写”、“续写”、“仿写”五种方法策略。
“学习迁移说”是一条古老的心理学定律,即平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小学生有想象力丰富、模仿能力强、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如果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抄写积累好词佳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发挥学生的想象,通过对教材中适当的部分进行仿写、改写、补写、续写练习,既能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抄写”:即是摘抄。摘抄即从文刊、文件等里阅读,再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写作时可以使用摘抄的优美词句。
“补写”:为了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完整的训练,故意给一些结构不完整的文章,有的缺原因,有的缺经过,还有的缺结果,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补充完整,这叫做补写。
“改写”:改写,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基本上不作改动,大都只侧重于改变原作的形式。例如改变文体,;改变结构;改变人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意在“学习迁移说”等教学理论指导下,开展小学语文低年段写话向中年段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着重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写话发展水平,探求写话向中年段习作过渡教学有效策略的构建,建成衔接点,探究写法,做好低段的“写话”与中年级的“习作”训练之间的过渡。

情景关注:让中年段习作更具体更生动

情景关注:让中年段习作更具体更生动

语文2015·情景关注:让中年段习作更具体更生动

江苏盐城市郭猛实验学校(224000)吴玉清

[摘

要]小学中年段的习作教学,是学生由低年段的写话训练过渡而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特征,有意识地选择或

者创设典型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唤醒学生的情感经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习作表达朝着有序、具体、生动的目标发展。

[关键词]习作情景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9-087

小学中段的习作教学,是学生由低年段的写话训练

过渡而来的,学生一方面要从简短的语言表达转向有章法的篇章描写,另一方面要在表达中反观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段特征,有意识地选择或者创设典型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唤醒学生的情感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丰富情景,“导”与“作”的桥梁

情景是沟通教师习作引导和学生作文思维的桥梁。唯有丰富的情景才可以将习作指导课从原来的教师对学生的全力搀扶的局面中解救出来,让学生通过情景找回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有序地思考,并为具体化自己的习作表达奠定基础。其一,丰富的情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其二,丰富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想象、表达的兴趣,使学生有乐可寻。其三,情景中的师生交流是自然的互动,学生情绪的表达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基于上述事实,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更多地关注习作教学情景的创设。具体来说,学生参与的情景表演、动手实践,教师引入的音乐渲染、多媒体等手段都有助于丰富课堂情景,为师生之间有效互动创建有利条件。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与培养策略(4篇)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与培养策略(4篇)

小学语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与培养策略(4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教学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运用好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培养分析;策略探究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全新的认识,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是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写作环境,以此来影响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在形象思维的影响下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就要保证作文教学的生动性。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并利用多媒体中所具备的声音、视频与图片等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想象。或是教师可以将实物拿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观察,以此来为写作提供素材。如,学生在学习描述小动物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家中的动物带到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保证写作的效果。

二、做好词汇的积累工作

就目前的小学生来说,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排斥的心理,这样也就降低了写作的兴趣,从而也就不愿意参与到学习与写作中去。加之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自身词汇量不足,这样也就出现了无内容可写的现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就要认识到帮助学生积累词汇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收集素材,从而保证写作的效果。对于词汇来说,它是语文中的精华,只有读的多了,才能提高赏析与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进行收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写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收集好词汇的内容,同时还要将词汇进行分类与优化,这样才能保证所使用的词汇满足写作的要求。文质优美、典型性的文章是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关键。因此,在

从平面到立体 写话教学有梯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关于写话教

从平面到立体 写话教学有梯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关于写话教

从平面到立体写话教学有梯度——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关于写话教学的研读与实践例谈

发表时间:2019-10-18T14:18:40.6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7期作者:石丽燕

[导读] 写话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写话是书面表达训练的起步。二年级下册正处于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重要时间段。因此,二年级的写话教学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向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语文要素。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大侣小学)

写话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要内容,低年级写话是书面表达训练的起步。二年级下册正处于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的重要时间段。因此,二年级的写话教学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在《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向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语文要素。

那么,如何围绕这些语文要素,落实课程目标?笔者在认真研读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时发现:统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把写话教学有体系、有层次地编排在教材中。还巧妙地将写话的语文要素有机地渗透在每一课的课后题中,并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层层递进。笔者尝试以教材中的课后题为扶手,进行合理的教材开发,探索与实践二年级的写话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论文:例谈怎样落实中年段阅读教学重点

