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危重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患者转运制度医院患者转运制度一般患者转运:1.经治医师评估后确定转运方式。
2.如果患者能够行走或使用轮椅进行转运,则由其陪护亲属负责;如果患者需要使用平车或病床进行转运,则由经治医师指定两名工作人员实施。
3.在患者责任护士以外的工作人员进行转运前,需要提前通知责任护士。
4.如果患者病情需要护士陪同转运,则由经治医师下达医嘱。
5.如果患者需要前往其他科室进行检查,则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和护送人员到来前负责该患者的安全。
6.如果需要院外转运,则需要得到患者或其陪护亲属的知情同意,并经过经治医师下达医嘱。
危急重症患者转运:1.转运评估:1)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需要进行积极抢救和实施复苏等综合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才能进行转运。
2) 在转运前,经治医师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分析并发症,并确定转运设备及抢救药品。
3) 对于危重患者及存在危及生命风险患者,经治医师需要向患者或陪护亲属说明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理解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转运协调:在转运前需要协调相关部门,预留途经电梯,并告知接收科室患者姓名、性别、诊断、特殊准备物品。
对于辅助检查,需要提前告知患者或陪护亲属进行预约。
3.转运准备:1) 需要做好患者和陪护亲属的解释工作,并交代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急诊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焦虑疼痛程度,并酌情应用镇静药物。
2) 根据患者病情准备转运工具和急救药品。
急救转运采用轻便灵活、清洁舒适多功能摇床。
转运人员需要熟悉转运治疗护理措施,核对转运药品、物品,并掌握患者身体心理状况。
3) 对于昏迷患者,需要确保气道通畅,并携带口咽通气管、人工呼吸气囊、气管插管用物及抢救盒。
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需要检查人工气道固定,并必要时加固原有固定防止滑脱。
对于严重脑外伤患者,需要吸净痰液,控制烦躁,体位得当,妥善约束加护栏防止意外摔伤。
对于休克患者,需要建立两组以上静脉通道,以静脉留置针为宜。
危重患者转运和抢救制度
危重患者转运和抢救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危重患者能够在转运和抢救过程中得到及时、科学、安全的医疗服务,本医院特订立了本制度,以规范危重患者的转运和抢救工作。
2. 转运流程2.1 患者评估在转运开始之前,医务人员应进行患者评估工作,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的病情稳定性、转运距离、转运途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等。
2.2 转运准备2.2.1 医务人员配备转运过程中必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构成,包含至少一名具有急救经验的医生、一名护士以及一名司机。
2.2.2 转运设备确保转运车辆配备齐全、功能正常,包含急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并保持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检修。
2.3 转运过程2.3.1 护送方案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包含但不限于陆路转运、空中转运(直升机、飞机)、水上转运等。
在选择转运方式时,需考虑患者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与亲属协商充分沟通。
2.3.2 护送过程中的护理在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紧密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适时的监护和护理措施,包含但不限于输液、氧气供应、疼痛掌控等。
2.3.3 转运记录医务人员应认真记录患者的转运过程,包含转运前的病情评估、转运中的监护和护理过程、转运后的处理措施等,确保后续医疗人员能及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3. 抢救流程3.1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危重患者,医疗人员应快速反应,并立刻启动抢救流程。
确保医务人员具备充分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快速准确地推断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2 协同合作抢救工作需要医务人员的紧密协作和搭配,依照分工合作的原则,做好各项抢救任务。
医生应引导并统筹整个抢救过程,护士应供应全方位的护理支持,确保抢救过程顺利进行。
3.3 抢救设备抢救过程中的设备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随时准备使用。
医院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抢救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3.4 抢救记录医务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抢救过程,包含抢救前的病情评估、抢救措施和药物使用、患者反应等。
危重患者转运制度
危重患者转运制度危重患者转运制度,是指在危重患者需要转移时,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将患者从一个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的过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地到达并接受合适的医疗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转运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首先,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包括在何种情况下需要转运患者、转运前的准备工作、转运中的操作步骤和转运后的处理等。
这些规范和流程必须由专业的医疗团队参与制定,并经过试运行和不断改进,以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其次,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建立严格的人员要求。
转运团队必须由专业的医护人员组成,包括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
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能力,熟悉危重患者的监护和治疗原则,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三,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药品。
转运车辆必须具备稳定的车况和合适的设备,如监护仪、呼吸机等。
同时,转运团队必须携带必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应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急性病情。
最后,危重患者转运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
医疗机构之间必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及时提供有关患者的相关信息和医疗记录。
