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成人感染“超级细菌”幽门螺杆菌,快查查你有没有
中国第五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
以安慰剂作对照研究的 meta 分析否定了补充益生菌 可提高根除率的结论,补充益生菌是否提高根除率还 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谢谢大家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适应证(5)
幽门螺杆菌阳性疾病 个人要求治疗
强烈推荐
推荐
√
情况不同 获益各异 有一定潜在风险
个人要求治疗
应经过严格评估: 年龄<35岁, 无报警症状者,支持 根除治疗; 年龄≥35岁或有报警症状者则不予支持, 需先行内镜检查。
在治疗前需向受治者解释清楚这一处理潜在的风险, 如漏检胃癌、掩盖病情、药物不良反应等。
推荐经验性铋剂 的四联方案疗程 为10或14d
方案推荐
铋剂四联疗法的抗生素选择
敏感抗生素
阿莫西林 四环素
耐药抗生素
甲硝唑 克拉霉素
呋喃唑酮
左氧氟沙星
铋剂+PPI+两种抗生素
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
四环素 呋喃唑酮
四环素 甲硝唑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
PPI+铋 剂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左氧氟沙星
性和依从性降低,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
H.pylori 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下降。
老年人中相对突出的服用阿司匹林和NSAID 和维生素
B12 吸收不良等已列入成人H.pylori 根除指征。
六 H.pylori 感染与胃肠道微生态
根除 Hp 治疗对胃肠道微生态产生短期不利影响,但在 老年、免疫功能受损或幼年儿童中不排除会有较长时间 的影响
埃索美拉唑
惭愧吗?幽门螺旋杆菌让你一个人害了全家人
根据数据显示,在国内大约有50%的人感染有幽门螺旋杆菌,并且很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上了。
因为一开始感染根本无特殊而明显的不良表现,最多会出现少数次反胃、恶心现象,常常会被人忽略。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幽门螺旋杆菌是造成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不仅如此,还是口臭的的主要来源,人类98%的口臭都来自幽门螺旋杆菌,但这还不够,最恐怖的是它的传播性,“它”无处不在,可以藏在感染者的胃液里,唾液里以及排泄物里,连感染者使用过的餐具都可能粘着幽门螺旋杆菌。
我就问你怕不怕?
其实上面的数据已经说了,在我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人口感染,身边随时潜伏着传染源,不仅如此,饮用不洁水源和使用不洁的餐具也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传染。
但是,无论是何种方式,都离不开口腔这个关键点。
口腔是幽门螺旋杆菌由外界进入人体的必经之处,进入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会首先在口腔繁衍,接着往胃中输送,口腔中的幽门
螺旋杆菌一日不除,就像是留下了危险的火种。
只有通过剿灭了口腔里的幽门螺旋杆菌,无论是“口-口”还是“胃-口”传播,也都会同时被阻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由南方医科大学研制的洁灵优口净H p牙膏刷牙,清除口腔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同时洁灵优口净H p牙膏的强大之处不仅仅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还对口腔中的很多其他细菌都有抑制作用。
作为患者其实最无奈的就是,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真的不要紧,却偏偏还要害了家人,那是来自内心的不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不仅会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成人感染后若不进行及时清除,则很有可能感染给孩子,感染给父母,感染给爱人。
因此,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积极做好幽门螺旋杆菌的预防及清除工作。
胃病元凶;中国超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胃病元凶 ;中国超半数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去年冬天小李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白白嫩嫩的,胖嘟嘟,特别讨人喜欢,谁见了都想亲一口,每当亲朋好友来到家里要抱抱小李家的大胖小子,并且还要亲上两口,小李夫妇看大家这么热情也不忍心拒绝,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
小李夫妇是一对上班族,上班比较忙,就让自己父母过来帮忙照看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不好好吃饭,老人就会按照自己老一辈的方法来喂养孩子,他们会把饭菜在自己的嘴里进行咀嚼,然后再喂给孩子,孩子每天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吃饭。
每天下班后,小李夫妇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赶回家见自己的孩子,每次下班到家推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抱自己的孩子,不管自己的身上是否干净卫生,小李自己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每次上完厕所不洗手,就直接牵着自己孩子的手开始玩耍,时间长了小李已经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
随着时间流逝,李家的大胖小子也已经慢慢的长大,可以自己独立吃饭了,李家每天一家人会围在餐桌上共进晚餐,你给我夹菜,我给你盛汤,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随着孩子的长大,小李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点发育不良的情况,小李夫妇就急忙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
经过一系列检查以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听到这个消息小李夫妇后悔莫及。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
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不会因为事物的匮乏而烦恼,现在困扰人们的问题是胃病让人不能消停。
现在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手机上对于治疗胃病的广告随处可见,就连饼干也可以做成人体胃器官的形状,来进行治疗胃病的宣传,但是仅仅凭一个饼干就能治疗困扰你已久的胃病吗?肯定是不可能的,胃病是需要专业的人士进行专业的治疗,而且还是一场持久战。
由此可见现在胃病对于大家是多么的可怕,但是胃病的治疗不是一个短期的工程,需要人们长期的进行治疗,人们对胃病的形成还处于一头雾水的状态。
幽门螺杆菌知识
幽门螺杆菌知识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主要存
在于人类的胃内。
它具有螺旋形状,可以通过旋转方式进入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内。
以下是一些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知识:
1. 感染途径: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口腔-口腔和食物-
口腔途径。
人们通过接触受感染者的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或食物等途径,容易感染这种细菌。