语文教学论文:例谈怎样落实中年段阅读教学重点

例谈怎样落实中年段阅读教学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中年段是从低年段的朗读向有深度的阅读理解过渡的重要转折阶段,理解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中年段达标了,在高年段才能侧重欣赏和评价。

开学初听了一节我校高老师的语文课,《播种希望的日子》她的课平实有效,紧紧扣住了中年段“理解”这个训练重点。

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们默读课文,圈出文中“我”和爷爷种西瓜的动作,读一读,引导学生,“从这一系列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读出了“认真”、“细心”、“像真的一样”。教师再引导:爷爷知道不知道种不出西瓜?那为什么还“像真的一样”?学生进而认识到这“认真”的背后是爷爷对孙子的疼爱。然后,有感情朗读体会。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意义理解透彻了。

读第五自然段:以“等待的心情是怎样的?”引起,让学生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句子看出“我”着急的心情,划出有关句子。在交流时,学生找到句子,“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直到把西瓜地变

成一片泥浆。”教师引导,“看出着急了,具体到哪个词?”学生说是“不知、也不知”。然后又指导朗读最后一句,体会“我”的不耐烦。

在这节课中,教者引领学生紧紧扣住文字,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会,很好地突出了中年段的重点。我觉得,在中年级,就应该这样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才会逐步熟练,形成能力。

中年段小学生“片段写作”策略研究

中年段小学生“片段写作”策略研究

中年段小学生以“片段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策略研究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写作是一大难题,教师难教,学生怕写。,一到写作课,学生往往愁眉苦脸,嘘声一片。三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中年段的学习阶段,他们刚刚从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过渡到写长篇幅作文,这个阶段的学生基本能够写出结构完整的文章,但细读之又乏然无味。除此之外,学生更是谈“文”色变,出现写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厌恶,觉得无事可写,凑字数,规定时间内写不完的现象。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写作水平的迅速提高尤为重要。

一、中年段小学生的写作现状

为了解三四年级写作水平现状,我让三四年级各三个班的语文老师填写了以下问卷,问卷数据统计如下:

1.整体来看,您的学生语句表达的通顺程度和完整程度如何?

A.高 0% B. 中等偏上 50% C. 中等偏下 50% D. 低 0%

2.整体来看,您的学生写作层次是否清晰?

A.是 0%

B. 中等偏上 83%

C. 中等偏下 17%

D. 否 0%

3. 整体来看,您的学生立意是否深刻?

A.是 17%

B. 中等偏上 0%

C. 中等偏下 83%

D. 否 0%

4. 整体来看,您的学生选材是否围绕中心?

A.是 0%

B. 中等偏上 50%

C. 中等偏下 50%

D. 否 0%

5. 整体来看,您的学生选材是否新颖?

A.是 0%

B. 中等偏上 0%

C. 中等偏下 67%

D. 否 33%

6. 整体来看,您的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具体?

A.是 0%

B. 中等偏上 0%

C. 中等偏下 100%

D. 否 0%

7. 整体来看,您的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人物描写细致地描写人物?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与中段习作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与中段习作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与中段习作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T05:39:00.780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5月15期作者:杨红梅

[导读] 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现代化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中段习作的衔接工作

杨红梅

镇宁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 561200

摘要: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现代化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中段习作的衔接工作,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使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及时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中段习作;衔接;现状;对策

引言

低年级的写话是从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一次升华,为中年级的习作以及高年级的写作作好铺垫。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要充分考虑一、二年级小学生写话启蒙的阶段性特征,注重写话兴趣的培养,发展基于观察的语言表述能力,并运用儿童读物发展学生的语言想象和创造思维。低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低段的写话教学要基于一、二年级学生的表达习惯与思维,加强引导与点拨,让学生敢于写话、乐于写话、学会写话。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衔接的必要性

小学写作主要包括低年段写话和中高段习作,低年段写话主要是识字与口语表达,教师通过听说活动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而进入中年段后,教材中的听说活动变成了写作练习,学生在表达时不再是口述,而是写作,如写人、写物、写景等,这种转变跨度较大,学生适应难度较大。因此,如何做好写话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成为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作文是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体现,作文训练是字词句篇的综合性训练,也是教师面临的教学难点。“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抓好写话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习作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