转运团队与接收医疗机构的专业团队也必须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转运方案,并确保转运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此外,危重患者转运制度必须注重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转运流程的评估和改进,加强对转运团队成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转运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分析机制,以及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危重患者转运制度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医疗机构、专业团队和各级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转运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XXXX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的重要平台,在院内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成功转运对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鉴于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且常常依赖生命支持手段及转运难度大等特点,因此亟需规范并优化院内转运流程,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
根据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以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本共识协作组制定了“降阶梯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以保证转运安全。
一、基本概念危重症患者:在原有(或没有)基础病前提下,由于某一或某些原因造成危及患者生命,器官功能短暂或较长期发生紧急病理生理障碍,需要进行紧急和持续有效的气道管理,呼吸、循环等生命支持手段的患者。
院内转运:在同一医疗单位不同医疗区域之间的转运称为院内转运,安全转运是为了达到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期改善预后。
分级转运:根据患者的病情特征及临床实践等情况,从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及转运时间六方面进行评估,确定转运的分级及所需配备的人员和装备,以实现资源优化、安全转运。
二、院内转运特点①病情危急、变化快,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②病情危重,需要多种生命支持手段;③病情紧急,评估时间有限,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④转运工作繁杂且风险大,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增多。
因此,必须制定适合急诊危重症患者自身特点的院内转运方案。
首先对急诊院内转运危重症患者充分评估病情,实施降阶梯预案,优化分级,实现最佳路径,并在转运过程中动态评估以充分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三、危重患者分级转运原则1、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的最高风险,按相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的准备,并选用充分有效的应对手段,以保证患者转运安全。
2、充分评估转运评估是转运过程中的重要举措,充分评估有利于:①准确了解转运风险;②确定可行转运方案;③合理选择风险应对措施。
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转运工作,确保危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抢救和安全转运,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生命的救治成功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院内发生的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工作。
三、责任与权限1.医院管理负责人负责订立和修订本制度,监督全院各科室的执行情况。
2.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和实施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并保证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
3.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依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工作。
四、危重患者抢救管理1.快速反应:收到危重患者报警后,各科室应快速启动危重患者抢救预案,准备相应设备和药品。
2.抢救队伍的组建:每个科室应指定专业抢救队伍,包含医生、护士、急救人员等,确保抢救队伍的敏捷配备和高效运作。
3.抢救设备的准备:各科室应配备必需的抢救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可用性。
4.抢救药品的储备:各科室应依照患者抢救需求,储备常用抢救药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新药品的有效期限。
五、危重患者转运管理1.转运评估:在决议转运前,应进行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治疗措施、转运距离及交通工具选择等方面的考虑。
2.转运准备:在转运前,必需确保患者病情稳定、转运目的地已做好接诊准备、转运设备和药品已准备齐全,并与转运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3.转运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转运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稳定。
4.转运交接:在到达目的地时,应与目的地医院的医疗团队进行交接,并供应患者的转运记录、医嘱等相关资料。
六、培训与演练1.培训计划:医院应定期组织抢救技术培训,包含基础抢救和特殊患者的抢救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抢救水平。
2.演练计划:医院应订立抢救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抢救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本领和团队协作本领。
七、质量掌控与监督1.质量掌控:医院应建立危重患者抢救与转运的质量掌控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和矫正问题。
危重患者交接转运制度
危重患者交接转运制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危重患者交接转运制度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是院前急救医疗实践中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运输过程,更是一个监护、治疗的过程,包括所有患者从原来病区通过平车、轮椅等转运到其他病区。
为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重患者转运的内容(一)规范患者转运制度安全转运原则:要确认转运的必要性,转运前充分的评价,并做好必要的准备,确保患者安全。