2. 感染者:约有半数以上的世界人口被认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感染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然而感染后可能会持续一生。
3. 疾病关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许多胃疾病有关,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等。
此外,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增加胃癌和胃黏膜低级别B
细胞淋巴瘤的风险。
4. 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常没有症状。
在某些人中,感染可能导致胃部不适、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5. 检测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胃黏膜活检等。
6. 治疗方法: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消灭。
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
林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了解幽门螺杆菌的知识对于防治胃部相关疾病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请注意,这里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有相关疾病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诊断和治疗建议。
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
导语:总是听到很多的人说自己不论是多少就是不长胖,这个时候对于那些身材不好的人来说就是很讽刺。
但是却不知道的是吃什么总不长胖的是人其实因
总是听到很多的人说自己不论是多少就是不长胖,这个时候对于那些身材不好的人来说就是很讽刺。
但是却不知道的是吃什么总不长胖的是人其实因为身体中螺旋杆菌超标,这个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所以说很多的人就想问下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人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59%,但大多数感染者终身无症状,仅小部分表现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发展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因此,健康体检时发现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都需要杀菌治疗。
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超标并且胃部有不舒适症状的人,就需要到专科就诊。
有些患者需要做杀菌治疗,但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与其他细菌感染不同。
普通抗生素是不能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并且能导致细菌耐药、菌群失调、霉菌感染等不良后果。
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呢?幽门螺旋杆菌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的,可通过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播。
我们习惯使用筷子在一个餐具里吃菜,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所以建议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现在,国内有不少婴儿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与大人口对口喂食婴儿有关,因此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父母,一定要注意。
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因此,尽量喝开水、吃熟食。
牙具等清洁用品要放在通风的地方,卫生间也需要经常通风。
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疫情分析报告
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疫情分析报告一、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广泛存在于胃部及十二指肠内。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疾病的罪魁祸首。
我国是世界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控全国范围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疫情,我们特此进行此次分析报告。
二、研究方法我们收集了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数据,包括城市和农村地区。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年龄、性别等人群的感染率,分析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疫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结果1. 感染率: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国幽门螺杆菌总感染率约为50%-60%。
其中,城市地区的感染率略低于农村地区。
2. 年龄分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染率逐渐上升,至60岁左右达到高峰。
3. 性别差异:男性感染率普遍高于女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男性感染率较女性高出约10个百分点。
4. 地区差异:我国南方地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高于北方地区。
其中,四川、重庆等地区的感染率最高,接近70%。
四、讨论与建议1. 加强宣传和教育: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加大对幽门螺杆菌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
2. 改变生活习惯:建议民众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3. 强化防控措施:针对感染率高的人群和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家庭内筛查、群体防治等。
4. 提高医疗水平: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5. 推广无菌操作:在医疗、餐饮等行业推广无菌操作,降低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风险。
五、结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疫情较为严重,感染率较高,且存在地区、年龄和性别差异。
为降低感染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宣传、预防、治疗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全国半数人都被它感染来自“幽门螺旋杆菌”的自述
全国半数人都被它感染来自“幽门螺旋杆菌”的自述文/辽宁省金秋医院护理部苑莹允消化内科宫大为大家好,我叫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内的螺旋形杆菌,我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能在人体胃内存活的微生物。
