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1000字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前言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与日常维护密不可分。

本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是为了提高接触网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质量有效开展工作。

二、施工前准备1.组织人员:根据施工任务单,进行施工计划,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和分工,实行班次制度,确定值班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施工材料:按照接触网施工计划,准备好所需材料,合理存放和保管,严禁放置在高空位置和电力设备上方。

3.施工设备:准备好所需机具和器材,包括施工用车、吊装设备、回路检测仪等,严格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施工设备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4.施工现场:仔细勘察接触网施工现场,确定施工范围、施工器材、设备放置位置、跨越道路绝缘支架、支撑物位置等,做好施工标识和区域防护措施。

三、施工过程1.施工安全:严格遵守电气设备安全规程,严禁吸烟、火种、明火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施工位置一定要符合安全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人员和行人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2.施工质量:按照接触网的设计规范,材料的质量要达到规定标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说明进行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注意进行验收,严格按照质量要求验收,并及时记录好施工情况。

3.施工量的控制:施工量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控制施工量并及时记录,确保施工量与任务量一致,不超过设计标准。

4.施工人员的管理:严格要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进行施工,做到人员合理配置,合理轮换工作,对值班人员进行安排。

对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制订相应的安全考核和奖惩办法,确保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四、施工后收尾1.材料和设备的归还: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归还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具、器材、安全设施等,存放在指定的位置。

2.施工档案的建立:对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质量评定、验收、工作量统计等情况进行记录,建立施工档案,作为今后接触网的维护与管理参考。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

接触网上部技术交底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预制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调整
结束
软横跨预制技术要点:
1、软横跨预制时均要按照工程科下发的软横跨预制表进行预制。 2、软横跨预制均需在中心料库进行预制。 3、软横跨的横承采用LBGJ-70线材、中部及下部固定绳采用LBGJ-50线 材。 4、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一人按预制图中各分段尺 寸读数,一人用中性笔做标记; 5、按中性笔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预制横向 承力索或上部固定绳; 6、在横承力索线夹的U型环内安装上部吊线,预制上部固定绳,则在定 位环线夹的环内安装斜拉线,斜拉线安装要求同上部吊线;均采用直径 为6mm的不锈钢丝绳。吊弦预制图如下: 7、在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两端楔形线夹上分别写明安装的支柱号, 然后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盘成圈。用铁线绑扎紧便于运 输;
当导高为6000mm 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400mm, 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540mm 。
当导高为6450mm 时,下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轨面 向上6850mm, 中部固定角钢安装高度为7990mm 。
软横跨安装:
当软横跨固定角钢安装完毕后,后续施工顺序如下:
1)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按标记分 散至各支柱; 2)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 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3)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 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4)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 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5)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 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 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6)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 带。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 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 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个螺母。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安装

软横跨安装13.1软横跨测量、计算13.1.1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混凝土支柱和钢柱接触网软横跨的测量和计算。

13.1.2作业内容接触网软横跨的测量和计算:绘制测量示意图、现场测量、数据整理、计算、填写计算单。

13.1.3技术标准1如最高轨面股道为曲线,应以轨面连线中点为标准。

2支柱位于站台上,还应测量站台边缘至支柱内缘(钢筋混凝土柱)或外缘(钢柱)的距离。

3根据测量数据,即可计算 CX1、CX2 和各股道线间距。

4测量数据精确到 mm。

13.1.4施工准备1按照表 13.1.4-1~表 13.1.4-3 的要求,做好劳动组织、施工机具、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

(1)劳动组织表 13.1.4-1 劳动组织(2)工机具表 13.1.4-2 工机具397工具。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清楚作业标准和注意事项。

13.1.5软横跨测量、计算工艺程序1工序流程图图 13.1.5-1 工序流程图2操作程序(1)施工准备1)按照 13.1.4 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送工车把测量人员和工具送到测量地点,防护人员按职责做好防护工作。

398(2)测量 1)测量准备:根据施工设计平面图绘制测量示意图。

2)现场测量图 13.1.5-2 软横跨测量示意图① 电化股道曲线超高及基础面相对标高的测定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

调平仪器。

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

确定同组软横跨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

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 13.1.5-3),现场计算出 H 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混凝土支柱为最高轨面至地线孔的距离),并用红油漆将其标注在支柱上。

图 13.1.5-3 电化股道曲线超高测量示意图399② 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用 50m 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 CX1、CX2、(或CX1′、CX2′)和各股道间距 a2、a3、a4、a5 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 13.1.5-4)。

4软横跨大容量混凝土支柱安装整正作业指导书.