1、全面检查和评估病情;2、有经验的医护人员;3、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4、稳定病情、全面检测;5、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
(二)转运前权衡与意外评估1、工作人员在转运患者前(包括患者去其他科室检查),须先通知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
2、主管医生需对患者潜在的危险与运送的风险做出医疗判断,并由上级医生对患者转运的可行性做出评估和批准。
3、综合评估需转运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呼吸情况、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充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责任护士在患者转运前确保患者各项指标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平稳后方可转运,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患者情况的记录。
5、转运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准备好转运途中所需的仪器与药物并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
6、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对该患者安全负责。
(三)转运前协调与沟通1、转运前应与接受部门联系并充分交流,根据病情通知接收部门准备各种仪器和抢救药物及预计到达的时间,一切就绪后方可转出,以免耽误病情。
2、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协调:电梯、门卫、急救箱、转运路线、途径等。
(四)负责转运危重患者的医护人员要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熟悉患者的病情、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医嘱执行情况等。
(五)转运的实施与监测1、实施:①体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查看体位是否合适、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工作妥当后才可转运;②安全处理:正确搬运患者,上好护栏,适当约束,应注意保护患者肢体,运作要求平稳;③运送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运送途中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在医院内,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环节,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疗效果。
一个良好的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对于医院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医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目的、患者选择、转运流程、转运人员及装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重症患者转运的定义危重症患者转运是指在医院内,将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转运的患者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或到另一家医院,以获得更专业和及时的治疗。
二、危重症患者转运的目的1. 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一旦出现意外,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转运,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 提高医疗质量。
在更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风险。
3. 缓解急重症患者集中的医疗资源。
通过转运,能够将不同病情的患者分流到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避免资源过分集中导致医疗供给不足的情况发生。
三、危重症患者的选择1. 病情危重。
必须明确诊断的病情危重患者,如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急性发展的患者等。
2. 需要立即转运。
病情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急救、治疗的患者。
3. 医疗资源不足。
在当前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有效救治的患者。
四、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1. 评估患者病情。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转运,并确定转运的紧急程度。
2. 患者准备。
负责转运的医护人员需要准备好转运所需的设备、药品等,确保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
3. 通知接收单位。
在确定患者需要转运之后,需要及时联系接收单位,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转运计划。
4. 转运过程。
将患者从原来的病房转移到车辆中,负责护送患者的医护人员需要全程监护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病情变化。
5. 接收患者。
到达接收单位后,将患者转交给接收单位的医护人员,并详细汇报患者病情及转运过程。
五、转运人员及装备1. 转运人员。
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包括医生、护士等。
医院内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
医院内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1 Women and Children ’s Hospital1.目的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安全、快速、有效转运,保障患者安全。
2.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
3.定义无。
4.内容4.1 转运条件:危重患者均应经积极抢救复苏等综合治疗后,待病情相对稳定,达到以下转运条件方可转运。
4.1.1 原发病有效控制如恶性心律失常控制、低血容量纠正、活动性出血控制、骨折颈托或夹板固定、癫痫控制等。
4.1.2 呼吸功能在转运吸氧条件下或转运呼吸机维持下满足;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 ,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
4.1.3 循环基本稳定[收缩压(SBP )≥90mmHg ,平均动 文件名称 医院内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版本号 2016-10-A 文件编号 QFE/JCI-M-2016-037总页数 共2页 制定部门 医务科 生效日期脉压(MAP)≥65mmHg]。
4.1.4 转运前病情记录在病历中。
4.2 转运前评估:在转运之前接诊医师应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例如患者目前状态、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转运途中可能需要的设备及抢救药品等。