别看我的个头小,身高只有不到1微米,但是我的威力特别大,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我引起的,被我感染以后,患胃癌的危险也将增加2.7~12倍。
目前全球已有44亿人被我感染,而中国的感染人数居全球之首,已高达7.68亿,也就是说,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被我感染。
我不喜欢氧气,我喜欢酸性环境,所以,大家可以在胃内发现我的身影,尤其是胃黏膜组织,那是我们滋长的温床。
现在,就来讲讲我是怎么来到你们身边的。
幽门螺旋杆菌咋感染的在你们大人相亲相爱你侬我侬的时候;在孩子们 发生呕吐及生理性胃食管反流没有及时洗手的时候;在家庭、亲友、同事聚餐共用碗筷、餐具不能定期消毒 的时候;在你们便后没有及时洗手,我随着你们的手 来到门把手、桌子、笔记本电脑等地方的时候,我和我 的家族成员很可能就已经悄悄潜入到你们的胃里了,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吸烟、饮酒、生活作息不规律及 食用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浓茶、辛辣食品等)致使 胃黏膜变脆弱的人群,就是我们的最爱。
如果你经常 出现口臭、餐后嗳气、恶心、腹胀甚至腹痛、恶心呕吐 等不适症状,那真是太值得我们家族庆祝了,我们的 家族很可能又壮大了。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如何做检查虽然我们住的地方很隐蔽,但是聪明的人类还是 能轻易地找到我们。
他们从血液、粪便、口腔唾液中都 能找到我们,而最近更有一种C-13检査,特别简单 (要求检査当曰空腹,一周以上未服用过抗生素、奥美 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在体检的时候做一个吹气试 验就能发现我们的踪影。
好吧,不多说了,我承认你们人类已经找到了可 以消灭我们的武器,专科医生会用四联疗法来打压我 们,但是我们也不是吃素的,我们的聚集点还有口腔,我们可以通过口腔流入胃内,引起胃炎反复发作,这 就是有些人胃病久治不愈的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怎么回事?发表时间:2020-11-25T11:22:47.8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5期作者:汤静宝[导读] 幽门螺旋杆菌属螺菌科,是一类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由能活动的螺旋形菌体和数根带鞘鞭毛组成汤静宝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兴富医院四川阿坝州 623200幽门螺旋杆菌属螺菌科,是一类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由能活动的螺旋形菌体和数根带鞘鞭毛组成。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很常见的细菌,感染全世界近半数人口,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40%-90%,平均59%。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大多是无症状的;15~20%的感染者会发展成消化性溃疡;少于1%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癌,但是存在地区差异。
1. 幽门螺旋杆菌是什么?所谓的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是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在1982年首先发现的,还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呢[1]。
它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组织中,是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和复发性腹痛等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参与某些胃肠外疾病,如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过敏性紫癜、慢性荨麻疹等。
2.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么?是如何传播?1.经口传播: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喂养的幼儿,比非咀嚼喂养的幼儿Hp感染率要高;牙斑、唾液、粪便、反流呕吐物中可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2]。
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
共餐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建议,餐具厨具定期消毒,最好使用公筷,并减少在外就餐的机会。
经常在外就餐者被感染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因为在野外餐具、厨具、水源、食材等都有被污染的可能。
刺激性食物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粘膜,致使胃的体抗力低下,从而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的入侵,它对感染hp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潜移默化而且持久的。
2.家庭内传播:有研究表明HP阳性家庭成员的儿童Hp感染率明显高于Hp阴性家庭成员的儿童和年龄匹配的对照组儿童。
感染幽门螺杆菌,3个地方会发臭,1分钟自查
感染幽门螺杆菌,3个地方会发臭,1分钟自查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有三个地方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气味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周围人的感受。
那么,这三个地方分别是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口臭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往往会有口臭的问题。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在口腔内产生一种有臭味的碳化物,这种碳化物会随着呼吸和说话而散发出来,造成口臭。
2、屁比较臭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排的气体比较臭
3、大便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往往会有大便异常的症状,如大便稀溏、颜色变黑、有血迹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排便和肠道健康,还会导致大便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部的炎症和出血,这些血液和炎症物质会随着大便排出,经过肠道的细菌作用,产生一些有臭味的气体,如硫化氢、吲哚、硫醇等。
这些气体会随着大便散发出来,造成大便臭。
如果有以上的情况多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呼气检测确认:
- 呼气试验:这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创的检测方法,只需要吹一口气,就可以检测出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
1、注意餐具消毒和分餐,避免交叉感染
2、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保护胃黏膜
3、不要“口对口”喂饭,防止将幽门螺杆菌传给孩子
4、饭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
5、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幽门螺杆菌
6、补充肠胃型益生菌,舒克幽,抑制幽门螺杆益,改善肠道环境,提高免疫力。
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几大症状就逃不掉!