4软横跨大容量混凝土支柱安装整正作业指导书.

软横跨大容量混凝土柱安装整正作业指导书一. 适用范围时速160公里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软横跨大容量混凝土柱安装整正二.作业准备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编制作业指导书,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外业技术准备1)路基段基础已浇注完成。

2)支柱已运抵施工现场。

三. 技术要求1、基础螺栓孔距误差不得超过±2mm2、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1~2根应修补使用,露筋3~4根的,修补后应降一级使用,但露筋长度大于400mm的不能使用, 露筋长度大于4根的不得使用。

3、支柱腹板破损露筋的应修补使用。

4、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但网状裂纹、龟纹、水纹等不在此限。

5、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缝及腹板裂缝宽度均不得大于0.3mm。

6、裂纹修补后方可使用。

7、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直线和曲外支柱外倾斜率为0.5%~1%;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曲内支柱均应直立,施工误差为0~O.5%。

8、整正所用铁垫片的厚度应不超过20mm,支柱法兰盘与基础顶面的空隙用水泥砂浆填实。

9、每组软横跨支柱中心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斜不应大于30。

10、紧固螺母时应对角循环进行,使受力均匀,其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施工程序清理基础面→吊立→对位安装→整正→浇制基础帽→填写施工记录2、工艺流程五. 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1)提前向运输部门申报封闭线路施工计划2)提前将所安装支柱装在安列上,并加固牢靠。

3)提前将施工工具材料装在安列上。

4)用钢丝刷、扫把将地脚螺栓及基础石清理干净,见图1。

5)用钢卷尺校核地脚螺栓间的相互距离,未达标应处理达标。

2、施工工艺1)清理基础面2)吊立安装大容量混凝土支柱时,钢丝套应挂在紧临支柱扁圆孔的洞上,即钢丝套应挂在距13m支柱顶部3.2m,距15m支柱顶部5.2m处,其余同JJWZYZDS-27软硬横跨钢柱安装整正3)对位安装4)整正5)填写施工记录6)浇制基础帽支柱受力后,参照图w-02软横跨大容量混凝支柱基础帽施工示意图进行基础帽浇制。

接触网上部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上部施工作业指导书

沾昆二线上部作业指导书编制说明:本指导书是根据铁二院设计文件及各种施工安装图、《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10208-98、电化局颁施工工艺制定,包括软横跨、腕臂安装、接触线悬挂调整、吊弦安装、接地跳线、地线的安装、拉线安装、电连接安装等作业内容,作业中的安全保证措施执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TB10401.1-2003中有关规定及安质部制定的上部作业安全措施;作业质量保证措施遵循《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0及内控要求。

为确保工程质量各级施工及技术人员认真执行,如有疑问与工程部联系。

一、拉线安装(1)钢柱全补偿下锚时,承力索承锚角钢应向线路侧偏,接触线承锚角钢向田野侧偏,两角钢中心应有30mm以上的距离,且螺栓密贴支柱,顶丝紧固。

(2)拉线角钢应水平并与支柱密贴,拉线绷紧。

两条拉线受力应均衡,拉线回头长度宜为500mm、绑扎100mm。

(3)UT型楔形线夹螺扣外露长度应为:拉线受力后不小于20mm,且不得大于60mm。

(4)UT型楔形线夹拉线线夹的受力面应安装于线路侧(鼓肚朝田野),销钉应钉帽向上。

二、支柱装配(1)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导高为6000mm时,安装高度为5510mm;导高为6450mm时,安装高度为5960mm。