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

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有效衔接的研究

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许嫣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就是说,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从学生的语文素养上看,作文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它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又能在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能从思想认识方面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语言表达以“听说活动”的形式呈现,注重培养听和说的能力,只是到了二年级第二学期,才在每单元的练习中编排数量很少的书面表达练习,如贺卡上的一句祝贺语、简单的留言条、三言两语的日记、看图写几句话等,这样的“写话”练习内容固定、要求不高,学生易于达到,教师亦易于满足。但是一升入三年级,教材马上要求学生写“作文”,有看图作文、想象作文,有写人、写事、写物、写景,几乎包罗了小学作文的全部文体,即使是二年级时“写话的高手”也很难一下子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写作训练,给教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习作练习都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怕写、写不好作文成了三年级老师和家长的心病,也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

在这个低、中年级的转折期、衔接期,学生畏惧写作现象非常突出,如何做好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写话教学工作,引导学生顺利过渡,是值得我们低段语文教师深入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

作者:郑幼勤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5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193-02

小学中年段处于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步入写作的门槛,也是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环节。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将从以前的写“一段话”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习作”。这可以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转折点,走好这一步,以后的作文教学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开端。做好中年段的作文教学,要注意品读课标,把握好本学段的作文教学精神,并将之与本班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在经过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我有了些自己的感受和看法。我认为要指导好中年段学生的写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生活入手,丰富习作内容

1.1文本与生活结合,感悟心灵,体验生活

在指导学生写生活作文时,教师应让学生说真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那么,要让学生表达真情,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基于此,教师必须十分注重教会学生留心生活,教会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在体验生活中产生真情实感。有一次,我准备承担学校的公开课,我就征求学生的意见:“上哪课给老师们听呢?”学生们一致认为:“上《平分生命》一课吧,太感动人了!”。课后,我请学生也提起笔来写一写,就写自己与远方的亲人、或久未谋面的亲人之间的事,哪件让自己印象深、哪件让自己受到感动的事,都可以把它记下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思念和关心。

1.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碗都不能少”

——例谈如何实现低年段说话、写话至中年段习作的有效过渡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独立的写作课程,小学低年段的一、二年级,主要以说话、写话为主,到中年段三年级,才真正引入“习作”一词,而“习作”一直是很多三年级学生望而生畏的。解读教材不难发现,低年段的“说话”“写话”是为中年段的“习作”过渡、铺垫的。笔者联系教学实践,从“与编者对话”、“与学生对话”、“与大家对话”三个角度谈谈如何实现低年段说话、写话至中年段习作的有效过渡,让孩子们爱上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说话、写话、习作、有效过渡

听过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大汉到面馆吃面,一开始连吃了九碗面都没有吃饱,直到吃了第十碗才终于饱了。大汉万分懊恼:“早知如此,前面九碗面就不用吃了,直接吃这第十碗面就行了。”这则笑话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由地让我联想到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目前,义务教育阶段还没有独立的写作课程。在小学低年段的一、二年级,主要以“口语交际”和“写话”为主,到了中年段三年级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习作”。作为教师,如果直接从这“第十碗面”——三年级“习作”时才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那学生一定得落个“吃不饱”的下场。现实中,“习作”也一直是很多三年级学生望而生畏的。看来,这面是一碗都不能少啊!那么,如何实现低年段说话、写话至中年段习作的有效过渡,让孩子进入三年级后觉得“习作”并不是一件难事,从而能真正爱上习作,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笔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习作教学学段目标”,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思考。

一、与编者对话——让教材解读更清晰

《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学生的年段特点和发展需求是编者编写教材的依据。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训练依附在阅读单元之后。纵观一年级至三年级语文教材的单元练习中所有关于“口语交际”、“写话”和“习作”的内容,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联系,低年段的“说话”“写话”是为中年段的“习作”过渡、铺垫的,而且“说话”“写话”“习作”是学生生活体验的反映,是学生交际活动的一种体现。

以“描写景色”为例: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1》“口语交际”题目是《春天来了》:去大自然中找春天,把找到的春天讲给大家听,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讲给全部同学听。二年级上册《练习2》的“做做说说”中,让学生观察秋天的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将自己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到了三年级,上册的《习作4》是一篇引导学生写秋天景色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能留心景物的特点,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细细思考这三个年级中关于“景色”的说写练习,可以发现,其实它们遵循着“体验——说话——写话——习作”的序列规律。