4.3 知情同意:4.3.1 院内转运可能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及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4.3.2 对于危重患者及存在高风险的患者,应该充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检查或治疗的必要性及转运风险,征得患者或家属的理解同意,必要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4.4 转运前协调与沟通;4.4.1 转运前必须协调好相关部门,包括目的地科室、途径各关口(如电梯、门卫等)。
4.4.2 通知要被转往的科室,告知患者的性别、主要诊断及需要特殊准备的物品,以便于对方科室能够有计划的接诊患者。
4.4.3 如需行辅助检查,转运护士电话告知医技科室,确保患者到达检查室后及时检查。
4.5 转运前患者准备:4.5.1 主动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交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意外,使患者有安全感。
危重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一、患者转运需专人陪同,危重患者转运由医务人员陪同。
二、危重患者转运前,护士应进行充分评估和检查,做好转运途中所需物品、药品、氧气枕(筒)、仪器设备等准备。
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听取患者的主诉。
四、携带各种仪器设备(如监护仪、注射泵、氧气枕、呼吸机等)转运时,应保证仪器设备安全使用。
五、输液患者应保持输液通畅,并观察输液滴数。
六、各种引流管患者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观察引流情况,防止滑脱。
七、转运全过程应拉起床护栏,推床平稳,防止坠床等,以保障转运安全。
八、在转运途中发现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配台医生立即给予紧急救治,必要时立即将患者送入途中最近的医疗单元实施急救。
及时通知病房护士长和主管医师。
九、转运过程中保护患者隐私,注意保暖。
危重患者的转运制度
危重患者的转运制度
目的:为确保危重病人转运安全,加强对危重病人转运管理。
范围:临床相关科室有转运需求的危重病人。
内容:
1.转运下列患者时要按本规定进行转运。
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改变、抽搐、气管内插管、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律及呼吸方面药物。
2.医生应评估患者病情,以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转运;如出现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气管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极其不稳定,但未使用药物者严禁转运。
3.必须转运的患者按需要做好下列准备:
3.1氧气枕,必要时携带便携式氧气筒;
3.2开通留置的静脉通路;对于大出血患者,应保持两路以上的静脉通路;3.3携带充电监护仪,保证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
3.4携带充电微泵,以保证血管活性药物连续给药;
3.5简易人工呼吸器;
3.6必要的急救药品。
4.电话通知转入科室,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5.病情需要时由医生一起转运。
6.转运过程及患者做检查时,医护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完成所有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7.与转入科室做好交接,并记录。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医院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一、背景与意义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危急且需要大量治疗干预的患者,常常需要立即转运至更高级别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由于转运过程中可能遭受二次伤害,因此建立安全的转运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转运准备、人员配置、装备要求、转运风险评估与防范、转移路径选择等方面探讨医院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二、转运准备在转运准备方面,医院应制定专门的转运准备制度,确保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可以迅速高效地进行。
具体包括:1.准备人员:确保医护人员的转运培训和技能储备,要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转运操作能力。
2.转运装备:确保有配备先进的监护仪器和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3.制定转运操作规程:规范转运过程,包括准备患者资料、检查转运设备、检查氧气和药品的供应等。
三、转运人员配置在进行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人员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不仅需要合理的搭配医护人员,还需要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协调配合。
具体配置原则如下:1.医学指导人员:由具备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负责对转运过程进行调度和指导,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
2.主治医生:对患者的转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负责制定转运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3.护理人员: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和紧急处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药物和设备支持。
4.辅助人员:包括司机、安保人员和护士助理等,负责患者转运途中的安全保障和患者生活照料。
四、转运装备要求为了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转运,转运装备的选择和配置要求不可忽视。
具体要求如下:1.转运车辆:应该具备良好的行驶性能和舒适性,能够保证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平稳和安全。
2.转运床位:床位应具有带滑轮的床头、固定带和安全侧栏等,可以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便于操作和监护。
3.监护设备:包括先进的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等,以满足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及时监测和紧急救治需求。
4.药品与物资:携带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生活物资,以确保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治疗和维护。
急危重患者转运制度
医疗服务站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一、转运范围
医务人员应及时、全面、正确评估病伤情,凡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安全转运患者:
一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
二各类创伤、休克;
三不明原因抽搐;
四突发性精神、意识及行为变化;
五不明原因发热T>39℃;
六中度以上急性腹泻;
七急性呼衰、心衰;
八各类毒虫、蜂类及蛇类动物蛰伤、咬伤;
九急性胸、腹疼痛;
十其他危重患者.