腕臂上下底座间距一般为1800 mm。

特出情况,跨线桥两端及隧道依设计根据设计确定。

(2)棒式绝缘子安装时,压板在上、泻水孔在下。

(3)定位环缺口向下,承力索座距套管双耳300 mm。

平腕臂外露距承力索座不大于300 mm(隧道除外)。

(4)各种底座、肩架应与支柱密贴、平整,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5)腕臂及定位器无偏移时温度为250C,腕臂及定位器的偏移量应根据温度调整。

(6)腕臂安装后应满足悬挂位置及结构高度的要求,以保证承力索架设后悬挂点高度的要求,其偏差为±50mm;悬挂点水平位置要求:因全线均采用全补偿简单直链形悬挂,直线时位于导线正上方允许施工偏差±50mm,位于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50mm,不允许偏向曲线外侧。

接触网工程 第五章 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 第五章  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第五章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

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3. 技术标准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

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5.2.1 软横跨预制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

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

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

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φ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

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普速线路软横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线路软横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线路软横跨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目次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编制依据 (2)4. 软横跨安装指导书 (2)4.1. 准备工作 (2)4.2. 安装技术标准 (4)4.3. 安装作业流程 (6)4.4. 安装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 (7)4.5. 安装过程中安全风险点及卡控措施 (7)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普速线路软横跨安装和常见问题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7〕25号《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25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路接触网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软横跨安装指导书4.1.准备工作4.1.1 人员:12-15人4.1.2 工具序号工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台1-22 车梯台 13 大绳滑轮组1:3 套 24 单大绳20m 根 25 链条葫芦 1.5T 个 16 钢丝套800mm 根 27 卡线器50-150 个 38 软绳套个 29 工具包个 110 皮尺100m 把 111 钢卷尺把 112 水平尺600mm 把 113 力矩扳手套 214 断线钳900 把 215 扭面器85-120 把 316 铁榔头把 217 木手锤(橡胶锤)把 118 记号笔支 119 测量工具测量仪或测杆套 120 安全工具21 防护工具4.1.3 材料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横向承力索计算组 1 已按尺寸预制2 上下部定位绳计算组各1 已按尺寸预制3 悬式绝缘子串软横跨结构确定或硅橡胶4 耳环杆600 根 25 杵头杆1300-1600 根 46 杵座楔形线夹50、70 个软横跨结构确定7 双耳楔形线夹50、70 个软横跨结构确定8 腕头挂板个软横跨结构确定9 V形挂板个软横跨结构确定10 球头连棍个软横跨结构确定11 横承力索线夹个软横跨结构确定或双横承线夹12 定位环线夹个软横跨结构确定13 U型线夹个软横跨结构确定14 杵座鞍子个软横跨结构确定或悬吊滑轮15 定位线夹个软横跨结构确定16 开口销个适量各种型号17 弹簧销个适量各种型号18 销钉个适量各种型号19 钙基脂润滑油袋 120 镀锌铁线 4.0 m 适量4.1.4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软横跨安装图和计算预制表4.2.安装技术标准4.2.1 横向承力索分单横承力索和双横承力索。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1. 合用范围合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

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采集,包括路线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采集。

3. 技术标准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 0.5-1kN 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者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

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 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密切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 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 • 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 60mm ,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 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521 软横跨预制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

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

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暂时地锚。

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 $ 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

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接触网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批:一、基坑开挖施工1、人员组织2、工机具3、施工步骤基础施工采用软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类型。

(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①、施工准备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清理工作面;将需要开挖的路肩面整理平整,去除杂物,安设防道碴挡板;如遇到下雨等恶劣天气,禁止开挖基坑,已开挖未成形的基坑除加强支护、回填外,还应加强巡视、监测力度,确保路基稳定性。

基础与既有水沟位置重叠堵塞水沟时,基础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水沟改移,改移后的水沟过水断面与既有保持一致。

②、基础坑开挖临线基坑开挖时,利用无列车时段开挖。

基坑开挖分两步走,第一步,按照基坑开口尺寸开挖至设计深度后,用编织袋装土将已开挖部分回填;第二步,第二天进行基坑放大角开挖、基础浇筑。

限界3.1米H型独立钢支柱基础开挖限界2.870米,基坑开挖,基础坑开挖尺寸0.7*0.7米,安装防护板。

下挖约200mm~500mm 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2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基坑开挖深度为1.5米。