低年级孩子语言积累贫乏,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不强。所以,低年级的说写训练就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兴趣为主要目的。让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春天,去野外观察秋天,这本身就是孩子们最开心、最兴奋的活动,孩子们一下子就深深爱上了这项“室外作业”。“把找到的春天讲给小组队员听”,“讲得好的还能作为代表讲给所有同学听”,这种带有“展示”和“比赛”性质的说话形式怎能不再次激发孩子的兴趣,调动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呢?一年级孩子是这样说的:大部分孩子会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杏花也开了。”个别语言丰富的孩子会说:“春天就在奶奶家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粉红色的桃花。”在景物前加了表示颜色的词,能初步描绘一下景物的特点了。一年级的要求只是停留在“找找说说”的层面上,而到了二年级不仅观察要求提高了——要

“观察秋天大自然的变化”,而且还开始要动笔了——把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一个“或”字充分地体现了教材对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护。“画画”深受大部分孩子喜爱,用画画来表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无疑也是孩子们都乐意的一种活动。但不免也有一些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挑战、热爱文字的孩子,他们这时会对“写”这种形式产生非常大的兴趣,“我就要做跟你们不一样的事”、“我就要让大家对我刮目相看”,于是,在浓浓的兴趣和美好的憧憬下,孩子的“写话”便出炉了,如“秋天到了,小朋友们都换上了秋装。田野里到处都是五彩缤纷的。高粱红了,棉花白了,稻子黄了。我爱美丽的秋天。”这三言两语便是孩子真实的观察所得,没有写作要求的束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便写什么,还能仿照课文《秋游》中的语言“高粱红了,棉花白了,稻子黄了。”这也与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是相符合的,这就需要孩子平时的积累。尽管是篇幅简短,语言也不够精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能让孩子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培养对写话的兴趣,这不也正是新课标第一学段对“写话”的要求吗?

到了三年级,真正引入“习作”一词。《习作4》就是一篇引导学生写秋天景色的习作训练。在写作引导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动笔之前,请读一读冯长柱同学写的作文。”,“长满了野草的山坡是再平常不过的吧,可在冯长柱的笔下竟是那么美。讨论一下,冯长柱是怎样写山坡上的景色的。”范文的引入和讨论,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描写景物的方法:要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此时,习作方法的引入让孩子们的文章有章可循,一、二年级类似题材的说话写话无疑给如今的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平时生活和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又能为习作增光添彩,在它们的铺垫下,孩子们的习作便水到渠成了。

再横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其他习作,都可以在低年段的单元练习“说话、写话”中找到痕迹。如《习作2》——《我的自画像》,就可以在一年级上册《练习1》的口语交际“自我介绍”中找到影子;再如《习作5》——《动物名片设计大赛》却能

在一、二年级的练习中都找到痕迹:一年级下册《练习4》的“学学动物的叫声,并在句子里加上动物叫声,再读一读”和二年级下册的《练习4》的《可爱的动物》“观察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说说它的样子,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所以,学习“写作”的过程就像一个孩子的成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每一个阶段关于“说写”的教学目标都不能忽视,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但又不可揠苗助长。“说话”“写话”就是“习作”必须要经历的阶段,缺少了这个阶段,孩子的“习作”就会像断了线的风筝,免不了重重摔回地面的结局。

二、与学生对话——让教学活动更有趣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一种“写作情趣”的表达清晰可见。同样,教育学认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原动力,是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作为教师,如果能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基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从写作的起始阶段开始,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产生说写的快乐心态,最终达到积极主动快乐习作。

1、基于“说”的兴趣激发。

小学低年段的看图说、自由说、想象说、表演说等一系列说的形式,让孩子对说产生了兴趣,孩子在形式多样的言说心声、表达情感中逐渐产生了想说的欲望,积累了“说”的语言,而后在“说”的基础上写,逐步降低了儿童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在说话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努力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说话训练中体验到无限乐趣,从而提高自身的说话能力。例如,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给学生戴上一些头衔,如“小小解说员”、“小导游”、“小博士”等,或让学生充当课文中角色,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参与兴趣。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使学生想说、爱说。在教学《鸟岛》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我当小小导游员”的说话训练。孩子们个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