一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这几大症状就逃不掉!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本质上是一种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由于我国没有实行分餐,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据统计有50%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什么疾病?一般认为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引起腹胀、腹痛、嗳气、反酸、恶心、口臭等症状,也使患胃癌的风险增加。
然而深居胃黏膜兴风作浪的Hp,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特发性血小板性紫癜及荨麻疹等。
有研究显示在给予患者根除Hp的治疗后,这些疾病可在一定程度上意外改善或恢复。
幽门螺杆菌常见传播途径?1、口口传播:中国不注重分餐的传统饮食方式及家长保守的喂养方式,常导致病菌的相互传播。
2、恋人之间的亲吻: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
接触感染者的唾液、食用受幽门螺旋杆菌污染的食物均可造成传染。
3、打喷嚏传播:患者打喷嚏可以通过鼻腔将幽门螺旋杆菌一起排出,并且有浓重的异味,需区别于口腔炎症。
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1、首先是确认胃炎和幽门螺旋杆菌是不是非常严重,如果是没有引起你的特别重的反应,我倒是不建议使用药物进行根除治疗的,自己自行服用体恒中药樉渭丸即可。
一般每天1到2丸,一个月为一个阶段,配合丁香茶每天20克左右,效果更佳2、胃炎已经引起了身体的比较重的反应例如吃不下饭,每天夜里睡不着,胃疼或者烧痛感,这需要根除治疗胃炎以及胃粘膜糜烂和受损的部位。
3、改善和恢复胃的正常功能,常用的是三联药物或是四联药物,一般常用选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多潘立酮,养胃药樉渭丸,前面一种主要是消炎,后面两种为抗生素,主要降低和杀死幽门螺旋杆菌,最后的樉渭丸是用来降低药物的副作用的,缓解不良反应,与药物同期服用需要间隔两个小时。
一人得病,全家感染幽门螺杆菌
■吴华【摘要】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
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
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的症状;传染性;慢性疾病全球有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在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平均为50%。
幽门螺杆菌是人体内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6岁的小明在家中吃完饭午休时,肚子突然出现一阵一阵地疼,疼得小明直打滚。
医生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明明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胃部和肠道都出现了问题。
小明的妈妈说他们一家5口人,有4人先后被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医生表示,幽门螺杆菌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没有成年人的高,成年人接触的人比较多,相互传染的风险也大一些,而儿童因为年纪小,抵抗力相对比较差,多数是家族聚集性感染的。
幽门螺杆菌可以治愈,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及时到医院就诊即可。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附近的黏膜上。
并且会对胃部造成损伤,甚至还会导致胃部细胞发生癌变。
幽门螺杆菌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由于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这也就是幽门螺杆菌在我国感染率很高的首要原因。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及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大多无任何症状,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肠道平滑肌受到抑制,容易产生反酸、嗳气、胃灼热和胃气上逆。
患者会感觉胃部发胀,有气体或酸水从胃内涌上来,不断打嗝,并且胸骨后有烧灼感。
会引起胃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不良,容易出现没有食欲、食量减少的情况。
还会导致胃黏膜出现糜烂、溃疡,甚至癌变、萎缩,进而出现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
幽门螺杆菌可能你也有
幽门螺杆菌可能你也有中国因为不习惯分餐制等各种原因,感染率高达60%,具有家庭聚集性。
幽门螺杆菌,有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又名幽门螺旋菌,据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了世界范围内一半以上的人口,而在中国,因为没有采取分餐制等各种原因,感染率高达60%。
陈小兵说,人们之所以谈之色变,主要是因为它往往具有家庭聚集性,家中一人被感染了这种菌,大部分家庭成员可能都会被传染,而且如果治疗不彻底,有可能会被二次感染。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会口气重,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同时,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胃癌的一个高危致病因素。
防它,讲卫生是关键“尽量采取措施预防幽门螺杆菌,但如果一不小心被传染上,也不用太过紧张,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查包括有创性与无创性两类方法。
如果胃镜检查未发现胃有问题,只是单纯幽门螺杆菌阳性,不一定需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但如果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息肉、胃癌家族史、长期贫血等并伴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则需要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患者平时应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
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为了避免感染家人,最好采取分餐制和餐具消毒的方法。