③、开挖放大角:基础开挖尺寸达到要求后(深1.5米)坑底用支护木板于坑四周支护,拆除坑底防护挡板,开挖放大角,中间柱放大角为开挖0.75米,下锚柱放大角为开挖0.95米。

每开挖一个放大角后用编织袋装土将放大角回填。

当四个放大角全挖好后,取出装土编织袋立即浇筑基础。

④、接触网基坑坍塌防范措施:(1)基础坑开挖下挖约500mm后,开始安装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每挖500mm安装一层防护板,直至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2)防护板安装防护板安装顺序应由坑口向坑底安装;基坑开挖先挖四周一层,再往中间挖,每下挖约500mm,设置一层防护板;随时用碎石或土将防护板与坑壁的间隙填满;按上述程序挖一层,安装一层防护板,下层防护板的交错方式应与上层相反(即上层为b向坑中心缩进顶住a,下层为a向坑中心缩进顶住b)直到直到坑深达到标准为止。

11检调软横跨硬横梁作业指导书

11检调软横跨硬横梁作业指导书

11检调软横跨、硬横梁作业指导书武汉供电段接触网作业指导书第1页共1页软横跨(硬横梁)检调一、周期3年。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网软(硬)横跨的检修、维护。

三、作业项目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直吊弦、斜拉线,硬横梁钢梁、吊柱、吊索及相关部件。

四、技术标准1.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不得有接头、断股和补强。

2. 上、下部定位绳应水平,5股道以下允许有100毫米的负弛度,5股道以上允许有200毫米的负弛度,下部定位绳距导线垂直距离,在最低温度时,不得小于250毫米。

3. 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定位绳在最短直吊弦处距离为400~600毫米。

4. 直吊弦、斜拉线的损耗截面超过20%或锈蚀超过其长度的1/3必须更换,普通?4.0镀锌铁线制作的直吊弦、斜拉线使用时间达到5年应整体更换,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视具体情况提前更换。

5. 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定位绳应有防腐油层,吊弦应受力无松弛。

6. 硬横梁钢梁及中心锚结钢梁,漆面剥落和锈蚀面积不得超过钢梁总面积的20%,否则应除锈涂漆。

每五年应进行一次整体除锈涂漆。

7. 硬横梁钢梁角钢应无变形和弯曲,各连接螺栓按紧固力矩紧固,并涂油防腐。

8.吊柱在安装后应处于竖直状态,限界满足要求,各连接螺栓按紧固力矩紧固。

五、作业组织人员:12人以上。

工具:紧线器、钢丝刷、管钳、450扳手、油漆刷等。

材料:横向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黄油、油漆、Φ3.5软态不锈钢丝、杵座鞍子、悬吊滑轮等。

图纸资料:软横跨及硬横梁图纸。

六、作业程序1作业步骤:1)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绳及各受力件状态是否良好。

2)检调上、下部定位绳的张力,弛度以及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在最短吊弦处的距离。

3)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定位绳及各部零件涂防腐油。

4)检查各吊线是否符合要求(截面损耗、锈蚀、斜吊线无松弛)。

5)检查硬横梁钢梁状态,并对锈蚀处除锈补漆。

6)检查吊柱竖直状态及限界是否满足要求。

2.处理方法: 1)更换直吊弦:a.将硬梯挂至需换直吊线的上方(短直吊线不用硬梯);b.用滑轮组将直吊线卸载;c.拆除旧吊线,安装新吊线;d.松开滑轮组和紧线工具并复查调整符合要求,然后拆除各种工具。

5.软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检修标准更新)

5.软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检修标准更新)

软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1 检修准备1.1 主要工机具1.2 主要材料设备2 检修程序2.1 流程图2.2 方法2.2.1 作业准备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2.2.2 完成安全措施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2.2.3 测量检查①测量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

A 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或测杆分别测量出下部固定绳、接触线的高度,两者的高差即为下部固定绳距接触线的距离,该距离不得小于250mm。