二、转运处置流程
一转运前评估及处置:
1转运前医师应充分评估患者转运可行性,向其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各项风险因素,当取得有效沟通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转诊;
2由医疗站负责人及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做好患者的各项接收准备,并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主要就诊情况向医疗部报告;
二转运中评估及处置:
1转运途中,应安排2名医护人员陪同,携带必要的抢救仪器、物品和药品.医护人员应持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关注各种
仪器运行是否良好;
2转运过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可向医疗部报告请求支援,并在抢救结束后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三转运后评估及处置:
转运到达后,随车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与医院接班医护人员做好各项交接工作,清点随车物品、药品,完成相关交接记录.。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制度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制度一、引言急诊科是医院中非常关键的部门之一,负责救治急性病、创伤等危重病患者。
然而,在急诊科内发生的危重病患者需要转运至其他科室时,正确的转运管理制度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完善的急诊科危重症患者转运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三、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情评估、生命体征监测、病史采集等。
确定转运目的地科室,并与其联系,了解接收条件和准备工作。
协调患者家属,解释转运的必要性和风险,并获得其同意。
四、转运流程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并启动转运流程。
准备转运所需的装备和药物,包括氧气瓶、监护仪、急救药品等。
制定详细的转运计划,包括转运路线、时间安排、转运人员等。
确保转运过程中有足够的人员参与和配备。
在转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急性突发状况。
按照转运计划,将患者安全地转运至目的地科室。
转运过程中需要专人陪护,保证患者的稳定和安全。
到达目的地科室后,及时向接收医护人员交接,将患者重新接收并安置在相应的床位上。
五、转运安全措施转运人员须熟悉急诊科危重症患者的常见病情、病因和处理方法,能够及时处理急性病情变化。
转运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转运装备和药物需定期检查和补充,确保完好可用。
转运过程中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汇报和反馈转运情况。
转运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和医疗纠纷需及时处理和报告,做好相关记录和调查。
六、转运后的工作目的地科室接收患者后,应立即进行入院评估,制订治疗计划,并及时汇报急诊科,反馈患者的转运情况和入院情况。
目的地科室应做好对患者的定期随访和复查工作,及时咨询急诊科以了解患者的疗效和病情变化。
急诊科应建立完善的转运后追踪和病例讨论制度,总结转运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转运的质量和效果。
七、转运管理的责任分工急诊科:负责发起转运请求,进行患者评估和转运计划制定,并安排转运人员。
急救转运工作制度范本
急救转运工作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救转运工作,提高急救转运效率,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救转运工作应遵循迅速、安全、准确、温馨的原则,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急救转运服务质量。
第三条急救转运工作范围包括医院内部转运和院外转运,涵盖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临床科室。
第四条所有从事急救转运工作的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急救转运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成立急救转运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急救转运工作政策、规划和发展战略,解决急救转运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急诊科设立急救转运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急救转运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急救转运管理办公室设在急诊科。
第七条各临床科室应设立急救转运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急救转运工作。
急救转运小组成员应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急救转运流程第八条院外转运1. 接收急救电话后,急诊科立即指派救护车前往现场。
2. 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现场评估,制定初步救治方案。
3. 医护人员与家属或现场负责人沟通,了解患者病史和过敏史等。
4. 患者被抬上救护车后,医护人员继续进行途中救治,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5. 救护车返回医院后,医护人员将患者送至急诊科或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
第九条医院内部转运1. 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运。
2. 医生填写《急救转运申请单》,注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
3. 护士根据申请单准备急救物品和设备,并与医生沟通确认。
4. 医护人员共同将患者抬上急救车,确保患者安全。
5. 急救车到达目的地后,医护人员将患者抬入病房或手术室,继续进行救治。
四、急救转运要求第十条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
危重患者转运与管理制度