“当然,也不要把所有的罪行都加到幽门螺杆菌的头上。
”幽门螺杆菌的大量出现,是因为整个消化系统内在的平稳受到破坏,不恢复整个消化系统的稳定,只是追求消灭幽门螺杆菌,难免舍本逐末。
【科普】一半的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
【科普】一半的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宿主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粘膜及细胞间隙,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
如果不经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很难自行痊愈,因此感染者始终是潜在传染源。
如果不慎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唾液、呕吐物等都会变为“传染源”,接吻、共用餐具、相互夹菜等便是传播渠道,家庭成员则是“最危险”的人。
近期公布的《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 年)》中,特别提出加强家庭防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
除了全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外,有些特殊人群更易感,要特别注意预防。
呕吐黑便一半的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12岁以下儿童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尤其是12 岁前,感染后可逐渐演变为萎缩性胃炎、肠化生。
相对其他家庭成员,母亲更易将幽门螺杆菌传给子女,这可能与共用餐具、共用食物、咀嚼食物喂食、亲吻等有关。
老年人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心脑血管和其他系统疾病,或长期服药,免疫力差,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
被感染后,机体因衰老而难以将其杀灭。
消化系统疾病者如果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导致胃部黏膜被破坏,抵抗力下降,患者感染率就较高,约为70%~90%.如何做一个愉快的“吃货”对于幽门螺杆菌,目前仍无有效疫苗。
一旦被感染,自愈的可能几乎没有, 必须借助药物的力量来杀灭。
为避免幽门螺杆菌扩散,家庭防控要做到三步走。
首先,定期检查防毒菌“进家”。
预防新发感染是家庭防控较为有效的策略,建议全家人行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性测试,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全家成年人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如有家庭成员已出现胃黏膜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应明确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并定期进行内镜检查。
其次,根除已存在感染。
所有成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无特殊情况,均应考虑根除治疗。
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感染 幽门螺杆菌的3个症状 有时还未必能察觉
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3个症状有时还未必能察觉据数据显示:我国超过有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一般寄生在胃部粘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会引起胃炎、溃疡等疾病。
该种杆菌可通过粪-口,口-口等途径传播,有时还可通过医源性的感染传播。
而据世界胃肠组织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中国恰好又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其感染率可高达59%,将近7亿人感染。
这就意味着:身边每5个人中,就有3人感染幽门螺杆菌。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有哪些症状?事实上,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实并没有明显症状。
随着病情逐渐加重,患者或多会出现这些异常症状:第一、口臭该种杆菌进入人体之后,会损害胃黏膜,导致胃部功能下降,出现胃酸反流以及烧心等情况。
这些情况会影响食物的消化跟吸收,导致食物堆积在肠道内无法排出,产生难闻的气味,而这种气味就会通过呼吸作用从口鼻等部位散发出去。
因此,若是平时经常刷牙,没有口腔类的疾病,也经常出现口臭的情况,那么就要警惕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
第二、胃痛该种杆菌进入人体之后,会寄生在胃部,使得胃黏膜受损,引起局部炎症。
而局部炎症就会刺激胃部,使得胃部出现疼痛的症状。
另外,若该种杆菌持续性地感染,就可能会引起胃溃疡。
溃疡没有得到及时的修复时,胃部的病情就会持续恶化,诱发癌症。
因此,胃部疼痛的时候,一定要去进行幽门螺杆菌方面的检查。
第三、食欲不振该种杆菌进入人体之后,会引起胃部病变,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影响食物的消化跟吸收。
当食物难以消化,长期堆积在胃部时,患者就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
因此,经常食欲不振时,一定要考虑幽门螺杆菌感染,患上该病的可能。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胃胀气。
这种胀气也跟该种杆菌进入体内,损害胃部,导致胃部功能下降,食物难以消化吸收有关。
怎么样才能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幽门螺杆菌,大多数都会采取组织学、细菌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分子生物学、直接涂片等多方面的检查。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多人在自己体检报告上发现“幽门螺杆菌”时,认为“感觉没什么症状”继而选择了对这项指标置之不理。
然而,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引发很多疾病,千万不能忽视!1、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长期存活于胃部强酸环境下的细菌,它的感染范围非常广。
我们的胃一直在持续分泌胃酸,它可以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同时帮助消化食物。