B 停电作业时直接用钢卷尺进行测量两线高差。

②测量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最短距离。

A 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分别测量出上部固定绳、横向承力索最低点的高度,两者的高差即为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距离,该距离不得小于400mm。

B 停电作业时直接用钢卷尺进行测量两线高差。

③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状态。

A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本体有无损伤、散股、断股现象。

B 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受力状态。

C 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有无补强、接头。

④检查吊线状态。

A 检查吊线锈蚀、烧伤情况。

B 检查吊线受力情况。

C最短直吊线处的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⑤检查弹簧补偿器拉力状态。

A 检查弹簧补偿器拉力是否超标。

B检查弹簧补偿器本体有无损坏。

⑥检查绝缘子状态A 检查绝缘子有无烧伤。

B 检查绝缘子有无破损。

C 其它检修项目见绝缘子检修工艺。

⑦检查定位立柱状态检查定位立柱有无松动、损坏、偏斜现象。

⑧各部螺栓的紧固力矩。

用力矩扳手对线夹螺栓进行复核检查。

2.2.4 调整软横跨示意图如下:2.2.4.1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距离不符合要求测量横向承力索距上部固定绳的距离不足400mm ,调整方法如下:A 在横向承力索上的绝缘子处楔形线夹两侧打上紧线器,通过手扳葫芦钢丝绳与两紧线器相连后紧线,将绝缘子卸载后,调整横承在楔形线夹内的回头长度,保证横向承力索的弛度及受力状态,并确保最短吊线长度。

6软(硬)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

6软(硬)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

北京供电段软(硬)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2009-01-01 发布 2009-01-01 实施软(硬)横跨检修作业指导书1 检修周期检修周期1年。

2 检修标准2.1 铁运[2007]69号文件《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2.2 京铁机[2007]233号文件《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补充细则》、《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3 准备工作3.1 人员:10--12人。

3.2 工具:梯车或挂梯、大绳、滑轮组、单滑轮、大板手(450mm 以上)、扭矩扳手、钢丝刷、多功能接触网测量仪、安全用具、防护用具。

3.3 材料:横向承力索线夹、U型线夹、定位环线夹、吊弦线夹、铁线、黄油。

4 检修步骤4.1 设备停电,接好地线,设好防护。

4.2 检查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及受力件状态是否良好。

4.3 检调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驰度。

4.4 检查直吊线是否符合要求,按规定力矩紧固各部螺栓。

5 处理方法5.1 更换直吊弦5.1.1 将硬梯挂至需换直吊弦的上方(短直吊弦不用)。

5.1.2 用滑轮组(或紧线器)将吊弦卸载。

5.1.3 更换吊弦、松开滑轮组、拆除各种工具。

5.2 调整直吊弦布置位置5.2.1 将硬梯挂至需调整吊弦位置上方(短直吊弦不用)。

5.2.2 用滑轮组(或紧线器)将吊弦卸载。

5.2.3 调整横向承力索线夹或U型线夹至要求位置。

5.2.4 调整直吊弦长度,保证上部固定绳呈水平状态。

5.3 上、下部固定绳弛度调整5.3.1 用铁线固定上.下部固定绳间距5.3.2 放松斜拉线5.3.3 紧固定绳两端的调整螺栓至符合要求5.3.4 紧斜拉线5.3.5 测量导高拉出值附件:接触网连接螺栓紧固力矩标准:。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

接触网4-3第四章 软横跨

Cm-1
Q1
Q2
Qj-2
a1
a2
aj-2
aj-1
2020/4/17
Qj-1 aj
Qi aj+1
Qj+1 aj+2
Qj+2 am-`
Qm-1 am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㈤ 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习题课
试确定如图2—11—20所示钢柱双横软横跨的结构尺寸。支柱类型
软横跨
一、软横跨的结构 组成:横向承力索、上部定位索、下部定位索、 软横跨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2020/4/17
软横跨
二、软横跨的节点
结点1、2:表示软横跨在钢柱上的装配形式(1表示非站台 侧,2表示站台侧)。
结点3、4:表示软横跨在钢筋混凝土支柱上的装配形式(3 表示非站台侧,4表示站台侧)。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020/4/17
软横跨
三、软横跨绳索的预制及计算
2)图解法:将已知的数据按一定比例,绘在坐标纸上,然后用 曲线尺寸描绘横向承力索的悬线,在吊弦固定点外,将悬线 和上部定位索间引垂线即得吊弦长度。