危重患者转运与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和有效管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医院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危重患者的转运和管理工作。
2.危重患者包含但不限于重症监护患者、危重抢救患者等。
第二章危重患者转运流程第三条转运准备1.危重患者转运应由医院派遣专业护士或医护团队进行。
2.转运前,医护团队必需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结果、特殊需求以及不安全因素,并订立相应的转运计划。
3.转运前,必需核实并准备好所需的转运设备、药品、急救箱等物品。
第四条转运手续1.转运前,必需填写转运申请表,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转运目的地等内容。
2.转运申请表必需由患者家属或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3.转运申请表送交医院行政部门备案,并得到行政部门的书面批准。
第五条转运过程1.转运过程中,医护团队必需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告知患者的病情、转运布置和目的地的医疗条件等信息。
2.医护团队必需严格依照转运计划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转运过程中,必需时可以依据患者病情调整转运速度和终点医疗机构。
第六条接收方搭配1.转运期间,接收方医疗机构必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含准备接收病床和相关医疗设备等。
2.接收方医护人员必需搭配转运方医护团队的工作,确保顺利进行危重患者的接收并供应必需的医疗救治。
第七条转运记录和评估1.转运过程中,医护团队必需认真记录转运过程中的各项情况,包含患者病情变动、使用的药物和医疗设备等。
2.转运结束后,必需对转运过程进行评估,总结转运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危重患者管理第八条病情评估1.对于每位危重患者,医院必需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含体格检查、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病情评估结果必需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由负责医师签字确认。
第九条治疗方案订立1.依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医院必需订立认真的治疗方案,包含药物使用、手术布置等。
120急救转运制度
120急救转运制度120急救转运制度是指在急危重病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通过拨打120急救电话,由专业医疗救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并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的一套完整的救护体系。
该制度的建立旨在提供高效、快速、专业的急救服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患的伤亡和后遗症。
一、急救转运流程1. 患者发现急危重病情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接警员提供详细的病情信息和现场地址。
2. 接警员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评估病情的紧急程度,并将信息转达给急救中心。
3. 急救中心根据病情的紧急程度,调度最近的急救车前往现场。
4. 急救车到达现场后,医疗救护人员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氧气吸入等。
5. 在现场急救完成后,医疗救护人员将患者转运至最适合的医疗机构,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治疗。
二、急救转运人员要求1. 医疗救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急救技能、病情评估、心肺复苏等。
2. 医疗救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能够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
3. 医疗救护人员应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疗人员协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救治。
4. 医疗救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三、急救转运设备要求1. 急救车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除颤器、呼吸机、监护仪等,以应对各种急危重病情。
2. 急救车应具备良好的携带和固定设备的能力,确保设备在行驶过程中不会受到损坏。
3. 急救车应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复杂的道路和气候条件下进行转运。
四、急救转运制度的优势1. 提供快速的急救服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2. 专业的医疗救护人员能够在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3. 急救转运制度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急危重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4. 急救转运制度能够提供全天候的急救服务,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够及时响应患者的求助。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
患者安全转运管理规章制度5篇住院病人安全转运制度(一)出、入院病人的护送1. 住院登记处应派专人陪送新入院病人到科室,对行动不便或病情较重的病人,使用安全的方法,如轮椅、车床等送至病房,必要时由医护人员护送。
2. 急诊科病情危重的病人经抢救后需住院时,应提前通知住院登记处和病区值班人员作好准备,并由急诊科医护人员直接护送至病房,入院手续由家属或医护人员补办。
3. 病人康复出院时,医护人员应送病人至电梯口,病情需要时应送至医院大门口。
(二)手术病人运送1. 凡手术病人由医护人员负责接送。
不能行走及给予麻醉前用药的手术病人,应用平车接送。
重危病人须有经(主)治医师陪送。
2. 接送病人出入时应注意保护病人,防止碰伤,移动病人到手术台或平车,须锁住刹车或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滑动,搬动病人时应轻巧稳妥。