但幽门螺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生氨来中和胃酸,为自己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成为长期寄生在人类胃部的致病菌。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
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59%,将近7亿人感染。
有报告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90%以上十二指肠溃疡和70%~80%胃溃疡的病因,危害不容小觑。
幽门螺杆菌可提高6倍非贲门胃癌和3倍贲门胃癌的罹患风险性。
结合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幽门螺杆菌导致我国每年约34万例胃癌新发病例。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得到永久治愈,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2、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受影响的可能是全家人,尤其是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播。
由于在患者的唾液、粪便、呕吐物中都能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意味着平时使用的餐具、马桶甚至食物和水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然而即使感染幽门螺杆菌,也有约70%的人没有明显不适。
即使主动就医也是因为出现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的相关症状。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身体明显有以下这些症状就要格外留心,它有可能提示着我们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可能性:恶心,纳差(食量减小),反酸,烧心,嗳气(打嗝),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口腔异味等。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式大致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
侵入性检测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等。
而最常见的非侵入检测方法是C13和C14呼气试验,它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准确率可达95%以上,不仅没有交叉感染的风险,且方便快捷,只需要吹两次气就可以完成检测。
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分析报告
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主要通过口腔-口腔传播,存在于胃黏膜内,是导致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腺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据统计,全球约有50%的人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本报告对我国全国范围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NHC)及相关医疗机构公开发布的数据,数据时间范围为2015年至2020年。
三、病例分析3.1 感染人数及感染率2015年至2020年间,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5年感染人数约为6.5亿人,感染率为48.7%;2020年感染人数约为6亿人,感染率为45.2%。
感染人数下降约8000万人,感染率下降约3.5个百分点。
3.2 地区分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
北方地区感染率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其中,东北地区感染率最高,达到55.1%;其次为华北地区,感染率为53.3%;华东地区感染率最低,为40.2%。
3.3 性别与年龄分布男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高于女性,感染率差距约为5个百分点。
在不同年龄段中,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其中,6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最高,达到51.8%。
3.4 城乡分布农村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地区,感染率差距约为10个百分点。
这可能与农村地区的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
四、防控策略与建议根据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以下为几点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
2. 提高医疗机构检测能力,推广无创检测技术,便于早期发现感染患者。
3. 实施规范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治疗方案可采用铋剂四联疗法、铋剂七联疗法等。
幽门螺旋杆菌:据说全国有一半人感染过它!
幽门螺旋杆菌如何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最主要的传染途径就是口-口传播,或 粪-口传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和可能被污染的水源是传 染源。但接触传染源后是否被感染,与个人的体质与免疫 力有关。
会导致哪些胃病?
●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最密切的胃病就是消化性溃 疡,如十二指肠溃疡,80%~90%的人都能查出有幽门螺旋杆 菌感染。
文·王小猫(听健工作室) 编辑·杨洋 图·123RF
May 22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一种螺旋型、微需氧(就是只要一点点氧就能活下 来)以及对生长环境非常苛刻的细菌,是唯一在胃内可以存活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携 带,但它是一种可传染的致病菌。1983年由澳大利亚二位科学家马希尔和沃伦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 的,两位科学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 A表l明l,在Ri清g除hHtps后,R近e8s0e%的rv低e度d恶.性MALT胃淋巴瘤病人可
获得完全缓解。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得胃癌了吗?