接触网实训教案-软横跨软横跨测量、计算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实训教案-软横跨软横跨测量、计算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准备1、组织2、工具、机具3、材料设备二.操作程序1、工艺流程2、操作方法(1)测量①测量准备(2)现场测量①电化股道曲线超高的测定。

将水平仪设置在适于观测一组或数组软横跨跨越股道的位置上。

调平仪器。

把塔尺分别置于软横跨跨越股道的每根钢轨轨面上,并记录水平仪观测读数。

确定同组软横跨最高轨面的股道和各股道外轨超高。

然后将塔尺置于基础面(混凝土支柱为地线孔)上,用水平仪测出基础面(或地线孔)的相对标高(如图2),现场计算出H值(钢柱为基础面至最高轨面的距离;混凝土支柱为最高轨面至地线孔的距离),并用红油漆将其标注在支柱上。

②测量软横跨横向跨距用50m钢卷尺在支柱最高轨面标高线平面上,依次测量CX1、CX2、(或CX1′、CX2′)和各线间距a2、a3、a4、a5的数值(钢筋混凝土支柱以支柱内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内缘;钢柱以支柱外缘测起,终止于支柱外缘,如图3)。

③测定d值置经纬仪于支A柱顺线路方向适当距离、横线路方向与被测支柱基本相同的位置上。

调平仪器,将望远镜十字丝瞄准支柱顶端(钢柱为外缘,钢筋混凝土柱为内缘)。

然后,望远镜竖直向下到支柱下部测量基点水平位置。

(钢柱为基础面,钢筋混凝土柱为预留地线孔)。

用钢卷尺配合量取d 1值。

以相同的方法测量B 柱的d 2值(如图4)。

2.计算 (1)手工计算①整理测量数据表(测量计算数据表见附表)。

②计算 a .支柱斜率 钢筋混凝土柱注:式中10.8m 为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耳环孔至地线孔的距离。

钢 柱b .上部固定绳的总长L 上= a 1′+a 2+……an+an+1′其中钢筋混凝土柱a1′ = CX1+d1′=CX1+S2·δ1a n+1′= CX2+d2′=CX2+S2·δH2钢柱 a1′ = CX1′±d1′=CX1′±S2·δ1 a4 ′= CX2±d2′=CX2′±S2·δ1钢柱小于外缘直立时取“-”,大于外缘直立时取+。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

接触网软横跨安装工法(TLEJGF-92-37)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一、前言软横跨是站场接触网一种主要支持结构形式,它是由支柱和悬挂在支柱上的横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索及连接零件组成。

精确确定软横跨各部结构尺寸,是接触网施工的重要工序,此工序解决的好安装后便可一次成形达标。

1986年6月电气化工程局在郑洛线施工中首创软横跨电算新工艺,并先后在大秦丁程、鹰厦线、湘黔线等接触网施工中推广应用。

本工法以电算技术为核心,运用微机对测量数据和其他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自动检算后,绘出软横跨预制施工图。

照此图安装可一次成形达标,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为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

二、工法特点1.改进了传统的施工工艺,利用微机处理计算数据,5~8分钟内输出预制施工图,准确率达100%。

2.能确保安装后一次到位达标,避免了多次调整工序,减少了工人高空作业次数。

3.软件通用性强,操作简单。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软横跨安装施工。

四、工艺原理依据静力平衡原理及软横跨受力后的几何形状,将负载的计算转化为结构尺寸的计算,并据此进行地面预制和安装,实现支持结构和各种构件一次到位达标。

五、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见下图)2.操作要求(1)测量所用器具须按计量法规定进行周检,支柱偏斜值须用仪器测量,不得用线坠目测,测量数据要准确齐全。