3. 病人(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伤。
4. 手术完毕,病人由经(主)管麻醉医师及手术医师护送回病房,护送途中注意保暖及输液通畅情况。
5. 手术室经常检查平车、担架有无损坏,防止接送时摔伤病人。
(三)检查、治疗及转科病人运送1. 住院病人在院内做各种检查或治疗时,护士应正确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活动自理能力,选择安全的运送方式。
一般情况下通知工人护送,病情不稳定或重危病人须由医生或护士陪送。
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危重或行走困难者,应用平车或轮椅运送。
2. 转科病人,由转出科室责任护士和工人携带全部病案陪送病人前往转入科室。
3. 护送病人接受外院的检查和治疗时,一律用医院派车运送,必要时由医务人员陪同,并备好急救药品及氧气。
一般病人安全转运交接制度一、一般患者如需要检查、手术、转科时,护士应迅速对患者作出病情评估,以确定护送需要的物品及护送人员。
评估项目包括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一般情况、用药情况、皮肤情况、置管情况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做好护送时物品和人员的准备。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1转运前准备(1)患者转运前评估准备1)病情经会诊科室评估病情、病种符合,同意转科并联系好床位,转运前评估患者行为能力,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等是风险,具体内容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病人转运病情评估及交接单》,确定患者的转运方式及是否医务人员陪同,准备转运仪器、设备、药品。
2)急危重住院患者经评估,需实施必要性医学检查时,告知病人或家属风险同意后,提前预约,准确告知病人检查前特殊准备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3)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条件评估判定①转运存在风险,当评估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转运。
②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有效气道开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
③需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视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
④评估患者转运分级I、II级必须有医护人员同时护送。
(2)知情同意1)转运前告知必要性和潜在风险,获取知情同意并签字。
2)如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由法定代理人签字。
3)紧急情况下,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均无法签字时,为抢救患者生命,可向医务科备案,当班人员(医务科值班人员、接诊医生)签名进行转运。
(3)转运路线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经多学科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评估、实时监测、积极应对,而最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
1)一般原则:最佳路线、途经电梯、转运时间等。
2)特殊情况:传染病患者需要遵守隔离要求。
(4)患者准备1)患者身份确认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临床问题及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分级。
分级标准按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I、II、III级(见表1),按照所有评估项目对应的最高风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患者生命体征π级、呼吸支持情况I级、意识情况为In级,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为I级)。
3)安全措施:镇静、镇痛及约束等。
4)管路通畅:保证至少一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各种管路及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服务站
急、危重患者安全转运制度
一、转运范围
医务人员应及时、全面、正确评估病(伤)情,凡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立即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安全转运患者:
(一)心跳骤停复苏成功后;
(二)各类创伤、休克;
(三)不明原因抽搐;
(四)突发性精神、意识及行为变化;
(五)不明原因发热(T>39℃);
(六)中度以上急性腹泻;
(七)急性呼衰、心衰;
(八)各类毒虫、蜂类及蛇类动物蛰伤、咬伤;
(九)急性胸、腹疼痛;
(十)其他危重患者。
二、转运处置流程
(一)转运前评估及处置:
(1)转运前医师应充分评估患者转运可行性,向其家属交代病情及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各项风险因素,当取得有效沟通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方可转诊;
(2)由医疗站负责人及时通知医院急诊科做好患者的各项接收准备,并将患者的一般信息及主要就诊情况向医疗部报告;
(二)转运中评估及处置:
(1)转运途中,应安排2名医护人员陪同,携带必要的抢救仪器、物品和药品。
医护人员应持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关注
各种仪器运行是否良好;
(2)转运过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应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必要时可向医疗部报告请求支援,并在抢救结束后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三)转运后评估及处置:
转运到达后,随车医护人员应再次评估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同时与医院接班医护人员做好各项交接工作,清点随车物品、药品,完成相关交接记录。