有不少人在体检中被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拿到 报告单的一刻,许多人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我是不是 胃癌的高危人群?不立即根治我会不会很快得胃癌啊?”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到目前来讲,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同样是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的是急性炎症反应,有的是溃疡症 状,也有的引发胃癌,或MALT胃淋巴瘤,可也有的人没有 任何变化,所以需要进一步的去进行研究。
但如果患者除了幽门杆菌感染同时还有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或者有异型增生,那么罹患胃癌的概率就增高了 许多,这样的患者就必须进行杀菌治疗。
而幽门螺旋杆菌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包括有创和无创两 种手段,检测值越高,说明幽门螺旋杆菌越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感染40亿人的一级致癌物作者:田野来源:《环境与生活》 2019年第2期异“菌”突起扫荡40多亿人人的胃有两个口,入口叫贲门,出口就叫幽门。
幽门是胃通往十二指肠的过渡部分。
有一种细菌专门生长在这儿,就叫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弯曲状、末端钝圆、单级多鞭毛、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最爱生长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和胃黏液底层,在胃窦部数量最多,胃体和胃底较少。
它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在人胃脏中生存的微生物。
幽门螺杆菌堪比细菌界的老鼠和蟑螂,已经在全球40多亿人的胃中安了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感染比例高达80% ~ 90%,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从2002年1月~ 2004年6月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总感染率达56.22%,其中西藏地区的更高,达84.62%。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地域差异很大。
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对高,但发达国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却在迅速下降。
但发达国家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其他人群要高得多。
因此卫生界普遍认为,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幽门螺杆菌能不能成气候的关键因素。
以身试“毒”发现此菌说起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亚病理学家罗宾·沃伦(Robin Warren)和临床微生物学教授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
1979年,罗宾·沃伦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怀疑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1981年,巴里·马歇尔与沃伦合作研究,证实了这种怀疑。
他们还发现,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也都有这种细菌。
1982年,他们提出了“胃溃疡与胃癌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假说,但起初遭到其他学者和医生嘲笑。
身体有这六大症状,已经感染上了幽门螺杆菌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几大特征1胸口隐隐疼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2饮食减少,常感觉恶心、呕吐、体重减轻,有乏力、贫血等表现;3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4胃痛、胃胀、胃酸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5肚子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6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生活中如何防治幽门螺旋杆菌?①避免群集性感染预防幽门螺杆菌,应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
据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
另外,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家人感染的相关工作。
②口腔健康须保持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好呢?据获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
这对以后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垫定了相应的预防根基。
③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
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喝生水,不宜生吃等。
④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专家提醒,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
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尽量利用高温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柜的高温杀毒就达到125℃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适合大部分的餐具。
⑤补充适量抗幽益生菌舒克幽岩藻多糖以及四种专利菌株可以有效调理肠胃道菌群环境平衡,抑制和排出幽门螺杆菌,做为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之一。
10人中4人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0人中4人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我们单位今年体检,很多人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是否需要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到底有何危害,好治吗?”……
最近一段时间,后台收到不少有关提问。
昨天,就众多读者关心的这些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广州大学附属医院相关专家。
“不用太担心,不是每一个感染者都需要治疗的。
”广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在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为40%左右。
也就是说,10人中会有4人感染这种菌,但其中一半人不需要干预。
还说,目前,很多单位在体检中将碳13这一项纳入到了体检项目,也因为此,幽门螺旋杆菌逐渐进入到了读者视野中。
目前,临床上认为,90%以上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
“此项检测的准确率为95%。
不过,也有5%的人,虽然检测结果显示是阳性,但
其实是假阳性。
”医生说,如果查出碳13阳性,同时本身也有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或者家族里有胃癌病人,那么建议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这种病好治吗?“好治。
”医生说,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四联治疗+卫乐舒益生菌制剂,也就是吃四种药:两种抗菌素,一种胃酸抑制剂,一种铋剂。
加一个益生菌制剂。
也可以单独服用卫乐舒益生菌制剂一个疗程是10至14天,治愈率可达到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5成人感染这种“超级细菌”,快查查你有没有!
——患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有口臭,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那么,大家就要注意啦——你很大可能感染了这种“超级细菌”,赶紧去查一查有没有受到感染!