(2)微机操作时,输入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3)预制要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的要求。

(4)安装时不得随便变更连接零件。

六、机具设备施工使用机具设备见下表。

七、劳动组织软横跨安装需18~28人,其中测量5人,计算1人,预制4~6人,安装8~16人。

八、质量要求1.施工中严格执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TBJ208—86)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评定验收标准》(TBJ421—87)中的有关规定。

2.测量仪器须置稳调平,读数后,应再次检查水准器。

3.线间距测量时总长误差不得大于5cm。

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

铁路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工程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第一章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网基础施工。

2. 作业准备2.1 内业技术准备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讲解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的施工表和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制定针对基坑开挖、基础浇制时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支柱、各类基础技术数据的收集,熟悉现场和线路情况。

准备好施工机具,满足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时的施工需要。

3. 技术要求3.1 按照技术部门下发的技术交底及下部施工表施工;3.2 确认现场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一致,不符处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3.3 根据支柱类型及基础类型确定基坑大小尺寸,施工尺寸可比设计尺寸略大0~100mm;3.4 对于易塌方区段的基坑可采取大开挖的方式,保证基础浇注后的尺寸不小于设计尺寸;3.5 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多次复核限界、坑深等数据,以免基坑偏斜;软横跨、硬横梁基础还要符合成对的两个基础中心线,拉线基础是否在锚支延长线上;3.6 基坑开挖前后坑口尺寸应比支柱底端尺寸大至少各200mm;3.7 基坑限界允许+60mm,坑深允许+100mm;3.8 检查基础浇制所需的材料、工具是否齐全满足施工需要;3.9 施工中,严格掌握混凝土的水灰比和配合比。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复测基坑位置→基坑开挖→复核坑深→清坑→安钢筋网→安装模板→固定螺栓→基础浇制→养护→清理场地4.2 工艺流程图5. 施工要求5.1 施工准备施工前检查基坑开挖和基础浇制需要的工具、材料,对大绳进行检查,发现断股的,不得采用;对发电机、震动棒、电缆线、漏电开关箱要提前进行试验,对影响施工和安全因素的要立即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营业线接触网工程软横跨安装。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阅读、审核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本标段所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熟悉采用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材料。

制定针对本条线的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并实际演练,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及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

2.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包括线路资料、道岔资料、路基相关资料等的收集。

3. 技术标准
3.1 预制时钢绞线的张力以0.5-1kN为宜。

3.2 根据计算表,用钢尺在承力索上测出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位环线夹的位置,并标记为一道红漆。

断线点的标记为三道红漆,即断线和绑扎处各一道。

3.3 上部吊线按设计要求,上端煨成20~25mm 的圆环并用本线缠绕三圈,缠绕要求紧密整齐。

3.4 弹簧补偿器安装在松边一侧。

3.5 单、双横承力索线夹、定位环线夹安装位置应准确,施工允许偏差为5mm,螺栓紧固力矩均为44 N·m,用梅花扳手拧紧,再用力矩搬手检测。

3.6 钢柱软横跨的球形垫块安装方向为球形面贴角钢,平面贴螺母。

3.7 杵头杆外露不得超过60mm,调整螺栓调整螺丝不得大于2/3。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图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检查软横跨预制和安装的工具、材料,对照软横跨预制表,熟悉现场。

5.2 施工工艺
5.2.1 软横跨预制
5.2.1.1 预制前应先清理现场。

用盘线支架支好钢绞线盘。

若两端没有可利用的固定物,需打两处临时地锚。

展放钢绞线前,一端先做好回头,然后展放钢绞线,用φ4.0 铁线将回头固定在一端地锚上,另一端打上楔形紧线器。

通过手板葫芦与另一端地锚联结。

5.2.1.2 用手板葫芦紧线,使钢绞线绷紧。

5.2.1.3 从做好回头的一端起测,两人拉钢卷尺,另一人按预制图中的各分段尺寸读唱,并用红油漆做标记。

5.2.1.4 按红油漆标记及下料图安装横承力索线夹或定
位环线夹。

预制横向承力索或上部固定绳。

5.2.1.5 在横承力索线夹的U型环内安装上部吊线,预制上部固定绳,则在定位环线夹的环内安装斜拉线,斜拉线安装要求同上部吊线。

5.2.1.6 在钢绞线断线标记点两端各用φ1.6 铁线绑扎两圈,然后用断线钳断线。

5.2.1.7 按计算长度和回头制做工艺,煨制回头。

5.2.1.8 在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两端楔形线夹上分别写明安装的支柱号,然后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或固定绳)盘成圈。