是的!没错,这种“超级细菌”就是闻名全球的“幽门螺杆菌(Hp)”!如今,全世界约有66%的人带有此菌。
在中国的感染年龄来说,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也就是说,2个人中就有1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然而临床根除率却低于65%,形势非常严峻。
说实话,幽门螺杆菌早在五千年前,人类就已经感染了,今天,就为大家来讲讲我们人类的“老朋友”幽门螺杆菌的前世今生——在1999年,两位德国探险家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具被天然冰封了约五千年的“冰人奥茨”木乃伊。
为了研究他的饮食习惯,
科学家解剖了他的胃一探究竟:除了最后一餐食物的残渣外,胃里还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真正发现幽门螺杆菌,则是近现代。
1979年,澳大利亚病理学医生Robin Warren,在一位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样本中,发现了一种弯弯的细菌,在这种细菌出现的地方,附近总是有炎症。
后来,到了1984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尼尔·诺克斯,拿起一大杯含大量幽螺菌的培养液就喝。
几天后,他开始腹痛呕吐,5天后,他清晨被痛醒。
10天后胃镜证实了胃炎和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为了嘉奖这两位科学家“以身试菌”的精神,2005年,他们两人同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敕封“超级细菌”殊荣
荣获“诺奖”的幽门螺杆菌,它是革兰氏阴性菌家族的一员,而它似乎也成为了家族的“荣耀”。
“荣耀”一:易传播性,感染性强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非常广泛,感染性强。
它可以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在水中可以存活。
也可以通过唾液、飞沫等传播感染,可谓是“一人得病,传染全家”。
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荣耀”二:易变异性
幽门螺杆菌在漫长演化中,会与其他菌种杂交,从而衍生出了许多遗传变异,以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胃酸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快乐的存活。
此外,高度的变异,还使得幽门螺杆菌种类众多,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也让疫苗的研制难上加难。
老胃病、胃癌的“幕后元凶”
2017年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12种急需新型抗生素的、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幽门螺杆菌赫然在列。
更使人害怕的是,这种易感染,难治疗的幽门螺杆菌,一旦感染会引起胃炎、消
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不良后果竟与胃癌有联系。
幽门螺杆菌在进入身体后,却主要在胃黏膜里安家。
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胃黏膜的炎症,对胃内壁造成破坏,这时候胃酸趁虚而入,腐蚀胃组织,就出现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等问题。
此外,胃黏膜组织反复遭到快速修复和破坏,可能会让组织细胞不堪重负,甚至出现“癌变”,这也是近年来科学家们总说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联系的原因。
而想要对抗这种“超级细菌”,我们通常要用一种复杂的方法。
怎样检查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在长沙慈济胃肠医院临床中已被广泛推广应用的检查方法就是14C(碳14)呼气试验法。
14C呼气试验具有无痛、无创、快速简便、无交叉感染的优点,准确率达95%以上。
但该检测方法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12岁以下儿童,这些人群建议采用碳13呼气试验,原理和准确度没有多大差别。
患了幽门螺杆菌怎么办?该怎么治疗?
目前,在长沙慈济胃肠医院采用的是四联疗法,这种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即2种抗生素+1种铋剂+1种抑酸剂,口服,2次/天,14天一个疗程即可治好。
▪抗生素:用来杀死体内的幽门螺杆菌。
医生一般会根据细菌检验结果,选择菌株较为敏感的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期彻底杀灭幽门螺杆菌。
▪质子泵抑制药,用于减少胃酸含量。
▪铋剂,用于胃黏膜保护和抗微生物活性。
治疗幽门螺杆菌,更有效的是预防!
由于幽门螺杆菌这种“超级细菌”具有的特性,即便是现在杀死了它,也有可能会被再次感染并引起不可预知的疾病。
因此,彻底杀死幽门螺杆菌并不在治疗方法,而是在于预防,早查早治疗,也好早防治!
1、做好个人卫生:
据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3年。
因此,平时要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保持口腔环境健康。
2、定期检查:
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不要等到发现有了胃部不舒服的
症状才去做检查。
3、采取分餐制:
共餐时,建议使用公勺公筷,采取分餐制,减少传染的可能性。
4、家人同查同治:
若是一个人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全家也要一起接受检查和治疗,避免群集性感染。
为了避免幽门螺杆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我们应当形成“早检查、早防治、早防护”三位一体的防治模式,才能将它阻断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