用铁线绑扎紧便于运输。

5.2.2 软横跨安装
5.2.2.1 将预制好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及绝缘子等运送至现场。

按标记分散至各支柱。

5.2.2.2 将盘成圈的横向承力索、上部固定绳展开。

根据软横跨预制图直吊线长度,将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逐根联结。

5.2.2.3 将绝缘子和其他联结零件按图装配好,与钢筋混
凝土软横跨柱联结的开式索具螺旋扣横向承力索的丝扣置于中间位置,上部固定绳的丝扣放到最长的位置。

5.2.2.4 软横跨柱顶端爬上一人。

扎好安全带后用小绳将钢丝套、大滑轮吊上连接好,然后将大绳吊上,传入滑轮。

5.2.2.5 在下面的人,待上面将大绳穿入大滑轮后。

用大绳的一端扎好绝缘子串,此时上面的人作好准备。

5.2.2.6 下面的人拉大绳另一端,徐徐吊起横向承力索,当吊到支柱顶端时,柱顶人员用一手抓住杵头杆(或杵头环),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环杵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装好。

5.2.2.7 当安装横向承力索时,一人爬到支柱上部固定绳角钢处,并扎好安全带。

抓住上部固定绳端部。

当横向承力索安装好后,把上部固定绳杵头杆与固定角钢孔(钢筋混凝土柱为开式螺旋扣与固定底座夹板)相连结,带上球形垫片,然后拧上2 个螺母。

软横跨的一边即安装完成。

5.2.2.8 在软横跨另一边支柱顶端按前述方法安装钢丝套、大滑轮、大绳。

在上部固定绳处安装钢丝套、滑轮。

5.2.2.9 与车站值班员联系,当车站股道空闲时,迅速将软横跨运过各股道。

5.2.2.10 用大绳将横向承力索绝缘子串扎牢,然后拉大绳另一端,把软横跨吊起来。

5.2.2.11 横向承力索吊到支柱顶端时,上面的人员将杵头(或杵环杆)抓住,然后把杵头杆穿入固定孔(或把杵环杆与双耳联结器相连结),另一只手将垫片、螺母安装好。

解开绑扎横向承力索的大绳,卸下滑轮、钢丝套。

5.2.2.12 横向承力索安装完后,在支柱上部固定绳位置的人员,用小绳拉住弹簧补偿器,与手板葫芦连接上。

5.2.2.13 支柱下面的人员紧手板葫芦,使上部固定绳逐渐拉紧。

上面的人与下面的人配合,把弹簧补偿器与固定底座相联结上,穿进固定角钢孔。

带上球形垫块、垫片、螺母,拧紧螺母。

5.2.2.14 地面人员松开大绳,杆上人员卸下滑轮和钢丝套,用小绳吊下。

5.2.2.15 清理地面,填写工程记录。

按上述程序进行下
一处安装。

6. 劳动组织
6.1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 施工人员应结合人员组合、工期进行合理配置。

每组装软横跨人员配置表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1 施工负责人人 1 组织指挥施工
2 技术人员人 1
驻站1人现场2
3 防护人员人 3

4 预制、安装人员人12
7. 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的应符合验标要求。

装配的各种配件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确认。

主要材料表
序号名称
规格或
型号
单位数量备注
1 钢绞线LXGJ 米若干
2 双耳线夹
设计型

套若干
3 杵座线夹
设计型

套若干
4 铁线φ3.
5 kg 若干
5
软横跨固定
角钢设计型

套若干
6 杵头杆
设计型

套若干7 悬式绝缘子
设计型

套若干8 弹簧补偿器
设计型

套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